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规划原理LX考试_第1页
景观规划原理LX考试_第2页
景观规划原理LX考试_第3页
景观规划原理LX考试_第4页
景观规划原理LX考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填空选择题:(纽约中央公园的设计者是): 1857年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 开创了现代城市公园的先河(公园设计规范):环境容量与设施配置、经济技术指标(公园容量计算):C=A/Am 【C:公园游人容量(人)A:公园总面积(m²)Am:公园人均占有面积(m²/人)】最低游人人均占有公园的陆地面积不得低于15m²(公园园路宽度)(m):(经常通行机动车的园路宽度应大于4m,转弯半径不得小于12m(单个出入口最小宽度)1.5m (居住小区) : 小区路路面宽6-9M 组团路路面宽3-5M(居民汽车停车场车率不应小于)10(居住小区绿地率):新区建

2、设不应低于30%; 旧区改建不宜低于25% 绿化面积(含水面)不宜小于70%(绿化覆盖率):指绿化植物的垂直投影面积占城市总用地面积的比值(城市绿地率):g = (Ag1 + Ag2 + Ag3 + Ag4 )/Ac x100%  其中: Ac城市用地面积;(人均绿地面积):Agm = ( Ag1 + Ag2 + Ag3 + Ag4 ) / Np  其中:Np城市人口数量;(人均公园绿地面积)Ag1m = Ag1 / Np(城市绿化覆盖率)=市区各类绿地覆盖面积之和/市区面积×100(地形使用功能):分隔空间,控制视线,影响导游线路和速度,改善小气候,美学功能(按

3、植物的大小将其分为):大中型乔木H>7m;小乔木和装饰植物H:47m;高灌木H:2.55m;中灌木H:1.52.5m;矮灌木H:0.41.5m;地被植物H:<0.3m(景观环境设计的三个层次) :景观形象、生态绿化、群众使用(影响空间特性的三个因素 ):地坪轮廓线、斜坡的陡峭程度、空间的底面区域(水景的类型及景观特征):喷水、跌水、流水皆为“动水”,有声音,活泼跳跃、易成为视觉焦点;池水、湖水无风时一平如镜,微风时阵阵涟漪,平和安详,1平静的水体:规则式水池,自然式水塘2流水:(水体因重力而流动,形成各种各样溪流,旋涡)3瀑布:(水体因重力而下跌,高程突变)自由落瀑布,跌落瀑布,滑

4、落瀑布4喷泉:(水体因压力而向上喷)单射流喷泉,喷雾式喷泉,充气泉,造型式喷泉(序列空间的类型):序列空间有:功能序列、结构序列、空间序列,以及情感序列(或称艺术序列)按空间组合形式,可分为短序和长序;平直序列、垂直序列;简单序列和复杂序列(常用的园林构景手段九种):抑景,透景,添景,夹景,对景,障景,框景,漏景,借景道路景观构成要素:软指景观(自然);硬质景观(人工);人文景观(人的活动)(绿地分类):公园绿地 生产绿地面积 防护绿地 附属绿地;(生物多样性的利用价值):直接利用价值,生态价值,科学价值,美学价值(景观规划设计成果包括):设计说明,总平面图,平面定位图,竖向设计图,主要景观轴

5、剖面图,主要功能区平立剖细部设计图,主要景点及小品透视,总体鸟瞰图,功能分析图,流线分析图,植物分布图及种类,主要功能区雕塑、铺装、小品、构筑物的意向图,景观照明系统规划图,景观给水排水图(景观规划设计的图纸成果包括那些内容)?随阶段、深度要求而不同,一般而言有:现状图(可以是一个系列,如交通现状图等);总平面;鸟瞰效果图;交通(分析)图;功能分区图,景观与视线分析图;环境生态或绿化分析图;景观意向图;景观小品;。 图纸比例一般为1:1000或1:2000,比例尺较大大的也可以是1:500。(三大造园):古希腊 西亚 中国 ;五大造园体系:中国,英国,法国,意大利,伊斯兰(人的基本需求):安全

