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统计整理_第1页
第3章 统计整理_第2页
第3章 统计整理_第3页
第3章 统计整理_第4页
第3章 统计整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应应 用用 统统 计计 学学 第3章 统计资料整理应用统计学应用统计学第第3 3章统计资料的整理章统计资料的整理2 第一节第一节 统计整理概述统计整理概述 第二节第二节 统计分组统计分组 第三节第三节 分配数列分配数列3第一节第一节.统计整理概述统计整理概述一一.统计整理的概念统计整理的概念 是根据统计工作任务的要求,对统计调查是根据统计工作任务的要求,对统计调查所得到的原始资料进行科学的分组、汇总,统计所得到的原始资料进行科学的分组、汇总,统计资料的整理也称统计汇总。资料的整理也称统计汇总。应用统计学应用统计学第第3 3章统计资料的整理章统计资料的整理4 第一节第一节 统计整理概述统计整理

2、概述二二.统计整理的步骤统计整理的步骤1 制定整理方案与工作计划制定整理方案与工作计划 2 对统计资料的审核对统计资料的审核3 统计分组统计分组4 制作统计表与统计图制作统计表与统计图 5 积累统计资料积累统计资料应用统计学应用统计学第第3 3章统计资料的整理章统计资料的整理5 三、统计资料的汇总划记法划记法折叠法折叠法 过录法过录法卡片法卡片法应用统计学应用统计学第第3 3章统计资料的整理章统计资料的整理6逐级汇总逐级汇总逐级汇总是指自下而上地逐级逐级汇总是指自下而上地逐级整理、汇总本系统或本地区范整理、汇总本系统或本地区范围内的统计资料。围内的统计资料。特特 点点这种形式能满足各级单位对资

3、这种形式能满足各级单位对资料的需要,便于就地审核和订料的需要,便于就地审核和订正原始资料,但汇总层次多,正原始资料,但汇总层次多,比较费时费力,出现差错的机比较费时费力,出现差错的机会多会多概概 念念应用统计学应用统计学第第3 3章统计资料的整理章统计资料的整理7集中汇总集中汇总集中汇总是指把原始资料集中集中汇总是指把原始资料集中到一个机关,一次汇总出所需到一个机关,一次汇总出所需的资料。的资料。特特 点点这种形式可以缩短汇总时间,这种形式可以缩短汇总时间,减少汇总差错,易于采用计算减少汇总差错,易于采用计算机汇总机汇总概概 念念应用统计学应用统计学第第3 3章统计资料的整理章统计资料的整理8

4、综合汇总综合汇总综合汇总是把逐级汇总和集中综合汇总是把逐级汇总和集中汇总结合起来进行的汇总。汇总结合起来进行的汇总。方方 式式在这种汇总形式中,对于一部在这种汇总形式中,对于一部分最基本、最重要的指标实行分最基本、最重要的指标实行逐级汇总的方式,以满足各级逐级汇总的方式,以满足各级地方领导的需要,而把全部原地方领导的需要,而把全部原始资料集中到某一机关进行全始资料集中到某一机关进行全面的汇总面的汇总概概 念念应用统计学应用统计学第第3 3章统计资料的整理章统计资料的整理9用点线符号计算各组单位数和用点线符号计算各组单位数和合计总数合计总数折叠法折叠法是将所有各组调查表中需要加是将所有各组调查表

5、中需要加总的同一纵栏或横行数字,全总的同一纵栏或横行数字,全部折在边上,直接加并将结果部折在边上,直接加并将结果填入综合统计表。填入综合统计表。划记法划记法应用统计学应用统计学第第3 3章统计资料的整理章统计资料的整理10是将调查资料过录到预先设计是将调查资料过录到预先设计的整理表上,通过计数加总得的整理表上,通过计数加总得出各组和总体单位数及标志值出各组和总体单位数及标志值得合计数,最后把这些合计数得合计数,最后把这些合计数过录到正式到正式的综合统计过录到正式到正式的综合统计表上。表上。卡片法卡片法是利用特制的摘录卡片作为分是利用特制的摘录卡片作为分组计数工具的一种方法。组计数工具的一种方法

