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的人类活动、单选题1.文字是以下哪个创造的(A. 伶伦B. 隶首C. 仓颉D. 黄帝 2.我国早期人类中能够人工取火的是(A. 北京人C.山顶洞D.元谋人3.有了人类,就有了人类社会。我国境内的人类活动最早出现在(A.约三、四百万年前B.约公元前 21 世C. 约 70 20 万年前D.约 170 万年前4.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远古人类是(A.元谋人B.北京人C.蓝田人D.山顶洞人5.香港歌星刘德华唱的中国人,有一句歌词说:“五千年的风和雨啊,藏了多少梦” ,可见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你能告诉我,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叫什么吗A.北京人( )B.元谋
2、C.半坡居D.河姆渡居民B.半坡226.2016 年 3 月 18 日,华夏母亲嫘祖故里祭祖大典在四川省盐亭县举行,来自海峡两岸以及海外华人华侨代表等 3 600 余人参加大典。被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的是(3B.黄帝和蚩C.炎帝和黄D.黄帝和嫘祖7.韩非子描述远古社会自然环境时,写到:“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多),人民不胜(承受不住)禽兽虫蛇(的迫害)。”这种情况决定了远古居民最恰当的选择是()A.学会制造工具,抵御野兽B.住在山洞里,躲避虫蛇C.懂得用天然火,追逐野兽D.过群居生活,共同生存8.民主一直是人类的追求目标,下列制度中最能体现民主精神的是()A.世袭制B.分封制C.禅让
3、制D.等级制 9“民以食为天”,从野食充饥到水稻和粟的种植是远古人类生活史上史无前例的飞跃。你知道世界上最11.完全与“长江流域”“干栏式房屋” “水稻”等关键词符合的古人类活动遗址应是()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半坡遗址D.河姆渡遗址1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A.会不会使用工具B.会不会直立行走C.会不会制造工具D.会不会使用天然火13.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A.农业生产的出现B.火的使用C.建造房屋D.使用陶器14.在历史剧“河姆渡原始居民”中,不该出现的情节是()A.元谋人和北京人B.元谋人和半坡人C.河姆渡人和半坡人D.河姆渡人和北京人10. “
4、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孙中山先生这首诗歌颂的是()A. 炎帝B.黄帝C.蚩尤D.大禹早种植水稻和粟的远古居民分别是什么人吗?()A.炎帝和蚩尤尤帝24B. 养猪狗等家畜C.居住半地穴式房屋D.使用磨制农具石斧15.考古发现是研究史前时期历史的主要途径之一。下列考古发现的遗迹、遗址、实物等适合研究中国远 古人类生产生活状况的是()A.种植水稻516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发明医药,成为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业的创始人的是(A. 黄帝B. 炎帝C. 舜D. 禹17. “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说的是()A.炎帝帝18. 下列远古人类在同一地方发现的是()A.北京人山顶洞人
5、B.山顶洞人半坡人C.山顶洞人 元谋人D.19. 在原始社会的大部分时间内,整个社会呈现“天下为公”局面的最根本原因是(A.人们按血缘关系组成B.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C.让D.没有战争,和睦相处A.北京人使用B.西周烧炭火的青铜器D.汉代耕作石C.战国铁农具画像26二、材料分析题B.黄C.尧D.禹元谋人半坡人)人们之间互相谦7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关于人类的起源,中外有很多神话传说。在旧约全书?创世纪里就有这样一段话:“神说, 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象,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儿,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地 上所爬行的一切昆虫。神照着自己的形象造人,乃是照着他的形象造男
6、造女。” 请回答:(1) 材料一,二反映了什么观点?(2) 人类是由什么进化而来的?在这一进化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什么?(3) 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什么?(4) 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在什么地方发现的?(5) 在我国境内发现额远古人类遗址主要有哪些?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擒杀蚩尤”。-史记?五帝本纪(1) 材料中的“轩辕”指谁?(2) 从材料中指出“轩辕”参加过的两次战役名称及交战双方。(3) 根据所学知识,列举“轩辕”还有哪些贡献