6、、刺激、认同(把握不同地域园林比较的关键是):文化(视域、视距与景物高度和密度的关系):在正常情况下,不转动头部,而能看清景物的经验视域值为:1、大型景物的合适视距约为景物高度的3.3倍2、小型景物约为3倍3、合适视距约为景物宽度的1.2倍如景物高度大于宽度时则按宽度、高度的数值进行综合考虑。一般平视静观的情况下,水平视角不超45°,垂直视角不超过30°,则有较好的观 赏效果。对建筑的观赏,可分别在建筑物高度的1、2、3、4倍距离处,设空间场地布置视点,使在不同视距内对同一建筑收到移步换形的效果。一般封闭广场中,如中心布置有纪念建筑时,该纪念建筑物的高度及广场四周建筑物的高

7、度与广场直径之比宜为1:31:6,是较合适的视距。(景物视距,常因具体情况而有不同的处理,不能作硬性规定)在视域方面: 垂直方向约为130°水平方向约为160°作为视觉“主体” ,要求控制在54°视野范围之内,需要“背景”时(即烘托主体)就应该不小于54°一般情况视域超过60°时,所见景物便模糊不清。以3°内所见景物能较清楚。而凝视点即聚精会神的细看某处,如识别纪念碑上的碑文等,视角则要在1°左右。在正常情况下,不转动头部,而能看清景物的视域,粗略估计,大型景物的合适视距约为景物高度的3.3倍,小型景物约为3倍。所以合适视距

8、约为景物宽度的1.2倍。如景物高度大于宽度时则按宽度、高度的数值进行综合考虑。因为视觉的观赏要求,高度的完整性较大于宽度的完整性。一般平视静观的情况下,水平视角不超45°,垂直视角不超过30°,则有较好的观赏效果。(景观的构成因素):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具有固定的或相对固定的形态特征。如:自然的河流、人工的建筑、城市设施         (景观的影响因素):水文地质;地理要素:区位、空间、尺度;社会文化:城市的历史;人的精神、人的素质、科学;技术水平;城市经济(最具吸引力的聚居环

9、境):1海滨2河川谷地3平原4岛屿(公园的主要类型):综合公园,儿童公园,动物园,植物园(居住区绿地分类):组团绿地、宅旁绿地、配套公建绿地、小区道路绿地(广场的作用):集会、游赏、展览、歌舞、升旗、阅兵、疏散等(广场规划设计三要素):功能>环境=形象(广场设计的重点):1空间的围和和界定2广场元素的应用3广场生命力的创造4材料和肌理(广场的基本类型与特征):按性质划分广场的类型,大体上有:宗教广场、 市政广场、 纪念广场、 交通广场、商业广场、市民休息娱乐广场(滨水带景观的主要类型):自然生态型,防洪技术型,城市空间型,旅游公园型(滨水岸的处理方式主要有)1 软质,2硬质,3软硬结合。

10、尽量留湿地,维持陆地、水面及城市中生物链的连续,留出生物走廊、生态化处理。路不贴湖,至少1.5m绿带(景观行为构成的基本元素)需求、组群、性质、规模、感受及空间格局(景观感受的基本单元):是视觉形成的一个范围,垂直方向130度,水平方向160度,不转头就能看到的视觉区域(城市公园视其基本游憩设施):点景设施休憩设施游戏设施公用服务设运动康乐设施社交设施管理设施其他经营主管部门核(私交距离、社会距离、公共距离、隔绝距离的景观尺度):私交距离00.45m是一种比较亲昵的距离0.451.3m为个人距离或私交距离,其中0.450.6一般出现在思想一致,感情融洽、热情交谈的情况之下,0.61.3m是一种

11、不自觉的感官感受逐渐减少的距离;社会距离33.75m;公共距离3.758m;隔绝距离>30m。(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生态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景观多样性(景设计要素分类及作用):地形地貌规划设计的起点,植物要素.建筑要素它们与地形共同构成了大多数景观的主要结构和空间,铺装.构筑物用以完善设计,装饰和美化外部空间,弥补地形.建筑等的不足,水在许多景观中作为装饰和点缀的主要形式名词解释 (景观)是个具有多重意义的词,有三重尺度意义上的理解1作为视觉美学上的概念,与“风景”同义2地理学上的理解,将+作为地球表面气候.土壤.地貌.生物.各种成分的综合体;3+生态学上的理解,景观是空间上不

