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和动物生理学复习_第1页
人体和动物生理学复习_第2页
人体和动物生理学复习_第3页
人体和动物生理学复习_第4页
人体和动物生理学复习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复习姓名:朱丽花班级: 2011 级生科 2 班名词解释 动作电位(AP):如果给细胞膜一个较强的刺激,细胞膜将产生一个 短暂、快速的膜电位变化。局部兴奋 :阈下刺激引起的低于阈电位的局部去极化。终板电位:由于Na+的电化学梯度远远大于 K+,因此进入终板膜内 的Na+的数量远远超过K+,使终板膜除极化,在终板膜上产生的这 种瞬时除极化电位称为终板电位。脊休克 :将脊髓横断,使其与高位中枢失去联系,断面以下节段暂时 的丧失反射活动的能力, 骨骼肌以及内脏反射活动受到完全抑制, 或 是减弱,这种现象称为脊休克。SPS:特异投射系统,指丘脑的感觉接替核接受各种特异感觉传导通 路来的

2、神经纤维,经换元后发出纤维,投射到大脑皮质特定区域,并 具有点对点投射特征的感觉投射区。牵张反射 :在完整的神经支配下, 当一块骨骼肌受到外力牵引而伸长 时,它能够反射性的发生收缩,这种反射活动称为牵张反射。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肺泡内表面液体层中分离出来的一种特殊的物 质,其化学组成主要是二棕榈酰卵磷脂,它由n型肺泡上皮细胞所合 成和释放, 能随着肺泡的张缩而改变其分布浓度, 对肺泡的张缩起着 稳定的作用。肠-肝循环 :胆汁中的胆盐进入小肠后,大部分被回肠末端黏膜吸收 入血,通过门动脉血管又回到肝脏,再成为合成胆汁的原料,然后胆 汁又分泌入肠。粘液-碳酸氢盐屏障:由胃粘膜上皮表面覆盖的富含 H

3、C03-的不可溶性粘液凝胶构成,起隔离和抑制胃蛋白酶活性及中和H+的作用,防 止胃酸和胃蛋白对黏膜的自身消化。渗透性利尿:近端小管液中某些物质未被重吸收导致小管液渗透浓度 升高可保留一部分的水在小管内,使小管液中的Na+被稀释而浓度降 低。因此,小管液和上皮细胞内的 Na+的浓度梯度减少,从而使Na+ 的重吸收减少或停止,Na+的重吸收减少,小管液中较多的 Na+又通过渗透作用保留相应的水,结果使尿量增多,NaCI排出量增多,这 种情况称为渗透性利尿。肠-胃反射:十二指肠和空肠黏膜具有多种感受器,可以感受酸、渗 透压、机械扩张以及脂肪、氨基酸、肽类等物质的刺激反射性抑制胃 的运动,延缓胃排空,

4、抑制胃酸分泌,此反射称为肠 -胃反射。肾糖阈:当血液中葡萄糖含量超过 200mg/100mL时,有一部分肾小 管对葡萄糖的吸收已达到极限(250mg/min),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 此时的血糖浓度称为肾糖阈。细胞在静息状态下电荷分布的特点: 细胞在静息状态下电荷分布呈外正内负(极化状态),一些关键离子 在细胞内外的不均等分布及选择性的透膜移动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产生静息膜电位的重要离子主要有:Na+、K+和A-。静息电位形成的机制:“离子学说”认为,细胞水平生物电产生的前提有二:细胞内外离子分布和浓度不同。 就正离子来说,膜内K+浓度较高, 约为膜外的30倍。膜外Na+浓度较高约为膜内的10

5、倍。从负离子来 看,膜外以Cl-为主,膜内则以大分子有机负离子(A-)为主。细胞膜在不同的情况下,对不同离子的通透性并不一样,如在静息 状态下,膜对K+的通透性大,对Na+的通透性则很小。对膜内大分 子A-则无通透性。由于膜内外存在着K+浓度梯度,而且在静息状态下,膜对K+又有较 大的通透性(K+通道开放),所以一部分K+便会顺着浓度梯度向膜 外扩散,即K+外流。膜内带负电荷的大分子 A-,由于电荷异性相吸 的作用,也应随K+外流,但因不能透过细胞膜而被阻止在膜的内表 面,致使膜外正电荷增多,电位变正,膜内负电荷增多,电位变负。这样膜内外之间便形成了电位差,它在膜外排斥K+外流,在膜内又 牵制

