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如何读懂诗歌教师版解析_第1页
2016如何读懂诗歌教师版解析_第2页
2016如何读懂诗歌教师版解析_第3页
2016如何读懂诗歌教师版解析_第4页
2016如何读懂诗歌教师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如何读懂诗歌古诗鉴赏,其基础是要读懂诗歌。对于考生来说,能否全面理解、深刻领悟作品的内容和技巧,读懂诗歌是关键。怎样算是读懂诗歌?(1)、明白表层意思能翻译出大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景物(2)、领会深层意思写出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读懂一首古诗,应该由表及里,综合把握。一、抓语言,读懂诗句考生读不懂诗歌,很大程度上是读不懂诗歌的语言。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练性、跳跃性。古典诗歌凝练含蓄,言简意丰,往往对语言作出变形处理,在语法上主要表现为改变词性、颠倒词序、省略句子成分等,了解诗歌语言组织的

2、规律,就能迅速进入诗歌的语境。1 .变“性”一一改变词性。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王维的“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过香积寺)何逊的“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常健的“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题破山寺后禅院)这些词语各有妙用,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感染力。2 .变序一一改变词序句序。(1)主语后置。崔颍黄鹤楼诗:“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2)宾语前置。杜甫月夜诗:“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3)主、宾换位。叶梦得贺新郎词:“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白居易长恨歌“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卢

3、纶塞下曲诗“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4)定语的位置。王昌龄从军行诗:“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古人写诗改变词序语序,既是诗歌语言新奇的需要,又是声律的要求和修辞上的特殊需要,更是表情达意的需要。如2012年湖北卷“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中“藏”“透”和2014湖北卷“独向长空背雁行”中“背”字的表达效果。3 .省略。诗歌语句之间往往具有跳跃性,产生了省略现象,出现了空白,从而为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如贾岛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中国古典诗词借助了汉语语法意合的特点,词语与词语之间、意

4、象与意象之间可以直接拼合,省略起连接作用的词语。例如“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上句追忆京城相聚之乐,下句抒写别后相思之深。全用名词意象组合在一起,写出了两人友谊的深厚。其他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更是如此。因此要读懂诗歌的表层含义,我们可以像文言文翻译一样运用以下方法:实词推断-字形推断、知识迁移、联系上下文填充内容一一诗中省略的主语、宾语、状语、过渡语等调整语序一一主谓倒装、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整合句意一一前后连缀,大体翻译为意思相对完整的句子如山居秋暝新雨过后,青山特别清新,秋天的傍晚,天

5、气(格外的凉爽)。明月(透过)松林撒落斑驳的静影,清泉在大石上(叮咚)流淌。竹林传出归家洗衣女的谈笑声,莲蓬移动了,渔舟正下(水撒网)任凭春天的芳菲随时令消逝吧,游子(在秋色中),自可留连徜徉。例(2012年广东)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余杭四月元白斑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朱樱青豆酒,绿草白鹅村。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注朱樱:樱桃的一种.昼门关:从蚕孵出到结茧期间,养蚕人家为防外人冲犯而终日紧闭门户。(1)诗的颔联在写景上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3分)答案:使用了对比(映衬)手法。(1分)如上下句之间的朱樱与绿草,青豆与白

6、鹅鲜明对比,表现出景物色彩的鲜丽。(2分)或:使用渲染手法。(1分)用丰富的色彩去描写初夏的水果菜蔬朱樱和青豆、悦目怡情的青草与白鹅,渲染生命勃发的气息。(2分)或:使用了名词排列(意象并列)的组句手法。(1分)如上句由朱樱、青豆、酒三个名词(意象)组成,下句由绿草、白鹅、村三个名词(意象)组成,使人产生一种画面感。(2分)(2)“一晴生意繁”是什么意思?体现在诗中哪些地方?请简要分析。(4分)答案:“一晴生意繁”的意思是:雨过天晴,到处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2分)“一晴生意繁”体现在:初夏成熟的樱桃鲜红,豆子青青,绿草茵茵,白鹅成群;雨过天晴,江河水满,船只轻快地行使,微风吹拂,袖影飘动;

7、村庄门户紧闭的人家寂然无声,而里面蚕事正忙呢。(回答1点1分,2点2分。)即时应用1(2014广东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望江怨送别清万树春江渺,断送扁舟过林杪。愁云清未了,布帆遥比沙鸥小。恨残照,犹有一竿红。怪人催去早。注杪:树梢。(1)这首词的前四句描写了怎样的送别场景?(3分)(2)怎样理解“怪人催去早”?请结合全词分析。(4分)二、抓暗示,捕捉信息1、读标题标题是诗歌鉴赏的切入点,因为标题富含着诸多信息,或揭示内容,如春日忆李白别董大;或展示思路,如望月怀远;或流露情感,如春夜喜雨西宫春怨;或显示诗歌题材,暗示诗歌内容。如鹏鹊天送人在狱咏蝉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标题往