12、同生态系统的聚合,一个+包括空间上彼此相邻.功能上互相有关.发生上有一定特点的若干个生态系统的聚合(地形):是地貌的近意词,泛指地球表面三度空间的起伏变化。即:地表的外观。 (风景):实质上是在一定的条件之中,以山水景物,以及某些自然和人文现象所构成的足以引起人们审美与欣赏的景象。景物、景感和条件则是构成风景的三类基本要素 (公园):公共园林,城市中具有一定用地范围和良好的绿化及一定的服务设施,供群众游憩的公共绿地 (景观规划的“三元素”理论):刘滨谊,核心思想:通过对国际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的研究,总结出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实践的基本方面蕴含有三个不同层面的追求以及与之相对应的理论研究,

13、 即:景观环境形象、环境生态绿化、大众行为心理。称之为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三元(或三元素)。 (景区):风景区规划中,根据景源类型、景观特征或游赏需求而划分的一定用地范围包含有比较多的景物和景点或若干景群,形成相对独立的分区特征. (园林建筑):园林中供人游览、观赏、休憩井构成景观的建筑物或构筑物 (游憩):身心再生与社会效益,再构筑、再充电、再储蓄,具有某种特点的活动的总称,人类为了再生产劳动而进行的休息、转换心情等活动,价值指向性与目的性明显;游憩是特定地域的行为与活动 (借景):传统造园手法,有意识地把园外的景物“借”到园内视景范围中来 (障景)传统园林造景手法之一,又称“抑景”。能够阻隔

14、视线,引导空间方向转换的屏障类景物均称障景 (对景)在园林中,从甲观赏点观赏乙观赏点,从乙观赏点观赏甲观赏点的方法(或构景方法) (框景)园林中的建筑的门窗.洞.或者乔木树枝抱合成的景框,往往把远处的山水美景或人文景观包含其中 (透景):美好的景物被高于游人视线的地物所遮挡,须开辟透景线,这种处理手法叫透景 (漏景)漏景是从框景发展而来.框景景色全观,漏景若隐若现,含蓄雅致. (环境容量):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所能容纳的合理的游人数量. (视阈):能产生视觉的最高限度和最低限度的刺激强度 (视距):观赏点与被观赏景物间的距离,称为观赏视距. (游览线):为游人安排的游览欣赏风景的路线 (观

15、赏点):游人所在位置称为观赏点或视点。 (开敞空间):人的视平线高于四周景物的空间是开敞空间,开敞空间中所见到的风景是开朗风景。开敞空间中,视线可延伸到很远的地方,视平线向前,视觉不易疲劳。开朗风景,目光宏远,心胸豪放。开敞空间多利用湖面、江滨、海滨、草原以及能登高远望之地进行组织 (动态观赏):如同看风景电影,成为一种动态的连续构图.因人与景物之间相对位移的速度不同,景观效果也不相同.静态观赏:如同看一幅风景画,对景物的观赏是先远后近,先群体后个体,先整体后细部,先特殊后普通,先动景后静景(人行为构成与环品:必要性活动):生存所必须的活动,不受环境品质影响;选择性活动:散步,游玩等,与环境质

16、量关系密切;社交性活动:聚会等,与环境品质有关,介于上述两者之间。 (景观三大门槛):三者都是由三维空间数据限定出来的,空间:空间通过生理感受限定,2025m见方的空间,可辨认脸部表情和声音,交流自由;场所:通过心理感受限定的,超过110m后,只能辨认大略的人行和大致的动作,有广阔感,这是形成景观场所感的尺度;领域:基于精神方面的量度,领域感,390m左右,看不清东西,浑远,宏伟感。景观规划设计的边界限定要以场所和领域为基准。 (游线交线区别):交通性从属游览性,不以捷径为准则,讲究与会曲折,因地制宜,路面多做装饰,路线以景观为主 地形的功能作用:1它直接联系着众多的环境因素和环境外貌直接影响

