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新闻法律和法规_第1页
日本的新闻法律和法规_第2页
日本的新闻法律和法规_第3页
日本的新闻法律和法规_第4页
日本的新闻法律和法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日本的新闻法律和法规二战前日本新闻的发展目录1日本新闻法的开端日本新闻法的开端2白虹贯日事件白虹贯日事件3日本新闻界法西斯化日本新闻界法西斯化一 日本的第一部有关新闻的成文法规是报纸印行条例具体内容1.报应有各报名2.报名得到出版许可的,出版当日向政府报送两份3.每期应注明出版地点,日期,编辑人,出版人,期号.4.凡刊登有待斟酌的,编辑人需要作出解释,否则罚款.5.一切天地变异,物价,商法,政法,军事,火灾,嫁娶,生死,学术文艺,衣食游宴,各种官方公报,洋书译文,海外杂话,凡属无害者均可登载.6.刊登书信来往,个人文章或杂谈,应标注姓名(作者不详者除外)7.严禁在报纸上诬告他人罪责.8.不得妄

2、加宣扬教法历史影响 这是明治政府参照外国新闻法制定的。 从以上条例我们可以看出该条例的管制色彩并不浓厚.新政府之所以态度较为宽容是因为他认识到在打破旧体制和建立新国家体制的过程中,需要利用报纸发表公告,传播政治意图,提高知识素养,由于新政府有了这样的出发点,他对报纸就有了一个基本要求,这就是只能帮忙,不能添乱. 报纸印行条例的颁布使得日本建立了新闻报纸的发行许可制和事后检查制.二 白虹贯日事件 堪称日本新闻史上最大的祸笔 1918年日本派军舰闯入海参崴,之后日本政府又发表了“出兵西伯利亚宣言”,并向西伯利亚出兵。 8月25日,日本新闻记者代表在大阪召开了“关西记者大会”,要求当时的寺内正毅内阁

3、下台.大阪的朝日新闻在报道此事时,把这次集会描述为”白虹贯日”. 被政府当局以“该消息是暗示革命”为理由,认为该报把矛头指向天皇,从而对朝日新闻的报社和记者进行迫害.报纸的发行人和相关记者被判刑,他们遭受到了日本新闻史上最严厉惩处.影响自此日本的言论和新闻自由遭到严重破坏,日本新闻界,自由主义”色彩渐失,批判锋芒顿减。当日本最终确立了军国主义体制时,报业很快就被纳入专制统治下的“战时体制”.白虹贯日事件是日本历史上最大的一次言论事件,它表明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以后,为了防止国内社会主义滋生与发展,日本政府提升了警觉,加强对舆论的控制。三 日本新闻界法西斯化 历史上日本在走向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过程

4、中,日本媒体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日本关东军发动918事变之前,日本当时两大报之一的每日新闻连发30多篇社论,配合战犯石原莞尔“满蒙生命线”理论,为日本社会接受即将发生的918事变做好思想准备。“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后,日本全部报纸紧随军国主义政府把明明是侵略战争说成是“讨伐暴戾中国”。 日本主流媒体派出大批随军记者,宣传日军的“武功”和“大和魂”武士道精神,煽动日本国民的法西斯主义的军国狂热。报纸印行条例借鉴大陆法系的国家新闻法而创立,是一部又现代意义的新闻法。帝国宪法规定日本臣民享有公民的言论,著作,出版,集会和结社的自由。但仅仅停留在纸面上。军事机密保护法日本战时管制新闻的主要法律

5、依据二战前日本历史上重要的新闻法二战后日本新闻的发展目录1诽谤法诽谤法2网络新闻网络新闻整体状况 现今的日本新闻事业管理体制是在二战后再美国的主导下形成的,是一种以自由化为核心的新闻法制和新闻界自律相结合的管理体制。这种体制既同于美国又有日本自身的特点。 日本现今没有指定专门的新闻法,类似于新闻法的一些条款主要分散在宪法民法刑法等法规中的有关条款拼凑而成。其特点也是由这些具体的发规所规定,因此日本整个法治的特点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日本新闻法的特点。诽谤法与其他西方国家相同,报道自由在日本也受名誉权,隐私权的限制。1875年日本制定了近代最早的名誉侵权法诽谤法。日本政府制定该法的目的是为了限制新闻媒体的报道自由。网络新闻管制由于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传统媒体的地位相对下降。面对新技术导入而引发的一系列变化,日本新闻法律界采取以下措施1.以传统法律条文适应新问题。2.修改并解释相关法律条文。3.拟构筑信息法体系。总之日本有关新闻的法律法规并不多,也不具体。但是,日本新闻协会却根据这些条文,制定了许多详细的纲领,章程和规则。作为规范新闻机关和新闻工作的补充材料,在实践中多少起了一些作用。日本新闻协会(简称NSK)是由日本各报社、通讯社、广播电视台于1946年7月共同创建的全国性新闻行业组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