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章第五章 婴儿心理的发展婴儿心理的发展婴儿心理的发展婴儿心理的发展婴儿的生理发展及其心理学意义婴儿的生理发展及其心理学意义1婴儿认知的发展婴儿认知的发展2婴儿言语的发展婴儿言语的发展3婴儿婴儿的的气质气质4婴儿情绪、社会性的发展婴儿情绪、社会性的发展2v 婴儿年龄阶段的界定婴儿年龄阶段的界定 0 01 1岁说岁说 0 02 2岁说岁说 0 03 3岁说岁说第一节第一节 婴儿的生理发展及其心理学意义婴儿的生理发展及其心理学意义一、婴儿的生理发展一、婴儿的生理发展(一)婴儿大脑功能的新认识(一)婴儿大脑功能的新认识1.1.婴儿大脑的形态发展婴儿大脑的形态发展(1 1)脑重与头围)脑重与头围 出
2、生时是成人脑重的出生时是成人脑重的25%25%,6 6个月个月50%50%,2424个月个月75%75% (表现在髓鞘和突触链接上(表现在髓鞘和突触链接上) ) 出生出生34cm34cm,1212月月46-47cm46-47cm,2424个月个月48-48-49cm49cm,1010岁岁52cm52cm(2 2)大脑皮层)大脑皮层 皮质细胞迅速发展,层次扩展,神皮质细胞迅速发展,层次扩展,神经元密度下降且相互分化,突触装置日经元密度下降且相互分化,突触装置日趋复杂化。趋复杂化。2 2岁,大小和比例类似于成人。岁,大小和比例类似于成人。第一节第一节 婴儿的生理发展及其心理学意义婴儿的生理发展及其
3、心理学意义一、婴儿的生理发展一、婴儿的生理发展(一)婴儿大脑功能的(一)婴儿大脑功能的新认识新认识2.2.婴儿大脑的机能发展婴儿大脑的机能发展(1 1)脑电图:)脑电图: 出生后五个月是重要阶段出生后五个月是重要阶段(2 2)皮质中枢:)皮质中枢: 弥漫状态弥漫状态 脑干和中脑脑干和中脑(3 3)大脑单侧化:)大脑单侧化: 某个半球建立特定功能某个半球建立特定功能第一节第一节 婴儿的生理发展及其心理学意义婴儿的生理发展及其心理学意义一、婴儿的生理发展一、婴儿的生理发展(一)婴儿大脑功能的新认识(一)婴儿大脑功能的新认识3.3.后天环境影响与婴儿脑的发展后天环境影响与婴儿脑的发展(1 1)婴儿脑
4、的可塑性)婴儿脑的可塑性(2 2)婴儿脑的修复性)婴儿脑的修复性早期经验与脑早期经验与脑v马克马克. .罗森茨威格(罗森茨威格(Mark Posenzweig,1969Mark Posenzweig,1969)老)老鼠实验鼠实验v20012001年,罗马孤儿院与正常环境下的孩子脑活动年,罗马孤儿院与正常环境下的孩子脑活动水平比较。水平比较。第一节第一节 婴儿的生理发展及其心理学意义婴儿的生理发展及其心理学意义一、婴儿的生理发展一、婴儿的生理发展(二)婴儿生理发展过程及其正常值(二)婴儿生理发展过程及其正常值1.1.体重体重2.2.身高身高3.3.上下部量与胸围上下部量与胸围4.4.牙齿与骨骼发
5、育牙齿与骨骼发育第一节第一节 婴儿的生理发展及其心理学意义婴儿的生理发展及其心理学意义v 动作的发生和新生儿动作的研究动作的发生和新生儿动作的研究 反射性动作反射性动作 粗大动作的发展粗大动作的发展 精细动作的发展精细动作的发展v 婴儿动作发展的主要测量工具婴儿动作发展的主要测量工具 格塞尔发展顺序量表格塞尔发展顺序量表 丹佛发展筛选量表丹佛发展筛选量表 贝利婴儿发展量表贝利婴儿发展量表 新生儿等级评定量表新生儿等级评定量表二、婴儿的动作发展二、婴儿的动作发展婴儿常见反射婴儿常见反射反反 射射刺刺 激激婴儿的反应婴儿的反应发展模式发展模式眨眼反射Blinking Reflex闪光,吹气闭上双眼
6、永久性的巴宾斯基反射 Babinski Reflex触摸脚底足趾呈扇形张开,脚向里弯9个月到1年后消失抓握反射Grasping Reflex轻触手心紧握3个月后减弱,1年后消失莫罗(惊跳)反射Moro Reflex 突然性的刺激,如一声巨响或从高处下降惊吓,背部拱起,头向后仰,胳膊和腿猛然张开,紧接着迅速收回至身体中心位置3-4个月后消失览食反射Rooting Reflex触摸脸颊或轻触嘴边转头,张嘴,开始吸吮3-4个月后消失行走反射(踏步反射)Stepping Reflex婴儿被扶在平面上,脚放低位置触及平面脚移动,就像在走路3-4个月后消失吸吮反射Sucking Reflex物体碰到嘴自动
7、地吸吮3-4个月后消失游泳反射Swimming Reflex婴儿被脸朝下放在水里协调的游泳动作6-7个月后消失强直性颈部反射Tonic Neck Reflex婴儿被仰卧平躺两手握成拳头,通常将头转向右侧(击剑者姿势)2个月后消失主要的反射动作主要的反射动作v 抓握反射抓握反射v 吸吮反射吸吮反射v 巴宾斯基反射巴宾斯基反射主要的反射动作主要的反射动作v 摩罗反射摩罗反射v 游泳反射游泳反射v 踏步反射踏步反射强直性颈部反射强直性颈部反射粗大动作的发展粗大动作的发展v 头颈部控制头颈部控制 左右转头左右转头 竖直抬头竖直抬头 俯卧状态侧抬头俯卧状态侧抬头v 躯干控制躯干控制v 爬行动作爬行动作v
