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1生活中的图形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新教材几何教学的第一节课,通过学生身边的现实生活中 的实物,让学生感觉图形世界丰富多彩。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 程.激发学生学习几何的热情.0无需对具体定义的深刻理解,只要学生能用自己 的语言描述它们的某些特征。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在具体情境中认识立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球体。并能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的某些特征。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初步感受点、 线、面、体之间的关系。能力目标:让学生经历“几何模形 一图形一文字”这个抽象过程,培养学生抽 象、辨别能力。情感目标: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激发学习几何的热情。教学重点:经历从现实世界中
2、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感受点、线、面、体之 问的关系。教学难点:抽象能力的培养,学习热情的激发。教学方法:引导发现、师生互动。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身边的实物等。教学过程:一、合作学习1、问题1:我们已学过的或认得的存有哪些几何体?(学生讨论、交流)问题2:你能举出一些在日常生活中形状与上述几何体类似的物体吗?(学生讨论、举例)2、课本中P162中的合作学习(教师可多举一些平面与曲面的实例让学生感受、辨别)特别指出:数学中的平面是可以无限伸展的议一论1、P163课内练习12、P163课内练习2师生讨论指出:线与线相交成点,面与面相交成线。3、 想一想:观察下图,你发现什么?师生讨论4、 议
3、一议:日常生活中的哪些事物给人以点、线的形象。指出:日常生活中点与面只是相对的一个感念。 如:在中国的地图上, 北京是一个点;而在北京市地图上,北京是一个面。5、 活动探究:P164课内练习36、 应用拓展:给以给定的图形、一” (两个圆、两个三角形、两条平行线) 为构件,尽可能多地构思独特且有意义的图形, 并写上一句贴切、诙谐的解说词。 如图就是符合要求的一个图形。你还能构思出其他的图形吗?比一比, 看谁想得 多。7、 议一议:本节课有什么收获?布置作业7.2线段、射线和直线【教材分析】本节是以现实背景为素材,在以往学习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基础上, 给出了它们的表示方法,并让学生通过探究,体验
4、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性质。同 时在情感上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数学感情。【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了解线段、射线、直线等简单的平面图形;通过 操作活动,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等事实,积累操作活动经验。让学生经历观察、思考、讨论、操作的过程,培养学生抽象化、符号 化的数学思维能力,建立从数学中欣赏美,用数学创造美的思想观念。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能够主动参与教师组织的数学活动。【教学重点】线段、射线、直线的符号表示方法。【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学会一些几何语言,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方法】引导发现、尝试指导以及学生的互动合作相结合。【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或
5、图片),三角板,窄木条,两个激光笔灯。 学生:直尺,几枚图钉,薄窄木条或硬纸板条。【教学设计】-、认识图形活动内容和步骤:铁轨射线和直线的有关知识。1、看一看,观察美丽的图片,从数学角度阐述你观察到的与数学有关的事 实,尽可能用数学词汇来表达输油管道(利用两个激光还有那些物体可以近似做线段、射线和极光2 、想一想,交流小学学过的线段、 笔灯演示线段、射线和直线的不同)3、找一找,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直线?(让同学们积极发言,尽量让他们举出尽可能多的例子。) 之后教师板书课题7.2线段、射线和直线4、连一连,请你把左边对图形的描述和右边相应的图形用线连起来:以A为端点,经过点B的射线 连2$A,