6、K+的外流,于是K+外流逐渐减少。当促使K+流的浓度梯度和 阻止K+外流的电梯度这两种抵抗力量相等时,K+的净外流停止,使 膜内外的电位差保持在一个稳定状态。 因此,可以说静息电位主要是K+外流所形成的电-化学平衡电位。动作电位形成的机制: 动作电位产生的机制与静息电位相似,都与细胞膜的通透性及离子转 运有关。(1)去极化过程 当细胞受刺激而兴奋时,膜对 Na+通透性增大,对K+通透性减小,于是细胞外的 Na+便会顺其浓度梯度和电梯度向胞 内扩散,导致膜内负电位减小,直至膜内电位比膜外高,形成内正外负的反极化状态。当促使Na+内流的浓度梯度和阻止Na+内流的电梯 度,这两种拮抗力量相等时,Na

7、+的净内流停止。因此,可以说动作 电位的去极化过程相当于 Na+内流所形成的电-化学平衡电位。(2)复极化过程 当细胞膜除极到峰值时,细胞膜的Na+通道迅速关 闭,而对K+的通透性增大,于是细胞内的K+便顺其浓度梯度向细胞外扩散,导致膜内负电位增大,直至恢复到静息时的数值。可兴奋细胞每发生一次动作电位,总会有一部分Na+在去极化中扩散到细胞内,并有一部分K+在复极过程中扩散到细胞外。这样就激活了Na+-K+泵,于是钠泵加速运转,将胞内多余Na+泵出胞外,同时把 胞外增多的K+泵进胞内,以恢复静息状态的离子分布,保持细胞的 正常兴奋性。如果说静息电位是兴奋性的基础,那么,动作电位是可 兴奋细胞兴

8、奋的标志。Na-K 泵: 钠钾泵(也称钠钾转运体) ,为蛋白质分子,进行钠离子和钾离子之 间的交换(其活性在Mg+存在条件下,可被细胞外 K+或细胞内Na+ 的浓度而激活)。其由a、P两亚基组成。a亚基为分子量约120KD 的跨膜蛋白,既有Na+、K+结合位点,又具ATP酶活性,因此Na+-K+ 泵又称为Na+-K+-ATP酶。P亚基为小亚基,是分子量约50KD的糖 蛋白。一般认为Na+-K+泵首先在膜内侧与细胞内的 Na +结合,ATP 酶活性被激活后,由 ATP 水解释放的能量使“泵”本身构象改变, 将Na+输出细胞;与此同时,“泵”与细胞膜外侧的K+结合,发生去 磷酸化后构象再次改变,将

9、 K +输入细胞内。钠钾泵的一个特性是他 对离子的转运循环依赖自磷酸化过程, ATP 上的一个磷酸基团转移到 钠钾泵的一个天冬氨酸残基上,导致构象的变化。Na-K泵的作用:每消耗1个ATP分子,可使细胞内减少3个Na+并 增力口 2个K+。Na-K泵意义是:维持细胞的渗透性,保持细胞的体积;维持低Na+高K+的细胞内环境,维持细胞的静息电位。在生理学里对兴奋组织的划分和鉴定: 生理学上将受刺激后可以产生动作电位的组织 (或细胞)称为可兴奋 组织(或细胞),可兴奋组织包括神经组织、肌肉组织和腺体。关于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1 )单纯扩散 :物质分子(或离子)遵循单纯的物理学定律浓高浓度区域向低浓

10、度区域转移的现象,如 02、C02、尿素等扩散。2)膜蛋白介导的跨膜转运:被动转运 :物质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扩散转运的过程,其转运的主要动力是膜两侧的浓度差。 因此当膜两 侧浓度相等时, 转运即达到动态平衡。 被动转运的 特点是不需要载体, 不消耗能量, 无饱和现象, 物 质之间没有竞争性抑制现象 。主动转运:1 原发性主动转运:细胞直接利用代谢产生的能量将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势梯度进行跨膜转运的 过程,介导此过程的主要是离子泵, 最主要的主 动转运蛋白有: Na+/K+-ATPase 、 Ca+-ATPase、H+-ATPase、H+/K+-ATPase 。n 继发性主动转运:间接利用A

11、TP能量进行转运有 同向转运 和反向转运 )易化扩散:1 .由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载体”是指镶嵌在膜结构中的某些蛋白质,它们具有一个或多个结 合位点或功能性氨基酸残基序列,能选择性地在 膜的高浓度侧与某种被转运的底物相结合,进而 引起变构,使被结合的底物移向膜的低浓度侧, 然后与底物分离,完成转运,载体也恢复原有构 型,开始新一轮转运) :具有特异性、饱和现象、 竞争性抑制; 如葡萄糖转运。n . 由通道蛋白介导 的易化扩散(通道也是镶嵌在膜上的一类蛋白质, 其结构和功能能在细胞内 外的理化因子的作用下, 在数毫秒至数十毫秒 内被迅速“激活”或“开放” ,随后迅速“失 活”或“关闭”):如K