8、 行走动作行走动作卡伦卡伦. .阿道夫(阿道夫(Karen Adolph,1997Karen Adolph,1997)婴儿下斜坡研究)婴儿下斜坡研究v 爬行婴儿爬行婴儿 刚学会爬的婴儿,练习几周后的婴儿刚学会爬的婴儿,练习几周后的婴儿v 步行婴儿步行婴儿 刚会走路的婴儿,有步行经验的婴儿刚会走路的婴儿,有步行经验的婴儿有经验的婴儿能判断坡的陡峭程度有经验的婴儿能判断坡的陡峭程度感知感知- -运动的结合在运动技能发展中的重要性运动的结合在运动技能发展中的重要性精细动作的发展精细动作的发展v 抓握动作的发展抓握动作的发展前够摸动作(新生儿)顺向抓握(34个月)在两只手里调换(45个月)钳形抓握(9
9、个月左右)v 绘画和写字动作的发展绘画和写字动作的发展v 自理动作的发展自理动作的发展婴儿粗大动作发展婴儿粗大动作发展水平水平 从上至下从上至下 由近及远由近及远 由粗到细由粗到细v 动作发展对心理发展的重要意义动作发展对心理发展的重要意义 “预先成熟预先成熟”和和“可能成熟可能成熟”之争之争 助长与诱导之争助长与诱导之争 目前普遍认同:动作对于早期心理发展有着广泛而目前普遍认同:动作对于早期心理发展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深刻的影响。动作发展的规则动作发展的规则第二节第二节 婴儿认知的发展婴儿认知的发展一、感知觉的发生发展一、感知觉的发生发展(一)视觉的产生与发展(一)视觉的产生与发展1.1.
10、视觉的发生视觉的发生2.2.立体觉的发展立体觉的发展3.3.颜色视觉的发展颜色视觉的发展第二节第二节 婴儿认知的发展婴儿认知的发展一、感知觉的发生发展一、感知觉的发生发展(二)(二)听觉的发生发展1.听觉的发生2.听敏度的发展3.视听协调能力的发展第二节第二节 婴儿认知的发展婴儿认知的发展一、感知觉的发生发展一、感知觉的发生发展(三)(三)味觉、嗅觉、触觉的发生发展1.味觉的发生发展2.嗅觉的发生发展3.触觉的发生发展第二节第二节 婴儿认知的发展婴儿认知的发展一、感知觉的发生发展一、感知觉的发生发展(四)(四)空间知觉的发生发展1.方位知觉2.距离知觉视崖视崖第二节第二节 婴儿认知的发展婴儿认
11、知的发展视崖视崖第二节第二节 婴儿认知的发展婴儿认知的发展一、感知觉的发生发展一、感知觉的发生发展(五)物体知觉的发生发展(五)物体知觉的发生发展1.1.形状知觉形状知觉2.2.大小知觉大小知觉v图画深度知觉图画深度知觉,是心理学家在研究儿童的图画深,是心理学家在研究儿童的图画深度知觉时,把儿童的一只眼蒙住,使他们无法利用度知觉时,把儿童的一只眼蒙住,使他们无法利用双眼视觉,然后在他们眼前放一幅有远近感的格子双眼视觉,然后在他们眼前放一幅有远近感的格子图,在图上放两只玩具鸭子,由于背景图的作用,图,在图上放两只玩具鸭子,由于背景图的作用,那只位置较低的鸭子看上去离得较近,位置较高的那只位置较低
12、的鸭子看上去离得较近,位置较高的显得远。显得远。研究发现,研究发现,5 5个月儿童还不个月儿童还不具备这种图画具备这种图画深度知觉,深度知觉,7 7个月儿童才具个月儿童才具备。备。二、注意的发生发展二、注意的发生发展(一)注意的发生(一)注意的发生(二)注意的发展(二)注意的发展 视觉偏爱法视觉偏爱法三、记忆、学习的发生发展三、记忆、学习的发生发展(一)记忆的发生发展(一)记忆的发生发展1.1.记忆的发生记忆的发生2.2.记忆的发展记忆的发展 重学节省重学节省(二(二) )学习的发生发展学习的发生发展1.1.学习的发生学习的发生2.2.学习的发展学习的发展 条件反射条件反射 习惯化去习惯化习惯
13、化去习惯化 语言的掌握和概念的学习语言的掌握和概念的学习四、思维的发生发展四、思维的发生发展(一)思维的发生(一)思维的发生(二)思维的发展(二)思维的发展 ABAB错误错误 第三节第三节 婴儿言语的发展婴儿言语的发展v 言语发展是婴儿心理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言语发展是婴儿心理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v 在西方,人们普遍认为语言的获得就标志着婴儿期的结束。在西方,人们普遍认为语言的获得就标志着婴儿期的结束。一、婴儿言语发展理论一、婴儿言语发展理论(一)语言与言语基本过程(一)语言与言语基本过程v 语言是以词为基本单位、以语法为构造规则而组成的一种符号系语言是以词为基本单位、以语法为
14、构造规则而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它具有社会性和生成性等其它符号系统所没有的特性。统。它具有社会性和生成性等其它符号系统所没有的特性。v 索绪尔区分语言和言语。索绪尔区分语言和言语。v 言语过程主要包括言语感知、言语理解和言语表达三方面。其中,言语过程主要包括言语感知、言语理解和言语表达三方面。其中,言语知觉是指通过对言语的感知以获得信息的过程,是言语活动言语知觉是指通过对言语的感知以获得信息的过程,是言语活动的首要环节,也是婴儿最早获得的一种言语能力。的首要环节,也是婴儿最早获得的一种言语能力。第三节第三节 婴儿言语的发展婴儿言语的发展(二)婴儿言语发生发展的内在机制(二)婴儿言语发生发展的内在
