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药化 赵子剑精品课程_第1页
天然药化 赵子剑精品课程_第2页
天然药化 赵子剑精品课程_第3页
天然药化 赵子剑精品课程_第4页
天然药化 赵子剑精品课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中药化学习题集赵子剑二零零七年五月 第一部分 选择题一、A型题(最佳选择题) 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 有效成分是指A. 有效提取物 B. 有效混合物 C. 有效单体 D. 有效部位 E. 有效单体类型2. 不属于一次代谢产物的是 A. 生物碱 B. 核酸 C. 糖类 D. 蛋白质 E. 脂质 3. 下列溶剂中极性最强的是 A. Et2O B. EtOAc C. CHCl3 D. n-BuOH E. MeOH4. 连续回流提取法与回流提取法比较,其优越性是A. 节省时间且效率高 B. 节省溶剂且效率高 C. 受热时间短D. 提取装置简单 E. 提取量较大5. 从中药的水提取液

2、中萃取强亲脂性成分,选择的溶剂应为A. 乙醇 B. 甲醇 C. 丁醇 D. 醋酸乙酯 E. 苯6. 两相溶剂萃取法分离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原理是A各组分的结构类型不同 B. 各组分的分配系数不同C各组分的化学性质不同 D. 两相溶剂的极性相差大E两相溶剂的极性相差小7影响吸附柱色谱吸附剂的吸附能力的因素有A. 吸附剂的含水量 B. 薄膜蒸发器 C. 洗脱剂的酸碱性大小D. 被分离成分的极性大小 E. 被分离成分的酸碱性大小8化合物进行硅胶吸附柱色谱时的结果是A. 极性大的先流出 B. 极性小的先流出 C. 熔点低的先流出D. 熔点高的先流出 E. 易挥发的先流出9硅胶吸附柱色谱常用的洗脱剂类型是A

3、. 以水为主 B. 以亲脂性有机溶剂为主 C. 碱水 D. 以醇类为主 E.酸水10正相分配色谱常用的固定相为A. 氯仿 B. 甲醇 C. 水 D. 正丁醇 E. 乙醇11原理为分子筛的色谱是A. 离子交换色谱 B. 氧化铝色谱 C. 聚酰胺色谱 D. 硅胶色谱 E.凝胶过滤色谱 12原理为氢键吸附的色谱是A. 离子交换色谱 B. 凝胶过滤色谱 C. 聚酰胺色谱 D. 硅胶色谱 E. 氧化铝色谱13中性醋酸铅可以沉淀的成分是A. 酚羟基 B. 醇羟基 C. 对位酚羟基 D. 邻位酚羟基 E. 邻位醇羟基14纸色谱的色谱行为是化合物极性大f值小 化合物极性大f值大 化合物极性小f值小 化合物溶解

4、度大f值小 化合物酸性大f值小15硅胶或氧化铝吸附薄层色谱中的展开剂的极性如果增大,则各化合物的Rf值A. 均变大 B. 均减小 C. 均不变 D. 与以前相反 E. 变化无规律16具下列基团的化合物在聚酰胺薄层色谱中Rf值最大的是A. 一个酚羟基化合物 B. 对位酚羟基化合物 C. 邻位酚羟基化合物D. 间三酚羟基化合物 E. 三个酚羟基化合物17核磁共振氢谱中, ppm值的范围为A. 01 B. 23 C. 35 D. 59 E. 010 18下列生物碱中碱性最强的是 A. 小檗碱 B.麻黄碱 C. 番木鳖碱 D. 新番木鳖碱 E. 山莨菪碱19含下列生物碱的中药酸水提取液,用氯仿萃取,可

5、萃取的生物碱是 A苦参碱 B. 氧化苦参碱 C. 秋水仙碱 D麻黄碱 E山莨菪碱20. 具配位键结构的生物碱是 A. 苦参碱 B. 羟基苦参碱 C. 氧化苦参碱 D. 去氢苦参碱 E. 安那吉碱21. 属于酸碱两性的生物碱是 A. 可待因 B. 吗啡 C. 莨菪碱 D. 秋水仙碱 E. 小檗碱22. 用离子交换树脂法提取总生物碱,所选择的树脂类型应是 A. 大孔树脂 B. 弱酸型树脂 C. 弱碱型树脂 D. 强酸型树脂 E. 强碱型树脂23. 生物碱分子中氮原子杂化方式与其碱性强弱的关系是Asp>sp2>sp3 B. sp>sp3>sp2 C. sp3>sp2&g