12、+通道、Na+i道等。3)胞吞(入胞):是指某些物质团块或分子与细胞膜接触,接触部位的质膜内陷,向内卷曲将该物质包被,然后出 现膜结构的融合和断裂,使该物质团块或分子连 同包被它的质膜一起进入胞质中形成胞饮泡的过 程,有吞噬和胞饮两种类型。胞吐(出胞):指细胞内物质以分泌囊泡的形式排出细胞的过程,如内分泌腺分泌激素,神经细胞轴突末梢释放神经递质等。肌小节的构成和特点:在肌原纤维上相邻两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叫 肌小节。1 «Zi雪ZA带肌"卜节A緘!瞬“"Jni I mTMML JI L_匸L - * « «» *« ya4

13、*» « «« 骨骼肌肌原纤维带示意圉a AJ和H带减及Z践b 肌暉纤维中啊细两组肌丝在纵切面中排列示意图 C 两组肌丝在横切面上的排列示意图在I帯中细肌丝排列不规则(尺寸不按比例)肌小节是肌纤维收缩的基本功能单位。 肌肉运动由粗肌丝与细肌丝的 相对滑动引起。神经肌肉间的信号传递、哪些因素影响它的传递: 神经肌肉的信号传递:(1) AP到达突触前运动神经终末;(2)突触前膜对Ca2+通透性增加,Ca2+沿其电化学梯度内流进入轴突终末;Ca2+马驱动Ach从突触囊泡中释放至突触间隙中;Ach与终板膜上的Ach受体结合,增加了终板膜对 Na+和K+ 的通透性

14、;进入终板膜的Na+的数量超过流出终板膜K+的数量,使终板膜 除极化;EPP 使邻近的肌膜除极化至阈电位,引发 AP 并沿肌膜向外扩 布。总结:兴奋信号T前膜去极化T量子以小泡释放T与后膜受体结合T 受体蛋白分子构型改变7 Na+、K+通道开放7肌细胞膜产生 AP 神经肌肉传递的特征: 单向传递 、突触延搁、高度敏感、突触活动的 可塑性 。影响因素:(1)影响乙酰胆碱的释放,如细胞外Mg2+浓度增高,与Ca2+竞争, 使Ca2+内流减少,递质释放量减少;2)影响递质与受体的 结合,如重症肌无力是因为自身免疫性抗体 破坏了终板膜上的N2受体通道,肉毒杆菌中毒是因为肉毒毒素抑制 递质释放;3)影响

15、乙酰胆碱的 降解。新斯的明和有机农药可抑制胆碱脂酶活性,碘解磷定可恢复被抑制了的胆碱脂酶的活性。兴奋收缩 -偶联的机制:肌膜的电变化和肌节的机械缩短之间存在的关联过程, 称为兴奋 -收缩偶联。它主要的机制是:肌浆 Ca2+升高7肌钙蛋白(c亚单位)+Ca2+T原肌球蛋白构象改变而暴露细肌丝上的结合位点T横桥与肌动蛋白结合(ATPase激活,将ATP转化为ADP横桥摆动宀横 桥拖动细肌丝向M线滑行T肌小节收缩、肌肉收缩。EPSP禾n IPSP的过程:EPSP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化学递质T递质 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T Na+、K+、Cl+ (尤其是Na+)通透性增大t 膜局部去极化

16、T突触后神经元活动加强(EPSP。IPSP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突触小泡释放抑制性递质肩头T递 质与突触后膜结合T突触后膜 Cl+、K+ (不包括Na+)通道打开T膜 电位增大T突触后神经元活动抑制(IP SP).神经递质应当具备的条件:1)突 触前神经元含有并能合成这种物质;给予适当刺激后可被突触前神经元释放; 将此物质电泳至突触后膜中能模拟刺激突触前神经元产生作 用; 突触前刺激和微电泳这种物质能够被药物以相同方式所改变;突触前细胞含有合成该物质的酶或重吸收这种物质的转运载 体,突触后膜上存在这种物质的相应受体。spsnn NSPS的作用特点:SPS特异投射系统)是指丘脑的感觉接替核接受

