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章 物流信息技术._第1页
第02章 物流信息技术._第2页
第02章 物流信息技术._第3页
第02章 物流信息技术._第4页
第02章 物流信息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第2章章 物流信息技术物流信息技术 2.1 条码标识与应用技术条码标识与应用技术 2.2 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 2.3 电子数据交换(电子数据交换(EDIEDI) 2.4 全球定位技术(全球定位技术(GPSGPS)2.5 因特网与电子商务因特网与电子商务 2.6 物联网物联网复习思考题复习思考题 2.1 条码标识与应用技术条码标识与应用技术 2.1.1 条码概述条码概述 1.条码的概念条码的概念 条码是按照一定的规则,由不同宽度和高度条码是按照一定的规则,由不同宽度和高度及具有较强反差的浅色和深色的部分,通常是条形及具有较强反差的浅色和深色的部分,通常是条形或块状所组

2、成的集合。或块状所组成的集合。从系统看,条码技术涉及编从系统看,条码技术涉及编码技术、光传感技术、条形印刷技术以及计算机识码技术、光传感技术、条形印刷技术以及计算机识别应用技术等。别应用技术等。 条码按照所表示的符号方式、能够表示的信条码按照所表示的符号方式、能够表示的信息以及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一维条码和二维条码。息以及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一维条码和二维条码。 2.条码的特征条码的特征 高速数据输入高速数据输入 高读取率高读取率 低误读率低误读率 非接触式读取非接触式读取 操作方便操作方便 低使用成本低使用成本 广泛的利用领域广泛的利用领域 丰富的关联设备丰富的关联设备 3.一维条码和二维条码一

3、维条码和二维条码 一维条码一维条码 一维条码(一维条码(1-dimensional bar code),),是由是由一组规则排列的条、空以及对应的字符组成的标记,一组规则排列的条、空以及对应的字符组成的标记,“条条”指对光线反射率较低的部分,指对光线反射率较低的部分,“空空”指对光指对光线反射率较高的部分,这些条和空组成的数据表达线反射率较高的部分,这些条和空组成的数据表达一定的信息,并能够用特定的设备识读,转换成与一定的信息,并能够用特定的设备识读,转换成与计算机兼容的二进制和十进制信息,如图计算机兼容的二进制和十进制信息,如图2.1所示。所示。图图2.1 2.1 一维条码例一维条码例 二维

4、条码二维条码 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二维空间存储信息的条码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二维空间存储信息的条码称为二维条码(称为二维条码(2-dimensional bar code)。)。 具有信息容量大、可靠性高、保密和防伪性强、具有信息容量大、可靠性高、保密和防伪性强、易于制作、成本低等优点,二维条码正是满足上述易于制作、成本低等优点,二维条码正是满足上述条件的新的条码方式,如图条件的新的条码方式,如图2.2所示。所示。图图2.2 2.2 二维条码例二维条码例 2.1.2物流条码物流条码 1.物流条码的概念物流条码的概念 物流条码是用于标识物流领域中具体实物的一物流条码是用于标识物流领域中具体实物的一种

5、特殊代码,是在整个物流过程中,包括生产厂家、种特殊代码,是在整个物流过程中,包括生产厂家、分销业、运输业、消费者等环节的共享数据。它贯分销业、运输业、消费者等环节的共享数据。它贯穿整个贸易过程,并通过物流条码数据的采集、反穿整个贸易过程,并通过物流条码数据的采集、反馈,提高整个物流系统的经济效益。馈,提高整个物流系统的经济效益。 与商品条码相比较,物流条码有如下特点。与商品条码相比较,物流条码有如下特点。 储运单元的唯一标识储运单元的唯一标识 服务于物流全过程服务于物流全过程 信息量大信息量大 可变性强可变性强 可维护性可维护性 2.物流单元的标识物流单元的标识 物流单元定义物流单元定义 为运

6、输或储存而设立的任意一种包装单元,该为运输或储存而设立的任意一种包装单元,该单元需要通过供应链进行管理,如托盘、桶、板条单元需要通过供应链进行管理,如托盘、桶、板条箱、集装箱等。箱、集装箱等。 物流单元的标识物流单元的标识 为实现对物流单元的有效跟踪和高效运输,每为实现对物流单元的有效跟踪和高效运输,每个物流单元都必须有一个唯一标识。通过此标识可个物流单元都必须有一个唯一标识。通过此标识可用电子方式得到其全部的必要信息。用电子方式得到其全部的必要信息。 系列货运包装箱代码(系列货运包装箱代码(SSCC) 物流单元是通过系列货运包装箱代码(物流单元是通过系列货运包装箱代码(SSCC)来标识的。供

7、应链各参与方都可用它来访问计算机来标识的。供应链各参与方都可用它来访问计算机内有关信息。内有关信息。SSCC与与EDI和和XML的结合使用,把的结合使用,把信息流和物品流有机联接起来,可大大提高货物装信息流和物品流有机联接起来,可大大提高货物装船、运输和接收效率。船、运输和接收效率。 物流标签物流标签 国家标准为国家标准为“物流单元标签物流单元标签”(GB/T 18127-2000)。)。物流标签的设计分为物流标签的设计分为3部分。部分。 供应商区段供应商区段 客户区段客户区段 承运商区段承运商区段 供应链物流标签的位置供应链物流标签的位置 一个物流单元通常需要两个标签标识,两个标一个物流单元