6、t;sp D. sp3>sp>sp2 E. sp2>sp3>sp24V itali反应不能用于检识A. 樟柳碱 B. 莨菪碱 C. 阿托品 D. 东莨菪碱 E. 山莨菪碱25亲水性生物碱主要指A. 酰胺生物碱 B. 叔胺生物碱 C. 仲胺生物碱 D. 季胺生物碱 E. 两性生物碱26分离碱性不同的混合生物碱可用A. 简单萃取法 B. 酸提碱沉法 C. pH梯度萃取法D. 有机溶剂回流法 E. 分馏法27生物碱的薄层色谱和纸色谱常用的显色剂是A. 碘化汞钾 B. 改良碘化铋钾 C. 硅钨酸 D. 雷氏铵盐 E. 碘-碘化钾28以氧化铝薄层色谱分离生物碱时,化合物的Rf 值

7、大小取决于生物碱的A. 极性大小 B. 碱性大小 C. 酸性大小 D. 分子大小 E. 挥发性大小29莨菪烷类生物碱中碱性最强的是A. 莨菪碱 B. 樟柳碱 C. 山莨菪碱 D. 东莨菪碱 E. 去甲莨菪碱30鉴别莨菪碱和东莨菪碱可用的反应是A. Vitali反应 B. HgCl2反应 C. DDL反应 D. CS2反应 E. AlCl3反应31区别山莨菪碱和樟柳碱的反应可用A. Vitali反应 B. HgCl2反应 C. Gibbs反应 D. CS2反应 E. AlCl3反应32根据苷原子分类,属于C苷的是 A山慈菇苷A B. 黑芥子苷 C. 巴豆苷 D. 芦荟苷 E毛茛苷33从新鲜的植物

8、中提取原生苷时应注意的是A苷的溶解性 B. 苷的极性 C. 苷的稳定性 D. 苷的酸水解性 E. 植物中共存酶对苷的水解特性34采用PC法鉴定苷中的糖时,通常的做法是A. 将苷用稀硫酸水解,过滤,滤液浓缩后点样B. 将苷用稀硫酸水解,过滤,滤液用Na2CO3中和后点样C. 将苷用稀硫酸水解,过滤,滤液用氨水中和后点样D. 将苷用稀硫酸水解,过滤,滤液用NaOH中和后点样E. 将苷用稀硫酸水解,过滤,滤液用Ba(OH)2中和后点样35将苷的全甲基化衍生物进行甲醇解,分析所得产物可以判断A. 苷键的构型 B. 苷中糖与糖之间的连接位置 C. 苷中糖与糖的连接顺序 D. 苷元结合糖的位置 E. 苷元

9、的结构36检查苦杏仁中氰苷常用的试剂是 A三氯化铁试剂 B. 茚三酮试剂 C. 吉拉尔试剂 D苦味酸碳酸钠试剂 E. 重氮化试剂37苷键裂解最常用的方式为A. 酸催化水解 B. 碱催化水解 C. 酶催化水解 D. Smith降解 E. 乙酰解38鉴定糖或苷呈阳性反应的是A. 醋酸浓硫酸反应 B. 三氯乙酸反应 C. -萘酚-浓硫酸反应D. 氯仿-浓硫酸反应 E. 变色酸-浓硫酸反应39以BAW系统进行PC分离下列糖类,Rf值最大的是A. D-葡萄糖 B. L-鼠李糖 C. D-半乳糖 D. 葡萄糖醛酸E. 洋地黄毒糖40下列各科属植物不含蒽醌类成分的是A. 豆科 B. 伞形科 C. 蓼科 D.

10、 茜草科 E. 百合科41大黄素型蒽醌母核上的羟基分布情况是 A在一侧苯环的位 B. 在二侧苯环的位 C在一个苯环的或位 D. 在二侧苯环的或位 E在醌环上42下列蒽醌类化合物中,酸性强弱顺序是A 大黄酸>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酚B 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酚C 大黄素>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大黄酚D 大黄酚>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酸E. 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芦荟大黄素43分离游离羟基蒽醌混合物的最佳方案是A. 采用不同溶剂,按极性由弱至强顺次提取B. 采用不同溶剂,按极性由强至弱顺次提取C

11、. 溶于乙醚后,依次用不同碱萃取,碱度由弱至强D. 溶于乙醚后,依次用不同碱萃取,碱度由强至弱E. 溶于碱水后,依次加不同酸用乙醚萃取,酸度由强至弱441-OH蒽醌的IR光谱中,co峰的特征是A. 1675cm-1处有一强峰 B. 16751647cm-1和16371621cm-1范围有两个吸收峰,两峰相距2438cm-1C. 16781661cm-1和16261616cm-1范围有两个吸收峰,两峰相距4057cm-1D. 在1675cm-1和1625cm-1处有两个吸收峰,两峰相距60cm-1E. 1580cm-1处有一个吸收峰45酸性最强的是A. 大黄酚 B. 大黄素 C. 大黄酸 大黄素

