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醛和酮习题及答案_第1页
第十一章醛和酮习题及答案_第2页
第十一章醛和酮习题及答案_第3页
第十一章醛和酮习题及答案_第4页
第十一章醛和酮习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一章 醛和酮习题1、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1) 2-甲基丙烷(2) 5-乙基-7-辛烯醛(3) 3-苯基丙烯醛(4) 4-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5) 2-甲基-3-戊酮 (6) 螺2.5-6-辛酮(7) 1-苯基-1-丙酮(8) (2S,4R)2-甲基-4-乙基环己酮2、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1)2-methybutanal (2)cyclohexanecarbaldehyde (3)4-penten-2-one (4)5-chloro-3-methylpentanal (5)3-ethylbenzaldehyde (6)1-phenyl-2-buten-1-one 3、

2、 以沸点增高为序排列下列各化合物,并说明理由。(1)a.b.c.d.cabd c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其余三个分子可根据极性排列。(2)a.b.c.d.bcda c,b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沸点较高,d可以形成分子内氢键,沸点较低,b极性最强。4、 完成下列反应方程式:(1)(2)(3)(4)(5)(6)(7)(8)(9)(10)5、 试设计一个最简便的化学方法,帮助某工厂分析其排出的废水中是否含有醛类,是否含有甲醛?并说明理由。解:用Schiff试剂,检验废水;如显紫红色表示可能有醛存在,若有甲醛存在加浓硫酸,则颜色不消失。6、 以HCN对羰基加成反应平衡常数K增大为序,排列下列化合物,并说明理

3、由。(1)(2)(3)(4)(5)(6)解:(3)(4)(6)(5)(2)(1)7、 预料下列反应的主要产物:(1)(2)8、用反应方程式表明由苯甲醛制取苄醇的三种不同方法,并指出各有什么特点。解:9、写出与苯肼反应的机理,并说明为什么弱酸性介质(PH约3.5)反应速率快,而过强的酸及碱性介质都降低反应速率。解:苯肼是一个弱的亲核试剂,在弱酸性条件,羰基和弱酸形成氢键,增加了羰基的亲电性能,但如酸性过强,质子和苯肼中的氮原子结合,使苯肼的亲核性能降低,失去亲核性;在碱性介质中,羰基未受活化,其亲电性能相对较低,所以反应速率较低。10、对下列反应提出合理的机理:(1)解:(2)解:11、我国盛产

4、山苍籽精油,用其主要成分柠檬醛A可以合成具有工业价值的紫罗兰酮。柠檬醛 假紫罗兰酮 b紫罗兰酮 a紫罗兰酮试回答: (1)拟出能解释上述反应的历程。 (2)第二步反应中紫罗兰酮是占优势的产物,为什么? (3)在紫外可见光谱中,哪一个紫罗兰酮异构体吸收较长的光波,为什么?解: (1)生成假紫罗兰酮是羟醛缩合反应历程。(2)因为紫罗兰酮中双键能与侧链双键共轭,共轭链较长,分子能量较低,较稳定,故为优势产物。(3)紫罗兰酮吸收较长的光波,因为环内C=C与侧链中的C=C及C=O 共轭,共轭链长。12、顺1,2环戊二醇和丙酮及少量酸的混合物进行回流,用分水器不断除水,获得分子式为C8H14O2的产物A,

5、A对碱稳定,遇酸生成原料。(1)推测A的结构;(2)用反1,2环戊二醇进行同样的实验,却不发生反应,为什么?解:(1)(2)反1,2环戊二醇因两个羟基处于反式,无法形成环状的缩酮,故不发生反应。13、化合物B(C9H10O)碘仿实验呈阴性,IR谱中1690cm-1处显一强吸收峰,NMR谱中值=1.2(3H)三重峰,=3.0(2H)四重峰,=7.7(5H)多重峰,试推测化合物B的结构。B的异构体B,碘仿实验呈阳性,IR谱中1705cm-1处显一强吸收峰,在NMR谱中值2.0(3H)单峰,=3.5(2H)单峰,=7.1(5H)多重峰,试推测B的结构。解: B、B分别为:14、从指定原料及必要的有机

6、、无机试剂合成:(1) 从乙醛合成1,3-丁二烯。(2) 从环己酮合成己二醛。(3) 从丙醛合成。(4) 从乙醛合成。15、从苯、甲苯、四个碳或四个碳以下的简单原料合成下列化合物:(1)(2)(3)(4)(5)(6)(7)(8)(9)16、比较下列化合物C和D哪一个较稳定?为什么?从化合物E出发分别合成C和D。各使用什么试剂?为什么?解:因为在(C)中,OH处于e键,所以(C)比(D)稳定,从(E)合成(C),应使用空间位阻较大的还原剂,而从(E)合成(D),则应使用空间位阻较小的还原剂,有利于其从CH3基团的同面进攻生成(D)。 17、写出下列化合物存在的酮式烯醇式互变异构,用长箭头指向较稳

7、定的一方(如有2个或2个以上的烯醇式,指出哪一个较稳定):(1) 乙醇 (2)苯乙酮(3)乙醛与甲胺形成的亚胺(4)丁酮(5)乙酰丙酮解:(1) (2) (3) (4)(2)比(1)稳定。 (5)18、用简便的化学方法区别下列各组化合物:(1),解:(2)解:19、化合物F,分子式为C10H16O,能发生银镜反应,F对220nm的紫外光有强烈吸收,核磁共振数据表明F分子中有三个甲基,双键上氢原子的核磁共振信号互相间无偶合作用。F经臭氧化还原水解后得等物质的量的乙二醛、丙酮和化合物G,G的分子式为C5H8O2,G能发生银镜反应和碘仿反应。试推出化合物物F和G的合理结构。解:化合物F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有醛基;有强紫外吸收,说明有共轭体系;从分子式判断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