15、机制 强化说强化说巴甫洛夫、斯金纳巴甫洛夫、斯金纳 转换生成说转换生成说乔姆斯基乔姆斯基 语言是创造的语言是创造的 语法是生成的语法是生成的 每个句子都有两个结构每个句子都有两个结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 模仿说模仿说阿尔波特、班杜拉等阿尔波特、班杜拉等 认知学说认知学说皮亚杰皮亚杰 相互作用论相互作用论03岁岁婴儿语言的发展与教育婴儿语言的发展与教育01岁岁前言语阶段前言语阶段12岁岁言语发生阶段言语发生阶段23岁岁基本掌握口语阶段基本掌握口语阶段二、前言语的发展二、前言语的发展v一般是从婴儿出生的第一个真正意义的词产生一般是从婴儿出生的第一个真正意义的词产生之前的这一时期(之
16、前的这一时期(0-120-12个月)划为前言语阶段。个月)划为前言语阶段。(一)言语知觉的前言语发展(一)言语知觉的前言语发展v婴儿在最初的几周内就已经听完了人类语言所拥婴儿在最初的几周内就已经听完了人类语言所拥有的绝大部分的语音差别有的绝大部分的语音差别。v婴儿在生后一周内就已能区分出人的语声和其它婴儿在生后一周内就已能区分出人的语声和其它声音,这种区分而且还是类别性的声音,这种区分而且还是类别性的。v34个月的婴儿已能对辅音进行范畴性知觉,区个月的婴儿已能对辅音进行范畴性知觉,区别出清浊辅音的不同别出清浊辅音的不同。v1012个月时,婴儿区分、辨别各种语音的能力个月时,婴儿区分、辨别各种语
17、音的能力已基本成熟,能够辨别出各自母语中的各种音素,已基本成熟,能够辨别出各自母语中的各种音素,并认识到它所代表的意义。并认识到它所代表的意义。v婴儿言语知觉的前言语发展的婴儿言语知觉的前言语发展的5 5个阶段:个阶段:v1.1.妊娠中、后期妊娠中、后期(5(58 8个月个月) )v2.2.新生儿期新生儿期(0(01 1个月个月) )v3.3.发音游戏期发音游戏期(2(23 3、4 4个月个月) )v4.4.语音修正期语音修正期(5(58 8、9 9个月个月) )v5.5.学话萌芽期学话萌芽期(9(91212个月个月) )(二)语音的前言语发展(二)语音的前言语发展v吴天敏和许政援将婴儿语言前
18、期的语音发吴天敏和许政援将婴儿语言前期的语音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展划分为三个阶段: :即简单发音阶段即简单发音阶段( (03个月个月) )、连续音节阶段连续音节阶段( (48个月个月) )、学话萌芽阶段、学话萌芽阶段( (912个月个月) )。v卡普兰把它们划分为四个阶段,即:卡普兰把它们划分为四个阶段,即:“哭哭叫叫”( (01个月个月) )、“唧唧咕咕唧唧咕咕”( (15、6个月个月) )、“咿呀学语咿呀学语”( (610个月个月) )、“标准化言标准化言语语”( (11个月个月) )v朱曼殊、张仁俊认为,各类语音发生发展朱曼殊、张仁俊认为,各类语音发生发展的顺序是由发音器官各部位的生理成熟
19、程度所的顺序是由发音器官各部位的生理成熟程度所决定的。决定的。(三)前言语交流的发展(三)前言语交流的发展v1.1.前言语交流的目的性前言语交流的目的性v2.2.前言语交流的指代性前言语交流的指代性v3.3.前言语交流的约定性前言语交流的约定性三、言语的发生三、言语的发生v综合多种研究材料,我们认为,由于个体间有综合多种研究材料,我们认为,由于个体间有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婴儿言语发生的时间基本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婴儿言语发生的时间基本在10-14个月之间。个月之间。(一)第一批词的产生及其生态学分析(一)第一批词的产生及其生态学分析v婴儿最早可以在婴儿最早可以在9 9个月时说出第一个有特定意义的
20、词个月时说出第一个有特定意义的词语语(Bates(Bates等,等,1979)1979),最晚则在生后,最晚则在生后1616个月时个月时。v巴雷特等发现,第一批词具有很强的场合约定性巴雷特等发现,第一批词具有很强的场合约定性。v巴雷特等巴雷特等(Barrett(Barrett等,等,19861986,1989)1989)进一步研究发现,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婴儿说出的第一批词中,有一些已具备了概括性意义。在婴儿说出的第一批词中,有一些已具备了概括性意义。这一发现表明,在言语发生过程中婴儿之间也存在着较这一发现表明,在言语发生过程中婴儿之间也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它推翻了大的个体差异,它推翻了“第一
21、批词不具概括意义第一批词不具概括意义”的的结论,并将严格意义上的词语发生的时间推进到生后结论,并将严格意义上的词语发生的时间推进到生后1010个月。个月。(二)词语的获得与运用(二)词语的获得与运用v婴儿词语的获得与运用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体现:婴儿词语的获得与运用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体现:1.继续掌握一些场合限制性较强的词。2.已掌握的词开始摆脱场合限制性,获得初步的概括意义。3.开始直接掌握一些具有概括性和指代性动能的词语。v词语的去场合限制性是婴儿真正掌握词语、获得概念词语的去场合限制性是婴儿真正掌握词语、获得概念的重要途径。其外在表现为,原本只用于特定场合、特定事的重要途径。其外在表现为,原本