8、通常需要两个标签标识,两个标签最好固定在相邻的两个侧面上。如果实际情况不签最好固定在相邻的两个侧面上。如果实际情况不允许,每个物流单元最少要有一个标签。允许,每个物流单元最少要有一个标签。 高度高度低于低于1m的物流单元:的物流单元:对于高度低于对于高度低于1m的的纸板箱与其他形式的物流单元,标签中纸板箱与其他形式的物流单元,标签中SSCC的底的底边应距离物流单元的底部边应距离物流单元的底部32mm,标签与物流单元标签与物流单元垂直边线的距离不小于垂直边线的距离不小于19mm。 关于物流条码的应用模型关于物流条码的应用模型 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是固定数据,还是变化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是固定数据

9、,还是变化数据。如果是固定数据,可以采用数据。如果是固定数据,可以采用EAN/UPC商品商品单元的编码;如果是储运过程中使用的,可以采用单元的编码;如果是储运过程中使用的,可以采用SCC14一个储运单元的条码。一个储运单元的条码。 3.物流条码码制选择物流条码码制选择 目前的条码码制有许多,目前的条码码制有许多,物流条码是由物流条码是由EAN(国际物品编码协会)和国际物品编码协会)和UCC(美国统一代码委员美国统一代码委员会)制定的用于贸易单元标识的条码,包括商品条会)制定的用于贸易单元标识的条码,包括商品条码(码(EAN/UPC)、)、储运单元条码(储运单元条码(ITF-14)、)、贸易贸易

10、单元单元128条码(条码(UCC/EAN-128)、)、位置码等。位置码等。但国际但国际上通用的和公认的物流条码码制主要有上通用的和公认的物流条码码制主要有3 3种:种:EAN-13EAN-13条码、条码、ITF-14ITF-14条码及条码及UCC/EAN-128UCC/EAN-128条码。要根据货物条码。要根据货物的不同和商品包装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条码码制。的不同和商品包装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条码码制。单个大件商品,如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商品单个大件商品,如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商品的包装箱往往采用的包装箱往往采用EAN-13EAN-13条码。储运包装箱常常采条码。储运包装箱常常采用用I

11、TF-14ITF-14条码或条码或UCC/EAN-128UCC/EAN-128应用标识条码。包装箱应用标识条码。包装箱内可以是单一商品,也可以是不同的商品或多件商内可以是单一商品,也可以是不同的商品或多件商品小包装。品小包装。 2.1.3 条码在物流中的应用条码在物流中的应用 1. 1.手持式条码输入终端在物流作业中的应用手持式条码输入终端在物流作业中的应用 在物流的过程中,需要在物流的各个作业环在物流的过程中,需要在物流的各个作业环节,将货物的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中进行处理。传统节,将货物的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中进行处理。传统的方式是的方式是通过工作人员将票物核对,然后将票上数通过工作人员将票物核对

12、,然后将票上数据再输入到计算机中去,输入数据的过程会造成错据再输入到计算机中去,输入数据的过程会造成错误数据的存在,影响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可靠性。为误数据的存在,影响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可靠性。为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减少人为的干预,采用一定的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减少人为的干预,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和技术设备,使这一工作以简单、快速,技术手段和技术设备,使这一工作以简单、快速,不易出错的方式来实现。条码的应用是实现这一工不易出错的方式来实现。条码的应用是实现这一工作的有效途径。作的有效途径。 手持式条码输入终端的原理手持式条码输入终端的原理 手持式条码输入终端手持式条码输入终端( (bar-code han

13、d bar-code hand terminal)terminal)或称掌上电脑,其具有一体性、机动性、或称掌上电脑,其具有一体性、机动性、体积小、重量轻、高性能,并适于手持等特点。它体积小、重量轻、高性能,并适于手持等特点。它是将条码扫描装置与数据终端一体化,带有电池可是将条码扫描装置与数据终端一体化,带有电池可离线操作的终端计算机设备。目前,无线式手持条离线操作的终端计算机设备。目前,无线式手持条码输入终端也投入使用,在信息的实时采集与处理码输入终端也投入使用,在信息的实时采集与处理方面更加便捷。方面更加便捷。 手持式条码输入终端可用于补充订货、接收订手持式条码输入终端可用于补充订货、接收

14、订货、销售、入出库、盘点和库存管理以及物流管理货、销售、入出库、盘点和库存管理以及物流管理等方面。等方面。 目前,国内常用的手持式条码输入终端有美国目前,国内常用的手持式条码输入终端有美国Symbol公司的公司的PDT3100(如图如图2.3所示)。所示)。 图图2.3 手持式条码输入终端(美国手持式条码输入终端(美国SymbolSymbol公司的公司的PDT3100PDT3100) 手持式条码输入终端的程序功能手持式条码输入终端的程序功能 手持式条码输入终端的一般功能手持式条码输入终端的一般功能 手持式条码输入终端应具有数据采集、数据传手持式条码输入终端应具有数据采集、数据传送、数据删除和系

15、统管理等功能。送、数据删除和系统管理等功能。 需考虑的一些细节需考虑的一些细节 单据号单据号 数据下载数据下载 重复商品重复商品 与计算机系统功能衔接与计算机系统功能衔接 手持式条码输入终端的应用手持式条码输入终端的应用 仓储及配送中心中的应用仓储及配送中心中的应用 商品的入库验收商品的入库验收 商品的出库发货商品的出库发货 库存盘点库存盘点 商品卖场中的应用商品卖场中的应用 自动补充订货自动补充订货 到货确认到货确认 盘点管理盘点管理 2.不同行业物流的条码应用不同行业物流的条码应用 使用条码建立物流设备、计算机、各种探测使用条码建立物流设备、计算机、各种探测装置所构成的物流系统,能够低成本

