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音乐欣赏课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_第1页
浅谈中学音乐欣赏课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_第2页
浅谈中学音乐欣赏课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_第3页
浅谈中学音乐欣赏课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_第4页
浅谈中学音乐欣赏课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科分类号 050401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本科学生毕业论文题目(中文): 浅谈中学音乐欣赏课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英文): Shallow talk Middle School music appreciation teaching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hinking 姓 名 杜沁人 学 号 200705304403 学 部 音乐学院 专业、年级 音乐学本科2007级 指导教师 杨清 2011年 5 月 5 日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诚信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

2、,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本科毕业论文作者签名:二一一 年 五 月 五 日一、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论文(设计)题目浅谈中学音乐欣赏课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作 者 姓 名杜沁人所属学部专业年级 音乐 学部 音乐学 专业 07 级指导教师姓名、职称杨清 副教授预计字数10000开题日期2010-12-24选题的根据:1)说明本选题的理论、实际意义2)综述国内外有关本选题的研究动态和自己的见解随着新音乐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

3、新课改给音乐教学带来了许多新的教学理念,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往枯燥、填鸭式的教学,进行学科的综合教学,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和发展。而在新课标的指导下,“以音乐为本”实施中小学新型音乐课堂这一重要的教学原则。在“新课程、新理念”的背景下进行教学创新,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能动性,真正科学、全面地把握音乐教育的价值,是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和努力实施的新课题。“创新”是素质教育的灵魂。而音乐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在音乐教育中,渗透德育、开发智力、促进初育都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作用。同样,在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品质。

4、都能起到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音乐教学中应不断扩展新知,创新教育教学模式,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鼓励学生在欣赏中发现、在活动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本人认为应该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以学生为培养、塑造、发展的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从而构建优化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新的教学模式。改革开放以来,一些国外的教育思想、观念和方法先后传人我国,在国外音乐教学法中,影响较深的有德国的奥尔夫教学法,匈牙利的柯达伊教学法和瑞士的达尔克洛兹教学法等,它们对于我国音乐教育的改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促进作用,也出现了一个时期的学习国外音乐教学热。国外音乐

5、教育体系的形成与发展,都是与其历史、国情、文化传统、民族特性密切相关的。近几十年来,所有国家的课程改革都贯穿了一个根本宗旨:把发展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作为参与地区竞争、国际竞争的重要保证。但冷静思考,虽然国外的音乐教育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但也不能照搬照抄。我国传统的音乐教育虽然有不足之处,但也有许多优秀的经验要继承和发现。况且,我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多民族民间的文化演延和广囊的中华大地产生和孕育了古老的文明,勤劳的中华民族在生产劳动中创造的许多脍炙人口的民族民间音乐是我们汲取不尽的音乐海洋。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几乎不约而同地发起了面向新世纪的教育改革。在中国,我国

6、教育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课程改革时代”,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建构一种对话、合作与探究的课程文化,努力把一种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课程奉献给新世纪的中国儿童”,制定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是这项工作改革中的重要内容。教师们通过学习和研究发挥其创造才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人想从新课标指导下的新型音乐课堂这一角度进行探讨和归纳。主要内容:以新型音乐课堂为中心,突出课堂改革与创新,师生互动,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培养与发挥,注重多方面自主评价,重视音乐实践和音乐创造。一、 调整教学角色,突出学生主体地位。1. 看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变“指挥棒”为“引导者”。2. 看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变“居高临下”为“平等相交”。

7、3. 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变“技巧性传授”为“艺术性指导”。二、 潜默教学目标,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三、 更新教学模式,拓展学生想象空间。四、 淡化教学考核,鼓励师生自主评价。研究方法:实验法。通过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尝试欣赏、活动、探究式教学,唤醒了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了封存的联想,开启了幽闭的心智。让学生在“欣赏”中发现、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智、在“探究”中创新,从而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质、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尝试成功的体验和乐趣中探究知识、创新思维、扩展能力。完成期限和采取的主要措施:第一阶段(2010年12月):进行论文选题,搜集材料,完

