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中历史第七分册电子版._第1页
上海高中历史第七分册电子版._第2页
上海高中历史第七分册电子版._第3页
上海高中历史第七分册电子版._第4页
上海高中历史第七分册电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1 课 先秦儒家与两汉经学孔孟之道(背景)儒家是在乱世求治的过程中应运而生的学术思想流派:春秋时期,社会处在变革、转型阶段,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针对礼崩乐坏、动荡纷争的现状,提出了一系列治国救世的主张。、孔子礼:他认为必须重建周礼的权威,遵循宗法制度的原则,(地位)以“礼”的规范约束人们的一切言行,使社会成员安分守己,恪守传统的等级秩序,才能消除人欲横流、名分紊乱的时弊。仁: “复礼”的关键在于“为仁”。 (地位)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孔子以“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含义)并解释说A“仁”就是“爱人”,尤其是爱自己的亲人。B 为“仁”之本应从最亲近的血缘关系入手,首先是孝顺父母、敬爱

2、兄长, C 然后由近及远,推而广之。D 若能形成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的状态,便能恢复礼制,实现社会秩序的安定与人际关系的和谐。义: (地位)孔子还以“义”作为判断所有事物的价值标准, (含义)人们的言行举止符合“礼”的规范和“仁”的精神,就是“义”。正人君子应重义轻利。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是孟子和荀子:、孟子认为 人性本善,而这正是儒家道德准则仁、义、礼、智的基础与开端。 他明确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 并将孔子“仁”的观念发展为“仁政”学说,希望统治者以民为本,推行仁政,结束连年战乱、民不聊生的局面。由孔子创立,孟子继承、发展的儒家学说,后

3、人习称“孔孟之道”。、 荀子 荀子则从 “性恶论”出发, 更注重外在的社会规范和刑罚制度对人的制约作用, 政治上主张礼法兼治、王霸并用。荀子的思想在后世也有不小影响。儒学的经学化(背景)汉初以来,一度沉寂的儒学渐受重视。 汉武帝继位以后,锐意进取, 经营开拓,需要积极有为的思想学说为其治国安邦提供理论依据,这成为儒学地位迅速上升的契机。 汉儒大家董仲舒,他兼采阴阳五行学说,糅合改造,形成新的儒学体系。1、汉代儒学的改造:“天人感应”: 将天道与人事相比附,系统提出“天人感应”之说。“君权神授”: 政治上倡导“君权神授”,认为天士万物的主宰,天子受命于天,秉承天意治理人世,所以臣民必须服从天子;

4、同时天又对天子进行监督考察,通过祥瑞和灾异予以褒奖或谴责。“三纲五常”: 伦理上强调“君为臣纲”、 “父为子纲”、 “夫为妇纲”,认为君臣、父子夫妻的登记差别出于天的安排,并将仁、义、礼、智、信视作为人处事永恒的道德准则。后人习称“三纲五常”。“独尊儒术”、 “大一统”2、汉代经学的形成:此后,儒学在各家学说中获得“独尊”地位,成为统治者极力推崇的官方意识形态。儒家典籍被称为 “经”, 解释和阐发儒家经典成为专门的学问,称为 “经学” :设“五经博士”武帝规定诗、 书、 礼、 易、 春秋为"五经 ” ,设立五经博士,专事儒经的研究与传授。兴办学校:后又在长安兴办太学,教授五经,入学者

5、完成学业经考试合格,即可担任官职。郡县也建立地方学校,配有经师授学,以培养管理的后备人选。 由于经学的研习、传授为学者的入仕开辟了通途,因此通经致用成为文人学士的普遍追求。3、汉代经学的影响:汉代以来,儒学逐渐成为历代王朝的统治思想和传统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广泛而深远。第 2 课 宋明理学程朱理学(背景)唐代中期以来,由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出现一系列重大变化,延续近千年的经学体系既不符合时代的认识水平,也不适应现实社会的需要。儒学的研习、传播面临新的严峻挑战儒家极力维护的社会等级秩序以及相应的伦理纲常遭到巨大冲击。有学者大声疾呼:复兴儒学,直接继承孔孟 “道统” , 并致力于儒学经典的

6、重新诠释。(理学定义)自宋初开始,众多儒家学者致力于儒学经典的重新诠释:A 他们在排拒佛、道的同时,B 融合佛、道思想,将儒家的伦理、政治学说提升到哲学思辨的高度:就宇宙本原问题展开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创成一个以 “理” 为核心的更加精致完备的新儒学体系理学。(代表人物)在构建立学体系的过程中,贡献最突出的有程颢、程颐和朱熹。1、 “二程” :北宋中期的程颢、程颐兄弟合称“二程”:他们明确提出哲学意义上的 “天理” 观念: 以为天理是超越万物、永恒存在的宇宙本原,先有理而后有物。“二程”还将天理与礼制秩序和伦理纲常直接联系,称: “人伦者,天理也”,“父子君臣,天下定理”。2、集大成者:南宋的朱

