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文化视角下无锡工业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_第1页
城文化视角下无锡工业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_第2页
城文化视角下无锡工业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_第3页
城文化视角下无锡工业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_第4页
城文化视角下无锡工业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城市文化视角下无锡工业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跨入21世纪以来,世界正从工业化时代走向信息化时代,从工业社会走向后工业社会,从城市化走向城市世纪。在此背景下,无锡进入退二进三,退二优三”的发展阶段,城市重心由中心逐渐向外围转移,城内旧工业设施与工业用地面临着功能与区位的置换。如何对这些工业遗产进行保护性旅游开发,充分发挥其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作用,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已被提上日程,需要进行深入研究。一、工业遗产、工业文化与城市文化城市是社会劳动大分工的产物,是人类为满足生存和发展需要创造的人工环境,是长期的物质环境建设和历史文化积淀共同作用的结果。城市在不断演进与更替的过程中,通过各种有形的物质载体和非

2、物质载体将城市文化一代代地传承下去,逐渐形成被称为城市灵魂的城市文化城市文化的内容非常丰富,包括商业文化、工业文化、科技文化和制度文化等,其中工业文化占十分重要的地位。工业文化是近现代城市的主导文化。城市虽然早在农耕时代就已产生,但学者们普遍认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是工商业发展的产物,是伴随着工业革命的产生而发展起来的。与此同时,工业文化也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起来。工业文化,是在机器大工业创建和发展过程中人们思想意识和劳动创造的结晶,是随着历史进程不断发展并且不断充实其内涵的历史过程。200多年来,它与城市的发展相伴相生、如影随形,不但成为了城市的灵魂,而且在城市文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工业遗产

3、是工业文化的重要载体。工业文明留下的各具特色的遗产,是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发展过程不可或缺的历史见证。它反映了工业化时代的基本特征,承载着工业技术和丰富的历史信息,是工业文化的集中体现和突出代表,具有极其珍贵的价值,因而又构成了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城市文化建设的宝贵资源。二、无锡工业遗产的历史形成和分布特征(一)无锡工业遗产的历史形成无锡工业起步于清末,主要经历了清末民初、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后的工业化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四个阶段,并留存了大量的工业遗产。1 .工业发展的萌芬时期。无锡的近代工业形成可追溯到殷商末年泰伯建都梅里。东晋、南北朝时期,无锡商贸集市开始形成。

4、明清之际,无锡逐渐成为江南漕运中心和粮食商品集散地。到了近代,传统手工业作坊四处错杂开设,遍布大街小巷。这些传统手工业不但历史悠久,而且涉及行业众多,成为近代工业的萌芬,为民族工商业的兴起奠定了基础。2 .工业发展的成长时期。无锡是民族工业产生较早且发展较快的地区,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895年,由杨氏兄弟创办的业勤纱厂是无锡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开端。后来以杨、周、荣、薛等六大家族集团为龙头的民族工商业群体迅速崛起,形成棉纺织业、缭丝业、粮食加工业等三大支柱企业,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1937年初,无锡已跻身中国六大工业都市行列。自此,无锡民族工商业成为近代工业发展的主力,一直走

5、在中国工业化建设的前列。3 .工业发展的成熟时期。解放后,无锡工业进入了发展时期。经过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大规模建设,无锡工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此期间,无锡对原有工业进行了全面的调整、改组,实行公私合营,并在原有轻纺工业的基础上,开始大力发展机械、化工等工业生产,从而建立了一批大中型国有企业,如无锡柴油机厂、无锡油泵油嘴厂(现威孚集团有限公司卜无锡压缩机厂等。这些大中型国有企业的建立,标志着无锡工业进入成熟时期,并成为现代工业的主要支柱。4 .工业发展的新生时期。20世纪70年代末,无锡抓住经济体制变革的良好契机,大力发展个体企业,特别是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创造了享誉全国的苏南模式”,它不仅动摇了

6、计划经济基础,而且显示了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因此,20世纪末无锡就已实现了经济由以农业为主体向以工业为主体转变,农村面貌由村落化向城市化转变,乡镇企业成为现代工业的新秀。在百余年的工业发展过程中,无锡留下了大量珍贵的遗产。这些工业遗产既是过去辉煌的见证者,又是无锡历史文脉和城市文化特色的展示,更是城市文化建设的宝贵资源。(二)无锡工业遗产的分布特征在漫长的近现代历史进程中,无锡工业遗产在时间、空间、行业分布上都呈现出独特的特征,印证了城市发展的轨迹。首先,在时间分布上近代民族工业遗产占有主体地位。无锡工业历史悠久,经历了工业文明的各个发展阶段。目前工业遗存有79处之多,其中近代民族工业遗存达到

7、31处,约占总数39.2%同时,许多民族企业自开办起一直延续至今,如中新三厂、开源机器厂等,它们不仅是见证工业文明的活”遗产,而且依然是相关产业的支撑,推动着城市的发展。其次,在空间上工业遗产主要呈带状分布于古运河两岸。无锡自出现近代工业开始,民族工商业大都沿京杭运河、古运河及相连水路分布,可以说运河是无锡近代经济发展的轴线和始发点。例如,无锡现已公布的34处工业遗产都位于运河两岸,呈带状分布,高度集中。再次,在行业分布上工业遗产形态丰富,其中轻工业遗产比重较大。无锡工业遗产几乎覆盖了我国工业化时期的大部分工业生产,形态多样。既包括对农副产品直接加工的轻工业遗产,又包括钢铁厂、压缩机厂等重工业