6、。过录法过录法应用统计学应用统计学第第3 3章统计资料的整理章统计资料的整理11第二节第二节 统计分组统计分组一一.统计分组的概念统计分组的概念统计分组就是把总体中各单位按照某种标志分为若统计分组就是把总体中各单位按照某种标志分为若干组,统计每组单位数。干组,统计每组单位数。二、统计分组的作用二、统计分组的作用1 .划分社会经济现象的类型划分社会经济现象的类型。例如:居民按居住地。例如:居民按居住地区可以分为城市和乡村两组;学生按性别可以分为区可以分为城市和乡村两组;学生按性别可以分为男女两组男女两组。应用统计学应用统计学第第3 3章统计资料的整理章统计资料的整理12第二节第二节 统计分组统计

7、分组2 .研究现象的结构研究现象的结构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状况 应用统计学应用统计学第第3 3章统计资料的整理章统计资料的整理年龄组年龄组1964年1982年1990年2000年2010年1-14岁15-64岁65岁以上40.755.7 3.633.661.54.927.766.725.5822.8970.156.9616.670.148.8713第二节第二节 统计分组统计分组3、研究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研究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人均生活费与户就业人口数依存关系人均生活费与户就业人口数依存关系按人均月生活费收入分组(元)平均每户就业人口数(人)200及以下20025025035035050050060

8、0600以上1.781.962.122.332.592.82应用统计学应用统计学第第3 3章统计资料的整理章统计资料的整理14 三、分组标志的选择三、分组标志的选择 1、分组标志的概念分组标志的概念所谓分组标志,就是对事物所谓分组标志,就是对事物进行分类时所依据的标准进行分类时所依据的标准选择分组标志的原则应用统计学应用统计学第第3 3章统计资料的整理章统计资料的整理15四、统计分组的方法四、统计分组的方法1. 按照分组标志性质不同按照分组标志性质不同2.按照分组的任务和作用不同按照分组的任务和作用不同3.按照分组时采用的分组标志数量的多少按照分组时采用的分组标志数量的多少品质分组品质分组变量

9、分组变量分组类型分组类型分组结构分组结构分组分析分组分析分组简单分组简单分组复合分组复合分组应用统计学应用统计学第第3 3章统计资料的整理章统计资料的整理16二二.统计分组的方法统计分组的方法A. 按品质标志分组按品质标志分组(品质标志是以事物的性质属性品质标志是以事物的性质属性来表现的标志来表现的标志)是指选择反映事物性质属性的品质标)是指选择反映事物性质属性的品质标志,在品质标志的变异范围内,划定各组的性质界限,志,在品质标志的变异范围内,划定各组的性质界限,将总体区分为若干个性质不同的部分或组别。将总体区分为若干个性质不同的部分或组别。应用统计学应用统计学第第3 3章统计资料的整理章统计

10、资料的整理17第二节第二节 统计分组统计分组二二.统计分组的方法统计分组的方法B .按数量标志分组按数量标志分组(数量标志是指以数量的多少数量标志是指以数量的多少来表现的标志来表现的标志)是指选择反映事物数量多少的数量是指选择反映事物数量多少的数量标志,在数量标志值的变异范围内,划定各组的性标志,在数量标志值的变异范围内,划定各组的性质界限,将总体区分为若干个性质不同的部分或组质界限,将总体区分为若干个性质不同的部分或组别。别。应用统计学应用统计学第第3 3章统计资料的整理章统计资料的整理18三三.统计分组体系统计分组体系1.所谓统计分组体系,是根据统计任务与分组的所谓统计分组体系,是根据统计

11、任务与分组的要求,对同一总体进行多种不同分组而形成的体要求,对同一总体进行多种不同分组而形成的体系。相对而言,对总体按一个标志进行分组称为系。相对而言,对总体按一个标志进行分组称为简单分组。简单分组。2.统计分组体系有两种:统计分组体系有两种:A 平行分组体系平行分组体系B 复合分组体系复合分组体系应用统计学应用统计学第第3 3章统计资料的整理章统计资料的整理19第二节第二节 统计分组统计分组A 平行分组体系平行分组体系:是将统一个总体按两个以上标志,分是将统一个总体按两个以上标志,分别进行简单分组形成的体系。别进行简单分组形成的体系。特点特点:每一个分组固定一个分组标志,以观察总体内部:每一