22、只用于特定场合、特定事物的词语,现在迁移、运用到与此事物有关的不同场合。物的词语,现在迁移、运用到与此事物有关的不同场合。四、言语的发展四、言语的发展(一)双词句的生成及其机制(一)双词句的生成及其机制(二)语法的获得(二)语法的获得第四节第四节 婴儿的气质婴儿的气质v 气质的类型及其特点气质的类型及其特点 托马斯切斯的三类型说托马斯切斯的三类型说 容易型容易型 困难型困难型 迟缓型迟缓型v 气质的稳定性与可变性气质的稳定性与可变性v 气质对早期教养和发展的意义气质对早期教养和发展的意义第五节第五节 婴儿情绪、社会性的发展婴儿情绪、社会性的发展l 情绪情绪 考察婴儿的情绪生活,思考他们感受的一
23、些情绪,以考察婴儿的情绪生活,思考他们感受的一些情绪,以及他们能多大程度上读懂别人的情绪。他人的回应如何塑及他们能多大程度上读懂别人的情绪。他人的回应如何塑造婴儿的反应,以及婴儿是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生造婴儿的反应,以及婴儿是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生活。活。l 社会性社会性 如何形成依恋关系。如何形成依恋关系。 婴儿与家庭成员和同伴的互动关系婴儿与家庭成员和同伴的互动关系第五节第五节 婴儿情绪、社会性的发展婴儿情绪、社会性的发展一、最初的情绪反应一、最初的情绪反应1 1 最初的情绪是与生俱来的遗传本能,具有先天性,与生最初的情绪是与生俱来的遗传本能,具有先天性,与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相关
24、。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相关。2 2 在成熟与后天环境的作用下,婴儿的情绪不断变化、发在成熟与后天环境的作用下,婴儿的情绪不断变化、发展。展。l 5-65-6周周 社会性微笑社会性微笑l 3-43-4个月个月 愤怒愤怒 悲伤悲伤l 6-86-8个月个月 依恋依恋 分离焦虑分离焦虑l 1.51.5岁岁 社会性情感社会性情感不同情绪的首次出现不同情绪的首次出现v初级情绪:人类和其他动物共有的情绪。初级情绪:人类和其他动物共有的情绪。l 3 3个月个月 高兴高兴 悲伤悲伤 厌恶厌恶l 2-62-6个月个月 生气生气l 前前6 6个月个月 惊奇惊奇l 6-86-8个月个月 害怕(害怕(1818个月达到顶峰
25、)个月达到顶峰)v自我意识情绪:需要认知尤其是意识参与的情绪。自我意识情绪:需要认知尤其是意识参与的情绪。l 1 1岁半岁半-2-2岁岁 移情移情 嫉妒嫉妒 尴尬尴尬l 2 2岁半岁半 自豪自豪 羞愧羞愧 内疚内疚v最大可识别面部运动编码系统:最大可识别面部运动编码系统: 通过计算机分析人的脸部不同运动单元和其通过计算机分析人的脸部不同运动单元和其组合的状态变化,由此可确定其内心情绪或思想组合的状态变化,由此可确定其内心情绪或思想活动,实现人机之间更自然更智能化的交互。活动,实现人机之间更自然更智能化的交互。v情绪计算情绪计算 人脸识别人脸识别争论:争论: 婴儿具有和成人相似的表情,但是否具有
26、成人相似的体婴儿具有和成人相似的表情,但是否具有成人相似的体验?验?v 争论一方:如果这种展示的本质是先天的,那么面部表情争论一方:如果这种展示的本质是先天的,那么面部表情的产生可能并不伴随着我们情绪体验的觉知。就像膝跳反的产生可能并不伴随着我们情绪体验的觉知。就像膝跳反射,不涉及到情绪也能反射性地向前运动。射,不涉及到情绪也能反射性地向前运动。v 争论另一方:婴儿的表情代表了真实的情绪体验,而且有争论另一方:婴儿的表情代表了真实的情绪体验,而且有助于调节情绪本身。发展心理学家卡罗尔提出,婴儿天生助于调节情绪本身。发展心理学家卡罗尔提出,婴儿天生具有一整套情绪表情,用来反应基本的情绪状态,如高
27、兴具有一整套情绪表情,用来反应基本的情绪状态,如高兴和悲伤。随着不断成长,他们扩展和修正这些基本的表情,和悲伤。随着不断成长,他们扩展和修正这些基本的表情,而且变得越来越熟练地控制他们的非言语行为表达。而且变得越来越熟练地控制他们的非言语行为表达。第五节第五节 婴儿情绪、社会性的发展婴儿情绪、社会性的发展二、婴儿情绪的社会化二、婴儿情绪的社会化(一)社会性微笑(一)社会性微笑 自发性的笑自发性的笑 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第五节第五节 婴儿情绪、社会性的发展婴儿情绪、社会性的发展二、婴儿情绪的社会化二、婴儿情绪的社会化(二)陌生人焦虑(二)陌生