8、成开题报告。第二阶段(2011年 2 月):拟写论文,完成初稿并修改。第三阶段(2011年 3 月):完成论文的第二次修改。第四阶段(2011年 4 月):完成论文的第三次修改及装订工作。主要措施:1.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2. 查阅网上资料。3. 到学校进行实地考察。主要参考资料:1姚思源.中国当代学校音乐教育文献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2张前音乐美学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3郭声健.艺术教育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4冯伯阳.音乐作品欣赏导析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45吴斌普通中学音乐课程性质与基本概念J.中国音乐教育,2003 

9、60;   指导教师意见:签 名: 年 月 日开 题 报 告 会 纪 要时间地点与会人员姓 名职务(职称)姓 名职务(职称)姓 名职务(职称)会议记录摘要:会议主持人签名:记录人签名: 年 月 日指导小组意见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学 部 意 见负责人签名:年 月 日二、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评审表论文题目浅谈中学音乐欣赏课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作者姓名杜沁人所属学部、专业、年级音乐学部 音乐学专业 2007级指导教师姓名、职称杨清 副教授字 数10000定稿日期2011年5月中文摘要随着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的课程改革,新的音乐课程标准的颁布,给学校的音乐课程带来了全新的变

10、化。音乐欣赏教学是中学音乐教学领域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音乐教学当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改进和探索音乐欣赏教学的新思路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需要健康而积极的音乐欣赏课程。本文结合中学音乐课程的特点,从实际出发,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对如何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较系统、全面地阐述。全文共分四个章节。第一部分对调整教学角色进行了概述;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淡化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第三部分重点探讨了教学模式的突破;第四部分简要分析了教学评价工作。关键词(3-5个)中学音乐欣赏课;教学;创新思维;培养 英文摘要With the curriculum reform of the basic

11、 music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the promulgation of the new Music Curriculum Standard brings new changes to music course in schools. Music appreciation teaching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ontents in music teaching field of middle schools and it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music teaching. Ther

12、efore, it is important to improve and explore a new idea of music appreciation teaching and we need a healthy and positive music appreciation course. Combining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school music course, from set out actually, in line with the principle of theory with the practice of music

13、 teaching, how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creative thinking a systematic and comprehensive elaboration. The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four sections. The first part role in adjusting teaching are summarized; The second part mainly expounds desalt teaching mode and strengthen students' study i

14、nterest; The third part discusses the teaching mode breakthrough; The fourth part analyzes briefly the teaching evaluation.关键词(3-5个)Music appreciation middle school; Teaching; Innovative thinking; Training 指导教师评定成绩评审基元评审要素评审内涵满分指导教师实评分选题质量25%目的明确符合要求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体现学科、专业特点和教学计划的基本要求,达到毕业论文综合训练的目的。10理论意

15、义或实际价值符合本学科的理论发展,有一定的学术意义;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应用性研究中的某个理论或方法问题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实际价值。10选题恰当题目规模适当,难易度适中;有一定的科学性。5能力水平40%查阅文献资料能力能独立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归纳总结本论文所涉及的有关研究状况及成果。10综合运用知识能力能运用所学专业知识阐述问题;能对查阅的资料进行整理和运用;能对其科学论点进行论证。10研究方案的设计能力整体思路清晰;研究方案合理可行。5研究方法和手段的运用能力能运用本学科常规研究方法及相关研究手段(如计算机、实验仪器设备等)进行实验、实践并加工处理、总结信息。10外文应用能力能阅读、翻译

16、一定量的本专业外文资料、外文摘要和外文参考书目(特殊专业除外),体现一定的外语水平。5论文质量35%文题相符较好地完成论文选题的目的要求。5写作水平论点鲜明;论据充分;条理清晰;语言流畅。15写作规范符合学术论文的基本要求。用语、格式、图表、数据、量和单位、各种资料引用规范化、符合标准。10论文篇幅文科10000字左右,理科8000字左右。5实评总分 成绩等级 指导教师评审意见:指导教师签名: 说明:评定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实评总分90100分记为优秀,8089分记为良好,7079分记为中等,6069分记为及格,60分以下记为不及格。年下半年发生的全球经济危机,发展

