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会考复习_第1页
文化生活会考复习_第2页
文化生活会考复习_第3页
文化生活会考复习_第4页
文化生活会考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化生活会考复习文化与生活一、知识点复习1、“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2、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3、文化的社会作用(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2)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相互影响: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相互交融。 (3)文化影响综合国力文化在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可以为经济建设提供

2、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维护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4、文化塑造人生(1)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2)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3)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4)文化对人生的塑造作用: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二、会考说明1.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敢于独树一帜、标新立异,不仅大大促进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而且导致了奴隶

3、社会的最终解体。这充分说明( )A.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决定性作用 B.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繁荣文化的重要条件D.文化是影响社会制度更替的决定性因素2. “如果外国人对韩国歌手有更多的关注,逐渐地他们就会喜欢上韩国.如果他们喜欢韩国,他们就会购买更多的韩国产品。这就是我们试图推广的。”这启示我们()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必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生产力对现代经济起决定作用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A B C. D. 3.千百年来,无论是杰出人物还是普通百姓,他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背后,都印刻着儒家倡导的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

4、下”。这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有() 潜移默化    深远持久    愉悦精神    积极向上A.      B.      C.      D.4.“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一首我的中国心唱出了海外游子对祖国割舍不断的感情,这表明() A.文化对人的

5、影响具有强制性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永远不变的5.荀子·劝学中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角度看,下列说法体现的道理与这句话一致的是()孟母三迁 耳濡目染 东施效颦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A B C D6. 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A思维方式 B交往方式 C行为选择 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7. 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北京师范大学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等校训深刻影响着当代学子。这说明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在全

6、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A B C D8. 被奉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经典论语,成书已两千多年,至今仍然影响着我们的思想和生活。这体现了()A文化是思想家的精神产品的总和 B文化素养只有通过阅读经典才能获得 C文化经典是决定民族生存发展的根本 D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9. 成语“耳濡目染”表达的是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_的特点。10.为什么说“文化软实力不软”?请你用聚焦文化竞争力的知识说明理由。三、会考真题11(2010夏)热情的上海喜迎八方来客。由于风俗习惯的不同,可能会产生误解,闹出笑话。如中国人待客时“聊备薄酒”的自谦,可能被外国人误解为“慢待客人”;西方人聚餐时各付

7、各的账,往往被东方人视为吝啬小气。这说明文化的差异()A体现了民族文化的先进性 B影响人们之间的交往C反映了不同的意识形态 D是交往不可逾越的障碍12.(2011夏/2012春)“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该诗句反映了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是()A潜移默化 B深远持久 C精神愉悦 D健康向上13(2010春/2013春)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北京师范大学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等校训深刻影响着当代学子。这说明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A B C D14(2012夏)翻开中国历史画卷,我们发现:千

8、百年来,无论是杰出人物还是普通百姓,他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背后都印刻着儒家倡导的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表明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是() 潜移默化 深远持久 愉悦精神 积极向上A. B. C. D. 15(2013春)全国剪纸艺术之乡河北蔚县,利用剪纸艺术开发旅游纪念品,使以往人们仅仅用来贴窗花、自娱自乐的小小剪纸,成长为产值数亿元的当地支柱产业。这表明()A文化是经济的基础 B科技带动文化发展C文化推动经济发展 D经济促进文化发展16(2013夏)很多学校特别注重校园文化氛围的创设,把校训、校歌、格言、警句等书写在校园中的醒目位置,“让墙壁说话”。这样设

9、计的原因是()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文化环境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文化氛围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 文化活动促进文化理论的创新A B C D17. (2009夏/2011春/2014春)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交往方式、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 _和深远持久的特点。18(2013夏)“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一首我的中国心唱出了海外游子对祖国割舍不断的感情。这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 的特点。19(2012春)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交往方式、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请说明优秀文化在塑造人生方面有何作用。 20

