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管理的技术经济分析与优化课件_第1页
生产管理的技术经济分析与优化课件_第2页
生产管理的技术经济分析与优化课件_第3页
生产管理的技术经济分析与优化课件_第4页
生产管理的技术经济分析与优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一节 生产计划的优化 第二节 生产作业计划及优化一、生产计划的概念 (一)生产计划的地位及作用 生产计划是企业经营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对生产任务作出的统筹安排。生产计划是根据国家和市场的需求,以及企业自身的技术、设备、人力、物资、动力等资源能力情况,合理地安排计划期内应当生产的产品品种、产量和生产进度,充分适时满足社会和用户的需要。 (二)生产计划的主要目标 生产计划的主要目标怎样尽量发挥企业的生产能力,充分利用生产资源,生产适销的产品,满足市场和用户的需求,同时使生产负荷尽可能均衡稳定,控制库存的水平,并最终使生产总成本尽可能低。 二、生产计划的决策 在实现上述有相悻关系的目标过程

2、中,首先需提出一些初步的可选方案,进行比较和综合考虑,再作决策。 (1)稳妥应变型 这类方法的基本作法,是根据市场需求制定相应的计划,即把预测的市场需求作为给定条件,通过改变人员水平、加班、安排休假、改变库存水乎、外协等方式,来适应市场变化。 (2)积极进取型 而积极进取型则通过调节需求模式,影响、改变需求,调节对资源的不平衡要求,来达到有效地、低成本地满足需求的目的。 三、制定生产计划的优化方法 (一)图表法 这种图表法亦称为运输表法。这种方法的基本思想是:每一单位计划期内正常生产能力、加班生产能力以及外协量均有一定限制;每一单位计划期的预测需求量已知;全部成本都与产量呈线性关系。从而,图表

3、法可给出整个计划内每一单位计划期的最优生产计划。一般可用手算和图表方式进行。(三)线性规划法 线性规则是一种常用的优化方法。用于制定生产计划的线性规划模型,在给定的线性目标函数和一系列线性约束条件下,可求出最优的生产计划方案。这样的线性规划模型可处理有较多变量和约束条件的生产计划问题。 一、生产作业计划概述 (一)生产作业计划的基本含义 生产作业计划是要解决如何按照时间顺序,将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分配给不同的工作任务或生产任务,使预定的生产计划目标最优化。 (1)落实生产计划 把企业生产计划的各项指标具体地分配到各车间、工段、班组等,制定出他们在各月、周、日等周期内的具体任务,以及实现该

4、任务的方案。 (2)合理组织生产过程 将生产过程中的物质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合理组织协调起来,以最小的投人获得最大的产出。(3)实现均衡生产 是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做到有节奏的工作,依据计划规定它的数量、质量、品种和交货期的要求,均衡地生产产品。4)提高经济效益 使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消耗降低,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求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一)大量流水生产作业计划 基本无机和基本有机及一些石油化工生产属于这种生产类型,是以流水线方式大批量生产单一品种。在制定这类生产作业计划时,主要是依据流水线的正常生产能力和节奏,把生产任务直接分配给各车间。 这种情况下,生产为间歇操作,品种少、各批产量大,车间

5、分工及相互联系稳定,各车间或单元操作流程之间有依次提供中间产品或半成品的关系,因而作业计划在编制时主要应协调好各车间或单元操作流程之间在生产数量上的衔接与平衡。 三、作业排序及评价 (一)作业排序的基本概念 1作业计划与作业排序 排序只确定物料在生产过程中的各单元操作顺序,而作业计划还包括确定各单元操作处理物料的开始时间和完成时间。 2作业排序的基本任务及分类 (1)对计划做的工作设定优先权。 (2)以可利用和所需的能力为基础,针对具体的设备装置分配相应的任务及人力。 (3)以计划目标来分配工作,使工作能按期完成。 (4)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处理。 (5)周期性对实施过程进行检查,以保证

