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组织干部任用组织部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制度的调研和思考组织部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制度的调研和思考干部选拔任用的初始提名,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第一关”,是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重要基础,对有效解决“少数人选人”、从头上预防和治理选人用人不正之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XX区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创新选人用人机制,在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工作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建立了“四推”提名制、“海推”提名制、公开选拔提名制、组织部门提名制、部门提名制、处级领导干部提名制等机制,真正把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充分调动了广大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建设幸福
2、文明美丽的一流城市区提供坚强组织保证。一、主要做法(一)建立“四推”提名制。即采取个人自荐、区级分管领导推荐、单位党组织推荐、会议推荐四种推荐形式,优化干部初始提名方式,切实扩大推荐提名主体,充分听取群众公论。区委通过“四推”提出了园林和农牧水务局党委书记兼副局长职位的初始提名人选。在自荐、分管领导推荐、党组织推荐、会议推荐过程中,干部群众是推荐主体。在自荐中,XX名符合条件的干部中有XX名进行了自荐;在单位会议推荐中,考察组说明推荐提名的人员不一定能被任用,广大干部群众和自荐者都能积极配合支持推荐工作,有XXX名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充分行使民主权利,极大提高了推荐工作的民主程度。(二)建立“海
3、推”提名制。将一些重要岗位的初始提名权交给处级领导干部和部门党政正职,在全区范围内符合条件的干部中进行“海推”,推荐最合适的拟任人选。召开全区领导干部大会,推荐群众关注度高的住房保障和城市管理局局长、民政局局长、发展和改革局党支部书记、副局长人选。把符合任职资格和条件的XX名科级领导干部名册,印发给XX名处级领导干部和XX名部门党政正职进行“海推”,根据得票情况、职位匹配性、干部日常表现等提出拟任人选。(三)建立公开选拔提名制。近三年来,拿出XX个副科级领导干部职位、XX个区属学校副校长职位,面向机关事业单位、区属学校干部和大学生村官进行公开选拔,通过笔试、面试、组织考察、岗前实践、差额票决、
4、公示等环节,公开选拔XX名副科级领导干部、XX名区属学校副校长。为优秀年轻干部展示才华提供了舞台,扩大了选人用人视野,优化了干部队伍结构,激发了干部队伍活力。(四)建立组织部门提名制。在领导职位出现空缺时,组织部门通过平时表现、急难险重工作、关键时刻等,多渠道、多层次、多方面深入掌握干部的德才表现、群众认可程度、职位适应性,结合领导班子配备现状,经过组织部部务会议研究,向区委推荐人选。(五)建立部门提名制。为了加强街道(镇)纪工委、工会、武装工作力量,将选配街道(镇)纪工委书记、工会主席、武装部部长的提名权交给街道(镇)和业务主管部门。街道(镇)纪工委书记、工会主席、武装部部长职位出现空缺时,
5、街道(镇)党工委根据领导班子成员的现实表现、个人特长等情况,向业务部门提出建议人选,业务部门经过集体研究后向区委推荐人选。(六)建立处级领导干部提名制。处级领导干部根据分管部门空缺领导职位情况,向区委署名推荐干部,填写领导干部个人署名推荐表,写明推荐理由,推荐人选的主要特点、优势和建议任职职位。区委组织部在综合分析p 推荐人选的任职经历、年度考核及日常工作表现等基础上,根据职位需求,提出建议人选,经区委酝酿确定提名人选后,按规定程序、范围进行民主推荐、民主考察,择优确定任用对象。处级领导干部推荐制有利于处级领导干部发现人才、举荐人才,充分调动培养、选拔人才的积极性,切实选好领导干部,配强领导班
6、子。二、初步成效近年来,XX区通过建立“四推”提名制、“海推”提名制、公开选拔提名制、组织部门提名制、部门提名制、处级领导干部提名制,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树立了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扩大了干部工作民主,拓宽了选人用人视野,优化了干部队伍结构,激发了干部干事创业的活力。(一)树立了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四推”提名制、“海推”提名制、公开选拔提名制、组织部门提名制、部门提名制等,用多种推荐的初始提名模式打破了“论资排辈”等传统选人用人模式,让群众在选人用人上有了话语权,让干部在被选拔上有了权利,为想干事的干部提供了舞台。突出了民主、公平、公正、公开、竞争、择优,使群众公认与领导