6、 B两点的线段经过A, B两点的直线、表小图形 活动内容和步骤:(教师画出两条长短不一的线段) 1、如何表小2条不同的线段呢?(根据线段的特征,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征集各类结果最后适当加以补充引导说明表示方法)2、如何表示射线呢?3、直线又该怎样表示?4、做一做、比一比用两种方式分别表示图中的两条直线。O P、已知点Q (如图),画线段PQ射线OP和直线POQ图中的几何体有多少条棱?请写出这些表示棱的线段。请写出图中以O为端点的各条射线。、合作学习(四人一组)活动内容和步骤:1、画一画经过一个已知点画直线,经过两个已知点画直线, 2、做一做可以画多少条?可以画多少条?如果你想将一根细木条固定在墙
7、上,至少需要几枚钉子?3、想一想:由此得出什么结论?(小组讨论完成三个问题,通过操作使学生发现直线的一些性质,的空间观念,思考归纳总结出结论:4、做一做经过刨平的木板上的两个点, 样的墨线,请说出其理由。5、比一比各组试再举一个在日常生活中, 例?四、学生小结后教师整理成表1、“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培养学生。)能弹出一条笔直的墨线,而且只能弹出一条这能反映“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的实图形名称图形表示法端点个数直线m-*AB直线AB ( BA)或直线m没有射线AB射线AB一个线段aAB线段AB ( BA)或线段a两个2、直线的基本性质: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五、图片欣赏构成这两幅美
8、丽图案的是曲线吗?六、布置作业课本167页作业题A组,B组。C组为选做题1、 3线段长短的比较第一课时2、 教学目标1、掌握比较线段长短的两种方法2、会用直尺和圆规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3、理解线段和、差的感念及画法4、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并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3、 教学重点线段长短的两种比较方法4、 教学难点对线段与数之间的认识,掌握线段比较的正确方法5、 教具准备四支筷子(三红一绿,长短不一)、投影片、圆规、直尺6、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教师:老师手中有两只筷子(一红一绿)如何比较它们的长短?学生:先移动一根筷子,与另一根筷子一头对齐,两根棒靠紧,观察另一头的位置,多出的较
9、长。教师:比较长短的关键是什么?学生:必有一头对齐教师: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方法吗?学生:可以用刻度尺分别测出两根筷子的长度,然后比较两个数值教师:我们可以用类似于比筷子的两种方法来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二)新课教学让学生在本子上画出AB、CD两条线段。(长短不一)“议一议”怎样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比较的过程,然后教师边演示边用规范的几何语言描述叠合法:把线段AB、CD放在同一直线上比较,步骤有三: 将线段AB的端点A与线段CD的端点C重合 将线段AB沿着线段CD的方向落下 若端点B与端点D重合,则得到线段AB等于线段CD,可记做:AB=CD (几何语言)若端点B落在D内
10、,则得到线段AB小于线段CD,可记做:AB<CD若端点B落在D外,则得到线段AB大于线段CD,可记做:AB>CD如图1CD Cn C :.、;AB AB DADB(注:讲此方法时,教师应采用圆规截取线段比较形象,还需向学生讲 明从“形”角度去比较线段的长短)度量法:用刻度尺分别量出线段 AB和线段CD的长度,再将长度进行 比较。总结;用度量法比较线段大小,其实就是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从“数”的角度去比较线段的长短)“做一做” Pl68(1、2 (采用接龙形式回答)(注意:2 (2)可先让学生观察,再回答。说明“眼见不一定为实”的道理,培养严谨的推理习惯)“想一想”问题一:已知线段a
11、 (如图2),用直尺和圆规画一条线段,使它等于已 知线段a。a图 2:0°先让学生自己尝试画,然后教师示范画图并叙述作法,让学生模仿画图。画法;先作一条射线AC 用圆规量取已知线段a的长度在射线上截取AB=a ,线段AB就是所求的线段(注意:要求学生不必写画法,但最后必须写好结论)问题二:已知线段a、b,画一条线段c,使它的长度等于已知线段的 长度的和。同样让学生自己先画,可以请一位学生板演。教师总结,讲规范的步骤,同时指出线段和的感念(强调;线段的和指的是线段的长度之和)变式:画一条线段d,使它的长度等于已知线段的长度的差。由学生自己讨论合作完成,教师作评价。“做一做” P170课