10、.(2013夏)走进北京地铁4号线,车站内的壁画、浮雕设计彰显浓郁的文化特色。圆明园站的“万园之园的残垣断壁”,向乘客“讲述”着历史的沧桑;北京大学东门站的“湖光塔影”,让乘客仿佛漫步于“书香天下”的未名湖畔;国家图书馆站的“永乐大典”“四库全书”,让乘客宛如徜徉于书的海洋;西单站的“百年老字号”,让乘客感受到商业文化的历史传承。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地铁4号线车站环境设计的文化功能。文化传承与创新一、知识点复习1、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民族节日、民族遗产2、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3、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4、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

11、重要标志。它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5、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1)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2)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6、尊重文化多样性(1)意义: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2)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3

12、)原则: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4)要求: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个性,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7、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大众传媒(主要手段)8、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9、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1)传统习俗的继承;(2)传统建筑的继承;(3)传统文艺的继承;(4)传统思想的继承。10、传统文化的特点:(1)相对稳定性;(2)鲜明的民族性。11、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12、传统文化的影响作用是双重的 13、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

13、用。14、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文化发展的方向;(2)科学技术的进步;(3)思想运动;(4)教育15、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1)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它们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2)要求: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推陈出新、革故鼎新。16、文化创新(1)源泉和动力:社会实践(2)意义:文化创新可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3)途径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基本途径:a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传统文化);b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外来文化)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克服“守旧主

14、义”和“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利用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16、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二、会考说明1建筑是一首凝固的诗,“意趣幽远,境界隽永”。下面图中的建筑风格迥异,体现了世界文化( )A多样性 B 继承性 C. 同一性 D. 稳定性2. 一个音符无法表达出优美的旋律,一种颜色难以描绘出多彩的画卷。世界是一座丰富多彩的艺术殿堂,各国人民创造的独特文化都是这座殿堂里的瑰宝。这段话主要阐述了( )A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关系 B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C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D东方

15、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3. 就文化而言,“世界因不同而精彩,交流因不同而必要,创新因交流而迸发”。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尊重各民族文明成果,尊重不同民族文化世界上林林总总的文化,都值得我们弘扬文化交流有利于促进文化创新 各国应在文化上相互借鉴,共同繁荣A B C D4.2011年6月11日是我国第六个文化遗产日。这一天,北京市正式启动了中轴线申遗文物工程。“文化遗产”的价值在于它( )是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能够直接转化为物质财富是文化延续和传承的重要载体 是具有开发与利用价值的不可再生资源A B C D5.上面四幅图从不同方面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继承性,它们分别属于 的继承。 A传统习俗 传

16、统建筑 传统思想 传统文艺B传统习俗 传统建筑 传统文艺 传统思想C传统思想 传统建筑 传统文艺 传统习俗D传统思想 传统建筑 传统习俗 传统文艺6. 2006年5月, 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春节、中秋、端午等传统节日,白蛇传、梁祝、孟姜女等传说榜上有名。国家如此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因为(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发展经济非物质文化遗产能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 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A B C. D. 7. 贴窗花,写春联,辞旧迎新;年夜饭,压岁钱,阖家团圆;发微信,拜大年,走亲访友;花各异,韵相同,岁岁年年。中国式过年魅力无

17、穷,在于它( )A.涌动着人们对中华民族强烈的认同感 B.引导着现代科技发展的最新潮流 C.汇集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大全 D.展现各民族和睦相处的美好图景8. 孔子设立私学、广收门徒,“弟子三千,七十二贤” ,扩大了儒家文化的传播和影响。这表明( )教育具有传承文化的特定功能 教育是文化发展与创新的源泉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 教育在人才培育中发挥重要作用A B C D9.高铁时代的到来,人们可以“在广州喝早茶,到长沙听笑话,再到武汉赏樱花”;“上午在西安吃泡馍,下午到嵩山看少林”。这说明科学技术的进步能够( ) 改变文化的存在形式 方便人们的文化交流更新文化的传播方式 扩展人们的文化

18、视野A B C. D. 10.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怎样对待文化的多样性?正确的态度是:既要 ,又要 ,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11. 传统文化是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 , ,批判继承,古为今用。三、会考真题12(2013夏)建筑是一首凝固的诗,“意趣幽远,境界隽永”。下面图中的建筑风格迥异,体现了文化的( )天坛祈年殿鸟巢北京展览馆永定塔A多样性 B继承性 C同一性 D稳定性13(2011春)上海世博会展示了来自