8、往给我们留下了猜想揣摩诗的内容的空间,是我们读懂诗歌的重要向导。另外,古人还有一个写作习惯,通常在诗的开头一两句就破题、点题。这样,我们就可以依据标题,了解开头的内容。以刘长卿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2014广西卷)为例。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读标题事件(寻人);地点是常山;人物:隐居道人。(向往隐逸生活?)猜想作者寻到隐者没有?寻访中有哪些见闻感受?“一路经行处”(点题);“春草闭闲门”(寻访不遇)因寸莓苔、履痕、白云、静渚,春草、松色、溪花(隐居清幽环境,隐者雅洁脱俗)作者是怎样的心情呢?“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quo

9、t;。芳草松色、白云溪花的清新,“禅意”默想的清享,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恬然自得。即时应用2近试上张水部(唐)朱庆馀昨夜洞房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思考: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2.知作者要真正读懂一首诗,必须知人论世。“知人论世”就是说要了解诗人的思想性格、生活经历、风格流派及其创作的时代背景、目的等。这方面的信息有的诗歌考题会提供相关的注释,有的属于名家名篇的则不再加注,需要从平时积累的知识中回忆提取。如陶渊明的诗表现田园生活的安适,对官场的厌弃,常采用白描手法,语言清新自然。杜甫的诗则忧国忧民,厚重沉郁。生活在南宋的诗人词人,陆游、辛弃疾等,则有着共同的心中块

10、垒,那就是因山河破碎而带来的忧国的激愤,因志存恢复而不得产生的报国无门之憾。例(2013年新课标I)鹊桥仙陆游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一半取封候,独去作江边渔父。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苹洲烟雨。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注】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博,古代的一种棋戏。占断:占尽。苹洲烟雨:指长满苹草、烟雨空濠的风光。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1)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解析】陆游杰出的爱国诗人,生活在北宋后期至南宋前期,江山支离破碎,百姓苦难深重,诗歌的内容也极为丰富,其中最重

11、要的是爱国主题的日常生活和情景的吟咏,回荡着爱国忧民的激情,在描写湖山胜景,闲情逸趣的同时,往往蕴含着壮志未酬、壮心不已的幽愤。【参考答案】:那些整天酣饮的酒徒一个个都受赏封侯,而自己只能做个闲散的江边渔翁,表达了对自己壮志未酬而只能隐居的无奈与牢骚.即时应用3、(2014江西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诗,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其二)苏轼总角黎家三小童,口吹葱叶送迎翁。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雪风。(1)指出“溪边自有舞零风”一句所用典故的出处。(2分)(2)请结合作者的思想和本诗内容,分析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6分)3.读注释高考所选诗歌的

12、题材多种多样,大多附有注释。注释对理解诗句和读懂诗歌有着重要作用。注释作用介绍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读懂诗句介绍写作背景暗示本诗的思想主旨介绍相关诗句暗示本诗的用典或意境介绍作者暗示本诗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例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一题。(10分)(2008年北京卷)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顾炎武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离怀消浊酒,愁眼见黄花。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注释: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第问:“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中的“肝胆”和“阅”在这里各是什么意

13、思?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解析:注释中提供的信息,对回答第问有很强的提示作用。答案:肝胆,指自己的爱国之志,或对于故国的赤胆忠心。阅,见证。表出了作者虽已衰老,且明知复国无望,仍然矢志不渝、坚持到底的决心。即时应用4(2014北京卷)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一题。奉陪郑驸马韦曲【1】杜甫韦曲【1】花无赖,家家恼煞人。绿樽须尽日,白发好禁【2】春。石角钩衣破,藤梢刺眼新。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注释:【1】韦曲:唐代长安游览胜地。杜甫作此诗时,求仕于长安而未果。【2】禁:消瘦。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的首句和辛弃疾的“最喜小儿无赖”,两处“无赖”都传达了作者的

