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必考大题专练(一)新人教版_第1页
202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必考大题专练(一)新人教版_第2页
202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必考大题专练(一)新人教版_第3页
202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必考大题专练(一)新人教版_第4页
202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必考大题专练(一)新人教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必考大题专练(一)1.工业上常用含少量 SiQ、Al 2Q的铭铁矿(FeO CrzQ)冶炼铭,简要流程如下:(1)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在横线上填写物质的化学式及计量数):_ _ _ _ 一 _ _ 一 一八局温 一八八 L 八 八八人 2FeO- Cr2Q+ 4N&CO+ 7NaNO=4Na2Crd+ Fe2Q + 4COT +(2)操作包括过滤与洗涤,在实验室中进行洗涤沉淀的操作是操作可选用的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去)是(填序号)。ABCD(3)写出能够完成操作的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国A辄京国辛 科44已知某些物质完全沉淀的 pH如下表:沉淀物Fe(0H)3Al(OH) 3Cu(OH

2、)2Mn(OH)CuSMnSMnCO沉淀完全时的pH3.25.46.49.8>0>7>7回答下列问题:(1)过程中,所得滤渣 W勺主要成分是(2)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3)过程中,若生成的气体 J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生成MnCO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4)由MnCOT制得重要的催化剂 MnO: 2MnC8 C2=2MnO- 2CO。现在空气中加热 460.0g MnCQ,得到332.0 g 产品,若产品中杂质只有MnQ则该产品中 MnO的质量分数是(Mn的相对原子质量:55)。n.常温下,浓度均为 0.1 mol L T的下列六种溶液的 pH如下表:溶质CHCO

3、ONaNaHCONaCONaClONaCNC6H5ONapH8.89.711.610.311.111.3(1)上述盐溶液中的阴离子,结合h+能力最强的是 。(2)根据表中数据判断,浓度均为 0.01 mol - L 1的下列物质的溶液中,酸性最强的是(填序号)。A. HCN B. HClOC. GH50H D . CHCOOH E . HkCO3 .辉铜矿主要成分为 CuaS,软镒矿主要成分为 MnO,它们都含有少量 Si02、FezQ等杂 质。工业上综合利用这两种矿物制备硫酸镒和碱式碳酸铜的主要工艺流程如下:和区水的l破腺调pH讹合物即气源液MHXL-MrtSO.HO已知:MnQ能将金属硫化

4、物中的硫氧化为单质硫;Cu(NH3)4SO4常温稳定,在热水中会分解生成NH;部分金属阳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范围如下表所示(开始沉淀的pH按金属离子浓度为1.0 mol - L 1计算):开始沉淀的pH沉淀完全的pHL 3十Fe1.13.2MnT8.39.8Cu2+4.46.4(1)酸浸时,为了提高浸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任写一点)。(2)调节浸出液pH的范围为其目的是(3)本工艺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写化学式)。在该工艺的“加热驱氨”环节,若加热的温度过低或过高,都将造成的结果是(5)碳酸镒在一定条件下可得硫酸镒溶液,试根据如下曲线图示,现由硫酸镒溶液制备MnSO-H2O的实验方案为(

5、6)用标准BaCl2溶液测定样品中 MnSO-H2O质量分数时,发现样品纯度大于100%恻定 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可忽略),其可能原因是(任写一种)。4 .以废旧铅酸电池中的含铅废料(Pb、PbO PbQ、PbSO及炭黑等)和H2SO为原料,制备高纯PbO实现铅的再生利用。其工作流程如下:过程I中,在Fe2 +催化下,Pb和PbQ反应生成PbSO的化学方程式是(2)过程I中,Fe2+催化过程可表示为:i : 2Fe2+ + PbO2+ 4H+ + SCO =2Fe3+ + PbS(4)+ 2H2Oii :写出ii的离子方程式: 。下列实验方案可证实上述催化过程。将实验方案补充完整。a.向酸化的Fe

6、SO溶液中加入 KSCN液,溶液几乎无色,再加入少量PbO,溶液变红。b.(3)PbO溶解在 NaOH§液中,存在平衡:PbO(s) + NaOH(aq)NaHPbQaq),其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20 44) Ml 80 1H0 120 温度/TIr宣赞Si沼(Rd过程n的目的是脱硫。 滤液1经处理后可在过程n中重复使用,其目的是(选填序号)。A.减少PbO的损失,提高产品的产率B.重复利用NaOH提高原料的利用率C.增加NkS。浓度,提高脱硫效率过程出的目的是提纯。结合上述溶解度曲线,简述过程出的操作:5 .黄铜灰渣(含有Cu Zn、CuO ZnO及少量的FeQ FezQ)生产硝酸