7、熹为理学的集大成者:他在继承、发扬“二程”之学的基础上,融会贯通诸家之说,形成一个庞大而完整的理论体系。其中(理学体系)的核心是天理论,而关键仍落实到天理与人伦的沟通:他认为天理既是宇宙的本原,又存在于现实世界之中,人世间的伦理纲常就是其(天理)具体体现: “天理流行,触处皆是;父子又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 “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途径:明天理灭人欲:他指出人性本似明珠,与天理一致,但为后天的欲望所蒙蔽,所以要“明天理,灭人欲”。(实践途径): “二程” 和朱熹都高度强调人们对天理的自觉意识:力图将外在的社会规范转化为内在的主动追求。为此, 他们提出 “

8、格物致知”的认识途径和 “正心诚意”的修身公式,要求人们通过一步步的体验、领悟,逐渐达到道德与天理一致的最高境界。(影响) : “二程” 、朱熹的学说后经历代统治者的推崇成为居于正统地位的官方哲学和维护君主专制的思想工具,世人习称“程朱理学”。陆王心学与朱熹同时的南宋伦理学家陆九渊在程朱理学之外,异军突起,别开一派:1、陆九渊:为学宗旨:陆九渊于其他理学家并无差别,都是通过对宇宙本原的探讨,以论证儒家伦理的永恒与至善。修身方法(途径):朱、陆的根本分歧在于修身方法,即通过何种途径去完成个人的道德修养:陆九渊认为程、朱“格物致知”的渐进方式过于支离繁琐,既然天理存于人心,远不如直求本心更为简易便

9、捷。因此,他提出心理合一的观点,认为“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宣称“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道德修养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即可获得天理。2、王守仁:明代理学家王守仁与陆九渊一脉相承,并加以发扬光大。在他的理论体系中,“心即理”的观念得到进一步强化, “心”作为一种精神实体,实际上已被视为宇宙最高本原, 所以他认为 “心外无物”、 “心外无事”、 “心外无理”。 王守仁的核心思想是 “致良知”。他解释说: “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 ”由此推断,良知是人先天固有的善性,是存在于人心中的天理。但良知常被私欲所侵蚀,故需去除人欲,恢复良知。

10、王守仁的学说在明代中后期曾十分流行。由于陆九渊和王守仁都高度重视“心”的作用,世人习称这一学派为“陆王心学”。第 3 课 家族制度与君主政治家族制度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基本特征是 “家国同构”, 即家族与国家在组织结构上具有共同性,家长与家族成员之间,君主与臣僚百姓之间,都存在森严的等级差别。国可视为家的扩展,家就像是国的缩影。其根源在于长期遗存的血缘纽带对人们社会关系的深刻影响。构成中国传统社会基石的父系家族起源于新石器时代后期,这是由同一位男性祖先的若干代子孙汇集聚居,按照一定规范,以血缘为纽带结合而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其形成发展和演变与传统农业经济的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中国传统社会

11、制度的核心是家族制度。古代五种主要的社会关系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即所谓的“五伦” ,多为家族亲缘关系,其余都可由亲缘关系推出。传统的社会伦理、国家伦理也都从家族伦理演绎而来。中国的家族形态在漫长的历史时期曾经历多次变化,春秋以前为宗法制家族,汉魏至唐为门阀制家族,宋以来为宗族制家族。“家国同构”的特征在西周宗法时代得到典型的体现。洲王在政治上是“天子”,是天下共主;在家族内是最高家长,是天下“大宗”。依次而下的诸侯、卿、大副,也都在各自的封国、封地中集政治权力和家族权力于一身。家与国的一致性及其彼此沟通,使君权与父权互为表里,可以互相转换。周公“制礼作乐”,对社会成员的地位、权力、责

12、任和义务做出严格规定,所维护的正式这样的社会等级秩序。坦言“吾从周”的孔子为拯救“乱世”而提出的政治思想和伦理学说,即以“周礼”为蓝本,并且作了更为周密的学理论证。严格的宗法制度虽在西周末年已开始瓦解,但建立在血缘纽带基础上的家族制度长盛不衰,宗法关系和宗法原则绵延不绝。汉、魏、两晋、南北朝的大庄园往往就是同祖子孙合族聚居的大家族。世家大族维系此类门阀家族,除凭借其社会特权外,人们的血亲观念和儒家的纲常礼教也起了重要作用。宋代以来,随着血缘关系的疏远和私有财产的增长,家族内部的矛盾逐渐计划。儒家学者从稳定社会秩序考虑,极力宣扬传统礼教,提倡“敬宗收族”,将分裂成个体小家庭的同姓族人纳入家族,并

13、以祠堂、家谱、族田等手段,增强家族的约束力和凝聚力。此类总阻值家族延至近代而不衰。君主政治中国的君主政治始于国家政权形成之初,绵延至清朝明灭亡,故有起点早、持续时间长的特点。不过,其间也有重大变化。西周宗法时代的君主政治建立在分封制的基础上,集君权和父权于一身的周王运用政治权力统治与血亲道德制约的双重手段控制天下。秦汉以来的帝国时代,则在郡县制基础上实行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统治。尽管历代皇帝在政治思想和统治策略上多杂采众说,但自汉武帝 “独尊儒术”以后, 儒家学说对君主政治的重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从社会成员的政治权力看,儒家的伦理纲常强化了君与臣、官与民之间尊卑贵贱的登记差别,传统的社会观念始终

