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习题_第1页
《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习题_第2页
《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习题_第3页
《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习题_第4页
《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短文两篇、单选题(共14题;共28分)1 .下列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陋室”,表明作者A.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句运用了类比的写作手法。用古名贤之室类比自己的 以古名贤自况,即自己也有向古名贤学习的愿望和决心。B.刘禹锡诸葛亮和扬雄,他们都具有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君子之风,高雅脱俗而才华横溢。住在床头 屋漏、雨脚如麻的草堂中的杜甫,也可以说是他们的同类。C.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象征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志洁行廉,仪态端庄,美名远扬。D.爱莲说写菊、写牡丹是为了衬莲,在映衬中突出了莲花的形象和品格,同时又针泛了时俗。2 .下列句子中的 之”与其他三项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

2、.水陆草木之花B.莲,花之君子者也 ,C.牡丹,花之富贵者也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3 .下列语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濯清涟/而不妖B.可爱者/甚蕃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同予者/何人4 .下面对陋室铭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B.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C.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D.选文在描写 陋室”时,重点突出了 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5 .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山不

3、/在高,有仙/则名。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6 .下列句中 之”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例句:无丝竹之乱耳A.孔子云:何陋之有咱.无案牍之劳形hc.春冬之时D.观之正浓7 .读陋室铭,本文在写作方法方法典型的特点是()A.借景抒情B.借物抒情C.运用象征D.动静结合8 .读陋室铭,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表现出对仙人生活的羡慕和追求。11 B表达了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C.表现了身居陋室而怡然自得的心情。,D.表明了以古代名贤自比的态度。9 .下列加线词在句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有

4、仙则岂名:名气11的是陋室,惟吾德馨馨:香气C.谈笑有鸿足 ,往来无白丁 鸿儒:博学的人D.无案牍之劳以 劳形:身体劳累10 .下列对文章陋室铭内容的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A.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表现了作者希望为国效力、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出了环境的清幽雅致。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写出了作者生活情趣的高雅。D.文章举诸葛庐、子云亭的例子,是为了说明陋室”不陋的道理。11 .下面对选文陋室铭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B.选文在描写 陋室”时,重点

5、突出了 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C.文中的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D.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12 .下列加线字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有仙则区(出名)无案牍之范娶(劳累)B.揽明月(摘取)弄扁声_(小船)斯是陋室(这)C.遇儒(大) 谡素琴(弹) 阅金经(佛经)D.山不桂遇(在于)有龙则灵(就)何陋之有(的)13.加线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遇素琴(弹) 无丝竹之乱耳(奏乐的声音)有仙则也(著名,出名)B.无案犊之劳形(劳累)山不在也(在于)往来无白丁(没有什么学问的人)C

6、.孔子云_(说)谈笑有鸿儒(大)惟吾德跖(香气)D.有龙则山(灵验,神奇)斯是陋室(这)阅金经(佛经)14 .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A.龙和仙是比喻道德高尚的人。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渲染了居室恬静的气氛。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表现了作者对知识分子的歌颂,对无学问之人的鄙薄。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反映了室主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弃。二、多选题(共1题;共3分)15 .读陋室铭,作者描写陋室的三个方面()A.陋室环境B.陋室的人C.陋室生活* D.陋室不陋三、填空题(共12题;共40分)16 .读爱莲说,用原文语句填空。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的高洁品

7、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 污而又洁身 自好的句子是 , 。 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 (主旨句)是 , 。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他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 一17.解释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晋陶渊明独爱菊 = 出淤泥而不濯清涟而不妖 =香远益清 亭亭净出 宜乎众矣 18 .铭是一种文体,最初是古代刻在器物、碑碣上 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有 的特点。19 .读陋室铭,本文起首四句,以正衬发端,用 比喻陋室,自然引出正题:颂扬陋室。点出陋 室不陋的原因是 “:再通过对 的描写,交友及室主人所做之事的叙述,表现了作者的情 怀,后又以 自比,充