12、甲醚 芦荟大黄素46羟基蒽酮反应阳性的是A. 醋酸镁反应 B. 对亚硝基-二甲苯胺反应 C. 碱液反应D.苯胺-邻苯二甲酸反应 E. 对-二甲胺基苯甲醛-浓硫酸反应47以pH梯度萃取法从大黄的CHCl3提取液中用5%NaHCO3萃取,碱水层含有的成分是 A. 大黄酚 B. 大黄素 C. 大黄酸 大黄素甲醚 芦荟大黄素48香豆素与碱反应的特点是A. 遇碱后内酯水解开环,加酸后又可环合成内酯环B. 加碱内酯水解开环,生成顺式邻羟桂皮酸盐,若要加酸不环合,可长时间加热使生成反式邻羟桂皮酸盐 C. 加碱内酯水解开环,加酸后又可环合成内酯环,但若长时间在碱中加热,生成反式邻羟桂皮酸盐,加酸不能环合D.

13、加碱内酯水解开环,并伴有颜色反应E. 加碱生成的盐可溶于水49可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香豆素成分A. 游离小分子简单香豆素 B. 香豆素苷 C. 呋喃香豆素D. 吡喃香豆素 E. 双香豆素50下列类型化合物中,大多数具香味的是 A黄酮苷元 B. 蒽醌苷元 C. 香豆素苷元 D. 三萜皂苷元 E. 甾体皂苷元51鉴别香豆素首选的显色反应是A. FeCl3反应 B. Gibbs反应 C. Bornträger反应 D. 异羟圬酸铁反应 E. AlCl3反应 52香豆素薄层色谱常用的显色反应是A. FeCl3反应 B. Gibbs反应 C. Emerson反应 D.观察荧光 E. AlCl3

14、反应53木脂素的基本结构特征是A. 单分子对羟基桂皮醇衍生物 B. 二分子C6C3缩合C多分子C6C3缩合 D. 四分子C6C3缩合E三分子C6C3缩合54厚朴酚的基本结构属于A.简单木脂素 B.环木脂素 C.新木脂素 D.木脂内酯木脂素E.环氧木脂素55含异黄酮的科是A. 菊科 B. 伞形科 C. 五加科 D. 豆科 E. 唇形科56. 黄酮类化合物的基本碳架为 A. C6-C1-C6 B. C6-C2-C6 C. C6-C3-C6 D. C6-C4-C6 E. C6-C5-C657能溶于5%碳酸氢钠的化合物为 A. 橙皮苷元 B. 大豆素 C. 刺槐素 D. 大豆苷 E. 木犀草素58银杏

15、叶中含有的特征性成分类型是A. 黄酮 B. 黄酮醇 C. 黄烷醇 D. 双黄酮 E.查耳酮59下列化合物中酸性最弱的是A. 槲皮素 B. 甘草素 C. 木犀草素 D. 杨梅素 E. 芹菜素60某黄酮类化合物于CDCl3中测定氢核磁共振谱,在2.8ppm左右出现两组4重峰(每一组4重峰相当一个质子),在5.2ppm附近出现相当一个质子的4重峰,表示该化合物为 A. 黄酮 B. 黄酮醇 C. 双氢黄酮 D. 异黄酮 E. 查耳酮61某黄酮化合物的醇溶液,加入二氯氧锆甲醇液呈鲜黄色,再加入枸橼甲醇液,黄色不褪表示该化合物具有A. C5-OH B. C7-OH C. C3-OH D. C6-OH E.

16、 C8-OH62. 分离3,5,7,2,4五羟基黄酮和3,5,7,3,4五羟基黄酮,可选用的方法是 A水乙醚液萃取法 B. PH梯度法 C. 硼酸络合法 D碱溶酸沉淀法 E . SephadexG层析法63某黄酮类化合物紫外光谱有两个吸收带,带在312nm,带在276nm,带强度比带强得多,该化合物是 A木犀草素 B. 7,4二羟基二氢黄酮 C. 槲皮素 D芦丁 E. 4羟基查耳酮 64鉴别黄酮类化合物首选的显色反应是 A. 三氯化铝反应 B. 四氢硼钠反应 C. 二氯氧锆反应 D. 盐酸镁粉反应 E. 二氯化锶反应65具邻位酚羟基黄酮用碱水提取时,保护邻位酚羟基的方法是 A. 加硼酸络合 B

