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教学反思1洋县第二高级中学 物理组 金正山 一、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是必须的。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一直沿用传统模式,课堂有教师主宰,学生的学习很被动。学习更应该是学生自主探究,相互讨论的过程,因而应该彻底改变原来的授课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课堂变成学生参与和展示的舞台,学生的学习成绩才有可能有质的飞跃。二、进行课堂改革必须结合自己的实际,切不可邯郸学步。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模式无疑是适合他们自己实际情况的。教学内容量少,并难度不大。学生通过努力研究探讨可以解决一大部分问题,课上
2、老师占用的时间很少。这一点和我们高中有明显区别。就我们物理科而言我们要学十本教材,而且难度很大。所以我们有必要根据课程内容的多少,难度的大小及学生的预习情况适当调整课上老师占用时间的长短。杜郎口中学地处农村,周围都是田地,学生受外界干扰很小,学生单纯、善良,刻苦耐劳。这是他们在学生素质方面的优势。相比之下,我们的学生所处的环境有网吧,有社会上形形色色的诱惑和影响,学生大都以自我为中心,少了一份单纯,多了一些世故。所以在课堂展示中,有弄虚作假的现象,也有抛弃了提高学习成绩这个宗旨,单纯挣分数的情况,也有抄袭学案的现象。这些都有待于我们多做思想工作来扭转。三、检查测评应该及时。由于时间紧,任务重,
3、我们的测评和检查相对滞后,会造成学生的惰性抬头。所以我们必须及时检查学案,测评学生的掌握情况。1、学案的检查,不见得每次都全体学生都检查,可以采取抽查的形式。2、抽查时不要让学生摸索出规律,不要让他们预先估计出你要抽查到谁的学案,也不要给他时间让他们临时补学案。因为我发现有的学生自己的学案没有写好,就把别人的借来,写上自己的名字。也有的学生急急忙忙补学案,然后再交给老师。我建议教师走到学生面前,直接要求他交学案。3、尽最大努力做好阶段性测试。课堂改革后的气氛活跃,并不一定代表学生的学习效果很好。至于是好是坏,最好还是应该通过测试来评价。对物理科来说,题型应该包含解答或证明,时间应该长一些,否则
4、会检验不出真实准确的情况。四、对教学内容要大胆取舍,合理安排。我们现在的教学内容、顺序都基本是固定的。课堂改革后由于时间紧,我们可以把不太重要的内容压缩课时,甚至于舍掉不讲。当然这一点要慎重!这就要求我们任课教师多钻研考纲,多分析我们辽宁的高考动态。五、教师应该抓两头带中间。新的课堂模式有利于提高中等生的学习成绩,但最容易忽略尖子生。因为我们要把机会近似均等地分给每个学生,尖子生解题、讲题的机会相对以前会减少,所以我们有必要通过别的方式来弥补。比如检查教案时着重检查成绩好的学生,再比如临时安排一些习题,要求最先解答出来的同学到黑板前给同学们讲解等。六、课堂教学模式应该灵活多样,不必要求整齐划一
5、。不同的科目有自己的特点,不同的班级的学生有自己的理解接受能力,不同的教师也有自己的风格,因而课堂教学模式也应该提倡百花齐放。我们没有必要看我们的教学是不是杜郎口模式,只需要看是不是适合自己所交的学生,是不是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这一切首先要看是不是能得到学生的认可。课堂改革我们才卖出了一小步,以后的路更长。我们要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摸索规律,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我坚信当每个教师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之后,我们学校也就找到了适合自己学校的教学模式了,教学成绩也就有可能产生质的飞跃了。教学反思2洋县第二高级中学 物理组 金正山高一许多学生在学习物理时都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学中我
6、注意研究高中物理的知识特点和学习方法,加强学生学习习惯与思维方法的培养。其中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提高高一物理教学质量的关键。首先,要把握好进度。勿图快。尤其在难点的教学中要把握好进度。第二,重在理解。切勿死记硬背。在高中物理学习中,需要记忆的东西不是很多。必要的物理概念和常数需记忆。而大多数物理知识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切勿死记硬背。第三,在教学中,加强观察与实验。教师一定要把物理现象总结、归纳的过程讲清楚。不要草率地给出结论。要使学生体会到物理学是注重讲道理的科学。最后,在教学中不要随意增加难度。如例题和习题的选择要慎重,应符合学生的实际。对成绩非常好的学生。可选择一些超前性的习题。而对
7、大多数学生来讲。在高一阶段的习题仍然是对概念的理解和简单的应用。切忌总是将综合性题目拿给学生。更不要把高考的*拿给学生。那样结果只会适得其反。物理教学。原本就有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所以我们不仅应重视对教师教法的研究。更应重视对改善学生学法的探讨。那种把教学方法只理解为教师的教法和只重视教法研究。而忽视对指导学生学法的探索的现象。对于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提高物理教学质量。是极为不利的。物理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而且也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物理的过程。学生学习物理效率的高低。成绩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学习方法的是否科学。物理教师教学的最终落脚点。也只能是学生的&qu
8、ot;学会"和"会学"上面。所以我我们在研究教师教法的同时。要认真探索学生的学法。一、在设计教法的同时设计学法备课的实质。就是一种教法设计。所以从教材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抓住其特点。在备知识、备教法的同时。也备学生的学法。在设计教法的同时也设计学法。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章节、不同的教材内容。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教师在教法上往往采取不同的形式。同时也要考虑在这种教法下。学生应当怎样学习。才能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这就得设计具体的学法。二、在实施教法之中教授学法学生学习方法的形成。一个重要的渠道是教师的影响。教师的教法往往是会成为学生学习的模式。而教师熏陶学生的重要途径