17、速度有所放缓,交易额一度下跌。但是由于国家的宏观调控、经济刺激,充分挖掘出了中国的市场潜力,从 2010 年开始,电子商务市场从低迷中走出,以庞大的数据展现出了辉煌的姿态。 2010 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达到 38000 亿元,同比增值达到 52.3% ,其中 B2B 模式构成了主体, B2C 模式飞速提升、潜力无限,而 C2C 模式展现了维持状态; 2010 年 8 月中国网上购物人数达到 8165 万人,实际支付人数达到 6826 万人,增长率分别为 28.6% 和 26.4% 。所以中国电子商务网购的市场发展具有无限潜力和商机。 目前, B2B 交易模式依旧是电子商务的主要模式,从

18、评阅教师评定成绩评审基元评审要素评审内涵满分评阅教师实评分选题质量25%目的明确符合要求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体现学科、专业特点和教学计划的基本要求,达到毕业论文综合训练的目的。10理论意义或实际价值符合本学科的理论发展,有一定的学术意义;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应用性研究中的某个理论或方法问题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实际价值。10选题恰当题目规模适当,难易度适中;有一定的科学性。5能力水平40%查阅文献资料能力能独立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归纳总结本论文所涉及的有关研究状况及成果。10综合运用知识能力能运用所学专业知识阐述问题;能对查阅的资料进行整理和运用;能对其科学论点进行论证。10研究方案的设计能力

19、整体思路清晰;研究方案合理可行。5研究方法和手段的运用能力能运用本学科常规研究方法及相关研究手段(如计算机、实验仪器设备等)进行实验、实践并加工处理、总结信息。10p外文应用能力能阅读、翻译一定量的本专业外文资料、外文摘要和外文参考书目(特殊专业除外),体现一定的外语水平。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未来十年电子商务作为互联网服务业中的重要产业,在经济界享受“绿色行业、朝阳产业”之誉,具有“三新”和“三高”的经济特点。“三高”是指人力资本高含量、技术高含量和附加价值高;“三新”是指技术新、业态新、方式新。电子商务行业拥有全球化市场、连续性交易、低廉的成本、整合的资源等众多优点。运输流、人力流、信息流

20、、资本流“四流合一”的盛况是对整个电子商务核心行业价值链的总结。放眼世界,纵观全球市场,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电子商务的发展也不相同,在本就不平衡的境况下呈现出差距加大的趋势,出现了北美、东亚、欧盟“三国争霸”的局面。由于美国是当今世界电子商务发展最早的国家,其电子商务的发展相当的成熟,一直独领风骚,引领全世界电子商务行业的潮流。欧盟的电子商务虽然起步稍微晚一点,但是今年也飞速前进,进入了电子商务发达俱乐部。而东亚地区作为电子商务的新秀,具有庞大的市场潜力,最近几年的发展也相当的快速,即将进入全世界电子商务发达俱乐部。目前,全世界电子商务呈高速发展趋势。伴随着全球浪潮的来临,电子商务早中国的发展相当

21、强劲。但是,由于中国的经济版图整体状况,电子商务在中国的发展同样表现出梯形差距的情形,北上广属于发达地区,中部地区正在快速发展,而西部地区则比较落后。中国电子商务从2004年开始起飞并快速发展,到2008年这五年间呈现出市值高速增长的势头。由于实评总分 成绩等级 评阅教师评审意见:评阅教师签名: 说明:评定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实评总分90100分记为优秀,8089分记为良好,7079分记为中等,6069分记为及格,60分以下记为不及格。三、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答辩记录表论文题目浅谈中学音乐欣赏课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作者姓名杜沁人所属学部、专业、年级音乐学部

22、音乐学专业 2007级指导教师姓名、职称杨清 副教授答 辩 会 纪 要时间地点答辩小组成员姓 名职务(职称)姓 名职务(职称)姓 名职务(职称)答辩中提出的主要问题及回答的简要情况记录:会议主持人签名: 记录人签名: 年 月 日 答辩小组意见评语:评定等级: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学部意见评语:论文最终评定等级:负责人(签名): 学院(公章) 年 月 日学校意见评语:评定等级: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目 录中文摘要 1英文摘要 2第1章 绪论 3第2章 调整教学角色,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42.1 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变“指挥棒”为“引导者” 42.2 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变“居高临下”