16、、快速、装置所构成的物流系统,能够低成本、快速、正确地改善繁杂、重体力负荷的物流活动。正确地改善繁杂、重体力负荷的物流活动。 下面从下面从3个领域介绍条码在物流过程中的应用。个领域介绍条码在物流过程中的应用。 零售业配送中心条码的应用零售业配送中心条码的应用 通过型配送中心的作业通过型配送中心的作业 标准标准PD(物流物流)标签标签 交通系统的条码应用交通系统的条码应用 住宅配送条码的应用住宅配送条码的应用 2.2 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 现代物流信息系统离不开自动识别与数据现代物流信息系统离不开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这些技术是现代物流信息系统的重采集技术。这些技术是现

17、代物流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上面讲到的条码识别技术就是自要组成部分,上面讲到的条码识别技术就是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最典型和最普及的应用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最典型和最普及的应用技术之一。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研究和开技术之一。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研究和开发了许多新的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并逐发了许多新的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并逐步应用到包括物流在内的各个领域。步应用到包括物流在内的各个领域。 2.2.1 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概述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概述 AIDC AIDC是是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and data automatic identifica

18、tion and data capturecapture的英文缩写,即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它是的英文缩写,即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它是用来描述对计算机系统、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或其他用来描述对计算机系统、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或其他的微处理设备,进行非键盘输入的数据输入方法。的微处理设备,进行非键盘输入的数据输入方法。 这些技术包括条码技术、磁条磁卡技术、无线这些技术包括条码技术、磁条磁卡技术、无线射频识别和数据传递技术、光学字符识别技术射频识别和数据传递技术、光学字符识别技术(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生物

19、统计识生物统计识别方法(别方法(biometricbiometric)等。等。 2.2.2 卡技术卡技术 1.1.磁卡磁卡 磁卡是带有磁条的卡片。磁条是一层薄薄的由磁卡是带有磁条的卡片。磁条是一层薄薄的由定向排列的铁性氧化粒子组成的材料,用树脂粘合定向排列的铁性氧化粒子组成的材料,用树脂粘合在一起并粘在如纸或塑料这样的非磁性基片上。磁在一起并粘在如纸或塑料这样的非磁性基片上。磁条技术数据的存储就是靠改变磁条上氧化粒子的磁条技术数据的存储就是靠改变磁条上氧化粒子的磁性来实现的。性来实现的。 磁卡存储数据的安全性一般较低,如磁卡不小磁卡存储数据的安全性一般较低,如磁卡不小心接触磁性物质就可能造成数

20、据的丢失或混乱,要心接触磁性物质就可能造成数据的丢失或混乱,要提高磁卡存储数据的安全性能,就必须采用另外的提高磁卡存储数据的安全性能,就必须采用另外的相关技术。相关技术。 2.智能卡(智能卡(smart cardsmart card) 一般来说,我们使用的智能卡有两种,一种称一般来说,我们使用的智能卡有两种,一种称为为“DUMBDUMB” ”卡,也叫存储器卡,卡中的集成电路为卡,也叫存储器卡,卡中的集成电路为EEPROMEEPROM(电子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这种卡电子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这种卡仅有数据存储能力,没有数据处理能力。仅有数据存储能力,没有数据处理能力。 另一种智能卡才是

21、真正意义上的另一种智能卡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卡智能卡”,也,也叫叫CPUCPU卡,卡中的集成电路包括卡,卡中的集成电路包括CPUCPU(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等,在这种卡上,除了记忆能力外,嵌入了微型处等,在这种卡上,除了记忆能力外,嵌入了微型处理器,这种卡就可以实现对所存储信息的简单处理理器,这种卡就可以实现对所存储信息的简单处理能力。当要实现相当大的数据必须随着人或者事物能力。当要实现相当大的数据必须随着人或者事物移动时,首先选择的技术就是智能卡技术。移动时,首先选择的技术就是智能卡技术。 智能卡的微处理器按照工作方式不同又可以智能卡的微处理器按照工作方式不同又可以分成两种工作模式:接

22、触模式和非接触模式。非分成两种工作模式:接触模式和非接触模式。非接触式智能卡除了有上述智能卡的电路外,还带接触式智能卡除了有上述智能卡的电路外,还带有射频收发电路及相关的电路,它实现卡片与阅有射频收发电路及相关的电路,它实现卡片与阅读器的非接触传递信息,没有卡片的磨损,也不读器的非接触传递信息,没有卡片的磨损,也不会象接触式智能卡那样,由于接触不当造成集成会象接触式智能卡那样,由于接触不当造成集成电路的破坏。电路的破坏。 智能卡的发展速度是非常迅速的。智能卡的发展速度是非常迅速的。AIDC技技术中,智能卡技术也是公认最有发展前景的卡技术中,智能卡技术也是公认最有发展前景的卡技术。术。 3.光卡

23、(光卡(optical cardoptical card) 光卡使用的技术与音乐光卡使用的技术与音乐CDCD和和CD ROMCD ROM所用的技术所用的技术非常相似,一个非常相似,一个“金色金色”的光敏材料制成的圆盘层的光敏材料制成的圆盘层压在卡片上,用来存储信息。现在,一张光卡可以压在卡片上,用来存储信息。现在,一张光卡可以存储存储4 46 6MBMB的信息,可以用来存储几何图形,如照的信息,可以用来存储几何图形,如照片、指纹、片、指纹、X X光照片等。光照片等。 2.2.3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 1.1.RFIDRFID系统的组成系统的组成 RFID RFID系统在具体的应用过