17、. 加四氢硼钠还原 C. 加醋酸盐沉淀 D. 加氯仿萃取 E. 用硅胶吸附66聚酰胺柱色谱分离下列黄酮类化合物,最先流出色谱柱的是A. 芹菜素 B. 杨梅素 C. 槲皮素 D. 芦丁 E. 山柰酚67以SephadexLH-20柱色谱分离下列黄酮类化合物,最先流出色谱柱的是A. 槲皮素-3-鼠李糖苷 B. 槲皮素-3-葡萄糖苷 C. 芦丁D. 槲皮素 E. 槲皮素-3-芸香糖-7-半乳糖苷 68以SephadexLH-20柱色谱分离下列黄酮类化合物,最后流出色谱柱的是A. 芹菜素 B. 杨梅素 C. 槲皮素 D. 甘草素 E. 山柰酚69以C18为填料的反相柱分离下列黄酮类化合物,以50%Me

18、OH洗脱,最后流出色谱柱的是A. 芦丁 B. 槲皮素 C. 槲皮素-3-鼠李糖苷 D. 槲皮素-3-芸香糖-7-半乳糖苷 E. 槲皮素-3-葡萄糖苷70纸色谱,以BAW系统展开下列成分,f值最大的是A. 5, 7, 4-三羟基-3-葡萄糖黄酮醇苷B. 5, 3,4-三羟基黄酮醇C. 5, 4-二羟基-3-葡萄糖苷D. 5,3-二羟基黄酮醇E. 5,4-二羟基-3-葡萄糖-7-鼠李糖黄酮醇苷71加二氯氧锆,溶液出现黄色,加枸橼酸后黄色褪去,黄酮的结构中可能有的 取代基是 A. 7-OH B. 5-OH C. 3-OH D. 4-OH E. 5-OCH372. 某黄酮类化合物测定UV光谱,其带位于

19、325nm,可能的化合物是A. 芹菜素 B. 杨梅素 C. 槲皮素 D. 5,7-二羟基黄酮醇 E.山柰酚73去乙酰毛花洋地黄苷丙(商品名为西地兰)的苷元结构为A. 洋地黄毒苷元 B. 羟基洋地黄毒苷元 C. 异羟基洋地黄毒苷元 D. 双羟基洋地黄毒苷元 E. 吉他洛苷元74甲型和乙型强心甙结构主要区别点是A不饱和内酯环不同 B. 糖链连接位置不同 CA/B环稠合方式不同 D. 内酯环的构型不同 E内酯环位置不同75醋酐-浓硫酸反应用于鉴别强心苷的A. 内酯环 B. 甾体母核 C. 6-去氧糖 D. 2-去氧糖 E. 六碳醛糖76可用于区别甲型和乙型强心苷的反应是A. Kedde反应 B. 醋

20、酐-浓硫酸反应 C. 三氯化锑反应 D. K-K反应 E. Salkowski反应77含强心苷的科是A. 豆科 B. 唇形科 C. 伞形科 D. 玄参科 E. 姜科78紫花洋地黄苷A用温和酸水解得到产物是A. 洋地黄苷元 + 2分子D-洋地黄毒糖 + 洋地黄双糖B. 洋地黄苷元 + 3分子D-洋地黄毒糖 + D-葡萄糖C. 洋地黄毒苷元 +(D-洋地黄毒糖)2 + D-葡萄糖D. 洋地黄毒苷元 +(D-洋地黄毒糖)3 + D-葡萄糖E. 洋地黄毒苷元 + 1分子D-洋地黄毒糖 +(D-洋地黄毒糖-葡萄糖)279毛花洋地黄苷A与紫花洋地黄苷A结构上差异是 A. 羟基位置异构 B. 糖上有乙酰基取

21、代 C. 苷键构型不同 D. C17内酯环不同 E. C14-OH构型不同80洋地黄毒苷的溶解性为 A. 易溶于水 B. 易溶于石油醚 C. 溶于氯仿 D. 溶于乙醚 E. 溶于环己烷81属I型强心苷的是A. 苷元-(2,6-去氧糖)x -(D-葡萄糖)y B. 苷元-(6-去氧糖)x -(D-葡萄糖)y C. 苷元-(6-去氧糖)x -(D-葡萄糖)yD. 苷元-(D-葡萄糖)xE. 苷元-D-葡萄糖82能使甾体皂苷产生分子复合物沉淀的甾醇类化合物,其结构必须具有 A. 3-OH B. 3-O-糖基 C. 3-OH D. 3-O-糖基 E. 3-O-羧基83分离总皂苷常用的柱色谱吸附剂是 A

