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乱2015培训内容_第1页
霍乱2015培训内容_第2页
霍乱2015培训内容_第3页
霍乱2015培训内容_第4页
霍乱2015培训内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霍乱防治东港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5年4月 n霍乱概述n流行特征n肠道门诊存在问题n肠道门诊管理n疫情报告n其他感染性腹泻诊断及防控一、概述n霍乱是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甲类传染病之一。n东港疾控中心已经连续5年在外环境、海产品中没有检测到霍乱弧菌。(一)霍乱弧菌分类1、根据O抗原O-1群:包括小川、稻叶、彦岛3种血清型。O-139群:1个血清型。非O-1非O-139群:局部流行、普通胃肠炎。2、根据表型、根据表型O-1群:EL TOR、古典生物型 抵抗力n特点特点耐碱怕酸对氯敏感(二)致病机制致病物质是肠毒素致病物质是肠毒素 口腔胃小肠鞭毛运动粘液层菌毛定居小肠黏膜分泌霍乱肠毒素进入上

2、皮细胞分泌水、电解质腹泻、呕吐二、流行特征1、地区分布仍以沿海为主,一般先沿海、后内陆;2、没有严格的季节性和周期性,北纬15o 以北发病区有明显的夏秋季节性升高;3、人群分布无年龄、性别、职业、种族 等的本质差异;4、传染源是病人和带菌者二、流行特征5、已证实有四种类型的携带者;(潜伏期、恢复期、慢性、健康带菌)6、传播因素多样化,传播机制仅限“粪口”单一途径;7、流行菌型常呈现阶段性变化;8、疫情常出没无常;我市自2005年开始连续10年无霍乱病例报告二、流行特征9、病例高度分散;10、具有近程传播和远程传播两种扩散方式;11、具有爆发型与迁延型两种迥然不同的流行形式。三、腹泻门诊存在问题

3、 在2014年的市、县级督导中检查发现了发热门诊或腹泻门诊共用热门诊或腹泻门诊共用、各腹泻门诊的传染病登记簿、检验结果登记本项目不全等普遍存在的问题。个别医院存在腹泻门诊未开诊未开诊、未开展相关培训、缺少诊断血清、便培养结果便培养结果、未启用实验未启用实验室室等问题。 四、2014肠道门诊管理n根据省卫生厅要求,2015年5月1日至10月31日为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肠道门诊及其它医院诊桌开诊时间。国家级监测点(东港中心医院、东港中医院)要求肠道门诊全年开诊。n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肠道门诊(诊桌)7月1日至9月30日要做到24小时开诊。四、肠道门诊管理组织管理:n1、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均要成立霍乱防治

4、领导小组、病人抢救治疗小组、疫点疫区处理小组、肠道门诊管理制度。要求以红头文件的形式下发并盖有医院公章。n2、肠道门诊达到“七专”:专诊疗室、专观察室、专专诊疗室、专观察室、专药房及专用厕所,指派专(兼)职大夫、护士及检验人药房及专用厕所,指派专(兼)职大夫、护士及检验人员员n3、各肠道门诊(诊桌)要有明显的标志牌n4、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采取预检、分诊制度,设置预检、分诊及流程,保证腹泻病人直接到肠道门诊就诊n5、疾控机构与医院防保科应对肠道门诊的医护人员和检验人员进行岗前培训,经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四、肠道门诊管理n6、肠道门诊要求有消毒、防蝇设施(紫外线消毒灯、纱 窗等)n7、肠道门诊要配

5、备相应的药品 静脉输液:0.9%氯化钠注射液、碳酸氢钠注射液、 氯化钾注射液、葡萄糖注射液 口服补液:ORS液 抗菌素:氟哌酸、环丙沙星等n8、肠道门诊和诊桌要有门诊日志、病志、传染病报告卡、传染病登记簿; 传染病登记簿要求设立项目齐全 基本项目: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址、诊断病名、发病日期、就诊日期、诊断日期、报告日期、订正日期和订正日期和诊断名称、诊断名称、报告人 *肠道门诊患者要求全部建立门诊病志。四、肠道门诊管理肠道门诊检验室1、实验室登记簿要求设立项目齐全 基本项目:送检科室、送检日期、姓名、检测结果、检测日期、阳性结果送交签字2、肠道门诊检验室配备一定量的采样棉签、增菌液或 培