12、个分组固定一个分组标志,以观察总体内部分布情况。分布情况。如对企业如对企业200名职工按性别、岗位、学历进行分组:名职工按性别、岗位、学历进行分组:按性别分为:男职工按性别分为:男职工170人,女职工人,女职工30人人按岗位分为:技术职工按岗位分为:技术职工60人,管理人员人,管理人员140人人按学历分为:大专以上职工按学历分为:大专以上职工90人,中专以上职工人,中专以上职工50人,人,高中以下学历职工高中以下学历职工60人。人。应用统计学应用统计学第第3 3章统计资料的整理章统计资料的整理20第二节第二节 统计分组统计分组三三.统计分组体系统计分组体系2.统计分组体系有两种:统计分组体系有

13、两种:B 复合分组体系:是对总体按照复合分组体系:是对总体按照两个以上标志重叠两个以上标志重叠起来进行起来进行分组所组成的体系。分组所组成的体系。特点:特点:先按先按主要标志主要标志进行第一次分组,然进行第一次分组,然后再按后再按次要标志次要标志进行第二次、第三次分组。进行第二次、第三次分组。 企业职工企业职工200人人男职工男职工170人人女职工女职工30人人技术职工技术职工53人人管理人员管理人员117人人技术职工技术职工7人人管理人员管理人员23人人应用统计学应用统计学第第3 3章统计资料的整理章统计资料的整理21第三节第三节 次数分布次数分布 一一.次数分布的概念次数分布的概念1 .

14、次数分布,也称分配数列,总体按某一标志进行分次数分布,也称分配数列,总体按某一标志进行分组,并按一定顺序排列,列出每组的总体单位数,这种组,并按一定顺序排列,列出每组的总体单位数,这种数列成为分配数列。数列成为分配数列。2. 单位个数称为单位个数称为频数(频数(次数);次数); 各组次数与总次数之比称为各组次数与总次数之比称为频率频率,应用统计学应用统计学第第3 3章统计资料的整理章统计资料的整理22应用统计学应用统计学第第3 3章统计资料的整理章统计资料的整理应用统计学应用统计学第第3 3章统计资料的整理章统计资料的整理23第三节第三节 次数分布次数分布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以反映总体中

15、不同属性单位的分布情况称为品质数列品质数列;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次数分布,以反映总体中不同数量单位的分布情况称为称为变量数列变量数列。 按性别分组人数所占()男性女性6004006040合计1000100品质数列示例品质数列示例各组名称各组名称次数(频数)次数(频数)比率(频率)比率(频率)应用统计学应用统计学第第3 3章统计资料的整理章统计资料的整理24第三节第三节 次数分布次数分布 按月工资收入分组人数(人)所占()1000元以下1000-15001500-20002000-25002500-30003000元以上80150230340150508152334155合计1000100变量数

16、列示例变量数列示例各组名称各组名称次数(频数)次数(频数)比率(频率)比率(频率)应用统计学应用统计学第第3 3章统计资料的整理章统计资料的整理25 变量数列的编制变量数列的编制1、单项数列、单项数列 单项数列是指数列中的每个组只用一个变量值表示的单项数列是指数列中的每个组只用一个变量值表示的数列。数列。例如,有例如,有20人每周参加晨跑的次数如下,试编制分布人每周参加晨跑的次数如下,试编制分布数列。数列。 5 6 5 4 5 5 3 5 4 5 4 3 7 5 5 3 3 5 3 6分布数列表如表所示根据资料可以看出,变量为离散分布数列表如表所示根据资料可以看出,变量为离散变量,且分布比较均

17、匀(变量的不同取值个数较少),变量,且分布比较均匀(变量的不同取值个数较少),应编制单项数列。变量值有应编制单项数列。变量值有3、4、5、6、7共共5个,个,可以分为可以分为5组,统计每组的次数如下表所示。组,统计每组的次数如下表所示。应用统计学应用统计学第第3 3章统计资料的整理章统计资料的整理26参加晨跑的次数人数(人)3456753921合计20编制单项数列的条件:变量为离散变量,编制单项数列的条件:变量为离散变量,且分布较均匀且分布较均匀27应用统计学应用统计学第第3 3章统计资料的整理章统计资料的整理编制条件编制条件分组标志的标志值比较多且分组标志的标志值比较多且变动范围较大;研究的