14、喜爱之情。B.三四句意谓韦曲的满眼春色,让自感老去的诗人也觉得应借酒释怀,消受春光。C.五六句通过“石角钩衣”、“藤梢刺眼”的细致描写,状写韦曲春去夏来的美景。D.此诗运用了“反言”,如“恼煞人”,实际是爱煞人,正话反说,有相反相成之趣。前人引南史注诗中“小乌巾”:“刘岩隐逸不仕,常著缁衣小乌巾。”结合这一注解,谈谈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4、读题干所谓题干,即命题的语言文字,包括三大要素:指向要素(回答什么问题)、解说要素(解释题目要求)、限制要素(哪一联、哪一句等)。抓住题干的暗示信息可以让你进一步读懂诗歌。这也叫借题解文法。试卷中的题干表述形式往往是“阅读下面一首X

15、(朝代)诗,然后回答问题”,朝代的不同,国力的差别,往往会影响诗人的艺术风格,乃至形成相应的诗歌流派,暗示着诗歌的内容范围。诗题题干启小13浙江卷秦中吟歌舞21.这首诗揭露了中唐尖锐的社会矛盾,表现出强烈的忧国忧民之情,与杜甫名句“”一脉相承。主题情感13课标卷2次韵雪后书事一首(其一)8.这首咏梅诗中,作者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题材内容14安徽卷阮郎归西湖春暮8 .这首词通过人物动作神态表现了西湖游人的不向情感,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下片)9 .这首词描写了暮春之景,请从点面结合的角度作简要赏析。(上片)对象内容三、抓内容(写了什么)诗的正文是阅读的核心,读懂正文也是读懂诗歌的

16、关键所在。这一环节是以平时的积累和素养为基础的,不过,方法上还是有几点很关键:1-理对象一一景、物、人、事、情诗歌一般都离不开“景”“物”、“人”、“事(典故)”“情”等要素,其中“景、物、人、事”是表象,“情”是诗的内核。我们要做的就是,仔细阅读全诗,对文字信息进行检索分类,梳理诗中出现的景物意象、人物、事件,辨析它们与情的联系,揣摩推导出诗的主旨。例(08江苏卷)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注】一水:亦作“二水”。(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

17、么样的感慨。(4分)解析:这里的景是:空荡荡的台、千古自流的江水、落日下的山峦、青天、长江水、水中白鹭洲I。这里的事件是:诗人游凤凰古台、看到吴宫上演的今昔变化、感受晋代衣冠成冢。不难看出,前者写的是南京的自然景色依旧,后者写的是南京作为六朝古都经历由盛到衰的变化往事。有变的,有不变的,人世沧桑巨变,自然景物亘古永恒,古今对比,推导出诗人在抒发古今兴亡盛衰之感。【参考答案】: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即时应用5、(2013辽宁)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竹轩诗兴张钱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暑天倦

18、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注篆烟:盘香的烟缕。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6分)2、悟关键中国古典诗歌大都篇幅短小,钱钟书用“闪电战”来形容古诗鉴赏。而其语言高度凝练、概括、含蓄而有跳跃性。因此,读诗时千万不能匆匆一扫而过,这样绝对是读不懂、读不透的。而应一个字一个字地品读,边读边想其意,力求还原诗歌画面。当然,最重要的是抓住关键诗词句,迅速定位情感基调。如:方法举例结句和其他表明诗眼的字句,往往直接透露了诗的主旨。王维的山居秋暝取后,联随思春芳颉,王孙自口留”是诗眼句,而“留”则是诗眼,表达了对山水田园的留恋和对官场的厌恶。诗词中的一两个字往往揭示了其情

19、感,这样的字叫“情感语言”。如抓住了这些字,把握思想感情往往既快又准。它不单单是诗眼词眼,有时藏在写景叙事句中。“细草微风岸,危橘独夜舟”中的“独”字,揭示出了诗人的孤独感;“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中的“独”“闲”,揭示出诗人的孤独、无聊之感。即时应用6(2013年湖北卷)临江仙欧阳修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闻说阚山通阚苑,楼高不见君家。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注】欧阳修贬任滁州太守期间,一位同榜及第的朋友将赴任阚州(今四川阚中)通判,远道来访,欧阳修席上作此词相送。词中的“曲江花”代指新科进士的宴会,“阚苑”指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20、。(1) 这首词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请简要概括。3 .析意象“意”,就是诗人的思想、情感、意趣。“象”,就是物象、形象。“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是客观物象经过诗人的感情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古诗意象丰富,无论是自然届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春光秋露、鸟啼蝉鸣、柳絮榆荚、清霜白露、冷雨寒窗、银烛青灯、晨钟暮鼓、古寺幽径、橙黄桔绿、小荷残菊、鹅鹊杜鹃、山水烟花雪月风。还是生活中的羌笛、羌管、凭栏、折柳、床前明月,都被古代诗人赋予特定的情感内涵。了解这些常见意象代表的含义,能够帮助学生准确理解诗歌。如折柳代表送别,凭栏代表吊古怀远、羌笛羌管代表边人思乡等。例、(2009年湖北卷)临江仙宋侯蒙未遇行藏谁肯

