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安全体系标准介绍2013_第1页
职业健康安全体系标准介绍2013_第2页
职业健康安全体系标准介绍2013_第3页
职业健康安全体系标准介绍2013_第4页
职业健康安全体系标准介绍201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职业健康安全管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基础知识培训理体系基础知识培训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的概述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的概述 与职业健康安全有关的概念与职业健康安全有关的概念 职业健康安全系列标准要求职业健康安全系列标准要求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职业健康安全(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OHS)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OHSMS) 职业健康安全评价系列标准(occupational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职业健康安全(occupat

2、ional health and safety-OHS)影响或可能影响工作场所内的员工或其他工作影响或可能影响工作场所内的员工或其他工作人员(包括临时工和承包方员工)、访问者或任人员(包括临时工和承包方员工)、访问者或任何其他人员的健康安全的条件和因素。何其他人员的健康安全的条件和因素。 工作场所 组织的内部场所 与生产活动有关的临时、流动场所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management )为保证劳动者安全健康和国家及人民生命财为保证劳动者安全健康和国家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所采取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3、、改善产安全所采取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改善活动活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management-OHSMS)组织管理体系的一部分,用于制定和实施组织组织管理体系的一部分,用于制定和实施组织的职业安全方针并管理其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职业安全方针并管理其职业健康安全风险。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 标准的产生标准的产生 标准系列标准系列 标准理解标准理解 建立及推行安全卫生标准体系的好处建立及推行安全卫生标准体系的好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标准产生的原因标准产生的原因 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 强

4、化质量管理的同时,建立与生产管理同步的强化质量管理的同时,建立与生产管理同步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 WTO的最基本原则:公平竞争(绿色贸易壁垒、的最基本原则:公平竞争(绿色贸易壁垒、劳工贸易壁垒)劳工贸易壁垒) 标准的发展标准的发展 英国的英国的BSI制定了制定了BS8800:1996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指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指南、相继美国、澳大利亚、日本、挪威的一些组织制定了关于南、相继美国、澳大利亚、日本、挪威的一些组织制定了关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指导性文件。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指导性文件。 1999年

5、年BSI、DNV、SGS等十四家认证公司提出等十四家认证公司提出OHSAS,即,即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规范、OHSAS1800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AS18001实施指南实施指南 认证标认证标准准 ISO也多次提议制订国际标准(暂缓制订职业健康安全标准)也多次提议制订国际标准(暂缓制订职业健康安全标准) 中国国家经贸委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试行标准:中国国家经贸委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试行标准:1999.10.13 中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

6、系理体系 规范和规范和GB/T28002-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指南指南:2002.1.1 GB/T28001-2011 版最新标准 中国职业健康安全现状中国职业健康安全现状国民经济高速增长,职业健康安全状况远远滞后经济建设的国民经济高速增长,职业健康安全状况远远滞后经济建设的步伐,重大恶性事故时有发生,职业病人数居高不下,安步伐,重大恶性事故时有发生,职业病人数居高不下,安全生产成为困扰经济发展的难题。全生产成为困扰经济发展的难题。1995-1996年工矿企业工伤事故死亡年工矿企业工伤事故死亡39099人人1997年死亡年死亡11087人人1998年死亡年死亡14

7、660人人2000年一次死亡年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重特大事故人以上的重特大事故171起起2001年年1-7一次死亡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重特大事故人以上的重特大事故75起起50多万个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危害多万个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危害接触粉尘、毒物和噪声等职业危害的职工接触粉尘、毒物和噪声等职业危害的职工2500万以上万以上2000年各类职业病年各类职业病11718例例每年工伤事故直接损失数十亿人民币、职业病损失近百亿每年工伤事故直接损失数十亿人民币、职业病损失近百亿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 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而不是健康安全标准。 适用于各种行业及规模,是系列标准 健康安全管理体

8、系的基本思想:管理者带头抓安全,建立实施文件化体系,进行目标管理,遵循法规,注重危害风险预防控制、持续改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OHSAS18000标准系列 OHSAS18001:1999 职业健康安全评估系列:标准 OHSAS18002 职业健康安全评估系列:指南 OHSAS18003 (拟议中) 职业健康安全评估系列:审核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建立及推行健康安全标准体系的好处 对企业产生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效益:减少企业安全健康事故,改善劳动关系(上下级、雇主与员工等),增加企业凝聚力;提高员工士气及劳动生产率,提高企业获利能力。 树立企业形象; 有助于消除贸易壁垒。 职业健康安全有关的概