24、程中,根据不同的系统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应用目的和应用环境,系统的组成会有所不同,但应用目的和应用环境,系统的组成会有所不同,但从从RFIDRFID系统的工作原理来看,系统一般都由信号发系统的工作原理来看,系统一般都由信号发射机、信号接收机、发射接收天线几部分组成。射机、信号接收机、发射接收天线几部分组成。 2.RFIDRFID系统的分类系统的分类 EASEAS技术技术 EASEAS(electronicelectronic article surveillance article surveillance)是是一种设置在需要控制物品出入门口的一种设置在需要控制物品出入门口的RFID

25、RFID技术。这技术。这种技术的典型应用场合是商店、图书馆、数据中心种技术的典型应用场合是商店、图书馆、数据中心等地方。当未被授权的人从这些地方非法取走物品等地方。当未被授权的人从这些地方非法取走物品时,时,EASEAS系统会发出警告。在应用系统会发出警告。在应用EASEAS技术时,首先技术时,首先在物品上粘附在物品上粘附EASEAS标签,当物品被正常购买或者合法标签,当物品被正常购买或者合法移出时,在结算处通过一定的装置使移出时,在结算处通过一定的装置使EASEAS标签失效,标签失效,物品就可以取走。物品经过装有物品就可以取走。物品经过装有EASEAS系统的门口时,系统的门口时,EASEAS

26、装置能自动检测标签的活动性,发现活动性标签,装置能自动检测标签的活动性,发现活动性标签,EASEAS系统会发出警告。系统会发出警告。 便携式数据采集系统便携式数据采集系统 便携式数据采集系统是使用带有便携式数据采集系统是使用带有RFIDRFID阅读器阅读器的手持式数据采集器采集的手持式数据采集器采集RFIDRFID标签上的数据。标签上的数据。这种系统具有比较大的灵活性,适用于不宜安这种系统具有比较大的灵活性,适用于不宜安装固定式装固定式RFIDRFID系统的应用环境。手持式阅读器系统的应用环境。手持式阅读器(数据输入终端)可以在读取数据的同时,通(数据输入终端)可以在读取数据的同时,通过无线电

27、波数据传输方式(过无线电波数据传输方式(RFDCRFDC)实时地向主实时地向主计算机系统传输数据,也可以暂时将数据存储计算机系统传输数据,也可以暂时将数据存储在阅读器中,再一批一批地向主计算机系统传在阅读器中,再一批一批地向主计算机系统传输数据。输数据。 物流控制系统物流控制系统 在物流控制系统中,固定布置的在物流控制系统中,固定布置的RFIDRFID阅读器分散阅读器分散布置在给定的区域,并且阅读器直接与数据管理信布置在给定的区域,并且阅读器直接与数据管理信息系统相连,信号发射机是移动的,一般安装在移息系统相连,信号发射机是移动的,一般安装在移动的物体、人上面。当物体、人流经阅读器时,阅动的物

28、体、人上面。当物体、人流经阅读器时,阅读器会自动扫描标签上的信息并把数据信息输入数读器会自动扫描标签上的信息并把数据信息输入数据管理信息系统存储、分析、处理,达到控制物流据管理信息系统存储、分析、处理,达到控制物流的目的。的目的。 定位系统定位系统 定位系统用于自动化加工系统中的定位以及对车定位系统用于自动化加工系统中的定位以及对车辆、轮船等进行运行定位支持。阅读器放置在移动辆、轮船等进行运行定位支持。阅读器放置在移动的车辆、轮船上或者自动化流水线中移动的物料、的车辆、轮船上或者自动化流水线中移动的物料、半成品、成品上,信号发射机嵌入到操作环境的地半成品、成品上,信号发射机嵌入到操作环境的地表

29、下面。信号发射机上存储有位置识别信息,阅读表下面。信号发射机上存储有位置识别信息,阅读器一般通过无线的方式或者有线的方式连接到主信器一般通过无线的方式或者有线的方式连接到主信息管理系统。息管理系统。 2.2.4 生物统计识别技术生物统计识别技术 生物统计识别技术,是基于对有生命个体生物统计识别技术,是基于对有生命个体(living person)的生理特征或行为特征进行分的生理特征或行为特征进行分析来识别验证个体身份的自动识别技术。典型析来识别验证个体身份的自动识别技术。典型的生物统计识别系统一般包括的生物统计识别系统一般包括3个部分:用于扫个部分:用于扫描或捕获个体的生理、行为特征的扫描、照

30、相描或捕获个体的生理、行为特征的扫描、照相装置;用于对扫描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压缩,装置;用于对扫描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压缩,并且把扫描信息与系统中已经存储的信息(对并且把扫描信息与系统中已经存储的信息(对比模板)比较分析的装置;与其他设备接口装比模板)比较分析的装置;与其他设备接口装置。这种技术不仅仅用于对个体的识别,也可置。这种技术不仅仅用于对个体的识别,也可以与其他的设备相结合,用于对系统进行安全以与其他的设备相结合,用于对系统进行安全控制。控制。 2.2.5 其他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其他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 1.光学字符(光学字符(OCROCR)识别技术识别技术 2.机器视觉识别系统(