12、内练习1、2课外题:(有时间可选做)做一个三角形纸片,你能用几种方法比较线段 AB与线段AC的 长短?谈谈收获:(由学生总结)线段长短比较的两种方法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线段的和、差的感念及画法作业:作业题P170 (B组视学生定,可选做) 板书:1、线段长短比较的方法:叠合法:(形)C4A问题1:问题2:DB -AB=CDCAB DAB<CDCAD BAB >CD度量法:(数)(板演处)2、线段和、差: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理解两点间距离的感念和线段中点的感念及表示方法2、学会线段中点的简单应用3、借助具体情境,了解“两点间线段最短”这一性质,并学 会简单应用4、培养学生交流
13、合作的意识,进一步提高观察、分析和抽象 的能力二、教学重点线段中点的感念及表示方法三、教学难点线段中点的应用四、教学用具:投影片、刻度尺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线段长短比较的两种方法(二)感念分析1、线段性质和两点间距离“想一想”出示课本图片,从上面的两个事例中,你能发现有什么共同之处?(可让学生稍作讨论后回答)学生:选择直路,路程较短让学生在黑板上画出图7-18 (见课本),从A到B的几种 路线,并用红色粉笔标出最短的路线教师:你是怎样比较出最短的路线的?学生:利用观察、测量根据学生的画图,师生共同总结出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两点之间的距离:两点之间的线段的长度
14、叫做这两点之 间的距离。要强调两点之间的线段的长度叫两点间的距 离,而不是两点间的线段,线段是图形,线段的长度是 数值。教师:”两点间线段最短”的性质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较广, 你能否举一些例子?学生:从A到B架电线,总是尽可能沿着线段 AB架设 等。2、线段的中点请按下面的步骤操作:(学生做)在一张透明纸上画一条线段AB对折这张纸,使线段AB的两个端点重合把纸展开铺平,标明折痕点C如图1教师:线段AC和线段BC相等吗?你可以用是么 方法去说明?学生1:用刻度尺测出它们的长度,再比较学生2:用圆规测量比较教师:象图1这样,点C把线段AB分成相等的两条 线段AC与BC,点C叫做线段AB的中点。用 几
15、何语百表小:AC=BC=1/2AB( 或AB=2AC=2BC )教师:刚才用折纸的方法找出 AB的中点C,你还能 通过什么方法得到中点C呢?学生:用刻度尺去量出AB的长,再除以2,就得到点 C (让学生板演)填空:如图2已知点是线段的中点,点是线段的中点,(1) AB= BC(2) BC=AD (3)BD= AD “想一想”如图3,点P是线段的中点,点C、D把线 段AB三等分。已知线段CP的长为1.5cm,求 线段AB的长。可让学生讨论后再作答(教师可作如下分析:如果能得到线段CP与线段AB之间的长度比,就能求 出线段AB的长。)由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完成。解:; 点P把线段二等分,AP=PB=
16、1/2ABV 点C、D把线段AB三等分,AC=CD=DB=1/3ABAP - AC=1/2AB 1/3AB=1/6AB, 即CP=1/6ABAB=6CP=6 X 1.5=9cm即AB的长为9cm7.4角与角的度量教学目标:1、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理解角的有关概念,认识角的表示,认识度、分、秒,并会进行简单的换算。2、通过实际操作,体会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3、通过在图片、实例中找角,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能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教 学问题,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重点与难点:重点:角的概念及表达方法;难点:角的准确度量与换算。课前准备:多媒体图片、三角板、量角器、计算器、木
