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三单元 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单元特征】对于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应突出一个主线,就是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与救亡图存的渐进过程。其三大特征:一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题是为了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启蒙和救亡相连,体现了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二是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不断深化的复杂过程;三是中国人民对西方文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的过程,最终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这成为新中国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基础。中国科学技术以“两
2、弹一星”为代表,取得了巨大成就;文学艺术硕果累累,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科学技术与文化发展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载人航天方面有了重大突破;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成功,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知识网络】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第一讲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考点清单】1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重点知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维新变法思想的特点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2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重点知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3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
3、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重点知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意义。【知识梳理】一开眼看世界1背景:(1)鸦片战争前夕,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四伏;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对外扩张。(2)鸦片战争,中国战败,惊醒了中国的有识之士,他们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想。2代表人物及阶级:林则徐、魏源;地主阶级。3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4评价:(1)对当时的知识界冲破封建思想的牢笼、解放思想、向西方学习起了重要作用。(2)但他们的思想主张并没有真正实施。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2代表人物及阶级:奕、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地主阶级洋务派。3主张:
4、“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 4评价:(1)客观上促使了中国近代思想的解放。(2)为西学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奠定基础。(3)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使洋务派“自强”“求富”的迷梦彻底破灭,说明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行不通。三维新变法思想1背景(1)自19世纪60年代起,随着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加深,中国资本主义和民族资产阶级产生、发展。(2)19世纪60年代以后出现早期维新思想。(3)到19世纪90年代初,随着帝国主义加紧对中国的侵略,中华民族危机加深。(4)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维新思想也有了进一步发展。2代表人物及阶级: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资产阶级。3主张:(1)
5、政治上: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2)文化上: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3)经济上: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4评价:(1)维新派反对封建专制制度,抨击封建思想文化,主张兴民权,提倡新学,改革教育,起到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觉醒。(2)客观上为后来的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创造了有利条件。四新文化运动1背景:(1)袁世凯窃取大权后,在政治上准备复辟帝制,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逆流。(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政治民主,打破封建思想的束缚。(3)辛亥革命使西方的民主、自由、平等的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4)一批具有民
6、主思想的知识分子对袁世凯的尊孔复古逆流极为不满,新青年诞生。2代表人物及阶级: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资产阶级(激进的民主主义者)。3主张:(1)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4评价(1)它反映了中国自近代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已从仿制器物到学习制度、思想的不断深入。(2)它猛烈地冲击着中国几千年传统的封建伦理道德和政治意识,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在国内产生巨大的影响。(3)民主和科学得到弘扬,形成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也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4)新文化运动中,一些先进知识分子在批判封建正