31、机器视觉识别系统(MVSMVS) 3.磁性墨迹识别磁性墨迹识别 2.3 EDIEDI电子数据交换(电子数据交换(EDIEDI) 2.3.1 EDIEDI概述概述 1.EDIEDI的概念的概念 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于于1994年确认了电子年确认了电子数据交换数据交换EDI (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的定的定义义:“根据商定的交易或电文数据的结构标准实施根据商定的交易或电文数据的结构标准实施商业或行政交易从计算机到计算机的电子传输商业或行政交易从计算机到计算机的电子传输”。也可通俗的理解为也可通俗的理解为“以统一的报文标准和最少的以统一的报文标准

32、和最少的人工介入,将结构化的数据用电子的手段,从一人工介入,将结构化的数据用电子的手段,从一个计算机用户传输到另一个计算机用户个计算机用户传输到另一个计算机用户”。 使用使用EDI的是交易的两方,是企业之间的文件传的是交易的两方,是企业之间的文件传递,而非同一组织内的不同部门;递,而非同一组织内的不同部门; 结构化的数据,它是用于交换的数据或信息,在结构化的数据,它是用于交换的数据或信息,在内容、意义和格式上是可以认识的,并可以用计算内容、意义和格式上是可以认识的,并可以用计算机有效和准确地处理;机有效和准确地处理; 交易双方传递的文件是特定的格式,采用的是报交易双方传递的文件是特定的格式,采

33、用的是报文标准,文标准, 即报文表达方法的统一。现在一般采用的即报文表达方法的统一。现在一般采用的是联合国的是联合国的 UN/EDIFACT。 双方各有自己的计算机(或计算机管理信息系双方各有自己的计算机(或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双方的计算机统)。双方的计算机(或计算机系统或计算机系统)能发送、接收并能发送、接收并处理符合约定标准的交易电文的数据信息;处理符合约定标准的交易电文的数据信息; 双方计算机之间有网络通信系统,信息传输双方计算机之间有网络通信系统,信息传输则是通过该网络通信系统实现的。这里要说明则是通过该网络通信系统实现的。这里要说明的是,信息处理是由计算机自动进行的,无需的是,信息

34、处理是由计算机自动进行的,无需人工干预及人为的介入。人工干预及人为的介入。 EDI的实质是交换,它的主要目标是以最少的人的实质是交换,它的主要目标是以最少的人工介入,实现贸易循环,尤其是重复交换中文工介入,实现贸易循环,尤其是重复交换中文件的自动处理,从而消减公司内部缓慢、繁杂件的自动处理,从而消减公司内部缓慢、繁杂和昂贵的管理费用。可见和昂贵的管理费用。可见EDI是一种技术,或者是一种技术,或者说是一种方法、手段,说是一种方法、手段,EDI的侧重点是自动化,的侧重点是自动化,它以节约成本和提高工作效率为主要目的。它以节约成本和提高工作效率为主要目的。 2.EDIEDI中心中心 EDIEDI中

35、心是一个电子处理系统,可通过公用电话中心是一个电子处理系统,可通过公用电话网、专用网及网、专用网及X.25X.25等通信网络把不同地区、不同用等通信网络把不同地区、不同用户的户的EDIEDI系统连接在一起。系统连接在一起。EDIEDI中心具有数据库管理中心具有数据库管理功能,可以把不同标准语法的功能,可以把不同标准语法的EDIEDI数据进行处理,实数据进行处理,实现不同标准语法之间的现不同标准语法之间的EDIEDI数据交换。数据交换。EDIEDI中心的环中心的环境如图境如图2.42.4所示。所示。图图2.4 EDI中心的环境中心的环境因特网因特网VAN应用接口通信处理中心管理交易伙伴 A交易伙

36、伴 B交易伙伴 C交易伙伴 D 2.3.3 物流物流EDIEDI应用应用 1. 1.物流物流EDIEDI概述概述 物流物流EDI的概念的概念 与物流有关的运输委托信息和集货信息等业与物流有关的运输委托信息和集货信息等业务所涉及的务所涉及的EDI称为物流称为物流EDI。在商品的流通过在商品的流通过程中所伴随的商品交易业务所涉及的程中所伴随的商品交易业务所涉及的EDI称为商称为商流流EDI。 商品流通过程中,商流商品流通过程中,商流EDI与物流与物流EDI如图如图2.5所示。所示。图图2.5 商流商流EDI与物流与物流EDI运送委托集货运送结束报告请求运费托出库委托物流EDI物流企业运送管理入出库

37、管理库存管理接受订货方出库管理接受订货业务订货方接收货物管理订货业务订货信息订货接收信息商流EDI 因特网(因特网(Internet )EDI EDI是通过网络进行数据交换的,是通过网络进行数据交换的,EDI的网络通信的网络通信是指通过网络把是指通过网络把EDI数据传递到目的地,执行呼叫、数据传递到目的地,执行呼叫、自动重发等功能。自动重发等功能。EDI的通信可基于以下各种通信网,的通信可基于以下各种通信网,即分组交换通信网、电话交换网、数字数据网、综合即分组交换通信网、电话交换网、数字数据网、综合业务数字网、甚小天线地面站、移动数据通信网、因业务数字网、甚小天线地面站、移动数据通信网、因特网

38、,以及各种广域网(特网,以及各种广域网(WAN)、)、城域网(城域网(MAN)和局域网(和局域网(LAN)技术的综合应用。技术的综合应用。 EDI的通信方式可以有点对点通信方式、增值网通的通信方式可以有点对点通信方式、增值网通信方式和以信方式和以MHS(message handling system,即信息即信息处理系统)通信环境进行通信的方式等。处理系统)通信环境进行通信的方式等。 物流物流EDI的优势的优势 对于委托企业,应用对于委托企业,应用EDI的益处是:委托数据的的益处是:委托数据的自动传送(运送委托、出入库委托等);迅速地进自动传送(运送委托、出入库委托等);迅速地进行出库作业;迅