18、现象变动范围较大;研究的现象一般为连续变量,或变动范一般为连续变量,或变动范围较大的离散变量围较大的离散变量种种 类类等距数列等距数列异距数列异距数列等距数列中每个组等距数列中每个组的组距相等的组距相等等距数列中每个组等距数列中每个组的组距不相等的组距不相等2、组距数列、组距数列每个组的变量值是用一个区间来表示的数列叫组距数列每个组的变量值是用一个区间来表示的数列叫组距数列28 编制组距数列确定组限时应考虑以下几点: 1 1、最小组的上限要略低于最小变量值,最大组的、最小组的上限要略低于最小变量值,最大组的上限要略高于最大变量值。上限要略高于最大变量值。 2 2、组限的确定应使总体单位的分布呈

19、现一定趋势、组限的确定应使总体单位的分布呈现一定趋势 3 3、对于等距数列,每组的上、下限最好为组距的、对于等距数列,每组的上、下限最好为组距的倍数倍数应用统计学应用统计学第第3 3章统计资料的整理章统计资料的整理29二.组距数列的编制 假设某企业30个非熟练工人的周工资额(元)如下:106 99 85 121 84 94 106 105 110 119 101 95 91 87 105 106 109 118 96 128 91 97 105 111 111 107 103 101 107 106 根据上面的资料编制工资的次数分布。应用统计学应用统计学第第3 3章统计资料的整理章统计资料的整

20、理30 第一步,将原始资料顺序排列。即将上述未经第一步,将原始资料顺序排列。即将上述未经整理的周工资额的原始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整理的周工资额的原始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可以得到以下数列:排列,可以得到以下数列: 84 85 87 91 91 94 95 96 97 99 101 101 103 105 105 105 106 106 106 106 107 107 109 110 111 111 118 119 121 128 观察数列,可看到观察数列,可看到30个工人工资水平是有波个工人工资水平是有波动的波动幅度在动的波动幅度在84到到128之间,并且多数工人之间,并且多数工人的工资额

21、是的工资额是105元和元和106元。元。 ,31第二步,将各个数据按其数值大小归入相应的组第二步,将各个数据按其数值大小归入相应的组内,形成单项数列。即把相同的数据归入同一组,并汇内,形成单项数列。即把相同的数据归入同一组,并汇总各组数值的个数,得到表总各组数值的个数,得到表23。第三步,确定组数、组距与组限,整理成组距数列第三步,确定组数、组距与组限,整理成组距数列。应用统计学应用统计学第第3 3章统计资料的整理章统计资料的整理32 非熟练工人周工资额的次数分布非熟练工人周工资额的次数分布周工资额(元)周工资额(元)人数(个)人数(个)各组人数占总人数百分比各组人数占总人数百分比% (1)(

22、2)(3)809031090100723100110134311012051712013027合计合计30100应用统计学应用统计学第第3 3章统计资料的整理章统计资料的整理33分析:分析:1. 组距:每组区间的宽度,也就是上下组限之间的组距:每组区间的宽度,也就是上下组限之间的距离。距离。 2 .组限:区间的界限,小的界限称为下组限,大的组限:区间的界限,小的界限称为下组限,大的界限值为上组限。界限值为上组限。3 .全距就是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全距就是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4 .开口组开口组(即缺上限或下限的组即缺上限或下限的组)应用统计学应用统计学第第3 3章统计资料的整理章统计资料的整理3

23、4分析:5 .组中值计算采用公式:组中值计算采用公式: 组中值:组中值:(下限下限+上限上限)26 .开口式组限,需要借用邻近组的组距,即假定组距内开口式组限,需要借用邻近组的组距,即假定组距内数值变化范围与相邻组是一样的。其组中值数值变化范围与相邻组是一样的。其组中值 的计算公式的计算公式为:为:6 .等距分组与异距分组等距分组与异距分组。2邻组组距下限缺上限的开口组组中值2邻组组距上限缺下限的开口组组中值应用统计学应用统计学第第3 3章统计资料的整理章统计资料的整理35三.次数分布的表示方法1.列表法某企业职工工资累积频数表某企业职工工资累积频数表月工资收入(元)频数较小制累计较大制累计人