28、人焦虑(6-86-8个月)个月) 对陌生人的害怕和警惕对陌生人的害怕和警惕取决于社会情境和陌生人特征取决于社会情境和陌生人特征(三)分离焦虑(三)分离焦虑6-76-7个月出现个月出现13-1513-15个月达到顶峰个月达到顶峰几个影响因素:几个影响因素:1.1.认知能力认知能力2.2.应付情境的能力应付情境的能力3.3.分离时的即时情境分离时的即时情境第五节第五节 婴儿情绪、社会性的发展婴儿情绪、社会性的发展(四)情绪的社会性参照(四)情绪的社会性参照 (7-87-8个月出现)个月出现) 婴儿处于陌生的、不能肯定的情境时,往往从成人婴儿处于陌生的、不能肯定的情境时,往往从成人的面孔上搜寻表情信
29、息,然后决定自己的行动。的面孔上搜寻表情信息,然后决定自己的行动。积极的社会性参照积极的社会性参照消极的社会性参照消极的社会性参照第五节第五节 婴儿情绪、社会性的发展婴儿情绪、社会性的发展三、婴儿的依恋三、婴儿的依恋 一个名叫丹尼尔的卷发小一个名叫丹尼尔的卷发小女孩,女孩,1111个月,开始呜咽。个月,开始呜咽。过来几秒钟,她开始哀号。过来几秒钟,她开始哀号。她母亲很快来到房间里,丹她母亲很快来到房间里,丹尼尔停止了哭泣,爬到母亲尼尔停止了哭泣,爬到母亲坐的地方,伸出手要求抱她。坐的地方,伸出手要求抱她。三、婴儿的依恋三、婴儿的依恋(一)依恋的含义和发展阶段(一)依恋的含义和发展阶段 是婴儿与
30、主要抚养者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0-30-3个月)个月) 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3-63-6个月)个月) 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6 6个月个月-2-2岁)岁) 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阶段(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阶段(2 2岁以后)岁以后)第五节第五节 婴儿情绪、社会性的发展婴儿情绪、社会性的发展(二)依恋的理论(二)依恋的理论v 习性学理论习性学理论 印刻印刻v 心理分析理论心理分析理论v 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v 认知理论
31、认知理论经典实验经典实验恒河猴依恋实验恒河猴依恋实验两个疑问:两个疑问:v 每个人自出生那一刻便开每个人自出生那一刻便开始与母亲之间的联系。那始与母亲之间的联系。那么,这种联系的意义在哪么,这种联系的意义在哪里呢?里呢? v 爱只是给婴儿喂奶的一个爱只是给婴儿喂奶的一个副产品吗?副产品吗? v Harry F. Harlow Harry F. Harlow 哈洛哈洛 1905190519811981v 哈利哈利哈洛原名哈利哈洛原名哈利伊斯雷伊斯雷尔,尔,19051905年出生在爱荷华州,年出生在爱荷华州,19511951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19581958年当选为美
32、国心理学会主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席,19601960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711971年年荣获美国国家科学奖。荣获美国国家科学奖。v 以实验探索了幼猴和代理母猴以实验探索了幼猴和代理母猴之间的依恋关系之间的依恋关系 实验一实验一 刚出生的刚出生的8 8只幼猴随机分为两组,由只幼猴随机分为两组,由“绒布妈妈绒布妈妈”和和“铁丝妈妈铁丝妈妈” ” 共同喂养。共同喂养。v 第一组:第一组: “ “绒布妈妈绒布妈妈”提供乳汁提供乳汁v 第二组:第二组: “ “铁丝妈妈铁丝妈妈”提供乳汁提供乳汁 提供乳汁的两个提供乳汁的两个“妈妈妈妈”都能
33、为小猴提供食物和适宜的都能为小猴提供食物和适宜的温度,因此它们之间的区别仅仅是表面触觉的不同温度,因此它们之间的区别仅仅是表面触觉的不同。实验一实验一v 结果结果1 1:不管由哪个妈妈喂奶,几乎所有时间幼猴都喜欢:不管由哪个妈妈喂奶,几乎所有时间幼猴都喜欢与与“绒布妈妈绒布妈妈”在一起。由在一起。由“铁丝妈妈铁丝妈妈”喂养的幼猴饿的喂养的幼猴饿的时候找时候找“铁丝妈妈铁丝妈妈”匆匆吃奶,然后马上回到匆匆吃奶,然后马上回到“绒布妈妈绒布妈妈”身边。身边。实验二:实验二:“惊吓惊吓”实验实验v 结果结果2 2:当幼猴面对新刺激感到害怕时,它们会跑去拥抱:当幼猴面对新刺激感到害怕时,它们会跑去拥抱“
34、妈妈妈妈”寻找舒适和保护,就象人类的小孩子常常做的那寻找舒适和保护,就象人类的小孩子常常做的那样,不管是由样,不管是由“绒布妈妈绒布妈妈”还是还是“铁丝妈妈铁丝妈妈”喂奶的幼猴,喂奶的幼猴,选择当然只有一个选择当然只有一个-“-“绒布妈妈绒布妈妈”。v 结论结论1 1:这是一个意义极其重大的发现,哈洛和他的同事:这是一个意义极其重大的发现,哈洛和他的同事证明了:证明了:“舒适接触所带来的安慰感舒适接触所带来的安慰感”是爱最重要的元素。是爱最重要的元素。 v 结果结果3 3: 两组小猴食量一样大,体重增长的速度也基本相同。两组小猴食量一样大,体重增长的速度也基本相同。但如果只由但如果只由“铁丝妈