14、将君尊臣卑、官大民小视为天经地义。基于“家国同构”的精神, 历代皇帝依旧保持着君与父的双重身份,包括皇帝属下的官吏,也往往被看作父权的代表。 政治与道德的合力推动君主政治不断朝专制集权的方向发展,皇帝对臣民的人身控制也呈现日益严密的趋势。从最高权力的更替看,历代皇帝多遵循宗法原则和儒家礼教,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历代的选官制度也多以儒家学说为取舍标准。汉魏至南北朝,建立在道德评价基础上的推举制是选拔官吏的主要方式,儒家提倡的孝、悌、 廉、 贤士评价的重要准则。科举制创立后,隋、唐、 宋、 元都有儒家经典的考试科目,明、 清科考更是全从儒家的 “四书” 、 “五经” 中出题。儒家学说及时中国古代家族

15、制度的产物,又对家族制度、君主政治的长期延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第 4 课 礼制规范礼仪制度中国素称“礼仪之邦”, “礼仪”在中国古代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礼”是社会政治和行为道德的规范, “仪”是依据“礼”的精神而确立的一系列具体的礼节仪式。一般单称“礼”,或合称“,礼仪”,皆包括上述两方面的内涵。中国的礼仪制度至西周趋于完备,儒家学说中的“礼”即指“周礼”。周礼的实行范围原本仅限于周王室和上层贵族,所谓“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春秋时期, “礼崩乐坏”,孔子提出“克己复礼” ,希望回到西周等级秩序井然的理想社会,并主张将礼推广至平民阶层。汉代儒家非常重视礼的作用,认

16、为“礼”是用来“定亲疏”、 “绝嫌疑”、 “别同异”、 “明是非” 的, 于是继绝存亡,对前代的礼仪制度予以重建和完善。他们不仅对礼的意义作了深入而系统的理论阐述,而且将一系列礼节仪式规范化、世俗化,从治国理家、求学问道到婚丧嫁娶、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作了具体而细致的规定。自此,礼成为社会各阶层共同遵循的行为规范。宋代以来,皇家和高官显贵对汉代礼节中的繁文缛节虽稍有增删变通,但大体遵行不悖。民间则因人及关系和社会生活的诸多变动,出现简省的趋势。宋代儒家一方面强调 “礼治”的重要作用,一方面顺应民俗, 编出一些适合平民所使用的礼书,是礼仪制度更为广泛地普及与民间生活。( )道德教化儒

17、家虽重视礼仪制度的重要作用,但更强调礼应该切合人类内在的情感需要,成为全体社会成员都自觉自愿接受其制约的行为规范。因此, 如何将外在的规范转化为建立在高度道德意识基础上的自觉行为,始终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内容。自孔子开始,历代儒家都致力于从人的心理和生理两方面来探讨道德的本质与起源,并据此提出一系列道德信条,将个人的道德修养作为一切行为的起点。孔子的“仁学”以孝悌、忠恕、信义等为基本的道德准则。孟子强调 “仁义” , 提倡大丈夫须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汉代儒家以仁、义、礼、智、信作为永恒的道德准则,并认为无论尊卑长幼,都有必须履行的伦理义务。宋明理学家更将儒家的道德准则提升

18、至宇宙本院的高度,要求人们自觉地 “明天理, 灭人欲” 。历代儒家都认为道德意识的培育关键在于道德教育,所以非常重视伦理道德的教化功能。孔子教育弟子即将的行训练置于首位。道德教化的方式应该身教重于言教,尊者、长者尤须以身作则,成为道德的表率,否则就会造成“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的后果。宋代以来,儒家学者更加重视道德教化的通俗化和普及化, 相应的童蒙读本、闺范守则、治家格言等大量涌现。所以说, “礼制”的长期施行,实以道德教化为其重要基础。援礼入法主要通过教育、劝勉、习惯、舆论的引导而推行的礼仪制度,原本不是一种强制性的行为规范。但随着儒家学说在汉代被定于一尊,成为居主

19、导地位的官方意识形态之后,先前按照法家精神制定的中国古代成文法不断渗入儒家思想,儒家所维护的社会等级秩序以及相应的礼制规范和伦理纲常,逐渐成为凌驾于法律之上的最高准则。至隋唐时代,以 “援礼入法” 为特征的法律文本大体成型。宋元以来的法律修订,也都沿袭了 “援礼入法”道德精神。“援礼入法”的实质是将传统等级制度和礼制规范的原则贯彻到国家法律之中,依据人们的身份地位与社会关系来断案量刑。魏晋以后,统治者将危及社会等级秩序的十项行为定位 “十恶” , 视作不可饶恕,必须严惩的重大最恶。 “十恶” 之外的罪行,如果是皇亲国戚、达官显贵,则可根据其身份地位以及对朝廷的功绩酌情减刑,成为“八议”。如果是

