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杭州师范大学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申报书推荐单位: 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中心名称: 环境科学实验中心 中心网址: 中心联系电话: 28865322 申报日期: 2009,12,1 杭州师范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制填写说明1申请书中各项内容用“小四”号仿宋体填写。表格空间不足的,可以扩展。2“中心工作职责”是指在中心承担的具体教学和管理任务。3兼职人员是指编制不在中心,但在中心从事实验教学的教师或专业技术人员。1实验教学中心总体情况 实验教学中心名称环境科学实验中心所属学科名称环境科学隶属部门管理部门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成立时间2001中心建设发展历程1)2001年环境科学专业成立,下设环境生物学、
2、环境工程、环境监测、环境生态学等实验室。2)2004年,生科院整体搬迁至下沙新校区后,新增环境生态毒理学实验室、环境微生物学实验室、遥感与信息实验室、环境土壤学实验室、环境统计实验室、环境开放实验室、环境规划实验室、环境影响评估实验室、环境地理学实验室等。同时依托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生物基础课实验教学省级示范中心”的气相色谱分析室、色谱分析室、人工气候室、玻璃暖房等教学实验室开展相关内容的教学活动。3)2005年-2007年,准备改造环境科学专业,将原环境工程学实验室进一步改建、拓展为水污染控制实验室、大气污染控制实验室、噪声污染控制实验室、固废污染控制实验室,新增实验室面积约230m2,计划
3、新增仪器设备50台件。2006年“环境科学”成为校级重点建设专业。并拥有校级重点科研所“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4)2009年依据现有条件,环境科学实验中心优化组合成立“资源环境保护与生态恢复”实验室,并成为杭州师范大学校级重点实验室。中心主任姓 名贾秀英性别女出生年月1966.05民族汉专业技术 职 务教授学位学士毕业院校浙江水产学院通讯地址杭州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邮 编310036电子邮箱xy_jia联系电要职责1.制订并组织实施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规划。2.制订并组织实施实验室有关规章制度。3.根据教学计划承担实验教学任务,落实各类实验人员的工作任务,保证正常
4、教学秩序,并对工作质量进行检查。 4.探索实验室开放运行和管理的新模式,延长实验室的开放时间以及开放对象的覆盖面。5.负责制订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培养规划,组织安排各类实验人员的业务培训等工作。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积极开展科研、社会服务、技术开发以及各类学术交流活动。教学科研主要经历主要承担本科生、研究生“环境学”、“生态毒理学”课程的教学任务;从事“生态毒理学”、“固体废弃物生物处理技术”领域的研究,在该领域已有多年工作经验,先后主持和参加省部级以上项目6项,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发表学术论文40篇。近10年来,申请人研究组主要从事重金属等污染物对鱼类、两栖类动物生长和发育等方面的影响研究
5、,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Ecotoxicology、Environmental Toxicology等毒理学知名SCI期刊以及环境科学学报等国内一级学报上。教学科研主要成果 1、 主持校精品课程1门;2、 主持和参加省部级项目6项、市厅级项目3项;3、 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SCI论文2篇,国家一级学术期刊20篇,核心期刊16篇;4、 曾被评为杭州市教育局系统优秀教师,校“教学十佳”,畜禽规模养殖场生物发酵有机肥产业化技术,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专职人员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其它博士硕士学士其它总人数平均 年龄人 数5950114401936占总人数比例26.3%47.4%26.3%057.9%21
6、.1%21.1%0教学简况实验课程数 实验项目数面向专业数实验学生人数/年实验人时数/年161232120380环境条件实验用房使用面积(M2)设备台件数设备总值(万元)设备完好率960 30423198%教材建设出版实验教材数量(种)自编实验讲义数量(种)实验教材获奖数量(种)主编参编6030近五年来实验中心经费投入数 额来 源主要投向学校投入60万;学院40万。教学业务费及硕士点建设费。主要投向与实验相关的教学仪器设备购买和教学活动。近五年来中心人员教学科研主要成果1.共发表(核心刊物以上)学术论文 202 篇,其中SCI 36 篇,ISTP 1 篇。 2.出版著作 9 部,其中学术专著
7、3 部,编写教材 6 部。3.承担各类科研课题42项,经费 565 万元;其中主持国家级课题 6项 142万元,省部级课题21项,约423 万元。4. 千岛湖水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研究(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运河(杭州段)底泥污染特征及处置方案研究(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畜禽规模养殖场生物发酵有机肥产业化技术(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杭州市“十五”环境保护计划和2015年环境规划(浙江省环境科技进步三等奖)、孵化温度对爬行动物孵化卵和孵出幼体特征的影响(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奖二等奖)等多项奖励。5. “环境监测课程建设与实践”为校第六批教改项目,环境质量及评价为第八批主要课程建设项目,主干课程