17、各种特异感觉传 导通路来的神经纤维, 经换元后发出纤维, 投射到大脑皮质特定区域,并具有点对点投射特征的感觉投射区。其特点:(1)只对某种特定的刺激发生反应;(2)只含有少数的突触;(3)感觉器到皮层是点对点 的投射;(4)形成特异性感觉。NSPS (非特异投射系统)是指从网状结构投射到丘脑內髓板内 核群的纤维,经换元后弥散性地投射到大脑皮质广泛区域。其特点:1)对所有刺激发生反应; ( 2)含有多数突触; ( 3)感觉器到皮层 是弥散的投射;( 4)维持醒觉。脊休克的表现机制和特点:脊休克产生是因为脊髓突然失去高位中枢的易化性调节所致; 主要表现 :横断面以下脊髓所支配的躯体与内脏反射活动均

18、减弱以至 消失,如骨骼肌紧张性减弱甚至消失,外周血管扩张,血压降低,出 汗被抑制,直肠和膀胱中粪、尿潴留等。但上述表现是暂时的,脊髓 的初级中枢能够发挥作用使其恢复。其特点是:恢复的快慢与种族进化程度有关 : 低等动物恢复快,高等动物 恢复慢。如蛙仅数分钟,狗需数天,人则需要数周至数月才能逐渐恢 复。恢复的快慢与反射弧的复杂程度有关: 简单的反射先恢复 (如屈反射、腱反射等 );复杂的反射后恢复 (如对侧伸反射等 )。人类发生脊休克恢复后,排便排尿反射由原先的潴留变为失禁。锥体系和锥体外系: 锥体系(皮质脊髓柱) :大脑皮层下行控制躯体运动的直接路径,完成精细运动、发动随意运动。锥体系通过 a

19、神经元支配肌肉运动,通 过Y神经元调节肌梭敏感性。锥体外系(多级神经元运动系统) :是指除锥体系以外的一切调节躯 体运动的下行传导系(包括基底神经节网状结构等) 。主要作用是调 节肌紧张,配合锥体系协调随意运动(调节肌群随意运动) 。大脑对运动的调节是通过锥体系及锥体外系下行控制的。支配内脏活动的传出神经(自主神经)释放的递质: 自主神经末梢释放的外周递质主要有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两种, 释放递质的纤维也相应分为胆碱能纤维和肾上腺素能纤维两类。1)乙酰胆碱 凡末梢以释放乙酰胆碱作为递质的神经纤维,称为 胆碱能纤维。 包括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 副交感神经的节后 纤维和支配汗腺、 骨骼肌

20、血管的小部分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以及躯体 运动神经末梢。2)去甲肾上腺素 凡末梢以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作为递质的神经纤 维,称为肾上腺素能纤维。包括大部分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下丘脑的功能: 下丘脑(丘脑下部)位于大脑腹面、丘脑的下方,是调节内脏活动和内分泌活动的较高级神经中枢所在。功能:(1)调节内脏活动;调节体温; 调节摄食行为; 调节水平衡;5)调节腺垂体的分泌功能; 6)调节情绪变化和行为反应; 7)控制生物节律。条件反射的建立(条件是什么、机制) 条件 :最常见的条件反射是食物唾液分泌条件反射。 给狗进食会引起 唾液分泌,这是非条件反射;食物是非条件刺激。给狗听铃声不会引 起唾液分泌,铃声

21、与唾液分泌无关,称为无关刺激。但是,如在每次 给狗进食之前,先给听铃声,这样经多次结合后,当铃声一出现,狗 就有唾液分泌。这时,铃声已成为进食(非条件刺激)的信号,称为 信号刺激或条件刺激。由条件刺激(铃声)的单独出现所引起的唾液 分泌,称为食物唾液分泌条件反射。机制 :条件反射是后天获得的。 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是非条件刺 激与无关刺激在时间上的多次结合 (听觉中枢和味觉中枢在时间上可 暂时相结合),这个过程称为强化。任何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多次 结合后,当无关刺激转化为条件刺激时,条件反射也就形成。血浆蛋白的种类和功能:1)清蛋白:调节血浆与组织液间的胶渗压有重要作用;(2)球蛋白:a和

22、P-球蛋白由肝合成,主要参与脂质或脂溶性物质的运输,丫 -球蛋白是淋巴细胞分泌的抗体,参与机体免疫反应;3)纤维蛋白原:在肝内合成,参与机体的血液凝固。血液的理化性质(血液的 pH 稳定机制):O2理化性质:(1)颜色:不透明、粘稠的液体,颜色取决于所携带的含量(动脉血鲜红、静脉学暗红) 。2)密度:1.050-1.060之间,与所含血细胞的数量和血浆的成分有关。3)粘滞性(液体流动阻力的大小) :通常是水的 3.5-5.5倍,取决于血液中血细胞的数量。(4)红细胞沉降率:健康男性为2-8mm/h,女性为2-10mm/h.血液的主要生理功能:运输功能、防御功能、止血功能、维持稳态。血浆(淡黄色