20、平民侵害权贵,晚辈侵害长辈,则根据尊卑上下和血缘亲疏加等严惩。可见,中国古代社会成员法律地位的不平等,与“援礼入法”密切相关。第 5 课 儒家文化的传播辐射东亚秦汉以来,中国文化先后传入越南、朝鲜、日本等东亚国家,形成以中国文化为轴心的东亚文化圈,因儒学的影响尤为深远,所以也称“儒家文化圈”。儒家思想约于公元前3 世纪传入越南,约于1 世纪前后传入朝鲜,6 世纪初,又经朝鲜传入日本。经过一段时间的传播,儒学在这些地区的影响不断扩大,日益受人尊崇,嘴尖成为入居主导地位的官方哲学。越、朝、日三国在仿效中国体制进行制度建设和社会改革是,儒家文化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越、朝、日的历代王朝都设立以儒学为主

21、要教学内容的中央官学和地方学校,私人办学也普遍教授儒学。三个国家都建有崇奉孔子的文庙,定期举行祭孔大典。越南和朝鲜都仿照中国,以科举制选拔官员,考试科目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日本学生在中央或地方官学中完成学业,经考试合格,可授予官职。由于长期的吸收、融合,儒家思想成为越、朝、日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深渗入人们的社会观念、伦理规范和日常生活之中,时至今日,上述三国仍保留不少于后总国相似的社会礼仪与风俗习惯。远播西方欧洲人是对中国文献的翻译、介绍约始于16 世纪,耶稣会士来华后,更对儒家经典进行系统得翻译与西传。最早进入中国内地的罗明坚曾向欧洲寄回大学、 孟子的部分译文。长期居留中国的利玛窦贡

22、献尤为卓著,他悉心钻研儒学,不仅将“四书”译成拉丁文寄回西方, 还在 利玛窦中国札记中以很大篇幅对儒学及其社会影响做了全面而详细的介绍。进入 17 世纪后,西方传教士对儒家经典的译介渐具规模,译文日益完善。明朝天启年间,金尼阁对“五经”作了部分翻译,刊印于杭州。清朝康熙年间,寓居中国 20 多年的柏应理回欧,他在法国巴黎以拉丁文编著出版中国哲学家孔子一书。内容包括作者对儒学的详细介绍、孔子传和孔子画像、 “四书” 译文等, 并附有中国王朝纪年表。至 18 世纪中叶,已有相当数量的儒学著作译本及相关介绍经传教士之手流往西方。第 6 课 思想潮流的演进“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明末清初,一批西方传教士

23、来华,曾将西方的天文、算学、地理知识带到中国,形成西学东渐的高潮。后来由于清政府推行闭关政策,阻绝中西往来,西学东渐之路不复畅通。两次鸦片战争之后,随着来华西人的逐渐增多和中外交往的不断扩大,西学再度传入中国,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冲击。面对中西交汇的“千古变局”,洋务派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要求在白吃中国固有政治制度和纲常名教的前提下, “力师西法”, 采西学,制洋器,以求自强。务派赖以“借法自强”、办洋务积极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近代军事与民用工业,开设各种洋务学堂,翻译西书,派遣留学生出洋学习,不仅促进了西学新知的传播和社会观念的变革,也是中国在现代化道路上迈出了第一

24、步。随着时势的推移, “西学”的内涵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仅在器物层面零零星星地学习西方,并不能实现国家的富强。一些人明确对“中体西用”论提出批评。甲午战争以后,随着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人们思想认识的深化, “中体西用”论渐趋沉寂。进化论的输入甲午战后,在民族危机的刺激下,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发起了旨在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为了争取更多的官绅支持和参与变法,他们四处奔走,在各地创办报刊、组织学会、开办学堂,大力宣传维新变法思想。除了从中国儒家经籍中寻找变法依据之外,康、梁等人还积极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吸取和借用西方社会政治学说,作为思想武器。其中,最重要的西学理论就是进化论。1

25、897年,严复在报纸上发表译著天演论,将进化论系统地介绍到中国。在书中,他法主张,认为实行变法,就能“自强保种”,否则就要亡国灭种,为“天演”所淘汰。这给甲午战后面临管分巨祸的中国敲响了警钟,在思想界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以严译进化论为理论依据,维新派进行了广泛的晕轮宣传,深刻阐明了变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从思想上、舆论上为戊戌变法的政治事件创造了条件。在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道德打压下,戊戌变法以失败而告终。但是, 进化论的输入和传播, 却为中国人带来了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对当时和后世的知识分则产生了深 刻的影响,有力地推动了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和社会变革。共和革命思潮戊戌变法的失败表明,