9、就是课堂。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上一方面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另方面就要考虑如何教给学习的方法。(1)教学生学会听课。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听课是他学习的中心环节。学生获取各门知识。主要通过教师的课堂讲授这一形式。所以会不会听课。对于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至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哪些特点、某个物理教师的讲课又有什么特点、学生应如何抓住其特点适应他的教学。听好他的讲课。就更少有人研究了。通常我们强调学生在课堂上要专心听讲。遵守纪律。但我们却常12常发现。有这样一些学生。脑子正常、智力不错。遵守纪律、专心听讲。但就是学习成绩上不去。每每提问。则一问三不知。仔细推敲。曲线运动-教学反思3洋县第二
10、高级中学 物理组 金正山高中物理新课程提倡物理教学方式多样化,课堂教学要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的理念,对人教版高一物理第五章第一节曲线运动进行教学设计与实践,预期目标与教学实际所达成的目标有一定的差距,感觉教学设计思想与实际教学效果并不是那么完美一致,现对曲线运动一节的教学设计及教学过程进行反思。(一)教学过程较好的地方1、让学生以主编的身份进行对第五章进行内容编排设计,这样使学生对第五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从中也能获知物理学习的思维顺序:是什么?(物理概念、规律);为什么?(物理研究方法)、怎么样?(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变老师要教为学生要学。
11、要求学生根据课题提出自己的问题,整节课围绕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以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迷线索。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率,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3、用多媒体及“教学资源库”的动画、视频辅助教学,如砂轮、链球等视频,以提高学生的感知视野,同时以提高教学效率。4、为加强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引导学生不能仅从现象得出结论,还要进行理论证明,为此在曲线运动速度方向的教学过程增加了运用极限法证明一般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5、让学生动手动脑地参与学习,设计了一个随堂小实验,对演示实验也作了一定的修改,比如演示曲线运动条件的实验时,斜槽改为用半圆,让学生同时能看到小球在半圆运动过程小球是从切线出来的,后受磁铁
12、引力作用,导致小球做曲线运动。6、设想在引导学生观察过程,对实验进行对比,从中发现不同的地方,以期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理解对比方法。(二)教学过程不足之处1、教学案的问题设计不够明确。因为是第一次使用教学案,学生不懂使用,若问题设置得当,要新授课教学案还是很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的。2、课堂中的随堂小实验,没有明确先让学生设计方案,导致很多学生没有目地的乱玩,而且实验也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若改用半圆做实验效果会好些。3、课堂时间安排不够合理,教学过程不够紧凑,致使后来无时间进行目标达成的检测。4、留给学生讨论、交流的时间、空间不足,老师提示太多,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太少,没能充分体学生的主体地位。5
13、、学生提出的问题没有投影出来,或写到黑板上,致使学生同学所提的问题不能明确与记下,这样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不能得到很好的提高。6、学生分组实验过程,组员分工不明确,没有指定谁负责什么?导致学生小组实验,小组讨论时效率不高牛顿第一定律-教学反思4洋县第二高级中学 物理组 金正山教师在探究教学中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程序上的“工作单”,让学生探究。结合教学实际,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比较好的形式可有以下的重要环节:一、 提出问题二、 猜想与假设 评估与交流三、 设计实验 分析与论证四、 进行试验为何进行探究性物理数学?探究性物理教学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4、,强调探究式教学的同时,要注意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事实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每种教学方式各有长处和短处,运用得好都会发挥其他教学方法不能代替的特殊功效,运用不好也都会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教师擅长讲授,讲述得好,也可以生动地向学生传达大量的有用信息,运用不好的话,授课会很沉闷,让人昏昏欲睡。探究性教学能启发和锻炼学生的思想,但运用不好的话,也可能使课堂讨论得杂乱无章,离题万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探究式教学是不允许的,也不一定符合教育的经济性原则。总体来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应该彼此取长补短,相互促进,不可偏废。在知识飞速更新发展的时代,要求我们
15、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给学生,更需要的是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培养他们自主去探讨的能力。只有具备了这种能力,才能适应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著名美籍华人杨振宇在南大的一次报告中曾讲到中国青年有良好的理论基础,但需要加强创新意识。开展多样化的探究式教学无疑会给我们的教育带来盎然生机。同时还应注意五个原则和四种变化。“五原则”1、以学生为主体;2、面向全体学生;3、重视探究过程;4、注重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5、重视学生情感教育。“四变”1、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2、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3、变只重视掌握应用为重视探究过程;4、变被动评价为主动评价。下面以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为例,来