23、为“平等相交” 52.3 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力,变“技巧性传授”为“艺术性指导” 6第3章 潜默教学目标,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7第4章 更新教学模式,拓展学生想象空间 104.1 创设情景,参与体验 104.2 设置问题,深入探究 114.3 情感体验,实践创造 124.4 发挥多个感知通道,引导学生由审美向创编升华 13第5章 淡化教学考核,鼓励师生自主评价 165.1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165.2 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 165.3 学生的自我评价 175.4学生对教师的评价 17结语 18参考文献 19致 17浙江省03版计价依据目前由"一个规则,三大系统,四部定额组成,其中三个系统

24、是指。 A标准定额消耗量系统B市场价格发布系统C计算机辅助与应用系统D浙江省造价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18"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浅谈中学音乐欣赏课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A协议书B通用条款C专用条款D工程量清单E中标通知书】随着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的课程改革,A,给学校的音乐课程带来了全新的变化。音乐欣赏教学是中学音乐教学领域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音乐教学当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改进和探索音乐欣赏教学的新思路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需要健康而积极的音乐欣赏课程。本文结合中学音乐课程的特点,A工程量清单综合计价法B传统工料单价法全文共分四个章节。第一部分对调整教学角色进行了概述;第二部分主要

25、阐述了淡化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第三部分重点探讨了教学模式的突破;第四部分简要分析了教学评价工作。综合测量法D概算定额法E工料测量法Shallow talk Middle School music appreciation teaching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hinkingDu Qinren(Musicology Class 0704Abstract :With the curriculum reform of the basic music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the promulgation of the new M

26、usic Curriculum Standard brings new changes to music course in schools. Music appreciation teaching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ontents in music teaching field of middle schools and it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music teaching. Therefore, it is important to improve and explore a new idea of mu

27、sic appreciation teaching and we need a healthy and positive music appreciation course. Combining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school music course, from set out actually, in line with the principle of theory with the practice of music teaching, how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creative think

28、ing a systematic and comprehensive elaboration. The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four sections. The first part role in adjusting teaching are summarized; The second part mainly expounds desalt teaching mode and strengthen students' study interest; The third part discusses the teaching mode breakthrou

29、gh; The fourth part analyzes briefly the teaching evaluation. Keywords :Music appreciation middle school; Teaching; Innovative thinking; Training 第1章 绪论随着新音乐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新课改给音乐教学带来了许多新的教学理念,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往枯燥、填鸭式的教学,进行学科的综合教学,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和发展。而在新课标的指导下,“以音乐为本”实施中小学新型音乐课堂这一重要的教学原则。在“新课程、新理念”的背景下进行教学创新,最大

30、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能动性,真正科学、全面地把握音乐教育的价值,是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和努力实施的新课题。第2章 调整教学角色,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新课程新理念的重要体现是:“以人为本”,“教育应关心人,尊重人,发展人”。从中我们能够深切地感受到学生才是教育的主体。要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要转换教学角色,把原来课堂上以教师教为主转换成以学生学为主,只有充分调动学生自觉积极地参与教育过程,才能激活他们的内在原动力,最大限度地把他们的创新思维的潜能发挥出来。教育的任何改革都要通过教师来完成。教师作为教育改革的中坚力量,其观念的转变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2.1 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变“指挥棒”为“引导

31、者”音乐艺术有着其丰富的内涵与外延,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艺术形式。由于年龄特征、个性差异、知识层次等因素的制约,学生们对音乐的喜好千差万别。在教学中,教师不应将音乐教育只局限于在“知识”、“学科”等狭窄的范畴内来理解,而应把“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的价值观视为根本,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的思想。丢掉传统教育中教师的绝对权威,洞悉学生的兴趣爱好,了解他们喜欢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并针对他们的兴趣爱好找准教学的切入点,因势利导,将手中的“指挥棒”变成引领学生去探索美妙的音乐世界的“引路石”。在这里教师不再是喋喋不休的说教者,学生不再是教师思想、情感的复制品;课程也不再是

