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金属非金属知识点总结完整版_第1页
高中化学金属非金属知识点总结完整版_第2页
高中化学金属非金属知识点总结完整版_第3页
高中化学金属非金属知识点总结完整版_第4页
高中化学金属非金属知识点总结完整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中化学金属非金属知识点总结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 16H-TTMS2A-HUAS8Q8-HUAH1688请填写公司名称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钠及其化合物钠钠的化学性质 与氧气反应在常温时 4Na+02 = 2220 (白色)在点燃时 2N&+02二立202(淡黄色)钠能跟卤素硫 磷 氢 等非金属直接发生反应生成相应化合物,如2R+C12 = 2NdCl2&+S=d2S(硫化锄(跟硫化合时甚至发生爆炸。)2Na+Br2二2NaBr(澳化钠)(澳化 钠可以做镇定剂)钠跟水的反应2Na+2H20 = 2Na0H+H2 t钠由于此反应剧烈,能引起氢气燃烧,所以钠失火不能用水扑

2、救,必须用干燥沙土来 灭火。钠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可以从一些熔融的金属卤化物中把金属置换出来。山于 钠极易与水反应,所以不能用钠把居于金属活动性顺序钠之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 换出来。钠与酸溶液反应钠与酸溶液的反应涉及到钠的量,如果钠少量,只能与酸反应,如钠与盐酸的反应:2R+2HC1二2NaCl+H2 t如果钠过量,则优先与酸反应,然后再与酸溶液中的水反应钠与盐反应a将钠投入盐溶液中,钠先会和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如果能与盐反应则继续反应。如将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2Na + 2H20 = 2Na0H + H2 f2Na0H+CuS04=Na2S04+Cu(OH) 2 Ib与熔融盐反应这

3、类反应多数为置换反应,常见于金属冶炼工业中,如4Na+TiC14(熔融)=4NaCl+Ti (条件为高温)Na+KCl=K+NaCl (条件为高温)钠与熔融盐反应不能证明金属活动性的强弱钠与有机物反应钠还能与某些有机物反应,如钠与乙醇反应:2Nd+2C2H30Hf 2CH3CH20N&+H2 t (生成物为氢气和乙醇钠)钠化学方程式 与非金属单质:2N& + H2 =高温= 2NdH 4Na + 02 = 2Na20 (白色固体)2Na +02二点燃二N&202 (淡黃色粉末)与金属单质;不反应与水:2Xa + 2H20 = 2Na0H + H2 t与酸:2Na+2HCl=2NaCl+H2 t

4、与碱;不反应(与碱溶液反应)与盐;4R+TiC14二高温=4NaCl+Ti6Na+2NaNo2=高温二N2 t +4Na20Na+KCl=高温二K t +NaCl2Na + 2H20 = 2Na0H + H2 f2Na0H+CuS04=Na2S04+Cu(OH) 2 I或 2Nd + 2H20 = 2Na0H + H2 t NH4Cl+NaOH=NaCl+NH3 t +H20 与氧化物:4N&+C02二点燃二2020+C I2. 氧化钠化学性质与水的反应N&20+H20- 2NaOH与二氧化碳反应R20+C02-Na2C03与酸反应 N&20+HC 1 =NaCl + H20合成方法Na2C0

5、3 (碳酸钠)一R20+C023. 过氧化钠 与最高价气态非金属氧化物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盐,放出氧气,例:2NaO+ 2C02NaC0+ 0 t 2NaO+ 2S02NaSO+ 0 t 与次高价气态非金属氧化物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盐,但不放出氧气,如:NaO+ CO NaCO NaO+ SO NaSO 与水反应,生成氧气:2N&O+2HO = 4NaOH + 0 t ,反应放热制作 Na20+02 = Na2024. 碳酸钠其水溶液呈碱性,能与酸产生一定反应。N&2CO3+ 2HC1 = 2NaCl + H20 + C02 f (酸过量)N&2CO3+ HC1 = NaCl +NaH

