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本科学年论文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及相关因素研究综述专业班级:心理1201学生姓名:张丽指导教师:吴真学院: 职教学院2014年6月摘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男女两性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分工都放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双性化”概念的提出。性别角色的研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文章分析了近年来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及相关因素的研究成果以后,认为:大学生的性别角色分布以双性化和未分化为主;双性化与男性化者心理健康相对更好些;未分化和女性化者心理健康相对较差。在适应性上双性化者最好,双性化的主观幸福感最高。关键词 性别角色 双性化 性别观念 人格特征 1性别角色及双性化模式的产生 性别角色是个
2、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模仿学习获得的一套与自己性别相应的行为规范。传统的性别角角模式认为: 其一,性别角色的维度是单一的,男性化女性化是该维度的两极,个体的性别角色处于该维度的某一点上;其二,具有男性化特质的男性和具有女性化特质的女性在心理上更为健康.1964年,Rosi提出了一个与上述传统看法不同的“双性化”概念,即“个体同时具有传统的男性和女性应该有的人格特质”,并认为双性化是最合适的性别角色模式,而非传统的单一性别角色模式。1974年Bem根据这个概念,以社会赞许性为基础,制定出了贝姆性别角色量表,它包括男性分量表、女性分量表和中性干扰量表,各20项, 共60项。结果男性分量表与女性分量表
3、得分的相关很低, 支持了男性特质与女性特质是两个不同维度而非一个维度的两极的假设。她用中位数分类法将被试分为四个性别角色类型: 双性化类型,男性化类型, 女性化类型,未分化类型。1双性化理论模式认为:第一,男性化特质和女性化特质不是位于单一维度的两极上,而是相对独立的特质,个体可以是双性化的,即他(她)可以既具有男性化特质也具有女性化特质;第二,与其他类型的个体相比,双性化个体具有更好的灵活性与适应性。贝姆认为,只有男性特质和只有女性特质的人缺乏适应能力。总之,“双性化”概念主要强调两性人格心理特征的混合,而非生理上的雌雄同体。心理学家们倾向于将“双性化”看作男女人格中,正性特征的高水平整合。
4、随着贝姆性别角色量表的出现,双性化量表的编制及其与多种变量之间的相关研究大量涌现,性别角色的研究进入了“双性化”的时代。2 性别角色在人群中的分布比例2.1 主要研究成果1975年,贝姆使用贝姆性别角色量表,对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75名大学生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双性化24.5%,男性化23.3%,女性化23.9%,未分化27.9%。2000年钱铭怡、张光健等用自编的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CSRI)测量了380名大学生。测试结果表明:在中国大学生中,双性化27.9%、男性化23.5%、女性化22.4%、未分化26.2%。其中在男性中:双性化31.5%、男性化24.7%、女性化15.4%、未分化2
5、8.4%。在女性中:双性化25%、男性化22.5%、女性化28%、未分化24.5%。2004年余小芳采用钱铭怡等编制的中国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选取江西省某高校在校大学生并从中随机抽取得580名学生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双性化30.7%,男性化22.5%,女性化20.5%,未分化26.3%。2004年,卢勤、苏彦捷采用修订后的贝姆性别角色量表对成都、重庆两地4所大学本科生共600名进行了测试,结果:双性化31.7%,男性化18.7%,女性化19.8%,未分化29.7%2.2 简要分析 1、研究表明,大学生性别角色以双性化和未分化为主,说明双性化和未分化的人数多于男性化和女性化的人数。 2、纵观以上
6、研究成果,典型化性别角色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非典型化性别角色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传统性别观念已逐渐淡化。 3、在男性被试中,双性化者最多。女性化者最少。在女性被试中,是女性化者最多,男性化者最少。说明性别角色反典型化者是最少的。3、性别角色的相关因素3.1 主要研究 A 性别角色与大学生适应性2008年王中会、王晶的研究表明双性化性别角色类型的女大学生具有较好的人格特征、较少的心身症状和较好的大学适应, 未分化者相对最差。2 2013年王中会、王晶的研究表明双性化模型是女大学生的理想性别角色模型, 主流的性别文化对女大学生理想性别角色模型的形成起着主导作用。3 2
