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福安白云山国家地质公园综合考察报告(梁初)2、地质背景及遗迹评价2.1区域地质背景图2-1白水洋地质公园大地构造位置图白水洋地质公园位于福建东部,从大地构造划分来看,福建地区是欧亚板块东南缘,濒临太平洋板块,为环太平洋大陆边缘构造活动带的一部分。园区属浙闽粤中生代火山断陷带中段火山岩带的中段(图2-1),北西向松溪宁德断裂通过全区,园区的东南侧有北东向福安南靖大断裂。在漫长的地质演化历程中,经历复杂的地质作用,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断裂构造、潜火山岩、火山岩及火山构造等,构成区内较复杂的地质构造格局(见总体规划附图一“区域地质图”),并发育丰富的既有科学研究价值又有旅游观赏价值的地质景观。2.1.1
2、地层区内地层以火山岩地层为主,有侏罗系上统南园群的小溪组与鹅宅组、白垩系下统石帽山群黄坑组与寨下组两大套火山岩地层,及第四系全新统松散堆积物。此外,公园西侧为大面积的晚侏罗世碎斑熔岩分布区。1、侏罗系上统南园群(1)鹅宅组(Je)白水洋地区的鹅宅组为其上段(Je2),分布于园区的西南部龙源一带。主要为一套巨厚的酸性喷出岩系,岩性复杂,岩相变化大。岩性主要由浅灰-浅灰绿色流纹质晶屑(岩屑)凝灰熔岩,流纹质熔结凝灰岩,流纹岩、火山角砾岩,集块岩等组成,夹浅灰、灰色凝灰岩、凝灰质粉砂岩及泥岩、页岩等。(3)小溪组(JKx)主要分布于园区的西南侧,分上、下两个岩性段。下段(JKx1)为灰、深灰、紫红色
3、钙质、凝灰质粉砂岩、硅泥岩夹凝灰岩、炭质粉砂岩,底部为凝灰质砂砾岩,园区内与下伏鹅宅组呈假整合接触。上段(JKx2)为一套酸性火山喷出岩系,岩性主要由浅灰色流纹质晶屑凝灰熔岩、紫灰色流纹质晶屑熔结凝灰岩及流纹岩组成,局部夹少量紫灰色英安流纹质晶屑熔结凝灰岩,上为白垩系下统石帽山群黄坑组不整合覆盖。2、晚侏罗世粒状碎斑熔岩园区西侧章岭、赤头厝一带大面积分布晚侏罗世粒状碎斑熔岩,为岩浆沿火山通道上涌侵出地表的一种侵出相岩石,与其相伴出现的潜花岗斑岩呈过渡或被其侵入。岩石为灰色,风化色为浅紫灰浅肉红色,具特征的碎斑结构,碎斑晶由石英、钾长石、角闪石、辉石等组成,呈不规则的棱角状,常见港湾状熔蚀现象,
4、部分钾长石边缘有锯齿状再生加大边。碎斑晶大小在0.2-4毫米之间,含量约占40-60%。基质结晶程度不一,呈显微粒状、霏细状、隐晶状结构,据此,可以进一步划分为酸性显微粒状碎斑熔岩、酸性霏细状碎斑熔岩、酸性隐晶状碎斑熔岩,三者在空间分布上呈规律性变化,由碎斑熔岩体中心往边缘,岩石基质结晶由粗到细,岩性由酸性粒状碎斑熔岩逐渐过渡为酸性霏细状碎斑熔岩,至边部过渡为酸性隐晶状碎斑熔岩。3、白垩系下统石帽山群(1)黄坑组(Kh)为石帽山群下部一套巨厚的紫红色碎屑沉积中酸性火山喷发岩系,分上下两个岩性段。下段(Kh1)主要由紫红色厚-巨厚层状凝灰质砾岩、砂岩、粉砂岩夹紫红色流纹质晶,岩屑凝灰岩、紫红色铁
5、、泥质粉砂岩、凝灰质砂岩、凝灰质泥岩等组成。上段(Kh2)主要为一套巨厚的中酸性火山喷出岩系,其下呈喷发不整合覆盖于本组下段之上。本段岩性单一,主要由深灰、灰黑色英安质晶屑熔结凝灰岩及英安质晶屑凝灰岩组成。局部地方夹少量紫红色凝灰质粉砂岩、火山灰凝灰岩。(2)寨下组(Kz)照片2-1中国地图(集块岩)寨下组为一套巨厚的的紫红色碎屑沉积酸偏碱性火山喷发岩系,分为上下两个岩性段。下段(Kz1)为紫红色凝灰质砂砾岩、粉砂岩、泥岩,偶夹英安岩,与下伏黄坑组呈假整合接触。上段(Kz2)为流纹质(含)角砾熔结凝灰岩、集块岩(照片2-1)、流纹岩、石泡流纹岩、凝灰熔岩,下部可见安山岩。其中上段为白水洋地区的
6、主要岩石单位,分布范围最广泛。第四系松散堆积物主要分布于河流两岸和山间盆地。此外,园区内侵入岩不发育,仅园区西北侧的深洋有一早白垩世钾长花岗岩小岩体。2.1.2断裂构造园区位于寿山火山喷发盆地的西北部,而寿山火山喷发盆地主要受北西向的宁德-松溪断裂带所控制,故此北西向断裂发育。同时北东向断裂也较发育,它们与北西向断裂一起构成园区复杂的构造格局。此外,由于受宜洋大型破火山的控制,环状放射状断裂发育。照片2-2刀鞘潭照片2-3九曲潭潭头北东向断裂:该断裂为白水洋地质公园的西侧边界,是一区域性断裂,它控制了白垩纪火山盆地的发育。潭头北西向断裂纵贯全区,长大于20千米,宽数米至数十米不等,走向约为北东
7、30°,倾向南东或北西,倾角65°-85°。沿着断裂断层沟谷、断层崖发育。断层破碎带发育,带内次级节理、裂隙发育。该断裂不仅控制了白垩纪火山盆地的西部边界,而且还切割侏罗-白垩纪的地层,主要活动期为燕山期。鸳鸯溪北西向断裂:该断裂控制了鸳鸯溪峡谷的形成与发育,是鸳鸯溪一系列峡谷风光的基础。断层两侧断崖耸立,沟谷纵横。断层两侧次级的南北向、东西向、北东向小断裂或节理发育,从而形成弯多、潭多、瀑多特征,如东西向笔直的刀鞘潭(照片2-2)、多弯的九曲潭(照片2-3)及小小壶口瀑布(照片2-4)等。该断裂主要活动期为燕山晚期。照片2-4小小壶口瀑布此外,受宜洋大型破火山控