8、分表现了作者 的情趣。20 .陋室铭大量使用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这样的句子,句式整齐,音韵和谐,这是古代散文 中常用的句式,这样的句子叫“从修辞方法方法来说,这样的句子有的是 句,有的是句21 .找出各组中加线字注音有错的一项,将序号填在横线上。A .陋室(l o)i B.德馨(x i ng C.调素琴(ti q)o A .鸿儒(h 6 ng B.案牍(d u) C.西蜀(sh 0 A .诸葛亮(g 6) B.嗫嚅(r 0 C.磐石(pa ng 22 .读陋室铭,用课文原名回答下列问题。本文的主旨句是:描写陋室环境幽雅的句子是: 写室中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写室中事的情趣之雅的句子

9、是: 23 .解释句子中加线字的意思。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谈笑有鸿胸,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手,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题悬陋室,惟贵德馨=24 .陋室铭中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25 .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 。26 .陋室铭一文中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全文画龙点睛):。27 .读课文陋室铭,描写陋室环境突出陋室之雅的句子是: , 。四、默写(共1题;共5分)28 .默写水不在深,。山不在电 。 ,草色入帘青。 ,往来无白丁。斯是陋室,。五、问答题(共5题;共25分)29 .读陋室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何看法?3

10、0 .读陋室铭,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一句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为什么要这样写?31 .读陋室铭,课文从哪几个方面表现陋室不陋?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32 .作批注是学习古诗文的一种好方法。请仿照句的批法,任选一个角度为 句作批注。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以名人高雅居天之骄子衬托自己居室的高雅。) 孔子云:何陋之有?反问句式,突出主旨。33 .读陋室铭,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诗本文作者所表达的惟吾德馨”的道德情操?六、翻译(共3题;共45分)3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3)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4)莲之爱,

11、同予者何人?35 .翻译下面的句子。(1)孔子云:何陋之有? ”(2)山不在高,有仙则名。36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七、文言文阅读(共12题;共156分)37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一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 鸿儒 ,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有仙则名蚯是陋室谈笑有鸿儒(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苔痕上阶绿

12、,草色入帘青。孔子云:何陋之有?(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甘于淡泊、不为物役的高尚情操。B.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犊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C.作者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的典故,是为了赞扬自己的陋室可以和诸葛庐、子云亭齐名。D.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主人品德高尚,陋室”就不陋。38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 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13、孔子云:何陋之有? ”(1)解释下面划线的词语有仙则也谈笑有鸿俺可以谡素琴何随之有(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3)下面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龙”和仙”是比喻道德高尚的人。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渲染了居室恬静的气氛。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表现了作者对知识分子的歌颂,对无学问之人的鄙薄。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反映了室主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弃。(4)本文在对陋室进行描写时,从 、三方面极力形容 陋室不陋”,表达了一 种 的情趣。39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

14、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宝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 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文段选自 ,作者,是我国 (朝代)著名 家。(2)下列选项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亘爱者甚蕃(值得)11 BT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玩弄)C.陶后鞋有闻(新鲜)11席亭净植U竖立)(3)解释下列文言句子中划线的虚词或指出其作用。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丕染。之 而宜季唐来,世人甚爱牡丹。自 甚(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菊

15、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5)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请说说菊”和 牡丹”在表达文章主旨上起了什么作用?作者对莲的赞美寄寓了怎样的生活态度?4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爱莲说的作者是 (朝代)的 (人名)。(2)解释下列词解释。 可爱者甚近 蕃: 不蔓不宦 枝:

16、 亭亭净也植: 陶后鲤有闻鲜:(3)翻译句子。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4)有人说,本文主要写的是 爱莲说”,却用大量的篇幅写了 菊之爱“牡丹之爱”,有喧宾夺主之嫌; 如果把菊之爱“牡丹之爱”去掉,更能表达作者的情感。请结合本文谈谈你的看法。41 .阅读【甲】【乙】两篇选文,完成各题。【甲】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 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 子云:何陋之有? ”【乙】安贫乐道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也。安贫乐道,专精耽

