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自救、互救知识手册_第1页
安全自救、互救知识手册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安全自救、互救知识手册青岛公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安全自救、互救知识手册一、自救、互救的定义1、所谓自救,就是发生意外灾害时,在灾区或灾变影响区域的每个工作人员进行救灾和保护自己的方法。2、所谓互救,就是在有效自救的前提下救护他人的方法二、发生事故时在场人员的行动原则 1、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应遵循“报、灭、护、撤、躲”的原则,积极参加救灾与自救。 2、首先应尽量了解和判断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性质、灾害程度与范围,迅速向当班领导和调度(值班)室报告。 3、同时应根据灾情和现有条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采取一切尽可能的措施将事故消灭掉或控制在一定范围,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3、在控制无效或危及生命

2、安全时,应由在场的负责人或有经验的老工人带领,沿着避灾路线(安全通道)迅速撤离危险区域。 4、当撤退路线(安全通道)被堵无法撤退时,应迅速进入预先构筑的避难所(避难场地),或其他安全地点妥善避灾,等待救援。 5、大量事实证明,在事故发生时,现场人员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积极、正确地采取救灾、自救、互救措施,是最大限度减少事故损失的重要环节。 三、事故发生前自救的准备工作1、每一个从事一线生产的工作人员,必须牢固树立预防与防护的思想。2、熟知安全生产基本知识、灾害事故发生前的预兆、发生规律与预防措施。3、熟知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措施和避灾方法,学会熟练使用救灾及自救设备。4、企业职工必须进行安全培训

3、。未经安全培训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5、掌握救护伤员的基本方法和现场急救技术。四、爆炸事故发生时的自救与互救 1、爆炸时产生巨大的声响、高温、高温火焰冲击波和有毒气体,在瞬间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破坏。 2、灾害发生时,一定要镇静、清醒,不要惊慌失措,乱喊乱跑,应立即背向声响和气浪传来的方向,面部朝下卧倒,头部要尽量低,双手置于身体下,双目紧闭,用衣服尽量将身体的裸露部分盖严。条件许可时,可躲在坚固的障碍物后面。3、在爆炸或气浪传来的瞬间,要屏住呼吸,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防止吸人有毒的高温气体和灼伤气管、内脏。 4、以最快的速度通过安全通道逃离施工现场。5、若无法逃离施工现场时,应躲避在安全地点等

4、待救援,等待救援时要注意稳定情绪。五、火灾事故发生时的自救与互救 1、无论任何人发现烟气或明火等火情时,尽一切可能直接灭火, 同时拨打火警电话,尽可能说明事故性质、地点及灾害程度、蔓延方向等情况。 2、若现场人员无力救灾,或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时,或是火灾发生在其他地区,接到撤退命令时,要立即安全撤退,撤退时不可惊慌失措,盲目行动。 3、在高温浓烟的区域中撤退时,还应注意利用水浸湿毛巾、衣物,或向身上淋水等办法进行降温,或是利用随身衣物遮挡头部,以减缓高温火烟的刺激与伤害。 4、无论在多么危险紧急的情况下,都不要惊慌,不要狂奔乱跑。否则容易疲劳,降低抵抗能力、分析能力、行动能力。同时,过度的紧张和

5、恐惧还会造成精神及行动的失常。 六、垮塌事故发生时的自救与互救 1、当垮塌压住人时,不可惊慌失措,先由外向里打通安全退路,防止继续垮塌伤人,再组织人力迅速抢救被埋的遇险者。 2、抢救时要仔细分析遇险者的位置和被压情况,尽量不要破坏垮塌物的堆积状态,小心谨慎地把遇险者身上的垮塌物搬开,救出伤员。 3、若垮塌物太大,应多人用撬杠、千斤顶等工具从四周将垮塌物抬起来,用物体撑牢,再将伤员救出。 4、救出的伤员要立即进行止血、包扎、骨折固定等救护措施,发生休克时要及时予以抢救,并迅速送往医院急救。5、被困人员要沉着、冷静,不要慌乱,要根据现场情况自救。若无法自救时,要找安全地点静坐,保持体力,减少体力消

6、耗,等待救援。 七、现场急救 1、现场急救的目的,是尽可能减轻伤员的痛苦,防止病情恶化,防止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可挽救濒临死亡人员的生命。 2、在工作场所发生伤害事故后,若能采取应急救护措施,可大大降低死亡的可能性及其后遗症。 3、据统计,人员受伤后,2min内进行急救的成功率可达70%,45min内进行急救的成功率可达43,15min后进行急救的成功率则较低。 4、现场急救的关键在“及时”,搞好现场急救工作,直接关系到伤员的生命安危和健康的恢复。 5、灾害事故创伤急救处置过程中,必须遵守“三先三后”的救护原则 。 6、对窒息(呼吸道完全堵塞)或心跳呼吸刚停止不久的伤员,必须先复苏后搬运。7

7、、对出血伤员,必须先止血,后搬运 。 8、对骨折伤员,必须先固定,后搬运。并根据伤情,按危重伤员、重伤员、轻伤员的抢救顺序,分类实施救护工作 。 八、现场急救步骤、方法1、先检查呼吸、心跳和瞳孔是否已经放大及对光的反应,若呼吸、心跳已停止,但瞳孔没有放大,则处于假死状态,应立即进行人工复苏术;若瞳孔已经放大,一般已经死亡。2、急救采取的步骤2.1止血 。 2.2治疗休克 。 2.3对骨折进行包扎 。 2.4包扎伤口 。2.5搬运伤员,送医院救治。 3、现场急救技术包括人工呼吸、心脏复苏、创伤止血、创伤包扎、骨折临时固定和伤员搬运等。 3.1、人工呼吸 :当呼吸停止、心脏仍然跳动或刚停止跳动时,