8、生态学和环境学为我校第六批、第七批“学校精品课程”。中心成员简表序号姓 名性别出生年月学位中心职务专业技术职务所属二级学科中心工作年限中心工作职责是否专职兼职人员所在单位、部门1贾秀英女1966,5学士主任教授环境毒理8主持中心工作是生科院2陈波男1966,06博士副主任副教授环境生态8环境生态实验是生科院3杜卫国男1970,03博士教授环境生态8环境生态实验是生科院4施曼玲女1969.09博士教授环境微生物8环境生物学实验是生科院5吴玉环女1972,05博士教授环境监测3生物监测实验是生科院6周根娣女1955,10学士教授环境评价5环评实验是生科院7邵晓阳男1960.06硕士副教授环境生态8
9、环境生态实验是生科院8郭立新女1969,09硕士副教授环境工程6环工实验是生科院9金仁村男1979,04博士副教授环境工程4环工实验是生科院10朱维琴女1975,11博士副教授环境化学5环境化学实验是生科院11张杭君男1980,02博士副教授污染生态3环工实验是生科院12周 敏女1966,02硕士副教授环境规划8环境规划实验是生科院13王少华男1961,01学士副教授环境规划8环境地理学实习是生科院14李喜梅女1967,04硕士副教授环境监测6环境监测实验是生科院15倪伟敏男1978,01博士讲 师环境工程4环工实验是生科院16王繁男1976,10博士讲 师环境防控3环评实验是生科院17陈慧丽
10、女1979.09博士讲 师环境土壤2环境生物学实验是生科院18石陆娥女1979,09博士讲 师化 工1环境化学实验是生科院19裘书服男1962.07学士讲师环境规划8环境地理学实习是生科院2实验教学2-1实验教学理念与改革思路(部门实验教学相关政策,实验教学定位及规划,实验教学改革思路及方案等)2-1-1学校实验教学相关政策实验室是高等学校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学校教学、科研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是学校教学水平提高的硬件支撑。为此,学校制定了一整套实验教学管理方法和规章制度,包括杭州师范大学实验室建设委员会章程、杭州师范大学实验室工作规程、杭州师范大学实验室设置管理办法、杭州师范大学重点
11、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办法、杭州师范大学实验室经费使用管理办法、杭州师范大学实验教学管理规定、杭州师范大学学生实验守则、杭州师范大学实验室工作人员管理办法、杭州师范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杭州师范大学危险化学物品管理办法、杭州师范大学实验室基本信息收集整理制度、杭州师范大学“十一五”实验室建设规划、杭州师范大学仪器设备管理办法、杭州师范大学材料、低值品、易耗品管理办法、杭州师范大学贵重仪器设备管理办法、杭州师范大学仪器设备招投标工作规程、杭州师范大学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教200847号)、关于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学科竞赛的若干意见、杭州师范大学校院两级领导听课制度、杭州师范大学教学督导工作条例等与实验教
12、学和管理相关的规章制度。在此基础上,生科院结合本院各专业特点,相继制定了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实验教学主辅讲制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教学督导及教师听课有关规定、杭州师范大学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生实验室管理办法、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实验室规章制度汇编等与实验教学密切相关的制度,并编印成册,以便及时学习与落实。2-1-2实验教学理念以培养本科生实践动手能力为切入口,通过建立实践教学平台,实现开放式和研究性教学,为地方培养环境科学专业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2-1-3实验教学定位及规划根据杭州市和学校建设省内乃至国内一流综合性大学规划(杭师大党字20081)以及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13、“十一五”实验室建设发展规划的要求,确定实验教学的定位与规划。 2-1-3-1实验教学定位培养“懂专业,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人才。2-1-3-2实验教学规划 通过加强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构建综合素质高、专业覆盖广、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实验教学队伍;以环境科学专业为主,兼与生物科学等专业相通,提高实验中心的开放程度,开设面向全校乃至整个杭州下沙高教园区的开放性实验,建立为社会应用服务的规章制度;构建与实验室发展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常规性、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有机结合的实验教学体系。2-1-4实验教学改革思路及方案实践教学改革思路及方案:在开放式和研