8、制的环状放射状断裂发育(图2-2),这些断层以宜洋主火山口或前洋、陈峭等卫星式火为中心,呈环状或放射状展布。放射状断裂一般长1-5千米,环状断裂则规模更大些,长可达十几千米。如双溪水竹洋环形断裂长约十余千米,沿线断崖耸立,沟深谷长。2.1.3寿山火山盆地园区处于东亚大陆边缘西太平洋构造岩浆岩带上,属浙闽粤中生代火山断陷带中段。北西向松溪宁德断裂通过全区。园区的东南侧有北东向福安南靖大断裂。在8亿年以前远地质时期,园区曾经是广阔的海洋,沉积了一套浅海相钙质、泥质、砂质岩石建造。经过8亿年前晋宁运动和4亿年前的加里东地壳运动,变质形成了片麻岩、片岩及大理岩等变质岩,在屏南黛溪首章一带尚可见这类岩石
9、。距今1.31.5亿年的晚侏罗世时,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板块俯冲,在其上盘沿福安南靖大断裂及其相平行的断裂,将地壳深部岩浆喷发至地表或侵入于地壳表层,形成广泛分布的北东向火山侵入岩带。距今0.651.3亿年白垩纪时期,特别是晚白垩世时,太平洋板块碰撞松驰(或转向),大陆形成拉张环境,北西向松溪宁德大断裂被拉开成为断陷带,沿带上形成一连串白垩纪石帽山群火山盆地,屏南寿山盆地是诸多火山盆地中面积最大的一个(图2-3)。寿山盆地长约46千米,宽约20千米,中部稍窄约14千米,面积约750平方千米。盆地外围多为侏罗纪火山岩,只有在黛溪一带为片麻岩、片岩地层。盆地与周围岩石多呈断层接触,后期的岩脉、岩墙
10、多沿此贯入。盆地中全为白垩纪石帽山群火山类岩石充填,次火山岩(后期侵入至地壳表层未喷出地表的岩浆岩)发育,岩性主要为石英二长斑岩和石英正长斑岩等。图2-2宜洋大型破火山构造从石帽山群岩性岩相展布看,寿山火山喷发盆地是由两大喷发中心组成,喷发中心的中央是由破火山口组成。东南部洪田喷发中心面积约300多平方千米,其核心部位是朝鱼破火山口。上世纪90年代填制的1:5万地质图,已证实朝鱼破火山口存在,其中全由石帽山群火山杂岩组成,靠边部次火山岩及侵入杂岩发育。中部由环绕朝鱼呈放射状分布次火山岩体及侵入杂岩而构成杂岩圈。喷发中心以流纹岩及熔结凝灰岩为主,靠边部流纹岩常具石泡构造,流纹岩围绕中心向内倾斜。
11、图2-3寿山火山喷发盆地地质图寿山火山盆地北西部以宜洋破火山口为中心。全由石帽山群火山岩组成。由紫红色凝灰质砾岩、粉砂岩、凝灰岩、安山岩、英安岩为主的石帽山群下组的岩石和以紫红色凝灰质砾岩、砂岩夹熔结凝灰岩、流纹岩组成的石帽山群上组下段的岩石分布在盆边。盆地中间出露大面积的上组上段流纹岩及熔结凝灰岩,均向盆内倾斜,宜洋周围发育有次火山岩体及侵入杂岩体,呈放射状围绕中心分布。喷发中心火山活动以酸性喷溢为主,随着熔浆大量溢出,以宜洋为中心的地下岩浆洞室被掏空,造成火山塌陷,产生环状及放射性裂隙,并沿部分裂隙贯入熔浆形成次火山岩体及侵入岩体,白水洋出露的石英二长斑岩、正长斑岩可能就是塌陷后的裂隙贯入
12、的次火山岩体,白水洋园区就是奠基在东坑破火山口之上的。在寿山火山盆地中尚有政和西门、屏南前墘、周宁坪坑三个古火山口。用心 爱心 专心2.2地质遗迹的形成条件和形成过程白云山国家地质公园内地质遗迹丰富、类型多样,成因也各有不同。下面仅就几种主要的地质遗迹类型的成因进行初步探讨。2.2.1河流及地貌景观园区内河流及地貌景观主要有平底基岩河床、水蚀基岩波痕、河流阶地、波状崖壁等。平底基岩河床照片2-5白水洋平底基岩河床白水洋是一个宽阔的平底基岩河床(照片2-5),它的形成是受岩性、地质体产状、地质构造和水动力条件等制约。白水洋河床的正长斑岩为距今约9 000万年前火山活动,由岩浆在近地表处沿层面流动
13、铺开,形成与流纹岩层层面平行的板状潜火山岩体。岩石具完整性好、结构均一致密的特点。在地壳应力作用下产生密集的平行层面水平节理及北东、北西、南北、东西向垂直节理和裂隙。约距今530万年前的上新世,随地壳抬升,河谷下切,上覆地层照片2-6岩石的缓慢剥落被剥蚀,正长斑岩体露出地表,风化作用、流水侵蚀沿近水平节理呈薄层状碎片缓慢剥落(照片2-6)。开始形成以正长斑岩为基岩的平底河床。随后,地壳开始缓慢上升,流水以下切作用为主,侧蚀作用为辅的方式侵蚀河床,河床宽度缩小、高度下降形成新的下切河床,河道两侧的基岩河床逐渐抬升形成阶地。自距今约260万年前以来,地壳活动相对稳定,白水洋一带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下的
14、极缓慢上升,地壳抬升的速度和流水下切的速度几乎相当,水流接近局部侵蚀基准面附近,水流侵蚀下切动能低,而以拓宽河床的侧蚀为主,侵蚀河床两侧正长斑岩以及其上的流纹岩、熔结凝灰岩风化碎屑物纷纷剥落。此外,水流的侵蚀能力与其流量、流速成正比,由于仙耙溪、九岭溪二条溪流在白水洋汇合,且仙耙溪、九岭溪两条河流的汇水面积较大,流量的增加提高了水流的侧蚀能力,在两溪交汇口及其上、下游,流水的强烈侧蚀,形成宽弧形的凹岸。经流水长期冲蚀、侧蚀,河床在纵向和横向上沿板状正长斑岩体拓展延伸,形成光滑如镜、宽阔平展的平底基岩河床。宽阔平展、白浪滔滔、波光粼粼的白水洋,深不没踝,是极为罕见的浅水平底基岩河床,堪称“浅水广
15、场”。水蚀基岩波痕浅水水流在流动过程与河床磨擦产生与流向垂直的月牙状流水波,流水波具有波谷下切侵蚀能力大于波峰的特点。在流水波的长期冲蚀下,浅水河床基岩沿流水波波谷侵蚀下凹,形成与流水波相似的水蚀波痕(照片2-7)。此外,由于河床发育走向北东和北西二组相互交叉的节理,也有于助水蚀波痕的形成。仙耙溪河床上水蚀基岩波痕清晰可辨,泛着粼粼清波的河床犹如一条巨大的祥龙随波游动,摇波照片2-7水蚀基岩波痕戏浪。此外,由于受地壳构造运动影响,基岩河床发育并东和北西等不同方向延伸的节理或裂隙,有些节理、裂隙延伸方向与水流流向一致,在流水长期侵蚀下,基岩河床沿节理、裂隙等构造破裂面侵蚀下凹,形成梭形的顺流水蚀