16、看自主探究物理课教学的具体应用。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对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提出以下建议:(1) 注重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与科学精神教育。(2) 必须破除教师头脑中的前科学概念(3) 破除学生头脑中的前科学概念(4) 坚持纠正前科学概念(5) 创设情景,激发探究兴趣(6) 实施探究性物理课教学的注意事项(7) 学生是实施探究性物理课教学的主体按照皮亚杰的理论,学生认识什么和如何行动,主要取决于他们所具有的认识图式(思维模式),而不完全取决于教师所讲述的内容。他们按照自己已有的认识和图式吸收和排斥信息。在有错误认识存在的情形下,就会在头脑中形成和正确信息极不相同的东西。 总之,要想转变教学思想,改革
17、教学模式,对物理教学而言,尤其适合选择探究式教学模式,而探究式教学模式本身也需要不断充实和完善。不论怎样改革都始终要把学生作为培养对象要把教给学生探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能力和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目标,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真正代为探究教学的参与者,而教师应做到“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学反思5洋县第二高级中学 物理组 金正山械能守恒定律是本章的重点,学生对定律的得出、含义、适用条件应该有明确的认识。这是能够用这个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教学中首先要重视这些内容,因此,我分三步完成机械能守恒定律第一课时的教学:第一步要使学生理解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通过力做功实现相
18、互转化,第二步从理论上推导机械能守恒定律,第三步要使学生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1、动能与势能之间的相互转化这部分内容教材的编写特点是很注意从生活中的典型实例入手导入课题。为此,我选择设计了几个的演示实验:烧杯倒水冲刷叶轮转动和竖直上抛小球,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了解到动能和重力势能之间可以通过重力做功实现相互转化,并作了适当的拓展:由以上演示实验联想到东汉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就发明的水车磨坊和现代大型的水力发电站;得出动能和弹性势能之间也可以通过弹力做功来实现相互转化的结论。这样的教学设计既体现了物理教学提倡实验、观察、思考的特点,又重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教学设计发掘了教材资源,又不拘
19、泥于教材,演示实验新颖,操作顺利流畅,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通过实例的分析,使学生了解势能和动能相互转化的定性关系,知道一种能量减少,必然导致另一种能量的增加;然后提出动能和势能转化有什么定量关系,让学生进行讨论与交流并提出猜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交流能力,加强师生的互动性。不足之处在于,由于担心时间进度,处理不是很细致,提出的问题层次性不强。 2、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理论推导教材以小球的自由落体为例的教学设计,利用动能定理和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要求学生自行独立分析并推导出在只有重力做功情况下的机械能守恒定律。备课时,我参考了人教版物理必修2的相关章节的内容,从而决定在课
20、堂教学中,引用当年伽利略摆的实验,让学生认识到能量的观点其实早在牛顿之前就已经体现出来了,从而将物理学史的教学融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来,并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表面上看来没有关联的概念之间其实存在着很多了解。这样让整个推导过程上升到一个追寻守恒量的探究高度,而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数学演算推导。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理论推导过程用时应该较长,教师应该细致观察学生的推导进度,掌握好时间。这过程的处理还是稍显仓促,学生在黑板上的演算推导略显粗糙,有部分同学没有事先选取零势能参考面,所以应当提前强调这一点。我觉得必须要给课堂适当的留白,给学生自己思考和理清思路的时间,给学生充分分析和推理的机会。这就要
21、求我们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过程,以学生通过自学和引导学生发现知识和规律为主。课堂不是长篇累牍的讲解知识。教师在课堂上起的是引导的角色,所以必须要做到内容上有所取舍并千方百计地精益求精,教学设计重质而轻量,这样才能够高效率的完成既定的课堂教学安排。学生通过自行推导得出机械能守恒定律,要引导学生做好讨论和交流,展示自己的推导结果。这一阶段是前面理论推导的点睛之笔,对于学生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涵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千万不能够粗略带过,必须加以详细的分析和解读,这部分我选择以讲授为主,重点强调机械能守恒定律的两种表达方式的物理意义:即:增量式 -Ep=Ek/Ep+Ek=0;总量式EK1+EP1=EK2
22、+EP2增量式所体现的正是我们在第一部分教学中让学生思考的, “一种能量减少,必然导致另一种能量的增加”。总量式则体现了前后两个状态量初末状态机械能之间的守恒关系。3、机械能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学生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应该有明确的认识,并且会根据适用条件判断具体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这是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问题的前提。因此,这部分内容是整个第一课时教学的重中之重。我的教学安排是在顺利推导出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达式后,仍借用伽利略摆的模型和弹簧振子模型,启发并引导学生思考摆球的受力情况和各力的做功情况,得出:只有重力做功和弹力做功,系统的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但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在巩固训