39、速地掌握运送状态;迅速地掌握库行出库作业;迅速地掌握运送状态;迅速地掌握库存状况;迅速地变更配送目的地;迅速地提供商品;存状况;迅速地变更配送目的地;迅速地提供商品;减少库存;减少物流成本;便于检索作业;与物流减少库存;减少物流成本;便于检索作业;与物流企业建立紧密的关系等。企业建立紧密的关系等。 给物流企业方面所带来的益处是:委托数据的自给物流企业方面所带来的益处是:委托数据的自动输入(运送委托、出入库委托等);自动输出作动输入(运送委托、出入库委托等);自动输出作业指示书等;迅速地入、出库和配车;迅速地变更业指示书等;迅速地入、出库和配车;迅速地变更配送目的地;正确的库存管理;便于结果的输

40、入;配送目的地;正确的库存管理;便于结果的输入;货到后验货、分拣等的自动化;迅速地向委托方提货到后验货、分拣等的自动化;迅速地向委托方提供报告;作业的标准化;获得新客户;与委托方建供报告;作业的标准化;获得新客户;与委托方建立紧密的关系等。立紧密的关系等。 2.物流物流EDI的标准的标准 物流物流EDI必要的标准必要的标准 日本自日本自1985年通信自由化以来,大型公司已经年通信自由化以来,大型公司已经发展的联网交易中,每一个交易企业之间在决定发展的联网交易中,每一个交易企业之间在决定数据格式的环境下,进行了许多软件的开发。其数据格式的环境下,进行了许多软件的开发。其结果,在个别联网普及的同时

41、,需要转换数据格结果,在个别联网普及的同时,需要转换数据格式的弊病也大量增加。在个别的联网中,中小企式的弊病也大量增加。在个别的联网中,中小企业无法从成本方面接受高昂的费用开展交易。为业无法从成本方面接受高昂的费用开展交易。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出现了在标准化数据格式下进了解决这些问题,出现了在标准化数据格式下进行企业间数据交换的行企业间数据交换的EDI。这样的标准化数据格这样的标准化数据格式称为式称为“标准数据元标准数据元”。为了实现物流。为了实现物流EDI,需需要有能够正确收到数据的通信传送手段及标准化要有能够正确收到数据的通信传送手段及标准化交易数据的标准数据元。交易数据的标准数据元。 物流

42、物流EDI标准标准JTRN 物流物流EDI标准标准JTRN(Japan TRaNsport,即:即:日本运输。特指日本物流日本运输。特指日本物流EDI标准标准)是由日本物是由日本物流流EDI促进委员会开发的,能够适用日本国内全促进委员会开发的,能够适用日本国内全产业界物流产业界物流EDI的统一通用的统一通用EDI标准。日本物流标准。日本物流EDI促进委员会是日本开发有关物流业务交易信促进委员会是日本开发有关物流业务交易信息息EDI标准规则的机构。标准规则的机构。 JTRN中,开发了包括运送委托等中,开发了包括运送委托等11个货车个货车运送业务的数据元和出库委托等运送业务的数据元和出库委托等19

43、个仓库业务个仓库业务的数据元,在的数据元,在2000年又开发了交货确认、出库、年又开发了交货确认、出库、配送区域主文件配送区域主文件3个项目。物流个项目。物流EDI标准标准JTRN的标准数据元,采用了的标准数据元,采用了CII构文规则。构文规则。 2.4全球定位技术(全球定位技术(GPSGPS) 2.4.1 GPS GPS概述概述 1.GPS及其发展及其发展 全球定位系统(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 GPS)是美国继阿波罗登月计划、航天飞机之后的是美国继阿波罗登月计划、航天飞机之后的第三大航天工程。是一种全球性、全天候、连续的第三大航天工程。是一种全球

44、性、全天候、连续的卫星无线电导航系统,可提供实时的三维位置、三卫星无线电导航系统,可提供实时的三维位置、三维速度和高精度的时间信息。美国从维速度和高精度的时间信息。美国从20世纪世纪70年代年代开始研制,历时开始研制,历时20年,耗资年,耗资200亿美元,于亿美元,于1994年年全面建成,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全面建成,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GPSGPS系统的特点系统的特点全球、全天候工作能为用户提供连续、实时的全球、全天候工作能为用户提供连续、实时的三维位置、三维速度和精密时间,不受天

45、气的三维位置、三维速度和精密时间,不受天气的影响。影响。定位精度高定位精度高 单机定位精度优于单机定位精度优于1010m m,采用差分采用差分定位,精度可达厘米级和毫米级。定位,精度可达厘米级和毫米级。功能多,应用广功能多,应用广 随着人们对随着人们对GPS认识的加深,认识的加深,GPS不仅在测量、导航、测速、测时等方面得不仅在测量、导航、测速、测时等方面得到更广泛的应用,而且其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到更广泛的应用,而且其应用领域不断扩大。 2.GPS的原理与组成的原理与组成 全球定位系统是美国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是美国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是在子午仪卫星导航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在