22、. 氧化铝 B. 硅胶 C. 聚酰胺 D. 大孔吸附树脂 E. 葡聚糖凝胶84A型人参皂苷的苷元是A. 人参二醇 B. 人参三醇 C. 20(S)-原人参二醇 D. 20(S)-原人参三醇 E. 齐墩果酸85B型人参皂苷的苷元是A. 人参二醇 B. 人参三醇 C. 20(S)-原人参二醇 D. 20(S)-原人参三醇 E. 齐墩果酸86C型人参皂苷的苷元是A. 人参二醇 B. 人参三醇 C. 20(S)-原人参二醇 D. 20(S)-原人参三醇 E. 齐墩果酸87属A型人参皂苷的是A. 人参皂苷Ro B. 人参皂苷Rb1 C. 人参皂苷Re D. 人参皂苷Rf E. 人参皂苷Rg288属B型人

23、参皂苷的是A. 人参皂苷Ro B. 人参皂苷Rb1 C. 人参皂苷Rc D. 人参皂苷Rd E. 人参皂苷Rg289硅胶TLC,以苯-乙酸乙酯(8:2)展开人参总皂苷酸水解的苷元,三种苷元Rf值从大到小的顺序是A. 人参二醇 人参三醇 齐墩果酸B. 人参三醇 人参二醇 齐墩果酸C. 齐墩果酸 人参二醇 人参三醇D. 人参三醇 齐墩果酸 人参二醇E. 齐墩果酸 人参三醇 人参二醇90在苷的分类中,皂苷的分类依据是A. 糖的类型 B. 苷元的类型 C. 物理性质 D. 生理活性 E. 存在状态91为甾体皂苷的是A. 甘草皂苷 B. 薯蓣皂苷 C. 七叶皂苷 D. 人参皂苷 E. 柴胡皂苷92 甾体

24、皂甙的红外光谱中,在980(A)、920(B)、900(C)、800(D)cm-1附近有4个特征吸收峰,异螺旋甾烷型的特征是 A. A吸收峰比B吸收峰强 B. B吸收峰比C吸收峰强 C. C吸收峰比D吸收峰强 D. D吸收峰比A吸收峰强 E. C吸收峰比B吸收峰强93齐墩果酸结构类型A. 螺旋甾烷型 B. -香树脂醇型 C. -香树脂醇型 D. 羽扇豆醇型 E.达玛烷型94 -香树脂醇型三萜皂苷的13C-NMR谱中季碳信号数是A. 2 B. 3 C. 4 D. 5 E. 695皂苷溶血作用强弱与结构的关系是A. 皂苷经酶水解后产生的皂苷元溶血作用最强B. 单皂苷的溶血作用最强C. 双皂苷的溶血

25、作用最强D. 酸性皂苷的溶血作用最强E. 酯皂苷的溶血作用最强96人参皂苷用一般酸(如4mol/LHCl)水解法水解,得到的苷元是A. 前人参皂苷元 B. 20(S)-原人参皂苷元 C. 20(R)-原人参皂苷元 D. 人参皂苷元 E. 20(S)-和20(R)-混合的人参皂苷元97分段沉淀法分离皂苷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皂苷 A难溶于乙醇的性质 B. 易溶于甲醇的性质 C. 极性差异 D难溶于石油醚的性质 E. 内酯环位置不同98C3位羟基结合型的甾体化合物能被碱水解的多数属于 A强心苷类 B. 甾体皂苷类 C. 蟾毒类 D. 甾醇苷类 E蜕皮激素类99中药金银花中的主要有效成分是A. 齐墩果酸

26、B. 氯原酸 C. 大黄酸 D. 熊果酸 E. 阿魏酸100中药紫草中主要成分是A. 紫草素 B. 乙酰紫草素 C. O-异丁酰紫草素 D. O-、-二甲丙烯酰紫草素 E. O-,-三甲丁烯酰紫草素101具有妊娠引产作用的化合物是A猪苓多糖 B. 昆布素 C. 香菇多糖 D. 天门冬素 E天花粉蛋白102中药蟾酥强心作用的有效成分是A. 吲哚碱类 B. 肾上腺素 C. 有机酸类 D. 甾醇类 E.蟾毒类 103胆汁酸类化合物母核属于A. 甾体化合物 B. 萜类化合物 C. 蛋白质类化合物D. 多糖类化合物 E. 有机酸类化合物104中药熊胆解痉作用的主要成分是A. 胆酸 B. 鹅去氧胆酸 C.