7、铜溶液的流程如下:(1)写出酸浸时FezQ和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O(2)反应I中所加Zn不能过量的原因是(3)滤液n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主要有(4)写出反应n的离子方程式:反应n应控制温度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的原因是11(5)已知Cu(NO)2 6HO和Cu(NO)2 3H2O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则由 A点对应的溶液获取 Cu(NO)2 3H2O的方法是6 .鸨是我国的丰产元素,是熔点最高的金属,广泛用于拉制灯泡的灯丝,鸨在自然界CaWO含有二氧主要以鸨酸盐的形式存在。有开采价值的鸨矿石之一白鸨矿的主要成分是化硅、氧化铁等杂质,工业冶炼鸨的流程如下:已知:鸨酸酸性很弱,难溶于水;离子

8、完全沉淀的 pH: SiO为8, W6为5;碳和金属鸨在高温下会反应生成碳化鸨。(1)CaWQ与纯碱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2)滤渣B的主要成分是 (写化学式)。调节pH可选用的试剂是 (填字 母序号)。A.氨水B .氢氧化钠溶液C.盐酸 D .碳酸钠溶液(3)母液中加入盐酸的离子方程式为 O检验沉淀C是否洗涤干净的操作是 O(4)为了获得可以拉制灯丝的高纯度金属鸨,不宜用碳而必须用氢气作还原剂的原因是(5)将氢氧化钙加入鸨酸钠碱性溶液中可得到鸨酸钙,已知温度为T时Kp(CaWO)=1X10T0, KspCa(OH)2 =4X10 7,当溶液中 W6恰好沉淀完全(离子浓度等于 10 5 mol

9、/L),c w6时,溶液中cW00 C OHWj考必考大题专练(一)7 .解析:(1)根据化学方程式中的元素守恒和原子个数守恒可知需要补充“ 7NaNO 2”。(4)K2C2。具有强氧化性,故选用酸式滴定管或移液管。Fe"与C2C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Fe"和Cr3+,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1 mol CrzOt需消耗6 mol Fe2+;根据Cr2C712Cr3+转移 6e,Q2屋O转移 4e可知,1 mol Cr 202一相当于 1.5 mol O 2。答案:7NaNO2(2)用玻璃棒引流向漏斗中加蒸储水至浸没沉淀,待液体流下,重复操作23次 D通电高温(3)2Cr 2

10、Q=,Cr+ 304 (或 2Al + Cr2O=2Cr + Al 203)(其他合理答案也可)(4)酸式滴定管(或移液管)6 1.58 .解析:1.(1)根据各物质完全沉淀时的 pH可知,当pH= 5.4时产生的沉淀有Fe(0H)3和 Al(OH) 3。(2)根据流程,过程后Mn元素进入滤液,所以过程主要是除去滤液A中的Cu",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MnSF Cu2+=M希+CuG(3)根据过程中参与反应的物质可知J为CO气体,结合前后物质分析可知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MrT + 2HCO=MnCQ + CO T + H2Q(4)MnCO3在空气中加热分解为MnO并被部分氧化为 Mn

11、O460.0 g MnCO3为4.0 mol ,完全分解可产生 4.0 mol MnO ,设其中有x mol被氧化为 MnO,则有87x + 71X(4.0 x)=87332.0 , x = 3o 广品中 MnO的质量分数为 -X100%«78.6%。 332.0n.(1)酸越弱,对应酸根离子结合h+能力越强,由表中数据可知结合h+能力最强的为c0。(2)同理,在阳离子相同的前提下,盐溶液的pH越低,对应酸的酸性越强,D项符合题意。答案:I .(1)Fe(OH) 3、Al(OH) 3_ _ 2+2+ _ _(2)MnS+Cu =Mn +CuS2+(3)Mn + 2HCO=MnCQ +

12、 COT + H2O(4)78.6% 2-_ _ n .(1)CO 3(2)D9 .解析:(1)酸浸时,通过粉碎矿石或者升高温度或者进行搅拌都可以提高浸取率。(2)要除去滤液中的Fe3+, pH= 3.2, Fe"完全沉淀;pH= 4.4 ,铜离子开始沉淀,故pH的范围是3.2<pH<4.4o(3)工艺流程中,加入了氨水,最后又得到了氨气,NH可循环使用。(4)若加热的温度较低或过高,都会造成碱式碳酸铜减少。(5)由硫酸镒溶液制备 MnSO-H2O需要经过蒸发、结晶,温度大于40 C,趁热过滤,用酒精洗涤,最后低温干燥等操作才能实现。(6)质量分数大于100%,说明了硫酸