9、念 安全是一个相对性的概念,安全与否要对照风险的接受程度来判定。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化,可接受的程度也会发生变化,从而使安全状态也产生变化。职业健康安全有关的概念事故产生原因:事故产生原因: 不标准的行为:不遵守规定、不使用安全不标准的行为:不遵守规定、不使用安全设施及防护、嘻戏、不适当动作等。设施及防护、嘻戏、不适当动作等。 不标准状况:不适当的警告系统、拥挤的不标准状况:不适当的警告系统、拥挤的工作场所、工作场所、 有缺陷的工具或设备、不适当有缺陷的工具或设备、不适当的防护设备或设施、不良的照明、不良的的防护设备或设施、不良的照明、不良的通风、过度暴露于有害环境等。通风、过度暴露于有害环境等

10、。职业健康安全有关的概念事故产生原因(续):事故产生原因(续): 人为因素:专业知识不足、能力技巧不足、人为因素:专业知识不足、能力技巧不足、工作压力、个人家庭因素、不适当的激励工作压力、个人家庭因素、不适当的激励措施等。措施等。 工作因素:不适当的指挥、不适当的设计、工作因素:不适当的指挥、不适当的设计、不适当的工作标准、滥用及误用、消耗磨不适当的工作标准、滥用及误用、消耗磨损、不适当的工作设备、采购使用不适当损、不适当的工作设备、采购使用不适当的材料等。的材料等。职业健康安全有关的概念事故产生原因(续):事故产生原因(续): 海因里希的多米诺骨牌原理:海因里希的多米诺骨牌原理: 事故是事故

11、因素发生连锁反应的结果事故是事故因素发生连锁反应的结果职业健康安全有关的概念事故控制的方法:移掉其中某一骨牌,使系事故控制的方法:移掉其中某一骨牌,使系列中断事故控制三阶段列中断事故控制三阶段事故发生时:紧急应变部署火灾及爆炸控制减少能量泻放防护罩与挡墙个人防护器具等事故发生前:领导与管理定期检查培训作业检讨及改 善等事故发生后:救援与急救有效清理设备修复废弃物控制赔偿控制等职业健康安全有关的概念 相关方:与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有关的或受其职业健康安全绩效影响的个人或团体。 个人可以包括:组织的员工、员工亲属、股东、顾客等; 团体主要包括:供方、银行、合同方、政府主管部门等。职业健康安全体系

12、标准要求2.规范性引用文件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19000-2008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3.术语和定义术语和定义4.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素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素(共17个) 4 .1 总要求总要求 组织应根据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及持组织应根据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及持续改善续改善 OH&S 管理体系管理体系,确定它将如何满足这些确定它将如何满足这些要求并形成文件。要求并形成文件。 组织应界其组织应界其 OH&S 管理体系覆盖的范围,并形成管理体系覆盖的范围,并形成文件。文件。 4. 1 总要求 组织 应根据本标准建 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确定如何满足

13、这些要求,并形成文件. 第4章描述了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 职业 健 康安全管理体系模式如图1所示。 职业健康安全体系标准要求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管理评审持续改进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实施和运行策划检查和纠正措施管理评审职业健康安全体系标准要求标准体系的架构标准体系的架构 4.1 总要求总要求ACTION4.6管理评审4.5检查4.5.1绩效测量和监视4.5.2 合规性评价4.5.3事件调查、不符合、 纠正和预防措施4.5.4记录控制4.5.4内部审核CHECK4.4实施和运行4.4.1资源、作用、职责、责任和权限4.4.2能力、培训和意识 4.4.3沟通、参与和协商4.4.4文件4.4.5文件

14、控制4.4.6运行控制4.4.7应急准备和响应4.3策划4.3.1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4.3.2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4.3.3目标和方案 PLANDO4.2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持续改善持续改善职业健康安全体系标准要求 4.2职业健康安全方针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管理评审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绩效测量的反馈策划审核 职业健康安全体系标准要求2职业健康安全方针职业健康安全方针例子:例子:1 . 零灾害 零伤害 零职业病 2. 安全第一 质量第二 生产第三 4.3策划策划职业健康安全方针计划绩效测量的反馈审核实施和运行 4.3.1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 组织应建立、实施及保持程序, 以持

15、续进行危险辨识、风险评价和必要控制措施的确定。 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估的程序应考虑: a)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 b)所有进入工作场所人员(包括承包方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 c)人的行为、能力和其他的人的因素; d) 已识别的源于工作场所之外,能够对工作场所内组织控制下的人员的健康安全产生不利影响 的危险源; e)在工作场所附近,由组织控制下的工作相关活动所产生的危险源; 注1:按环境因素对此类危险源进行评估可能更为合适。 f)由本组织或外界提供的工作场所的基础设施、设备和材料; g) 组织及其活动的变更、材料的变更或计划的变更; h)OH&S管理体系的更改包括临性的变更等,及其对运行、过程和活动的