16、凹槽。有些水蚀凹槽则是由不同岩性硬度差异引起差异侵蚀形成的。在溪流基岩河床上,局部河段落因水流冲刷而下凹,水流携带的砂、卵石在下凹处作旋转运动,不断磨蚀河床基岩,形成直径和深度由数厘米至数米不等的壶穴。白水洋基岩河床上发育十余个直径0.6 -1.2 米大小不等的圆形、椭圆形壶穴。在有的大壶穴中还发育次一级的小壶穴。河流阶地水流下切作用对河床进行垂向的侵蚀,不仅使河床高程逐渐降低。也在改造河床的形态。在地壳运动稳定时期,水流下切的动能低,对河床进行缓慢而均一的侵蚀,形成平整的基岩河床。当地壳发生抬升运动时,河流下切动能增强,下切形成新的河道,原先的河道上升成了基岩侵蚀阶地。鼎潭仙宴谷因河流的下切
17、形成阶梯状跌水,昔日古河道成了平整的水蚀基岩平台(照片2-8)。当侵蚀阶地较宽大,且在构造稳定期相对较长时,在阶地面上沉积了许多松散堆积物时就形成了基座阶地(照片2-9)。波状崖壁波状崖壁(照片2-10)是水流侧蚀对崖壁塑造形成的一种坡面形态。在宽窄不一的河段,流水的侧蚀作用不相同。在狭窄的河段,河道截面积小,水流流速快,水流对侵蚀岸的压力和磨擦力增大,其侧蚀作用随之增大,水流对侵蚀岸岩壁直接冲蚀或沿崖壁侧蚀,使崖壁呈弧形内凹。在宽缓河段,河道截面积大,水位降低,流照片2-11弧状岸壁照片2-10波状崖壁照片2-8侵蚀阶地照片2-9基座阶地速减慢,水体对岸壁的侧蚀作用随之减弱。使侵蚀岸崖壁沿水
18、平方向呈一定波(弧)长的凸出和内凹。当地壳发生抬升运动时,河流下切,流水对崖壁产生纵向侧蚀,在崖壁纵向上形成“S”形的凸出和内凹,形成在纵向和横向上均呈波状起伏的“S”型崖壁。现河流两侧还清晰可见由于河流侧蚀作用所形成的弧形岸壁(照片2-11)。水蚀洞溪流侵蚀岸水面附近的岩壁,尤其崖面上为抗风化侵蚀能力较低的软岩层或节理、裂隙密集部位,受流水及波浪侵蚀内凹,形成顺层延伸的小型水平洞。当处于地壳运动相对稳定期,河流的下切作用减弱,侧蚀作用持续进行。同时,涌入洞内的水流受洞壁阻挡回转,旋转的水流对洞壁产生侧蚀,在内壁形成次一级侧蚀洞。甚至更次一级的小洞。经水流长期侧蚀,次级侧洞和顶洞亦会随主洞的扩
19、照片2-12白水洋水蚀洞大而逐渐扩大,形成洞中有洞的奇特洞穴景观。经长期侧蚀小型水平洞被扩大成低角度顺层延伸的大型水平洞。受流水的侧蚀及波浪侵蚀,崖壁向内凹入,形成顺软层或裂隙延伸的近水平状凹洞(照片2-12)。2.2.2瀑布公园内火山环状、放射状断裂以及区域性北东向、北西向等断裂极为发育,且地势高差大,森林覆盖率高,水源充沛,水系发育,瀑布极为发育,有断裂切割的崖壁,多发育有跌水、瀑布,形成壮观的瀑布景观。照片2-13百丈漈照片2-14喇叭瀑百丈漈 由断裂、流水侵蚀和崩塌形成的百丈漈瀑布,总落差约150 米,宽约10 米。瀑流从百米高崖轰然跌落,声若雷鸣,直抵崖脚深潭,白练飘舞,细霏濛濛,云
20、蒸霞蔚,在阳光照射下映出一道斑斓的七色彩虹(照片2-13)。喇叭瀑 瀑布高约20 米,断崖上方出水处呈漏斗状,宜洋溪一泻而下,瀑水沿断崖下方近于呈长锥形的断崖面流淌,泛出雪白的浪花,整个瀑布上窄下宽,状似一个耸立的大喇叭,蔚为壮观,由此得名“喇叭瀑”。喇叭瀑的形成,是因断崖下方崖壁的流纹岩发育较密集的垂直节理,经流水侵蚀,熔结凝灰岩顶部沿节理冲蚀崩裂,不断被剥落缩小,最终形成上小下大的长锥状崖面,瀑水在其上流淌,就成了喇叭瀑(照片2-14)。照片2-15小壶口瀑布小壶口 鸳鸯溪上雄伟壮观的小壶口,处于北东向和北西向二组断裂交汇处,沿北西向断裂流淌的鸳鸯溪,在此受北东向断裂所切,形成高约10余米
21、的河床断崖及跌瀑。经流水溯源侵蚀,在断崖处河床下切形成低于上游河床的喇叭状深切河床,宽度约30 米的河道在流程不及50 米内急剧收拢至5 米,这种深而窄的河道水流流量与上游相当,造成“鸳鸯溪水天上来,奔腾到此一壶收”的壶口瀑布景观,成为鸳鸯溪的一大奇观(照片2-15)。2.2.3崩塌遗迹景观崩塌遗迹景观主要有崩塌岩块、崩塌堆积洞、一线天、错落体等。崩积岩块 在崖麓、沟谷和溪流中堆积的从附近山崖上崩落的大小不等岩块。崩积岩块形状各异,常形成各种象形石,如白水洋“蟠桃献瑞”、瓮潭“高呼石”。照片2-16错落体错落体 崖壁上局部岩块沿节理、裂隙等破裂面整体崩塌、下错,但未倾倒而形成与主体分离的独立岩
22、块。百丈漈西侧“三仙倚崖”就是由崖壁上沿垂直节理崩落的错落体,三块高约5米,宽约0.5-1.5 米倚崖而立,貌似三位巨大的金刚(照片2-16)。崩塌堆积洞 由陡崖坡崩塌的巨大岩块在崖麓相互堆叠架空而形成的空洞,其间可通行或居住。鼎潭的溪畔由巨大崩积岩块在崖麓相互堆叠形成巨大的崩积穿洞。崩塌洞穴园区内地形高差大,断崖林立,由于岩石差异风化、重力崩塌等原因,岩块崩落以后形成许多独具特色的洞穴奇观。崩塌形成的石老厝可容纳数百人的半洞石厝,崩塌错落形成的宜洋双月宫,洞中岩石崩塌的遗迹清晰可见。双月宫(照片2-17)为火山岩崩塌形成的拱形洞, 紫红色晶屑熔结凝灰岩崖壁发育走向NW 330°平行
23、于崖壁的垂直裂隙和走向NE50°垂直于崖壁的“X”型节理,流水沿NW 330°平行崖壁的垂直裂隙侵蚀、崩塌,形成崖壁高约30 米,宽1.5 -1.8 米紧逼的线谷。其后,崖壁又沿“X”型节理和顺层卸荷节理产生重力崩塌,形成宽约15 米,高约20 米,壁厚约1.5 -2.0 米的内外两层石拱,构成了独一无二的石拱、石门与“一线天”共处一处的火山岩地貌奇观。游照片2-17双月宫照片2-18齐天大圣洞人步入门洞,昂首翘望,但见蓝天一线,由此得名“双月宫”。位于白水洋下游的齐天大圣洞(照片2-18)高大宽阔,崖壁上发育走向北东,北东东、北西的节理和裂隙,经风化剥蚀以及崖壁上沿节理、