23、练环节中,我选取了常见的实例,第一组习题是重力势能和动能间的转化,第二组习题是弹性势能和动能间的转化,让学生判断各个情景中机械能是否守恒。每安排一组判断性习题之后,我会适当引导学生总结,让学生思考:只受重力与只有重力做功有何区别?通过讨论与交流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和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正确理解“只有重力做功和弹力做功”的真正含义是:1、物体只受重力(或弹力)作用;2、物体除受重力(或弹力)外,还受其他力作用,但其他力不做功或代数和为零。从学生的学习情况来看,这部分内容的处理基本达到了教学设计的要求,学生能够判断一些简单情景中机械能是否守恒。不足之处在于,所举的实例难以涵盖所有的情景,课
24、堂时间有限,难以展开讲解。所以,在今后教学中,我应该注重基本方法和基本思路的形成,培养学生独立分析的能力。只有让学生掌握了最基本和最朴实的物理思想方法,才能以不变应万变,真正做到让学生举一反三,提高学习效率。 物理中易混淆的概念-教学反思6洋县第二高级中学 物理组 金正山物理概念是反映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的思维方式,是物理事实的抽象。它不仅是物理基础理论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构成物理规律和公式的理论基础。学习物理的过程,其实是在不断地建立物理概念的过程。如果概念不清,就不可能真正掌握物理基础知识。当然就谈不上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准确、全面地理解物理概念是学好物理的基础,更是
25、学好物理的关键。一力学部分1 合外力、向心力、回复力1 区别:1 合外力是指物体所受所有外力的矢量和2 向心力是指圆周运动物体所受到的沿半径方向上的力3 回复力是使物体回到平衡位置所需的力2 了解:A.匀速圆周运动中,合外力完全充当向心力;变速圆周运动中,合外力沿半径方向的分力充当向心力B.弹簧振子所受的合外力完全充当回复力;单摆所受合外力沿切线方向分上的力充当回复力,沿半径方向上的分力充当向心力(3)延伸理解:平衡状态与平衡位置平衡状态:在共点力作用力,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平衡位置:做简谐运动的物体,所受回复力为零的位置1 功和冲量3 功表示力在空间积累的效果,其大小等于力的大小
26、、位移的大小及其夹角余弦值的乘积。求功时必须注意A、明确是哪个力对应哪个过程的功;B、定义式中位移是力的作用点相对地面的位移;C.功是标量,求多个力的功,可以先求出每个力的功,再求代数和;D.恒力功可用功的定义式计算,而变力功一般通过动能定理计算。4 冲量表示力在时间积累的效果,力F与其作用时间的乘积叫做这个力F的冲量。求冲量时必须注意:A、明确是哪个力、哪段时间内的冲量;B、冲量是矢量,求同一直线上的多个力的冲量和,可以规定正方向后,将矢量运算转化为代数运算;C、恒力的冲量可直接作用定义式计算,而变力的冲量一般通过动量定理求解。三电磁学部分4 电势、电势差和电势能5 电势差U:将电荷q从电场
27、中的一点A移至B点时,电场力对电荷所做的功WAB与电荷q的比。 U= WAB /q 。电势差是一个标量。公式中的三个物理量计算时要注意“+,”符号。电势差U只取决于电场两点位置,与W、q等无关,与零电势点的选取无关,。6 电势:将电荷q从电场中的一点A移至无穷远时,电场力对电荷所做的功W与电荷q的比。通常取大地与无穷远处为零电势点。电势的大小与零电势点的选取有关。 7 电势能 :电荷在电场中所具有的能量。8 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之间的关系: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9 电势与电场线的关系: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越来越低。10 电势与电势能的关系: ,正电荷在电势高的
28、地方,电势能大;负电荷在电势高的地方电势能小。 瞬时值:正弦交变电流的电动势电压和电流随时间不断变化,不同时刻有不同的值,叫做交变电流的瞬时值,变化规律为: ,。在计算通电导体或线圈所受安培力或力矩问题时,应采用瞬时值。11 交变电流在一个周期内所能达到的最大值,也称峰值,反映的是交变电流大小的变化范围。在考虑交流电路中电容器耐压值时,应采用最大值。并且要注意只有正弦交变电流的最大值才等于有效值的 倍。 12 有效值:如果让交变电流和直流电流分别通过同样的电阻,在同一时间内产生热量相同,这个直流电流的数值就称为该交流电流的有效值。通常所说的交流电流、电压的数值,各种交流电器设备所标的额定电压和
29、额定电流的数值,一般交流电表测量的数值,都是有效值。在计算通过导体的热量、电功率及确定保险丝熔断电流时,应采用有效值。13 平均值:交流电动势的平均值是交流电动时间图象中波形与横轴所围面积与时间的比值,其数值可以用 计算。在计算通过导体的电荷量时,采用平均值。四原子物理部分5 衰变、原子核人工转变、裂变和聚变14 衰变:不稳定的原子核自发放出 粒子或 粒子后,转变为新核的变化15 原子核人工转变:用高速运动的粒子轰击原子核,产生另一种新核的方法16 裂变:重核分裂成两个质量较小的原子核的核反应17 聚变: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原子核的核反应 力的分解-教学反思8洋县第二高级中学 物理组 金正山一
30、、教材特点及教学重点难点及教法学法上课所用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一),“力的分解”是该教材第三章第五节的内容。教学目标为:(1)理解分力的概念,清楚分解是合成的逆运算。(2)会用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作图并计算。(3)了解力的分解具有唯一性的条件。(4)掌握根据力的效果进行分解的方法和正交分解法。(5)能应用力的分解分析生产生活中的问题。 我确定本节的重点内容为:力的分解方法:根据力的实际作用效果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力的分解求分力。目前学生的主要困惑是:如何正确分解一个已知力?因此我把本节课的难点内容确定为:如何根据力的作用效果确定两个分力的方向。在教法上采用