7、011年鲁梅佳、刘哲佳、李晗薇、訾非的研究表明在人际适应性和角色适应性上, 男性化、双性化都优于未分化和女性化, 而男性化与双性化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在职业选择适应性上, 只有男性化显著优于未分化和女性化, 男性化对双性化的优势并不显著; 在生活自理上, 男性化和双性化都优于未分化, 而未分化与女性化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环境认同上则是双性化显著优于女性化; 在身心症状表现上, 男性化和双性化都优于未分化, 同时双性化优于女性化; 在适应性总分上, 男性化、双性化都显著优于未分和女性化,而男性化与双性化、未分化与女性化间都不存在显著差异。4B 性别角色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2007年蔡华俭、黄玄凤、
8、宋海荣的研究表明双性化个体幸福感最高, 男性化和女性化个体其次, 未分化的个体最低.52007年杜军、谢继红的研究表明不论男女, 男性化取向的大学生在生活满意度和总体幸福感上的得分高一些; 对男生而言, 双性化取向的男生在情感维度上的得分高一些; 对女生而言, 男性化水平高的女生在情感维度上的得分高一些。6 2011年耿晓伟、张峰的研究表明双性化个体的主观幸福感水平最高同时自尊是性别角色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影响的中介变量, 即性别角色是通过自尊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进行影响的。7 C 性别角色与大学生性别观念2006年王中会、刘俊香的研究表明男性和男性气质的大学生具有较高的传统学业、职业、家庭性别观
9、念。8D 性别角色与大学生人格特征王中会、张建新的研究表明性别角色和性别观念比生理性别对大学生人格特征的影响更大。双性化大学生具有更多积极的人格特征; 传统型大学生具有较高的面子; 反传统型大学生具有较高的宜人性和较低的面子; 冲突型大学生具有较高的神经质、防御性和较低的宜人性、灵活性; 未分化型大学生具有较高的宜人性和较低的神经质。9 3.2 简要分析性别角色的研究从开始到现在,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理论模式。1、典型性别模式:该模式假设:获得男性正性特质的男性与女性正性特质的女性心理最健康。2、双性化模式:该模式认为双性化类型的个体比其他个体拥有更健康的心理。3、男性化模式:这种模式认为拥
10、有男性正性特质的个体心理最健康。从目前研究来说:1、主要认为第二种模式在大学生适应性上占有优势。总的来说,双性化和男性化对于适应性更好一点,女性化和未分化对于适应性较差一些。2、双性化的个体主观幸福感最高,男性化其次。3、自尊作为中介变量影响主观幸福感,因此,为了提高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在教育中党开展双性化的性别角色教育,同时还要提高大学生的自尊水平。 4、男性化人格特征的大学生具有较传统的性别观念5、双性化人格的大学生在人格发展及适应水平上是最好的,兼具两性的优势人格特征男性化的领导能力和女性化的人际取向能力,自信心强,情绪稳定,对环境持开放态度,有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的理想人格模式。
11、结论 目前研究表明双性化人格是比较好的人格特征,目前研究大部分是对性别角色中的双性化的人格特征进行研究。对于其他类型的性格特征没有进行比较深入地研究。而且,国内大部分性别角色的研究均是研究国内大学生的性别角色,而没有进行跨文化的研究。【参考文献】1 钱铭怡, 张光健, 罗珊红, 等. 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 C SRI ) 的编制 J . 心理学报, 2000, 32( 1) : 99-1042 王中会, 王晶. 双性化女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心身症状及大学适应状况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8, 22 : 811-8153 王中会, 王晶.女大学生性别角色、性别观念与大学适应的关系 . 心理与行为研究2013, 11(1): 1021094 鲁梅佳 ,刘哲佳 ,李晗薇 ,訾非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 :994-9965 蔡华俭,黄玄凤,宋海荣 .性别角色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模型:基于中国大学生的检验. 心理学报 2008, 40( 4): 474-4866 杜军,谢继红 .双性化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中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媒介合作及劳务合同
- 苗木短期交易协议设计
- 塑料件的种类与识别陈勇课件
- 新都管道封堵施工方案
- 铁路工程安全技术石家庄铁路93课件
- 铁路旅客服务心理铁路旅客运输服务课件
- 中国书法课件
- 中华八大文化课件
- 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生涯发展展示
- 东坡文化课件图片
- 双减背景下的作业设计教研活动方案
- 电力工程勘测的基本知识
- 实验教学的多维度评价与反馈机制研究
- 体育赛事版权保护与监管-洞察分析
- 信托业务数字化转型-洞察分析
- 机械工程师中级考试题库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 《Python语言程序设计》课件-第六章(中英文课件)
- 关于对全市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检查情况的通报
- 《住院患者身体约束的护理》团体标准解读课件
- 2024年土地流转的合同模板
- 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