17、景观的造型和构图的美学特征.2地形的空间感 3利用地形控制视线4利用地形排水和创造小气候。5用地形控制视线。 (建筑所构空间类型空间基本特征):1中心开敞空间中心空间是整个环境的“空间枢纽”,与凹地形具有相同的特性,在环境中占据主导地位,并且是主要的聚集点.这类空间在设计时要特别注意其中心部位的空旷性.2.定(向开敞空间)在某些特定的空间需要向某些方向留出开口,以便充分利用空间外的景色.种类空间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开口不宜过大,另外,种类看见具有流动性,空间内的所有因素在组织时要时刻保持其方向性.3.直线(型空间):此类空间相对狭长.笔直,空间的两端均有开口,人的注意力集中到空间的任何一个端点,使

18、其成为重要的观赏位置。4.组合直线型空间:此线状空间,但比直线空间复杂的多,空间中会出现许多拐角,使整个空间序列产生时隐时现的特征。空间 的重点存在于各个拐角处。 (园林植物在景观中的功能)(建造功能)1、构成空间;2、障景;3、控制私密性;(环境功能)4、调节光照和风速;5、护坡和防止水土流失;涵养水源;6、改善城市环境,提高环境的生态质量;(美学功能)7、充当景观中的视觉焦点;8、统一建筑物的观赏效果。完善,统一,强调,识别,软化,框景 (种植设计的基本原则):1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当引入外来树种2选择抗性强的的书中3在保证树种能够存货的前提下,选择有观赏价值的树种4速生树与慢生树结合5适应

19、栽植地段立地条件的当地适生种类6以植物群落为基本单位,进行树种选择和搭配 (场地铺装设计的基本原则):统一性原则;同步设计原则;主从对比原则;有目的文化的原则 铺装的作用:提供高频率的使用,导游作用,暗示游览的速度和节奏,提供休息的场所,表示地面的用途,对空间比例的影响(尺度感),统一作用,背景作用,构成空间个性,创造视觉趣味 (铺装材料选择注意):不合理:不同的材料在同一水平高度上变化;极不调和的材料直接相邻;合理的:不同的材料被水平高度的变化分隔;在两种不调和的材料之间加入天然材料 (公园规划的主要内容与工作程序): 概念规划设计;景观总体规划设计;景观专项规划设计;景观详细设计;景观施工

20、图设计;施工现场指导与设计;建成验收 (街道景观的构成与基本特征):街道景观构成:街景是由街道两侧的垂直景观和路幅范围内的水平景观所组成:1垂直景观包括建筑、围墙、出入口、店招、电话亭、路标、路引、灯具、绿化、岗亭、站亭、钟塔、广告牌,以及移动的行人和车辆等;2水平景观包括路面及其交通指示符号、人行道、路缘、草坪、低小树丛等3动态景观为汽车和人,而静态的景观首推商业广告。 (城市滨水带的环境特征):1、城市滨水区域作为城市生态系统中自然子系统和人工子系统的交错带,是城市中人类活动与自然过程共同作用最为强烈的地带之一,具有极高的生态敏感度。2、水中的生物和水边的绿色植物作为城市复合生态系统中自然

21、子系统的组成部分,在维持城市生态系统平衡、调节城市环境的物理特性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明显的作用。 (平视景观):平视是中视线与地平线平行而伸向前方,游人头部不必上仰下俯,可以舒展的平望出去,使人有平静、深远、安宁的气氛,不易疲劳。平视风景由于与地面垂直的线组在透视上无消失感,故景物的高度效果较少。但不与地面垂直的线组,均有消失感,因而景物的远近深度,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有较强的感染力。平视景观的布置宜选在视线可以延伸到较远的地方,安静的环境。 (俯视景观):游人所长位置视点较高景物多开展在视点的下方,必须低头使中视线与地平线相交,因而垂直地面的线组产生向下的消失感,景物愈低就显得愈小.过去

22、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说法,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俯视景观易有开阔惊险的效果.在形势险峻的高山上,可以俯览深沟峡谷.江河大地,无势可用者可建高楼高塔 (仰视景观):观者中视线上仰,不与地平线平行。与地面垂直的线有向上消失感,故景物的高度方面的感染力较强,易形成雄伟严肃的气氛。但仰视景观,对人的压抑感较强,使游人情绪比较紧张。 (地形的分类)1、平坦地形:任何土地的基础面理论上应在视觉上与水平面相平行。所有地形中最简洁、最稳定的地形:由于没有高度上的变化,因此与地球引力相平衡,使这种地形具有了平和、静态的特征。缺乏三维的空间感和私密性,人的视线可以一览无余地延伸很远,有助于达到体构图的统一协调感。

