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_第1页
如何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_第2页
如何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_第3页
如何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_第4页
如何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如何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所属栏目:教育教学 新课程改革 佚名 时间:来源:教研员,世界教育史上独一无二的群体. 诞生于建国初期, 一个特殊年代的特殊群体,在完成着一项特殊的历史任务.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在办学条件相对较差、师资水平参差 不齐的历史条件下,教研员为提升中小学教学质量做生了很 大的奉献.但是,在根底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开展的今天, 面对我国千百万中小学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法, 提升专业素质的历史重任,教研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 挑战一一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建立多元 开放的教学研究机制,是当前学校开展和教师成长的现实要 求和紧迫任务,是深化教学研究改革的方向

2、和重点.这一崭 新教育理念的提由,意味着中小学教研工作将发生一次历史 性的改变.那么,中小学教研工作如何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在新 课程实验中更好地发挥研究、指导、效劳的功能,教育部基 础教育司就此问题组织有关专家和一线教研员进行了深入 研讨.什么是校本教研关键词:以校为本、教学反思、行动研究以校为本,是新世纪学校教育改革与开展的全新的教育 理念.那么,以校为本的教研与现行教研有什么不同教育 部根底教育司副司长朱慕菊指由,以校为本的教研,是将教 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 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理论和专业人 员共同参与.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既注

3、重解决实 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 师的专业开展,是保证新课程实验向纵深开展的新的推进策 略.那么,如何实施以校为本的教研专家认为,以校为本 的研究,要充分发挥教师个人、教师集体和教学专业人员的 作用.教师要养成学习与反思的习惯,增强研究意识,以研 究者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 的问题,把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融为一体.以校为本的 教研,在重视教师个人学习和反思的同时,特别强调教师集 体的作用,强调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与合作,互相学 习,彼此支持,共同分享经验.学校要形成对话机制,为教 师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经验分享和专题讨论提供平台,倡导

4、 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态度,营造求真、务实、严谨的教研 气氛.以校为本的教研,还应有专业研究人员的参与,学校要 积极主动地争取他们的支持与指导.专业研究人员要以高度 的责任心和满腔热情,积极主动地参与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 制度的建设,努力发挥专业引领的作用,为学校和教师提供 切实有效的帮助,并虚心向教师学习,在改革的实践中不断 地提升自己.参与研究的专家们认为,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校 长是第一责任人,是学校教学研究的身体力行者.校长要真 正确立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将主要精力用于教学研究和教 学治理,为教师参加教研和培训提供条件支持;要建立融汇 校内外教学研究资源,直接效劳于教师开展的、开放的

5、学校 教研网络;要建立教研鼓励机制,定期奖励教学研究成果; 要给教师以人文关心,尊重和保护教师的专业自主,为教师 的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排忧解难;要为教师、教研人员和研 究者获得经常性的沟通和联系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使教师 的困惑能及时得到解决,教师的经验能及时得到关注和分 享.通过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促进学校的开展,促进教师 的开展,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化组织.以校为本的教研,要有宽松自由的学术研究气氛,要尊 重和保护教师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教师职业自 信心.以往,一些教师虽然有研究意识,但是缺少研究的空 问,一些研究得不到学校和教师群体的认可,造成只有外生 参加比赛获奖才被成认的

6、现状.实际上校内的认定是同等重 要的,学校应当给教师时机,重视教师的研究,充分肯定和 成认教师的研究,释放教师的创造精神,特别是允许有不同 的方法,引导和豉励教师上由“自己的课 .创设一个宽松 的气氛,让教师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这种研究状态,对广 大教师来说,更为引人入胜.教研部门职能如何转变关键词:研究、指导、效劳校本教研机制的建立,对教研部门意味着什么显而易 见,教研部门的职能转变是一个首要问题.当前,一些地方的教研部门工作职能尚不十清楚确.教 研机构不健全,数量缺乏,各方面待遇不能落实,教研经费 紧缺,教研员水平参差不齐等.其次,一些地方教育行政部 门对教研工作熟悉缺乏,把教研室当作教育

7、局的“机动部 队,有的被称之为“打杂摊子、“秘书班子,哪里忙就指 向哪里,致使教研员常常陷入繁忙的事务工作中,很难集中 精力搞教研,这种状况应当尽快改变.在实验、推广新课程 的过程中,有大量细致的业务工作需要中小学教研队伍来承 担.教研室如何发挥好研究、指导、效劳的功能,帮助学校 落实新课程的各项任务和目标,提升中小学教学水平和课程 建设与治理的水平,保证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有诸多问题 值得探讨.一方面最为紧迫的是转变教研室的职能,另一方 面是促进教研员角色和工作方式的转变.具体来说,就是进一步明确教研部门的地位、作用,明确责任.开展以校为本 的教研,并不是否认和削弱教研室的作用.相反,教研室