7、认可有机结合起来,在全区上下形成了看德才、重实绩、听公论用干部的良好用人导向,极大激发了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和活力。(二)进一步扩大了干部工作民主。在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干部初始提名是首要环节,牵一发而动全身。规范有效的初始提名制度,把干部选用标准的“尺子”和提名权交给广大干部群众,发挥广大干部群众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举贤荐能作用,有利于让真正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才脱颖而出,对进一步落实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拓宽群众民主参与渠道,实现由“少数人在少数人中选人”向“多数人在多数人中选人”转变;由封闭的组织“内部操作”向透明公开的“阳光操作”转变,由
8、“伯乐相马”向“赛场选马”转变,扩大了党内民主,提高了广大干部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公信度和满意度。(三)进一步拓宽了选人用人视野。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权的探索和实践,进一步完善了组织提名、领导干部个人推荐、干部自荐等推荐方法,丰富了干部任用初始提名方式,将干部个人、处级领导干部和部门党政正职、单位党组织和干部群众等纳入提名主体范围,赋予他们干部初始提名权,扩大了选人用人的主体范围,集中了民意民智,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选人用人视野,有利于将工作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纳入组织范围,进一步拓宽了选人用人视野。三、启示与思考规范干部选拔任用的初始提名权,必须坚持党管干部,扩大民主,完善程序
9、,加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公开透明度,实现干部选拔任用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一)加大初始提名工作的宣传力度。一是加大对初始提名方法、程序及其重要意义的宣传力度,让广大干部群众充分了解初始提名,提高参与初始提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对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教育,不断提高干部群众的公正意识和责任意识,克服个人主义思想,自觉从大局和对党、对干部本人负责的高度向组织推荐人选,确保初始提名工作的质量。二是建立空缺职位预告制度。在进行初始提名前,对空缺职位、任职资格和条件、初始提名方式和程序等向干部群众公开,让广大干部群众充分掌握必要的信息。三是建立符合条件参加推荐人选公示制度。对经审查符合参加推荐条件的
10、人选,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让群众进一步监督。四要适当公开推荐结果。推荐结果可在参加推荐人员范围内公开,将干部选任工作置于广大干部群众的监督之下,增加广大群众参与干部选任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二)提高初始提名工作的民主质量。一要科学界定提名主体的范围。要根据提位情况,确定参加推荐人员范围。对单位干部人数少,相互了解,要实行全员推荐;对单位干部人数多,只有科庭室干部之间相互了解,要让全体领导干部、相关科庭室全体干部参加。同时,还应邀请基层单位和服务对象参加推荐,尽可能让更多群众参加,使广大群众都享有民主权利。二要营造良好推荐环境。给群众充足的酝酿时间,允许其作必要的调查了解。要做好充分动员,消
11、除群众的顾虑,明确推荐的具体事项,减少群众推荐的盲目性,提高推荐的针对性和准确性。三要科学分析p 推荐结果。推荐结果虽然可以反映一定的民意,但不能简单以票取人。要多做考察了解工作,多方面听取意见,在辨别意见真伪的基础上,正确分析p 个别人的意见与大多数人的看法的关系,干部小节与主流的关系,避免简单以票取人,从而对推荐结果作出科学判断,真正把最适合最优秀的人选提名出来,实现组织意图与群众意愿统一。(三)建立干部初始提名责任追究制。任何单位或领导干部个人推荐干部提名人选时,要实事求是填写推荐表,并附上署名的推荐材料,推荐材料要包括推荐人选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情况和民意情况,要如实反映推荐人选的优缺点。按照谁提名、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初始提名责任主体。个人向组织推荐提名人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