17、圆规。板书设计:7.4角与角的度量1、角的定义(2种) 2、角的表示方法3、角的度量4、例题1、例题2、例3教学过程(设计)1、角的定义:(1)教师在黑板上演示角的画法,边画边让学生观察,学生观察后给出角的定义。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师板书角的定义:角是由两条有公共端点的射线所组 成的图形。播放多媒体课件:观赏有钟、剪刀、足球运动员射门的角度,教学顶端、体 操运动员做动作等画面,使学生对角有进一步的理解。提出问题:观赏画面,提出画面中的角,举出生活中的实例。(学生四人一组,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互相交流,最后小组选派代表回答问题。)(2)教师演示木圆规得出角的运动定义:角也可以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
18、点旋转而成的图形。(并叫生举例子)2、角的表示方法:角用符号:表示,读作“角”,通常的表示方法有:(1)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如图 7-21的角表示为/ ABC (或/CBA),中间字 母B表示端点,其他两个字母 A、C分别表示角的两边上的点。AC图 7-21图 7-22(2)用一个数字或希腊字母(如a、B、丫)表示,如图7-22中的角分别可表示为/ 1、/ a、/ B等。(注意读法)/1/B/ BCE/ACB/BAC/ABC4、从角的运动定义出发,得到平角、周角的定义。(3)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也可以用角的顶点字母表示,如图7-21中的/ABC 可用/B表示,图7-22中的/ AOC能用/
19、O表示吗?为什么? 3、做一做:(巩固练习)P175,填表:B OO(B)平角周角图 7-23(注:没有特别说明,本书只讨论大于 0。且小于180。的角)5、合作学习:观察图7-24中的量角器,并讨论下列问题:(1)量角器上的平角被分成多少个1。的角?(2)先估计图7-25中,/ A和/B的度数,再用量角器量一量,在测量中,你 遇到哪些问题?在测量角时,有时以度为单位还不够,我们需要用比1°更小的单位,称之为分和秒,把1°的角等分成60份,每一份是1分,记做1,把1分的角再等1一分成60份,每份就是1秒,记做1",即1 =60' 1'=(6o )1
20、周角=3601'=60"1一二 。1"=( 60-)'1 平角=1806、例1:用度、分、秒表示:48.32°例2:用度表示:300 936"例 3:计算:180° (45° 17'+52° 57')7、课堂练习:P177 1- 48、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由学生来完成)9、布置作业:P177作业题15 思考题7.5角的大小比较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既是对“角的测量”内容的拓展,也是今后几何学习的重要基 础。教学中从实际出发,注重学生的合作交流,从活动中积累经验和知识。教学目标
21、【知识与技能】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丰富锐角、钝角、直角及大小的认识。学 会比较角的大小,能估计一个角的大小,在操作活动中认识角平分线,能画出一 个角的平分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通过角的测量、折叠等体验数、符号和图形是描述现实 世界的重要手段。 教学思考通过实际观察、操作体会角的大小,发展几何直觉。 解决问题能用符号语言叙述角的大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与难点重点:角的大小的比较方法难点:从图形中观察角的和、差关系。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板、量角器、乐清地图二、教学设计(一)引入:多媒体展示乐清地图(1)请同学们把我市的五大集镇(介绍)中的任何两个集镇之间都用线段连接, 并用字母标出
22、各个集镇。(2)教师任选其中的两个角并提问:你能比较出这两个角的大小吗?你是怎样比较的?说明:由学生探讨出角的大小比较的一种方法测量法。(二)新课1、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角的大小的比较。刚才同学们已经探讨出一种方法:测量法(板书)现在请大家看老师手中的一副三角板(各指出每个三角板的一个锐角): 你还能想出其它的方法比较出这两个角的大小吗?说明:由学生动手操作探讨出叠合法的比较过程, 教师总结并板书出此方法的名 称若两个角能完全重合,你们说说这两个角的大小有何关系?(相等)2、利用三角板提问:你们能告诉老师这三个内角各属于什么角?(锐角、锐角、 直角)在小学里大家还学过哪些角?(钝角、平角、周角)谁