14、究性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构建开放式、研究性实践教学体系,引导学生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和实践, 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2-1-4-1教学模式创新中心始终坚持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自1986年起开始实行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境科学专业自2001年环设立后,在总结生科院科研导师制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环境科学专业的实践性特点,在专业主干课程实施开放实验室制度,并实行开放式和研究性实验教学,以上教学模式的实施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上取得了显著的效果。2-1-4-2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更新实践教学内容已初步建立起以“课内实验实习实训课外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三结合的
15、实践教学体系。该体系主要包括实验教学、实习实训(专业实习、专业见习、社会实践)、毕业论文和学生科研活动几方面内容。设置独立的实验教学模块;减少课程实验,增加实验课程;以短学期教学为平台,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课程,进一步强化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通过对实验课程内容的改革,充分体现“基础提高探究”三个层次要求,形成由单一到综合、由相对独立到科学融合的实验教学内容体系。2-1-4-3重视实验教学队伍建设生科院一直认为热爱实验教学,教育理念先进,学术水平高,教育科研能力强,熟悉实验技术,勇于创新的实验教学队伍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自环科专业开办以来,建设了一支由教授和博士负责的实验教学
16、队伍。在学院的十一五发展规划以及近年制订的一系列教学规章制度中,积极鼓励和支持开展主要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研究,尤其是实验教学改革。重视教学,聘有专职的教学督导人员,对授课教师进行随机听课,对于教学效果好、学生教师反映好的教师在职称晋升、分岗定级等方面学院将给予倾斜和照顾:对于教学效果不好的教师,期末不得评“优”,评职称采取一票否决制。鼓励高学历和高水平的教师投入实验教学,其目的是要稳定实验队伍,充分调动实验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1-4-4构建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管理体制实行学校和学院二级管理体制,中心主任负责制,统筹安排、调配、使用实验教学资源,学校负责中心的硬件投入,学院负责监督、考
17、核中心建设的成效。运行机制建立中心建设项目管理制度,通过项目的评审和立项管理的形式开展中心建设。同时建立中心评估制度。制定中心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及考核、验收办法,加强定期的中心评价、中心建设项目的中期检查和终期验收评估。中心实行竞争上岗、定期考核的管理机制。每个岗位均制定明确的岗位职责。中心制订有实验技术人员岗位职责、听课制度和轮岗和培训等制度,以提高技术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实验技能。统一建设各实验室,安排各课程实验。实验技术人员主要从事实验前后的准备、整理,实验仪器设备的维护及中心日常工作的管理等。2-2实验教学总体情况(实验中心的教学功能所面向的学科专业名称及学生数等)目前,环境科学实验中心主要
18、面向我院2个本科专业(环境科学专业、生物科学专业)的学生,此外还涉及到科学教育专业和即将开设的食品专业的学生,年均承担实验教学项目123个,此外还承担了大量的课外实践、科研训练等任务,面向学生数150人以上。2-3实验教学体系与内容(实验教学体系建设,实验课程、实验项目名称及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所占比例,实验教学与科研、工程和社会应用实践结合情况等)环境科学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实验课、野外实习、专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占据大量的课时。近年来,我们在实践教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性的教学改革,并已经取得较好成效。其主要标志是构建了以“课内实验实习实训课外科研训练”三结合为主要模
19、式的实践教学体系。2-3-1实验教学体系建设2-3-1-1课内实验改革包括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改革。课程设置改革主要使主干课程实验课与理论课脱离,减少课程实验、增加实验课程,设置独立的实验教学模块以及大幅增加实验课时等内容。实验课的独立和课时的增加,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实验课教学的重视程度,促进学生专业实验技能的提高。以短学期教学为平台,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课程,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通过对实验课程内容的改革,充分体现“基础提高探究”三层次实验要求,形成由单一到综合、由相对独立到科学融合的实验教学内容体系。第一层次体现针对专业技术基础的基本技能训练,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第二层次体现
20、针对专业技术方向的专项技能训练,以根据内在联系组合单个实验的综合性实验为主;第三层次体现针对专业技术领域前沿的技能训练,以探究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为主。2-3-1-2实习实训包括毕业论文、实习考核和实习基地建设等内容。重视毕业论文,改革为了提高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在学校有关毕业论文规定的基础上,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学院专门制订了有关毕业论文的有关规定。“规定”从组织机构、宣传动员、论文选题、指导教师任职资格、指导教师的职责、开题报告、论文过程检查、论文答辩及成绩评定和论文答辩后专家复查等方面对毕业论文工作进行了具体规定,从制度上保证了毕业论文的质量。实习实验考核的规范化,学生见习、实习时间增加到6
