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生态学课后习题答案_第1页
城生态学课后习题答案_第2页
城生态学课后习题答案_第3页
城生态学课后习题答案_第4页
城生态学课后习题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1.什么是生态学近代生态学有哪些特点生态学:是一门多学科的自然学科,研究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及其机理.近代生态学的特点:1把研究生物有机体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扩展到研究生命系统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2人类是生命系统中最重要的局部,也是许多生态系统的结构成分,生态学不仅要研究动物、 植物、微生物和环境间的相互关系,更需要研究人和环境间的相互关系.3人类既是一种生物,必然具有生物的一切根本属性.但是人类生活在特殊的社会中,具有不同于一般生物的社会属性.4生态学的研究不仅要阐述生物包括人与其环境间的一般相互关系,更要揭示它们之间 相互作用的根本规律及其机理,生态学不能满足于描述自然,而

2、要用生态学理论去解决人类 面临的生存和开展问题.2.何谓生态系统在水生生态系统和陆生生态系统中各举一例,并说明其中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1生态系统:在任何规模的时空单位内由物理一化学一生物学活动所组成的一个系统.2水生生态系统:浮游动物初级消费者-草鱼次级消费者-皓鱼三级消费者分解者:细菌,真菌. 生产者:植物微生物藻类3陆生生态系统:土拨鼠,兔子,昆虫初级消费者-狐,蜘蛛,鹰次级消费者分解者:真菌,霉菌,细菌. 生产者:庄稼,草5 .假定某块土地上所产的农作物可供 100人食用,如果人们吃掉地里的一半农作物,另一 半用来养牛,然后吃牛肉,那么这块地可供养多少人假设第二性生产效率为10%50+50

3、*10%=55人8 .何谓生态演替举一个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例子.1生态演替:生态系统开展常常被称为生态演替. 它是指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或者说一个生态系统被另一个生态系统代替的过程.2举例:原生演替:火山造成的大片裸地;流水沉积形成的冲积平原;重力侵蚀的陡岩次生演替:从以前曾经生长过植物的地方,由于火烧、砍伐、洪水、干旱、局部毁 灭了植被而成为裸地的地上开始.9 .何谓种群它的主要特征有哪些1)种群:也译为居群,人口学上就是人口,它是在一定的空间中、特定的时间内一起生活和繁殖的同种个体的总称.2)特征:数量特征;空间特征;遗传特征.15.何谓生态平衡谈谈你对生态平衡的看法答:两层含义:一是

4、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长期和持久地保持不变,即具有长期的稳定性;二是,生态系统在环境改变和人类干扰的情况下,能通过内部的调整,以维持结构和 机能的稳定.生态平衡是指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各局部的结构及相互作用的平衡,物质和能量 流入和流出的平衡,物质产生和消耗的平衡,有机体和环境的协调一致.生态学中用稳态机制(homeostation mechanism )来表达正反响和负反响相互作用和稳态控 制的极限.这个能够自动调节的界线,称为“阈值 (threshold ),如果条件改变超出这个 界线,调节就不能再起作用,系统遭到伤害以致破坏.第二章1 .何谓城市化我国城市化的标准是什么1)城市化:人口向

5、城市或城镇地带集中的过程.2)我国城市化的标准:市的人口一般应该在 10万人以上,镇的人口应在 2000人以上.市 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 50万以上的城市为大城市,20万一50万人口的城市为中等城市,10 万一20万人口的城市为小城市.2 .试述城市开展的历史阶段以及各阶段的特点前工业社会手工业生产集中地农产品集散地市政设施简陋生活条件落后规模较小 数量很少 城乡别离 相对封闭工业社会 机器大工业中央 商业贸易中央 市政设施完备 生活条件改善 规模扩张 数量猛 增城乡对立差距拉大后工业社会第三产业中央功能多元化市政设施现代化生活条件较优越规模数量稳定形成大都市连绵区 城乡融合 差距缩小信息社会

6、 信息流通、治理和效劳中央 城市信息化、园林化、宜人化 超级城市裂解 中小城 镇崛起城乡一体化3 .为什么说城市化是人类开展的必然趋势城市化有哪些优点和缺陷1城市化带来的好处是明显的.由于人口集中,劳动力集中,便于组织大生产;产业集中, 交通兴旺,有利于扩大贸易,繁荣经济;通讯便捷,信息集中,促进了文教卫生、科学技术 的开展;城市中良好的医药卫生设施,周到的公共效劳,方便的生活条件,丰富的文娱生活, 提升和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并为人们发挥多种才能提供了时机.城市是人类 文明的伟大创造,所以2城市化的优点:1人口集中2产业集中3能源结构改变4交通便捷5信息传递快速 缺陷:1需水量增加