26、在中国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是行不通的。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和富强,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提出了建立牧民主共和国的奋斗目标,并主张用革命的手段来实现这一目标,掀起了共和革命的大潮。1894 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创建兴中会,随即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革命纲领,明确将反清斗争和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结合起来。 1895 年,兴中会在广州密谋失败后,孙中山被迫流亡海外。此后, 他往来于日本以及美、英等国, 继续宣传革命,并深入考察西方社会,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自己的民主革命思想。20 世纪初年,随着国内形势的变化,同情或支持孙中山的人越来越多,一批知识分子迅速觉

27、醒,他们创立革命团体,发行革命书刊,公开集会演说,猛烈批判清政府的专制统治,积极传播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大造革命舆论。尤其是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和陈天华的警世钟、 猛回头等宣传品,风行一时,广为传诵,对于革命思想的传播起了很大的作用。正是在革命潮流的推动下,孙中山联络黄兴、宋教仁等人,于1905 年 8 月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确立了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十六字革命纲领,进而又在民报发刊词中将这一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集中表达了共和革命的基本理念,是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

28、。这一纲领在宣传和鼓动革命、动员和组织群众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后, 在同盟会的领导下,革命党人一面继续传播牧民主革命思想,一面派人回国,不断发动武装起义,并最终取 得武昌起义的胜利,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起中华民国。第 7 课 新文化运动的勃兴“德先生”与“赛先生”辛亥革命促成了君主制度的终结和中华民国的建立,使中国历史越出了改朝换代的旧轨,一度给国人带来很大的希望。然而,民国初年的帝制复辟以及随后出现的军阀统治、军阀混战和种种社会危机,又将人们的希望击得粉碎。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从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中认识到,要实现真正的民主共和,就必须彻底批判中国的旧思想、旧文化和旧礼教,引进民主和科学。由此,

29、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1915 年 9 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主张破除陈腐道德封建意识,自觉更新思想观念,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青年杂志从第二卷第一号起更名为新青年。 1917年初,陈独秀受聘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新青年也从上海迁至北京。在北京大学任教的李大钊、胡适、钱玄同对等人先后加入该刊编辑部或为该刊撰稿,形成了一个新文化阵营。聚集了一大批新文化人的北京大学,在蔡元培的主持下,也逐渐发展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提倡民主与科学。陈独秀杰用这两个词的英文发音( democracy和science) ,形象地称之为“德先生”与“赛先生”。所谓民主,就是要宣传

30、民主思想,建立民主政治,用民主精神来反对封建专制和军阀独裁;所谓科学,不仅仅是指各种具体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指在看待客观事物时要运用科学观点、科学方法,提倡科学精神,运用科学法则,反对迷信、盲从和武断。新文化运动时一次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运动,它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猛烈批判封建旧文化、旧思想、旧礼教,大力倡导新文化、新思想和新道德,打破了传统的精神枷锁,极大地鼓舞了人们,特别是广大青年探求真理的热情,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基础。中西文化论战新青年问世后,公开宣称“所谓新知就是外来之西洋文化,所谓旧者就是中国固有之文化”,主张以新易旧、以西方文化取代中国固有文化。如此激烈的批判态度和

31、鲜明的文化取向,激起一些人的强烈反对。从1916 年起, 东方杂志主编杜亚泉连续发表文章,抨击新文化运动。陈独秀、李大钊等人进行了针锋相对的反驳。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中西文化问题的论战。五四运动之后,传统文化受到猛烈冲击,西方新思想、新观念大量输入,完全拒斥外来文化的论调已根本站不住脚。章士钊、梁启超等人又先后提出“新旧调和”论、中西文化“化合” 说, 梁漱溟则明确主张维护儒家文化。中西完话问题的论争更广泛地展开。李大钊、胡适、瞿秋白等人以新青年、 每周评论等杂志为舆论阵地,积极参加论战,深刻阐明了新文化取代旧文化的历史必然性。在中西文化论战中,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积极宣传新思想、新文化,强调文

32、化的时代性和不同社会发展程度的差异性,扩大了新文化的影响,进一步传播了与传统文化彻底决裂的新文化精神,其主流无疑是正确的,但他们忽视甚至否定文化的传承性和民族性,存在着绝对化、简单化的倾向。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是新文化运动后期的重要内容。早在19 世纪末,在传教士主办的报刊中就有关于马克思、恩格斯生平及其学说的介绍。20 世纪初年,梁启超与留日学生在向国内输入西方新思想、新学理的过程中,开始零星地介绍马克思及其学说。马君武、朱执信等革命党人也发表文章,介绍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及其著作。这些介绍虽然是片断的、不系统的,但对中国引进马克思主义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1917 年俄

33、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极大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欻波。1918 年,李大钊相继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庶民的胜利等等文章,宣传和介绍马克思主义。1919年, 新青年出版“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刊载了多篇介绍马克思生平传略及其学说的文章。 其中, 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 对马克思主义做了较为系统的阐释。此外,杨夸 包 安、李达、李汉俊、陈望道等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也翻译、出版了一些宣传和介绍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和文章。五四运动以后,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刊物和社会团体不断涌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逐渐传播开来。各地的共产主义者开始在工人中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积极谋求建立工人阶级张党。马克