24、数比率()人数比率()人数比率()1000元以下1000-15001500-20002000-25002500-30003000元以上80150230340150508152334155802304608009501000823468095100100092077054020050100927754205合计1000100-应用统计学应用统计学第第3 3章统计资料的整理章统计资料的整理362.图示法图示法折线图折线图8090100110120130每周工资每周工资工人人数工人人数4812应用统计学应用统计学第第3 3章统计资料的整理章统计资料的整理372.图示法图示法8090100110130

25、每周工资每周工资工人人数工人人数4812直方图直方图应用统计学应用统计学第第3 3章统计资料的整理章统计资料的整理38第四节第四节 统计表统计表 一、统计表的概念一、统计表的概念 统计表是用纵横交叉的线条绘制的表格来表现统计统计表是用纵横交叉的线条绘制的表格来表现统计资料的一种形式。资料的一种形式。 二、统计表的主要优点二、统计表的主要优点: (1)能有条理、系统地排列统计资料,使人阅读时一目)能有条理、系统地排列统计资料,使人阅读时一目了然;了然; (2)能科学合理地组织统计资料,使人阅读时便于对照)能科学合理地组织统计资料,使人阅读时便于对照比较。比较。应用统计学应用统计学第第3 3章统计

26、资料的整理章统计资料的整理39第四节第四节 统计表统计表1.总标题(也称统计表的名称),它用概括性的文字总标题(也称统计表的名称),它用概括性的文字简单明了地说明统计资料的时间、基本内容和范围。一般写简单明了地说明统计资料的时间、基本内容和范围。一般写在表的上部中端。在表的上部中端。2. 横行标题是各组名称,代表统计表要说明的对象,一般横行标题是各组名称,代表统计表要说明的对象,一般写在表的左方。写在表的左方。3.纵栏标题是统计指标的名称,说明纵栏所列各项资料的内纵栏标题是统计指标的名称,说明纵栏所列各项资料的内容,写在表内右上方。容,写在表内右上方。应用统计学应用统计学第第3 3章统计资料的

27、整理章统计资料的整理40第四节第四节 统计表统计表4.数字资料也称指标数值,它是统计表的具体内容,数字资料也称指标数值,它是统计表的具体内容,列在各横行标题和各纵栏标题的交叉处。任何一个具体数值列在各横行标题和各纵栏标题的交叉处。任何一个具体数值都由横行标题和纵栏标题所限定。都由横行标题和纵栏标题所限定。5.有些统计表还需要在下端增加注解,以说明资料的来源、有些统计表还需要在下端增加注解,以说明资料的来源、某些指标数值的计算方法、填表单位和其他需要说明问题。某些指标数值的计算方法、填表单位和其他需要说明问题。应用统计学应用统计学第第3 3章统计资料的整理章统计资料的整理41某某 市市 2010

28、 年年 工工 业业 总总 产产 值(值(总标题总标题)按企业规模分组工业总产值(亿元)比重()甲(1)(2)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901.51300.67547.7950.3716.9232.35合计1776.97100.00第四节第四节 统计表统计表应用统计学应用统计学第第3 3章统计资料的整理章统计资料的整理42第四节第四节 统计表统计表三.统计表的种类1.简单表简单表 :它是指总体未经任何分组,仅列出总体各:它是指总体未经任何分组,仅列出总体各单位的名称或按时间顺序简单排列的统计表。单位的名称或按时间顺序简单排列的统计表。城市名称人口数其中:市辖县的人口数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108194

29、07878740213341896345698229303345127460第四次人口普查我国三个直辖市的人口第四次人口普查我国三个直辖市的人口应用统计学应用统计学第第3 3章统计资料的整理章统计资料的整理43第四节第四节 统计表统计表三.统计表的种类2.分组表:指按某一标志对总体进行简单分组的分组表:指按某一标志对总体进行简单分组的统计表。分组表的主词可以按数量标志分组,也可统计表。分组表的主词可以按数量标志分组,也可以按品质标志分组以按品质标志分组。按性别分组人数所占()男性女性6004006040合计1000100按品质标志分组示例应用统计学应用统计学第第3 3章统计资料的整理章统计资料