23、)溶质包括蛋白质、脂质、糖类、氨基酸、维生素、矿 物质、气体、激素、各种细胞代谢产物和电解质等。正常人血浆的 pH 为 7.35-7.45,略偏碱性,血浆 pH 保持平衡,是因 为存在缓冲对, H2CO3/NaHCO3=20:1 是最主要的缓冲对,其他的还 有蛋白质钠盐/蛋白质、NaHP04/NaH2P04等。由于血浆中晶体溶质数目远远大于胶体数目, 所以血浆渗透压主要由 晶体渗透压构成。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由蛋白质分子构成,其中,血 浆白蛋白分子量较小,数目较多(白蛋白 球蛋白 纤维蛋白原),决 定血浆胶体渗透压的大小。晶体物质(电解质)不能自由通过细胞膜,而可以自由通过有孔的毛 细血管,因此

24、,晶体渗透压仅决定细胞膜两侧水份的转移, 有利于 维 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和机能 ;蛋白质等大分子胶体物质不能通过毛细血 管,决定血管内外两侧水的平衡,维持正常的血液量。红细胞的渗透脆性: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发生溶血 (抵抗低渗溶液)的性能称为 渗透脆性 。红细胞对低渗溶液的抵抗能力小,表面脆性大,反之则脆性小。三种血细胞的正常值:(1)红细胞:正常男性450万-550万个/mm3,平均约为500万个/mm3;女性为380万-460万个/mm3,平均约为420万个/mm3。(2)白细胞:一般成人为4000-10000个/a L。(3)血小板:正常成年人为15万-45万/ a L。红细胞生成的原料、成

25、熟因子和调节因子: 原料:蛋白质、脂质、糖类、维生素 B12 (影响红细胞发育和成熟)、 叶酸(缺乏引起巨幼红细胞脆性贫血)和铁(合成血红蛋白) 。最直接影响红细胞生成的因素是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能直接刺 激骨髓干细胞分裂、分化和成熟。许多因素影响 EPO 合成:组织中O2 下降刺激其生成、升高抑制其合成;雄激素、甲状腺激素和生长 激素等增强 EPO 合成;白细胞、血小板和网状细胞释放的各种化学 因子也增加 EPO 合成。白细胞种类及代表性功能: 功能:在抵御病毒、细菌、微生物等病原体以及毒素和肿瘤细胞等中 发挥重要作用。分类:(1)颗粒白细胞(多形核白细胞) :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

26、胞、嗜碱粒细胞2)无颗粒白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血型确定的依据:人类红细胞膜上存在不同的特异糖蛋白抗原(凝集原),而血浆中存。如果将在着能与红细胞膜上相应凝集原发生反应的抗体(凝集素) 含有不同凝集原的血液混合,将会发生红细胞聚集成簇,同时伴有溶 血发生,即红细胞凝集。血型是指红细胞膜上特异的抗原类型。红细胞膜上的凝集原 A和凝集原B组合决定四种血型。血型红细胞抗原(凝集原)血浆中抗体(凝集素)AA抗BBB抗AABAB无抗A和抗BO无A无B抗A和抗B血液凝固:血液从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胶冻状凝块的过程 即为血液凝固。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 Xaill_ IF*II!纤维a白原*

27、«化方向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加血凝的物质, 称为凝血因子(因子I纤维蛋白原、因子II凝血酶原、因子III组织凝血激酶、因子IV钙离子)。项目加速凝血延缓凝血物理方法血液与粗糙面接触血液置于光滑器皿改变温度适当升高血液温度降低血液温度化学方法加钙离子加除钙剂生物方法补充VitK加肝素心室肌的动作电位(窦房结) 窦房结是心脏的正常其搏点,控制心脏正常的自律活动。一般将心脏 的自律性活动称为窦性节律或窦性心律。(参看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特征是复极化时间长,可分为四期:P 216)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分期及形成机制除极过程复极过程电位变化0期1期2期3期4期除极期快遽复极初期平台期快谨复极末

28、期静息期-SOilV f +30II1V 除极速度极快, 幅度可这120111V+SOmV-OmV(0 期与1期波形 成峰电位)基本停滞于OptV膜电位稳定于静 息电位水平历时 形成 机制L2m3lOlkS左右IGOlBOms100IbOmsK垃卜流紳卜济cJ伪流(少S曲依沁对外盍恢复细胞内外离 子浓度梯度2期复极的平台期是心室肌细胞区别于神经和骨骼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持征,也杲心室肌 动作电位复极较长的主要愎因.4期C静息期八&室肌细胞复极完毕,静息电位基本上稳定于-SOiaV,同时泵活动,逆 浓度差转运E使细胞内外各离子浓S梯S得以恢复-心雳肌细胞动作电位分期a特 点与心室肌细胞基