7、统思想的过程中,对东西方文化的某些提法存在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片面性。五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1背景(1)20世纪初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无产阶级队伍壮大。(2)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3)新文化运动促进思想解放,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4)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2意义(1)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新文化运动的发展相互促进,大大启发了人们的思想觉悟,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爱国主义的开展。(2)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大大增强了中国工人阶级斗争的信心,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3)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准备了思想基础,19
8、21年7月,成立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这既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又标志着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了。3特点(1)先进知识分子起了核心倡导作用。从1918年李大钊在中国举起社会主义大旗之后,先进知识分子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推动者。他们通过创办报刊、成立社团以及翻译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等方式向民众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2)马克思主义宣传与工人运动相结合。在五四运动中,不少先进知识分子主动接近工人阶级,向工人阶级宣传社会主义,这样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宣传,一开始就带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特点;(3)马克思主义是在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斗争中发展传播的。五四运动以后,国内
9、出现了一股宣传和介绍社会主义的热潮,但内容极其庞杂,有各色各样的社会主义流派。先进知识分子取各家之长,弃各家之短,对各种社会主义流派进行认真的比较研究。【要点透析】1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三大特征、四个阶段(1)三大特征: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题是为了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启蒙和救亡相连,体现了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不断深化的历程;是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例如新思想的萌发、洋务运动)到主动接受(例如辛亥革命)的过程,最终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
10、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2)四个阶段: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地主阶级学“器物”; 从戊戌变法到20世纪初,资产阶级学“制度”; 从1915年至1919年,资产阶级学“思想文化”;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从“走俄国的路”到“走自己的路”。 2近代思想解放潮流时间派别代表阶级主张实践结果19世纪四五十年代抵抗派地主阶级师夷长技以制夷未实践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洋务运动,最终破产19世纪末维新派资产阶级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实现君主立宪维新运动,昙花一现20世纪初激进民主主义者提倡民主科学,反对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
11、学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20世纪初先进知识分子科学社会主义新文化运动运动后期的主流,奠定了中共成立的思想基础3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成因和评价(1)特点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是借历史考证向封建传统思想大胆挑战,有力地冲击了顽固守旧势力,奠定了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 把维新思想转变为维新变法活动,最终推动了戊戌变法运动的实现。康梁是中国上层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康梁思想是封建社会面临崩溃和民族危机严重的现实反映,表达了这个阶层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但同时也反映出其软弱性、妥协性的一面。(2)成因:是客观原因,当
12、时中国资本主义薄弱,资产阶级力量十分弱小,而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在这种背景下如果硬性地宣传资产阶级主张,否定封建伦理道德,阻力很大,而且必然会失败。因此,为了减少变法阻力,康有为借助了孔子的权威来宣传变法。是主观原因,康梁作为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分子的代表,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着密切,其思想认识是有局限性的,幻想“中西结合”。 (3)评价: 进步性:变法图存和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反映了正在发展中的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政治要求,也代表了当时一些爱国者的心声,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封建思想,动摇了封建顽固势力的理论基础;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有力地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为戊戌变法奠定了思想基础;
13、局限性:反对封建制度又从维护封建制度的传统思想找依据,没有完全抛弃传统的儒家理论,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必然导致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4维新派与洋务派思想主张的异同及根源(1)相同点:两派都主张学习西方,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富国强兵。(2)不同点:两派代表了不同的阶级利益,有着不同的阶级基础,维新派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洋务派主要代表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两派向西方学习的侧重点不同。洋务派只引进西方技术而反对政治改革,维新派不仅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还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两派的根本分歧在于“向西方学什么?”的问题。(3)根源:由社会历史条件决定的。洋务派产生于国内阶级矛盾尖锐、中外