16、影响; i)所有与风险评价和实施必要控制措施相关的适用法律义务(也可参考3.12的注解); j) 对工作区域、过程、装置、机械和(或)设备、操作程序和工作组织的设计,包括其对人的能力的适应性。 危险 源 辨 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过程宜使组织能够持续地识别、评价和控制其职业健康安全风险 在任何 情 况下,均宜考虑组织内的正常和非正常运行。以及潜在的紧急情况 危险 源 辨 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过程的复杂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诸如组织规模、组织内工作场所状况、危险源的性质和复杂性以及重要性等因素 GB/丁28001中4. 3. 1的目的并不是迫使危险源很有限的小组织也进行复杂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

17、价和风险控制活动。 初始评审中考虑以下方面(但不限于此): - 一法 规 要 求 ; 对组 织 所 面 临 的 职 业 健 康安全风险的识别; 对 所 有 现 行 职 业 健 康 安全管理惯例、过程和程序的审查: 对 已往 事 件 、 事 故 和 紧 急情况的调查资料的评价口 根 据 活 动 的性 质,适合于初始评审的方法可包括 一检 查 表 ; 面 谈 ; 一直 接 检 查 和 测 量 ; 以往 管 理 体 系 审 核 或 其 他评审的结果。 值得 强 调 的 是 ,初始评审不能代替4.3. 1 的其余部分所给定的已构成系统的方法。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策划的步骤:1、确定组织的业

18、务活动及活动场所。2、对各项业务活动及活动场所中的危险源及其潜在风险进行辨识。3、对与各项危险源有关的风险进行评价。4、判定风险级别以及风险是否可容许。5、确定重大OHS风险。6、针对评价中需要控制的风险,制定风险控制措施。 有 关 组织的设施、过程和活动的信息,包括以下方面: 更改 控 制 程 序 的详 情 ; 现 场 平 面 图 ; 过 程 流 程 图 ; 危险 材 料 库 存 清 单 ( 原 材 料 、化学品、废料、产品、副产品); 毒理 学 和 其 他 职 业 健 康 安 全 资料; 监视 资 料 ( 见 4. 5. 1 卜 工作 场 所 环 境 资 料 风险评估更新风险评估更新 定期

19、,如每年审查一次 制程、工艺变更 重大设备变更 产品变更 法规变更 风险控制风险控制 由频率及后果严重度决定 风险大小决定控制的策略及优先顺序 虚惊事故也要控制 职业健康安全体系标准要求降低风险的方法降低风险的方法-4TTerminate终止Treat处理Tolerate容忍Transfer转移避免或减少危害暴露损失控制可容许风险保险或外包 适用的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适用的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 与活动、产品或服务有关 法律法规分类: 国家法律(宪法、消防法、劳动法等) 国家及地方法规(消防管理条例) 行业法规(如石油化工行业) 国际公约 许可证、执照等 法律法规的收集 指定部门或人员 建立获取法律

20、法规的渠道 订阅有关报纸(消防报、劳动报、环境报等) 互联网(法律法规全文检索) 行业主管机构 政府部门 与有关信息机构签定信息协议 定期咨询最新信息 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举例 国家法律及国际公约 宪法(42、43、48条等) 刑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第132、133、134等) 劳动法(第六章:劳动安全卫生的52、53、54、55、56、57,第七章: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的58、59、60、61、62、63、64等) 消防法 铁路法等 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公约等 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举例(续) 国务院行政法规 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条例 工厂安全卫生规程 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 女职工劳动保护

21、规定 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 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等 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举例(续) 地方、部委或行业法规 各省市劳动保护条例、消防条例(如杭州市安全卫生管理条例、浙江省消防管理条例) 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程 起重机械安全管理规程 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 厂内机动车辆安全管理规定 电气安全管理规程 电气安全工作规程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定 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消防安全监督管理等职业健康安全体系标准要求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举例(续) 国家与行业、地方安全卫生技术标准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与

22、有关部门/机构的协议或协定 组织自身的相关要求(如上级集团公司等)职业健康安全标准要求4.3.3目标和方案目标和方案组织应在其内部相关职能和层次建立、实施和保持文件化的 OH&S 目标。 可行时,目标应可测量,并与 OH&S 方针相一致,包括防止人身伤害与健康损害,符合组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承诺,以及持续改进的承诺。 在建立和评审其目标时,组织应考虑组织应遵守的适用的法规要求和其他要求及自身的 OH&S 风险。组织还应考虑其可选择的技术方案,其财务、运行与经营要求,以及相关方的观点。 组织应建立、实施和保持一个或多个方案以达到其目标。方案至少应包括: a) 组织相关职能与层次为达到目标所