24、裂隙渗透的流水侵蚀,崖壁沿节理及层理风化成细小的碎块并层层剥落,逐渐向内凹入形成浅洞。浅洞顶部渗透水不断侵蚀,洞顶沿节理产生重力崩塌,浅洞逐渐扩大形成高约20 米,宽约25 米,深约15 米的额状洞。一线天由于岩块崩裂错落形成两壁陡直,狭窄紧逼地景观。其谷底宽度一般小于2 米。如郑山金鸡谷“一线天”等。此外,园区内还有一些景观的形成与崩塌作用有关,如崖壁、石堡、石柱、石墙等等。崖壁 流纹岩、熔结凝灰岩等火山岩中发育了多组不同方向的断裂、裂隙及节理,谷坡沿垂直节理、裂隙发生崩塌作用,使谷坡沿节理、裂隙平行后退,崭露出新鲜的崖壁。崖壁是构成火山岩地貌的最基本的坡面和独具特色的景观,由崖壁围限就构成
25、石堡、石墙、石柱等各种火山岩正地貌景观,崖壁经后期风化剥蚀、流水侵蚀,常发育形态各异的洞穴。宜洋大白岩、水竹洋(照片2-19)等壁立千仞,直插云霄。石堡 四周为火山岩崖壁所围限,顶部较平缓的堡状火山岩地貌照片2-19水竹洋雄狮称石堡。大白岩石堡高约150米,宽约100 米,顶部微拱,四周为陡峭的灰白色崖壁,由此得名“大白岩”。照片2-20纱帽岩石柱 四周由陡直的崖壁围限呈孤立的柱状山体,高度大于宽度,其高度从数十米至百余米不等。白水洋的“纱帽岩”、“孔明帽”,宜洋的“观音岩” ,水竹洋的“锋芒初露”,郑山金鸡谷的“情侣峰”等皆为石柱。照片2-21巨象汲水白水洋下洋的“纱帽岩”(照片2-20)
26、高约4 m,宽约m,厚约2 m,它的形成是由于发育以NE走向为主的节理、裂隙和断裂,在节理密集部位,岩石被切割的支离破碎,抗风化侵蚀能力低,流水侵蚀作用沿鸳鸯溪古河床两侧北东向节理、裂隙密集部位进行,逐渐侵蚀形成“W”形河床。随着地壳抬升,流水下切,基岩河床下降,在河床中部形成一个延伸方向与流水平行的大石墙。随着流水继续侵蚀下切,石墙底部发育流水侵蚀凹洞,经风化作用,侵蚀凹洞上部临空的岩块沿北东向、北西方向垂直节理、裂隙发生重力崩塌,石墙缩小形成一个耸立在平底河床上的孤立石柱,成为名符其实的白水洋中流砥柱,构成独特的火山岩孤峰地貌。石墙 四周皆为陡直的崖壁所围限,呈狭长的墙状山体,横看成墙,侧
27、看成柱,可谓“移步换景”如白水洋的“巨象汲水” (照片2-21)、郑山金鸡谷“猿猴望月”等。2.2.4峡谷地貌火山岩中发育了多组相互交切的垂直裂隙和节理,它们纵横交错构成近于菱形或棋盘格状的断裂系统,地表水沿裂隙曲折追踪,冲蚀下切,形成谷壁陡直,谷底高低不平,一般宽十余米至百余米,横切面呈宽“V”型或“U”型的沟谷。峡谷多发育深切峡谷曲流。照片2-22鸳鸯溪峡谷鸳鸯溪深切峡谷曲流 深邃幽长的鸳鸯溪(照片2-22)蜿蜒曲折穿行于受北西向断裂控制的火山岩深切峡谷中,两岸峭壁高耸,溪流曲折迂回,全长18千米,水位落差达300多米,沿途河曲、跌水、瀑布、浅滩、深潭频现,形成动静结合壮丽优美的深切曲流水
28、景大观。峡谷内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郁郁葱葱,深潭中水生生物丰富,清幽静谧,是鸳鸯越冬的理想地方。2.2.5其它火山岩地貌火山岩柱状节理火山喷发后,熔岩流在冷却结晶过程中,岩浆由四周向中心均衡收缩,形成柱体断面近六角形的垂直节理。柱状节理发育的崖壁,经纵向风化剥蚀,沿柱状节理崩塌,剥露出挺拔峻峭的棱柱形柱状节理群,蔚为壮观。若沿柱状节理横断面风化剥蚀,若大的坡面,似“蜂巢”,如“龟背” (照片2-23),惟妙惟肖。峰丛 发育以柱状、墙状、方山状等直立形态山块为主,山块之间基座相连,尚未切透。基座高度大于上部直立山块的火山岩地貌。白水洋五老峰、水竹洋仙峰顶火山岩峰丛高耸入云,巍峨壮观。照片2-23后
29、峭棋盘顶龟背岩围谷 由弧形崖壁围限成向一侧开口的谷地称“围谷”,谷壁陡直,宽度一般大于高度。百丈漈围谷流纹岩发育走向北东40°和北西330°的两组近垂直节理,经断裂作用及宜洋溪流水长期侵蚀冲蚀,谷坡沿两组节理密集交汇处发生重力崩塌,崖壁逐渐后退形成一个走向近南北向,宽约100 米 ,崖高约120 米的宽弧形围谷, 围谷下部较坚硬的火山集块岩和熔结凝灰岩凸出形成阶状叠崖,宜洋溪流水由悬崖倾泻而下,形成了雄伟壮观的百丈漈瀑布。岩槽由风化、崩塌等作用形成的岩槽有顺层(水平)凹槽、倾斜岩槽、垂直凹槽等类型。顺层(水平)凹槽受近水平节理、裂隙切割而破碎的崖壁,或崖壁上岩性软硬差异导致
30、差异风化,使岩性破碎的软弱面或软岩层被侵蚀内凹,形成近水平状延伸的凹槽。倾斜岩槽系沿崖壁上火山岩中所夹的易风化软岩层及节理、裂隙,风化剥蚀、崩塌后形成的顺软岩层或节理、裂隙延伸的倾斜状的大型凹槽。刘公洞岩槽总体顺层向东北方向延伸,长100 m ,高约6 m8 m,深2 m5 m,槽顶向西北倾斜,槽底向东南缓倾,槽底散落着流纹岩、熔结凝灰岩风化剥落碎块和碎片。在岩槽的西南端有一大型额状洞,乃由风化剥蚀、流水侵蚀和重力崩塌而成。垂直凹槽系崖壁上方汇水面积较大的坡面,常形成大股的水流直泻而下,对陡崖壁及坡脚产生冲蚀,而形成的方形、半圆形及圆弧形的大型垂直冲蚀凹槽。有时崖壁上方汇水面积较小或无汇水面积