19、世界各国、各地区和各民族的文化。对待不同文化的正确态度是( )尊重各民族的文明成果,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上林林总总的文化,都值得我们弘扬在文化交流中促进本民族的文化创新各国应在文化上相互借鉴,共同繁荣A B C D14(2011春/2012夏)古都北京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关于文化遗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国家风俗习惯的集中表现 B一个国家全部历史事件的凝结C一个国家宗教发展的集中表现 D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15(2011夏/2012春)早在2009年10月,我国已有昆曲、端午节等29个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数量跃居世界第一。重视文

20、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 )文化遗产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的趋同A B C D16.(2009夏)下列说法中,能够体现文化继承与发展关系的是( )A因循守旧,固步自封 B鹦鹉学舌,亦步亦趋C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D邯郸学步,东施效颦17(2010夏/2013春)烽火狼烟,晨钟暮鼓,驿寄梅花,鸿雁传书。从这些古语中,我们能够看到( )人口迁徒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大众传媒能够完全超越时空局限文化传播有多种媒介和多种手段文化传播总要通过一定媒介才能实现A B C D18(2014春)高铁时代的到来,人

21、们可以“在广州喝早茶,到长沙听笑话,再到武汉赏樱花”;“上午在西安吃泡馍,下午到嵩山看少林”。这说明科学技术的进步能够( ) 改变文化的存在形式 方便人们的文化交流减少文化的传播方式 扩展人们的文化视野A. B. C. D. 天津杨柳青年画 19.(2009夏)上面三幅图从不同方面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继承性,它们依次属于 的继承。 A传统习俗 传统思想 传统建筑 B传统习俗 传统建筑 传统文艺 C传统建筑 传统文艺 传统思想D传统文艺 传统建筑 传统习俗 20(2011春)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它( )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是各个民族牢固不变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

22、中创造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A B C D21. (2011夏)温家宝总理以白居易的诗句“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告诫官员,要时时惦记百姓疾苦。这表明( )A传统文化是现代思想的主要源头 B传统文化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 C传统文化仍有现实意义 D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的基础22(2012夏)2012年北京市将启动“名城标志性历史建筑恢复工程”(见上图),恢复北京原有的“凸”字形城廓。恢复名城标志性历史建筑,有利于( ) 展示当代文化,提升城市品质 展现古都风貌,彰显厚重底蕴保护传统建筑,推动文化创新 传承传统文化,打造文化名城A B. C. D. 23.(2010夏)徐悲鸿

23、擅长素描、油画、中国画,并把西方艺术手法融入中国画中。他融汇中西、纵贯古今,创造了新颖而独特的艺术风格,是绘画艺术创新的典范。对文化创新途径的正确理解是( )批判传统,独领风骚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薪火相传,一脉相承A B C D24(2010春2011夏2012春2012夏2013春)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 , ,批判继承,古为今用。25.(2010春) 2010年,全世界的目光将聚焦上海世博会。届时,各国和各地区将通过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科技和工业产品等方式展示城市文明成果。下面是部分亚洲国家的展馆示意图。观察图片,回答问题。中国馆 巴基斯坦馆 印度馆 尼泊尔馆(1)

24、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结合图片,从文化生活的角度拟写一个副主题,你的创意是 。(2)请你结合图片,谈谈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关系。26. 请你说出至少三种传统文化的主要形式,并从中华传统文化中各举一个例证。(1)传统 例证 (2)传统 例证 (3)传统 例证 27.(2010夏)漫步在上海世博园,你会欣赏到来自世界各国的文化精品,体会到世界文化的“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谈谈你对“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认识。28.(2009夏)30.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谈到文化的多样性时指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根据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