23、能告诉我这 5种角是怎样 判别的吗?说明:由学生根据小学的知识进行回顾总结,然后教师利用多媒体显示下列内容:锐角:02/口 <90°直角:/a=90。角的分类-钝角:90°<Ncc <180°平角:Na =1801周角:3-60 =360©注:解释课本179页的注释3、重新展示乐清地图。请同学们猜想一下刚才图中得到的角,它们分别属于什 么角?你能比较出这些角的大小吗?由学生小组合作完成4、下面请大家各自在纸上任意画一个/ 你们发现了什么? (/ AOC=/BOC) 像刚才这条折痕,它是由角的顶点出发, 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角平分线。说明:
24、板书定义及几何语言描述强调BOA,再完成书上的做一做。把原来的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 那么这“射线”问:你们能用量角器画出一个角的角平分线吗?下面请大家完成课本180页的课内练习2 (学生板演)5、出示:课本例2的图7-31 ,(1)根据图形填空:=/ DBA-/ DBA= / DBC+ / DBC=/ DBP-/ DBP+/ABC-/ABD=(2)变式:I:如图若/ ABC=90o, /CBD=30o,你能求出哪些角的度数?H :若在I的条件下再添上BP平分/ ABD ,你还能求出哪些角的度数?6、探究活动:利用一副三角板,你能画出哪些度数的角?说明: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后,教师再利用多媒体动画逐
25、一演示过程及结论:15。30 o 45。60。75 o 90 o 105 o 135 o 150。180 q(三)知识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学生回答)(三)布置作业:课本181页作业题7.6 余角和补角.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两个角互为余角和互为补角的概念,2、使学生理解互余与互补的角的性质3、学会运用类比联想的思维方法思考, 并初步学会用代数方法,(主要是列 方程)解决几何问题.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算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使学生掌握两个角互为余角和互为补角的概念, 和使学生学会用设未知 数的方法解决几何中的计算题是重点,余角和补角的性质是难点。
26、.教学设计:合作学习 先观察如图,/ 1+/ 2与Rt/AO球目等吗?你是怎样判断的?BA再观察如图,/ a+/ B与/AO评目等吗?你是怎样判断的?(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方法:可以测量,也可以剪下来拼等等,学生的方法只要合 理就应鼓励)教师用多媒体演示/ 1+Z 2与Rt/AOBl合,再移动一角,问/1+/ 2与Rt/AOB 相等吗?同样/ a+/ B与/AOE®合,再移动一角,问/ a+/ B与/AOBf等吗?通过上面的演示,我们看到有时两个角的和是 90° ,有时两个角的和是180 也就是两个角之和正好成一直角,或两个角之和正好成一平角,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给出两个新的概
27、念:1 .互为余角定义:如果两个锐角的和是一个直角,那么这两个角互为余角.简 称互余.用数学式子表示为:因为/ 1 + 7 2=90° ,所以/ 1与/2互余.反之, 因为/1与/2互余,所以/ 1+/ 2=90° .2 .互为补角定义:如果两个角的和是一个平角,那么这两个角互为补角.简 称互补.用数学式子表示为:因为/1 + /2=180。,所以/ 1与/2互补.反之,因为/1与/2互补,所以/ 1+/ 2=180° .做一做(及时巩固)(1)试举出互余、互补角的例子.(2)30 0与60°是互余的两角,能说30°是余角吗?(要特别向学生指出
28、:互余与互补角是研究两个角的关系,单独一个角不能 说是余角或补角,就像称呼两兄弟一样,而且不会随位置的改变 )(3)若一个角为35° 35' 35,写出它的余角和补角.解:35° 35' 35 的余角为 90° -35 ° 35' 35 =54° 24' 25 .(在计算过程中将90°写为89° 59' 60,再与35° 35' 35相减较为方 便)350 35' 35 的补角为 180° -35 ° 35' 35 =144
29、6; 24' 25 .(在计算过程中将180°写为179° 59' 60,再与35° 35' 35相减较为 方便,也可以将35° 35' 35的余角再加上90°就是35° 35' 35的补角.)(4)如图,点O为直线AB上一点,ZAOC = Rt/OD是zBOCft的一条射线。 图中有哪些角互补?有哪些角互余?说明你的理由。画一画 想一想如图:已知/ AOC作出它的余角和补角.(只要满足条件的角都可以)问:从中发现了什么?(进行小组讨论)师生共同总结出:同角的余角相等同理可推出:同角的补角相等再