6、CO3 (碳酸钠过 N&2CO3 与碱反应。N&2CO3+ Ca(OH)2= CaC03 I + 2NaOH N&2CO3 与 NaOH 不反 应。Na2C03 与盐反应。N&2CO3+ B&C12二二二二 2NaCl + BaCO3 I3Na2C03+ A12(SO4)3+ 3H20二二二二 2A1(OH)3 I + 3N&2SO4+ 3C02 tNa2C03 转化为 NaHCO3Na2CO3+H2O+CO2二2N&HCO3NaCl + C02 + NH3 + H20 二二二二 NaHCO3 I + NH4C15. 碳酸氢钠与酸 NaHCO+HCl = NaCl + HO + CO t 与碱

7、反应 aNaHCO+NaOH =NaC0+ HOb 与 Ca(OH)反应:要分过量和少量。少量:XaHCO+ Ca(0H)= CaCO+ NaOH + HO过量:2N&HCO+ Ca(OH)= NaCO+ CaCO+ 2H0 双水解与 A1C1 双水解:3NaHCO+ A1C1= Al (OH) I + 3C0+ 3NaCl与 Al (S04)双水解:Al (S04) +6NaHCO=3NaSO4+2Al (OH) I +6C0 t 与盐反应 2NaHCO+ CaCl二二二二 Ca(HCO)+ 2NaCl 受热分解:2N&HC0二二二二 XaCO+ HO + CO t二.铝及其化合物1铝化学性

8、质与氧气反应 铝粉可燃铳4A1+3O2=2A12O3 (发强白光)(实验)和非金属 反应:2A1+3S=A12S3和热水反应:2A1+6H2O2A1 (OH) 3+3H2 t (反应缓慢)和较不活动金属氧化物反应:3Fe3O4+8A=19Fe+4A12O3 和酸反应:在常温下浓硫酸和浓硝酸可使铝钝化。盐酸和稀硫酸可跟铝发生置换反应, 生成盐并放出氢气。2A1+6H2O二2A1C13+3H2 f2A1+3H2SO4 (稀)二A12 (S04) 3+3H2 t 和盐溶液反应:2Al+3Hg (N03) 2=3Hg+2Al (N03) 3 和碱溶液反应:主要和NaOH. KOH强碱溶液反应,可看做是

9、碱溶液先溶解掉铝表面氧化 铝保护膜 A12O3+2aOH二2MA102+H20 (实验)铝和水发生置换反应:2A1+6H2O二2A1 (OH) 3+3H2 fAl (OH) 3 溶解在强碱溶液中,Al (OH) 3+N&OH二NaA102+2H20一般可用下列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表示这一反应2A1+2立OH+2H2O二2RA102+3H2 t2A1+2OH-+2H2O二2A102-+3H2 f注:1铝和不活动金属氧化物(主要是难熔金属氧化物如Cr203 V205以及Fe203等)的 混合物,都叫铝热剂,在反应中铝做还原剂。反应过程放大量热,可将被还原的金属熔化 成液态2.铝在加热时可以跟浓硫

10、酸或硝酸反应,情况较复杂不做要求2. 氧化铝与酸反应:A1Q+3比SOi=Al: (SO,) 3+3H:0 (A1Q是两性氧化物)与碱反应:Al:03+2Na0H = 2NaA10:+H;03氢氧化铝 与酸反应:A1(OH)3+3HC1=A1C13+3H:O 与碱反应:Al (0H)3+N&0H=NdA10:+2H:0 受热分解2A1(OH)3=A12O3+3H:O制作:溶性铝盐和氨水反应来制备Al (0H) 3A1C13 + 3NH3 H2O = A1(OH)3 I +3NH4C1( A1C13 + 3NH3 H2O = A1(OH)3 I +3NH4 + )A12(S04)3 + 6NH3

11、 H20 = 2 Al (OH) 3 I +3(H4)2S04( A13 + + 3NH3 H20 =Al (OH) 3 I +3NH4 + )二.铁及其化合物 铁与非金属单质反应:2Fe+3C12=2FeCl3 Fe+S=FeSFe+L=FeL3Fe+20:丄=Fe30;2Fe+3Br3=2FeBr3 铁与水反应:3Fe+4H?0(g)仝=卩岂0广4世铁与酸反应:Fe+HS = FeS+H: t2Fe+6H:S0,(浓)=Fe: (SO J 3+3S0: f +6H:0 Fe+H:SO5 (稀)=FeSOi+H;: f Fe+6HN03 (斛=Fe (N03) 3+3N0: t +3H:0F