25、么要“各美其美”?(2)怎样做到“美人之美”?29(2014春)某班以“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主题举行读书会,一组同学推荐了三本书。推荐图书推荐词u 汉字结构独特,音形意韵,寓理于形,源远流长,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贯穿南北的中轴线,天人合一的祈年殿,金碧辉煌的紫禁城,秩序井然的四合院,展现了北京文化的深厚底蕴。从古典到现代,从神灵到人世,从绘画到雕塑,从写实到抽象,展现了西方艺术的发展历程。如果从中挑选一本阅读,说出你的选择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理由。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一、知识复习1、中华文化的特征:(1)源远流长;(2)博大精深。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1)汉字(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26、和载体);(2)史书典籍;3、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1)独特性;(2)区域性;(3)民族性。4、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原因就在于它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1)所谓“求同存异”是指能与其他民族文化和谐相处;所谓“兼收并蓄”是指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2)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3、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

27、的整体精神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4、中华民族精神的精神内涵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5、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4)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二、会考说明1. 探访人类文明的发祥地,那些曾经与中华文明相伴而行的古老文明,有的衰落了,有的消亡了,有的融入了其他文明。而起源于黄河、长

28、江领域的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却犹如浩浩荡荡的黄河、长江奔流不息。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这段文字所强调的中华文化的一个基本特征是( )A源远流长 B博大精深 C异彩纷呈 D丰富多彩2.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汉字是( )中华文化创新的源泉 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A B C D 3. 张骞出使西域,玄奘西行,郑和下西洋,都带回了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并为中华文化所吸收和借鉴。这突出体现了( )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B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C中华文化一脉相承 D中华文化的继承性4. 京剧、文房四宝、剪纸这些极具传统特色的“中

29、国元素”,在历史的演变中已变为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这些“中国元素” ( )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 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显示了中华文化的个性特征 A B C. D. 5.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 )团结统一 爱好和平 勤劳勇敢 尊老爱幼A B C D6. “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听两侧,安魂曲起自长江,黄河/两管永生的音乐,滔滔,朝东”台湾诗人余光中的这首诗,引起两岸同胞的共鸣。这种共鸣( )是实现中华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反映了中华文化是维系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体现出

30、爱国主义深深地植根于两岸同胞的心中 体现了两岸同胞具有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A B C D7.下列名言警句中,能够正确反映艰苦奋斗精神的是(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A B C. D. 8. “笔墨当随时代”,绘画艺术要有时代精神,就要有创新。然而不继承优秀的传统遗产,创新很难有稳固的根基。这表明绘画艺术的发展要( )A正本清源,独树一帜       B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C薪火相传,推陈出新    

31、;   D各美其美,和而不同9. 在中国的传统文学和艺术创作中,梅、兰、竹、菊常被作为托物言志的题材,承载作者对澹泊名利、洁身自好的人格境界的追求。如今,在一些公益广告中,它们仍然被赋予廉洁自律等内涵,这说明( ) 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B传统文化蕴涵着传统思想 C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点          D中华文化具有鲜明民族性10.

32、天安门图案是民族精神的象征。中华民族精神( )  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基石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体现了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A B C D11.探访人类文明的发祥地,那些曾经与中华文明相伴而行的古老文明,有的衰落了,有的消亡了。而起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虽经历沧桑,却犹如浩浩荡荡的黄河、长江奔流不息,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这表明, 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12. 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于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相辅相成,无不体现着这个主题。

33、13.中华民族文化既具有多样性的特征,同时也具有同一性和互补性的特征。多样性是各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同一性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我们既要保护文化多样性,同时也要增强同一性或共同性,以增强 ,加强国家的认同。14. 中华民族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五岳独尊” 的泰山、“水墨落纸如雨入沙” 的宣纸、“功深熔琢, 气无烟火” 的昆曲许许多多的文化遗产带着历史的体温成为我们的文化基因, 使我们成为我们, 让我们懂得未来的方向。 文化遗产可以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开发。但有些地方开发方式单一, 缺乏特色; 有些地