35、妈铁丝妈妈”喂养,没有喂养,没有“绒布妈妈绒布妈妈”同时存同时存在,幼猴会出现对牛奶消化不良,且经常腹泻在,幼猴会出现对牛奶消化不良,且经常腹泻v 结论结论2 2: 缺少母亲的接触安慰使幼猴产生了心理上的紧张。缺少母亲的接触安慰使幼猴产生了心理上的紧张。 胃的饥饿导致营养不良,皮肤的饥饿导致心理的营养胃的饥饿导致营养不良,皮肤的饥饿导致心理的营养不良。不良。实验三实验三 “ “陌生情境陌生情境”的实验的实验 v 结果结果4 4:幼猴们被放在一个陌生的房间,它们马上冲向:幼猴们被放在一个陌生的房间,它们马上冲向“绒布妈妈绒布妈妈”,紧紧抓住,并在紧紧抓住,并在“绒布妈妈绒布妈妈”那里摩擦身体。过
36、了一会他们就以那里摩擦身体。过了一会他们就以“绒绒布妈妈布妈妈”作为一个安全基地,开始摆弄房间中的玩具,然后回到妈妈作为一个安全基地,开始摆弄房间中的玩具,然后回到妈妈身边确认依旧安全,接着又去探索这个新世界。身边确认依旧安全,接着又去探索这个新世界。v 结果结果5 5:当幼猴们被放在同样的房间内,但是没有:当幼猴们被放在同样的房间内,但是没有“绒布妈妈绒布妈妈”的陪的陪伴时,它们的表现会截然不同:或者带着深深的恐惧僵在那里,或者伴时,它们的表现会截然不同:或者带着深深的恐惧僵在那里,或者开始大哭,或者吸吮手指。有时它们会跑到妈妈常呆的地方一边哭泣开始大哭,或者吸吮手指。有时它们会跑到妈妈常呆
37、的地方一边哭泣尖叫一边寻找。尖叫一边寻找。v 结果结果6 6:当:当“铁丝妈妈铁丝妈妈”在时,幼猴的反应和没有妈妈在时情形相同。在时,幼猴的反应和没有妈妈在时情形相同。 实验四:面具实验实验四:面具实验v 哈洛猜测,脸是爱的另外一个变数。他命令他的助手做一哈洛猜测,脸是爱的另外一个变数。他命令他的助手做一个逼真的猴面具,看看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个逼真的猴面具,看看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v 结果结果7 7:面具在完工之前,猴宝宝就已经诞生了,所以哈:面具在完工之前,猴宝宝就已经诞生了,所以哈洛把猴宝宝与一个脸部没有任何特征的绒布代母关在一起。洛把猴宝宝与一个脸部没有任何特征的绒布代母关在一起。猴宝
38、宝爱上了无脸代母,吻它,轻轻地咬它。但当逼真的猴宝宝爱上了无脸代母,吻它,轻轻地咬它。但当逼真的猴面具做好之后,小猴子一看见这张脸就吓得连声惊叫,猴面具做好之后,小猴子一看见这张脸就吓得连声惊叫,并躲到笼子的一角,全身哆嗦。最后它甚至把面具掀掉,并躲到笼子的一角,全身哆嗦。最后它甚至把面具掀掉,恢复原来无脸的模样。恢复原来无脸的模样。v 结论结论3 3:这是印刻效应在起作用。:这是印刻效应在起作用。 实验五:虐待实验实验五:虐待实验v 哈罗在实验中制造出可能抛弃孩子的妈妈,一些妈妈会喷出强大的气哈罗在实验中制造出可能抛弃孩子的妈妈,一些妈妈会喷出强大的气流,一些妈妈会弹出尖刺,这些突如其来的变
39、化迫使幼猴离开妈妈。流,一些妈妈会弹出尖刺,这些突如其来的变化迫使幼猴离开妈妈。v 结果结果8 8:幼猴的反应是暂时离妈妈一段距离,等待这样的情形结束,:幼猴的反应是暂时离妈妈一段距离,等待这样的情形结束,就好象被虐待的孩子眼中闪着恐惧的目光躲在角落。而当可怕的事情就好象被虐待的孩子眼中闪着恐惧的目光躲在角落。而当可怕的事情结束,幼猴就回到妈妈身边,而且比以前更紧地抓牢妈妈。结束,幼猴就回到妈妈身边,而且比以前更紧地抓牢妈妈。v 结论结论4 4:对儿童虐待的问题中,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在很多儿童被:对儿童虐待的问题中,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在很多儿童被虐待的案例中被虐待的儿童好像都很爱虐待他们的
40、父母,要紧紧地贴虐待的案例中被虐待的儿童好像都很爱虐待他们的父母,要紧紧地贴近父母。这好像难以解释。但如果我们接受了哈罗的观点,爱,或者近父母。这好像难以解释。但如果我们接受了哈罗的观点,爱,或者说依恋是最强烈的基本需求,那么就可以理解这些孩子们,他们的行说依恋是最强烈的基本需求,那么就可以理解这些孩子们,他们的行为正是被虐待的结果。为正是被虐待的结果。启示:启示:v 研究证明,接触安慰对幼猴与母猴间依恋关系的发展具有研究证明,接触安慰对幼猴与母猴间依恋关系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极其重要的作用。v 证明:小猴子对妈妈的依恋并不是因为有奶吃,而在于有证明:小猴子对妈妈的依恋并不是因为有奶吃,
41、而在于有没有温暖、柔软的接触没有温暖、柔软的接触 v “柔软的客体柔软的客体”v 孩子与母亲的身体接触能消除孩子的不安和帮助形成孩子孩子与母亲的身体接触能消除孩子的不安和帮助形成孩子情绪稳定的性格。情绪稳定的性格。v “皮肤接触皮肤接触”与与“皮肤饥皮肤饥饿饿” 当依恋行为在低水平当依恋行为在低水平激发时,母亲用语言和亲激发时,母亲用语言和亲近就可以使孩子平静;但近就可以使孩子平静;但是,当孩子很不安,只有是,当孩子很不安,只有密切躯体接触才能终止不密切躯体接触才能终止不安。安。 所有依恋行为的目标所有依恋行为的目标都是亲近和接触,它的主都是亲近和接触,它的主观目标是感到安全。观目标是感到安全