34、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从一种革命理论转变为巨大的政治力量。第 9 课 科技与文化的发展一、近代科技的引进近代西学东渐的表现和结果前接:明清西学东渐19 世纪 60 年代以后,(背景)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和报刊、学堂、出版机构的陆续增多,西学传播的渠道大大拓宽,(状况)西方近代科技知识被大规模地引入中国。到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西方各种科学知识和一些工艺制造技术均已传入中国。一些科学理论和假说,如宇宙生成学说、太阳黑子理论、生物进化论等,也被介绍到中国。在近代科技引进和传播的过程中,李善兰、徐寿、华蘅芳与傅兰雅(英国传教士)等人的贡献尤大。(评价·影响) 西方科技知识的大量

35、引进和传播, 不仅开阔了中国人的视野,改变了人们的自然观念, 也极大地促进了近代中国科技的发展。例如: 詹天佑 主持修筑京张铁路、 冯如 研制出中国第一架飞机等二、西书的翻译与出版近代西学东渐的重要途径西学书籍的翻译出版,是西学东渐的重要途径。(阶段一·西人翻译) 鸦片战争之后,来华西人在传教、经商之外,还从事办学、办报等活动, 并聘请华人学者翻译和出版西书。Eg:西人在华创办的译书机构,如早期的墨海书馆、美华书馆以及后来的广学会等,都较为著名。(阶段二·专门机构)洋务运动期间,(目的)为了更好地学习西方的科学和工艺制造技术,洋务派在洋务企业和洋务学堂中也设置了一些译书机构

36、,大量翻译出版西学书籍。Eg(各有专攻):其中,江南制造局翻译馆的成绩最为显著,所译西书,数量多,影响大,除了少量的史、地、政法方面的书籍之外,主要是军事、工程和科技类书籍。京师同文馆翻译的西书,则以外交、世界历史、国际公法等方面的书籍为主,影响较大。此外,福州船政局、开平矿务局、上海广方言馆等都设有译书机构。(阶段三·译书热潮)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在西学东渐大潮的推动下,中国兴起了一股翻译西书的热潮,(表现)涌现出许多新的译书机构,翻译出版了大量西书,内容从兵制、农政、矿务、商学、地学,到博物、史志、法政、学校、交涉、宗教、哲学、文学,无所不包。与此同时,一些 专营或兼营

37、出版印刷业务的书局、印书馆,也编译西书。 其中, 创建于 1897年的商务印书馆,编译出版了许多西学名著,在传播西方文化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三、报刊业的繁荣报刊是一种以刊载新闻、发表评论为主要特色的大众传媒。(阶段一·开始·西人办报到国人办报) 近代中国,报刊最初由在华外国人创办,即有外文的,也有中文的,以后国人仿效自办。早期的报刊大多集中在沿海通商口岸及周边地区,后来内地省份的大中城市也开始办报。(阶段二·热潮·维新报刊) 甲午战争以后,在维新思潮的推动下,许多有识之士都将报刊视为传播新知、开启民智、宣传变法的一种有效手段,竭力鼓吹办报。各地因此形成了

38、一股办报热潮,出现了以时务报、 国闻报为代表的一批维新报刊。(阶段三·繁荣·华资民办) 进入 20 世纪以后,A 华资民办报刊大量创办,国内报刊业呈现出全面繁荣的态势,涌现出苏报、 时报 、 民立报等一大批管受欢迎的报刊。B 此外, 留学生以及资产阶级维新派人士、革命党人在海外也创办了一些报刊,影响较大的有清议报 、 新民丛报、 民报等。(典型)创办于 1872 年的 申报 是历史最为长久、影响最大的一份中文报刊: (史料价值)A 内容丰富,B 较为翔实地记载了近代中国社会变化的曲折历程,C 保存了大量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以及社会生活等方面的信息,堪称是中国近代史的史料

39、宝库。(特点) 早期的报刊大多以文言为主,后来大多采用接近口语的文字来吸引读者,甚至还出现了许多面向下层民众的白话报刊。 各类报刊及时报道国内外的重要事实,反映民情民意,内容丰富多彩,发行广泛,(影响)在开启民智、传播西学、普及教育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读者的增加,各种利益集团为了宣传自己的主张,都纷纷创办报刊,抢占舆论阵地,影响民众。第 10 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交通通讯的改进近代以前,中国的交通工具主要是轿子、马车和帆船等。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文明的输入,新式交通工具陆续传入中国。 最早被采用的新式交通工具是轮船。A天津条约签订后不久(60 年代 ),外商就开始在华设立轮船公司。B18

40、73 年, 李鸿章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使用蒸汽轮船经营运输业务。 这是近代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轮船运输企业。C 此后, 中国官商又陆续开办了一些航运公司。随着大量轮船航行于近海内河,使用帆船运输的情况逐渐减少。 继轮船之后,出现了铁路交通。A 1881 年,唐胥铁路建成通车,这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条铁路。B 甲午战争以后( 19 世纪末) , 中国出现了筑路高潮,陆续建成了芦汉、沪宁、津浦等铁路。C 民国以后,又建成陇海、粤汉等铁路干线,初步形成了纵横交错的铁路交通网。 20 世纪初年,上海、天津等城市相继引进汽车。最初,汽车仅为中外官商私人自用;后来, 出现了出租汽车公司和公共汽车公司。与此同