31、时,火山岩崖壁上经大气降水汇聚的流水沿崖壁冲蚀,逐渐在崖壁上侵蚀出高度与崖壁相当、深浅不一的垂直平行细沟,远观崖犹如一串串珠帘自崖顶飘然垂下。蜂窝状洞穴 崖壁上直径一般为5 20厘米小洞穴,多由垂直流水或波浪的侵蚀,崖壁上火山集块岩、火山角砾岩中的集块、角砾或钙质脱落、流失形成小凹洞。这些洞穴常密集分布,貌似蜂窝。照片2-24月老峰石蛋 晶洞花岗岩是具等粒结构的岩石,常发育三组相互垂直的节理,沿节理的风化作用常将晶洞花岗岩岩体破裂成近立方体或长方体的岩块。岩块相邻块面交汇处的棱角是球状风化最集中、最剧烈的部位,一些崩落的大型岩块,经过一定时间的球状风化之后,其棱角逐渐被风化剥蚀、浑圆化,形成巨
32、大的浑圆状晶洞花岗岩、火山岩石蛋,如月老峰(照片2-24)等各种似人状物、惟妙惟肖的象形石。2.3地质遗迹类型与分布园区地质遗迹总体上可分为地质地貌景观、水体景观和地质灾害遗迹景观三大类,各大类又可分为许多更小级别的小类(表2-1)。2.3.1地质地貌景观白云山地质公园的地质地貌景观可分为三个大类,即晶洞花岗岩地貌、(火山岩地貌)、火山地貌和峡谷地貌。照片2-25鸳鸯溪畔柱状节理2.3.1.1火山岩地貌白水洋及其周边的岩性均为中生代火山岩,故而火山岩地貌景观非常发育。2.3.1.1.1柱状节理照片2-26柱状节理形成之石柱照片2-27广坑柱状节理公园区地处白垩纪寿山火山盆地中,岩浆冷凝时形成的
33、柱状节理随处可见(照片2-25),但最为集中、分布面积最大的是在宜洋大型破火山构造的主火口周围。该主火口为直径约2千米的潜火山岩石英二长斑岩所侵入、占据。主火口周围直径5千米的范围内、潜火山岩的外围,大面积分布着火山岩岩浆冷凝时形表2-1白水洋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类型一览表级分类级分类级分类级分类级分类实 例地质地貌景观火山岩地貌柱状节理棋盘顶、龟背岩、八卦岩典型酸性火山岩岩石熔结凝灰岩、石泡流纹岩等双峰式火山岩安山岩流纹岩其它地貌景观正地貌类峰丛五老峰、弥勒岩石堡大白岩、刘公岩石墙金鸡谷“猿猴望月”、白水洋“巨象吸水”石柱金鸡谷“情侣峰”,天柱峰,白水洋“纱帽岩”、宜洋“比翼峰” 崖壁大白岩、刘
34、公岩微地貌类洞穴刘公岩、大白岩洞穴群岩槽水竹洋天鹅洞、刘公洞火山地貌宜洋大型破火山构造峡谷地貌鸳鸯溪峡谷水体景观河流及地貌景观平底基岩河床白水洋平底基岩河床河流阶地侵蚀阶地鼎潭级阶地基座阶地十里长街级阶地水蚀基岩波痕十里长街波状崖壁鼎潭崖壁水蚀洞白水洋下洋南岸瀑布小壶口、百丈漈、千叠瀑、鸳鸯瀑等湖泊鸳鸯湖地质灾害遗迹景观崩塌遗迹崩塌岩块仙桃岩、按扭石、枕腰石 崩塌堆积洞鼎潭一线天金鸡谷一线天崩塌洞双月宫、齐天大圣洞错落体百丈漈西三仙倚崖成的原生节理即柱状节理。形成柱状节理的岩性主要为流纹岩。柱状节理所形成的石柱主要呈六边形,直径一般0.4-2米(照片2-26)。照片2-28八卦岩照片2-29棋
35、盘顶远望纵面上的柱状节理,整齐、雄伟、壮观(照片2-27);平面上看柱状节理,让人感觉自然之伟大、人之渺小,其中棋盘顶一带的平面柱状节理最为发育,较大面积的共有八卦岩(照片2-28)、龟背岩(照片2-23)、棋盘顶等五处,其中面积最大的棋盘顶达数千平方米(照片2-29)。白水洋公园区的柱状节理具有很高的地学研究价值,其柱状节理的规模实为罕见,应作为珍贵的地质遗迹加以保护。2.3.1.1.2典型酸性火山岩岩石照片2-30流纹岩照片2-31涡流状流纹构造照片2-10棋盘顶公园内分布的酸性火山岩岩石极为丰富、典型,种类多样。流纹岩、石泡流纹岩、熔结凝灰岩、集块岩、凝灰岩及潜火山岩类等的岩性特征极为典
36、型,是研究中生代酸性火山岩岩石的宝库,具很高的科考价值,同时也是科普珍贵教材。流纹岩:出露较广,黄坑组、寨下组均有分布,常与火山碎屑流相岩石呈互层产出(照片2-30)。流纹岩一般为紫灰-紫色,斜长石斑晶少见。岩石中流纹构造一般较发育呈细纹状,局部呈涡流状(照片2-31),斑晶含量5-10%,粒度0.3-3毫米。在刘公岩附近还可见到石泡流纹岩。照片2-32流纹质含晶屑熔结凝灰岩熔结凝灰岩:是白水洋地质公园分布最为广泛的岩石。岩石由浆屑、晶屑、塑性玻屑及火山灰组成。具熔结结构,塑性组分平行定向排列构成似流纹构造,其中浆屑呈撕裂状、火焰状、透镜状、饼状等,塑性玻屑呈蚯蚓状、丝纹状、长条状等,塑性玻屑
37、及浆屑多已脱玻化重结晶。部分地区含少量刚性岩屑。在熔结凝灰岩中,流纹质含(角砾)晶屑熔结凝灰岩(照片2-32)最为常见,岩石呈灰紫、紫红色,晶屑成分以钾长石、石英,斜长石次之,少量黑云母,粒度为0.2-2.5毫米,含量在5-30%。集块岩:出露极为局限,常分布于火山通道外围附近,主要见于白水洋、鸳鸯溪等地(照片2-33、2-34)。岩石具火山角砾状结构、块状构造,由集块和胶结物组成。集块含量50-60%,大小5-50厘米;集块成分较复杂,主要为早期喷发的火山岩,棱角状。胶结物由岩屑、晶屑、玻屑和火山灰组成,胶结物充填于角砾间。正长斑岩:该类岩石是形成白水洋独特的平底基岩河床的物质基础。岩石为紫
38、红色、灰白色(照片2-35),斑晶主要为钾长石,自形-半自形,宽板状,具卡式双晶,环带结构。基质矿物有石英、钾长石、斜长石、黑云母、角闪石、辉石,以钾长石为主。矿物自形程度差,呈它形晶,矿物粒度细小,在0.03-0.15毫米,具显微粒状-微粒花岗结构。照片2-37凝灰质细砂岩照片2-35正长斑岩照片2-36火山角砾岩照片2-33火山集块岩照片2-34蟠桃献瑞(集块岩)此外,园区内的火山角砾岩(照片2-36)、凝灰质细砂岩(照片2-37)、石英二长斑岩等岩石特征也很典型。2.3.1.1.3双峰式火山岩园区内火山岩属安山岩流纹岩组合,中间缺失过渡岩石类型,双峰式特征明显,但酸性峰强,基性峰弱。峭顶