12、e+4HN03=Fe (N03) 3+N0 t +2H:0 8Fe+30HN03=8Fe (N03) 3+3N:0 t +15H:010Fe+36HN03 =lOFe (X03) 3+3丸 t +I8H2O 8Fe+30HN03=8Fe (N03) 3+3阳2)3+9比0 Fe+2HCl=FeCl2+H: t 铁与盐反应:2FeCl3+Fe = 3FeCl2(实验)Fe+CuCL=FeCL+CuFe+SnCh=FeCl:+SnCl:Fe+ (CH3C00)2Cu=Cu+ (CH3C00) :Fe2.氧化亚铁化学性质:与氧气反应:6FeO-O:=2Fe3O1与活泼金属反应:3Fe0+2Al=Al

13、O+3Fe 与氧化性酸反应:FeO+4HNO3=Fe(NO3)3+NO: t +2H:0与酸反应:FeO + 2 HC1 -FeC12 + H20FeO + H2SO4 - FeSO4 + H20分解:FeO在低于575C的条件下具有热不稳定性,可以歧化生成金属铁和Fe3O4: 4 FeO二Fe + Fe3O4与非金属单质反应:Si + 2 FeO - Si02 + 2 Fe Mn + FeO - MnO + Fe2 P + 5 FeO - P205 + 5 Fe制作: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草酸亚铁制得:FeC2O4二FeO+CO+CO23. 氧化铁化学性质: 稳定,溶于盐酸、稀硫酸生成+3价铁

14、盐:Fe2O3 + 6HC1二2FeC13+3H2O (高温下)被CO、H2、Al、C、Si等还原:Fe:O3+2Al=ALO3+2FeFe2O3+3CO=2Fe+3CO:(2)制作:.4Fe+6H20+302=4Fe(0H) 32Fe (OH) 3=Fe:O3+3H:O 腐蚀:在潮湿的空气中,钢铁表面吸附了一层薄薄的水膜,这层水膜里含有少量的H+和0H-,还溶解了氧气,结果在钢铁表面形成了一层电解质溶液,它跟钢铁里的铁和少量的碳(因钢铁不纯)恰好形成无数微小的原电池。在这些原电池里,铁是负极,碳 是正极。铁失去电子而被氧化:负极:2Fe-4e-=2Fe2+正极:2H20+02+4e-=40H

15、-电化学腐蚀是造成钢铁腐蚀的主要原因。在此之后继续反应:Fe2+20H-二Fe(OH)24Fe(OH)2+02+2H20二4Fe(OH)32Fe(0H)3+nH20二2Fe203 nH20+3H20在初中的化学里,可用盐酸(HC1)来除铁锈。方程式为:它203上6匹-三理 匹丄33H2O4. 四氧化三铁化学性质: 氧化(与氧气反应):1F-e3(M+O2=6Fe2O3 (条件是两温) 在高温下可与还原剂H2、CO、A1,C等反应:3Fe304+8Al=4A1203+9FeFe3O4+4CO二3Fe+4C02Fe3O4+4H2二3Fe+4H2O 二氮化氮和灼热的铁粉反逋I 成四氧化三铁和氮气:2

16、NO2+3Fe=Fe3O4+N2 (条件是高温) 水蒸汽和炽热的铁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4H20(g)+3Fe二高温二Fe304+4H2 和酸反应:Fe304+8HCl (浓)=2FeC13+FeC12+4H20制作: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细铁丝在空气中加热到500C也会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铁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3Fe + 4H20(g) = Fe3O4 + 4H2 通过FeC12与FeC13加氨水共沉淀制的5. 氢氧化亚铁化学性质:氧化 :4Fe (OH)2 + 02 + 2H20 = 4Fe(OH)3 :4Fe (OH) 2+02二二二加热二二二2Fe203+4H20 (隔氧环境)制作:在