32、纯粹意义上的单一的教材内容,相反,教师能够从学生出发、从学生学习音乐的角度出发,研究解决学生要学什么、怎样学等一系列问题;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也能积极地参与进来,愉快地学习。这样,教师和学生就都成了课程的创造者与开发者,成了最终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机结合体。12.2 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变“居高临下”为“平等相交”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对于学生来讲,最好的教师是在教学活动中忘记自己是教师而把自己的学生视为朋友、志同道合的那种教师”。的确,真挚的情感是不应有什么贵贱之分的,学生与老师一样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鉴于这种平等,鉴于音乐艺术情感表达本身所具有的模

33、糊性,对音乐艺术的感受与理解就不应该是绝对的,应该只是一种简单意义上的相加。所以,在教学中,教要乐于走下讲台,关注学生的每一分情感,倾听他们的心灵,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指责;多一些交流,少一些“命令”;多一些探讨,少一些灌输。惟有这样,学生才会变被动为主动,变接受为参与,我们的音乐课堂也才会成为-个充满情趣的、平等和谐的课堂。比如欣赏卡门序曲时,我让学生自己讲一讲他们知道的有关歌剧卡门的内容、音乐、舞蹈、舞台、服装等等,让他们讨论、发言、争执。然后我引导讲述内容,引出教材,欣赏卡门序曲的音乐。让学生比较自己与教师讲述,林在安:汉族,1971年10月生,浙江省泰顺县人。1995年毕业于浙江教育学院

34、音乐系,本科。现任教于浙江省泰顺县第一中学,同时担任泰顺县政协委员、青联常委、音协理事的故事,配乐有哪些异同。这样就使学生始终以积极多变的思维参与教学,不仅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还提高了学生的音乐鉴赏力和音乐表现力。2.3 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力,变“技巧性传授”为“艺术性指导”审美是完美人性的闪光,审美活动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爱人类、爱自然、爱自己、爱生活的过程。人在审美中,往往把自己最善良最美好的情感,尤其是爱的情感赋予给了审美对象。审美意义上的“爱”不同于其他的道德意义上的爱,它更丰富,更具有广泛性和深刻性。一个具有丰富爱心的人必然是审美感受最丰富的人,反过来,一个审美感受越是丰富的

35、人,他越是具有丰富的爱心;一个充满爱心的人必然是美的人,一个充满爱的社会必然是美的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说,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爱心,比培养学生技术上的才能更重要。“技术”教学是短暂的,是容易生疏甚而遗忘的;而“艺术”教学给予学生的则是永恒的,是能让学生终生受益的。音乐教育首先并不完全是为了培养音乐家,而首先是为了培养人。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避免那种生硬的、繁难的技巧技能性训练,而应从学生出发,多为他们营造一些发现美、创造美的自由空间,以激发起他们热爱美、传播美的热情,从而使美能在学生的心灵中生根、发芽、成长、壮大。2第3章 潜默教学目标,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新课程一改传统的做法,没有明确要求课文

36、重点、要掌握的知识要点以及背景知识等,教师可以自己拟定教学目标。音乐课堂教学在发生变化,不再是沉闷的,单调的,固定在教室内,以教师传授的单一模式,变的更加活跃、宽松。对学生来说,音乐首先是生活而不是学科,让音乐充满生活,让生活充满快乐,这不仅仅是学生的愿望,也是我们所有人的美好愿望。这恰恰是音乐学科和其他学科的一个很重要的区别。因此,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逐步培养对音乐的感情,是基础教育阶段音乐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终身教育在音乐教育中的最好体现。当然,兴趣和爱好的培养不是指一般性的接触,而是通过正确的音乐教育逐步建立起高雅、健康的兴趣和爱好,这其中必然包含着表现技能和欣赏能力的逐步提高和发展。