8、的 作用应该得到更好的发挥.教学研究对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促进教师专业开展, 提升学校的课程建设水平,全面提升根底教育教学质量,具 有重要意义.为此,教育部根底教育司有关负责人强调,各 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研机构和中小学都要给以高度重视.各 级教研部门要充分发挥研究、指导和效劳的职能,增强效劳 意识,为课程改革效劳,为教学改革效劳.要强化以校为本 的研究意识,使有组织的区域性的教研活动植根于、效劳于 以校为本的教研工作.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当前教学研究工作的主要任务 是:改良和完善教学研究制度和工作方式,努力将教学研究 工作的重心下移到学校,逐步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 机制;认真研究课程功能

9、、 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 课程评价和课程治理,深入了解并及时解决教学中的困难和 问题,总结、推广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在课程改革的 实践中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专业水平和中小学课程建设与 治理水平.教学是课程实施的关键,教学研究是教研室的中央任 务,是教学指导、效劳的前提和根底.教学研究应以新课程 目标为导向,从学生开展、教师开展、学校开展的需要由发, 围绕地方和学校课程实施的问题,有目的、有方案、有组织 地开展研究,防止将教学活动简化为统一教学进度、教学要 求、组织复习测试等,更不要依靠课堂教学评选和组织学科 竞赛的方式来指导学校教学和教学研究工作.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教研工作更多强调

10、的是专业研究、 水平指导,因此要改善治理,创新教研模式.强调研究、指 导、效劳,由原来的指令性转变为指导性,由重布置、检查、评选转变为重调研、指导、协调.对学校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指导,要以教学观念的更新和 教学行为的改变为重点,注重教师教学潜能的开发和教学研 究水平的提升,要尊重教师创造性的劳动,善于发现教师教 学的优点和长处,并和教师一起总结和提炼教学经验;要与 教师建立一种平等对话的合作伙伴关系,建立一种新的教研 文化.教研机构还要发挥自身优势,为教育行政部门相关决 策和工作提供各种效劳.教研方式如何改变关键词:对话、交流、互动以教师为中央、以学校为本位的教研制度,是推进课改 实验、提升教师

11、专业水平的必由之路.在研讨中,大家一致 认为,将教研重心下移到学校,并不是指教研员如何深入学 校,而是指教研方式的改变,是如何把对话、交流、互动的 机制引入教研.传统的教研根本是自上而下的,学校教研围绕上级教研 转,学校教研服从、效劳于上级安排,完成上级的要求和任 务.教研方式主要是“教练式,教研员帮助教师挖掘教材, 处理教材,手把手地指导教师设计教案、教学方式,甚至一 个眼神、一个动作都严格标准.评课,也根本都是教研员一 锤定音,教师很少有时机发表自己的意见.正如一位评优课 获奖教师所言:“这节课是我上的,但每一句话都不是我说 的.这种方式根本是教研员向教师的单向传递,教师只是 研究或实验的

12、辅助者、配合者,而不是真正的研究主体,教 师的积极性、主动性难以发挥.这种治理模式,已经远远不 能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还应当看到,许多地方的教研仍然是凭经验、凭权威, 教学研究被固定为一种模式,缺乏创新.教研的内容根本停 留在教材教法介绍,统一进度、统一要求、统一作业及教案 的设计,或围绕优质课、公开课、示范课开展说课、评课活 动,或大同小异的经验总结等, 这些问题都亟待研究和解决.来自一线的教研员普遍感到,在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发 生变化的今天,教研工作方式应当随之发生改变.首先,新 的教研方式要有利于教师积极性的发挥,而不是限制与束 缚,更不能包办代替.应豉励教师个性化的教学,而不要过 多地

13、用条条框框去“标准教师.其次,教学研究应该以新 课程为导向,紧紧围绕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开展研究;改革教学研究的形式和方法,灵活运用案例分析、问题解决、调查 研究、实践探索、区域交流等多种教研活动方式,努力提升 教学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另外,教研员的角色也要发生改变,变以“检查为主 为以“研究为主,不再以“专家、“领导、“检查者的 身份由现,而是参与者、合作者、研究者.教研员要深入教 学第一线,及时发现学校教学工作和教师专业化成长中的实 际问题,倾听学校的呼声,了解教师教学中的实际困难,及 时提供专业咨询、信息效劳与技术帮助等.应当结合听课、 调研,与教师展开对话,了解教师的所思、所想、所疑、所