13、镒晶体中可能混有不分解的硫酸盐杂质或部分硫酸镒晶体失去结晶水。答案: (1) 粉碎矿石( 或适当升高温度或搅拌)(2)3.2 WpH<4.4 使Fe"转化为Fe(OH)3沉淀而除去(3)NH3(4) 碱式碳酸铜产量减少(5) 蒸发、结晶,温度大于40 ,趁热过滤,用酒精洗涤,最后低温干燥(6) 混有硫酸盐杂质或部分晶体失去结晶水4.解析: 由题意可知,过程I中,在Fe2+催化下,Pb、PbO和H2SO反应生成PbSO和HQ Pb与PbQ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Pb为还原剂,PbQ为氧化剂,PbSO既2 Fe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化学方程式为Pb PbO2 2H2SO4=

14、2PbSO4 2H2O。(2)催化剂在反应前后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保持不变,但参加反应,反应特点是先消耗再生成,且消耗与生成的量相等。Fe2+为该反应的催化剂,又知反应i中Fe2+被PbO氧化为Fe3+,则在反应ii中Fe3+与Pb反应生成Fe2+,离子方程式为 2Fe3+Pb+ SO4 =PbSO + 2Fe2+;a实验证明发生反应i生成 Fe”,则b实验需证明发生反应ii , Fe3+转化为Fe2 ,实验方案为取a 中红色溶液,向其中加入铅粉后,充分反应,红色褪去。(3)过程n的目的是脱硫。化学方程式为PbSO+ 2NaOH=PbO NaSO+ HO;滤液1中含有未反应的 NaO即口少量溶

15、解的 PbO经处理后可重复利用减少PbO的损失,同时能提高NaOH的利用率。利用 PbO不同温度下在不同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曲线,可向 PbO 粗品中加入35%勺NaOHB液,加热至高温(110 C),充分溶解后,趁热过滤,冷却结晶, 过滤可得PbO固体。答案:Fe2(1)Pb PbO2 2H2SO4=2PbSO4 2H2O(2) 2Fe3 Pb SO42 =2Fe2 PbSO4取 a 中红色溶液,向其中加入铅粉后,红色褪去(3)AB向PbO粗品中加入一定量的 35% NaOHm夜,加热至110 C,充分溶解后, 趁热过滤,冷却结晶,过滤得到 PbO固体5 .解析:(1)Fe2O溶于酸生成F

16、e3+和HO。(2)灰渣中Cu不溶于稀H2SO,作为滤渣I进入反应n, Zn溶解成Zn2+, CuO溶解成CiJ 2233,ZnO溶解成Zn , FeO溶解成Fe , FezQ溶解成Fe ,因为滤渣中有 Cu,所以Fe与Cu 反应生成Fe2+和Cu2+,加入Zn粉置换出Cu,若Zn过量,还会置换出 Fe,所以Zn过量时, 反应n完成后溶液中除了有Cu(NO)2外,还有Fe(NC3)3和Zn(NQ)2。(3)加入适量的Zn只能置换出Cu,所以滤液中含有 Zn2+和Fe%(4)Cu 被稀 HNO溶解生成 Cu(NO)2、NO和 H2O。(5)Cu2+会水解,故在蒸发 Cu(NO)2溶液时,要加 H

17、NO抑制CiT水解,再冷却至 30 C 以上时析出 Cu(NQ)2 3H2O,温度再低,则会析出 Cu(NO) 2 6H2O。答案:(1)Fe 2O3+ 6H+=2Fe + + 3Ho(2)加入过量的Zn会使最终所得的 Cu(NO)2溶液中含有杂质/c、r 2+2 +Zn 、 Fe(4)3Cu + 8H+ + 2NQ=3Cd+ + 2NOT + 4H2O 温度过高硝酸会挥发及分解,温度过低则 反应速度较慢(5)向A点对应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硝酸,将溶液蒸发浓缩,冷却到 30 c以上,过滤6 .解析:(1)由于N&W加易溶T盐、CaCO高温下会分解,所以高温反应生成N&WQCaO C

18、O。(2)Na 2CO能与SiO2反应生成可溶性的 NaSiO3,所以滤渣 A的主要成分是 FaQ,调节 pH可将SiO2T转化为H2SiO3(滤渣B);因生成的CaO与水反应生成 Ca(OH),使得溶液呈较强 的碱性,所以必须使用酸来调节 pH。(3)母液中加入盐酸是将 W6转化为HWOB淀;若沉淀未洗净则洗涤液中含有Cl,所以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并用硝酸酸化的AgNO溶液来检验即可。(4)过量的碳混在固体中不易除去,且碳与鸨反应生成新的杂质碳化鸨,而代是气体,且生成物H2O可蒸发除去。r十屹KspCa OH 2 c2 OH(5)Ca(OH) 2+WOCaWOF 2OH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W一C =一六L,Ksp CaWO c WOi4X10 7 c2 OH一一一、,c WOT5即L0 =一k,解得 c(OH )=0.2 mol/L ,所以一大= 5><10 。1 A 1010c OH答案:1 000 c(1)CaWQ+N&CO = N&WM CaOF COT(2)H 2SQ3 C(3)WO2 +2J=HWOJ 取最后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