30、的整理44第四节第四节 统计表统计表三.统计表的种类:分组表按数量标志分组示例周工资额(元)人数(个)各组人数占总人数百分比% (1)(2)(3)809031090100723100110134311012051712013027合计30100应用统计学应用统计学第第3 3章统计资料的整理章统计资料的整理45第四节第四节 统计表统计表三.统计表的种类3.复合表:指总体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进行分组的统计表。项目投资额(亿元)比重()一.全民所有制单位基本建设更新改造及其它措施二.集体所有制单位城镇农村三.个人建房投资城镇农村952594358156451112611724469.543.426

31、.111.43.38.119.11.317.8合计1369100应用统计学应用统计学第第3 3章统计资料的整理章统计资料的整理46第四节第四节 统计表统计表五.编制统计报表时应注意的问题:(1)总标题要简练而准确地表述统计资料的内容、所属空间和时总标题要简练而准确地表述统计资料的内容、所属空间和时间范围。间范围。(2)当统计表中指标数值的计量单位均为同一计量单位时,则当统计表中指标数值的计量单位均为同一计量单位时,则标在统计表的右上角;否则单标计量单位。标在统计表的右上角;否则单标计量单位。(3)统计表的上、下两端的端线应以粗线或双线绘制,统计表统计表的上、下两端的端线应以粗线或双线绘制,统计

32、表的左右两端均不划线,采用的左右两端均不划线,采用“开口开口”表式。表式。应用统计学应用统计学第第3 3章统计资料的整理章统计资料的整理47 第四节第四节 统计表统计表(4)统计表各横行或纵栏需合计时,将合计列统计表各横行或纵栏需合计时,将合计列在最后一行或最前一列。在最后一行或最前一列。 (5)(5)统计表的栏次较多时,可编栏号。统计表的栏次较多时,可编栏号。(6)(6)表中的数字应填写整齐,对准位数。当缺表中的数字应填写整齐,对准位数。当缺少数字时,用少数字时,用“”表示,不应有数字时用表示,不应有数字时用“”表示,数字为表示,数字为0 0时应写上。时应写上。 (7)(7)必要时,统计表应

33、加以说明或注解。说明必要时,统计表应加以说明或注解。说明或注解一般写在表的下端或注解一般写在表的下端 应用统计学应用统计学第第3 3章统计资料的整理章统计资料的整理48第五节第五节 统计图统计图一.统计图的概念 借助于几何图形或具体事物的图像来表述统计资料的一借助于几何图形或具体事物的图像来表述统计资料的一种特殊形式。种特殊形式。二.统计图的种类 1.几何图几何图:利用几何的形和线来显示统计资料的图形。主要有利用几何的形和线来显示统计资料的图形。主要有条形图、线形图、平面图等。条形图、线形图、平面图等。2.像形图像形图:利用图示现象本身的形象画来显示统计资料的图形。利用图示现象本身的形象画来显

34、示统计资料的图形。3.统计地图统计地图:在地图上利用线、色、点、形等显示统计资料在在地图上利用线、色、点、形等显示统计资料在地区上分布状况的图形地区上分布状况的图形应用统计学应用统计学第第3 3章统计资料的整理章统计资料的整理49第五节第五节 统计图统计图三 统计图的应用1.条形图:利用等宽度的长条图形的高低来表现统计资料数值大小及总体结构的统计图。应用统计学应用统计学第第3 3章统计资料的整理章统计资料的整理50第五节第五节 统计图统计图2.线形图:将每一指标值在直角坐标所决定的平面上点出位置并连接各点成为线形。应用统计学应用统计学第第3 3章统计资料的整理章统计资料的整理51第五节第五节

35、统计图统计图3.平面图:利用图形面积的大小来表现统计资料的统计图应用统计学应用统计学第第3 3章统计资料的整理章统计资料的整理52第五节第五节 统计图统计图4.立体图:利用图形的体积大小来表现统计资料的一种统计图。应用统计学应用统计学第第3 3章统计资料的整理章统计资料的整理53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本章的重点在于:统计分组的意义、作用和方法;本章的重点在于:统计分组的意义、作用和方法;分配数列的编制和统计表的编制。分配数列的编制和统计表的编制。 难点在于:分组标志的选择和根据实际资料编制统计表。难点在于:分组标志的选择和根据实际资料编制统计表。 掌握上述重点、难点问题必须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多做练