39、、郑山等地有安山岩类分布,而流纹质岩石在园区内更是大面积分布。公园是研究白垩纪火山岩岩石学的重要基地。安山岩零星分布于峭顶至郑山一带,呈层状产出。岩石为深灰色,半风化呈灰黄紫色。斑状结构,斑晶约占30%,粒度在0.3-3.0毫米之间,成分以斜长石为主,黑云母、角闪石、辉石次之,略具定向排列。基质由斜长石、角闪石、磁铁矿组成,斜长石微晶定向、半定向排列,构成交织结构。2.3.1.1.4 其它火山岩地貌景观由于火山岩石的特殊性,形成许多独特的微地貌景观,如峰丛、石堡、石墙、石柱、崖壁、洞穴、岩槽等。照片2-38五老峰照片2-39刘公岩峰丛:由数个基座相连的柱状、堡状等直立山体组成,基座的高度大于上
40、部直立山体,园区内火山岩峰丛非常发育,如白云山(照片2-38)、渡仙峰、狮头峰等。石堡:山体呈弧形或锥状,四壁陡立,呈城堡状,长宽比小于21。如大白岩、刘公岩(照片2-39)等。石墙:即由于受顺断裂控制而沿构造线延伸、呈墙状的山体,一般山体长度大于2倍宽度。如郑山金鸡谷石墙(照片2-40)、金猴望月(照片2-41)、白水洋的巨象吸水等景点。石柱:孤立的方形、圆形火山岩柱体,四面陡坡,高度大于直径。照片2-44金鸡回望照片2-45情侣峰照片2-42天柱峰 照片2-43纱帽岩照片2-40金鸡谷石墙照片2-41金猴望月这类地貌景观在白云山地质公园内非常发育,如天柱峰(照片2-42)、白水洋的纱帽岩(
41、照片2-43)、金鸡谷的金鸡回望(照片2-44)、情侣峰(照片2-45)、水竹洋的峰芒初露(照片2-46)等。照片2-46峰芒初露照片2-47大白岩崖壁:坡度大于60°、高度大于10米的直立陡崖,可因岩性差异呈层状组合,壁上多顺层凹槽和竖向流水蚀槽,如大白岩(照片2-47)、刘公岩、老人崖(2-48)等。照片2-48老人崖照片2-50刘公岩岩槽洞穴:集块岩或火山角砾岩,由于风化作用,角砾或集块脱落,常形成洞穴群,如大白岩、刘公岩等处常见(照片2-49)。岩槽:崖壁上顺软弱层或垂直岩壁延伸较大的崖槽,深度不等。照片2-49火山集块岩洞穴照片2-51虎嘴岩如刘公洞(照片2-50)和虎嘴岩
42、(照片2-51)系火山岩层差异风化而成,陡峭难攀,洞顶雄风口更是令人生畏。2.3.1.2火山地貌公园区最典型的火山地貌景观即为宜洋大型破火山构造(见图2-2)。该火山构造位于寿山火山喷发盆地的西北部,产状内倾,为一卫星式火山构造。主火口在宜洋附近,且为潜石英二长斑岩所侵入充填。以宜洋主火口为中心,前洋、陈峭等卫星式火口呈环状围绕主火口分布。卫星式火山是火山喷发中后期,受环状放射状断裂影响控制,当火山再次喷发时,因主火口被堵塞或通道不畅,而产生侧喷发所致。该火山构造发育有火山通道相、火山碎屑流相、空落相等火山岩相,总体上为一个白垩纪早期形成的火山群体。该火山构造的环状放射状断裂发育,受这些断裂控
43、制的环状放射状水系发育(图2-4)。宜洋大型破火山构造代表东南沿海中生代火山衰亡阶段的火山喷发过程,其类型、规模、内容等方面均具有典型代表性。它是亚洲大陆边缘巨型火山带中的杰出代表,是研究中生代火山岩岩石学、岩相学、火山构造学的宝库,是研究西太平洋大陆边缘活动带地质历史及构造演化的理想场所,具有重要的科研和科普价值。图2-4白水洋地区环状放射状水系图2.3.1.3峡谷地貌白云山地区由于断裂构造发育,常形成峡谷地貌,如龙亭溪峡谷、黄兰溪峡谷、首洋溪峡谷等,其中最为典型的即为龙亭溪峡谷(照片2-52)。受北西向断裂控制的龙亭溪峡谷,集溪、瀑、潭、峰、岩、洞、林于一体,是罕见的既清幽险峻,又气势磅礴
44、的峡谷溪流景观。峡谷全长18千米(km),水位落差达300余米。峡谷宽处数十米,窄处不足5米(m)左右,常形成巫峡状地貌,如小巫峡(照片2-53)。深切曲流深邃幽长,两岸峭壁高耸(照片2-54),奇险峻伟。沿溪流节理发育,形成十步一滩、百步一弯、千步一潭的千古美景。峡谷照片2-52鸳鸯溪峡谷中段分布着近水平的较薄岩层,岩石的差异风化形成了阶梯状的地形,跌水和瀑布在这里集中分布,形成了壮丽的水体景观:气势非凡的小壶口瀑布(照片2-15),瀑下深潭称为仓潭,瀑布落差十余米,水声如雷,水雾弥漫;鼎潭仙宴谷两重瀑布封前锁后,因河流侧蚀而成的波状岩壁,记录着水流下切的历史。照片2-53小巫峡照片2-54
45、鸳鸯溪两岸高耸岩壁峡谷内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郁郁葱葱,水生生物十分丰富,是鸳鸯越冬的理想之地。2.3.2水体景观白云山地质公园的水体景观主要有河流及地貌景观和瀑布、湖泊三类,其中前者又可再分为平底基岩河床、阶地、水蚀基岩波痕等。2.3.2.1河流及地貌景观2.3.2.1.1白水洋平底基岩河床照片2-55白水洋平底基岩河床白水洋平底基岩河床(照片2-55)位于两条溪流交汇处,河床平坦开阔,水深没踝,水清石洁。白水洋长逾2千米,分上洋、中洋、下洋三段,中洋最宽处达182米,面积达4万平方米,世所罕见。中、下洋之间的白水弧瀑犹如一架50多米长巨大的滑梯,游人赤身下滑不伤肌肤,惊而无险。构成白水洋河床的是