21、个月时间,制订了详细的要求和成绩评定规则。重视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与浙江省环境检测站、淳安县环境保护检测站、杭州半山发电有限公司、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宁波天童国家森林公园、临安清凉峰自然保护区等单位共建大学生专业实习实践基地。2-3-1-3课外科研训练学院通过科研导师制、学生科研立项、设立学生创新计划项目等,加强学生课外科技训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科研导师制的实施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上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科研导师制实质上是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即学生进入大二学习阶段以后,由导师和学生进行双向选择,被选择的学生随即进入导师的实验室工作,在导师指导下利用课余时间做
22、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体验做科学研究的快乐,激发学生进一步深造的积极性。这一制度的实施使每年约有60%的学生接受初步的科研训练,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3-2实验课程、实验项目名称及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所占比例(07-08学年)序号专业课程名称实验性质实验学时数实验开出项目数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项目数备注1环境科学普通生物学实验独立实验课511742环境科学生态学(丙)非独立实验课18653环境科学环境化学实验独立实验课331044环境科学环境生物学实验独立实验课3612125环境科学环境微生物学实验独立实验课24846环境科学环境监测实验独立实验课361267环境科
23、学环境信息学实验独立实验课6815158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学实验非独立设课33889环境科学环境毒理学实验非独立实验课(选修)143210环境科学城市生态学实验非独立实验课(选修)42211环境科学生态规划与景观设计实验非独立实验课(选修)84412环境科学环境土壤学非独立实验课153313环境科学环境工程设计实验非独立实验课63314环境科学水生生物学非独立实验课62215环境科学无机及分析化学独立实验课3612616环境科学有机化学非独立实验课18622-4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实验技术、方法、手段,实验考核方法等)2-4-1实验教学技术实验教学不但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相关课程理论和实验原理的掌握
24、,熟练实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能自觉地运用所学知识从事科学研究,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本中心以学生科研训练(科研导师制)为抓手,开展研究性实验教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们已设计了一系列综合性和创新性的实验开展研究性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2-4-2实验教学方法 改变书本课堂教师的传统教学方法,建立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通过验证性实验,强调实验现象和过程的观察。综合性实验首先由学生查阅资料,提交实验方案,师生共同讨论进行修订。设计性实验教师只给出问题,其余部分则由学生自己决定,学生查阅文献,设计方案均在开放时间进行,
25、实验结束后进行总结讨论。平时我们采用教师讲授、学生记笔记,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学生提问、教师回答问题,教师和学生共同做题目,课堂讨论,课后作业等多种形式向学生传授知识,因为有兴趣,不少学生主动找参考资料学习,学生学习已从过去的被动过程转变为主动过程。 2-4-3实验教学手段 中心充分利用模拟演示、电子教案、多媒体网络课件、视频录像等多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提倡:“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起组织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实物展示等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 的教学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中心所
26、有实验室全部采用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2-4-4实验考核方法 中心制定了“平时成绩50% + 实验理论25%+实验操作成绩25%”相结合的实验考核原则,各实验课可根据各自课程特点制订相应的具体考核办法。2-5实验教材(出版实验教材名称、自编实验讲义情况等)序号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年份备注1环境科学进展贾秀英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2雪菜病毒病及其防治施曼玲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3杭州地区外来入侵生物的鉴别特征及防治金孝锋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4浙江海滨动物学野外实习指导薛俊增 邵晓阳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生物学理科基础人才培养基地教材5天目山植物学实习手册金孝锋胡江琴浙江大学出