6、分配的工作如期完成。 排序作业可有几种不同的分类方式。 (1)按排序的对象分类 可分为劳动力作业排序和生产作业排序。 (2)按使用生产装置的种类和数量分类 (3)按加工路线的特征分类 (4)按目标函数的性质分类 (5)按加工处理对象到达车间的情况分类 在企业中,企业家几乎每天都要处理有关经营、管理、业务技术等方面的大量问题,其中,在几种方案进行比较和选择,进行决策。并且将决策是贯穿于企业经营和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并且贯穿于企业经营和企业管理的全过程。 科学决策需要的科学依据包括经济依据、现状依据、预测依据。 数据决策技术方法即是通过建立对策模型和决策数据库,实现决策技术的编码化,可以积累、保存

7、决策信息,实现决策信息的低成本存储,提高决策的效率。并进行求解分析,为企业建立相应的竞争策略。通过数据作出科学决策的技术方法是管理学科的前沿领域,无论是企业决策还是政府宏观决策,都有赖于科学的决策理论和方法的指导和应用。 CIM S(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即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它形成于80年代,是一种利用计算机硬软件、网络、数据库等现代信息技术对企业的产品设计、加工制造、经营管理等各项职能的系统集成。CIM S具有柔性化、综合化、适时化、智能化等全新特点,适用于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综合了组织、人才和技术的全面优势,实现了智能化生产,适应

8、于消费者主权时代的个性化、多元化需求。实施CIM S的目标是以顾客为核心,在T(交货期)、Q(产品质量)、C(成本)和S(服务)等方面全面达到用户要求,以便真正赢得市场。CIM S正成为当今世界一流制造企业的主要标志。 以作业为企业的起点和核心,强调企业生产经营全程无浪费管理,以深化工艺、净化工序为主导思想,把各种消耗控制在最低水平,十分注重组织的合理布局,运用计算机软件程序调整有关的生产功能,缩短加工路线和生产周期,取消非增值作业,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作业管理以市场为导向,以用户的需求为出发点,将为用户的经营观念贯彻到每一个作业环节中去,形成一种需求拉动式生产管理模式。将全面质量管理(TQM

9、)贯穿整个作业流程,讲求适时供应,实现产品库存“零存货,产品质量“零缺陷,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增值作业的效率,使企业整体效益最优化。 据调查,英国已有39%的企业应用AM、美国有30%的企业应用AM、日本大约有45%的企业应用AM。我国的北京第一机床厂、沈阳鼓风机厂、邯郸钢铁公司等都运用了AM或类似AM的方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5S(清理、整顿、清洁、标准化、培训和纪律五词的日语词汇开头字母)管理方法。优雅的工厂环境,良好的工作秩序,严明的工作纪律,是提高工作效率,生产高质量、精密化产品,减少浪费、节约物料成本和时间成本的基本要求。及时清理工作现场,让无用之物离开工作区域。整顿仓库管理,既能妥

10、善保管物资,又能理顺供应程序,还可以降低库存。制订清洁责任图和时间表,方能保持工厂和工作现场的整洁。制定清洁标准,可达到清洁和井然有序。严格工厂纪律,彻底纠正松弛散慢,形成人人负责、违纪必纠的工作作风和纪律。 整合作业流程,从研究作业分工开始,以各个流程环节怎样更好地为顾客服务为出发点,运用信息技术贯穿于整个作业流程,实现流程创新,建立最能发挥人的价值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 极力强调两类人:员工与主顾。企业惟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是拥有那些能把同样的战略运用的不同寻常的人。中层管理的急剧削弱正在进行,自我管理、自我决策正在取代管理人们的中层经理,计算机正在取代管理生产线经理。超越组织界限的制度设计,

11、更贴近工作现场,更贴近顾客,更有效地决策和更迅速地做出反应,从而真正适应多变的经营环境。 第一节 技术创新 知识经济主要依赖知识的作用及创新,知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世界工业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企业日益成为创新主体,知识的创新将更多地源于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要实现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增长,必须依靠企业的技术创新。 一、技术创新的概念及作用 (一)技术创新的基本含义 创新包括5种情况, 引人一种新产品或提供一种产品之新质量; 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 开辟一个新的市场; 获得一种原料或半成品之新的供给来源;实现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 技术创新是企业家抓住市场的潜在盈利机会,以获