7、2不透水地面增加3绿地减少4 .为什么说当前城市问题实质上是生态问题1城市中物质流动根本上是线形的,物流链是很短的,常常就是资源到产品和废物.2城市中的生产、生活等一切活动需要大量的能源.其中,利用自然资源的份额较少,大局部 是人工辅加能源,且又以矿物能源为主.煤炭和石油等燃料消耗了大量氧气,加重了大气污 染,能源使用的浪费使得环境问题更加严重.3城市中各部门分割,行业间常常缺乏自觉的相互合作,各自为政,各行其是.4城市生产多着眼于局部产品,看重当前经济利益.5城市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比例常常失调.6城市中密集的人口,鳞次栉比的房屋,把人们集中在一个相对密闭的有限空间内,盛行的空调和人工

8、照明,五光十色的霓 虹灯及各种高效方便的自动车辆使人陶醉在舒适和人造美中,这一切都是人类在进行着自我 驯化,其结果是人和自然的隔绝,以及人际关系的疏远和紧张.第三章1 .为什么说城市生态学研究对象是城市生态系统,你对此有何看法由于从生态学的角度看,城市是一种生态系统,它具有一般生态系统的最根本特征,即生物 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在城市生态系统中有生命的局部包括人、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无生命 的环境局部那么是各种物理的、化学的环境条件,在它们之间进行着物质代谢、信息传递和能 量流动.把城市系统说成是城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又由于它包含的范围太广,没有表达出城市生态 学研究的核心和重点,也并不妥当.2

9、.城市生态系统和农村生态系统以及自然生态系统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超越地球的作用(例如:气体交换,幅射) L_一1地球的物质和能量的传递图3-1不同生态系统类型间的比较1)城市生态系统是人工生态系统,人是这个系统的核心和决定因素 2)城市生态系统是消费者占优势的开放式生态系统(3)城市生态系统是分解功能不充分的生态系统.(4)城市生态系统是自我调节和自我维持水平很薄弱的生态系统(5)城市生态系统是受社会经济多种因素制约的生态系统.3 .城市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是什么(详见P48-49)主要内容:1.城市生态系统结构方面的研究2.城市生态系统功能的研究3.城市生态系统的动

10、态研究4.城市生态系统的系统生态学研究5.城市的生态规划、生态建设和生态治理6.城市生态系统与周围农村生态系统间关系的研究特点:1.综合性.它研究的不只是城市人口、城市生物、城市资源、城市环境或城市 社会以及城市经济的单个组分,而是这些组分间的相互关系,注重各组成成分间的横 向联系,注重人口.物质流动的整体效应以及环境变化的区域性影响.2 .系统性.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中央的、不断进行着物质能量代谢的有机统一体,它的研究需要注重人口、资源、环境间相互作用的根本规 律.3 .实用性.城市生态研究是以满足人的根本利益为目的,注重利用生态 学原理和最优 门方法空调节城市内部各组分间以及与周围生态

11、系统间的关系,提升 城市生态效率,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4 .决策性.城市生态研究要解决城市的资源利用和环境负载能力之间、生活和生产之间;市区和郊区之间、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的种种矛盾, 探讨它们之间动态关系的根本规律.提出相应的城市开展的生态学对策.4.在城市生态学研究中应遵循哪些根本原那么答:一、联系性原那么生态学强调生态系统内各组成成分间的相互联系,其中任一成分的变动, 都将引起其他成分的变动.城市生态系统内各成分之间都存在着内在的联系,这种联 系使城市生态系统构成一个整体.二、生态流原那么生命的各种表现都是和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分不开的,没有 这些生态流就不可能有生命活动,也不

12、可能有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中人们的活动 引进了许多辅加能量,加速了物质流动,使循环变得不完全,甚至无循环.所以物质 再循环应成为城市开展的主要目标.三、生态位原那么广义的生态位niche 是指种群在群落中与其他种群在时间上和空间上 的相对位置及其机能的关系.每种生物的生存都需要一定的空间和资源,为了获得这 些资源和空间,都有扩张的倾向,扩大它们的分布范围.但资源和空间两者都是有限 的,因此必然引起有同样需要的物种间的竞争.四、限制因子原那么它包括两种含义:生物的生长发育是受它们需要的综合环境因子中那个数量最小的因子所控 制,这就是J. Liebig的最小因子定律;生物的生长发育同时也受它们对