17、试管里注入少量新制备的硫酸亚铁溶液,再向其中滴入儿滴煤油,用胶头 滴管吸取氢氧化钠溶液,将滴管尖端插入试管里溶液液面下,逐滴滴入氢氧化钠溶 液,观察现象。另外,为使氢氧化亚铁的制备成功,先将硫酸亚铁溶液加热,除去溶 解的氧气。滴入溶液到硫酸亚铁洛液中有口色絮状沉淀生成。口色沉淀放置一段时间,振荡后 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白色沉淀:Fe(0H)2;灰绿色沉淀: Fe6(S04)2(0H)403 (一种氧基配合物);红褐色沉淀:Fe (0H) 3 (实验)6. 氢氧化铁(1)化学性质: 受热分解:2Fe(0H)3二二加热二二Fe203+3H20 与非氧化性酸:Fe (OH) 3 + 3H

18、+(氢离子)二Fe3+(铁离子)+3H20 氢氧化铁是两性氧化物,以碱性为主,新制得的氢氧化铁能溶于强碱:Fe(OH)3 + KOH 二 KFeO2 + 2H20氢氧化铁胶体的制作:步骤:a取1个小烧杯,加入25mL蒸镭水,将烧杯中的蒸镭 水加热至沸腾。b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饱和氯化铁溶液。c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方程式:FeC13 + 3H2O=Fe (OH) 3 + 3HC1一般我们认为浓稀之间的界线是6mol/Lo常见非金属物质物理性质物质物理性质硅单质与碳相似,单质硅也有晶体和无定型两种。晶体硅的结构与金刚石类似,它是带有金属光泽的灰黑色固体,熔点高(1470C),硬

19、度大有脆性是 良好的半导体材料二氧化硅其存在形态有结晶形(石英晶体(水晶玛瑙)和无定形两大类,统称硅石。不溶於水熔沸点很高坚硬纯净的二氧化硅晶体无色透明。硅酸溶解度很小,逐渐聚合形成胶体溶液,当归酸浓度较但是,则形成软而透明的,胶冻状的硅酸凝胶。硅酸凝胶经乾燥脱水后得到多孔的硅酸干凝 胶,称为“硅胶”。硅胶多孔,吸附水分能力强。氯气黃绿色是一种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在低温和加压的条件下可以转变为液态(称为液氯)和固态,溶於水(一体机水溶解两体积氯 气),密度比空气大。次氯酸仅存在于溶液中,浓溶液呈黄色(显色有变化是因为反应C12+H20二HCI0+HC1是可逆反应,在不同状态下平衡状态也

20、不同,显黄绿色是因为溶有 氯气的原因),稀溶液无色,有非常刺鼻的气味次氯酸钠(钙)微黄色溶液有刺激性气味熔沸点较低硫单质(俗称硫磺)淡黃色固体,易研成粉末,导热性和导电性都差。性松脆,不溶于水,微溶於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二氧化硫易溶於水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容易液化,三氧化硫无色透明油状液体,有强刺激性臭味,密度比空气大,易挥发一氧化氮无色无味气体,难溶於水,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氮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液化,易溶於水。因此,在闪电时,大气中常有少量N02产生,并随雨水落下。五氧化二氮无色柱状结晶体,均微洛于水,水溶液呈酸性。溶于热水时生成硝酸。熔点

21、32.5C,易升华,易分解易潮解氨气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於水且溶解得快。在常温下,一体积水大约可溶解700体积氨气,氨气的水溶液叫做氨水(不稳定,受热易分解成氨和水)o浓硫酸无色粘稠的油状液体,不挥发,有吸水性(可做乾燥剂),有脱水性(可使有机物碳化),强腐蚀性氮气无色无味无嗅的气体,通常无毒,密度比空气小.在生产中,通常采用黑色钢瓶盛放氮气。浓稀硝酸无色液体,有挥发性,在空气里会生成白雾,有刺激性气味,强腐蚀性(浓)浓HX03中因洛有HN03分解产生的N02而呈黄色。98%的硝酸称为发烟”硝酸亚硫酸无色透明液体,具有二氧化硫的窒息气味,易分解,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氢气世界上已知最