17、 学,不营产业,常丐食诵诗。虽家无斗储 ,意 怡如也。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欢笑而谓之日:卿不闻朱买臣妻邪? ”时闻者多哂之。纹守志弥固,遂为通儒。(选自晋书)【注】耽:非常爱好。营:谋求。斗储:一斗粮食的贮存。 意怡如:内心还是安适愉快。哂:讥笑。通儒:指贯通古今、学识渊博的儒者。(1)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惟吾德心何陋之有 其妻患之 常正食诵诗 (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3)【甲】文是从哪些方面描写陋室的?(4)【乙】文写王欢与妻子的对话有何作用?(5)比较【甲】【乙】两文,说说刘禹锡与王欢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

18、同之处。相同之处:不同之处:4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何陋轩记明王守仁昔孔子欲居九夷,人以为陋。H子日: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守仁以罪谪龙场,龙场古夷蔡 之外。人皆以予自上国 往.将陋其地.弗能居也:而予处之旬月,安而乐之。夷之人其好言恶詈 ,直情率 遂。始予至,无室以止,居于丛棘之间,则郁 也;迁于东峰,就石穴而居之,又阴以湿。予尝圃于丛棘 之右,民相与伐木阁之材,就其地为轩以居予。予因而翳之以桧竹,蔚 之以卉药,琴编图史,学士之来 游者,亦稍稍而集。于是人之及吾理者,若观于通都焉,而予亦忘予之居夷也。因名之曰 _ 何陋,以信 孔子之言。嗟夫!今夷之俗,崇巫而事鬼,渎礼而任情,然

19、此无损于其质也。诚有君子而居焉,其化之也盖易。而 予非其人也,记之以俟迷由。(选自王文成公全书,有删节 )【注】 蔡:周代古国。上国:国都。詈:骂。有B:阴滞。 蔚:栽种。信:伸张。(1)请用“/株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就其地为轩以居予(2)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思。人以为也于是人之及吾轩者 因名之曰佝陋” 记之以俟来者 (3)请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而予处之旬月,安而乐之。(4)阅读全文,请概述作者写何陋轩记的目的。(5)阅读刘禹锡的陋室铭中的文字,结合上文内容,说说两文是如何体现陋室不陋”的。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

20、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 形。43 .阅读爱莲说,完成小题。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 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 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说爱莲说这篇文章在做人方面给了你哪些启示?44 .阅读答题。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

21、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解释下面句中加下划线的词。爱者甚蕃濯清涟而不妖(2)翻译下面的句子。同予者何人?宜乎众矣。45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 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 爱,同予者

22、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周敦 颐爱莲说)【乙】芙蕖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风既 作飘飘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 矣。迨至菌苗(handd)n成花,娇 姿欲滴,后先相继。及花之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 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李渔芙蕖,有删节)【注】 芙蕖:荷花。 荷钱:指初生的荷叶。 逸致:情趣。 迨:及,等到。(1)解释下列加线的词语。不蔓不枝()陶后座有闻() 及花之既谢()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_Q(2)下列句中加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23、A.孔子云:何陋之有?芙蕖自荷钱出水之日 h B.陶后鲜有虬一老河兵闻之C.此皆言其注目者也 高亘二黍许D香远益清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4)下列表述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甲乙两文段都表达了作者对莲花的赞美与喜爱之情,但赞美与喜爱的原因却不相同:甲文是因莲花的 君子之风,乙文则是为莲花的观赏价值。B.甲文重在托物言志,对莲花本身的描写惜墨如金,把更多的笔墨花在莲花的品格上;乙文则重在多角 度着力写出莲花的功用。C.甲文运用衬托、比喻的手法,凝练传神地描写了

24、莲的形象;乙文则运用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具体 描绘了荷花由 出水之日”至结实”的美景。D.甲文由表及里、由形象到主旨,描写了莲花超凡脱俗的君子之德;乙文则主要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写了 荷花可目”的特点。46 .阅读陋室铭,回答文后问题。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 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写出本文的中心句。(2)写山水对写陋室有何作用?47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欧阳修苦读欧阳公事迹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

