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物理教学目标的设计_第1页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物理教学目标的设计_第2页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物理教学目标的设计_第3页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物理教学目标的设计_第4页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物理教学目标的设计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物理教学目标的设计一、问题展现 物理课堂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实施前必需的准备工作,而教学目标的设计又是其中的关键部分,它关系到课堂教学模式的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媒体与环境的合理组合和运用、对教学结果的评价,也关系到物理课程目标的实现和国家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落实。据多年的教学和调查分析,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教学目标的制定通常存在以下问题. 1、 教学目标不明确。部分物理教师没真正理解制定教学目标的重要意义,认为只要讲完规定的教材内容就是完成了教学任务,就到达了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不切合学生实际。教师在上课前比较重视对教材的分析,而无视了对学生起点能力的分析,由此制定了较多的

2、教学目标,但有些目标超出了学生认知结构的“最近发展区”,实际上无法到达;或只注重少数不太重要的教学目标,忽略了重要的教学目标。 3、仅制定了“双基”目标。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目标,无视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4、教学目标表述不清。一些教师仍是新课标以前的表述方式,所制定的教学目标含糊、笼统,不便于检测学生的学习结果,因而课堂教学中对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师心中无数。 5、教学目标只是一种备查形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只凭经验和考试的要求操作,教学目标仅作为教案中的一种备查形式,对教学活动、教学过程没有直接的指导作用,形同虚设。 在新课程背景下,怎样才能使设计的物理课堂教学目标既能真正落

3、实课程标准的“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要求和表达素质教育的要求,又到达具体、明确、具备可操作性,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二、设计恰当教学目标的依据 教学目标制定的依据是学科课程标准,同时考虑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心智水平、非智力因素等。 1、设计物理教学目标的直接依据是课程标准确定的物理课程目标。国家规定的基础教育培养的总目标是最高层次的目标。新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是素质教育,这些目标被分解到不同的学科中去实现,并由学科专家制定出学科课程目标及不同学段的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既表达国家培养总目标的要求,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社会的需求和学科发展的现状,表达课程开发的有关价值取向。

4、因此课程目标是教师制定教学目标的直接依据。物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将本学段的课程目标分解成单元目标,并要进一步分解和制定章节的教学目标和课时目标。这是一个将宏观目标逐级细化为具体目标的过程,最终要把它们落实到每一节课的教学之中。 2、设计教学目标还要依据对学科知识的分析,对学生的分析和对社会、生活的分析。教学目标的制定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程序与认知水平。教师在领会学科课程标准精神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双基、心智水平、非智力因素等确定适宜的教学目标,要分析学生的起点能力需要的起点、需要的层次,使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这样的教学目标才是有效目标,才能达成。 教师要分析学生的起点能力和教材,结合学生已

5、学过知识,设计出知识目标,并在对知识目标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探究能力目标的分析。一节课的内容可以培养的能力有多个方面,究竟选择哪一个或哪几个方面作为本节的目标,还要考虑学生的需要、社会的需求和后续课程的需要。同样,在知识和探究能力目标分析的基础上,还要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适合培养的情感和态度目标,然后根据对学生的思想状况的分析,按需求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进行选择,同时要考虑学校与社会环境中可利用的课程资源。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自己动手,自己感受,无疑会加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力。物理新课程充分表达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设计教学目标更要表达出教材“身边处处是物理”的思想

6、,使物理资源支持“学”,支持“学以致用”,既注重共性,更注重个性的发展,强调教育要适应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课程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要设计好教学目标,做好对课程目标的理解、研究,做好对学科知识、学生和社会的全面分析都是必不可少的。三、设计教学目标的原则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设计教学目标要遵循以下五个原则。 1、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是基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关系思考,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实质是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的有机整体。“过程与方法”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知识与技能”目标的桥梁、纽带,是学生获取知识与技能,以及形成正确的情感、态

7、度与价值观的主渠道,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的途径。“知识与技能”是基础性目标,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物质载体;“情感、态度、价值观”是终结性目标,是实现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形成实效性过程和科学方法的动力,在探索知识和科学方法的过程中起到推动作用,是实现教书育人的基本功能;它不能独立或直接进行,只有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融为一体,才是有生命力的。 2、主体性原则。教学目标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要让学生主动发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知识,用不同的行为动词作出具体而恰当的描述,严格把握分类的准确性、描述的严密性;表达出教学过程由教师本位向学生本位的转变;表达“

8、以学生发展为本”由理念到实践的真正实施的开始;表达出教师角色由传授者变为参与者,由控制者变为帮助者,由主导者变为引导者的真正转变。 3、层次性原则。不同班级、同一班级的不同学生的知识结构、理解能力、经验或经历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国家课程标准制定的是某学段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是绝大多数学生应到达的标准,因此,教学目标的设计要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学习差异,明确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阶段性,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侧重。要面向全体学生来设计教学目标,设计不同层次的适合不同学生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层次性,也是因材施教原则的要求。 4、动态性原则。教学目标是通过综合考虑各因素在上课之前设计的。

9、课堂上,在师生双边活动中,可能出现偏离原来教学目标的情形,此时,把课时目标作些微调,关注学生即时表现,加以适当影响、引导,既帮助学生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又保护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的自主精神,真正表达学生的主体地位。 5、可操作性原则。教学目标是全体学生在教学过程结束后应到达的基本标准,要适度、恰当,符合学生实际。普通性目标全体学生都能到达,发展性目标让优生能“吃饱”。因此,设计教学目标力求简明、精确、标准、具体、标准、易操作、易检测。四、教学目标的合理陈述 教学目标限定学生学习过程中知识、技能的获得和情感态度发展的层次、范围、方式及变化效果的量度。每节课教学目标的准确表述,可以充分发挥教学目