31、实验演示、师生讨论、多媒体展示的教学方法。学法上让学生观察实验、实验探究、分组交流等,使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动手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和发现成功的喜悦。二、两类知识及教学策略 按照现代认知派关于知识的分类,笔者将本课时的新授知识和需要用到的原有知识分类如下:陈述性知识: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使物体发生形变。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力的分解的概念已知合力求分力。其中力的分解的概念是新授课的陈述性知识。对于陈述性知识,我采用的教学策略主要是: 根据维果茨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学生原有知识越多就可能学得越多,新学知识与原有知识之间的差异就是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32、,为了让学生高效地掌握新授知识必须在新授知识与原有知识之间架设好桥梁。对原有陈述性知识采取回忆、再现的方式,以利于学生回顾旧知识、掌握新授知识,为学生建立新授知识与原有知识的联结、对新授知识的加工和组织奠定基础。 程序性知识: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和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的方法。应用几何知识计算分力,应用力的分解方法分析实际问题。 对力的作用效果的认识采用体验、实验的策略,让学生动手实验,直接观察获得直接经验和直观感受,对作图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程序性知识采用教师指导、学生动手、师生对话共同总结归纳的策略,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三、教学中的指导思想 (1)设置真实问题情境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者
33、要想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达到对所学知识所反映的事物性质、规律及事物之间的内在了解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和体验,获得直接经验而不是只聆听教师的讲解。我创设了这样的情景:1.用一细绳悬挂一铁球,当细线的夹角逐渐增大的过程中细线断掉了这是怎么回事呢?2.在班级找两名力气比较大的同学上台进行拔河比赛,再成鲜明对比地请一位个子小的女同学上台交给她一个艰巨的任务。即要求她一个人拉动两个人。教师指导让小个子女同学在绳子中间用力一拉,两位大力士都被拉动了。一名弱小女子能拉动两名大力士。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与内在的探究兴趣。(2)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心理学
34、研究表明,当学生接触的新情境或新知识与原有的知识结构不一致时,会打破学生原来的认知平衡,产生强烈的学习需要,迫切希望把新情境、新知识同化与顺应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去,以达到新的认知平衡。在学生的心目中,大车是不容易拉动的,而教师单手拉动了大客车这个情境就与学生的认知产生了冲突和矛盾,学生会急切地想了解其中的奥秘,带着问题进入新课的学习。(3)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本节课通过设问、实验、练习环节全方位地调动学生参与,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 (4)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现代教育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本课设计了小实验:观察斜面上物体的重力的作用效果、拉橡皮筋的
35、小实验,这些小实验简单易做,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让学生养成实验的习惯。 (5)引导学生合作、观察与体验在学生实验过程中,让学生学会观察实验现象,体验实验探究的快乐。(6)加强学科知识与生活的了解,指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新课改要求要加强学科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的了解。为了体现了职业教育“做中学,做中教”的特点,因此本节课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我们生活中的应用力的分解的大量事例,如盘山公路、行李箱、幼儿园的滑梯、现代化的斜拉桥等,这些事例不仅让学生学会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更能让学生养成理论了解实际的良好学风,深刻理解科学的价值,感悟科学的魅力。体现了教材编写的特点:既注意科学性,又注意与生活
36、、专业和社会的了解,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让学生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进生活。激发其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同时使用动画演示,使课堂教学的效率大大提高。牛顿第二定律-教学反思9洋县第二高级中学 物理组 金正山一、教材分析牛顿第二定律是动力学的核心规律,是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的中心内容,更是本章的教学重点。本节在第二节实验探究结果的基础上分析得出牛顿第二定律,它具体的、定量的回答了运动物体速度的变化率,即加速度和力、质量的关系。牛顿第二定律通过加速度将物体的运动和受力紧密了解,使前三章构成一个整体,这是解决力学问题的重要工具。此定律是了解力与运动的桥梁,所
37、以本节课的教学在整个教材教学中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二、重点、难点在确定本节的重点、难点时我认为不只是让学生停留在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更应注重学生认识到牛顿第二定律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该定律来解决实际问题。重点是理解并运用牛顿第二定律;难点是通过简单应用正确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涵。三、教法与学法“教无成法,但教要得法”,高一学生创造力比较欠缺,对于利用已有的知识创造出新理论的能力很弱,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把握还不是很准确,数学推理能力较弱,根据实验数据总结归纳规律能力不强。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虽简单完美,记住也不难,但要全面、深入理解该定律中物理量的意义和相互了解,牢固
38、掌握定律的物理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尤其对于我们偏远地区的城步苗乡学生来说是较为困难的。何况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与生活密切相连的科学,因此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运用讲解、讨论、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并从学生的认识心理出发,采用设问引入自主探究分析讨论交流合作得出规律巩固练习加强应用的教学程序。让学生观察与提问相结合,自主探究与交流合作相结合,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并根据学生的认知效果适当讲解、引导、纠错、分析,对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的物理内涵加以深化。通过定律的辨析和有针对性的练习进行的,当然另外还需在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应用过程中去体会和理解;使学生明确对于牛顿第二定律应深入理解、全面掌握