14、反动势力勾结的年代,当时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尚未产生。维新派是在洋务运动暴露出一些问题和资本主义产生后出现的,在甲午中日战争失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条件下成长起来的;由政治地位决定的。洋务派代表人物多是封建官僚,他们必然要维护封建制度。维新派的代表人物多是中下级知识分子,容易接受西方政治思想,提出变革主张。5比较新文化运动前期和后期的不同新文化运动以五四运动为界,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领导不同:前期新文化运动的领导力量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后期是马克思主义者。指导思想不同:前期指导思想是民权、平等和进化论;后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主要内容不同:前期以“科学”“民主”,反对专制迷信与封建道德、旧文学
15、为主要内容;后期以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主要内容。性质不同:前期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文化运动;后期是无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作用不同:前期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给专制主义以沉重打击,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促进中国人民的觉醒,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后期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为中共的成立作了思想准备。6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激进派的实践结果(1)维新派掀起维新变法运动,依靠光绪帝实行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但君主立宪制问题在变法诏令中没有涉及。由于资产阶级局限性和时代局限性,最终失败。(2)革命派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君主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
16、了临时约法。但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民主共和国方案也为真正实践,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未改变。(3)激进派在意识形态领域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科学等,在社会上产生了重要影响,促进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掀起思想解放的潮流,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1)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提倡民主以反对中国的封建专制思想,提倡科学以反对愚昧和迷信,用民主与科学同封建主义进行斗争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2)新道德是民主和科学的前提。提倡民主就是反对封建专制,而封建专制是建立在孔子儒学旧道德的基础上的。所以反对封建礼教、反对旧道德就是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就是摧毁封建专制制度的根基,让民
17、主共和思想更加深入人心。(3)新文学是民主与科学的传播载体。文学革命扩大了民主与科学在社会上的影响,民主与科学正是凭借广大民众易于接受的白话文得到广泛传播。【真题再现】1(09年全国卷文综)1917年,李大钊撰文指出:“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宪法者,现代国民自由之证券也;专制不能容于自由,即孔子不当存于宪法。今以专制护符之孔子,入于自由证券之宪法,则其宪法将为萌芽专制之宪法,非为孕育自由之宪法也。”李大钊在此强调的是( ) A批判封建皇权 B反对尊孔复古C捍卫临时约法 D倡导科学精神【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新文化运动有关史实的掌握和阅读和分析材料的能力。题干中时间1917年和“
18、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提示考生,本题是考查新文化运动的有关内容,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是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继续。材料主要是批判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思想为基础的专制制度,以求资产阶级民主宪政制度,而并不是直指封建皇权。故答案A不准确但最容易误选。C答案中临时约法已经被袁世凯废除,而且捍卫临时约法是孙中山护法运动的内容,故不合题意。倡导科学精神是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口号,跟材料内容不相吻合。结合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和材料,不难判断答案为正确答案。2(09年北京文综)下列各项中符合早期维新派“商战”的思想的是( )A
19、“自强直属,在于练兵” B“十万之富豪,则胜于有百万之劲卒” C“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 D“改良社会经济组织,使人民有生之乐” 【答案】B【解析】解题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早期维新派”、“商战”等有效信息限定词 “商战”,这里指利用本国的经济力量同外国资本主义在市场上进行竞争。A、C项为加强国防军事力量,排除。D项涉及的民生,排除。B项强调经济比军事的重要性,排除。正确选项为B。3(09年上海历史)1915年,陈独秀在某杂志的创刊号上发表了一篇激情喷涌的文章,称“青年如初春,如朝日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刊发该文的杂志是A新青年 B少年中国 C青年杂志 D每周评论【答案】C【解析】
20、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从第二期开始称新青年。D每周评论1918年12月22日创刊于北京。4(09年天津文综)胡适评价19世纪末的梁启超为“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开国之思想界” 这主要是因为梁启超宣传了( )A民主科学,自由平等 B民主共和,主权在民C托古改制,变革维新 D开设议院,变法图存【答案】D【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革新开国之思想界”“梁启超”等有效信息限定词,这些信息告诉考生梁启超主张开设议院,变法图强。A项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张,B项为辛亥革命时期的主张,C项是康有为思想特点。正确选项为D。5(09年福建文综)右图是一份报纸的号外,
21、从中可获取的准确信息是( )A开国人创办政论性报刊之先河B使用白话文报道新闻C抨击国民政府失败的外交政策D表明工人阶级已登上政治舞台【答案】B【解析】此题目抓住关键信息民国八年五月五日即1919年5月5日,此题可以用排除法:A不符合史实政论性报刊清末早已有之,C抨击的是北洋政府而不是国民政府,D项五四运动中能够表明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应该要到6月初上海等地的工人罢工参与运动。6(09年四川文综)1918年底到1919年4月,中国人普遍对协约国胜利持高度肯定态度;但1919年4月后,列宁批判帝国主义理论却迅速流行开来。舆论的这种变化反映出( )A国人一度对借巴黎和会获得世界强国地位充满信心B巴