42、。实验六:摇摆的代母实验六:摇摆的代母v 哈洛发现那些由用布料做的代母抚育大的猴子不能和其他哈洛发现那些由用布料做的代母抚育大的猴子不能和其他猴子一起玩耍,不能交配,它们的性格极其孤僻,有些甚猴子一起玩耍,不能交配,它们的性格极其孤僻,有些甚至出现了孤独症的症状。至出现了孤独症的症状。v 哈洛于是对实验进行了改进,他制作了一个可以摇摆的代哈洛于是对实验进行了改进,他制作了一个可以摇摆的代母,它们每天都会有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和真正的猴子在一母,它们每天都会有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和真正的猴子在一起玩耍。这样哺育大的猴子基本上正常。起玩耍。这样哺育大的猴子基本上正常。v 这证明了爱存在三个变量:触摸、运动
43、和玩耍。如果你能这证明了爱存在三个变量:触摸、运动和玩耍。如果你能提供这三个变量,你就能满足一个灵长类动物的全部需求。提供这三个变量,你就能满足一个灵长类动物的全部需求。他的学生罗辛布林说:他的学生罗辛布林说:“真是令人惊讶,我们的神经系统真是令人惊讶,我们的神经系统仅仅需要这三样就能保持正常。仅仅需要这三样就能保持正常。”鲍尔比鲍尔比 依恋理论依恋理论v 婴儿和养育者(通常是母亲)的情感依恋关系能够满足婴儿依附于有婴儿和养育者(通常是母亲)的情感依恋关系能够满足婴儿依附于有支持和保护作用的他人的需要。支持和保护作用的他人的需要。v 在依恋关系中,婴儿会形成一种人际交往的在依恋关系中,婴儿会形
44、成一种人际交往的“工作模式工作模式”。v 如果孩子在早期的关系中体验到爱和信任,他就会觉得自己是可爱的、如果孩子在早期的关系中体验到爱和信任,他就会觉得自己是可爱的、值得信赖的。如果婴儿的依恋需要没得到满足,他就会对自己形成一值得信赖的。如果婴儿的依恋需要没得到满足,他就会对自己形成一个不好的印象。个不好的印象。v 一个不受欢迎的孩子不只觉得自己不受父母欢迎,而且相信自己基本一个不受欢迎的孩子不只觉得自己不受父母欢迎,而且相信自己基本上不被任何人欢迎。相反,一个得到爱的孩子长大后不仅相信父母爱上不被任何人欢迎。相反,一个得到爱的孩子长大后不仅相信父母爱他,而且相信别人也觉得他可爱。他,而且相信
45、别人也觉得他可爱。v 这样,人际关系的早期经验就成为我们处理以后人际关系的基础。这样,人际关系的早期经验就成为我们处理以后人际关系的基础。 (三)婴儿依恋的类型(三)婴儿依恋的类型美国心理学家艾斯沃斯美国心理学家艾斯沃斯陌生情境法陌生情境法 基于人类最基本的情绪基于人类最基本的情绪害怕害怕设计了她的实验。设计了她的实验。当婴儿对抚养者产生依恋当婴儿对抚养者产生依恋6 6个月后,会在下面这两个容易复制个月后,会在下面这两个容易复制的情境中感到害怕:的情境中感到害怕:陌生人焦虑:陌生人焦虑:6 6个月之后,婴儿往往会开始害怕陌生人。个月之后,婴儿往往会开始害怕陌生人。当抚养者不在场的时候尤其如此。
46、当抚养者不在场的时候尤其如此。分离焦虑:大概与此同时,当抚养者离开时婴儿也会开分离焦虑:大概与此同时,当抚养者离开时婴儿也会开始感到沮丧。始感到沮丧。陌生情境法陌生情境法片段片段现有的人现有的人持续时间持续时间情境变化情境变化1 1母亲、婴儿和实验者母亲、婴儿和实验者30 30 秒秒实验者向母亲和婴儿作简单实验者向母亲和婴儿作简单介绍介绍2 2母亲、婴儿母亲、婴儿3 3 分钟分钟进入房间进入房间3 3母亲、婴儿、陌生人母亲、婴儿、陌生人3 3 分钟分钟生人进入房间生人进入房间4 4婴儿、陌生人婴儿、陌生人3 3 分钟以下分钟以下母亲离去母亲离去5 5母亲、婴儿母亲、婴儿3 3 分钟以上分钟以上
47、母亲回来、生人离去母亲回来、生人离去6 6婴儿婴儿3 3 分钟以下分钟以下母亲再离去母亲再离去7 7婴儿、陌生人婴儿、陌生人3 3 分钟以下分钟以下母亲回来、生人离去母亲回来、生人离去8 8母亲、婴儿母亲、婴儿3 3 分钟分钟母亲回来、生人离去母亲回来、生人离去(三)婴儿依恋的类型(三)婴儿依恋的类型l 安全型依恋:安全型依恋: 65-70%65-70% 抚养者离开抚养者离开 适度反抗适度反抗 抚养者回来抚养者回来 再次建议积极的交互作用再次建议积极的交互作用l 不安全不安全/ /回避型依恋:回避型依恋:20%20% 抚养者离开抚养者离开 并不忧伤和反抗并不忧伤和反抗 抚养者回来抚养者回来 忽
48、略不理会忽略不理会l 不安全不安全/ /反抗型依恋:反抗型依恋:10-15%10-15% 抚养者离开抚养者离开 极度反抗极度反抗 抚养者回来抚养者回来 抗拒而矛盾抗拒而矛盾 以后的研究又确认了另一种不安全依恋类型:以后的研究又确认了另一种不安全依恋类型:l 不安全不安全/ /混乱型依恋:陌生情境中茫然、迷惑和害怕。混乱型依恋:陌生情境中茫然、迷惑和害怕。关于关于“陌生情境陌生情境”的评价的评价v 这个场景太奇怪了。比如:这个场景太奇怪了。比如: 为什么抚养者要特地不理睬婴儿?为什么抚养者要特地不理睬婴儿? 婴儿真的可以注意到实验过程中周围人的来来去去?婴儿真的可以注意到实验过程中周围人的来来去