36、习,特掌握上述重点、难点问题必须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多做练习,特别是由原始资料到编制统计表这样过程的训练是十分有意义的。别是由原始资料到编制统计表这样过程的训练是十分有意义的。应用统计学应用统计学第第3 3章统计资料的整理章统计资料的整理54 一、单选题一、单选题 1、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 )。)。 a.做好统计资料的整理工作做好统计资料的整理工作 b.正确选择分组标志与正确选择分组标志与划分各组界限划分各组界限 c.注意统计资料的准确性与科学性注意统计资料的准确性与科学性 d.应抓住事物的本质应抓住事物的本质与规律与规律 2、对某学校教师的生活水平状况进行分组研究,正

37、确选、对某学校教师的生活水平状况进行分组研究,正确选择分组标志应当用(择分组标志应当用( )。)。 a.该校教师的月工资总额的多少该校教师的月工资总额的多少 b.教师月人均教师月人均收入额的多少收入额的多少 c.教师家庭成员平均月收入额的多少教师家庭成员平均月收入额的多少 d.教师人均月教师人均月岗位津贴及奖金的多少岗位津贴及奖金的多少应用统计学应用统计学第第3 3章统计资料的整理章统计资料的整理55 3、指出下面哪种分组是按品质标志分组(、指出下面哪种分组是按品质标志分组( )。)。 a.公司按员工人数多少分组公司按员工人数多少分组 b.公司按资金拥公司按资金拥有量分组有量分组 c.某国有企

38、业按经济类型分组某国有企业按经济类型分组 d.企业按设备拥企业按设备拥有量分组有量分组 4、将某地区、将某地区65个工厂按产值多少分组而编制的变量个工厂按产值多少分组而编制的变量分配数列中,变量值是(分配数列中,变量值是( )。)。 a.产值产值 b.工厂数工厂数 c.各组的产值数各组的产值数 d.各组的工各组的工厂数(厂数( ) 5、有、有15名工人看管机器台数资料如下:名工人看管机器台数资料如下:2、5、6、5、4、4、4、3、3、4、3、4、4、2、2,按以上资料,按以上资料编制分配数列,应采用(编制分配数列,应采用( )。)。 a.单项式分组单项式分组 b.等距分组等距分组 c.不等距

39、分组不等距分组 d.以上几种分组均可以上几种分组均可 6、变量数列中,各组频率的总和应(、变量数列中,各组频率的总和应( )。)。应用统计学应用统计学第第3 3章章 统计资料的整理统计资料的整理56 a.小于小于1 b.等于等于1 c.大于大于1 d.不等于不等于1 7、划分连续型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组限必须、划分连续型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组限必须( )。)。 a.相等相等 b.不等不等 c.重叠重叠 d.间断间断 8、某外商投资企业按工资水平分为四组:、某外商投资企业按工资水平分为四组:1000元以元以下,下,1000-1500元;元;1500-2000元;元;2000元以上。元以上。第一组和第

40、四组的组中值分别为(第一组和第四组的组中值分别为( )。)。 a.750和和2500 b.800和和2250 c.800和和2500 d.750和和2250 9、某企业职工的工资分为四组:、某企业职工的工资分为四组:(1)600元以下;元以下;(2)600-1000元;元;(3)1000-1400元;元;(4)1400元以元以上,则上,则1400元以上的这组组平均数应近似为元以上的这组组平均数应近似为 ( )。)。 a.1500元元 b.1600元元 c.1750元元 d.2000元元应用统计学应用统计学第第3 3章统计资料的整理章统计资料的整理5710、统计分组后,应使(、统计分组后,应使( )。)。a.组内具有同质性,组间具有差异性组内具有同质性,组间具有差异性b.组内具有差异性,组内具有差异性,组间具有同质性组间具有同质性c.组内具有差异性,组间具有差异性组内具有差异性,组间具有差异性d.组内具有同质性,组内具有同质性,组间具有同质性组间具有同质性应用统计学应用统计学第第3 3章统计资料的整理章统计资料的整理58 二、多项选择题二、多项选择题1、在组距数列中、在组距数列中,组中值是(组中值是( ) a.上限和下限之间的中点数值上限和下限之间的中点数值 b.用来代表各用来代表各组标志值的平均水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