27、 熊去氧胆酸 D. 去氧胆酸 E. 石胆酸105区别胆汁酸类与强心甾烯类成分,不能用 AKedde反应 B. Raymand反应 C. Legal反应 DBaljet反应 E. LiebermannBurchard反应106. 典型单萜烯的结构中,应具有的不饱和度数目是 A. 1 B. 2 C. 3 D. 4 E. 5107. 青蒿素抗疟作用与结构密切相关的基团是A. 内酯环 B. 醚基 C. 过氧基 D. 内酯羰基E. 以上基团都密切相关108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多数以苷的形式存在于植物体中,其原因是A结构中具有半缩醛羟基 B. 结构中具有环状半缩醛 C结构中具有缩醛羟基 D. 结构中具有环状缩

28、醛羟基 E结构中具有烯醚键羟基109用AgNO3硅胶柱层析法分离细辛醚()、细辛醚(b)、欧细辛醚(c),最先洗脱和最后洗脱的分别是 A. b与a B. c与a C. b与c D. c与b E. a与c110. 除去鞣质不可用的方法是 A. 明胶沉淀法 B. 80%乙醇调pH89 C. 聚酰胺吸附法 D. 氢氧化钙沉淀法 E. 80%乙醇调pH34二、B型题: 备选答案在前,试题在后,每组若干题。每组题均对应同一组备选答案,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重复选用,也可不选用。15A. 莨菪碱 B. 槟榔碱 C. 小檗碱 D. 吴茱萸碱 E. 麻黄碱1 属于有机胺类生物碱的是2 属于莨菪烷

29、类生物碱的是3 属于吡啶类生物碱的是4 属于异喹啉类生物碱的是5 属于吲哚类生物碱的是610A. 吗啡 B. 小檗碱 C. 莨菪碱 D. 麻黄碱 E. 苦参碱6 可用雷氏铵盐沉淀法分离7 在较高pH值的碱性溶液中易于消旋化8 可溶解于氢氧化钠溶液中进行分离9 具有内酰胺结构,在加热条件下皂化开环生成溶于水的羧酸盐而进行分离10可用水蒸气蒸馏法分离1115A. 麻黄碱 B. 小檗碱 C. 苦参碱 D. 东莨菪碱 E. 士的宁11黄连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是12洋金花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是13麻黄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是14三颗针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是15苦参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是1620A. 大黄酸 B. 茜草素 C.

30、 1,4-二羟基蒽醌 D. 大黄酚蒽酮-9E. 补骨脂素16乙酸镁反应呈橙红色的是17乙酸镁反应呈紫红色的是18乙酸镁反应呈蓝紫色的是19对亚硝基-二甲苯铵反应呈蓝色,并立即变成绿色的是20Borträger反应呈阴性的是2125A. 240260nm B. 262295nm(log>4.1) C. 430450nm D. 470500nm E. 262295nm (log<4.1)21大黄素UV第二吸收峰为22大黄素UV第三吸收峰为23大黄酚UV第三吸收峰为24芦荟大黄素UV第五吸收峰为252,4-二羟基蒽醌UV第五吸收峰为2630A. 吸附色谱 B. 离子交换色谱 C

31、. 聚酰胺色谱 D. 正相分配色谱 E. 凝胶色谱26一般分离极性小的化合物可用27一般分离极性大的化合物可用28分离大分子和小分子化合物可用29分离有酚羟基能与酰胺键形成氢键缔合的化合物可采用30分离在水中可以形成离子的化合物可采用3135A. 230nm B 240260nm C. 262295nm D. 305389nm E. 400nm以上31羟基蒽醌的UV吸收峰位和强度受-OH影响的峰是32羟基蒽醌的UV吸收峰波长受-OH数目影响的峰是33羟基蒽醌的UV吸收峰波长受羟基数目影响,而且峰强度受-OH数目影响的峰是34羟基蒽醌的UV光谱由醌样结构引起的强吸收峰是35羟基蒽醌的UV光谱由醌

32、样结构中的羰基引起的弱吸收峰是3640A. 7.35ppm(d. J=8Hz) B. 6.78ppm (s) C. 6.90ppm(s) D. 7. 25ppm(d. J=7.8Hz ) E. 6.77ppm (s) 367,8-二甲氧基香豆素1H-NMR H-5377-羟基-8-甲氧基香豆素1H-NMR H-5386,7-二羟基香豆素1H-NMR H-5396-甲氧基-7-羟基香豆素1H-NMR H-5406-甲氧基-7,8-二羟基香豆素1H-NMR H-54145A. 3-OH B. 5-OH C. 7-OH D. 4-OH E. B环有邻二羟基黄酮类化合物UV光谱41加甲醇钠后,带I红移