8、遗产,还包括名人故居、银行等工业建筑遗产。从数量上来看,重工业遗存为13处,仅占总数的16.5%;市政和工业相关类遗存为29处,占总数的36.7%;轻工业遗存为37处,约占总数的46.8%,呈现出轻工业遗产占主要地位的基本特征。三、无锡工业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无锡工业遗产历史久远,特征鲜明,具有重要的旅游价值。对其进行保护性旅游开发,促进历史记忆保存与现代社会建设的和谐统一,必将充分发挥它们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一)无锡工业遗产的价值分析1 .深远的历史文化价值。无锡一直是中国近现代工业发展的排头兵,见证了中国东部发达地区工业发展的基本历程。从茂新面粉厂、永泰丝厂等一批

9、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典型代表,到解放后的无锡柴油机厂、粮食机械厂等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再到红豆集团、海澜集团等乡镇企业,一系列不同年代的工业遗产,向世人生动地展示了无锡的工业化之路。同时,无锡工业遗产也体现了城市文化演变的历史特征。2 .浓厚的社会文化价值。无锡工业的发展历程风云迭起,其中民族工商业是在殖民资本”和官僚资本”的夹缝中起步并强大起来的。无锡工业遗产记录了民族企业家以及广大劳动者难以忘怀的人生,是城市中众多民众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基础。在近现代工业发展过程中,大多数企业家艰苦创业、开拓创新,创造了独特的工商文化,推动了无锡工业的发展。3 .丰富的科技文化价值。无锡工业遗产的科技文化价值主

10、要体现在工业建筑的材料、构造或施工工艺方面的创新。甲午战争后,无锡是长江下游地区最早产生近代民族工业的地区之一,由于当年的工业建筑受外国文化的影响较大,因此在建筑技术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止匕外,无锡许多工业遗产中都包含有民族实业家的大胆创造,其中对生产与组织方式的改革尝试将对后人产生一定的启迪,具有丰富的科技文化价值。4 .独特的审美文化价值。无锡工业遗产中典型的工业建筑、设计精巧的机器等,是近代建筑美学和机器美学的直接表现,能给人们带来愉悦享受。如无锡第二粮食仓库留下的圆筒粮仓建筑,高大雄伟,造型独特,色彩典雅,可作为曾经是粮食加工集中地的黄埠墩江尖地区的标志物,将给人们以强烈的震撼,具有独特

11、的审美文化价值。(二)无锡工业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作用1 .保护和延续城市文化脉络。工业遗产是在长期工业发展中逐步形成和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是城市生命历程中不可中断的链接。据统计,在无锡中报第六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名单中,工业遗产的比重约占43%,其中尤以传统工业和近代民族工业居多。这些大量的工业遗产,不仅是无锡人的历史记忆,也是无锡城市文脉延续的展示。借助旅游形式,开展工业遗产旅游,是对城市文化本质的认同,必将达到保护和延续城市文化的目的。2 .彰显城市文化特色。一座城市的特色和个性是城市竞争力的核心,而保护城市工业遗产、开发工业遗产旅游,是打造城市文化特色

12、和个性的最佳选择。回顾无锡工业遗产的保护过程,从无锡中国工业遗产保护论坛”的举办,到手捏泥人和手工紫砂陶艺中报成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再到无锡民族工商业博物馆的建立,都在无声地放大城市品牌,张扬城市个性,提升城市形象。这些工业遗产的保护又促进了工业遗产旅游的开发,更促进了无锡人文商标和城市名片的打造。3 .丰富城市文化建设资源。工业遗产资源通过旅游开发,可以转化为极具吸引力和经济价值的文化财富。例如,茂新面粉厂被改造成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惠山泥人厂设立为泥人博物馆、北仓门蚕丝仓库新建为北仓门生活艺术中心等,极大丰富了无锡的城市文化资源,并推动了城市旅游业、观光业等文化产业的发展,从而极

13、大地促进了无锡的城市文化建设。4 .提高城市居民文化素养。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说过:城市文化建设应以更加开放和融合的姿态,参与到社会生活中,与空间、环境和市民形成更强的互动体验,吸引更多的市民参与城市文化建设。无锡工业遗产具有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凝聚着前人的高尚情操、管理理念及聪明才智。对其进行保护性旅游开发,吸引城市居民参观游览,进行历史、科技、审美等文化教育,必将提高城市居民的文化修养,为城市文化建设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四、城市文化视角下工业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的基本对策(一)增强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意识目前,在城市化浪潮的冲击下,无锡拆迁翻建的规模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大量的近现代工业企业和遗

14、址也遭受一定程度的破坏。2008年,无锡棉纺织厂、协新集团、机床股份等一批百年老厂被迫退城入园”。在这些企业的改造搬迁过程中,由于未制定正确政策和采取有效措施,导致大批工业遗产被当作落后”的象征消灭”了。因此,要充分认识工业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对工业遗产进行调查,依法登记、建档,分类制定保护与利用方案。(二)注重挖掘工业遗产的内涵,凸显城市文化个性2005年的中国城市规划年会明确指出:城市面貌不应当是工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城市建设应持之以恒地继承当地文脉,努力打造独树一帜的城市品牌特色。工业遗产反映了无锡特定时期的建筑风貌和时代背景,是无锡诸多文化符号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无锡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应该深入挖掘工业遗产的文化内涵,积极打造工业遗产的旅游品牌,凸显城市文化特色。(三)注重旅游产品互补联合开发,发展城市复合文化游作为长江文化、黄河文化和太湖文化的结合体,无锡城市文化具有独特的文化内容,包括水文化、吴文化、红色文化以及工商文化等。将工业遗产旅游与其它文化旅游产品进行互补联合开发,不仅有利于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