29、$相同"mVA_动彳乍电彳立 B 机械收:纟宿心动周期和心率: 心脏的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在 心动周期中,心肌收缩期比舒张期短,有利于血液回心及防止心机疲 劳。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称为心率。心脏和血管的神经支配(交感和副交感【递质、受体、效应】): 乳糖神经递质受体效应支配 心脏 的神 经心交感神经ACh烟碱型Ach受体HR上升、传导 速度加快、心肌 收缩心迷走神经Ach神经节细胞膜上为烟碱型Ach受体心肌细胞膜上为毒蕈碱型Ach受体HR下降、心房 肌收缩力减弱、 心房肌不应期 缩短,房室传导 速度减慢支配 血管 的神经缩血管神经节前纤维释放Ach节后

30、纤维释放NEa 1-肾上腺素能受体(平滑肌 收缩)3 2-肾上腺素能受体(平滑肌 舒张)调节血压 持续发放紧张 性冲动舒血管神经ACh毒蕈碱型Ach受体大部分血管受缩血管的单一支配: 兴奋时使血管平滑肌收缩, 外周阻 力增加,血压升高,当交感缩血管神经紧张性降低时,血管扩张,血 压下降。在心血管活动的反射性调节中最重要的颈动脉窦与主动脉弓 压力感受性反射 (降压反射)。此反射通过改变心输出量和外周阻力, 调节动脉血压。 在体液性调节因素中, 主要是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 素。肾上腺素对a 1和p 2受体均有激活作用,当心肌的p 2受体被 激活时,心跳加快加强,兴奋传导加速,心输出量增加 (即强心

31、作用)。它对血管的作用取决于两种受体中哪一种占优势, 去甲肾上腺素主要 激活a 1受体,对p 2受体作用较小,因而使外周阻力增加,动脉血 压升高,其强心作用远较肾上腺素为弱。收缩压和舒张压:收缩压 :心室收缩时心室内压升高,将血压泵入主动脉,使主动脉压30急剧升高并达到最高值。舒张压 :心室舒张时主动脉压下降,在心室舒张末期达到最低点。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每搏输出量、心率、外周阻力、动脉管壁的顺应性、循环血量。组织液的生成(动力:有效过滤压) 组织液存在于组织间隙中的体液, 是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为血液与组 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绝大部分组织液呈凝胶状态, 不能自 由流动。组织液由血浆

32、滤过产生, 毛细血管的滤过和重吸收的动力来 源于有效滤过压。有效滤过压由四个因素决定:毛细血管压和组织液静水压决定滤过;血浆胶体渗透压和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决定重吸收。影响组织液生成的因素:微血管压力的调节(毛细血管前阻力、毛细 血管后阻力、动脉压、静脉压);微血管阻力调节(血管平滑肌的肌 源性调节、组织代谢产物的影响、内皮细胞释放的活性物质、血流量 的自身调节)。窦弓反射(减压反射或降压反射):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的压力感受 性反射,当动脉血压升高时,可引起压力感受性反射,其反射效应是 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输出量减少,血管舒张,总外周阻力 降低,血压回降。构成呼吸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人体的

33、呼吸包括内呼吸、气体运输、外呼吸三个基本环节。. - -亠 _ _ 畳/石L#肺通气 肺换y r体华臣诜纽织 fwte内恢中旳运辙検S 化代谢内呼吸分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DPPC)的功能:维持肺泡的张缩稳定。吸气7肺泡表面积增大7DPPC分散T降低表面张力的作用下降T肺泡表面张力增大7肺泡回缩(防止肺泡破裂)7肺泡扩张(防止肺泡DPPC表面塌陷)7肺泡表面张力减小7降低表面张力的作用上升7 密集7肺泡表面积缩小7呼气 胸内压(形成、作用)对抗肺的回缩力: 胸内压(胸膜内压或胸膜腔内压)是指脏层胸膜与壁层胸膜之间的潜 在腔(即胸膜腔)内的压力。胸内负压由胸廓的弹性扩张和肺的弹性 回缩这两种对抗力

34、量作用于胸膜腔而形成, 它使肺泡维持稳定的扩张 状态,并作用于胸腔内的心脏和大静脉,降低中心静脉压,有助于静 脉血和淋巴液的回流。胸内压二-肺回缩力肺换气是指肺泡与肺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g碍丿k7 逸打 I 二!l'V- it'll III 亠k.V /If tWXlTF"AIL,着 M 诧 *:芦:' I 1;.二>1敷 y -博 :也'41 pfiuu:汽* - iI肺换气的影响因素: 气体的分压差、气体的溶解度与分子量、呼吸膜 的面积、 呼吸膜的厚度、温度、通气 /血流比值CO2 的运输(化学结合方式、特点) :1)碳酸氢盐