12、取商业利益为目标,重新组织生产条件和要素,建立起效能更强、效率更高和费用更低的生产经营系统,从而推出新产品、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的市场,获得新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供给来源或建立企业的新组织。 (二)技术创新的作用(1)企业改善市场环境的重要措施 (2)企业可以更有效地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3)能加速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等在企业中的应用 (5)可利用企业剩余的生产能力 (6)技术创新是全面提高企业素质和能力的最有效方式之一 二、技术创新的分类及创新模式 (一)技术创新的基本类型 1按技术应用的对象,可分为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和管理创新 2按创新的程度,可将创新分为全新型创新和改进型创新 3按

13、节约资源的类型,可将技术创新分为节约劳动的技术创新、节约资本的技术创新和中性的技术创新 4按照技术创新的组织方式,可分为独立创新、联合创新和引进创新 环保型脲醛胶仍以甲醛、尿素为主要原料,通过改变甲醛和尿素的摩尔比降低胶粘剂中的游离甲醛;通过控制反应过程中的PH值和反应温度调整树脂的结构,合理控制树脂中的羟甲醛含量,减少树脂中的亚甲醛醚键,从而制备出合格的脲醛树脂,并生产出合格的人造板材。 该技术主要是将生物菌应用于造纸工业,改变了传统的化机浆和半化机浆的制浆技术,无需添加任何化工原料和助剂。利用生物液中的鲁6号菌群所代谢的生物物质发挥作用,来改变木素结构,生物制浆的黑液全部循环利用,同时可免

14、去黑液蒸发工段,粗浆得率高,节约地下水的提取,替代亚硫酸铵的应用,彻底解决和控制了造纸污染。具有低耗能、低成本、高得率、高消减率等先进特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非常显著。 聚丁二酸丁二醇酚(PBS)生产线将在中国诞生,年产能力为2万吨。 与其它生物降解塑料相比,PBS力学性能十分优异,接近PP和ABS 塑料;耐热性能好,热变形温度接近100,改性后使用温度接近100,可用于制备冷、热饮包装和餐盒,克服了其它生物降解塑料耐热温度低的缺点;加工性能非常好,可在现有塑料加工通用设备上进行各类成型加工,是目前降解塑料加工性能最好的,同时,可以共混大量碳酸钙、淀粉等填充物,得到价格低廉的制品。

15、PBS生产可通过对现有通用聚酯生产设备略做改造进行,目前国内聚酯设备产能严重过剩,改造生产PBS为过剩聚酯设备提供了新的机遇。另外,PBS只有在堆肥、水体等接触特定微生物条件下才发生降解,在正常储存和使用过程中性能非常稳定。 PBS以脂肪族二元酸、二元醇为主要原料,既可以通过石油化工产品满足需求,也可通过纤维素、奶业副产物、葡萄糖、果糖、乳糖等自然界可再生农作物产物,经生物发酵途径生产,从而,实现来自自然、回归自然的绿色循环生产。采用生物发酵工艺生产的原料,还可大幅降低原料成本,从而进一步降低PBS成本。 (二)技术创新的基本模式 1技术推动模式 2需求拉动模式 3技术与市场交互作用模式 三、

16、技术创新能力及其评价 (一)技术创新能力及构成要素技术创新能力,是指企业依靠新技术推动企业的发展能力,是企业发展技术能力的核心。是一种综合能力,由若干要素构成 1创新资源投入能力 2研究开发能力 3创新管理能力 4创新倾向 5制造能力6营销能力 (二)技术创新能力评价 四、技术创新的风险与防范 (一)技术创新的风险分析 技术创新活动本身涉及许多相关环节和众多影响因素,一些因素的变化难以准确把握,因而使创新的结果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即技术创新具有较大的风险性。事实上。许多企业的产品创新成功率都不高。例如,据有关研究表明,美国产品创新成功率约为230,每10个专利中只有一个能够实现创新。 影响技术创

17、新的因素众多且纷繁复杂,涉及到市场、技术、生产经营、销售,以及社会与政治等诸多方面 。 (二)技术创新风险防范(1)在技术创新前,应认真进行市场调研工作,尽可能准确地预测市场需求的变化趋势。 (2)企业应建立有效的调控机制,在技术创新的各阶段加强管理控制,实行进度调控和风险监测、估评,针对新的情况适时作出调整。 (3)不断提高创新项目参与者的素质。 (4)慎重选择技术创新的方向,注意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选准突破口。 (5)应仔细分析外部经营环境 一、产品创新的概念及作用 (一)新产品的含义 产品创新是技术创新的一种主要方式,其结果是生产出创新产品或称之为新产品。一般地可将新产品定义为:企业在其