30、问: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它们的余角和补角有什么关系?由此得到补角和余角的性质: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注意: 学生往往对“同角”、“等角”的认识不太清楚,在“同角”的情况时说“等角”,在“等角”的情况时说“同角”,因此要对学生强调指出:“等角是相等的角”,而“同角是同一个角”另外,这个性质在目前的应用还不太多,但今后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应用举例 运用代数方法 ( 列方程 ) 解决几何问题例: 已知一个角的补角是这个角的余角的 4 倍,求这个角的度数。解:设这个角为x °,则它的余角为 (90-x) °,它的补角为(180-x) °由题意,得 180
31、- x = 4( 90- x ),解方程,得x= 60 o答:这个角的度数为 60°追问:求这个角的余角的度数。1直接求出:90°60 ° = 30 °2 还可以怎样设未知数? ( 此题也可以设这个角的余角为 x °,它的补角为(90+x) °,列出方程为:90 + x = 4xx = 30 °3. 这两种设未知数的方法各有什么好处? ( 第一种方法是习惯方法, 先求出这个角,然后再求出它的余角第二种方法是,问什么设什么,直接求出此题的结果第一种方法是间接假设,第二种方法是直接假设 )小结: (1) 这例题是利用代数方法解决
32、几何问题,关键是正确设出未知数,正确列出方程, 求出未知数的值 在设未知数的过程中, 可以有不只一种设法(2) 注意题目中的隐含条件,若一个角为 x 时,它的余角为 90-x ,它的补角 为 180-x (3) 在设未知数的过程中,要注意写单位,但在列方程时,可以不带单位课内练习(课本第 184 页)谈谈收获布置作业: 1课本上的作业题 2 作业本7.7相交线教学流程、教学目标1、了解相交线和对顶角的概念.2、理解对顶角相等。3、会利用余角、补角和对顶角的性质进行有关角的计算4、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对顶角相等的探索过程,对顶角的性质。难点:例2利用有关余角、对顶
33、角的性质,并且包含较多的说理过程,是本节教4/WTi学的难点。三、教学准备学生:三角尺、量角器。教师:多媒体课件、剪刀。(一) 观察引入:师: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城市内,在大街上或公路上经常会看到汽车从交叉路口经过。如有这样一张地图,师: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常常看到如图:有许多相交线段组成的图案,这些都 给我们以相交线形象,两条直线相交能形成哪些角?这些角又有什么特征?这就 是我们今天这堂课要研究的内容:7.7相交线(1)(板书)。(二)观察、讨论引入概念:如果两条直线只有一个共公点,就说这两条直线相交.该公共点叫做两直线的交占 八、1、如图直线AB CD相交于点O,说出图中有几个角?2、图
34、中找出的四个角/ 1、/2、/3、/4,它们的位置有什么关系?它们是直线AB CDffi交得到的,都有公共顶点,没有公共边.3、对顶角概念:一个公共顶点O,没有公共边,像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4、邻补角的概念公共顶点,还有一条公共边 ,并且另一条边在同一条直线上.(三)练一练:下列各图中/ 1、/2是 对顶角吗?为什么?(前面四个都不是,分别问学生为什么?)师:那么对顶角应具备什么特殊呢? 对顶角的顶点相同,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快速反应:顶点相同的角是对顶角()两条直线相交,有公共顶点的角是对顶角()例1三条直线相交于一点O,说出图中的6组对顶角.解:6组对顶角是:/ FOA 与/ EOB
35、; / AOC 与 / BOD;/ COE 与/ DOF; / FOC 与 / EOD;/ AOE 与 / BOF; / COB 与 / DOA;变式训练:1、如图:共有几组对顶角? 2、右图中,若/ 1=500,求/2、/ 3的度数?师:/ 1与/3有什么关系呢?(四)探索与思考下图中/ 1和/3、/2和/4是对顶角,观察此图,你能猜想出/ 1和/3、/2 和/ 4的大小关系吗?/1与/2是邻补角/ 1+/ 2=1800/2与/3是邻补角/ 2+ / 3=1800/1与/3是对顶角/ 1=/ 3 (同角的补角相等)师:同理,/ 2与/4也是对顶角/ 2=/ 4对顶角性质:对顶角相等师:相等的
36、角一定是对顶角吗?请判断:右图中(若/1= /2),则/ 1和/2是对顶角吗?有公共顶点,并且相等的角是对顶角()(五)归纳小结:(表格)角的名称特征、性质相同点、不同点对顶角有一个公共顶点;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性质:对顶角相等邻补角有一条公,另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公共边性质:邻补角互补相同点:都是两条直线相交而成的角;都有一个公共顶点;都是成对出现的不同点:有无公共边两直线交相时,对顶角只有一对邻补角有两个(六)例2、如图,已知直线Ag BE相交于点O,/DOEEf/COES余,/ C0E=62 ,求/ AOB勺度数.变式训练变式1:如右图,直线a与b相交于0,若/ 2是/ 1的3倍,求/