22、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官的退让引发了国人情绪变化C马列主义思想给国人带来了重组世界新秩序的希望D马列主义成为了国人追求民族独立富强的指导思想【答案】C【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1919年4月”“列宁批判帝国主义理论”等有效信息限定词,这些信息告诉考生1919年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A、B项反映国人对巴黎和会的态度变化,排除。D项须在1921年中共成立之后。正确选项为C。7.(09年浙江文综)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这一评论指是在() 董仲舒笔下的孔子 李獒笔下的孔子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空子 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
23、下的孔子【答案】C【解析】维新变法期间,康有为把自己的变法理论和儒家思想相结合,题干中的孔子换上了西装,就是这层意思。因此应选择C。8(09年广东历史)梁启超说:“我国蚩蚩四亿之众,数千年受制于民贼政体之下,如盲鱼生长黑壑,不知天地间有二字。”省略的两字最可能是A. 君主 B科学 C西学 D民权【答案】D【解析】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数千年受治于民贼政体之下”中“民贼政体”指的是什么政体,结合所学可知是君主专制政体。再联系梁启超等维新派兴民权的主张可以确定省略的是民权。9(09年广东文基卷)近代某思想家说:“然则必欲予民权自由,何必定出于革命乎?革命未成,而国大涂炭,则民权自由,且不可得也。”这位
24、思想家主张( )A民主共和 B改良维新 C暴力革命 D君主专制【答案】B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必欲予民权自由,何必定出于革命乎?”等有效信息限定词。这些信息告诉考生要得到民权自由,为什么必定革命?革命不成功,民权自由“不可得”。A、C项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排除。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正确选项为B项。10(09年海南历史)1920年9月,新潮杂志载文说:“军国主义打破,旧式的政治组织破产,于是感觉最钝的中国人,至此也觉得仅仅学习西洋的富国强兵、政治法律是没有用的于是乎谈政议法的声浪稍衰,而社会改造的声浪大盛。”促使当时社会思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国际因素是( )A世界经济危机
25、爆发B协约国战胜同盟国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立D第一次世界大战暴露了西方文明弊端【答案】D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1920年”“旧式的政治组织破产”“中国人谈政议法的声浪稍衰”等有效信息限定词,这些信息告诉考生一战对中国人的影响。A项发生在19291933年,排除。B、C项不符合题意,华盛顿会议召开于1922年,排除。正确选项为D。11(09年全国卷文综)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国必有学而始立,学必以粹为有用。国不学则不国,学非粹则非学。非学不国,其将何以自存矣! 邓实国粹学(1902年)国学者何?一国所自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
26、,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者也。国学者,与有国以俱来,本乎地理,根之民性,而不可须臾离也。君子生是国,则通是学,知爱其国,无不知爱其学。 邓实国学讲习记(1905年)十五世纪为欧洲古学复兴之世,而二十世纪为亚洲古学复兴之世。夫周秦诸子,则犹之希腊七贤也。土耳其毁灭罗马图籍,犹之嬴秦氏之焚书也。旧宗教之束缚,贵族封建之压制,犹之汉武之罢黜百家也。呜呼!西学入华,宿儒瞠目,而考其实际,多与诸子相符。于是而周秦学派遂兴,吹秦灰之已死,扬祖国之耿光。亚洲古学复兴,非其时邪?邓实:古学复兴论(1905年)(1)概括指出邓实与新文化运动倡导者对传统文化认识的异同(2)邓实认为“亚洲古学复
27、兴”犹如欧洲文艺复兴。评析这一观点(3)邓实的主张代表了当时的一种思潮,指出这一思潮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作用。【答案】(1)同:反对儒学独尊 异:邓实:倡导国粹立国,认为西学与传统文化相通;新文化运动倡导者:认为传统文化禁锢思想,阻碍社会进步。(2)评分标准:(1)答案应包括四个方面:对文艺复兴的认识 对“亚洲古学复兴”的看法 分析两者异同 总体评价 (2)评析须有史实、有分析、有论点,言之成理(3)历史背景:民族危机加深;西学东渐;探索救国之路;传统文化的影响。作用:有利于弘扬民族文化,保持民族自信;易导致复古守旧,不足以挽救民族危机。【解析】回答第(1)问注意关键词“国必有学而始立,学必以粹
28、为有用”“非学何以自存!”“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者”。这些信息告诉学生国粹学说的用途,非国粹学说不可独尊。一国的学说只可治理一国而已。回答第(2)问时要评价“文艺复兴”。回答第(3)问时背景可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寻找,作用可从积极和消极方面回答。12(09年浙江文综)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苟有新民(指经过思想启蒙和教育培植而具有公民权利责任意识的新国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非尔者。剥茧今日变一法,明日易一人,东涂西抹,学步效颦,吾未见其能济也。 梁启超新民说(1902年)材料二 吾国之社会,其隆盛耶?抑将亡耶?··
29、3;···予所欲涕泣陈词者,惟属望于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青年乎!其有以此自任者乎?······谨陈六义······自主的而非奴隶的······二、进步的而非保守的······三、进去的而非退隐的····&
30、#183;·四、世界的而非锁国的······五、实利的而非虚文的······六、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陈独秀警告青年(1915年9月)材料三 欲改造吾国民之无知,使之脱胎换骨,恐使其染于专制时代之余毒,他者吾无望矣,惟在涉毒较少之青年,其或有以自觉。此。之所以专对去菁菁茁茁之青年,而一陈其忠告也。高一涵 共和国家与青年之自觉(1915年10月)(1)结合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位作者所提到的“新民”与“新青年”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陈独秀期望
31、培育的“新青年”“新”在哪里,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精神。(3)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梁启超“新民”理念与陈独秀“新青年”理念之间的关系。【答案】(1)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失败(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有名无实),使他们意识到,以旧国民、旧心理驾驭新制度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必须透过思想启蒙改造国人意识,培育新的国民为社会变革奠定基础。(2)“新”在成为自主的、进步的、务实的开放的,寓于进取和科学精神的新青年,集中体现了民主与科学的时代精神。(3)梁启超提出要建立新国家必须先培植新国民,突出了国民素质与国家兴衰、社会进步之间的重要关系。陈独秀继承发展了梁启超的“新民”思想,将思想目标锁定在新青年上,更符合实际。【