41、时有轨电车和无轨电车也在天津、上海、北京等地出现过,成为城市的公共交通工具。 中国过去的公文和书信往来主要依靠步行、马匹和舟船递送。近代以来,电报、电话等新的通讯手段被引入中国,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社会习俗的变化(背景)近代以来,随着西学东渐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西方文明礼仪的传入,中国人的社会习俗也发生了变化。尤其是民国建立以后,南京临时政府发布了一系列革除“旧染污俗”的政令, (内容)涉及剪发辫、禁缠足、易服饰、改称谓、废跪拜等方方面面,极大地推进了社会习俗的变革。(典型·易服饰)旧 清代服饰,官民有别:在民间,男子一般穿长袍、马褂。新 辛亥革命以后,许多象征封建等级特权的服饰,如

42、顶戴花翎、补服马褂等被淘汰,洋装洋服开始流行。民国初年,男子礼服一般为西服和袍褂。20 世纪 20 年代以后,在大城市里流行的男装是西服、中山装和长衫,女装主要是旗袍。(典型·改称谓、废跪拜)旧 清代官场上的称谓,多按官职大小,称“老爷”、 “大人” 。日常生活中,通行的社交礼节有跪拜、作揖、请安、拱手等。新 民国成立后,政府明令官员之间以官职相称,民间以“先生”或“君”相称,并颁布专门的礼制,废止跪拜、请安等旧礼节,改用鞠躬礼和脱帽礼。与此同时,西方的握手礼也开始流行。(意义)称谓和礼节的变化,体现了社会平等意识,破除了传统的尊卑等级观念,代之以人格的平等。第 12 课 毛泽东思想

43、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1927 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走上了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进行无产阶级革命,没有历史的吸纳力,面对中国特殊的国情,靠背诵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和照搬外国经验,不可能解决问题。但在20 世纪 20 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和中国共产党内都发生过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使中国革命遭遇重大挫折。1928 1933 年间,毛泽东将革命实践的经验上升为理论,撰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长期存在? 、 井冈山的斗争、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一系列文章,系统地总结了农村包围城市、武

44、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这条新道路的开辟,是在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同党内的教条主义错误倾向做坚决斗争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实践中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它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1945 年,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所创造的理论成果,正式命名为毛泽东思想,将毛泽东思想规定为党的一切工作的指针并写入党章。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中国革命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第 13 课 邓小平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建设有中国特色

45、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中古共产党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思想界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确立了 “三步走” 的伟大战略目标,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地推进体制改革,毫不动摇地促进对外开放, 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举世瞩目的巨大辉煌成就,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实现了由弱到强的举世瞩目的的巨大转变。中共十二大以后,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内部结构明显改善, 基本实现了由以粮为纲向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的转变。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给弄促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支撑农村经济最坚实的基础。为适应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及解放和

46、发展生产力的要求,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基本实现了由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向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转变。遵循邓小平提出的改革开放路线,中国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折,形成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区域梯次开放的格局,在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设备以提高出口创汇能力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到2007 年,我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7602 亿美元。第 14 课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2000 年 2 月,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时,第一次比较全面而具体地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01 年 7 月,江泽民对“三个代表”重要

47、思想做了进一步的阐述。2003 年 10 月,中共中央召开十六届三中全会,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首次提出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在科学判断国内外形势和世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的。第 15 课 开埠之前的上海崧泽文化上海地区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了文明的雏形。1957 年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在青浦县 (现为青浦区)进行考古调查时,于 泽村发现了继承马家浜文化并向梁祝文化过渡的文化遗存。发掘结果总结为泽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 ,并将该遗址命名为泽文化。上海建城元代设县后,上海并没有立即建筑城墙。到明代因倭寇侵扰而使筑城自卫的问题日益迫切。嘉靖三十二年(155

48、3) ,上海乡绅顾从礼奏请筑城,同年九月动工,十一月竣事,城墙的建筑奠定了开埠前上海城市的基本格局。第 16 课 近代上海市政的变迁上海开埠与租界的市政1842 年,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屈辱地签订南京条约,上海成为条约中被迫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1843 年 11 月 17 日,上海正式开埠。1845 年 11 月,以虎门条约为主要依据的上海土地章程订立,具体规定了上海西人居留地的租地方法、范围、使用界定、市政管理原则等内容。这个章程的颁布,宣告英租界的辟设。而美、法两国也紧随英国之后相继辟设租界。租界的辟设使上海成为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按照土地章程,租界作为西人居留地,