37、莎士比亚说: “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只有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才能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所学的音乐上来,从而使他们产生自己的想法,才能创新。课堂上学生能不能集中注意力,专心听教师讲授,能否乐意地去接受新的知识,并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开展一系列的学习活动,自觉地完成教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关键在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近年来,随着我国与世界音乐文化交流日益加深,世界各国著名音乐艺术团体不断来华演出,人们对高雅的交响乐和著名音乐家的作品已开始产生浓厚的兴趣,每年元旦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已成为文化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在此大环境中,我们如果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适时的音乐欣赏熏陶,就能使学生在

38、获得音乐体验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用故事导入,如柴可夫斯基如歌的行板的创作轶闻,使学生对作曲家的身世和创作风格产生兴趣,然后开始整体欣赏(初听,分段探索欣赏,更完整欣赏(复听,最后再介绍作者及乐曲背景。使学生达到理解音乐,得到初步审美体验的目的,让学生从接触世界名曲活动中,打破外国音乐,尤其是名曲名品神秘论,对世界文明成果之一的外国音乐作品有所了解。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通俗歌曲正以其个性化、大众化、商业化的特点而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在日常生活中,通俗歌曲已经成了不可缺少的部分。作为音乐教师,我们应该正视通俗音乐在社会及生活中的

39、地位,根据学生的年龄和文化素养,撷取一定数量的优秀通俗歌曲进入课堂,积极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鉴别力,使其树立正确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激发学生对学习音乐的兴趣。由于通俗歌曲多运用附点、切分、弱起节奏,与其用学生不太了解的艺术歌曲做范例,倒不如选用学生喜闻乐见的通俗歌曲示范。在通俗歌曲中很多是以爱情为主题的,但也有很多歌唱了其他的美好情感。如鲁冰花、常回家看看都歌唱了母亲与亲情;又比如祝你平安、爱的奉献等歌曲唱出了人与人之间应如何真诚真心的相处;通过欣赏此类歌曲,让多为独生子女的学生会关心他人,懂得做人的道理。另外,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加入北京欢迎你、感恩的心、春天的故事、我的中国心等歌曲的欣赏,能

40、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这些歌曲旋律或高亢明亮或优美流畅,歌词或表达了爱国情感或歌颂了我国在新时期取得的新成绩,在歌声中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其爱国热情,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通过这样的欣赏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力及掌握知识的程度。健康、优秀的通俗歌曲的教育作用已经被人们所认同,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通俗歌曲的商品化、流行化等特点,有些歌曲不可避免地在创作中带有庸俗、腐朽的倾向,或者靠在演唱中声嘶力竭、有气无力等怪异的表现来吸引听众,这些糟粕都应该在进行欣赏教学之前加以剔除。只要我们当好学生的指路人,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使学生在流行通俗的潮流中不随波逐流,就一定能使学生在音乐的世界

41、中自由翱翔,受到良好的艺术启蒙教育,茁壮成长。第4章 更新教学模式,拓展学生想象空间新课程强调教材只是一种材料和资源,一种帮助学生学习的工具,课后的问题和作业的设计具有开放性,答案多是非唯一的,不确定的,这样做就是为了促进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化思考,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去思考。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每个人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也是有所不同的。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抓住学生的个性,给他们想象的空间,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 4.1 创设情景,参与体验构建创设情境,参与体验教学模式,是以引导学生感知美、体验美、理解美、表现美为目的的一种教学模式。“参与”是指在课堂上师生以平等的身份参与教学活动

42、,共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体验”是指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中,产生主动的直接的亲身的感悟、体会和反映。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和体验是学生创造性思维激发的前提条件。教师可以根据作品的内容形式,与文学、美术、舞蹈等多种形式整合,师生共同创设一个与音乐作品相符合的情景。提倡利用多媒体教学网络,给学生创设一个图、文、声、像并茂的教学情境。例如:欣赏古筝曲渔舟唱晚,乐曲所表现的江南水乡,夕阳西下,渔舟满载归航,江面歌声四起的动人画面,通过多媒体创设出夕阳下湖面波光粼粼,渔夫架舟归来,两岸垂柳轻拂,渔歌互答,若远若近,此起彼伏的动人美景。这愉快的歌声、迷人的景象,使学生有种未听曲调先有情的感受。这时候再仔细欣赏古