32、解析】本题考查20世纪50年代中国近代思想的变化的相关内容。第(1)问的回答需要注意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所给的有效信息,总结变化的原因。第(2)问特点的概括要紧密结合材料,然后分析所体现的时代精神。第(3)问要全面分析材料,全面分析总结答案。【名师心得】一易错知识点1.以林则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而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国家的的近代科学技术,包括军事技术,效仿西方国家在教育、赋税、武备等方面的具体措施,以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抵抗列强的经济侵略,维护清朝统治。“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但他对西方的了解并不深入,只是开研究、学习西方之先河。“中体西用”的不只是地主阶级洋务派,还有
33、早期的资产阶级维新派。4.康有为借用孔子的权威来宣传变法,新文化运动则喊出“打倒孔家店”,但二者的本质都是在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儒家思想在西汉时期成为思想文化的主流,确立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新文化运动的最大功绩是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促进了中国人的觉醒。其根本原因是二者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6.维新派与洋务派虽然都主张向西方学习,但主张明显不同。洋务派维护封建制度和思想文化,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实行君主立宪制,改革教育制度,鼓励发展民族工商业。他们的根本分歧在于“向西方学什么”。两者主张不同的根源在于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7
34、.新文化运动的领导阶级是资产阶级激进派。是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反对封建思想文化的斗争。二方法点拨1.复习本讲要注意纵向把握历史事件的整体发展过程,明确各发展阶段的不同特征。如近代前期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特点。(1)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阶段,学习西方的特点: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封建统治挽救民族危机,停留在“器物”的表层阶段,对封建旧文化的根基并未有任何触动;(2)从甲午中日战争到辛亥革命,学习西方的特点:不仅要学习西方技术,还要学习政治制度,通过发展资本主义挽救民族危机,已发展到学习西方的“制度”的深层阶段,但对封建文化没有进行全面彻底的批判;(3)新文化运动时期,学习西方的特点:彻底否定封建
35、传统,清算封建制度的根源,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在向西方学习的道路上已深入到“思想”的核心结构,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期,达到了高潮。存在绝对肯定和绝对否定的偏向,前期也没有与工农群众运动相结合。2.要注意横向把握归纳同一历史阶段各方面的社会变化。如甲午中日战争后,政治上,清政府统治更加腐朽,半殖民地性质大大加强,民族危机加深;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思想文化上,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掀起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新高潮。3.应注意全面认识同一历史时期的许多历史事件的特征,理解彼此的相互关系。对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康梁维新思想的概括及其理解是本讲的重点和难点。
36、4.注意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如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倡改良,符合当时的历史潮流,得到资产阶级上层的支持,但维新运动的失败,说明资产阶级改良的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5.贯穿辩证的观点分析历史问题。“中体西用”思想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新文化运动的优点和缺点。【考点演练】一、选择题1.(09江苏镇江市一中)林则徐、魏源等人主张向西方学习,其主要目的是:A.重新认识世界,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B.学习外国先进技术,以发展资本主义 C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 D.仿制西式武器,振兴清王朝2(09江苏启东中学)张之洞在劝学篇说:“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
37、无悖于经文。”下列主张已经突破张之洞观点的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 B“师夷长技以自强” C“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 D“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3. (09江苏镇江市一中)史学家郝延平在由守旧到革新一文中谈道:“中国对西方称呼由19世纪60年代前的夷务,到七八十年代改称洋务和西学为主。”该变化反映了:4.(09江苏镇江市一中)19世纪末的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危机,应当如何自救?当时中国人对这一艰深的时代课题做出的最符合时代潮流的回答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5.(09江苏东台市一中)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思想的第一次正面交锋是6(09江苏南京市一中)1920年11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代理商标合同模板
- 制药工厂出售合同模板
- 借款投资分红合同模板
- 大理装修找包工合同模板
- 2024年岗位代理协议
- 旋转火锅店铺转租合同模板
- 2024年仓储调拨服务条款
- 旧房维修合同模板
- 婚纱摄影托管合同模板
- 地磅买卖简易合同模板
- 《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管理标准》TCCIAT0024-2020全文参考
- 沟槽开挖监理实施细则
- 江苏省昆山、太仓、常熟、张家港四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阶段性学业水平阳光测评物理试卷
- 工艺管道安装规范及验收标准重点课件
- 小学数学西南师大二年级上册六表内除法 除法的初步认识(分一分)
- 100句英文记7000雅思单词带单词解释和音标
- 《商业文化伦理(第二版)》第七讲当代浙商
- 学生资助金学校评审记录表
-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第五章 马克思列宁主义在苏联的发展及曲折
- 初三家长会物理学科
- 国风古韵中国风文化模板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