22、轻的气体,无色无味,密度很小,难溶於水常见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及制法一.硅及其化合物1. 硅化学性质: 与单质反应:Si + 02 = Si02,条件:加热 Si + 2F2 = SiF4亠 Si + 2C12 二二 SiC14,条件:咼温Si+C=SiC(金刚砂) 与氧化性酸反应:只与氢氟酸反应Si + 4HF = SiF4 t + 2H2 t 不与其它氧化物反应; 与碱反应:Si + 20H- + H20 = Si032- + 2H2 t (如 NaOH)制法:SiCli+2H:=Si (纯)+4HClSiO:+2C=Si+2CO t2. 二氧化硅化学性质: 与酸反应:只与氢氛酸反应

23、SiO2 + 4HF = SiF4 t + 2H20 与碱性氧化物:SiO2 + CaO =(高温)CaSiO3 二氧化硅能溶于浓热的强碱洛液:Si02 + 2NaOH二Na2SiO3 + H20(盛碱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而用橡胶塞的原因) 在高温下,二氧化硅能被碳、镁、铝还原:SiO2 + 2C=(高温)Si + 2COt 与盐反应:SiO:+Na:CO3= Na:Si03+C0:SiO:+CaCO3= CaSi03+C0:(2)制法:Si+02二Si023. 硅酸化学性质 不稳定性 H2SiO3二二加热二二H2O+SiO2 制法:Na2SiO3+2HCl=2NaCl+H2SiO3 I (强

24、酸换弱酸)(实验)工业上采用硫酸法。即将硅酸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硅溶胶,经凝聚、洗涤、干燥和浓盐 酸浸泡,再经洗涤、干燥而得。4. 硅酸钠 与酸反应:Na2SiO3+2HCl=2NaCl+H2SiO3 I (强酸换弱酸)制取硅酸胶体 硅酸钠制法:nSi02 + 20Hf立20nSiO2+H2O nSiO2+Na2CO3-Na2O nSiO2+CO2 t Na2S04+4C-Na2S+4C0 t nSiO2+d2S+3/2O2f 20 nSi02+S02 f5. 氯气化学性质 与金属反应:2N&+C12 二点燃=2NaCl现象:钠在氯气里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Cu+C12=点燃=CuC12现象:

25、红热的铜丝在氯气里剧烈燃烧,瓶里充满棕黄色的烟,加少量水后,溶液呈 蓝绿色。2Fe+3C12 二点燃二 2FeC13现象:铁丝在氯气里剧烈燃烧,瓶里充满棕色烟,加少量水后,溶液呈黃色。注:氯气具有强氧化性,一定条件下可与除Pt、Au外所有金属反应,而与Fe、Cu 等变价金属反应则生成高价金属氯化物常温下,干燥氯气或液氯不与铁反应,所以可用钢瓶储存氯气。 与非金属反应:a与氢气的反应H2+C12二点燃=2HC1 (匸业制盐酸方法)(实验)现象:H在C1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瓶口处出现白雾。H2+C12 二光照二 2HC1现象:见光爆炸,有白雾产生。b与磷的反应2P+3C12二点燃二2PC

26、13(液体农药,雾)2P+5C12二点燃二2PC15(固体农药,烟)现象:产生白色烟雾c与其他非金属的反应实验证明,在一定条件下,氯气还可与S、C、Si等非金属直接化合 与水反应:在该反应中,氧化剂是C1,还原剂是也是C12,在水中有汽化现象。化学方程式是:C1+HO = HC1+HC1O (这是可逆反应)(实验) 与碱反应:C1 + 2NaOH = NaC 1 + NaC 10 + H20 (漂白液)3C1:+6KOH(热、浓)=5KC1+KC1O3+3H:O2C1 + 2Ca (OH) 2 = CaCl+Ca (CIO) + 2H20 (漂白粉)上述两反应中,C1作氧化剂和还原剂,有汽化现