23、可以让设计有多个发展方向2凸地形:表现为土丘、丘陵、山峦和小山峰。凸地形是一种正向实体,同时也是一个负向的、被填充的空间。是所有地形中最具力量,代表权力的因素,它还具有动态感和行进感。占有一定的垂直面,往往成为某一区域的地标或制高点,起着控制视线、引导视线的作用。有助于发挥动态水景的作用。对外部环境中的小气候具有明显调节作用的地形要素。3.山脊:它总体上呈线状,凸地形的“深化”的变体。与凸地形相似,可以限定室外空间的边界。具有的导向性和动势感。从视觉的角度分析,脊地具有摄取视线并沿其长度引导视线的能力。被用来转换视线在一系列空间中的位置,或将视线引向某一特殊焦点。从功能的角度分析,各种方式的运

24、动都以平行与脊线或直接位于脊线最为便利4.凹地形:也被称做“碗状洼地”,环境中的基础空间,我们的大多数活动都在其间进行,是户外空间的基础结构。而空间制约的程度取决于围坡度的陡峭程度和坡的高度,以及空间的宽度。具有内向性和防止外界干扰的空间,通常给人一种分割感、封闭感和私密感。理想的表演场地,周围的坡地是良好的观众席。比较潮湿,是天然的排水区,同时也是创造湿地景观或水景的最佳地段。5.谷地:综合了凹地形与脊地的某些特征。与凹地相同,它是环境中的低地,是一个实体空间,在其中可以进行多种活动。与脊地的相似之处在于同样具有方向性,这一特性,使其非常适合景观中的任何运动。两者之间的差别:谷地是典型的敏感

25、生态和水文地域。因此,在比较大的范围内进行开发活动时,将建设安排在较高的坡地,并使各部分呈线状布局,保留低处为农业、娱乐、景观或资源保护地。 (休息设施布置的原则与方法):人群在空间场所的分布规律与空间的特征有密切的关系。在广场空间中人群主要停留在有依托的区域或相对细致的小空间里,对场地边缘有休息设施的地方尤其青睐。 (规则式水池与自然式水塘在设计中的应用:规则式水池):最适合于以平直线条为主的市区空间,或是人为支配的环境里。水池用于室外环境中的有以下几种目的:平静的水池可映照出天空或地面物,为赏景者提供了一新的透视点。水池水面的反光也能影响着空间的明暗。这一特性要取决于天光、水池的池面、池底

26、以及赏景者的角度。可以特殊地处理水池表面,以到达观赏的趣味性。水池的内表面,特别是水池的底部,可以使用引人注目的材料、色彩、质地,并设计成吸引人的式样。一池平静的水,在室外环境中能作为其它景物和视点的自然前景和背景。自然式水塘:水塘的外形通常由自然地曲线构成,这种形象最适合于乡村或大的公园内。具有下列几项功能:1自然水塘可使室外空间产生一种轻松恬静的感觉。2由于水塘具有这种平静的静态感,因此它可以在景观中作为一基准面。3在景观中水塘可以作为连系和统一同一环境中的不同区域的手段。4对景物的展现,可以从吸引人注意的一点,将景观逐渐展开,并引导人们逐渐地通过一系列的室外空间。 (风景展开的过程中的三

27、段式处理):外部环境中的景点、景区,在展开风景的过程中,要有起承转合,通常可分为起景、高潮、结景三段式处理。其中又以高潮为主景,起和结为陪衬和烘托主景而设。也可将高潮和结景合为一体,成为两段式的处理。将三段式、两段式展开,则有下列的处理方式:三段式:序景起景发展转折高潮转折收缩结景尾景。二段式:序景起景转折高潮(结景)尾景。 景观展示:空间展示程序与导游线、风景视线的安排有密切的关系。有起景,高潮,结景的空间,又有空间的过渡,空间主从分明,开闭适当,大小相宜,并富有韵律节奏。 (景观的限制因素):1建筑(构筑物)的造型、质感、色彩、和空间形态;  2有历史和社会意

