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语文教案螳螂捕蝉_新苏教版_第1页
六年级下语文教案螳螂捕蝉_新苏教版_第2页
六年级下语文教案螳螂捕蝉_新苏教版_第3页
六年级下语文教案螳螂捕蝉_新苏教版_第4页
六年级下语文教案螳螂捕蝉_新苏教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0 螳螂捕蝉教学目的:1理解“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害,明白吴王消除攻打楚国念头的原因。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通过想象、联络上下文等学习方式表现课文内容、表达对课文的理解。3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无视身后隐患的道理,懂得劝说别人应讲究方式、方法。教学重点:理解寓言的深化含义,创造性地讲?螳螂捕蝉?的故事是教学的重点。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的【根底性目的】1.学会4个生字,理解词语:“乘虚而入、恍然大悟、不堪设想等。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能给课文正确地划分段落。【进步新目的】 准确地划分段落,简要地概括段

2、意。教学过程:一、导入 小学阶段,你还记得我们学过哪些成语故事的课文??画龙点睛?滥竽充数?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成语故事师板书:螳螂捕蝉“螳螂是这课的生字,可以用形声字的规律来记忆字的音和形。其实这是一个8字成语,它后面还有一个词是师板书:黄雀在后过渡:这篇课文不是单讲螳螂捕蝉这个成语故事,它写的是战国时期的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化的道理。二、学习板块一:初读课文,学习字词一自学指导: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比较难读、难懂的句子,多读几遍。2.理解词语:“乘虚而入、恍然大悟、不堪设想。3.读完后想一想,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分别是什么?二自学交流1.检查生字词:出示:打着 大王

3、 处死 前爪 弹弓禀报 诸侯国 乘虚而入 不堪设想 螳螂捕蝉 恍然大悟 多音字注意“禀,后鼻音, “侯的字形“乘虚而入的“乘多音字 区别于“趁2.检查有关词语的理解。出示: 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但假如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连声说:“对!对!你讲得太有道理了!于是消除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指名读句子,联络句子理解词义。练惯用“不堪设想和“恍然大悟各造一个句子。三、学习板块二:理清脉络,概括段意一自学指导:1.默读课文,考虑;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分别是什么?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写的? 2.学习小组交流讨论。 二自学交流出示:一1:吴王

4、准备出兵攻打楚国,固执得不听任何人的劝阻。二211:一位侍奉的少年讲述“螳螂捕蝉的故事,巧妙地劝说吴王。三12:吴王听后,终于消除了攻打楚国的念头。二次自学再读课文,根据段意,试着用简要的话来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说清楚前因后果。学生自己练习说同桌互说交流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遭到了一些大臣们的反对,但吴王固执己见,决心已下,不容劝说。在大臣们无可奈何的情况之下,一位少年用“螳螂捕蝉的故事说服了吴王,使吴王恍然大悟,从而消除了攻打楚国的念头。*你说得比较简洁,假如语言再流畅些,把吴王前后态度的变化说进去就更好了。*你不仅说得简洁、流畅,还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说清楚了,真了不起!四、当堂检测1.至

5、少写出2个八字成语。完成?补?第一项。2.流利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五、过关任务:1默写课文中的词语。3用“不堪设想、“恍然大悟分别造句。第二课时【根底性目的】 1.根据原文,创编故事,明白“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害。 2.想象吴王的内心活动,明白吴王消除攻打楚国念头的原因。 3.明白语言蕴含的深化道理: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无视身后隐患,做事情要三四而后行。【进步性目的】 从少年劝吴王的时机和方式上体会少年的智慧和英勇。教学过程:一、送名言今天这节课,老师想送给同学们三句话,指名读出示天才总是具有与众不同的想象力。一个能抓住发言时机的学生,一定是

6、聪明的学生。一个擅长倾听的孩子,一定是读完这三句话,你知道了什么?二、复习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遭到了一些大臣们的反对。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但假如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在大臣们无可奈何的情况之下,一位少年用“螳螂捕蝉的故事说服了吴王,使吴王恍然大悟,从而消除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这个故事让吴王明白了什么道理呢?三、学习板块一:读故事,悟道理一自学指导:1.轻声读课文第912自然段,考虑: 别忘了给蝉、螳螂、黄雀配上画外音!故事中的蝉、螳螂、黄雀分别在想些什么?联络第一自然段,想想吴王悟到了什么?2.小组合作:讲一讲少年所讲的故事。3

7、.全班展示。二交流汇报过渡:这个故事讲得就是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那个小组来汇报?1.请一个小组讲讲这个故事或表演这个故事2.评价小结:这个故事就告诉我们齐读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鼓捣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害呢!【板书:眼前利益 身后祸害】3.吴王听了这个故事又悟到了什么?【相机板书:攻打楚国 诸侯入侵】过渡:少年明白,大臣也懂,可为什么吴王只听少年的话呢?四、学习板块二:品词句,识少年。一自学指导1.默读第28自然段,找出文中描写少年的词句,读读、想想:少年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么说?我读出了一个 的少年。 在相应的词句旁做批注。2.小组交流。3.全班交流。【注意朗读的表现力

8、哦!】二自学交流预设1:比较两个“死1吴王固执地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2可是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怎么办呢?句1中的“处死的“死与“生相对,表示失去生命。句2中的“死命令的“死那么表示不可更改。预设2:“第二天清晨,他拿着一只弹弓,在王宫的花园里转来转去。露水沾湿了他的衣裳和鞋子,他也毫不介意。就这样,一连转了三个早晨。读出少年的坚决不移。比较:大臣的劝与少年的劝有什么不同? 少年的劝又妙在哪里?师小结:假如说大臣的劝是直劝,那么少年的劝就是一种智劝、巧劝。看来一个好主意要想成功,还得选择一个适当的环境、恰当的时机,这就是计策。我们可以看出这少年真是有勇有谋,充满智慧。过渡:?螳螂捕蝉

9、?这个寓言故事选自西汉刘向的?说苑?。这本书是专供帝王阅读的书籍,主要目的用于劝谏。五、学习板块三:赏原文,明慧心。一自学指导:1.反复读读故事原文,考虑:“螳螂捕蝉确实是少年那三天中看到的趣事吗?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2.小组内交流。3.全班交流。二交流小结:这个故事假如用八个字来概括,那就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寓言故事也是成语,其意思是:比喻只顾眼前利益,不顾身后隐患。过渡:看来,大家是真正读懂了这那么寓言故事。老师还有个问题?

10、你们说,吴王听了少年的话,恍然大悟,消除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而之前他已下了死命令了,那么,第二天上早朝的时候,他会对大臣们怎样解释这一新决定呢?六、当堂检测1.请你为吴王写一个讲话稿,向大臣们解释他放弃攻打楚国的决定。表明新的决定,并把原因说清楚明了!2.学生写。3.交流汇报。各位爱卿,几天前,本王决定攻打楚国。可后来,我到后花园漫步,遇到一位少年,他给我讲了个?螳螂捕蝉?的故事,故事是这样的,说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蝉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准备捉它。那么螳螂拱着身子,举起爪子,要去捕蝉,却没想到有只黄雀在它的背后正要啄食它。听了这个故事,我恍然大悟,我假设攻打楚国,其它诸侯国必然乘虚而入,那样后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