43、筝多种技巧(如上下滑音、揉弦、花指等演奏出的渔舟唱晚,同学们就有身临其境之感,很容易体会到作品所表现的内容和画面,并得到美的感受。再如:欣赏作曲家斯美塔娜(BedoiehSmetana, 1824一1584捷克作曲家的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第二乐章沃尔塔瓦河时,可以创设一种美的情景:伴随“引子”那似山泉潺潺而流的美妙音乐,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在黑板上画出两股小溪,绕过森林,汇成沃尔塔瓦河。同时深情朗诵:“它穿过庄稼地,饱览丰盛的收获。在它两岸旁边,传出了村庄里婚礼的欢乐声。月光下”此情此景深深感动了学生,于是有的学生主动到黑板前,补画上了鲜花、草地、小鸟等,由此汇成了一幅碧水、青山、森林、村庄、绿地、

44、鲜花组合的画面,让视觉、听觉共同拨动着学生情感的“琴弦”,使学生完全陶醉在乐曲所蕴涵的美妙意境之中,并促进其很快理解了作者对祖国无限热爱的情感,收到了由感官欣赏上升到理性欣赏的教学效果。4.2 设置问题,深入探究古代教育家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所以,设置疑难,以疑启思,是发挥学生在学习中主体作用的有效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当学生对音乐作品经过初听的简单体验后,教师随即进行音乐作品的分析和比较,设置问题并进行有价值的提问,启发学生思考和自我领悟。比较时,可以以小组为单位,也可以以班级为单位展开讨论。例如:摇篮曲一课的教学,学生在欣赏完两首摇篮曲:一首由舒伯特(FranzSChu

45、bert,l797一1828奥地利作曲家作曲,一首是东北民歌之后,我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两首摇篮曲的异同,学生们发现:两首摇篮曲的共性是结构简洁,短小抒情,速度徐缓,曲调优美静谧,旋律平稳流畅,但由于调式不同,音乐风格也就截然不同。接着,请同学们欣赏钢琴独奏摇篮曲(贺绿汀曲,边欣赏边思考摇篮曲作为一种器乐体裁和歌曲有什么不同。学生们惊喜地发现器乐演奏的摇篮曲,音域比声乐曲宽,结构比声乐曲大。通过对上述同一题材,不同国家、不同风格、不同体裁作品的分析比较,最后请学生们总结中外摇篮曲的不同点,把整堂课推向了高潮,学生们思维异常活跃,大家各抒己见,集思广益,取长补短这一环节,很好地深化了学生的感性认识,

46、拓宽了学生的音乐视野,发展了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在音乐欣赏过程中,教师设疑摆惑要难易适度,生动有趣,要有画龙点睛之效。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敢于质疑问难,把自己置于积极的位置去思考、去探索。教师给学生创设一种宽松民主的氛围,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引向探索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环境中,使其敢想敢说,敢创新。4.3 情感体验,实践创造音乐是情感艺术。音乐教育的艺术,实际上是情感的感染力。要让学生真正走进音乐,融入音乐,则必须通过各种音乐实践活动来感知音乐,通过对音乐的各种形式的情感体验,逐步使学生认识音乐的基本要素和表现手段。例如:让一位同学介绍一首他认为最好听的音乐,通过这一实践活动,从中获

47、得表现音乐的极好机会,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能力,拓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情到深处想歌之,歌到深处想舞之。手舞足蹈,自由欢歌起舞,即兴创作、编词、编曲、编动作、创编画,尽展其能,使学生创造潜能得到发挥。还可让学生通过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受,用讨论、演讲、表演、创编等不同形式,各抒己见,各展所能。例如:在欣赏保卫黄河和游击队歌这两首歌曲时,由于时代背景和思想内容都很接近,我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分析主题及乐曲的特点和演唱的情绪。有的认为这两首歌曲都反映了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坚强决心;有的认为,这两首歌曲演唱力度上有些不同,游击队歌力度处理较弱,表现游击队员神出鬼没,声东击西