39、,并着实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问题。避免学生将活的规律变成死的公式。四、教学反思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对牛顿第二定律有比较精确的理解和熟练的运用。但是对于我们地处较偏的学校来说,无论是教学资源还是学生素质,我们要想在教学中充分地达到新课标的要求,面临着巨大的困难。牛顿第二定律是在实验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重要规律,它是动力学的核心规律,也是学习其它动力学规律的基础。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共同必修模块“物理1”中涉及本节的内容有:“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理解牛顿第二定律。”本条目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质量、力三者的关系,强调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过程。本节课要强调学生的探
40、究能力的培养,主要有通过实验测量加速度、力、质量,分别作出表示加速度与力、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的图象,根据图象写出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式。体会探究过程中所用的科学方法。通过定律的探究过程,渗透物理学研究方法,是整个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和任务。应使学生明确对于牛顿第二定律应深入理解、全面掌握,即理解个物理量和公式的内涵和外延。本节课教学设计内容充实,在实验操作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层面上对学生要求较高,课堂中学生出现的不确定因素也较多,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驾驽课堂能力。牛顿第二定律通过加速度将物体的运动和受力紧密了解,使前三章构成一个整体,这是解决力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应使学生明确对于牛顿第二定律应深入理解
41、、全面掌握,即理解各物理量和公式的内涵和外延,避免重公式、轻文字的现象。数学语言可以简明地表达物理规律,使其形式完善、便于记忆,但它不能替代文字表述,更不能涵盖与它关联的运动和力的复杂多变的情况。否则就会将活的规律变为死的公式。 教学反思10洋县第二高级中学 物理组 金正山今天的教研活动我讲了一节摩擦力二的复习课。上完后深切的体会到要上好一堂复习课比上好一堂新课难度更大,一方面是因为复习课本身的特点,例如复习课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是学生学过的,因此学生缺乏新鲜感;另一方面是由于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差异,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不相同,从而造成复习课上的起点大不相同,为了
42、上好这堂复习课,我在课前花了一些工夫,课后,对这节课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反思: 一、对备课过程的反思高三第一轮复习双基性强,我在准备过程中,结合教学进度和学生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在设计上,摩擦力这一节我安排了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针对的是基本概念的落实,今天讲的第二课时主要是整体法与隔离法的运用。安排的具体内容是水平面和斜面上叠放的两个物体在静止、加速、减速等不同运动形式下它们之间的摩擦力的有无和大小的情况。在这一点上我觉得设计还比较合理,重点比较突出,内容也比较丰富。二、对教学目标的反思首先,知识、能力、情感三类教学目标的全面落实。对基础知识的讲解要透彻,分析要细腻,否则直接导致学生的基础
43、知识不扎实,并为以后的继续学习埋下祸根。譬如,在讲解“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时,如果对“相对”讲解的不透彻,例题训练不到位,学生在后来的学习中就经常出现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判断错误的现象;对学生能力的训练意识要加强,为了增加课堂容量,教师往往注重自己一个人总是在滔滔不绝的讲,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少,学生的思维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引导训练,导致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能力下降。在这点上,我觉得本节课做得还不够,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尽力实现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情感态度方面,我觉得大部分学生的表现还不错,大多数学生都能在听讲中教好的融入到教学中,学生都能非常积极的思考
44、和踊跃的回答问题,可见,他们对物理学习还是有兴趣的。其次,对重点、难点要把握准确。教学重点、难点正确与否,决定着教学过程的意义。若不正确,教学过程就失去了意义;若不明确,教学过程就失去了方向。在教学目标中一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如果已经非常明确,但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往往出现对重点的知识没有重点的讲,或是误将仅仅是“难点”的知识当成了“重点”讲。这种失衡直接导致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的下降。最后,师生的达标意识要强,达成度要高。对一些知识,教师不要自以为很容易,或者是满以为自己讲解的清晰到位,没有随时观察学生的反应,从而一笔带过,但学生的认知是需要一个过程,并不是马上就接受。譬如,在讲“平面