49、实行华洋分处原则,即华人可以到租界里进行买卖交易,但不得入内租地、造房、租房、居住。1853 年,响应太平天国运动的小刀会起义爆发。起义军占领上海县城,清政府为了切断城厢附近居民与小刀会的联系,强令居民迁徙,并放火焚烧十六铺一带的民宅、商铺,逼迫大批难民流入租界。于是,租界里中国居民激增,造成事实上的华洋杂居。1854 年 7 月,英、美、法三国领事部合法地抛开中国政府,单方面修改土地章程,修改后的章程为租界建立自己的“政权”奠定了“法律基础”。 7 月 11 日,租界的 “市政机关”正式诞生。这个机关在英文中称为“市政委员会”( Municipal Council ) ,但在中文中却被翻译为

50、“工部局”并长期习用。华洋杂居的局面改变了租界中基本只有西人的历史,而工部局的建立以及以后其各种下属机关的陆续设置,最终导致了租界完全脱离中国政府的行政治理范围而取得了一种独立地位。中国政府只能虚拥土地主权之名,至此租界成为了所谓“国中之国”。由于租界不受中国政府管辖,一些来自欧美国家的 “冒险家”来到上海淘金,其中亦有不少恶性昭著的违法分子,因此上海也被称为“冒险家的乐园”。晚清华界的市政开埠后,清政府在上海的地方行政体制仍如以前一样,这一状态直至20 世纪初始有改变。 1900 年闸北绅商率先组织闸北工程总局,此为上海华界市政变革的发端,但因各项建设费用浩大,财政入不敷出而停办。1905

51、年,南市绅商又向地方政府建议推行地方自治,得到支持。11 月, “总工程局”成立,承办马路、电灯、警察等各项事宜。 1909 年清政府正式颁布城镇地方自治章程后,总工程局随即改为“城厢自治内外公所”,成为整个华界由政府授权建立的地方自治总机关。地方自治的创办,即使上海华界在晚清发生的一个重要变革,也为中国传统的地方政治制度的改革开创了一个新起点。当然, 这样的地方自治是在清政府的监督下进行的,它不是一个真正的地方政府,其权力是受到相当限制的。第 17 课 近代上海的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经济的发展上海开埠以后,上海城市的经济功能与地位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19 世纪 50 年代以后,上海逐渐成为中国

52、最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并且在对外贸易的推动下,开始了近代经济的发展进程。当时上海集中了数量众多的洋行、银行、 钱庄、 栈号等商业贸易组织和机构。但是,直到 19 世纪末,上海经济的主流还是以外贸为主导的贸易导向性经济。依托繁荣的对外贸易,上海民族商业资本迅速积累。在洋货行销的刺激下,约在19 世纪 80 年代,上海诞生了仿洋机制品工业,并进一步孕育了民族工业的创建。一大批面粉、棉纺织、火柴、卷烟、肥皂等民族资本工厂纷纷建立。城市建设的推进随着上海经济的迅猛发展,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城市建设亦迈开了现代化的步伐。到 20 世纪初,与建立起基本的公共道路系统。同时,上海的道路经历了从吐露、碎石路到

53、柏油路的变迁。与此相适应,上海的交通工具也经历了从轿子到马车、人力车再到电车的变化。 道路交通建设的演进使上海城市格局和整体风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它标志着一座完全不同于老城厢的近代都市已经崛起。建立公共照明系统是城市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内容。1865 年后,上海率先在主要街道两旁安装了煤气炉路灯。1882 年上海电光公司创办后,电灯又逐步取代了煤气路灯成为上海城市照明的主力。城市供水网络直接影响居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开埠之前,上海居民世世代代都用江河溪水或井水。开埠后,上海人口迅速膨胀,城市规模急剧扩展,水质污染日趋严重。出于公众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19 世纪 60 年代中期,上海即开始筹

54、建城市供水网络。随着杨树浦水厂、董家渡水厂和闸北水电公司的相继创办,上海城市供水网初具规模。第 18课 近代上海文化的发展引领风气的市民生活在中西文化交融的大背景下,近代上海市民的生活方式一直引领着崭新的社会风气,尤其突出地表现在居住、饮食和服饰方面。在居住上,上海市民独具匠心地创造了石库门建筑。这种建筑脱胎于江南传统民居,又加入了西式建筑的元素。因其以石料作门框,配以黑漆厚木门故称“石库门”。石库门的出现与 19 世纪 50 年代上海租界的人口激增有关。后来经过多次创新,终于在20 世纪初成为一种占地少、用料省、造价低、适合单身移民和小家庭居住的独特住宅,并衍生出非常具有上海特色的石库门弄堂文化。在饮食上,上海既有流行于租界的 “吃大菜、 品西餐” , 也有起源于当地传统的本帮菜,更有各地名菜如川菜和淮扬菜合流后诞生的海派新菜。在服饰上,晚清时期,上海已成为国内公认的流行服饰的中心。20 世纪 20 年代后期至40 年代,上海更是成为世界流行服饰的集散地,欧美当季的时新服饰仅三四个月后就会输入上海。加之沪上裁缝的巧手改良,形成了既与欧美同步又有独到风格的海派服饰。各地则都已上海的流行趋向为楷模,一衣一扣,一鞋一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