10、标在教学活动中的指向、调节、激励和评估作用。陈述教学目标时一般要考虑以下四个因素。 1、行为主体。根据新课程的有关理念,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无论是一般的行为目标或是具体的行为目标,在描写时都应写成学生的学习行为而不是教师的教学行为,一般不用来描述教师的教学程序或活动的安排,如“使学生”“让学生”“提高学生”及“培养学生”等描述,而用“能认出”“能解释”“能设计”“能写出”“对作出评价”或“根据对进行分析”等描述,要清楚地说明达成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如初中物理“力的作用”一节的教学目标:通过力的初步概念的建立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物理现象的能力;通过力的初步概念的建立过程,培养学生观察、

11、分析、概括物理现象的能力;促使学生对生活的关注,引导他们去观察、发现、认识生活中的物理知识,并激发学习兴趣。这种设计则表现出行为主体模糊。 2、行为动词。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具体目标应采用可观察、可操作、可检验的行为动词来描述。物理教学目标的“行为”动词有: (1)、知识与技能-切合课标要求,具有科学性、适切性;知识水平等级分为四级:了解、认识、理解、应用。了解水平的行为动词是:初步了解、了解、知道、描述、说出、举出;认识水平的行为动词是:初步认识、认识;理解水平的行为动词是:区别、说明、分析、解释、估计、分类、计算。技能的行为动词是会测量、初步学会、会、学会、设计。(2)、过程与方法

12、-经历物理学习过程,领悟科学方法;行为动词是:感受、认识、运用;含义是通过亲自感受或探究,经历物理概念、规律建立的过程。通常涉及的物理方法有:观察、实验、比较与分类、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归纳与演绎、类比、理想化、对称、数学、公理化、假设等。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习热情,形成思想情感、具有科学态度,懂得知识的应用价值。行为动词是:体验、感悟、形成。出现的是意义明确、易于观察、便于检验的行为动词。 3、行为条件。有时需要说明学生在什么情况下或什么范围内完成指定的学习活动,如“用所给的材料探究”“通过合作学习小组的讨论,制定”“通过自行设计小实验,体验”等。如下物理教学目标则表现出行为条

13、件不明确:通过设计、观察、分析实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经历猜想与假设的过程;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培养互相合作的精神及严谨的科学态度;通过情景体验,培养学生实验观察和科学猜想的能力;通过交流讨论、实验设计,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通过小组和大组的讨论,培养学生实验归纳能力。 4、表现程度。指学生对目标所到达的表现水准,用以测量学生学习的结果所到达的程度。如“能准确无误地说出”“详细地写出”“客观正确地评价”等表述中的状语部分,便是限定了目标水平的表现程度,以便评价检测。五、设计教学目标的艺术 1、要全面。教学目标要反映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要表达多元化。教师要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

14、泼主动求知的学习环境,不仅有对知识性目标的要求,还要重视学生操作、能力、情感、态度、意识等方面的发展要求,使学生获得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2、要明确。明确的教学目标必须具备两点:一要说明教师可观察到的学生的学习结果,如“能”,“画出的电路图”等;二要表达陈述教学目标的“四要素”。如中物理“机械运动”教学目标设计为:【识与技能】1知道机械运动、参照物概念;2知道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过程与方法】通过研究物体运动的实验建立参照物的概念,明白通常研究机械运动选择参照物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有关机械运动的

15、问题,感受物理与生活密切相关;2通过讨论“选择不同参照物,对同一物体运动情况描述可能不同”,感悟物体运动的相对性. 3、要重点突出。通常每一节课中可以设计多个教学目标,每个教学目标都代表着一定的学习结果。在进行设计时教师要对各种目标进行权衡,确定主要目标,其他目标尽可能围绕主要目标设计,到达学生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发展对科学的探索兴趣,在了解和认识自然的过程中有满足感及兴奋感;这样可以突出重点,防止由于目标过于分散影响学习结果。 4、要难易适中。目标的难度,要接近学生认知结构的“最近发展区”。目标太高,学生经过努力而达不到,会使学生产生畏学心理,丧失信心;目标过低,学生的学习毫无压力,目标对学

16、生的发展起不到激励作用。因此,在制定目标时,教师要对学生的群体学习水平有一个科学的分析。 5、要注意各章节教学目标的互相协调。每个章节的教学目标都是课程目标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了保证课程目标的最终实现,各章节目标的协调是十分必要的。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之前将各章节的教学目标进行分析和设计,对教学目标进行综合安排。在针对具体的一节课设计教学目标时,还要结合实际做适当的微调,以保证三维目标的实现和分布的均衡。 6、要有弹性。教学目标的弹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区别对待不同水平的学生。统一的目标规定了所有学生达标的最低限,但对于不同特点的学生,目标应表达出有所侧重。二是可有一些隐式目标或预期目标,如“愿意”“乐于”“能坚持”等。 7、要便于检测。编写教学目标时,物理教师必须清楚地意识到它们将被用于编制检测项目,如果不能根据这些目标测出预期行为,则说明所制定的目标笼统、含糊、冗长、不符合要求。所以应尽可能地用可观察到的外显行为来描述,或用可测量的语句来陈述目标。设计教案时要留足检测目标的时间,要制定与每一个具体目标相对应匹配关系的检测项目,以保证实际教学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而开展。 教学目标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关系着教学的成败,影响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评价及教学效果等各方面。为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