45、叠加模型中匀速运动时,说上面的物体不受摩擦力”,我花了不到2分钟的时间就“解决问题”,但后来发现还是有学生在这部分出错,自己还埋怨学生学习不认真,后来在学生的物理学习总结里,我看到了不少学生说老师在此“惜墨如金”,他们没有真正的搞懂,此时自己才恍然醒悟。所以我们要随时获取学生反馈的信息,调整教学方式和思路,准确流畅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达到共识。三、对教学方法的反思第一,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两头。班级授课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能照顾到绝大多数同学的因“班”施教,课后还要因人施教,对学习能力强的同学要提优,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加强课后辅导。记得有人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教师对好学生的感情是不需要培养的”
46、,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有意无意地将太多的精力和荣誉给予成绩好的学生,教学的重心向成绩好的学生倾斜,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视为差生,对他们关注的太少,教师缺乏对他们的鼓励和帮助,好像他们就是来“陪读”的,从而使得好的学生昂首阔步,越学越好;有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信心不足,越来越差,直接导致整体成绩两级分化,对后进生也是一种损失,所以教师要特别注意不要让所谓的差生成为被“遗忘的角落”。第二,学生的参与意识强,主体作用明显,有充分的动手、动口、动脑的时间,注重学法指导。中学阶段形成物理概念,一是在大量的物理现象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来的;其次是在已有的概念、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演绎推理得到的。学生只有在积极参与教
47、学活动,给他们以充分的动手、动口、动脑的时间,充分经历观察、分析、推理、综合等过程,才能完整地理解概念的内涵及其外延,全面地掌握规律的实质,与此同时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真正的锻炼,体现其学习的主体角色。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改变以往那种讲解知识为主的传授者的角色,应努力成为一个善于倾听学生想法的聆听者。而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改变以往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观念就必须加强学生在教学这一师生双边活动中的主体参与。第三,教学方式形式多样,恰当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科技的发展,为新时代的教育提供了现代化的教学平台,老师除了采用对学生提问,分组讨论等传统的教学方式之外,还可以适当的运用电化教
48、学手段,如投影仪、整理多媒体课件,特别是整理复杂物理过程的演示动画等视听设备和手段,它除了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视觉上的冲击以外,更重要的是可以表现客观事物和各种物理现象,能在短时间内展示事物的运动和发展的全过程,为学生提供大量而丰富的感性材料,突破传统教学手段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能将传统教学手段不能表现的许多现象和过程进行形象而生动的模拟表现,它是传统教学手段的补充和延伸,两者协调配合,就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四、对训练方法的反思第一,解题要规范。物理是有着严密逻辑体系的学科。解题(特别是计算题)需要“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
49、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尤其是对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要特别强调并逐渐养成解题规范的好习惯,其次再是正确率,规范性养成了,正确率自然就升高了。我们教师自己首先要做好表率,特别是课堂解题板书,要为学生做好示范,再让学生模仿,最后在作业中严格要求,久而久之就形成习惯。第二,训练贯穿教育全过程,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对于物理,习题教学是学习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是加深对所学概念,规律的理解和记忆的不可或缺的步骤,也是深化知识,构建知识点之间的内在了解的重要途径,是促成知识向能力转化的必经之路。我们的教学思路应该由原来的覆盖题型、重复不断的模仿练习转到以问题为载体,训练学生思维
50、,渗透物理学的思想方法。在教学方法上要抛弃“填鸭式”,创设一种问题情景,从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实际或实验中的问题切入,吸引学生去思考,以好奇心激发求知欲;接着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对问题的初步分析,“发现”新的知识,产生新的问题。我们应该知道教师代表不了学生,学生的能力必须在亲身的体验和感悟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发展。目前,研究性的学习方法成为一种潮流,就是学生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其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学生能在参与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体验,产生感悟,学到方法,从而有效的发展能力。我们应该从中受到启发,并在教学实践中注意运用和改进。第三,训练扎实,具有基础性、针对性、量力性、典型性和层次
51、性。我们教师应该如何选择习题呢?首先习题应具有基础性,避免开始就是偏题、怪题和难题,这对巩固基础知识是非常不利的;其次,习题应该具有针对性,一节课上下来,一个章节复习过后,重点在哪我们的习题就要针对到哪,起到巩固知识点的目的,不要让一些无用的垃圾题目冲淡了重点;再次习题应该具有量力性,难度适中,太容易则不易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把握深度,太难则成为学生“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达不到巩固知识的目的,让学生望而生畏,抹杀学生的自信心。要把握一个“度”,让学生“跳一跳,够的着”,题量也要适中,并不是做的越多效果越好。五、对教学技能的反思其一,讲授正确,语言规范简练。良好的语言功底对一名一线教师非常重要。物理