33、4065nm,强度不变或增强42加乙醇钠后,带II红移520nm示有43加硼酸后,带I红移1230nm示有44加AlCl3/HCl后,带I红移5660nm示有45样品+AlCl3和样品AlCl3/HCl光谱比较,后者带I较前者紫移3040nm示有4650A. 2.8ppm (q) B. 4.14.3ppm (d) C. 5.05.6ppm (d) D. 6.3ppm (s) E. 7.67.8ppm (s)46黄酮类化合物的1H-NMR谱H-347二氢黄酮类化合物的1H-NMR谱H-348二氢黄酮醇类化合物的1H-NMR谱H-349二氢黄酮醇3-O-葡萄糖苷的1H-NMR的谱H-250异黄酮类

34、化合物的1H-NMR谱H-25155A. 4.34.6ppm B. 4.85.0ppm C. 5.2ppm D. 6.77.4ppm E. 7.67.8ppm51二氢黄酮类化合物的1H-NMR谱H-252二氢黄酮醇类化合物的1H-NMR谱H-253二氢黄酮醇3-O-葡萄糖苷的1H-NMR的谱H-354异黄酮化合物的1H-NMR谱H-255查耳酮类化合物的1H-NMR谱H5660A. 三氯乙酸反应 B. 中性乙酸铅反应 C. Girard反应D. Molish反应 E. IR光谱56区别甾体皂苷和三萜皂苷用57区别D-型和L-型甾体皂苷元用58区别三萜皂苷元和三萜皂苷用59区别四环三萜皂苷和五环

35、三萜皂苷用60区别酸性皂苷和中性皂苷用6165A. 大孔吸附树脂层析 B. 聚酰胺吸附层析 C. 离子交换层析D. 纤维素层析 E. 凝胶层析61分离黄酮苷元混合物用62分离单糖混合物用63分离生物碱混合物用64分离有机酸混合物用65分离多糖混合物用6670A. 浸渍法 B. 渗漉法 C. 煎煮法 D. 回流提取法E. 连续回流提取法66只能以水为提取溶剂的方法是67不加热而提取效率较高的方法是68提取效率高且有机溶剂用量少的方法是69提取挥发油不宜采用的方法是70提取含淀粉较多的中药不宜采用的方法是7175A. 硅胶吸附层析法 B. 阳离子交换树脂法 C. 乙醇沉淀法D. 明胶沉淀法 E.

36、水蒸气蒸馏法71芳香族有机酸混合物的分离首选72芳香族有机酸和蛋白质的分离首选73芳香族有机酸和酸性多糖的分离首选74芳香族有机酸和鞣质的分离首选75酸性多糖和蛋白质的分离首选7680A. 硅胶 B. 聚酰胺 C. 离子交换 D. 大孔树脂 E. 凝胶76按分子极性大小进行分离的是77可分离离子型化合物的是78可用于纯化皂苷的是79根据物质分子大小进行分离可选用80分离原理为氢键吸附的是8185A. 有机胺类 B. 甾类 C. 二萜类 D. 喹喏里西啶类 E. 莨菪烷类81贝母碱属82麻黄碱属83苦参碱属84阿托品属85乌头碱属8690A. 莨菪酸 B. 山莨菪酸 C. 樟柳碱 D. 莨菪碱

37、E. 去甲莨菪碱86亲脂性最大的是87属于仲胺的是88碱性最大的是89碱性最小的是90消旋体为阿托品的是9195A. 奎宁 B. 小檗碱 C. 麻黄碱 D. 马钱子碱 E. 士的宁91其盐酸盐可溶于氯仿的是92其盐酸盐有颜色的是93其草酸盐溶解度小的是94其硫酸盐溶解度小的是95既可溶于水又可溶于氯仿的是96100A. 葡萄糖醛酸苷 B. 酚苷 C. 碳苷 D. N-苷 E. 氰苷96天麻苷属于97苦杏仁苷属于98芦荟苷属于99巴豆苷属于100黄芩苷属于101105A. 橙黄橙色 B. 橙红红色 C. 紫红紫色 D. 蓝蓝紫色E. 墨绿黑色1011,8-二羟基蒽醌与醋酸镁络合后呈1021,2-