37、 3的度数?变式2:如右图,直线a与b相交于O,若/ 2-/ 1=400,求/4的度数?教学小结:这节课你有何收获,能与大家分享、交流你的感受吗今天我们学会了1 .直线相交及交点概念.2 .对顶角定义及判断方法.对顶角判断条件:(1) 两条直线相交.(2) 有公共顶点.(3) 无公共边.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智能挑战题:两条直线相交,有 组对顶角。两条直线相交,有 组对顶角。四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有 组对顶角。n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有 组对顶角。7.8 平行线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对平行线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 认识平行线的主要特征和有关性质。教材给学生提供了生活中有关平行的实际情境,让学生通
38、过直观感受、操作确认的实践活动, 加强对平行的认识和感受, 深化概念识记, 强调图形的区分, 学会画平行线, 学生在画图过程中将进一步体会平行的含义, 为将来学习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积累经验。 本节课可让学生初步体验一些数学说理, 渗透逻辑推理的思想。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进一步了解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掌握有关的符号表示平行线。2、会用三角尺、直尺、量角器、方格纸画平行线,积累操作活动的经验。3、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并了解平行线的有关性质。4、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并仿效由生活情境中抽象出平行线的概念, 进而培养学生能从数学观点考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平行线的概念。难点:平行线的各种画法,及从画法中体会发现平行线的有关性质。课前准备:师:生活中的一些图片、多媒体、三角尺、直尺、量角器、方格纸1 张。生:三角尺、直尺、量角器、方格纸1 张。教学活动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 请你们用直尺在本子上任意画出两条直线, 你们画出的两条直线会有几种不同的位置关系?一种是相交,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在纸上画出的两条直线有两种位置关系, 另一种是平行。我们上节课已学过相交线,今天我们来学习平行线。(板书课题:7.8平行线)二、观察父流,感受新知师:“你喜欢滑雪运动吗?” “你喜欢逛商场吗?” “你喜欢外出旅行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版生物制药技术转让合同
- 2024软件运维服务合同范本:大数据处理专项版3篇
- 2024年冬至节的文案(14篇)
- 2024版笔译服务协议详细条款范本版
- 2025年度农产品展销会摊位租赁协议3篇
- 2024环保型化工产品研发合作合同
- 政府采购知识培训课件
- 读图时代-漫谈摄影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 出海人才规划与管理研究-全球远航人才先行
- 2024版民间借款担保人合同范本
- 食品公司冷库岗位风险告知卡
- 岗位安全培训考试题参考答案
- 星巴克的市场营销策划方案
- 南京某商城机电安装施工组织设计
- 娱乐场所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 宗教教职人员备案表
- 八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试卷分析
- 烟草专业个人简历模板
- 变电所建设用地指标
- 2023年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技专项申报指南
- 1《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课件+教案+学习任务单+分层作业)一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