52、学是有着严密逻辑性的学科,首先不能讲错,推导流畅,过度自然。其次,语言(普通话)要规范简练,表达清晰,语气抑扬顿挫,充满热情和感染力,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其二,板书精当,书写工整。好的板书有助于将教学内容分清段落,表明主次,便于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体系、重点。所以板书要布局合理、提纲挈领、层次清楚、端庄大方。作为一名新教师,开始时缺乏粉笔字的经验,没有考虑到让全班学生都看清楚,特别是没有考虑到要合理地使用面板,往往板书小、草、乱,以致影响了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情绪。此外,板书难免有错漏,我们写好后要复看一遍,有错的能及时修改,错的地方不要用手掌随便一抹,否则黑板就成了“花脸”。板书又快又好,应
53、当是努力的目标。教学反思是教师教学认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学过程(活动)以及支持这些教学活动的观念、假设进行的积极、持续、周密、深入的自我调节性思考。回顾这两年多来的的教学,经过教学反思,留自己之长,取他人之长,踢自己之短,扩大自己的专业和理论视野,促成自身专业化发展和个人教学风格的形成,使自己不断成长,尽快从经验的迷宫走向智慧的殿堂。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教学反思11洋县第二高级中学 物理组 金正山 通过本次赛教课自己认识到了自己三年来的进步,也发现了自己在教学中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更加明确了自己所需要努力的方向。只有自己在教学中不断的反思、不断地
54、学习,不断的改进,自己才可以取得更大的进步。下面对本次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做一个反思。本节内容是高考中的的热点问题,在高考中大多以选择题出现。这部分的问题都是围绕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万有引力近似等于重力这两大思路设制的,因此本节知识技能就是掌握学生对这两大思路的理解,这是本部分问题解决的关键。 本节课我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设计的。教师仅起知识点的复习、强调、问题的设制、思路的选择、课堂节奏的控制、点评、引导总结规律、考点的训练等作用。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课本内容、考点内容的基础上,在解答讨论问题的过程,体会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万有引力定律问题中两大思路的应用,从而很好的达成目标。学生在解答例题过程中
55、暴露出的问题大体有:(1)不列原始方程,而是直接把课本上推导出的结果写出来,然后代入数值求解,因此,在此要特别强调列出原始方程,变形推导后再代入数值求解。(2)数学计算错误,由此可知学生在大数字(或小数字)计算能力不够。所以在此因特别要求学生计算出最终结果,并点拨关于大数字(小数字)的计算方法。(3)学生在解答时,不画情景示意图,导致乱用字母而出错。在本章中字母混淆是学生常见的错误,而画出情景示意图并标出相应字母,是解决的最有效方法。 学生对轨道半径,高度及相应的参量容易混淆,不能把各个物理量一一对应起来。 在题目中基本伤害大部分的已知量都是已字母的形式给出的,在处理问题是往往需要对未知量的假
56、设,所以最后不注意题目中物理量是否已知。自己在课堂组织当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在课堂中的语速过快,对一些需要重点强调的内容需要减缓语速,给学生一定的反应时间和理解时间。 在扩音器的应用上将扩音器的声音调的过于大,影响了声音的效果。 在语言上需要更加的精炼,学生引导的时候,由于长时间学生的基础较差,所以导致在问题的引导上生怕学生听不懂,所以导致自己在语言上不更精炼,比较啰嗦。 在引导学生方面还有待加强,还没有更好的将学生会的气氛、兴趣完全吸引过去,导致某些学生在课堂上比较沉闷,回答问题比较被动,举手发言显得胆怯。 在思路的强调自己觉得有的太模板化了,虽然自己这样设定的原因,是为了体现对学生对两个思
57、路的选择、理解,但是有时候对思路的选择还是比较容易的,这部分就应该可以稍微精简下,为后面的知识内容腾出些许时间来。教的目的是让学生会,学生已经会的就可以一言慨之。在有的问题的计算时应该给学生留稍多的时间去思考。式子会列,那么关键的地方便在于去计算,这也是解题的重要环节。对于时间的把我还是有点欠缺,最后设计的习题还有一道没有解决。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教学反思洋县第二高级中学 化学组 王春荣新课程标准对于本节的要求是“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能列举合金材料的重要应用”。 金属单质的性质是金属元素性质的反映,是了解金属化合物性质的基础。本节不像以往教科书按一种金属一节进行描述,而是将钠、铝、铁、铜等几种重要的金属作为一节进行介绍。本节是在初中介绍的金属和金属材料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和提高。是对初三的回忆和复习,同时又高于初三的内容,这样编排有利于初、高中知识的衔接。同时了解第二章学过的离子反应以及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学习本节内容,既可以巩固前面所学知识,又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 在内容的安排上,将教材内容整合为三部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煤矿隐患管理制度
- 节约用水的宣传总结7篇
- 最吸引人的冷饮宣传语
- 【语文课件】怎样写景课件
- 第一单元语文教育课件
- 《变换句式》课件
- 2022年公务员多省联考《申论》真题(天津市级卷)及答案解析
- 2024年新高一英语初升高衔接《名词性从句》含答案解析
- 《总机构性能》课件
- 合成纤维纸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
- 2024山东省招聘社区工作者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全国宪法知识竞赛经典试题库及答案(共90题)
- 八年级地理上册 4.1《交通运输》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 2024年6月高考历史浙江卷试题答案详解及复习备考指导课件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 第五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2节 1 细胞的能量“货币”ATP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 2024年团务附有答案
- 比赛中的行为经济学
- 代持股份免责协议书
- 2024年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做一个有温度的护士课件
- 锂离子电池制造中的安全问题与防范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