23、规定的职责与权限; b) 达到目标的方法与时间表。 应定期和在计划的时间间隔内对方案进行评审,必要时进行调整,以确保达到目标。 职业健康安全体系标准要求目标的类型目标的类型 监测型: 由于技术、财务等因素限制,暂时无法改善,先进行可行性调查分析找出改善方法 问题需先进行监测分析以找出改善机会 管理型目标: 风险已被控制 强化现行管理措施 改善型目标: 改善职业健康安全绩效职业健康安全体系标准要求职业健康安全目标职业健康安全目标-例子例子 监测型: 全面进行过程安全评估,98年底前完成40%过程安全评估,99年中完成100%过程安全评估 管理型: 加强分包作业人员培训,98年底前对化学品供应商完

24、成卸装作业安全训练 改善型: 降低设备故障率,98年底生产设备1000小时每台平均故障不超过一次职业健康安全体系标准要求4.4实施与运行实施与运行计划实施与运行绩效测量的反馈信息审核检查与纠正措施职业健康安全体系标准要求 4.4.1 资源资源 ,作用,作用 ,职责,职责 ,责任和权限,责任和权限 最高管理者应对最高管理者应对 OH&S 及及 OH&S 管理体系承担最终责任。管理体系承担最终责任。 最高管理者应通过下列方式展示其承诺: a) 确保可获得建立、实施、保持和改善 OH&S 管理体系所需要的资源; 注 1: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专门技能、组织的基础设施、技术与财务资源。 b) 确定角色、分

25、配职责与责任和授予权限以促进有效的 OH&S 管理。角色、职责、责任及权限应形成文件并予以沟通。 组织应指定最高管理层的一名成员承担特定的 OH&S 职责,无论该成员在其他方面的职责如何,应具有以下方面的角色和权限: a) 确保OH&S管理体系根据OHSAS标准要求得以建立、实施和保持; b) 确保OH&S管理体系的绩效报告提交给最高管理层进行评审,并作为OH&S管理体系改善的基础; 注2:被最高管理者指派的人员(例如,在大的组织中,一名董事会或执委会成员)可以委任部份职务給从属的管理代表,但仍保留其责任。 被最高管理者指派的人员的身分,应向所有在组织控制之下工作的人员公开。 所有具有管理职责

26、的人员都应展示他们持续改进 OH&S 绩效的承诺。 组织应确保工作场所的人员负责其控制的OH&S因素,包括遵守组织适用的OH&S要求。 一般安全卫生组织分为: 生产线式:生产主管兼任,适合小型企业 独立部门式:由独立的专门部门负责,缺点是生产线 被动 综合式:除独立部门负责,生产线也负有部分安全责 任对五百人以上生产性企业及重点防护单位应成立安全管理委员会,由法人代表、安全主任、员工代表组成安全主任负责本组织安全管理的日常工作 职业健康安全体系标准要求培训过程培训过程 培训需求分析 新人及转岗培训 定期在职培训 特殊岗位培训(消防人员、安全主任、电工等) 培训记录 培训效果检讨 职业健康安全体

27、系标准要求文件系统文件系统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结构是:手册、程序文件、工作指引、记录表格 文件格式: 手册内容:封面、目录、前言、方针、公司简介、要素描述 程序内容:目的、范围、职责、程序、相关文件及记录 建立文件一览表,方便查询 若已建立其他管理体系,应考虑对整个系统进行整合 职业健康安全体系标准要求文件文件 高层领导主持 成立编写小组 检讨现有程序 审查每一个生产作业过程 考虑大的危害因素 确定需编制的文件 指定编写人员及完成日期制订制订指定编写人员及完成日期培训相关人员熟悉程序运行修改定稿职业健康安全体系标准要求 4.4.5 文件控制文件控制 应对应对 OH&S 管理体系和本管理体系和

28、本 OHSAS 标准所要求的标准所要求的文件进行控制。记录是特殊形式的文件,应根据文件进行控制。记录是特殊形式的文件,应根据 4.5.4 的要求进行控制。的要求进行控制。 组织应建立、实施和保持程序以规定:组织应建立、实施和保持程序以规定: a) 在文件发布前进行审批,以确保其充分性和适在文件发布前进行审批,以确保其充分性和适宜性;宜性; b) 必要时对文件进行和更新,并重新审批;必要时对文件进行和更新,并重新审批; c) 确保对文件的更改和现行修订状态做出标识;确保对文件的更改和现行修订状态做出标识; d) 确保在使用处可获得适用文件的有关版本,确保在使用处可获得适用文件的有关版本, e)