28、义的区域;3空间的构成和连续;4自然与人造物的谐调;5城市轮廓线、天际线、边缘等。 风景观赏的基本形式:开门见山的风景视线:这是采用“显”的手法,可用对称或均衡的中轴线引导视线前进。中心内容、主要景点,始终呈现在前进的方向上。利用人们对轴线的认识和感觉,使游人始终知道主轴的尽端是主要的景观所在。半隐半现、忽隐忽现的风景视线:在山区、丘陵地带,在旧有古刹丛林中,采用这种导引手法较多。深藏不露,探索前进的风景视线:将景点、景区深藏在山峦丛林之中,由甲风景视线引导至乙风景视线,再引导至丙风景视线、丁风景视线等。其间景点或串或并,根据具体情况决定。风景视线可从景点的正面迎上去,或侧面迎上去,甚至从景的

29、后部较小的空间内导入,然后再回头观赏,造成路转峰回、花明柳暗、深谷藏幽、豁然开朗的境界。 (景观空间中突出主景的几种方式):主体升高:主景升高,相对地使视点降低,看主景要仰视,一般可取得以简洁明朗的蓝天远山为背景,使主体的造型、轮廓鲜明地突出。面阳朝向:建筑物朝向,以南为好,其它园林景物也是向南为好,这样各景物显得光亮,富有生气,生动活泼。运用轴线和风景视线的焦点:主景前方两侧常常进行配置,以强调陪衬主景,对称体形成的对称轴称中轴线,主景总是布置在中轴线的终点。此外也常布置在园林纵横轴线的相交点,或放射轴线的焦点或风景透视线的焦点上。动势向心:一般四面环抱的空间,如水面、广场、庭院等,四周次要

30、的景色往往具有动势,趋向于一个视线的焦点,主景宜布置在这个焦点上。空间构图的重心:主景布置在构图的重心处。规则式园林构图,主景常居于几何中心,而自然式园林构图,主景常位于自然重心上。 (居住区景环设计基本要素原则):景观价值:景观形象、日常户外使用、环境绿化;原则:住区景观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1分析住区朝向和风向,开辟组织住区风道与生态走廊。2、规划阳光区和阴影区。3、最大限度地利用住区地面作为景观环境用地 4、发挥住区周围环境背景的有利因素5、开敞空间与半开敞空间并重;6、立体化的空间处理。安全原则、方便原则、舒适原则 (居住区儿童游戏空间布置要点):应结合居住区绿地综合布置,活动内容更加丰

31、富,规模也尽可能大些,少年宫、游泳池等公共建筑可以组织在内,还可以适当考虑修建篮球场、小型足球场等活动场地。居住区绿地系统是“点、线、面”的结合,儿童游戏场地可借助居住区连续的绿地系统,形成一个连续、跳动的空间,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们玩耍时可以从一处玩到另一处,将能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活泼好动的性格。游戏场地的地形可富于变化,既要保证安全又要具有娱乐性,要满足孩子们滚、跑、滑等各种需要,有条件的可考虑堆土山等,让孩子们探险和摸爬滚打,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胆量,提高场地的利用率,但体育活动的场地应平整,排水要好。游戏场地园路的形式应自然流畅,同时根据儿童心理要求注意尺度大小,路面宽度适当缩小到0.8-

32、1.5m之间,可采用彩色砾石拼成各种图案,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兴趣。论述题(1传统与现代的区别):中国园林的传统手法。有意识地把园外的景物“借”到园内视景范围中来。借景内容包括:借山水、动植物、建筑等景物;有意识地把园外的景物“借”到园内视景范围中来一座园林的面积和空间是有限的,为了扩大景物的深度和广度,丰富游赏的内容,拙政园把北寺塔远景借入园中,还有对景的手法留园明瑟楼及曲廊互为对景,明瑟楼是观赏曲廊的绝佳地点,同理,曲廊也是观赏明瑟楼的最佳角度,且移步换景,拙政园的倚玉轩与荷风四面亭也是对景(古典园林与现代景观的矛盾)1 功能的矛盾:中国园林并非大众游乐场所,中国园林的长廊 狭门和曲径并非是