27、象。 与盐反应: Cl + 2FeCl=2FeCl 与气体反应:C1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容易与多种可燃性气体发生反应。如:H、CH等。 其他反应:CL+PC13=PC15 5CL+L+6H:O=2HIO3+1OHC1C1:+H:S = 2HC1+S I CL+H:O:=2HC1+O2 与酸反应:C1:+H:S = 2HC1+S ICL+S02+2H:0=H:SO,+2HC 1C1:+H2SO3+H2O=H:SO.+2HC1制作:a工业生产中用直流电电解饱和食盐水法来制取氯气:2NaCl+2H0=(通电)H t +C1 t +2NaOHb实验室通常用氧化HC1或浓盐酸的方法来制取氯气,常见的氧化

28、剂有:MnO、KCrO7(重锯酸钾)、KMnO、KC1O、Ca(C10)2,发生的反应分别是:(实验)6. 次氯酸化学性质:见光分解:HC1O二HC1+O2 f (条件:光照)制法:实验室制法:山次氯酸钙与二氧化碳或草酸作用后过滤可得高纯滤液。Ca(C10)2 + 2C02 + 2H20 二二 Ca(HCO3)2 + 2HC1O也GQ 土 C92丄彭。三公勺匹03:L匹氏高中课本制法:二氧化镒与浓盐酸加热制取氯气 氯酸钾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 再与水作用 C12 + H20 = HC1 + HC10工业制法:由氯气、四氯化碳水与氧化汞共摇荡后蒸憎而得。7. 次氯酸钠(钙) 化学性质:制法:次氯酸

29、钙和碳酸钠溶液反应:Ca(C10)2+Na2C03二CaC03 (沉淀)+2NaC10 氢氧化纳溶液中通氯气:彳土吐丄阻里三阻工土险坦卫&硫化学性质 与金属反应:S+Fe=FeS S+2Cu丄二Cu:S 3S+2A1=A12S3 S+Zn=ZnSS+2Na=Na:S(爆炸) 与非金属反应:.S+H:=H;S2S+C=CS= 与氧气反应:S + 0二二点燃二二SO 与酸反应:S+6HN03(浓)=H:SOi+6NO“+2HQ3S+4HNO3 (稀)=3S02 f +4X0 t +2H:0S+2H:S0,(浓)=3S02 f +2H:0 与碱反应:3世6d0H=2Q+NHS03+3He 与盐反应:

30、S+RS0二二二二NaSOS (NaSO)(学名;硫代硫酸钠)制作:9. 二氧化硫化学性质 与气体反应:2S02+02 = 2S03 (加热,V205做催化剂,可逆)S0:+N0:=S03+N0与酸反应:2H2S+S02 二二二 3S I +2H20C1:+SO2+2H:O=H2SO.+2HC1 与非金属单质和水反应:2S0;+02+2H20=2H:S0 SO2+C1:+2H:O=H2SO1+2HC1S0:+Br2+2H:0=H:S0,+2HBrS0:+I:+2H;0 = H-S0.+2HI 与碱反应:S0:+2NH3. H:0= (NHs):S03 SO:+Ca(OH)CaSO3 l +比0

31、(不能用澄清石灰水鉴别S0:和CO:.可用品红鉴别)巫或吐鱼Q(少量)三险坦卫匹世怨(足量) =XaHSO3 与活泼金属氧化物反应:C&O + SO2二二二二C&SO3 2C&SO3 + O2二二二二2C&SO4 (加热) 与盐反应:R2S02+S02+H20 = 2NaHS03 SO:+(NH5):SO3+H:O = 2NH;HSp3制作:在实验室里,常用亚硫酸钠跟浓硫酸起反应制取二氧化硫。化学方程式是:R2S03+H2S04 (浓)二二2SO4+H2O+SO2 f制气装置是用固体粉末与液体反应制取气体的仪器装置(参看初中卷使用固体和液体 药品制备气体的仪器装置)。二氧化硫易溶于水,密度比空