18、原有产品的基础上有显著改进的产品或该企业从未生产过的全新产品,包括成型产品和未成型产品。 (二)新产品分类 1按新产品的创新和改进程度分类 全新型产品、换代新产品 、改进型新产品 、仿制型新产品 。2按新产品的地域范围分类 国际新产品、国家新产品、地区(市)新产品和企业新产品。3按新产品对企业和市场的创新程度分类 新问世产品 、新产品线 、现有产品线的增补品 、现有产品的改良或更新 、重新定位 、成本降低 。 (三)新产品开发的作用 技术创新的核心是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其中产品创新比工艺创新更为重要。 四)新产品开发技术经济分析的意义 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向新产品转移的速度加快,使产品的寿

19、命周期一般仅能维持78年。有的甚至只有l2年。而新产品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即研究开发新产品的投人和难度也增大。这说明新产品开发的风险性也随之增大,据一些西方国家的调查,多数新产品在开发和推向市场中遭遇的失败,主要有以下几个基本原因。l对市场需求估计失误 、2新产品推向市场和占领市场的能力估计不足 、 3经济效益估计不当 二、产品创新的方式及外部影响因素 (一)新产品创新的途径 1独创方式 这种方式是指企业依靠自己的研究开发部门,设计并生产出具有突破性的新产品或更新换代产品。 缺点:一是需要巨额的投入如微软公司一年的研发投入就相当于我国一年的科技经费;二是高风险性,在美国基础性研究的成功率仅为5

20、,在应用研究中有50能获得技术上的成功,30能获得商业上的成功,只有12能给企业带来利润;三是时间长,不确定性大;四是市场开发难度大、资金投入多、时滞性强,五是自主创新成果有可能面临被侵犯的危险。主要适用于少数实力超群的大型跨国公司。 企业与社会独立的研究机构、研究开发人员签定项目委托开发合同或协议,并提供一定的研究开发经费。 利用外部力量和创新资源,实现优势互补、成果共享.合作创新有利于优化创新资源的组合,缩短创新周期,分摊创新成本,分散创新风险。局限性在 于 企 业 不 能 获 取 绝 对 垄 断 优 势 。 3企业研究开发与技术引进相结合的方式 利用自身的技术力量,并通过购买专用技术或专

21、利等形式,引进必要的部分关键性技术设备等,将现有技术与引进技术结合,研究开发出具有技术先进性及本企业特点的新产品。 4直接引进技术方式 日本在很短的时间里吸收了全世界用半个世纪开发的几乎全部先进技术,大规模的技术引进大大缩短了日本工业技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年限。据统计牞19501975年的25年中日本共引进26000项先进技术。19551970年的15年间,日本引进技术支付的外汇大约为60亿美元,而要发明这些专利估计需要花1800亿2000亿美元,因此引进技术节省了大量研究开发经费。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日本的主要产品有68%达到或超过世界先进水平,彻底改变了技术落后面貌,促使重工业及化学工业技

22、术向高、精、尖方向发展。 为了促使化肥工业迅速恢复和发展,日本在19521969年从意大利、美国、法国、荷兰等国引进合成氨技术67项。为了发展新兴的石油化学工业,19561960年在石油化工方面共引进技术 (甲种技术)214项。日本为了发展纤维工业,陆续从国外引进大量技术和设备,除维纶外,其他主要合成纤维都是通过引进技术发展起来的。日本的合成橡胶除顺丁橡胶和乙丙橡胶部分使用本国技术外,其余均为外国技术,到1969年,共引进合成橡胶及其单体的有关技术约40余项。 1968年以后,日本以石油化学为中心的有机化学制品引进数量逐年减少,而化妆品、医药品逐年增加,这是因为一方面以石脑油裂解技术制聚乙烯、聚丙烯等石油化学的主要制造技术引进告一段落,另一方面随着社会需求的多样化,使日本的化学工业朝着技术集约型、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方向发展。 我国化工科技不能满足化学工业发展的另一重要表现,即对引进装置的消化吸收创新的贡献不足,截止到年度,我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