35、(最主要的运输形式) :红细胞内碳酸酐酶促使 CO2 和H20形成H2CO3,形成的H2CO3又迅速解离成 H+和HC03- 影响氧离曲线的因素: (1) Hb与PC02的影响:pH降低或升PC02升高,Hb对02的亲和力降低,曲线右移;pH升高或PC02降低,Hb对02的亲和力增加,曲线左移。酸度对Hb氧亲和力的这种影响称为 玻尔效应。(2) 温度的影响温度升高,氧离曲线右移,促使 02释放;温度降低,曲线左移,不利于 02 的释放。2, 3-二磷酸甘油(2,3-DGP)在调节Hb和02的亲和力中起重要作用。2, 3-DPG 浓度升高, Hb 对 02 亲和力降低,氧离曲线右移:2, 3-D

36、PG浓度升降低,Hb对02的亲和力增加,曲线左移。其机制可能是2, 3-DPG与Hb P链形成盐键,促使Hb变成T型的缘故。此外, 2, 3-DPG 可以提高 H+ ,由波尔效应来影响 Hb对 02 的亲和力。Hb与02的结合还为其自身状态所影响。曲线右移, Hb 与 O2 亲和力下降(解离) ;曲线左移, Hb 与 O2 亲 和力增高(结合)。气管、支气管口径改变: 呼吸道口径变化受神经和化学因素影响。 呼吸道平滑肌接受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 交感肾上腺素能神经受到刺激时, 引起支 气管和细支气管的舒张, 气流阻力减小;迷走胆碱能神经受到刺激时, 则引起支气管和细支气管收缩, 气流

37、阻力增加。 强烈的化学刺激可反 射性的引起支气管和细支气管的平滑肌收缩,甚至痉挛。通过调节气道阻力从而调节进出肺的气体的量、速度和呼吸功。通气量: 单位时间内出入肺的气体总量。反应肺的通气功能。呼吸运动的调节(化学物质对其的调节【 CO2 】):(1)C02对呼吸中枢有很强的刺激作用,一定水平的C02是维持正 常呼吸运动的重要因素;2)血液中 PCO2 在一定浓度升高可刺激中枢和外周感受化学感受 器兴奋呼吸中枢,但以中枢途径为主。胃、小肠、大肠的运动方式(胃排空)促进胃排空的体液因素:1 )胃运动:容受性舒张、紧张性收缩、蠕动、移行性复合运动;2)小肠运动:分节运动、蠕动、摆动、移行性复合运动

38、;3)大肠运动:袋装往返运动、集团运动、蠕动、排粪。胃排空:食物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促进胃排空的体液因素:胃泌素 胃液的成分、由哪种细胞分泌:1 ) 胃 酸:壁细胞分泌2) 胃蛋白酶:胃腺主细胞合成分泌3) 黏液:黏膜表面上皮细胞、胃腺中的黏液细胞、贲门细胞和幽门腺分泌唾液的成分(其分泌完全受神经调节) 有机成分:唾液淀粉酶、黏蛋白、球蛋白、氨基酸、溶菌酶、尿素和 尿酸等。无机物:水、氯化物、磷酸盐、碳酸盐和硫酸氰盐等。无机离子: Na+、K+ 、Ca2+、HCO3-、Cl+ 等。小肠内的消化液: 由李氏腺(肠腺)分泌,呈弱碱性,含多种酶(淀 粉酶、肽酶和肠致活酶等) ,能中和胃酸,保护十

39、二指肠黏膜和稀释 肠内容物。胰液分泌的调节(以体液调节为主)1)神经调节:迷走神经兴奋兴奋促进胰液分泌。交感神经兴奋抑制胰液分泌。2)体液调节:促进胰液分泌的激素:促胰液素、缩胆囊素(促胰酶素)、促胃液素 、血管活性肠肽、一氧化氮。抑制胰液分泌 的激素:抑制性神经递质( CGRP、NYP 、儿茶酚胺等)、胰腺 内分泌的抑制性肽(胰高血糖素、生长抑素等) 、抑制性激素PYY )、胰腺分泌潜在抑制剂(血管升压素、 TRH 等)。胆质的成分:1)胆盐:使脂肪易于消化,促进脂肪酸和甘油一酯吸收;2)胆固醇:胆汁酸前身;3)胆色素:血红蛋白分解终产物,与消化无关。肠致活酶: 存在于小肠液中,可激活胰蛋白