46、正长斑岩潜火山岩体,岩石完整性好、结构均一,节理密集,在流水的侵蚀下,沿近水平节理缓慢剥落。长期以来白水洋处于构造活动相对稳定时期,长期侧蚀、磨蚀,将河谷侵蚀拓展成宽阔平展的平底基岩河床,河谷变成了“浅水广埸”。2.3.2.1.2河流阶地白水洋公园内河流阶地较发育,且可分为基座阶地和侵蚀阶地两类。基座阶地(照片2-9)位于白水洋管理站附近仙耙溪两岸,且主要分布于河流的凸岸,两岸呈不对称分布。阶地宽度数米至数十米,组成阶地的物质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河流堆积物,厚约2米,现主要表现为农田;下层为基岩,岩性主要为长石斑岩,下层阶地高度一般1-2米,阶地上面还清晰可见水流侵蚀波痕以及由水动力作用形成的
47、沟槽(照片2-56),明确告诉人们古河床的位置。照片2-56阶地表面沟槽照片2-57水蚀基岩波痕侵蚀阶地主要分布在鸳鸯溪两岸,由基岩组成,如鼎潭附近的侵蚀阶地(照片2-8)。2.3.2.1.3水蚀基岩波痕照片2-58十里长街在白水洋及其周边的河床中,水蚀基岩波痕发育(照片2-57),波痕呈鱼鳞状,单个波痕一般长10-50厘米,宽20-70厘米,深5-15厘米。看似平整的白水洋平底基岩河床,其实基岩表面大量发育水蚀基岩波痕,白水洋管理站边的仙耙溪十里长街(照片2-58)河底也同样大量发育水蚀基岩波痕。水蚀基岩波痕的发育与其单一的正长斑岩岩性、均匀致密的结构及水动力条件有关。2.3.2.1.4波状
48、崖壁由于水流的不断下切和侧蚀作用,形成波状崖壁,它记录了河流下切的历史,如鼎潭西南侧崖壁至少有六层波状,临近河床的“波浪”约有两米高(照片2-10、11)。波状崖壁对研究新构造运动有着重要的意义。2.3.2.1.5水蚀洞照片2-59鸳鸯瀑照片2-60千叠漈溪流侵蚀岸水面附近的岩壁,尤其崖面上为抗风化侵蚀能力较低的软岩层或节理、裂隙密集部位,受流水的侧蚀及波浪侵蚀,崖壁向内凹入,形成顺软层或裂隙延伸的近水平状凹洞(照片2-12)。2.3.2.2瀑布由于园区内高差大,火山环状、放射状断裂发育,且森林覆盖率高、水源充沛,瀑布极为发育。瀑布规模大小不等,形态各异,如广照片2-61水帘洞坑瀑布、满里瀑布
49、等,是地质公园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鸳鸯溪的支流宜洋溪近两千米的距离内,发育一系列瀑布,各具特色,由上至下分别为鸳鸯瀑(照片2-59)、喇叭瀑(照片2-14)、百丈漈瀑布、一木瀑、千叠漈(照片2-60)等,其中从百丈漈至千叠漈,落差300余米,共有六级瀑布相连。百丈漈瀑布(照片2-13)落差达150余米,是断裂造成的崩塌和岩石的风化作用造成的;瀑下的洞穴(照片2-61)可容纳百人。沿北西向断裂发育的鸳鸯溪峡谷内,由于沿途节理发育,分布着小壶口、九重漈等瀑布群。2.3.2.3湖泊照片2-62鸳鸯湖晓阳双边的黄兰湖(黄兰水库)(照片2-62)面积5000余亩,以湖光、山色、小岛为特色,是休闲、渡假、
50、垂钓的好场所。2.3.3地质灾害遗迹景观照片2-63仙桃石白云山地区的地质灾害遗迹类景观主要为崩塌遗迹。由于风化和重力作用,岩层或岩块常发育崩塌作用,形成崩塌岩块、崩塌堆积洞、一线天、崩塌洞等崩塌遗迹。崩塌岩块:崩塌岩石无序堆积在平缓处,常形成独具一格的景观、景点,如白水洋的枕腰石、按扭石及郑山的仙桃石(照片2-63)、仙耙溪畔仙桃献瑞等。崩塌堆积洞:由崩塌岩块堆积而成,如首洋溪边的堆积洞(照片2-64)等。照片2-64崩塌堆积洞照片2-65金鸡谷一线天一线天:由于岩块发育崩裂、错落而形成的狭窄的空隙,如郑山金鸡谷一线天(照片2-65)。崩塌洞:园区内地形高差大,断崖林立,由于岩石差异风化、重
51、力崩塌等原因,形成许多独具特色的洞穴奇观。崩塌形成的石老厝可容纳数百人的半洞石厝,崩塌错落形成的双月宫(照片2-17),洞中岩石崩塌的遗迹清晰可见。位于白水洋下游的齐天大圣洞(照片2-18)高大宽阔,洞壁节理纵横交错,岩牙磷峋,地下水沿节理侵蚀造成的岩石风化、崩落是岩洞的主要成因。错落体:崖壁上局部岩块沿节理、裂隙等破裂面整体崩塌、下错,但未倾倒而形成与主体分离的单立岩块。如百丈漈西侧“三仙倚崖”(照片2-16)。照片2-66牛鼻洞此外,还有一些由于岩石差异风化剥落形成的洞亦很有特色,如牛鼻洞(照片2-66)。2.4其它旅游资源概况照片2-67双溪古镇照片2-68古井拟建福建白云山国家地质公园
52、境内层峦叠嶂,峻峰挺拔,峡谷幽深,万木葱茏,山清水秀,自然环境优美,除了具有丰富的地质景观资源外,还具有众多的人文景观、动植物景观、气象景观及极具闽东特色的畲族民俗风情等,它们与地质遗迹遥相呼应,相映成辉,共同构成白云山国家地质公园丰富多彩的地学研究、科普和旅游资源,是游人休闲度假的胜地。2.4.1人文景观白云山地质公园拥有丰富的人文景观资源,晓阳镇及古镇内的谢翱故居、太后公厅、广惠观,首洋的锁泉寺,蟾溪的红军洞,穆云畲族乡的畲族民俗等均是重要的旅游资源。爱国诗人谢翱故里: 谢翱(12491295)字皋羽,号晞发子,福安三贤之一。今晓阳镇樟檀坂人,少年时徙居浦城。景炎元年(1276)元军迫闽,
53、谢翱率乡兵投奔文天祥。转战闽粤赣,“七渡山南与鬼战”为匡复宋朝江山竭尽全力。谢翱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之一,清代纪晓岚评论:“南宋之未,文体卑弱,独翱诗桀 有奇气,而节慨亦卓然可观。” 谢翱生前著书百卷,至今存世有晞发集、天地间集等。太后公厅:位于福安市晓阳镇晓阳村,由太后木牌坊和众厅戏台两部分组成,太后木牌坊始建于宋端平元年(1234年),众厅戏台始建于嘉熙四年(1240年),分别于明弘治八年、九年重修建。现基本保留蝗代建筑构架。中轴线上依次为门楼、天井、戏楼,占地面积481.27m2。戏台两侧设“子母台”,戏台匾额题“太后公厅”。2005年5月公布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广惠寺:位于福安市晓阳镇