48、灵活勇敢的一种英雄形象。保卫黄河则是气势磅礴,声音一浪高过一浪,表现一种后继有人,全国人民为保卫祖国无所畏惧的情景。有的认为这两首歌曲的特点是强弱分明,节奏感强,演唱时要反映出游击队员铿锵有力、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精神面貌。在学生大胆想象、踊跃发言的基础上,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从以前电影、电视中看到的游击队员的形象创作一个舞蹈片断。学生几个一组,边唱边创,有的想到了游击队战士握着枪、拿着刀、猫着腰行军的情景;有的以左右串场象征着游击队在灵活作战;有的设计了射击、骑马、挥刀等动作,还有的对演唱进行由远及近、由弱及强的艺术处理。这样人人参与编排、个个动脑创造。4.4 发挥多个感知通道,引

49、导学生由审美向创编升华音乐欣赏就是要学生“动”起来,“钻”进去,为学生创设高度想象和自由的环境。例如,在给学生欣赏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时,我让学生欣赏俄罗斯著名画家列宾的名画伏尔加河纤夫,以及观看男声合唱伏尔加船夫曲的光盘,通过视与听结合,使学生产生联想与创造,并分析出作曲家运用什么音乐要素来表现伏尔加船夫套着纤索、拖着沉重的船只由远而近又由近而远,甚至消失的艺术形象。最后,还可以启发学生按照另一首俄罗斯民歌二套车的内容和音乐特点,创作一幅像伏尔加河纤夫一样的图画。虽然学生不能像著名画家列宾画的那么好,但却能发挥他们的创造能力。再如欣赏教材梁山伯与祝英台一课,曲作者撷取了梁祝故事中的:草桥结

50、拜、英台抗婚、坟前化蝶三个主要情节,相应通过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三大部分分别加以表现,融抒情与戏剧性为一体,通过小提琴与管弦乐队的交响奏鸣,生动地叙述了这个古老而美丽的传说。音乐语言是抽象的,为了强化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可借助于画面向学生提供信息源:和煦的春光、清脆的鸟语、盛开的桃花、清粼的湖面草桥结拜;阴暗的天空、凋零的树木、哀戚的孤鸣英台抗婚;凛冽的寒风、纷飞的大雪、绝望的哀嚎坟前化蝶。给学生一个初步的感知过程,让学生结合音乐去观察、去想象,再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画面场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在欣赏教学中还必须重视教学策略,例如,提供自由、民主的教学气氛,让学生积极而毫无拘束地参与教学活动;

51、对学生发表的意见,包括幼稚荒诞的意见,延迟评价;用开放性的而不是只有唯一正确答案的问题提问,引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和积极想象;允许学生独立地学习和工作;容忍学生的错误和失败;在评价上,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求异创新和直觉猜测等。大量实践证明:在民主、自由的支持性的环境与气氛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将得到健全的发展;相反,在压抑或是过于散漫的气氛中,学生将缺少自由思考、反思与批判的思维空间。这样,就会极大地阻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4总之,音乐欣赏课在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思想,以师生共创教学情景,学生积极参与体验探究创造的新教学模式中,使学生亲身参与到音乐欣赏的过程中来,让他们展开了创造思维的翅膀。唤醒了沉

52、睡的潜能、激活了封存的联想、开启了幽闭的心智。让学生在“欣赏”中发现、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智、在“探究”中创新,从而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尝试成功的体验和乐趣中探究知识、创新思维、扩展能力。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人的想象力是无穷无尽的,想象力可以创造出世上最美的东西,拓展学生的想象力,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最有效的途径。第5章 淡化教学考核,鼓励师生自主评价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领域中进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长期以来,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观念制约着教师,“一言堂”式的评价成为主要的课堂评价形式,学生的个性与创造力也在死板的课堂教学评价中消失殆尽。近几年来,音乐的教学改革己逐步深入,音乐教师也应在教学改革中冲破旧框框、旧观念的束缚,学习并施行先进的教学理念。下面来谈谈笔者的浅见。5.1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针对学生们喜欢上音乐课,却不敢表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