46、子午仪卫星导航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采纳了子午仪系统的成功经验。和子午仪系它采纳了子午仪系统的成功经验。和子午仪系统一样,统一样,GPS系统包括系统包括3大部分:空间部分大部分: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地面控制部分卫星星座、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用户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部分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机。信号接收机。 GPS卫星星座卫星星座 GPS工作卫星及其星座工作卫星及其星座 由由21颗工作卫星和颗工作卫星和3颗颗在轨备用卫星组成,记作(在轨备用卫星组成,记作(21+3)GPS星座。星座。24颗颗卫星均匀分布在卫星均匀分布在6个轨道平面内,轨道倾角为个轨道平面内,轨道倾角为55。

47、,各个轨道平面之间相距各个轨道平面之间相距60。, 即轨道的升交点赤经即轨道的升交点赤经各相差各相差60。每个轨道平面内各颗卫星之间的升交。每个轨道平面内各颗卫星之间的升交角距相差角距相差90。,轨道平面上的卫星比西边相邻轨道,轨道平面上的卫星比西边相邻轨道平面上的相应卫星超前平面上的相应卫星超前30。 。地面监控系统地面监控系统 对于导航定位来说,对于导航定位来说,GPS卫星是一动态已知点。卫星是一动态已知点。星的位置是依据卫星发射的星历,即描述卫星运动星的位置是依据卫星发射的星历,即描述卫星运动及其轨道的参数算得的。每颗及其轨道的参数算得的。每颗GPS卫星所播发的星卫星所播发的星历,是由地

48、面监控系统提供的。卫星上的各种设备历,是由地面监控系统提供的。卫星上的各种设备是否正常工作,以及卫星是否一直沿着预订轨道运是否正常工作,以及卫星是否一直沿着预订轨道运行,都要由地面设备进行监测和控制。地面监控系行,都要由地面设备进行监测和控制。地面监控系统另一重要作用是保持各颗卫星处于同一时间标准,统另一重要作用是保持各颗卫星处于同一时间标准,即即GPS时间系统。时间系统。GPS工作卫星的地面监控系统包工作卫星的地面监控系统包括括1个主控站、个主控站、3个注入站和个注入站和5个监测站。个监测站。 GPS信号接收机信号接收机 GPS 信号接收机的任务是捕获按一定卫星高信号接收机的任务是捕获按一定

49、卫星高度截止角所选择的待测卫星的信号,度截止角所选择的待测卫星的信号, 并跟踪这些卫并跟踪这些卫星的运行,对所接收到的星的运行,对所接收到的GPS信号进行变换、放大信号进行变换、放大和处理,以便测量出和处理,以便测量出GPS信号从卫星到接收机天线信号从卫星到接收机天线的传播时间,解译出的传播时间,解译出GPS卫星所发送的导航电文,卫星所发送的导航电文,实时地计算出测站的三维位置,甚至三维速度和时实时地计算出测站的三维位置,甚至三维速度和时间。间。 2.5.2 GPSGPS车辆监控调度系统车辆监控调度系统 1.GPS车辆监控调度系统的作用车辆监控调度系统的作用 GPS定位技术的出现给车辆、轮船等

50、交通工具定位技术的出现给车辆、轮船等交通工具的导航定位提供了具体的实时的定位能力。通过车的导航定位提供了具体的实时的定位能力。通过车载载GPS接收机使驾驶员能够随时知道自己的具体位接收机使驾驶员能够随时知道自己的具体位置。通过车载电台将置。通过车载电台将GPS定位信息发送给调度指挥定位信息发送给调度指挥中心,调度指挥中心便可及时掌握各车辆的具体位中心,调度指挥中心便可及时掌握各车辆的具体位置 , 并 在 大 屏 幕 电 子 地 图 上 显 示 出 来 。置 , 并 在 大 屏 幕 电 子 地 图 上 显 示 出 来 。 GPS/GSM/GIS移动目标监控调度系统是针对不移动目标监控调度系统是针

51、对不同行业对车辆管理提出的最佳解决方案。同行业对车辆管理提出的最佳解决方案。2.系统组成系统组成 GPS车辆监控调度系统图车辆监控调度系统图2.10主要由主要由3部分组部分组成:车载终端、无线数据链路和监控中心。成:车载终端、无线数据链路和监控中心。 GPS车调系统的建设,首先要考虑监控覆盖车调系统的建设,首先要考虑监控覆盖范围、实时性、调度业务、车辆容量、刷新速率范围、实时性、调度业务、车辆容量、刷新速率等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无线数据链路和电子地图,等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无线数据链路和电子地图,以及开发相应业务软件,来满足用户的要求。就以及开发相应业务软件,来满足用户的要求。就目前的目前的GPS

52、车调系统而言,无线数据链路应用较车调系统而言,无线数据链路应用较多的为多的为GSM通信方式,这主要由于其覆盖范围广,通信方式,这主要由于其覆盖范围广,无需架设基站,可实现语音无需架设基站,可实现语音/短信等功能优点所决短信等功能优点所决定的。当然,定的。当然,GSM也有缺点,随后将比较它和集也有缺点,随后将比较它和集群通信、常规电台的优缺点。群通信、常规电台的优缺点。图图2.10 GPS车辆监控调度系统示意图车辆监控调度系统示意图车载终端车载终端 车载终端设备包括控制单元(车载终端设备包括控制单元(CPU)、)、显示单元显示单元(可选)、(可选)、GPS天线、天线、GSM手机(或其他通信模块)