13、环境因子的耐性限度缺乏或过多所控 制,即V. E. Shelford的耐性定律.两者结合就是限制因子原理. 五、生态演替原那么 演替的含义是:演替是一个有顺序的过程,它有规律地向一定方向开展,因而是可以预见的; 变化虽由外部因素所引起,但演替是受系统内部生命系统限制的;它以稳定的生态系统为开展的顶点参见第一章. 六、生态平衡原那么七、人和自然统一性的原那么尊重客观自然规律,又要注意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效法自然,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开展的关系.这就是人和自然统一的原那么6 .国内外哪些城市进行过城市生态研究,它们有哪些特点和成绩答:首先对伦敦进 行了生境、有机体和生物群落的多方民的分析Fitter

14、,1946; Gill & Bonnett ,1973, 止匕外,有关巴黎Jovet , 1954、纽约Kieran , 1959, Rublowskv , 1976、维也 纳Khhnelt , 1955; Schweiger, 1962等城市的相应研究报告也陆续出版.20世纪70年代初,罗马俱乐部发表的第一篇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对世界工化、城市化开展前景所做的估计,进一步激起了人们从生态学角度研究城市问题的兴趣.1971 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领导下继“国际生物学规划"IBP之后,开展了另一项国际性的研究方案一人和生物圈MAB方案.19831985年间组织的“天津市城市生态

15、系统与污染防治综合研究;“北京市城市生态系统特征及其环境规划的研究等.这些研究为制定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经济发 展规划、城市环境保护规划和城市治理举措等提供了决策依据.在城市生态系统个别组分的研究方面,有江苏植物研究所等开展的南京市“城市空气污染与某些植物种的关系的个体生态研究此外在北京以及其它城市还有一些有关城市生态调控决策支持系统方面的研究, 目的是为城市规划、环境治理与决策者提供信息支持、方法支持和知识支持7 .目前国际上有哪些机构开展或组织有关城市生态的研究国际生态学会INTECO于1974年在海牙召开的第一届国际生态学大会上成立了 “城 市生态学专业委员会,出版季刊?城市生态学?杂志.

16、国际森林研究组织联盟IUFRQ,世界气象组织WMO世界卫生组织WH.国际城 市环境研究所IUEL、国际景观生态学协会IIUE以及欧洲联盟EU经济合作与发 展组织OECD都开展了有关方面的研究第四章2.什么是城市热岛,它是如何形成的城市热岛:随着城市人口密度、建筑物密度由内向外降低,城市气温呈现出由中央向外递减的现象.形成:由于城市中由水泥、沥青、砖石等所构成的下垫面能吸收较多的太阳辐射,导热率高, 白天贮热多,日落后能够通过长波辐射提供较多的热量给地面的空气,加之空气中污染物多,特别是CC?能吸收较多的热量,同时,城市中又有较多的人为热进入空气;另一方面,城市 中密集且参差不齐的建筑物密集大大

17、减少了地面长波辐射的损失,通风不良也不利于热量向 外扩散,这就使得城市温度高于郊区.2.城市市区和郊区在主要气候要素上有哪些不同要素与郊区比较要素与郊区比较1.太阳总辐射地面总辐射紫外辐射冬季少15吐20%少30%5. AM多 5%-10%2.温度年平均高CC高2 c7c6.降水年平均降水多 5%-15%多 10%- 15%3.相对湿度冬率小2%小【no/7.风速平均风小 10%- 30%乎4.雾冬季110%多 30%- 100%多 10%- 30%8.空气中污染5/(P 20%多10倍5 .伦敦型烟雾和洛杉矶型烟雾有什么不同伦敦型烟雾主要组成成分是硫氧化物和烟尘,主要来自于煤燃烧过程中的废气