54、晓阳村,锁泉寺:位于福安市晓阳镇首洋村,奈何桥:位于福安市晓阳镇晓阳村,龙脊岩红军洞:位于南溪村东约500米的龙脊岩崖下,系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军游击队呆过的地方,叶飞将军曾在此躲避敌人的搜索。为晶洞花岗岩沿节理、裂隙风化侵蚀形成的线谷,长约60 m,底部宽1 m2 m,两侧崖壁高约30 m。照片2-69双溪古宅雕花双溪古镇:双溪镇为屏南县旧县治所在地。走进古镇,明清风格的古建筑比比皆是(照片2-67),古井、雕花、马头墙古色古香(照片2-68、69、70)。陆、薛、张氏宗祠各具特色。先民们以他们的聪明才智,把屏南的农耕文化融进建筑,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古代民居。照片2-71 瑞光塔屏南文庙
55、1736年由屏南首任知县沈钟创建,是福建省现存唯一的土木结构的文庙。文庙主体建筑大成殿,雕梁照片2-70 古镇马头墙画栋,装饰精美。重修圣庙建造石坊碑记书法功力深厚,笔势雄健。与文庙同时修建的城隍庙占地1620平方米,现已修饰一新,古戏台独具特色。双溪镇西门外的瑞光塔(照片2-71)建于光绪十八年(1893),为八角形七级实心塔,塔基宽18.4米,高0.7米,整座塔高14.3米。塔上可眺望双溪全景,它与文庙、城隍庙等一起组成双溪古县城的重照片2-72 北岩寺要标志。北岩寺:位于双溪镇东门3里处。该寺为宋雍熙初年(984)由寺僧觉海始建(照片2-72)。清代台湾守备薛文潮带回的洛阳牡丹,以天香国
56、色为它增辉。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曾为之题匾。后周大理寺评事陆公墓:位于北岩寺左侧山腰,建于宋太平兴国元年(976),民国三十七年陆氏家族重修。照片2-73 中共政屏县委纪念牌南安桥:又名迎思桥,位于双溪南门2里处,始建于明代,清乾隆二年知县黄严重修,光绪三十三年知县江若干又重修。桥四面皆水田,桥长17.7米,桥上有知县黄严的题匾一块。岩后村:系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32-1939)政和、屏南中心县委所在地(照片2-73),为革命根据地之一。老鹰岩红军洞:位于岩后村东约500米的五老峰崖下,系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军游击队呆过的地方,叶飞将军曾在此躲避敌人的搜索。洞宽1.28米,高2.2米,深5.4米。千乘桥:屏南系我国著名的廊桥之乡,建于清道光年间的千乘桥(照片2-74)长62.7米,一墩二孔,单孔跨度27米,是我国著名的木拱廊桥,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正申请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廊桥造形别致典雅,雄伟壮观。山、水、桥、亭构成一幅和谐的风景。照片2-74 千乘桥新四军六团北上抗日留守处:位于双溪镇边,叶飞等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建筑起重机械安全标准制定与实施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加气站设备维修与技术培训服务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房屋买卖居间合同中介机构责任与义务规范
- 二零二五年度小学生阅读理解家教合同3篇
- 2025年度智能家电全面维修服务合同模板2篇
- 二零二五年度教务主任任期目标责任聘用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建筑公司劳动合同范本:劳动合同续签条件及程序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海外工程劳务输出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办公室改造与企业文化塑造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城市排水系统PPP项目合作合同协议
- 2024-2025学年北京房山区初三(上)期末英语试卷
- 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申报书
- 电工维修培训资料 维修电工技术学习 维修电工常识 电工培训ppt课件
- 扑克牌24点练习题大全
- 螺丝英文简称
- 15MW风力发电机
- 正面管教 读书分享(课堂PPT)
- 教练技术CP理论PPT课件
- 产品生命周期曲线(高清)
- 机械工程学报标准格式
- 东南大学文科揭榜挂帅重大平台绩效考核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