27、版社20036光学显微镜及生物摄影基础教程施心路科学出版社2002黑龙江省高校教材三等奖3实验队伍3-1队伍建设(部门实验教学队伍建设规划及相关政策措施等)3-1-1队伍建设规划学校十分重视实验教学队伍的建设,在杭州师范大学关于在师资队伍中实施“博硕士工程”建设的意见、杭州师范大学人才引进暂行办法、杭州师范大学关于教职工国内进修培训暂行办法和杭州师范大学学术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选拔、考核、管理办法等文件中明确提出:大力引进和培养一批学历层次和知识水平高的人才,充实到实验教学队伍中,改善实验教学队伍的结构,重视实验教学环节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中心队伍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实验教学和实验管理的水平,学
28、校十分重视实验教学队伍的建设与发展规划,在岗位设置、聘任、聘职评审中制定了能体现出激励机制的政策。其目的是要建立一支学历、年龄、职称合理的实验教学队伍。采取引进与培养相并重、专任与聘用相结合的方针,加强了实验队伍的建设,使队伍的总体素质和水平大为提高。中心近3年来引进了教授1名、博士5名分别从事实验教学工作和实验技术工作。3-1-2政策措施为了进一步培养和造就一支结构合理、基础扎实、思想政治觉悟高、职业道德素质与业务工作能力较强的实验教师队伍,中心采取了以下政策措施:(1) 鼓励高水平教师投入实验教学工作。形成一支由高水平教授负责,学术水平高,教学科研能力强,熟悉实验技术
29、,勇于创新的实验教学队伍。(2)要求理论课程教师兼任实验指导工作,鼓励教授、副教授、博士参加实验教学指导、实验教材编写、实验仪器设备的开发和创新实验的指导,带领实验专职人员在实验教学、实验创新、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3)为年轻的实验教师提供接受全面系统学习的机会,支持他们在职参加学历培训班,鼓励他们参加学术活动、写论文。实验教学中心请专家、教授讲学,不定期开展仪器设备管理以及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等方面的培训与技术交流活动。(4)在现有工作机制与业绩考核办法的基础上,出台新的工作规范,加强有针对性的日常考核;出台更科学、更具引导性的综合业绩考核办法,形成公平、公正、竞争向上的良好氛围。(5
30、)设立实验教学突出贡献奖,以鼓励在实验实践教学中表现突出的课程组和实验技术人员。(6)改革现有考核方法。学校在设岗、聘任中制定了向实验人员倾斜的相应政策。实验中心所承担的理论教学、指导毕业生论文、科研、教改等工作量全部累加,进行量化考核。3-2实验教学中心队伍结构状况(队伍组成模式,培养培训优化情况等)3-2-1. 队伍组成模式 中心现有专职人员19名,平均年龄36岁。其中教授5名、副教授(含高级实验师)9名、讲师(含实验师)5名。具博士学位者11名、硕士学位获得者4名、学士学位获得者4名。省“151人才工程”和市“131人才工程”培养人选 6人,省基金人才专项 1 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31、1人。3-2-2. 培养培训优化情况实验中心一直鼓励老师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研修,提升自身的专业修养和教学理念。目前,已有9人参加全国清洁生产资格证书培训并获证书。环境科学实验中心多位教师连续三届参加由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教育部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及有关高校在杭州共同举办的第二届“大学环境类课程报告论坛”的核心课程建设改革研讨会。近年,杜卫国老师在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施蔓令老师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邵晓阳在中国科学院武汉水生所、朱维琴老师在同济大学进行了研修。今年暑期,陈波老师作为我校赴美大学课堂教学法高级研修班学员,在美国肯尼索州立大学学习美国高
32、等教育的结构和理念以及当代美国大学教学理论和方法。3-3实验教学中心队伍教学、科研、技术状况(教风,教学科研技术能力和水平,承担教改项目、课程建设项目、科研项目,成果应用,对外交流等)3-3-1. 教风环境科学实验中心教师与学院全体教师一起秉承为人师表、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在师德建设方面取得优异成绩,在环境科学专业的建设、规划和改造、调研中主动热情,认真负责,其中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几经讨论与修订,体现了全体教师严谨治学的作风,积极开展教改研究,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全体教师更是认真备课,精心组织教学,将严谨的工作作风贯彻到每一堂课之中。由于教书育人业绩突出,学院先后被授予浙江省高等学校“三育
33、人”先进集体(2006)、浙江省先进基层党组织(2006)、杭州市群体师德创优先进集体等称号(2007)。19名专任教师中有12人曾担任或正在担任班主任工作,多人获杭州师范学院优秀班主任称号。环境科学实验中心教师曾多次获杭州市教育系统优秀教师、杭州师范学院“教学十佳”称号、杭州师范大学首届大学生最喜爱的教师称号、杭州师范学院教书三育人先进个人称号、杭州师范大学优秀科研奖励、杭州师范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3-3-2. 教学科研技术能力和水平环境科学实验中心教学队伍科研创新能力强,实验教学水平高,能结合学校科研工作的要求和自身的专业特长和优势,积极投身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按主