40、酶原。大肠内的细菌: 主要来自食物和大肠内的繁殖, 细菌中含有能分解食 物残渣的酶,能分解食物残渣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等,大肠中的 细菌还能利用大肠的内容物合成人体必需的某些维生素。回肠特异性吸收、三大营养物质最终的吸收形式、如何吸收:1)糖的吸收 食物中的淀粉和糖原需要消化成单糖后, 才被吸收。 在肠管中吸收的 主要单糖是葡萄糖,而半乳糖和果糖较少。单糖是通过载体系统的主动转运过程而被吸收的。 在转运过程中需要 钠泵提供能量。当钠泵被阻断后,单糖的转运即不能进行。糖被吸收 后,主要通过毛细血管进入血液,而进入淋巴的很少。2)蛋白质的吸收 蛋白质食物分解为氨基酸后, 由小肠全部主动吸收。 与

41、单糖的主动吸 收相似,转运氨基酸也需要钠泵提供能量。氨基酸吸收后,几乎全部 通过毛细血管进入血液。3)脂肪的吸收 脂肪(甘油三酯)在消化后主要形成甘油,游离脂肪酸和甘油一酯。此外还有少量的甘油二酯和未经消化的甘油三酯。 胆盐可与脂肪的各 种消化产物形成水溶性复合物, 并聚集成脂肪微粒。 脂肪的吸收有淋 巴途径和血液途径两种,以前者为主。肝脏的功能: 消化与吸收功能、代谢功能、清除功能、解毒和排泄功肾单位的结构:肾单位是组成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 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肾小管是细长迂回的上皮性管道。H J'W/4. ft、小劲W出普卜別EFqitt TH&

42、quot;球旁系分泌肾素 致密斑的功能:远曲小管在靠近血管极一侧,上皮由原来单层立方上。胞质色皮变为单层柱状,且排列紧密,形成的椭圆形斑(致密斑) 淡,胞核椭圆形且深染,多位于细胞顶部。一般认为致密斑是化学感 受器,可感受远曲小管滤液内Na+浓度的变化,并影响肾上腺素的释 放。尿的生成(肾小球的结构基础):P350 尿生成基本过程包括肾小球滤过、 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肾小管和 集合管分泌与排泄三个基本步骤。远曲小儈 岀球小动脉臂小球入硃小动林图笞 肾小体半棋式图滤过作用的影响因素:滤过膜的通透性和面积、有效滤过压的改变、 肾血浆的流量。肾小管对钠钾离子、氯离子、碳酸氢盐、水、葡萄糖和氨基酸等

43、能 进行重吸收。泌尿的调节:(1)交感神经兴奋通过下列作用影响尿生成:【2】【3】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收缩状态;通过激活P -肾上腺素受体,使近球小体中的颗粒细胞释放肾 素,导致循环系统中的血管紧张素n和醛固酮含量增加,增加 肾小管对Na+和水的重吸收;通过a 1-肾上腺素受体直接增加近端小管和髓襻对Na+、Cl-和水的重吸收。抗利尿激素:主要作用是提高远端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对水 的通透性,增加水的重吸收,浓缩尿量。下丘脑既是神经系统的重要中枢,又是内分泌系统的重要的内分泌 腺。下丘脑是大脑皮层下调节内脏活动的高级中枢, 它把内脏活动与其他 生理活动联系起来,调节着体温、摄食、水平衡和内分

44、泌腺活动等重要的生理功能。下丘脑与神经垂体和腺垂体的联系非常密切,如视上核和室旁核的神经元轴突延伸终止于神经垂体,形成下丘脑-垂体束。在下丘脑与腺垂体之间通过垂体门脉系统发生功能联系。下丘脑的一些神经元既能分泌激素(神经激素) ,具有内分泌细胞的作用,又保持典型神经细 胞的功能。它们可将从大脑或中枢神经系统其他部位传来的神经信 息,转变为激素的信息,起着换能神经元的作用,从而以下丘脑为枢 纽,把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紧密联系起来。 它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 放素(TRH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释放激素(cRH)、促卵泡生成 激素释放激素(FSH-RH )、促黄体生成激素(LH-RH )、生长激素释 放激素(GRH)、生长激素抑制激素(GIH或SS)、泌乳激素释放激(PRH)等十种激素。甲状腺素分泌的调节:1)甲状腺的功能活动受下丘脑 -腺垂体反馈性调节和控制。腺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TSH)直接兴奋甲状腺细胞功能, 促进甲状腺素的分泌和合成。 TSH 又受血液中甲状腺素浓 度的影响, 当血液中甲状腺素浓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