18、;而洛杉矶烟雾是光化学烟雾,主要来自石油和石油化工产品的燃烧6 .城市水分平衡的特点是什么城市的水分平衡水分平衡(QW 一般可表示为Qw= (P+Ri+G) - (E1+E2+R0+M+S)式中,P为降水量;Ri为河流等流入的水量;G为地下水提取量;E1为地表蒸发水量;E2为植物蒸腾水量;R0为径流流出水量;M为渗入地下水量;S为生态系统组分内贮水量在城市地区的水分平衡中,不仅包括天然水循环,而且还包括人工限制的上、下水管道中的水循环.城市的水分平衡公式可表示为:Q怕(P+ Ri + G+ Ti ) 一(E1+E2+R0+M+S+T.)式中,Ti=上水管道进水量;To=r水管道出水量8 .从生

19、态学角度看,理想的住宅应该具备哪些条件(1)足够的居住面积.一般认为人均住房面积应到达 1020m2才能满足现代生 活的需要.(2)合理的空间分隔.要兼顾不同功能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交往和独处的需要.(3)充分的水电供应.现代人生活离不开水、电和煤气.水要有足够的数量并符合饮用标准的质量.(4)良好的周围环境.自然环境,良好的社会环境,为居民提供和谐平安的气氛以及 人际交往的有利条件.(5)便利的交通出行.居住区附近在不超过400米的地方就应有公交车站,使乘车者 能在56分钟内到达.理想住宅的要求(1)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2)充分利用自然能源(3)物质的循环利用(4)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9 .

20、城市噪声来源和它的危害有哪些来源:交通噪声:主要来自交通运输工具的行驶、震动和喇叭声工厂噪声:来自生产过程和市政施工中机械振动、摩擦、撞击以及气流扰动等而产生 的声音.生活噪声:指街道和建筑物内部各种生活设施、人群活动等产生的声音.危害:1)干扰睡眠4)对儿童和胎儿的影响2)损伤听力5)对动物的影响3)对人体的生理的影响6)对建筑物的损害10 .生活垃圾开展趋势如何它的处置对策有哪些城市垃圾(全称城市固体垃圾)是人们日常生活、 工作中产生的废弃物,随着城市人口的 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升,数量越来越大,成分越来越复杂.随着城市的开展,城市垃圾成分也在变化.随着城市的开展,城市垃圾中的废纸、塑料、金

21、属、玻璃所占的比例将会有较大的增长,而煤灰所占的比例将会有所减少第五章1 .城市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局部包括哪些成分它们各有什么特点生物局部: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特点:城市植被的特点:覆盖率低,这是由于城市地区土地利用结构改变的缘故.这是最显著的特点.群落类型也有改变,并多呈孤岛状分布,总的特征是自然群落比例 少,人工、半人工群落的比例增加.出现一些城市中特有的群落类型, 如耐践踏的植物 群落、一年生宅旁杂草群落、多年生宅旁高秆杂草群落、草坪群落以及墙面屋顶群落等动物:1.城市动物可作为环境质量的评价依据2.城市动物的危害引起破坏;传播疾病3.微生物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们既是许多疾病的病原,又

22、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不 可缺少的环节.2 .何谓“区系何谓“群落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植物区系:是指一定地区范围内全部植物的分类单位,包括所有的科、属和种的数量.植物群落:植物在地面上的生长并不是孤立的、杂乱无章的,在一般情况下,总是成群生长,出现在有联系的种类组合中.联系:3, o城市植物区系的那些方面可以标志城市化的开展水平(2)人布植物(anthropochore )增多.人布植物是随着人类活动而散布的植物,诸如农作 物和杂草,也包括了人类有意或无意引入,后来逸出野生化了的植物,称为归化植物(alien, naturalized plants ).可以把人布植物百分率(归化率)作为评判城市化

23、程度的一个指标.5,何谓植被的栽培度,如何利用栽培度确定城市的生境类型(1)栽培度:Bornkamm(1988)用栽培度(grade of hemorobiosis )来表示人类对植被的影响程度,并借此确定城市的生境类型.等级名称栽培影响土地利用基质植被新植物区系1未受影响的未受影响的各自然状自然0培的种自然植被地 段及自然保护 区态植被2弱栽培的低度放牧和少量砍伐的森 林,多少保存 有自然植被粗放林业形成 的茂密森林以 及影响较小的 盐生草甸、固定 沙丘、开展着的 沼泽几乎没有改变丘自然植破<53培的受到传统林业 或粗放农业周 期性或较轻的 影响牧场、草场、人工林和大田没有彻 底改变