34、持的国家和省部课题、国家一级刊物和SCI论文数、中国科学引文索引和SCI他引率、自主创新能力、学科发展资源等综合指标客观评判,该学科应处于浙江省同类学科的先进行列,在国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实验中心教师曾先后主持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余项省部级基金项目,15项部省市人才基金或开放基金项目,主持的纵向科研项目名列全校第一,科研经费也位于学校前矛。近五年发表核心刊物以上论文202篇,其中SCI论文36篇,SCI论文和中国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论文他引率处于全国高校的先进水平。近年来,以实验中心教师为主要力量申报成功的重要项目包括:生态学(2003)硕士点,生物基础课实验教学省级示范中心(2002
35、),环境科学校级重点专业(2005),校级重点研究所“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2004)。环境科学实验中心教师在开展理论研究的同时,非常注重应用开发。已经开展城市污泥等固体废弃物治理的研究,对不同污泥进行生物脱毒技术处理,研发污泥有机肥和污泥页岩砖,以实现城市污泥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置,为杭州市解决迫在眉睫的污泥出路问题提供技术支撑。在对杭州市淡水水产养殖主要养殖品种的水体进行实地水质调查基础上,分析水体污染源,提出不同养殖水体的污染控制措施,并在水产养殖领域进行推广应用,已产生显著的社会生态效益。目前已有9名教师获得国家清洁生产审核师证书,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3名,高级工程师2名,助理工
36、程师1名,达到了国家和浙江省申请清洁生产审核机构的基本条件(申报清洁生产审核机构至少应有7名人员取得国家清洁生产审核师资格,其中至少2名高级职称、5名中级职称)。经浙江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和浙江省环境保护局批准,我校可以在浙江省范围内开展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9名审核师也多次参加了省、市相关部门组织的清洁生产培训会议,近二年已在绍兴、湖州、丽水、杭州等地共10家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咨询工作,为浙江省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清洁生产,打造资源节约型社会做出积极贡献。3-3-3. 承担教改和科研项目实验中心有关教师承担的主要教改项目一览表项目名称经费项目来源起止时间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生物科学40万教育部
37、2008-2012浙江省重点建设专业:生物科学100万省教育厅2003-2007浙江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物科学200万省教育厅2003-2007浙江省教学团队:生物科学-省教育厅2008-2012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高校生物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4万省教育厅2008-2009浙江省高等教育重点教材建设项目:微生物学实验2万省教育厅2009-2011环境科学校级重点建设专业项目5万校级2006-2009实验中心有关教师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一览表序号课 题 名 称项 目负责人课题来源及编号课题经费起止日期1舟山眼镜蛇热需求及其产卵和越冬巢址热环境的遥测研究计 翔1杜卫国
38、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07012116万2001-20032舟山眼镜蛇卵和幼体特征地理变异的成因分析计 翔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7022920万2004-20063长江三角洲主要城市自然植被多样性及其维持机制的研究陈 波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7025510万2004-20064北草蜥生活史表型特征对气候变暖的反应及内分泌调控机理杜卫国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7027432万2008-20105新型生物脱氮技术若干关键问题的研究金仁村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80806028万2009-20116河口水体悬浮沉积物重金属潮动力响应及高光谱诊断模型王繁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01254
39、/D010920万2010-20127基于传孢类型藓类植物系统的修订吴玉环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0188/C02020226万2010-20128城市化背景下杂草堆城市生境异质化的响应及其适应对策陈 波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7104140万2010-20129高活性嗜冷和耐冷厌氧氨氧化菌的培养及其在低温废水脱氮中的应用金仁村1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Y50900728万2010-201210微囊藻毒素单一暴露与细菌内毒素继发性作用诱导鱼体免疫毒性的比较研究张杭君1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YY50901908万2010-201211杜卫国研究团队杜卫国1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R5080004