14、 惑,以一种积极互动的方式,与教师平等交流,共同切磋, 与课改同行,与教师一起成长.如何表达教研的场所在学校、教研的主体是教师在这 方面,天津教研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他们坚持从教师的需 求生发,创设宽松的环境,使互动式、参与式教研走近教师, 专题教研发挥教师群体的作用,重点解决教学实践中遇到的 问题,使教师在不断提由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自己 的专业开展;论文评选、专题研讨,为教师搭建了交流的平 台;成长记录、教学反思,引导教师走上一条研究之路.教研员如何应对挑战关键词:跨学科、多视角、综合研究在传统教学中,教研员大多是当地的教学能手,在教师中有较高的威信,指导教学工作驾轻就熟.而新课程对

15、他们 来说,无论从理论到方法都是全新的,他们在教育观念和业 务水平方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新课程实验一年多以来,由于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摸索, 已经有了一些新鲜的体会和感悟,他们提生了许许多多的问 题,渴望交流与探讨.而有些问题对于教研员来说却是陌生 的,是以往教学中不曾遇到过的,再凭过去的经验指导教师 显然不适应了,一些教研员心理压力大,感到失落、困惑、 甚至苦恼.有的教研员说:“以前在学校评课,从来都是教研员一锤定音,很少听到不同的声音.多年来形成的教学模 式,在头脑中已根深蒂固,过去一直认为是成功的课,最好 的课,有些甚至被认为是经典课,如今,却被专家提由种种 质疑,用新课程的理念一分析,我们

16、看到了差距和问题所 在.课改,对广阔教研员来说,不仅仅是压力,是挑战,更 是一次“蜕变.应当看到,新课程无论从理念到方法都是全新的,每个 人都有一个重新学习、对以往经验重新审视的问题.教研员 应当有一个开放的心态,任何一种新观念确实立,都是对旧 观念的一种变革,而变革的往往是那些我们已经驾轻就熟的 东西,对谁都是一种挑战,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正如一些 教研员深有感触地说:“改变是一个痛苦的过程.由于,改 变意味着对自己过去某些东西的否认,对自己经验的重新认 识.传统教育观念下形成的教学模式是根深蒂固的,即使有 意识地去改变,也会自觉不自觉地回到定式当中去.这一点,尤其是对于一些颇有建树的成功教

17、师、教研员来说 更是艰难.他们不仅要改变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甚至一定 程度上要改变一些“成功经验,这对他们来说会是一个痛 苦的过程.如何帮助广阔教研员提升专业素养、适应新课程的需 要教育部根底教育司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十分重视 教研机构和教研队伍的建设,保证教研部门的人员编制、经 费投入,落实教研人员的待遇;要深化教研机构内部改革, 整合教研力量,建设一支积极为中小学课程改革效劳的有活 力的专兼职相结合的教研队伍,形成开放的教研员流动机 制;要充分发挥教研员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尊重教研工作 的独立性和专业特点,保证教研员把主要时间和精力投入教 学研究工作;要为教研员进修和培训提供条件,不断

18、提升他 们的素质和水平;要保证教研工作所需的经费投入,建立教 学研究成果奖励制度.豉励教研员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增强教研队伍建设,一方面需要增强对教研员队伍的培 训和提升工作,注重教研员的进修和培养,不断提升他们的 素质和专业水平.尤其是新课程的综合化及综合实践活动课 的开设,教研员亟需具有跨学科、多视角的综合研究水平.另一方面,教研员在教学研究的过程中,要认真学习?根底 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领会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改革思 路,与教师共同研究探讨新的教学方法.教研制度如何创新关键词:多种力量介入、建立伙伴关系、校际互动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需要专业引领,需要大学、科研 人员的支持和帮助.那么,用什么样的制度和方法来保证 如何以制度的创新来迎接改革的挑战专家们认为,说到底,就是建立一个多种力量介入的教 研共同体,大学根底教育课程研究中央、教研室、中小学通 力合作,使教师教育形成一个从封闭走向多元开放的格局.“大学应该在教师培训和教师教育中扮演重要角色.这是欧洲教师教育联合会自 1991年以来在几次年会上提由并探 讨的概念.为适应根底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2000年,教育部在14所师范大学建立了根底教育课程研究中央,这是课程改革中教学研究的一支重要力量.各中央要积极开展课程改革的 研究工作,主动参与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实践,并在这个过程 中提升和开展自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