32、气大,收集二氧化硫是用向上 排空气集气法。10. 三氧化硫化学性质: 与水反应:S03(l) + H20(l)二 H2SO4(1) (+88 kJ mol?l)这个反应进行得非常迅速,而且是放热反应。在大约、340 C以上时,硫酸、三 氧化硫和水才可以在平衡浓度下共存。 三氧化硫也与二氯化硫发生反应来生产很有用的试剂一一亚硫酰氯。S03 + SC12 -S0C12 + S02 三氧化硫还可以与碱类发生反应,生成硫酸盐及其它物质,如S03+2N&0H -N&2S04+H20 与活泼金属氧化物反应:SO3+MgO=MgSOsSOs+NaO 与盐反应:SO3+2KI=K:SO3+I2制取:在实验室中

33、三氧化硫可以通过硫酸氢钠的两步高温分解来制备: 脱水:2N&HSO4 -315 C- Na2S2O7 + H20热分解:N&2S2O7 -460 C- Na2SO4 + S0311亚硫酸:化学性质: 与卤族元素和水反应:H:SO3+X:+H:O=H:SO5+2HX(X表示Cl:、Br,、I:) 与氧气反应:2H:S03+03=2H:S0, 与强氧化剂反应:803+0:=80,+05H:SO3+2KMnO,=2MnSO4+K:SOs+2H:SOi+3H:O 与弱酸反应:2H:S03+2H:S = 3S I +2比0 与盐反应:H:S03+2FeCl3+H:0 = H:SOs+2FeCb+2HC

34、1 分解:H3S03=H30+S02 f制取:二氧化硫溶于水所形成的二氧化硫水合物S02 xH20被称作亚硫酸。11. 硫酸化学性质 稀硫酸A 与活泼金属反应:Zn+H:S0,=ZnS0t+H2 t Fe+HzSO.FeSOt+H: tMg+HSOMgSO.+H: t2A1+3H2S(X=Al: (SO J 3+3H: tB 与活泼金属氧化物反应:MgO+H2SO4=MgSO4+H2O Al203+3H2S04=Al2(SO.,)3+3H20C可与所含酸根离子对应酸酸性比硫酸根离子弱的盐反应,生成相应的硫酸盐和弱酸D可与碱反应生成相应的硫酸盐和水F加热条件下可催化蛋白质、二糖和多糖的水解 浓硫

35、酸:A与金属反应:a常温下,浓硫酸能使铁、铝等金属钝化。b加热时,浓硫酸可以与除金、钳之外的所有金属反应,生成高价金属硫酸盐,本身一 般被还原成S02Cu + 2H2SO4 (浓)二二(加热)二二 CuS04 + S02 f + 2H202Fe + 6H2SO4(浓)=Fe2 (S04) 3 + 3S02 t + 6H20在上述反应中,硫酸表现出了强氧化性和酸性。c更非金属反应:热的浓硫酸可将碳、硫、磷等非金属单质氧化到其高价态的氧化物或含氧酸,本身被还原为S02。在这类反应中,浓硫酸只表现出氧化性。一C + 2H2S04(浓)=(加热)H C02 f + 2S02 f + 2H20S + 2

36、H2S04nftZ . 3S02 t + 2H20迂士卫旦药些(浓)上二二三理迂01+-卫丄土-2E2Qd与其他还原性物质反应: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实验室制取H2S、HBr、HI等还原性气体不能选用浓硫酸。H2S + H2S04 (浓)二二二二 S I + S02 f + 2H202HBr + H2S04(浓)二二二二 Br2 t + S02 f + 2H202HI + H2S04(浓)=12 t + S02 f + 2H20f难挥发性酸制易挥发性酸:NaCl (固)+H2S04 (浓)=NaHS04+HCl t (常温)2NaCl (固)+H2S04 (浓)二二二二N&2S04+2HC1 f

37、 (加热)R2S03+H2S04二二二二N&2S04+H20+S02 t再如,利用浓盐酸与浓硫酸可以制氯化氢气体。g与碱反应:制化肥,如氮肥、磷肥等2NH3+H2S04二二二二(NH4) 2S04Ca3(P04)2+2H2S04二二二二2CaS04+Cd(H2P04) 2h 与亚硫酸盐反应(稳定性):R2S03+H2S04二二二二Na2S04+H20+S02 fi 与氧化物反应:P;05+3H:S0,() =2H3PO.+3SO3j与盐反应:H:SO,(浓)+CaF3=CaS04+2HF f H:SOt (浓)+NaCl=NaHSO,+HCl tH:SOs (浓)+2&C1 =B=Xa:SO5