49、去? 其他文化中,是不是也一样?其他文化中,是不是也一样? v 陌生情境在非西方文化下可能不是最恰当的测量方式。如日本,韩国,陌生情境在非西方文化下可能不是最恰当的测量方式。如日本,韩国,中国。中国。 v 虽然有这些批评,虽然有这些批评,“陌生情境陌生情境”还是很好的回答了很多问题。它为了还是很好的回答了很多问题。它为了解我们最早的、和抚养者之间形成的关系提供了一条标准途径。它为解我们最早的、和抚养者之间形成的关系提供了一条标准途径。它为婴儿对于社会性和情感自我可能有的四个主要问题,提供了答案:婴儿对于社会性和情感自我可能有的四个主要问题,提供了答案: 我怎么才能和他人建立良好关系?我怎么才能
50、和他人建立良好关系? 当我探索环境的时候会发生什么事情?当我探索环境的时候会发生什么事情? 我能得到什么?我能得到什么? 当我不高兴的时候,别人会做些什么?当我不高兴的时候,别人会做些什么? v 心理学家会对我们与最初的主要抚养者之间形成的第一段心理学家会对我们与最初的主要抚养者之间形成的第一段关系极为关注。这段最初的关系对于我们未来的各种关系关系极为关注。这段最初的关系对于我们未来的各种关系至关重要,它影响着我们和配偶、同事、子女之间的相处。至关重要,它影响着我们和配偶、同事、子女之间的相处。虽然你不能把所有责任都推给父母,但早期的关系就像一虽然你不能把所有责任都推给父母,但早期的关系就像一
51、个模板,会对以后的生活打上烙印。个模板,会对以后的生活打上烙印。v 最初的爱的体验对人的一生都至关重要。最初的爱的体验对人的一生都至关重要。 成人的恋爱关系也很类似于婴儿的依恋关系。成人的恋爱关系也很类似于婴儿的依恋关系。HazanHazan 和和Shaver Shaver 要求成年被要求成年被试阅读下列三段内容,并指出那段内容最好地描述了他们在亲密关系中的试阅读下列三段内容,并指出那段内容最好地描述了他们在亲密关系中的所思、所感和行为:所思、所感和行为: v A.A.我很容易与人接近,信赖他们或让他们信赖我是件开心的事。我不我很容易与人接近,信赖他们或让他们信赖我是件开心的事。我不怎幺担心被
52、抛弃或害怕别人离我太近。怎幺担心被抛弃或害怕别人离我太近。 v B.B.与他人接近让我不安;我很难完全相信、依靠他们。有人对我太亲与他人接近让我不安;我很难完全相信、依靠他们。有人对我太亲近时我会很紧张,并且爱侣想让我更亲近一点我也有点不自在。近时我会很紧张,并且爱侣想让我更亲近一点我也有点不自在。 v C.C.我想让人亲近我,可别人不情愿。我常担心我的同伴不是真的爱我我想让人亲近我,可别人不情愿。我常担心我的同伴不是真的爱我或者想离我而去。我想和他人完全融为一体,可这个愿望有时会吓跑或者想离我而去。我想和他人完全融为一体,可这个愿望有时会吓跑别人。别人。 v 在成人中,约在成人中,约 56% 56% 认为自己是安全型(认为自己是安全型(B B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育技术在行政决策支持系统中的应用
- 心理辅导在教育中的关键作用
- 抖音商户编导短视频开头吸引力制度
- 全球石油市场供需格局调整与价格走势对能源市场供需预测技术的应用研究报告
-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仁爱中学2024-2025学年数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贵州黔南经济学院《可摘局部义齿工艺技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杭州上城区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4-2025学年陕西省咸阳市秦岭中学数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公路客运行业2025年转型升级与智能停车场建设研究报告
- 公路货运行业数字化转型效率提升的关键瓶颈与突破路径报告
- 2023贵州毕节市纳雍县人民医院招聘第一批编外专业技术人员30人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儿童疼痛与舒适度评估量表
- 2020年上海市中考语数英物化五科试卷及答案
- 新华书店读者问卷调查表
- GB/T 20946-2007起重用短环链验收总则
- GB/T 18391.3-2009信息技术元数据注册系统(MDR)第3部分:注册系统元模型与基本属性
- GB/T 10610-2009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表面结构轮廓法评定表面结构的规则和方法
- 济源幼儿园等级及管理办法
- 房地产开发全流程培训讲义课件
- DB44-T 2163-2019山地自行车赛场服务 基本要求-(高清现行)
- 云南省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收费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