25、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1)就本文而言,欧阳修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是: 。(2)欧阳修的成功,除了他自身的努力之外,还有一个促进他成长的原因是 。48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身居陋室,却不感到简陋,你对此有何看法?(2)陋室铭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作者通过这篇铭文,表达了自己 的愿望和 生活 情趣。八

26、、综合题(共2题;共24分)49 .阅读爱莲说全文,回答各题。(1)解释下面加横线的词。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陶后鲜有闻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3)文章题目为 爱莲说”,为何还写了 菊和牡丹”?50 .阅读课文陋室铭,完成各题。(1)解释下面句中加横线的词。斯是陋室 谈笑有鸿儒 (2)翻译下面的句子。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3)有人说: 既然斯是陋室,不管怎么说,陋室就是陋室,怎么可能何陋之有 呢? ”如果你是刘禹锡,如何回答他?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 .【答案】A2 .【答案】D3 .【答案】C4 .【答案】B

27、5 .【答案】D6 .【答案】B7 .【答案】B8 .【答案】A9 .【答案】C10 .【答案】A11 .【答案】D12 .【答案】C13 .【答案】A14 .【答案】D二、多选题15 .【答案】A,B,C三、填空题16 .【答案】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莲;花之君子者也;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7 .【答案】仅,只;沾染;洗涤;更(更加);竖立;当然18 .【答案】记述生平、事业、功德或或警戒自己;形式短小,文字简洁、押韵19 .【答案】有仙之山,有龙之水;惟吾德馨;陋室环境;诸荀、扬雄;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20 .【答案】骈句;对偶;排比21 .【答案】B; C; C22 .【答案】斯

28、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23 .【答案】出名;大;平民,指没学问的人;不加装饰的;佛经;奏乐的声音;官府的公文;使劳累;这;只;品德高尚24 .【答案】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25 .【答案】惟吾德馨26 .【答案】孔子云:何陋之有?27 .【答案】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四、默写28 .【答案】有龙则灵;有仙则名;苔痕上阶绿;谈笑有鸿儒;惟唯德馨五、问答题29 .【答案】示例一:这种交友方式可取,我们就是要与那些有知识,有学问的人交往,这样才能不断进步。示例二:这种交友方式不可取,他自命清高,看不起平民百姓。30 .【答案】示例

29、:运用类比的手法。用古名贤之室类比自己“陋室 ”,表明作者以古名贤自况,表明自己也有古名贤的志趣和换负。31 .【答案】作者从室外环境之幽雅、室中人交往之雅和室中事的情趣之雅三个方面,表现了陋室不陋。32 .【答案】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洁做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33 .【答案】提示:只要围绕“物质生活再丰富,也需要高尚的精神生活”来回答就可以。六、翻译34 .【答案】( 1)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 2)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3)唉!对于菊花的爱好,从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4)对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35 .【答案】(1)孔子说: 宥什么

30、简陋呢? ”(2)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就出名了。36 .【答案】(1)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由于)主人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2)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中(3)没有(嘈杂的)乐声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七、文言文阅读37 .【答案】(1)出名;这;博学的人(2)苔痕长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3) C38.【答案】(1)出名,著名;学者;弹奏;简陋(2) 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 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3) C(4)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

31、生活;安贫乐道39 .【答案】(1)爱莲说;周敦颐;北宋;哲学C(3)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表转折,却”;从;十分,很(4) 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污泥中生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 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5)作者用菊花来正面衬托,用牡丹来反面衬托莲花的高贵品质,寄寓了作者不慕富贵,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40 .【答案】(1)宋;周敦颐41 2)多;长枝节;树立;少( 3) 我惟独喜爱莲花,它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受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并不显得妖艳 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有几人呢?( 4)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作者在文中以“菊之爱 ”“ 牡丹之爱”衬托 “莲之爱 ”,突出莲高洁,赋予莲花美好的品质,同时表达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正直伟岸的高尚情操。41 .【答案】(1)散布得很远的香气。文中指(品德)高尚;宾语前置的标志;为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