33、从大众出发,台阶 小桥和假山亦并非为逗引儿童而设 这里不是消遣场所,而是退隐静思之地 而现代的景观由于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所以它恰恰是为了服务大众而存在的,旨在吸引游人,和游人产生互动2 用材的矛盾:古典园林在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和建筑水平下,均以木结构为主,以砖石为辅,堆叠的假山则有天然的各类造型石材,其中苏州地区以太湖石最为普遍 而现在的建筑则以钢筋水泥为主,不仅从经济上出发,还要考虑建筑的使用寿命以及与相关现代设施相配套,这些都导致了现代景观和古典意韵分道扬镳 古典园林大都巧妙的应用剩余的木材,碎石块等装饰出特别的纹样,这些纹样在漏窗 铺地 窗格上反复出现却少有重复,为古典园林增添特别的味道,

34、这些纹样多到专门以它们为研究对象的文章屡见不鲜,而在现代的审美文化中,这种精美而琐碎的装饰却因为华而不实或者过于繁复而遭到摒弃3 形式的矛盾:中国园林往往封以高墙 以墙掩藏内秀,而以门洞后的一瞥以召唤游人 中国园林的入口也不显眼,做的平平常常,游人无须冠冕堂皇的进入 臻使东方游客在离园时,也许会怀疑他是否正回归到自然中来 现代景观的最高荣誉是融入生活,成为人们日常休憩的场所,在形式上应该是完全开放的(苏州博物馆新馆概述);苏州博物馆新馆位于苏州古城的历史街区中心,毗邻明代拙政园和清代忠王府 它不但满足一般博物馆的功能,还要接受建筑高度不得高于 24 米的限制,更要完成古典与现代的融合,传承古典

35、园林的精髓, 在体量和高度上做到 不高不大不突出 ;建筑群在现代几何造型中体现了错落有致的江南特色,深灰色石材的屋面和墙体边饰,与白墙相配,清新雅洁,与苏州传统的城市肌理相融合;用料以钢筋水泥为主,在结构上以现代钢结构替代苏州传统建筑的木构 毗邻的忠王府 修旧如旧 与新馆建筑珠联璧合,从而使 新苏博 成为一座集现代化馆舍建筑 古建筑与创新山水园林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新馆给人以强烈的现代感的同时也给人不能磨灭的古韵印象,在现代创新中完成了传承文化的使命 在材质上,新馆是座不折不扣的现代建筑,随处可见的是钢结构和花岗岩,但是即使花岗岩已经被用到屋顶,却仍让人觉得亲切,原因在于虽然材料是新的但是

36、在外观上却追求和传统材质神似 这种中国黑的花岗岩虽然绝不是传统的瓦片却有着相似的色调和特质,日晒而灰,水洗而黑;至于传统的木材质感更是随处可见,玻璃顶下细密的 木条 ,有着完美的木质感觉,透过这种仿木质的铝条投入室内的自然光线也温暖而亲切 2 符号的运用:新馆没有照搬古典园林的一个建筑或者一组山石,却处处让人觉得仿若古典园林 其秘诀正在于设计者对古典园林进行了符号式的提炼并加以广泛的应用首先是色彩的统一 新馆充分延续了白墙黑瓦的江南园林色调 其次在于标志性元素的使用,新馆大门为玻璃重檐两面坡式金属梁架结构,既含有传统建筑文化中大门的造型元素,又以现代材料赋予其崭新的风格 新馆通往内庭的月洞门,

37、墙壁上的花窗,内庭院的曲桥和亭子都是这个手法的广泛应用最后就是植物的应用,中国古典园林似乎对植物漠然处置,选用某些植物以观叶,某些为赏果,某些为了盛花和幽香,某些则为遮阴,甚或用攀援的青藤以覆盖墙面,精选的花木要看上去平常而不是炫耀,但这一切恰是古典园林艺术的根本特征 在新馆中,对于庭园中的树,设计大师贝聿铭要求姿态优美 线条柔和,为了保护树的自然形态,移植过程中都尽量不作修剪,所以我们见到的孤植树木才如此充满画意 新馆园林植物造景设计的成功之处在于它不但在视觉上做到诗情画意,更是在文化上做到了传承,茶室内侧的紫藤园,植一棵紫藤,嫁接了从文徵明当年手植的紫藤上修剪下来的枝蔓,这种延续苏州文化的