38、+2HClH:SOs (浓)+XaXO3 A NaHS0;-HHN03 t3H:SOs (浓)+Ca3 (POS) 3=3CaS04+2H8P02H3S0 (浓)+Ca3 (PO,) 3=2CaSO4+C a (H:PO,),制法:实验室制法:可以用FeSOl. 7H20加强热,用冰水混合物+U型管冷凝即可, 用NaOH吸收S02,理论可得29. 5%的H2SO4关键在于尾气吸收。0 II业制法:1. 燃烧硫或高温处理黃铁矿,制取二氧化硫S+02二(点燃)S024FeS2+1102=(高温)8S02+2Fe2032. 接触氧化为三氧化硫2S02+02二(, V2O5)2SO3 (该反应为可逆反

39、应)3. 用 98. 3%硫酸吸收 SO3+H2SO4二H2S2O7 (焦硫酸)4. 加水 H2S2O7+H2O二2H2S04 12氮气:化学性质: 与某些气体反应:N:+3H汁I二Q2NH3汕+0:=1聖2N0rnjiAftrnjZk 与金属反应:X:+3Mg=Mg3N2X3+6Na=2Na3N制法:(实验室制法)制备少量氮气的基本原理是用适当的氧化剂将氨或鞍盐氧化,最常用的是如下儿种方法:a加热亚硝酸鞍的溶液:(343k) NH4N02 = N2 t + 2H20b亚硝酸钠与氯化鞍的饱和溶液相互作用:NH4C1 + NaN02 = NaCl + 2 H20 +N2 tc将氨通过红热的氧化铜

40、:2 NH3+ 3 CuO = 3 Cu + 3 H20 + N2 fd 氨与漠水反应:8 NH3 + 3 Br2 (aq)二二二 6 NH4Br + N2 te 重銘酸钱加热分解:(NH4)2Cr2O7二二二? 3Cu(N03) (aq+2N0 (g+4H20 (1)Fe (s) + 4HX0 (aq) Fe(N03) (aq) + NO (g) + 2H20 (1)b与碱反应:c 与氢化物反应:3 H2S +2 HN03(稀)=3 S I +2X0 +4 H20 (HI, HBr)d 与盐反应:3 Na2S +8 HN03 (稀)=6 NaN03 +2 NO t +3 S ! +4 H20

41、3 Na2S03 +2 HN03(稀)=3 Na2S04 +2 NO t + H20说明:a.氧化性:浓硝酸稀硝酸; 浓硝酸A不稳定性:4HN03=(光或加热)2H20 + 02 t + 4N02 t浓硝酸因溶解山分解产生的N02而呈黄色,常将浓硝酸盛放在棕色试剂瓶中(避 光),且放置于冷暗处。B强氧化性乳与绝大部分金属反应(不产生H2)Cu + 4HN03 (浓)=2H20 +Cu (N03) 2 + 2N02 t3Cu+ 8HN03 (稀)=4H20 +3Cu(N03)2+2N0 fb. 与非金属反应C + 4HN03 (浓)=(加热 )2H20 + C02 t + 4N02 tS + 6

42、HN03 (浓)=(加热) 2H20 + H2S04 + 6N02 tP + 5HN03 (浓)=(加热) H20 + H3PO4 + 5N02 t在反应中,非金属被氧化成最高价氧化物或其对应的含氧酸。c. 使铝铁钝化常温下,冷的浓硝酸能使Fe,Al等钝化。C消化反应;最为常见的硝化反应是苯的硝化Ph-H+HO-NO- Ph-NO+H2OD 酯化反应:3nHN0+ C6H702 (OH) 3n C6H7O2 (0-N02) 3n + 3nH20E酸的通性:a跟指示剂反应b与活泼金属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以前的金属)生成盐和氢气c与一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d与碱反应(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e与一些盐反应生成新的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