21、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方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宵中。【写作背景】据宋人洪迈夷坚志记载:侯蒙其貌不扬,年长无成,屡屡被人讥笑。有轻薄少年画其形貌于风筝上,侯蒙见之大笑,作临江仙词题其上。后一举登第,官至宰相。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临江仙上阕“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与侯蒙词一样,都运用了“夕阳红”意象,但其象征意义各不相同,请作简要的比较。(4分)【解析】(2)“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宵中”,借“夕阳红”表现自己了的自信、憧憬,有一种大器晚成的欣慰在里边。沧海桑田,历

22、史演变。三国演义开篇词“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中的“夕阳红”,它象征的就是历史不断的更替变化。【答案】侯词的“夕阳红”象征个人的时来运转,大器晚成。三国演义开篇词的“夕阳红”象征历史的沧桑变化。即时应用7.(2013年湖南卷)钓船归贺铸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溶溶漾漾白鸥飞。两忘机。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夕阳长送钓船归。蹶鱼肥。(1) 探究本词的思想感情。(4分)4 .明典故诗词中往往引用一些典故,用典的好处是能以少数文字表达比较丰富的含义,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

23、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例、(2013年江西卷)水调歌头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作辛弃疾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腕,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注】绍熙三年(壬子),辛弃疾奉召赴临安,在陈端仁的饯行席上赋此词。“余既”三句离骚:“余既滋兰之九腕,又树蕙之百亩”“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1)指出

24、“听我楚狂声”和“富贵非吾事”典故的出处。词人借它们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思?(6分)【参考答案】两个典故分别出自论语和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前者以楚狂接舆的典故,表达了词人抗金复国理想无人理解的悲愤;后者以陶渊明自况,抒发了词人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情怀。四、抓技法(怎样写的?)1、结构章法古体诗:以自然段为层rf绝句:前两句写景次有的诗讲究起承转合句抒情第四句最重要近体诗工律诗:前四句写景次1四句抒情主、尾句过渡L下片阕:抒情主基本特点:情景结合前后内容(即写景与抒情)是对应一致的,如乐景乐情,哀景哀情。前后内容(即写景与抒情)是相关、相反、相衬的,形成虚实相衬的关系,如乐景衬哀情等。“起承转合”是

25、古人写诗填词所遵循的结构章法。“起”即开篇,“承”是对“起”句的承接、拓展,“转”是诗意的跳宕转折,“合”是收束全诗。从“起承转合”的写作思路入手,读懂思路层次、大体内容,协助解答某类试题。例(2011年江苏卷)春日忆李白杜甫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第(3)问: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解析:首联从赞美李白诗才超群“起”,颔联指出其清新俊逸的风格为“承”。颈联为转,开始由赞李白的诗才诗风转为写对李白的思念:从空间阻隔写两人天各一方。尾联是“合”,渴望相见,对酌、切磋诗艺。全诗以赞诗起,以“论文”结,由诗转到人,由人又回到诗,通

26、篇始终贯穿着一个“忆”字,把对人和对诗的倾慕怀念,结合得水乳交融。明白了该诗的起承转合,自然很容易做“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题目了。参考答案:立足于诗、怀念李白:从赞美李白的诗歌开始,转为对李白的思念,最后渴望相见、切磋诗艺作结。2、表达技巧。抒情方式: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等)。修辞格:对偶、排比、反复、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双关、互文、叠词。表达技巧:赋、比、兴,渲染与烘托,对比与衬托,联想与想象,象征与用典,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化抽象为具体,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寓情于景等。炼字也常常作为鉴赏的考查点。在一首诗中,“表达技巧”的使用显得最丰富、最灵活;对于一首诗的理解,“

27、表达技巧”常常最关键、最重要;高考中,“表达技巧”的考查“设点”最多、“考频”最高。考生如果对这些表达技巧不熟悉、不了解,就会出现答题障碍,不能真正读懂一首诗,更谈不到上升到理论层面去鉴赏了。8分)望湖楼晚景苏轼横风吹雨入楼斜,壮观应须好句夸。雨过潮平江海碧,电光时掣紫金蛇。例(2011湖北)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登城刘敞雨映寒空半有无,重楼闲上倚城隅。浅深山色高低树,一片江南水墨图。(3)以上两首诗,刘诗优美,苏诗壮美,请结合诗句赏析。(4分)答案:刘诗通过写雨映寒空,山深树幽,倚楼眺望的一幅水墨画,运用白描手法,描绘出一幅江南水墨图。苏诗通过写横风斜雨,潮江涌动,运用比喻手法,