7、?22.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孙中山(1) 材料中的“轩辕”指的是谁?(2) 材料中的“轩辕”和哪个部落联合起来在哪场战争中平定了“蚩尤L”?(3) 材料中的“轩辕”有什么重大贡献?(举一例即可)他和炎帝被后人尊称为什么?23.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 与世界其他文明相比, 中国历史记载最为完整, 历史遗存最为丰富。今天,我们就进行一次“远古祖先的拜访”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下列探究任务。中国人说:裕 话说天地开辟古據说;然翡狷丑,但必须承认,我是你们的祖先28北京人于卄式馆屋半地穴式堀屋9材料:在北京人居住的岩洞里,科学家们所获
8、的大量化石和石器,为古人类研究提供了丰富的、价值极高 的研究资料,因而有助于我们较为清楚地了解北京人的劳动和生活。问题一:结合上述图文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从衣、食、住、用火、使用工具、人与人的关系等多角度 举例说明北京人是怎样向现代人进化的。问题二:河姆渡和半坡遗址是我国原始农耕时代的典型代表,通过考古发现,我们知道了这两种不同风格 的农耕文化,原始农耕文化的产生是人类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请你结合具体史实,举例说明这两种文 化的不同点及原因。(1)任务一【对号入座】请将下列相关史实填入表格中的相应位置。(只填序号)河姆渡原始居民元谋人黄帝半坡原始居民北京人炎帝山顶洞人尧舜禹洞穴中的祖先定居时
9、代的祖先传说中的祖先(2)任务二【分析论证】根据下列图文资料,结合史实,完成探究问题。(两个问题须分别作答)(3)任务三【方法总结】结合上述探究,请你归纳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210答案解析部分、单选题1.【答案】C2.【答案】C3.【答案】D4.【答案】A5.【答案】B6.【答案】C7.【答案】D8.【答案】C9.【答案】C10.【答案】B11.【答案】D12.【答案】C13.【答案】A14.【答案】C15.【答案】A16.【答案】B17.【答案】B18.【答案】A19.【答案】B二、材料分析题20. 【答案】 ( 1)女娲造人、上帝造人以及人类是由猿进化而来的。( 2)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
10、来的;劳动。(3)是否会制造工具。( 4)云南省元谋县。( 5)元谋人遗址、北京人遗址、山顶洞人遗址等。21. 【答案】 (1)黄帝。(2)与炎帝发生过阪泉之战,联合炎帝与蚩尤发生过涿鹿之战。(3)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们挖井,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他创制历法,指导人们根 据季节的变化播种、收割。他还制作了加工谷物和蒸煮食物的用具。22. 【答案】 (1)黄帝。(2)炎帝;涿鹿之战。(3)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基础;他的妻子养蚕缫丝,其 史官仓颉创造了文字,其乐官伶伦制作了乐器;人文始祖。1123.【答案】(1 ;( 2)问题一:北京人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具备早期人类的体质特征;北京人制造和 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北京人使用天然火,会保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个人消费贷款保证担保协议范本4篇
- 2025年度个人二手房出售与贷款担保合同2篇
- 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多维度培养
- 2025年度个人公司股权代持争议解决合同2篇
- 2025版施工现场消防安全保卫与应急管理合同3篇
- 小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的提升途径
- 海南2025年海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招聘206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度智能农业管理系统个人股东股权转让协议书3篇
- 课外活动对学生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研究
- 2025年粤教沪科版必修2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4年全国统一考试高考新课标Ⅱ卷数学试题(真题+答案)
- 2024山西省文化旅游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科普知识进社区活动总结与反思
- 加油站廉洁培训课件
- 现金日记账模板(带公式)
- 消化内科专科监测指标汇总分析
- 2023届上海市松江区高三下学期二模英语试题(含答案)
- 深圳市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管理系统操作手册(电子票据)
-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2023年铁岭卫生职业学院高职单招(数学)试题库含答案解析
- 起重机械安装吊装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