24、而接近 于自然上自然植破5-124亲3真龙培受到传统农业 或集约性林业 强烈或持续性 的影响农田、饲料地、果园已经改变元自然植破13-175a真栽培使用杀虫剂、大量施肥、人工排水的工业化农业和园艺工业化农田、园艺场已经改变元自然植破18-226培的受到机械和化学因素的强烈影响休耕地、宅基地已被强 烈的改 变结构 组成 非常 简单 的植 被237后我完全去除了植建筑物、道路完全改特殊一培的被变的人工植被用这种等级可以半定量地确定植被因人为影响而远离自然植被的程度.植被的栽培度愈高,它们愈不遵循自然演替规律,因此就需要更多的能量输入才能维持它们的存在.在上述等级系列中,变化最剧烈的是 5级和6级,

25、到6级时已不打算再栽培任何植物 了.7 .城市植被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有那些作用评价城市的环境质量,植被覆盖率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城市植被作用可归纳为以下:1 .改善气候:夏季降温,冬季温高;增加空气湿度;降低风速;与类型、结构、面积有关.2 . 净化空气:光合作用:1个城市居民需要10平方米森林或50平方米的草地; 吸收污染物,净化空气;3 .降低噪声:隔音和吸音,视宽度、高度、形状、种类组成而有差异.如乔灌配合, 效果好.4 .防灾减灾:茂密森林有防火效果,防地震、森林对暴雨、河流泛滥、滑坡、崖崩有 防护效果5 .保健卫生:森林浴,净化空气、减少噪声、分泌杀虫物质等6 .心理健康:舒适与惬意、

26、创造、想象力、热爱生活7 .欣赏游憩:环境美的组成,多样性的美,人格、性格、文化;欣赏游玩、纳凉散步、 体育锻炼等8 .植被的那些特点可以用来指示城市生态环境a. 指示环境SO2的污植物的生长、发育受环境影响,因此可以利用植物生长、发育、分布等变化推测环境的状 况,即植物指示环境的作用.苔葬及地衣种类和数量的减少或消失可以指示空气中染程度b,城市环境分区(1)物候分区:城市中植物物候期的差异也可用来进行城市环境的分区(2)植物受害情况分区:从质(长势、健康程度、开花现象)和量(叶面积、叶重量、 树干直径、树高等)进行区分(3)污染物浓度分区:根据植物体内所含污染物浓度9,城市动物区系有何特点它

27、们的分布规律是怎样的1,引起当地野生动物种类和数量发生变化.2.某些能忍受环境变化,并能与人伴生(companion)的有害动物,变得更加适应城市生态环境城市中各种动物种群的空间分布都呈现一定的格局( distribution pattern ),主要 有聚集分布(clumped distribution )、均匀分布(uniform distribution )和随机分布 (random distribution )等10 .为什么说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它们对城市生活有哪些积极作用从对环境变化敏感的某些动物的数量减少或消失可预示城市环境质量外,也可以从某些动物的出现或增加来反映城市环境的变化.

28、11 .城市动物的消极面表现在哪些方面人们应该采取哪些对策城市很多动物,如鼠、蚊、蝇、蜚赚等等对人都是有害的.有些能严重破坏城市的生产和经济建设.最大危害莫过于能传播各种疾病.对策:对有害的动物采取有效杀灭方法加以限制,如整治环境,消除孳生地,增强杀灭技术,以到达有效地限制蚊、蝇、鼠、蜚煤等有害有害动物的数量.第六章1 .人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人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现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生命系统的主体是人群,而不是各种植物、动物或微生物.城市生态系统中人的开展代替或限制了其他生物的开展.在城市生态系统中,人是城市的操纵者和生产者,但从生物学 的角度讲,

29、人又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顶极消费者.人在城市生态系统中既是调节者又 是被调节者,城市人群根据自己的生存需要创造并不断加工着城市生态环境,同时又要不断地从心理、生理、精神和观念及行为等方面进行自我调节,以适应自己所创造和加工的城市生态环境.2 .试述城市人口规模和结构与城市开展的关系.城市人口的规模和构成从数量和组成上反映了城市人口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主要特征和作用.规模:指一定的城市地域内聚集的人口总数量及其分布密度,是反映城市规模的主要标志之一;构成:指城市人口的组成和结构,它可以说明城市人口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 作用.1. 城市人口的数量在城市单位人口的生态作用强度不变的情况下,城市人口数量