6、养基,冷藏设备等。3、肠道门诊实验室试剂: 碱性蛋白冻水、培养基(庆大琼脂培养基等) 霍乱诊断血清(O多价、小川、稻叶、O139)四、肠道门诊管理n加强感染性腹泻病例的诊断:各级医疗机构依据 “感染性腹泻的诊断标准(WS271-2007)”,结合病原学及实验室检测结果,排除非感染性腹泻 n肠道门诊霍乱病原检索的监测: 国家级监测点便培养率达90%,长期监测点便培养率达30%,一般监测点达10。(既是国家监测点又是长期监测点医院以国家监测点病原检索率为准)。n霍乱病人统计:每月3日前统计汇总上报五、疫情报告五、疫情报告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发现疑似霍乱病例时进行电话报告辖区疾病预防

7、控制机构,辖区疾控机构进行检测菌株复核,复核阳性后立即上报市疾控中心,市疾控中心复核阳性后报省疾控中心复核,我市首例霍乱病例必须由省疾控中心确定。六、其他感染性腹泻诊断与防控六、其他感染性腹泻诊断与防控n感染性腹泻感染性腹泻指各种病原微生物及寄生虫所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组肠道传染病;指除霍乱、细菌性和阿指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性腹泻,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丙类传染病;诊断标准诊断标准u1 1、流行病学史、流行病学史l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一般夏秋季多发;l有不洁饮食(水)和/或与腹泻病人、腹泻动物、带

8、菌动物接触史,或有去不发达地区旅游史;l如为食物源性则常为集体发病及有共进可疑食物史;l某些沙门氏菌(如鼠伤寒沙门氏菌等)、肠致病性大肠杆菌、轮状病毒和柯萨奇病毒等感染可在医院产房婴儿室、儿科病房、托幼机构发生暴发或流行。 诊断标准诊断标准u2 2、临床表现、临床表现l1)每日大便次数3次,粪便的性状异常,可为稀便、水样便、亦可为黏液便、脓血便,可伴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发热及全身不适等。 病情严重者,因大量丢失水分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休克。l2)排除霍乱、痢疾、伤寒。诊断标准诊断标准u3 3、实验室检测、实验室检测l1)粪便常规检查:粪便有性状改变;常为黏液便、脓血便或血便、稀便、水样

9、便。黏液便、脓血便或血便镜检可有多量红、白细胞;稀便、水样便可有少量或无红、白,细胞。l2)病原学检查: 粪便中可检出霍乱、痢疾、伤寒、副伤寒以外的致病微生物( 如肠致泻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轮状病毒或蓝氏贾第鞭毛虫等);或检出特异性抗原、核酸或从血清检出特异性抗体诊断标准诊断标准u4 4、诊断原则、诊断原则l1)临床诊断应综合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和粪便常规检查等;l2)病原确诊应依据从粪便、呕吐物、血等标本中检出病原体,或诊断标准诊断标准u5 5、诊断、诊断l1)临床诊断病例:同时符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中的粪便常规检查,流行病学史仅供参考。l2)实验室确诊病例:同时符合临床诊断和病原学检

10、查。 *实验室检测结果不代表就是实验室诊断 鉴别诊断鉴别诊断n1 1、霍乱、霍乱n2 2、伤寒与副伤寒、伤寒与副伤寒n3 3、菌痢、菌痢n4 4、阿米巴痢疾、阿米巴痢疾鉴别诊断鉴别诊断n5 5、非感染性腹泻非感染性腹泻l过敏性腹泻有接触过敏原史,既往有类似发病;l药物性腹泻有服用致泻药物史;l酶缺乏性腹泻有遗传病家族史;l由于各种内外科疾病引起的症状性腹泻;l器官功能失调性腹泻等;l通过询问病史、相应的检查结果来鉴别;控制措施控制措施n1 1、预防措施、预防措施1)加强以预防肠道传染病为重点的卫生宣传教育,搞好环境卫生,提倡喝开水,不吃生的或半生的食品。 2)改变农村人畜共舍的生活习惯。 3)

11、加强饮用水卫生,加快城乡自来水建设及自来水卫生监督管理,在达不到要求的地区,必需保护水源,改善饮用水卫生,实行饮用水消毒。4)抓好饮食卫生,加强宣传和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特别要加强对饮食行业、农贸集市、集体食堂等的食品卫生管理。控制措施控制措施n2 2、现场处置现场处置1)感染性腹泻的病人及病原携带者应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治疗;2)在医院产科的婴儿室、儿科病房、托幼机构发现病毒性腹泻,鼠伤寒沙门氏菌腹泻时,应及时隔离、治疗病人,防止院内交叉感染;3)对污染的环境进行消毒处理; 控制措施控制措施n3 3、流行期措施、流行期措施1)在发生轮状病毒性腹泻,鼠伤寒沙门氏菌腹泻等肠道传染病流行时,及时隔离治疗病人2)对污染的环境、物品等进行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