8、用人工呼吸的方法供给人体组织所需氧气的方法,称人工呼吸。(1)人工呼吸适用于触电休克、溺水、有害气体中毒、窒息等引起呼吸停止出现假死的伤员 。 (2)人工呼吸常用方法有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口对鼻人工呼吸法、仰卧举臂压胸人工呼吸法和俯卧压背人工呼吸法等。 (3)口对口人工呼吸法,首先将伤员平放仰卧,解开腰带、领扣和衣服,并注意保温;垫高肩部,头部尽量后仰;撬开口并清除口中污物,舌外拉;然后一手掐住伤员鼻子,紧贴伤员的嘴大口吹气,频率每分钟1416次为宜,持续时间以伤员恢复自主性呼吸或真正死亡为止。 (4)当伤员紧咬牙齿,无法撬开时,可采用口对鼻人工呼吸法。 (5)仰卧举臂压胸人工呼吸法,适用于非N

9、O2、SO2等破坏肺组织的有害气体中毒。(6)对于溺水伤员,由于在人工呼吸的同时需要控水,可采用俯卧压背人工呼吸法。 3.2、心脏复苏 (1)心脏复苏方法有心脏按摩和心前区叩击法。心脏骤停时,依靠外力挤压心脏,暂时维持血液循环功能的方法,称心脏按摩,又叫胸外心脏按压术。让伤员仰卧,头低于心脏,按压者跪在旁侧,两手重叠,掌根置于伤员胸骨中下l3处,两肘伸直,借助自身重量急促向下压胸骨,使其下陷34cm,然后松开。如此反复进行,每分钟6080次,持续时问以摸到脉搏,瞳孔缩小,面有红润,即可停止。 (2)若伤员心脏与呼吸均已停止,在胸外心脏按摩的同时,还必须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若两人操作时,应注意配

10、合;若只有一人操作时,一般每吹气一次,挤压胸骨34次。 (3)由于心脏在停搏半分钟之内应激性强,可采用心前区叩击术,即将拳头举至距胸壁一尺高左右,连续叩击35次。若恢复心跳则表示复苏成功,否则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术。 3.3、机械性外伤止血(1)一个人的血量一般有4500mL左右,若失血超过1000mL,就有生命危险。因此,止血必须争分夺秒进行,尤其足动脉出血最危险。作业现场由于条件有限,常用止血方法有指压止血法、压迫包扎止血法、加垫曲肢止血法、绞紧止血法等。 (1)指压止血法 :当动脉血管出血时,可用于指压迫血管应急止血,为包扎止血赢得准备时间。不同部位动脉血管出血的指压位置不同。(2)加

11、挚曲肢止血法 :当小臂或小腿创伤出血时,可采用加垫曲肢止血法,即利用肘关节或膝关节的弯曲功能压迫血管以达到止血目的。 方法是:在肘窝或胭窝内放入棉垫或布垫,然后使关节弯曲到最大限度,再用绷带把前臂与上臂(或小腿与大腿)固定。如果伤肢有骨折,必须先固定以后再止血。(3)绞紧止血法 :绞紧止血法适用于四肢大血管出血。其方法是利用止血带(灾害现场可用橡皮管、三角巾、绷带、毛巾、手帕、腰带等代替)绕肢体绑扎、绞紧、打结固定,达到止血目的。在绑扎和绞止血带时,不要过紧或过松,过紧会造成皮肤神经损伤,过松则不能起到止血作用。 (4)加压包扎止血法 :加压包扎止血法是适用于小血管及毛细血管创伤的止血方法,即

12、在创伤的局部先用消毒纱布块、棉垫或干净毛巾(布料)覆盖在伤门上,再用绷带、布带或三角巾加压缠紧,达到止血的目的。当有骨折时,应固定后再加压包扎止血。 (5)内脏损伤 :对内脏损伤咯血的伤员,首先要使其取半躺半坐,以利于呼吸和防止窒息。同时劝慰伤员不要惊慌,以免呼吸加快,血压升高,使出血量增加。对受挤压的肢体,不得按摩、热敷或绑止血带,以免加重伤情。 3.4、创伤包扎(1)创伤伤口是细菌侵人人体的入口,若伤口被感染就会影响到伤员健康恢复,甚至危及生命。及时和正确的包扎,不仅可起到止血的作用,而且又可保持伤口的清洁,防止感染。对有骨折或脱臼的伤员来说,包扎还可以起到固定的作用。 (2)最常见的创伤是头部外伤和四肢外伤。这类创伤采用的包扎材料主要有绷带、三角巾、四头带、胶布等。若抢救现场没有上述包扎材料时,可利用衣服、毛巾等代替。 3.5、骨折临时固定 (1)对骨折者,首先用毛巾或衣物作衬垫,要就地取材进行止血、包扎和临时固定,然后搬运。若伤员的受伤部位出现剧烈疼痛、肿胀、变形以及不能活动等现象时,就有可能是发生骨折了。对脊骨骨折的伤员,不要让其立、坐,要十分注意搬运方法,防止错位截瘫。 3.6、伤员搬运 (1)伤员经过应急处置后就要迅速搬运送医院救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