30、可以反映这个城市对其地域资源环境系统压力的情况.假设人口数量、经济活动与其地域资源环境总体上是适应的、协调的,那么该城市在经济 开展和人口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处于系统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此 时,经济和生态效益容易到达统一,城市生态和经济容易出现良性循环及协调开展的 局面.假设人口再增加,占地面积势必过大,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如果城市面积过小 ,公 共设施不易完善,企业之间难以协作,投资建设的经济效益比较低,城市本身的开展 亦受到限制.然而城市规模过大,将会受到供水、能源、交通、环境等许多因素的限 制,当规模超过一定限度时,城市各部门就会运转不灵,效率下降适当的人口密度:增强人类改造自

31、然的水平,促使生活丰富多彩,节省时间和空间, 从而提升社会效益.适宜的人口密度也是人们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的前提城市对人口的负荷力有限,人口密度过高将导致诸如交通拥挤、 环境恶化、住房紧张、 犯罪率上升等一系列问题,使得生活质量下降,人群紧张感增强,各种城市病加剧.因此,过高的人口密度将会成为城市生态系统开展的限制因子.相反,过低的人口密度也不利于城市生态系统的开展,如乡村人口由于居住分散,分 布稀疏而难以享受高质量的公共效劳.城市的人口结构包括:年龄结构、性别结构、知识结构、职业结构等.由于城市中老龄人口的增加会使城市老年保健、老年文化教育、养老保险等各方面需 求增加,因此,城市人口老龄化会给

32、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增加负荷.3 .何谓城市人口容量它的根本特征是什么如何确定城市的人口容量 城市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城市所能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人口容量与动物种群的环境容量在许多方面存在着相似之处.人口容量同样具有区域性,由于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而呈现波动, 人口过度增长会导致人口容量下降, 等等C 但,人类与一般的动物是有本质区别的,人除了具有自然属性外,还具有社会属性,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人类不只是简单地适应自然,而且还可以能动地利用自然和 改造自然.与动物种群的环境容量相比较,人口容量具有下述几个方面的根本特征.A人口容量是超越自然生态系统的高容量如果人类只是作为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之一

33、,按其在营养金字塔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人口的环境容量是十分有限的.B人口容量的根底是农业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的总初级生产量虽然远远高于农业生态系统,但其初级生产量的大局部被绿色植物的自身呼吸所消耗.C高人口容量需要依靠高投入来维持农业生态系统的高产出是人类生态系统的高人口容量的根底,但农业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是在人类农业生产活动的高投入下维持的生态平 衡.农业生态系统的高产出需要通过浇水、施肥、松土、除草、育种、使用农药等举措来 实现.D人口容量受众多因素制约食物资源,能源,分配制度E人口容量是一定生活消费水平下的容量F人口容量参数的不确定性 1 资源系统支持水平的不确定性2人类消费水平的不确定性

34、 3 科技开展水平的不确定性1 .人口容量的水桶理论水桶的“底面积 S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水桶的“壁高 H经济开展水平 液体的“比重 P人口的消费水平的倒数其容量W就是:W= S H P4,城市环境对人的影响主要表达在哪些方面一、城市环境对人的生活质量的影响城市人口、工业、建筑的高度集中,显著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的制约人们生活质量的、有待进一步改善的 城市问题,如城市拥挤、住房短缺、根底设施滞后、生态环境条件恶化以及失业率、 犯罪率增加等.二、城市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病因不明、神秘莫测的疾病与人们所生活的环境条件有着很大关系.城市环境中对人体健康影响最明显的是环境污染.环境污

35、染引起中 毒环境污染致癌.环境污染引起突变和畸变.三、城市环境对人的心理影响第七章1.试述城市生态系统物质代谢的特征.答:城市也是一个物质循环系统,它也有物质的输入、输出和内部的转移变化.城市的物质代谢可概括表示如图 8 1.图8-1城市生态糕物质代瓶括示意图2卜较城市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食物链的异同点.城市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可以概括为两大根本类型:栽培食物链,主要是通过人工栽培或饲养植物和动物,以供人们食用;野生食物链,主要是通过各种捕获采集方式从自然界中获得的野生生物,它的前期是在自然界进行的.都遵循物质生产、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规律3 .试分析城市能源的种类与利弊.答:按来源:

36、自然能源、矿物能源和生物能源.自然能源: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等;矿物能源:煤、石油、天然气及其制品;生物能源:沼气、秸秆、木材等.按能源利用方式可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常规能源I可再生的能源:水力一次能源V不可再生的能源:煤F石油、天然气、核裂变燃料能源J'新能源 可再生的能源:太阳能、生物能风能、潮汐能、地熟能不可再生的能源:核麋变能二次能源.火电.焦炭煤气,沼气、石油制品等 图8-7城市能源种类城市生态系统中的一切活动都要靠消耗各种形式的能量来维持,能量是作功的水平.4 .能源与城市开展的关系如何1 .城市的能量指标城市的能量供应、消耗和分配是城市开展水平和开展潜力的标志

37、,(1)人均占有能源量和耗能量.可作为城市国民经济开展的综合指标,人均占有能源量高的城市有利于其开展,说明城市有较大的开展潜力.(2 )单位地表每年得到的太阳辐射总量及当地第一性生产者贮存的能量.城市的太阳辐射能除了用于水分蒸发和空气加热外,还有一局部为植物所利用,生产有机物.这局部贮存在植物中的能量对于维持城市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是许多城市自然能利用状况的重要指标.(3)附加能量的利用分配情况.数量及比例反映着城市的性质和经济结构特征.(4 )能量利用效率.实际利用能量与投入能量之比即能量利用效率.(5 )单位产值能耗.我国多用万元产值能耗作指标,这是一个纯经济的标准,有助于衡量能量的

38、经济效益和能量的分配.一般情况下,能量的消费量和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量是成正比的.能量缺乏就会影响 城市开展,甚至造成重大损失.5 .试述城市信息系统的特点及作用.答:信息具有三个作用:第一是传递知识.第二是传递情报.第三,时间就是生命, 效率就是金钱,信息出时间,信息出效率.(1)城市信息系统是复杂的、多学科的社会性工作.(2)城市信息系统是历史的动态的科学档案(3)城市信息系统的空间结构是多层次的.(4)城市信息系统需要具有较强的适用性.(5)城市信息系统的建立,必须根据城市特点,针对有限目标,有方案有步骤地分批 分期进行.第八章1 .城市园林绿地分类A公共绿地:属城市规划土地平衡表中生活居

39、住用地的范畴 ,是由市政建设部门投资的绿地,具有一定规模和比较完善的设施,可供居民游览休息之用.主要包括各种公 园、动物园、植物园、陵园以及花园、游园和供游览休息用的林荫道绿地、广场绿地;不包括一般栽植的行道树及林荫道的面积B园林生产和卫生防护绿地:属于园林部门主管的绿地,如苗圃、 花圃、果园、林场和防 护林等,在城市规划总图中可以用绿色反映出来.其主要功能是改善城市的自然、卫生条 件和提供树苗、花卉等.C风景旅游绿地:一般是市郊的大面积自然风景区或文物古迹名胜区绿地D专用绿地:是指具有专门用途和功能的绿地,包括各企业、事业单位大院内部的公共建 筑绿地,居住区街坊内部的小游园、庭院宅边绿地等.

40、E街道绿地:主要指城市道路两旁的绿地,包括行道树、平安岛绿地、桥头绿地等,其土 地平衡和投资均属城市道路治理部门.这类绿地具有遮荫防晒,减弱交通噪声,吸附尘埃 等功能,对改善城市环境卫生,美化市容等方面起重要作用衡量城市绿地水平应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方面看其公共绿地绿化种植艺术水平;另一 方面从其它四类绿地保护环境的水平来衡量2 .城市绿化对策包括什么强调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走绿地的生态建设之路.A坚持以“生态平衡为主导,合理布局园林绿地系统在绿地的生态建设中,应强调生态平衡原理的主导作用, 使绿地系统的结构和布局形式与 自然地形地貌和河湖水系相协调,并注意与城市功能分区的关系,着眼于整个城市

41、生态环境,合理布局,使城市绿地不仅围绕在城市四周,而且把自然引入城市之中,以维护城市的生态平衡B遵从“生态位原那么,搞好植物配置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的选配,实际上取决于生态位的配置,直接关系到绿地系统景观价值 的上下和生态与环保功能的发挥.C 遵从“互惠共生原理,协调植物之间的关系D保持“物种多样性,模拟自然群落结构在稳定的群落中,各种群对群落的时空条件、资源利用等方面都趋向于互相补充而不是 直接竞争,系统愈复杂也就愈稳定.因此,在城市绿化中应尽量多造针阔混交林,少造或不 造纯林;物种多样性高的、结构接近自然的群落抗干扰水平亦强,养护方面的要求也低.3 .当前城市绿化的问题有哪些如何解决一是对原有