53、、手机(或其他通信模块)、防盗报警器(可选)。主要功能如下:防盗报警器(可选)。主要功能如下:防盗报警功能防盗报警功能 导航功能导航功能 通话功能通话功能无线数据链路无线数据链路 无线数据传输设备作为基站与各移动目标进行信息无线数据传输设备作为基站与各移动目标进行信息交换的枢纽,是整个车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选择方交换的枢纽,是整个车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选择方案包括以下几种:案包括以下几种: 公网设备公网设备 集群通信集群通信 常规电台常规电台监控中心监控中心 监控中心的设备组成包括数据库、监控终端监控中心的设备组成包括数据库、监控终端/GIS终终端、业务处理终端、前端接入设备。工作人员可通

54、过监端、业务处理终端、前端接入设备。工作人员可通过监控系统监控所有入网移动目标的运动。其关键是相应业控系统监控所有入网移动目标的运动。其关键是相应业务内容的数据库建设、电子地图、以及和业务内容密切务内容的数据库建设、电子地图、以及和业务内容密切相关的应用软件相关的应用软件-MIS,以实现主要功能:以实现主要功能:车辆调度功能车辆调度功能 监控报警功能监控报警功能 信息查询功能信息查询功能3.系统特点系统特点技术先进技术先进功能丰富功能丰富可扩充性强可扩充性强应用范围广应用范围广定位精度高定位精度高安全性好安全性好 4. 4.车调系统的应用车调系统的应用 公交车辆监控和调度系统公交车辆监控和调度

55、系统 出租车辆监控和调度系统出租车辆监控和调度系统 运钞车辆监控系统运钞车辆监控系统 2.5 因特网络与电子商务因特网络与电子商务 2.5.1 因特网概述因特网概述 1.因特网的概念因特网的概念 Internet即因特网,是以即因特网,是以TCP/IP协议为基础协议为基础组建的全球最大的国际互联网络,是当今信息组建的全球最大的国际互联网络,是当今信息高速公路的主体,因特网提供了极其丰富的信高速公路的主体,因特网提供了极其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最先进的信息交流手段。在因特网上,息资源和最先进的信息交流手段。在因特网上,时刻传送着大量各种各样的信息,从烹调技巧、时刻传送着大量各种各样的信息,从烹调技巧、

56、体育赛事到最尖端的核物理研究,无所不有。体育赛事到最尖端的核物理研究,无所不有。目前,因特网方兴未艾,新的应用技术不断涌目前,因特网方兴未艾,新的应用技术不断涌现,它必将对人类文明产生深远影响。现,它必将对人类文明产生深远影响。2.因特网的连接因特网的连接 常见的连接常见的连接InternetInternet的方法有以下的方法有以下3 3种,如种,如图图2.112.11所示。所示。 用户电脑Router联机服务提供商ModemInternet服务提供商本地网络InternetTCP/IP终端仿真SLIP/PPP图图2.11 Internet的连接方法的连接方法 3.因特网的主要服务内容因特网的

57、主要服务内容 信息查询和信息检索信息查询和信息检索 市场信息市场信息 娱乐天地娱乐天地 文化教育文化教育 交互式电子公告板交互式电子公告板 特色门诊特色门诊 2.5.2 电子商务及应用电子商务及应用 1.1.电子商务的概念电子商务的概念 电子商务直观地理解是在电子技术基础上从事电子商务直观地理解是在电子技术基础上从事商务活动。随着电子商务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广泛的商务活动。随着电子商务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广泛的应用,电子商务的概念和内涵正在不断的扩充、完应用,电子商务的概念和内涵正在不断的扩充、完善和发展。善和发展。 电子商务是在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过程中所提出电子商务是在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过程中所提出

58、的新的理念,是将人们所从事的商务活动采用电子的新的理念,是将人们所从事的商务活动采用电子技术等先进的手段、遵循一定的规则进行开发、处技术等先进的手段、遵循一定的规则进行开发、处理和利用,以提高信息的共享程度和传递效率,为理和利用,以提高信息的共享程度和传递效率,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服务。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服务。 2.电子商务的应用分类电子商务的应用分类 按照参与对象分类按照参与对象分类 电子商务的参与方包括消费者、企业、政府电子商务的参与方包括消费者、企业、政府和金融机构,他们也是商务活动的主体,在电和金融机构,他们也是商务活动的主体,在电子商务中承担着各自不同的角色。子商务中承担着各自不同的角色

59、。 按照电子商务的参与对象,可以将电子商务按照电子商务的参与对象,可以将电子商务分为以下分为以下6 6类。类。 企业(企业(Business)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即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即BTOB模式)模式) 企业(企业(Business)与消费者(与消费者(Customer)之间之间的电子商务(即的电子商务(即BTOC模式)模式) 企业(企业(Business)与政府(与政府(Government)之间之间的电子商务(即的电子商务(即BTOG模式)模式) 消费者(消费者(Customer)与政府(与政府(Government)之间的电子商务(即之间的电子商务(即CTOG模式)模式) 企业(企业(Business)内部的电子商务(即内部的电子商务(即BINB模模式)式) 消费者(消费者(Customer)之间的电子商务(即之间的电子商务(即CTOC模式)模式) 按照交易过程分类按照交易过程分类 商品的交易过程一般分为交易前、交易中和交商品的交易过程一般分为交易前、交易中和交易后易后3个阶段,按照交易过程可以将电子商务分为个阶段,按照交易过程可以将电子商务分为3类。类。 商品交易前的电子商务商品交易前的电子商务 商品交易中的电子商务商品交易中的电子商务 商品交易后的电子商务商品交易后的电子商务 按照实现的方式分类按照实现的方式分类 基于专用网络基于专用网络EDI的电子商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