40、50万2008-201012农业有机废弃物蚯蚓处理及蚓粪农用过程中重金属迁移规律研究朱维琴1贾秀英2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Y3061609.5万2007-200813常见优势蕨类植物在不同森林内的生长与森林更新的关系陈 波1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Y5062257.5万2007-200814畜粪生物脱毒关键技术研究及安全性评价贾秀英1浙江省科技厅项目#2007C2304120万2007-200915濒危平胸龟生物资源修复技术研究杜卫国2浙江省科技攻关项目#2006C3203712万2006-200716乌龟的遗传多样性及分子标记预测杂种优势研究杜卫国1浙江省钱江人才计划项目#2006R1001212
41、万2006-200717尖吻蝮繁殖、生长和越冬最适体温的无线电遥测研究计 翔1杜卫国2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M3031047.7万2004-200618稻田土壤氮磷流失与通量研究周根娣1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Y5042475万元2004-200619重金属对两栖类动物种群衰退的影响研究贾秀英1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3020565.5万2003-200520卵泡刺激素对黄缘闭壳龟繁殖输出和子代特征的作用杜卫国1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3020605.5万2003-200521五氯酚及其替代物的生物安全性研究邵晓阳1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3023665.5万2003-200522王锦蛇的剩余卵黄和最适卵大小的
42、进化计 翔1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3970333.6万1998-200023钱塘江流域(杭州)水资源承载力及可持续发展研究周根娣2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2004C3306010万2006-200824集约化淡水养殖污染防治技术研究周根娣1浙江省重点科研项目#2005C2306520万元2005-200725面源污染物生态拦截工程设计与建设研究周根娣2浙江省科技厅重点实验室项目2005E1004720万元2005-200626杭嘉湖平原余新镇水生态修复示范工程研究周根娣2浙江省重大科研项目#2004C2302250万元2004-200627平原水网地区河道生态修复与科技示范周根娣3浙江省重点科研项目
43、2004C2302225万2004-200528均相催化还原法处理氯仿和四氯化碳工业废水倪伟敏3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2004C3306820万2004-200629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优势树种的种群更新与维持机制陈 波1浙江省青年教师资助计划#0301011.5万元2004-200630生物循环控制畜禽粪便重金属污染技术研究贾秀英1杭州市属高校重点实验室科技创新项目#2005133H068万2005-200731城市污泥资源化利用的无害化技术研究周根娣1杭州市属高校重点实验室科技创新项目#2005133H048万2005-200732乌龟优良种质的鉴定与选育杜卫国1杭州市属高校重点实验室科技创新项
44、目#2006832H067万2007-200833千岛湖水环境承载力及可持续发展研究周根娣3杭州市科技局推进社会发展项目20万元2006-200734杭州市水产养殖水质分析专项调查研究贾秀英1杭州市环保局项目#2006HSN0565万2006-200735城市污水厂污泥无害化资源化处置技术与示范周根娣1杭州市重大科技招标项目20052113A07100万2005-200836千岛湖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监控周根娣3杭州市科技局区域生态及可持续发展项目9万2004-200637城乡有机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开发与集成示范研究周根娣1杭州市重大科技创新专项项目150万2008-201038城市污泥蚯蚓生态处
45、理关键技术及农用安全性评价贾秀英1杭州市重点实验室项目#20090233T148万2010-201239杭州市城市化中城市植被的维持及其综合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陈 波1杭州市科技发展计划#20081433B058万2009-201040畜禽粪便施用与蔬菜安全生产对应关系及定量模型研究贾秀英1杭州市科技计划社会发展项目#20091133B0510万2010-201241高氨氮高硫酸盐有机废水生物处理新技术的研究金仁村1杭州市科技计划社会发展项目#20091133B0615万2010-201242温州地区平胸龟资源现状及其驯养繁殖技术 杜卫国2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06H8N011)8万20
46、06-20073-3-4. 课程建设项目实验中心教师积极投身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取得了一批成果。结合学校十一五规划,学院在十五和十一五规划中,对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有明确要求。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规划和措施明确,效果明显。在环境生物学成为校级主要课程建设计划的基础上,将环境监测、环境质量评价、环境工程学等环境科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列入院级主要课程建设项目,“环境监测课程建设与实践”为校第六批教改项目,环境质量及评价为第八批主要课程建设项目,生态学为我校第六批“学校精品课程”、环境科学为我校第七批“学校精品课程”,已开设二门“双语教学”课程,即环境统计学和生态学。同时,一直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在课