42、绿化成果保护不力,砍树毁绿现象时有发生.少数城市至今没有编制完 成或修编绿地系统规划、没有及时划定城市绿线、没有严格实施绿线管制制度,导致现有 绿化成果得不到有效保护,规划绿地落不到实地.有关随意砍伐园林树木、变更绿地进行 工程开发、占用绿地经商、改变绿地规划建设大广场、大喷泉等问题的群众举报时有发生.二是局部城市在园林绿化建设中急功近利, 追求“一日成林.有些城市将园林绿化当作“政绩和“形象工程, 违背植物的生长规律,盲目从荒山郊野或深山老林 移植大树、古树进城,有的地方拿出当年“大跃进的劲头,一平方米种上几十颗树,追求“一日成林,甚至假树假花假草上街头三是规划设计水平低,养护治理不专业.有

43、些城市忽略了城市绿化的园林特色, 将 园林绿化简单地等同于植树造林, 对园林绿化缺乏专业化治理和指导效劳, 在公园里按造 林模式打方格种树、截头式修剪行道树、河道治理时如水利工程股建硬质驳岸.有些城市 那么重建设、轻管护,对花草树木及亭台楼阁等缺乏精细化、专业化治理,已建成绿地达不 到预期的景观效果和生态效益.第九章?根本概念:?可持续开展、循环经济、绿色 GDP可持续开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水平构成危害的开展循环经济?思考题:1 .说明可持续开展的概念.可持续开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起需求的水平的开展. 它具有这样的意义: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

44、协调,可持续开展的科学开展观,正确处理 好人 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是我国可持续开展水平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 用效率显著提升,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开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的文明和谐开展道路.2 .可持续开展的根本内涵.A可持续开展鼓励经济增长可持续开展目标是开展,是以经济开展为中央的协调开展B持续开展的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开展必须是低消耗、低排污,不能超过环境的承受水平.C可持续开展的目标是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开展的本质包括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提升人类健康水平D可持续开展成认资源的价值成认并要求在产品和效劳的价格中表达自然资源价值0E可持续

45、开展强调综合决策以适宜的政策和法律体系为条件,强调“综合决策和“公众参与.3 .列举可持续开展的特征.持久 稳定* 综合 * 协调 可行4 .简述可持续开展指标体系框架的构成及其制定原那么.建立指标体系的原那么:1科学性原那么:能够客观反映系统开展的内涵和可持续开展目标实现的程度.2层次性原那么:在不用的层次上采用不同的指标3相关性原那么:表达指标间的内在联系4简明性原那么:内容简单明了,可比性强并容易获取可持续开展指标体系框架一一驱动力-状态-响应1驱动力指标反映对可持续开展有影响的人类活动、进程和方式,即说明环境问题的原 因.2状态指标衡量由于人类行为而导致的环境质量或环境状态的变化,即描

46、述可持续开展 的状况.3响应指标说明人类对可持续开展状况变化所作出的选择和反响,即显示社会为减轻环 境问题所做出的努力.1驱动力指标:就业率、人口净增长率、人均能源消耗量、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人均可 耕地面积、土地利用变化等.2状态指标:人口密度、已探明矿产资源储量、森林面积、大气中污染物浓度、人均居 住面积、科学家和工程师比例等.3响应指标:人口出生率、教育投资比率、环保投资比率、科研费用比率、污染处理范 围等.5 .简述环境治理及其内容.环境治理:指根据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技术、宣传教育等手段, 通过全面系统地规划,对人们的社会活动进行调整与限制.环境治理的内容:1 环境方案治理:制定环境保护规划等.2 环境质量治理:制定环境标准、评价环境质量等3 环境技术治理:制定防治环境污染和破坏的技术方针、政策和路线等.6 .什么是循环经济和绿色GDP循环经济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根据生态系统中的物流及能流规律,在生产活动的全过程中,充分利用资源、节约原料、减少污染物排放,以实现无废物产生、增加效益、保护环境的一种全新的经济运行模式.循环经济:“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物流模式绿色GDP从GDF4扣除经济活动中投入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损失本钱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