29、确保文件字迹清楚,易于识别, f) 确保对策划和实施 OH&S 管理体系所需的外来文件做出标识,并对其发放予以控制; g) 防止对过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若需保留,即应做出适当的标识。 作业环境作业环境 物料 毒性 易燃性 腐蚀性 感染性 放射性 设备 危险性机械 电器设备 手工具潜在危害潜在危害 工作环境 密闭作业 高架作业 高低温或辐射 人为因素 训练不足 知识不足职业健康安全体系标准要求作业危害控制作业危害控制 改变作业程序 减少暴露时间 改变物料 改变设备或工具 改变物理条件 防护具 工作许可管制(如动火作业许可证)职业健康安全体系标准要求机械设备控制机械设备控制 设备清单 新设备设施建

30、造、运输、安装程序 维护保养程序 变更管理程序(新设备安装、设备替代、设备修改、关键部件更换、长期停机后启动等) 检查和测试程序(使用前、关键部分、定期)职业健康安全体系标准要求化学品控制化学品控制 化学品分类 危险物:易燃、爆炸性物资 有害物:致癌性、毒性、刺激物、腐蚀性、致敏感物 建立物资安全数据表(MSDS:成份、特性、健康危害、急救措施、火灾及爆炸危害、健康危害及急救资料等) 建立危害物资清单 化学品资料 使用资料(地点、使用数量、频次) 储存资料(地点、数量)职业健康安全体系标准要求化学品控制化学品控制 (续)(续) 标识、警示及MSDS 储存温、湿度控制 防止泄漏及自动监测 不相容

31、物资分类储存,保持适当距离 通风良好,避免日光及火源 金属封闭容器盛装 禁止在化学品储存、使用场所饮食 制订工作守则、应急措施 个人防护职业健康安全体系标准要求人体健康控制人体健康控制 健康危害种类: 化学性、物理性、生物性、人体工学性 作业控制: 工艺及操作改进、加强培训、做好标识、减少暴露、报警系统、个人防护器具 定期作业环境监测 员工健康检查 入职检查、特殊体格检查、定期健康检查、健康复查职业健康安全体系标准要求分承包方管理分承包方管理 采购控制 合格分承包方评价 签订健康安全管理合约 作业控制 委托监理机构 开工前会议 分承包方人员入厂时健康安全培训及危害警告 共同作业管理 监督与测量

32、 分承包方工作现场审核及健康安全绩效考核 范围范围 作业灾害 火灾、爆炸及化学品外泻等 自然灾害 台风、水灾、地震、雪灾等 人为制造灾害 战争等 紧急应变流程紧急应变流程确定疏散路线及指挥疏散各类意外状况的应变处理措施训练及演习更新紧急应变计划紧急应变组织机构危险源辩识及风险评价明确通报程序及联络系统应变防护设施及急救设备 急救与防护设施急救与防护设施 灭火器、灭火栓等消防设施 烟感、热感等火灾报警系统 气体泄漏报警系统 紧急发电机及紧急照明 急救箱、药品、担架等急救器材 化学品吸收之物质及清除设备 个人防护器具(如呼吸防护器具) 紧急冲淋设备等 职业健康安全体系标准要求紧急应变培训内容紧急应

33、变培训内容 化学品危害及灾害知识 警告标识常识(危害标识、报警信号等) 应变措施 救灾及防护装置之位置及使用 疏散程序应急计划的内容 可能的事故性质、后果; 与外部机构的联系(消防、医院等); 报警、联络步骤; 应急指挥者、参与者的责任、义务; 应急指挥中心地点、组织机构; 应急措施等。(疏散等)职业健康安全体系标准要求紧急应变计划更新紧急应变计划更新 制程工艺改变 周围环境改变 救灾相关设施变更 法律变更 训练或演习结果检讨 事故发生后检讨职业健康安全体系标准要求4.5检查检查实施与运行检查与纠正措施绩效测量的反馈信息审核管理评审职业健康安全体系标准要求4.5.1绩效测量与监视绩效测量与监视 组织应建立、实施和保持程序,对OH&S绩效进行例行监视和测量。程序应规定: a) 适合于组织需要的定性和定量测量; b) 对组织 OH&S 目标满足程度的监视; c) 对控制措施有效性(既针对健康也针对安全)监视; d) 主动性绩效测量,即监视是否符合 OH&S 方案、控制措施和运行准则; e) 被动性绩效测量,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