47、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改革教学手段和理念,网络课堂建设进步迅速,至2008年12月,环境科学实验中心教师在学校天空网络课堂开设环境学概论、生态学环境化学、环境微生物学、微生物环境土壤学环境毒理学、城市生态学、普通生物学概论等10门网络课程。根据环境科学专业特色,将主干课程逐步凝练完善课程群,主要包括:环境生态与环境毒理、环境工程与影响评价、环境规划等,在此基础上开展实验教学的改革,增加相关实验室的开放度。近期将根据学校教务处关于实验教学大纲修订的有关要求,进一步凝练实践性和综合设计性更高的实验项目或单元。目前已出版了环境科学进展等6部教材,并编著环境生物学实验指导、环境工程学实验指
48、导、环境生态学实习实验指导3部实验指导自编讲义。3-3-4. 成果环境科学实验中心教师获奖成果序号成果名称颁奖单位获奖等级获奖时间本实验室成员排名1千岛湖水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研究(浙江省科技进步奖)浙江省政府三等奖2004周根娣12运河(杭州段)底泥污染特征及处置方案研究(浙江省科技进步奖)浙江省政府三等奖2002周根娣13畜禽规模养殖场生物发酵有机肥产业化技术浙江省政府三等奖2005贾秀英64杭州市“十五”环境保护计划和2015年环境规划(浙江省环境科技进步)浙江省环保局三等奖2001周根娣35上海市农畜产品质量(有害物质残留)调查研究(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三等奖)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三等奖
49、2004周根娣36上海市地区粮食中若干环境背景水平研究(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科技局二等奖1990周根娣57有鳞类爬行动物的繁殖和孵化生物学研究(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奖)浙江省教育厅一等奖2001计 翔1杜卫国28孵化温度对爬行动物孵化卵和孵出幼体特征的影响(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奖)浙江省教育厅二等奖2003计 翔1杜卫国29浙江省青年科技奖(爬行动物生理生态学系列研究论文20篇)浙江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省学科协会个人奖2003计 翔110中国亚热带小型哺乳动物能量生态学研究(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奖)浙江省教育厅三等奖2002杜卫国111三疣梭子蟹生物学研究(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奖)浙江省教育
50、厅三等奖2002薛俊增112Influence of incubation temperature on hatching success, embryonic use of energy, and size and morphology of hatchlings in the oriental garden lizard, Calotes versicolor (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浙江省科协、人事厅、科技厅二等奖2003计 翔113社鼠和褐家鼠消化道长度和重量的季节变化(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浙江省科协、人事厅、科技厅二等奖2001杜卫国114三疣梭子蟹胚胎发育过程中卵内幼体形态(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浙江省科协、人事厅、科技厅二等奖2002薛俊增115蟹板茗荷在三疣梭子蟹体上的附着定向和种群变动(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浙江省科协、人事厅、科技厅二等奖2003薛俊增13-3-5. 对外交流近年,环境科学实验中心主干教师在生科院领导的带领下,相继赴国内开设 “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资源环境科学”等相关专业的知名高校如清华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江南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关于绿化种植合同标准文本
- 三人合作加工合同样本
- pvc管供货合同标准文本
- 中标后签合同标准文本
- 养发加盟合同标准文本
- 出行小包采购合同标准文本
- 云南装饰工程合同范例
- 出售货车合同样本
- 买公寓合同样本
- 主体混凝土挡土墙合同样本
- 2023流域超标准洪水防御预案编制导则
- 基于ADE7758的三相多功能电表设计的开题报告
- 如何提高调查研究能力
- 农产品加工培训课件
- 初三励志、拼搏主题班会课件
- 工业自动化的系统架构与组成
- 问题性肌肤教育培训课件
- 提升教师数字素养培训方案
- 关爱保护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社会保护课件
-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二)(教案)二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
- 2024年中国邮政集团江西分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