28、写出了雨前雨后的壮观美景。即时应用8(2013福建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6分)送何遁山人归蜀宋梅尧臣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远壑杜鹃响,前山蜀客归。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选自宋诗精华录)【注】杜鹃:又名子规。息机: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世俗活动。(1)请简要分析首句中“绿”字的妙处。(2分)(2)三、四两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发情感的?请简要赏析。(4分)读懂这首诗歌的全程剖析:(1)读题目:(2)读注解(3)试着翻译全诗:(5)悟关键(4)读题干(6)析意象(7)综合以上各点,可以看出这首诗写的是:如何读懂诗歌参考答案即时应用1解析:(1)本题通过概

29、括诗歌画面考查赏析诗歌意境。对场景画面的描述要在读懂诗句的基础上补充想象,抓住春江、愁云、扁舟、残照、沙鸥这些意象,描述画面。【参考答案】主人公伫立江边目送朋友离去(1分),一叶扁舟渐行渐远(扁舟越过林杪,船帆比沙鸥还小)(1分),直到看不见(仍久久不愿离去)(1分)。意思答对即可。(2)(4分)夕阳还有一竿高,离天黑尚早。这时主人公后悔不应该让朋友这么早离去,转而埋怨催朋友离去的人。(3分)这句词进一步抒发了主人公对朋友难舍难分的深厚情谊。(1分)意思答对即可。只要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即时应用2【解读】此为干谒诗。诗人以“新妇”自比,以“舅姑”比主考官,以“画眉”比自己的诗文。以“夫婿”

30、喻指当时在诗文上颇有名气而且又乐于提拔后进的水部郎中张籍。含蓄表达考前担心作品不一定合主考心意,求张指点。通过优美的诗韵,巧妙地表达了一名应试举子,在面临关系到自己仕途的一场考试前,那种特有的不安和期待心情。即时应用3(1)【答案】论语【解析】舞零,出自新课标先秦诸子选读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2)【答案】诗人被流放到万里之遥的天涯(海南),处境艰难,但由于受到佛道思想的影响和黎民百姓的热情欢迎,因此表现出曾点曾经有的那种逍遥自在、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或诗人被流放到万里之遥的天涯(海南),处境艰难,但由于受到佛道思想的影响和黎民百姓的热情欢迎,因此仍然向往曾点描述的礼乐之治,表现出积

31、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即时应用4(3分)C(4分)要点一:借向往隐居生活,表达对韦曲春景的喜爱。(或:因韦曲春色美景而生隐居山林之情)要点二:隐含求仕未果的复杂心情。即时应用5解析:考查诗歌中的人物形象,这首诗题为“竹轩诗兴”,写竹轩景物和诗人兴致,必须梳理提炼出每联的写作对象和内容:前两联写竹轩环境(柴门、狭径、梢影、叶声),颔联重写诗人活动(倦卧、闲吟),尾联的梅和诗中的竹、雪等意象也暗示出诗人的志趣。参考答案:塑造了闲适、洒脱、高雅的诗人形象。(2分:答全得2分,少1关键词扣1分)通过对“竹轩”“柴门”“狭径”等简朴清幽的生活环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自得;“倦卧”“闲吟”等反映了

32、诗人洒脱的生活态度;“竹”“雪”“梅”等意象表现出诗人高雅的人生志趣。(4分:答全得4分,2条3分,1条2分。)即时应用6【解析】:本题考查对诗人情感的把握,结合小注中的提示,抓住体现诗人感情的关键语句:“记得”句写相聚忆旧的喜悦。“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写宦海浮沉的无奈;还有“离愁难尽”,我们大体可推测,这首词蕴含的情感主要有:久别重逢的喜悦;宦海沉浮的悲惋无奈;离别在即的愁绪。事实上,抓住了关键情感语句,差不多读懂了这首诗歌的主要内容。【参考答案】:(1)久别重逢的喜悦;宦海沉浮的悲惋无奈;离别在即的愁绪。即时应用7【解析】这首词,只有词牌、没有题目,没有提供注解、对作者了解甚少,谈不上知人论世,也没有明显的表情达意的关键词,那现在能做的就是抓住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来揣摩情感。从“钓船”“柴扉”“白鸥”“蹶鱼”可以看出诗人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