38、二羟基蒽醌与醋酸镁络合后呈1031,3-二羟基蒽醌与醋酸镁络合后呈1041,4-二羟基蒽醌与醋酸镁络合后呈1051-羟基蒽醌与醋酸镁络合后呈106110A. MeOH光谱 B. NaOAc光谱 C. NaOMe光谱 D. NaOAc/H3BO3光谱 E. 1HNMR谱106黄酮类判断有无3-OH取代,可用107黄酮类判断有无7- OH取代,可用108黄酮类判断有无4-OH取代,可用109黄酮类判断有无邻二酚羟基取代,可用110黄酮类判断A,B环的取代模式,可用106110A. 柠檬烯 B. 鱼腥草素 C. 龙胆苦苷 D.新穿心莲内酯 E. 丁香酚106能与氨基酸加热产生有色沉淀的是107能与2

39、,4二硝基苯肼反应的是108能与3,5二硝基苯甲酸碱性醇溶液反应的是109能与溴的氯仿溶液反应的是110能与三氯化铁试剂反应的是111115A. 铅盐沉淀法 B. 胆甾醇沉淀法 C. 吉拉尔试剂法 D. 碱水提取法 E. pH梯度萃取法111分离酸性皂苷和中性皂苷,可选用112分离三萜皂苷和甾体皂苷,可选用113分离含有羰基的甾体皂苷元,可选用114提取含有羧基的皂苷,可选用115甾体皂苷特有的分离方法为116120A. 20(S)- 原人参二醇 B. 20(S)- 原人参三醇 C. 人参二醇D. 人参三醇 E. 齐墩果酸116A型人参皂苷经酸水解,可得117B型人参皂苷经酸水解,可得118A

40、型人参皂苷的皂苷元是119B型人参皂苷的皂苷元是120人参皂苷Ro的皂苷元是121125A. 三氯乙酸反应 B. Molish反应 C. 中性醋酸铅试剂 D. IR光谱 E.Girard试剂121区别三萜皂苷和甾体皂苷,用122区别五环三萜皂苷和四环三萜皂苷用123区别酸性皂苷和中性皂苷用124区别D型和型甾体皂苷用125区别三萜皂苷元和三萜皂苷用126130A. 乙醚沉淀法 B. 胆甾醇沉淀法 C. 铅盐沉淀法 D. 吉拉尔试剂提取法 E. 碱水提取法126自总皂苷中分离甾体皂苷可选用127自总皂苷中分离酸性皂苷可选用128自中药乙醇提取浓缩液中分离总皂苷可选用129自总皂苷元中分离含羰基的

41、皂苷元可选用130自总皂苷元中分离含羧基的皂苷元可选用131135A. Liebermann-Burchard反应 B. Kedde反应 C. Raymond反应D. Baljet反应 E. Molish反应131醋酐浓硫酸反应即132-萘酚浓硫酸反应即133与碱性3,5-二硝基苯甲酸试剂的反应即134与碱性苦味酸试剂的反应即135与碱性间二硝基苯试剂的反应即136140A. 217220nm B. 295300nm C. 240280nm D. 270295nm E. 245270nm136乙型强心苷UV最大吸收为137甲型强心苷UV最大吸收为138强心甾烯蟾毒类UV最大吸收为139蟾蜍甾二

42、烯类UV最大吸收为140异黄酮UV最大吸收为141145A. 红色 B. 蓝色 C. 绿色 D. 两界面间有紫色环 E. 蓝紫色141Emerson反应现象为142Gibbs反应现象为143Bornträger反应现象为144Kedde反应现象为145Molish反应现象为146150A. 香豆素 B. 木脂素 C. 黄酮 D. 蒽醌 E. 生物碱146厚朴中的成分主要为147五味子中的成分主要为148黄芩中的成分主要为149黄连中的成分主要为150秦皮中的成分主要为151155A. 槲皮素 B. 葛根素 C. 杜鹃素 D. 大黄素 E. 五味子素151Mg(Ac)2呈天蓝色荧光的是

43、152枸橼酸二氯氧锆呈正反应的是153Mg(Ac)2反应呈红色的是154母核是木脂素的是155能用氧化铝进行分离的黄酮类是156160A. 大豆苷 B. 芦丁 C. 橙皮苷 D. 山楂花色苷 E. 黄芩苷156苷元有旋光性的化合物是157具抗菌消炎作用的是158水溶性最大的是159Mg(Ac)2显天蓝色荧光的是160可用氧化铝进行分离的是161165A. 苯甲酰系统电子跃迁 B. 桂皮酰系统电子跃迁 C. 带红移D. 带红移 E. 以上均不是161黄酮类化合物带的产生是由于162黄酮类化合物带的产生是由于163若A环有含氧取代,则164若B环有OH取代,则165若C环开环,则166 170 A.UV的MeOH光谱 B.UV的NaOAc光谱 C. UV的NaOMe光谱 D.UV的NaOAc/H3BO3光谱 E. 以上均不是16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