34、方片面追求经济利益, 打着“保护” 的旗号过度开发, 使其在“保护” 中慢慢失去体温, 失去未来。 运用文化传承的知识, 谈谈你对材料中“使我们成为我们, 让我们懂得未来的方向” 的理解。(8分) 15.曾与古代中华文明相伴而行的古埃及文化、古印度文化、古巴比伦文化或衰落、或消亡、或融入其他文明,中华文明却一直走到今天。有人认为,促使中华文明延续至今的力量,是延续永久的文字力量,是不尚外侵的农耕文明,是从思想有序到管理有序,是长期信守的中庸之道等。分析上述材料,请说明将“延续永久的文字力量”作为

35、重要原因的理由。16.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这一思想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思想。这一思想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1)你对“君子和而不同”是如何理解的?请从中华文化特征角度加以说明。(2)请你例举一个事例,说明中华文化的这一特点。三、会考真题17(2013夏)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汉字是( )中华文化创新的源泉 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A B C D18.(2009夏)琼州胜景五公祠有副脍炙人口的对联:“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先其所忧,后其所乐,但愿群才奋起,莫负斯楼。”这副对

36、联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 公正廉明、崇尚平等的民主精神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超然胸襟 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顽强斗志A B C D19(2010春2011春)国庆盛典使每一个中国人都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极大地振奋了以 为核心的民族精神。A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B艰苦朴素 C勤劳勇敢 团结互助 D爱国主义20.(2012春2012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中华民族以华夏为号,炎黄为旗,龙凤为图,汉字为记,凸显了中华民族的鲜明特征。这表明(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标志中华文化有独具特色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中华文化在世界多民族文化中独树一帜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源泉A

37、 B C D21.(2014春)“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听两侧,安魂曲起自长江、黄河/两管永生的音乐,滔滔,朝东”。台湾诗人余光中的这首诗,引起两岸同胞的共鸣。这种共鸣( )是实现中华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反映了中华文化是维系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体现出爱国主义深深地植根于两岸同胞的心中 体现了两岸同胞具有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A B C D22.(2010春)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这一思想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1)“和而不同”反映了中华文化的什么特征?(3分)(2)请你例举一个

38、事例,说明中华文化的这一特征。(2分)30(2011夏)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这一思想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你对“和而不同”是如何理解的?请用中华文化的相关知识加以说明。31(2013春) 在中国文化里,对于“味道”的感知和定义,既起自于饮食,又超越了饮食。舌尖上的中国这部记录中国各地富有传奇色彩的美食文化电视片,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文化的魅力。阅读材料,分别指出其蕴涵的文化生活道理。【舌尖上流淌着故乡的味道】 美食是骨子里的乡思。看到片中介绍家乡的美食,想起了小时候妈妈做的饭。也就是说,能够真真切切地感觉到“故乡的味道”,不仅是我们的舌头和鼻子,而且是一颗思乡的心。(1)

39、蕴涵道理(2分)【舌尖上品尝着八方的味道】 北方人喜欢吃面,南方人喜欢吃米。西安的羊肉泡馍、兰州的拉面、嘉兴的粽子、宁波的年糕,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不同地域的中国人,运用各自智慧,适度、巧妙地利用自然,烹制出各具特色的美食。(2)蕴涵道理(2分)【舌尖上感受着中国的味道】 五味使中国菜的味道千变万化。在厨房里,五味的最佳存在方式,并不是让其中某一味显得格外突出,而是五味的调和以及平衡。这是中国历代厨师不断寻求的完美状态,也折射出中国人在为人处世、甚至在治国经世上所追求的理想境界。(3)蕴涵道理(1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一、知识复习1、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

40、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2、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在实现中华文化复兴的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3、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指导思想: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二为方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的方向;双百方针: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三贴近原则: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关键是: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力。为此,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4、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最重要的是

41、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5、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6、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2)必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3)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4)必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发挥人民群众

42、的主体作用。7、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思想道德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8、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1)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灵魂),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主题),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精髓),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基础);(2)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倡导自由、平等、公平、法治(社会),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个人),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9、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10、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的关系(1)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2)良好的知识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3)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可以促进知识文化修养。(4)科学文化修养的根本意义,使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不断升华。 11、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1)改造主观世界,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2)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3)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1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