38、血脉的做法得到了各方的一致好评,也成为一代名园拙政园在当今的创造性延续3 隐喻的手法;隐喻(metaphor)就是把未知的东西变换成已知的术语进行传播的方式,个人认为,新馆中隐喻最为出彩的地方在于 七重塔 中国古典园林中多设塔,且大都为七 九层,这是与道教文化相对应的结果 新馆中心景观由于场地限制并没有设塔,但是在新馆外墙最高的室内可以看到内部屋顶以正方形和三角形反复堆叠向上,由下往上数,共有四个向上的层次,加上新馆地面两层地下一层,整个主体馆就是一个藏身于现代建筑的七重塔 4 距离的保持:中国古典园林主人对于一般游客或闭门不见或讳莫如深,就是园主本人也是少有涉足,更多的只是在亭内 轩内,远远

39、的一瞥 以新馆内主庭院为例,主庭院东 南 西三面由新馆建筑相围,北面与拙政园相邻,大约占新馆面积的五分之一空间 这是一座在古典园林元素基础上精心打造出的创意山水园,由铺满鹅卵石的池塘 片石假山 直曲小桥 八角凉亭 竹林等组成,既不同于苏州传统园林,又不脱离中国人文气息和神韵 山水园隔北墙直接衔接拙政园之补园,水景始于北墙西北角,仿佛由拙政园西引水而出;北墙之下为独创的石片假山 这种 以壁为纸,以石为绘 ,别具一格的山水景观,呈现出清析的轮廓和剪影效果 使人看起来仿佛与旁边的拙政园相连,新旧园景笔断意连,巧妙的融为了一体 这其中,最为精妙的是,游客可以逐步的靠近观看却无论如何都不能近地赏玩,设计

40、者充分利用距离的魅力,满足了参观者的视觉审美,也保持了这幅立体山水画的完整和神秘2(带状与面状)带状景观空间:包括街道,滨水带,交通道路,视觉走廊,生态走廊视觉走廊:是带状空间中组织丰富景物、景观标志的视觉通道生态走廊:是为野生动植物预留的一定宽度的带状通道,带状空间中生态性好的适与旅游观光的自然景观较强的通廊3人工与自然4(水景观比较) 金鸡湖 太湖 河流太湖湿地:湿地景观的重要意义:湿地是孕育多样生物的地方,有利于保持生态平衡,是缓冲地带。水体流动、野生植物带来的生机勃发感也是大景观。湿地不仅具有极为重要的生态环境功能和一定的经济效益,同时还具有观光旅游、科普教育与科学研究等方面的人文美学

41、和社会价值,建设湿地公园的目的正是一种保护和合理利用生态湿地的手段。基于景观生态学原理,将相关生态技术运用到湿地公园规划过程金鸡湖:金鸡湖的景观设计,注重继承与发扬地方传统文化和特色,在互动融合中赋予了景观设计丰富的内涵以及清晰的文脉。同时,工程设计坚持与时俱进,使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原则,体现出景观设计的时代特征。如前面提到的,在保持了整体设计简洁大气的基础上,一些细部的处理,如湖滨大道铺地的材料、工艺和图案,均采用苏州所特有元素;滨水的一些拟自然驳岸的设计,也与苏式园林中的一些塘池驳岸设计有神似之妙。受人文主义及亲水思想影响,采用垂直、多层次设计手法,使滨水景观设计更多地体现了“人的

42、自然属性”,将水体与人的需求紧密的结合起来,将沿湖滨水区域标高作了四段划分,从城市往湖滨靠近,依次为“望湖区远水区见水区亲水区”。在最低一级“亲水区”又采用了多种不同处理手法,如亲水木平台、亲水花岗岩大台阶、挑入湖中的木舞台等,使得整个区域在三维空间中变得丰富多彩。滨水带:滨水区多呈现出沿河流、海岸走向的带状空间布局。通过林荫步行道、自行车道、植被及景观小品等将宾滨水区联系起来,保持水体岸线的连续性,而且也可以将郊外自然空气和凉风引入市区,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同时在这条景观带上可以结合布置城市空间系统绿地、公园、营造出宜人的城市生态环境。一条滨水绿带仅仅一条线不会给城市带来全面的美化,通向滨水地带的“通道”应是滨水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