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7大气环境保护教学设计一、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了解并掌握全球变暖的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2. 了解并掌握大气臭氧层遭受破坏的原因、产生的危害及保护臭氧层的措施;3. 了解并掌握酸雨的形成原因、我国主要的酸雨分布区以及防治酸雨的主要措施。4. 联系实际,了解目前我国的大气污染情况,提出防治措施,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引导学生根据手上已有的资料分析、归纳、总结大气环境问题的成因、危害及其防治措施,从而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本节内容,也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课内容,使学生对目前的环境状况有所了解
2、,对环境问题有所关注,以此来增强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并树立“从小做起,从我做起”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全球意识”。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及酸雨三大大气环境问题的危害及防治措施。(二)教学难点大气环境问题的形成。三、课时安排:一课时。四、授课类型:新授课五、授课班级:高一年级六、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演示法七、教学准备:大气环境保护的课件,相关视频。八、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同学们!相信大家都感受到了,我们现在居住的地球是一年比一年热了。就在前段时间,天气热得大家都不想出门了,气温都达到了三四十度,现在才四、五月份就热成这样了,可想而知,现在有多热!大家知道是
3、什么原因致使现在的气温如此之高吗?学生回答(略),好的,现在就让我们进入今天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大气环境保护。现在请同学们先阅读课本。教师板书:2.7大气环境保护(二)深入探究1. 展示自制课件,放映漫画“地球出汗了”的幻灯片。引出全球变暖的大气问题【提问】:地球为什么出汗了?该漫画反映了什么问题?(全球气候变暖)(板书:全球气候变暖)【提问】为什么全球变暖了?全球变暖会产生什么后果?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以上问题,并要求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出结论(板书:成因)【讨论】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略)【小结】气候变暖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大家知道,自然界都有其自身运动变化
4、的规律,比如气候一直处在冷暖交替变化之中,这在前面已经学习过还有太阳辐射的变化,火山活动等也可能引起气候变暖。人类活动不能改变自然规律,但是能够起到加速或延缓作用。所以,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原因是温室气体增多。(板书:人为原因和自然原因)【提问】温室气体有哪些种类?学生回答(略)【归纳】主要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氟氯烃等。【放映材料】根据1958年以来对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直接监测表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在不断增加,而且呈越来越快的趋势。【讨论】为什么二氧化碳的浓度在不断增加?学生回答(略)【归纳】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主要是人类活动的结果。原因:(1)燃烧矿物燃料行大气中排放大量二氧化碳;(2)毁
5、林,特别是热带森林的破坏。【讨论】温室气体增多,全球变暖,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板书:影响)【小结】全球气候变暖,会对全球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生重大影响。首先,全球变暖会引起海平面上升(这是因为一气温在升高的同时,海水温度也随之增高,海水因膨胀而导致海平面可能上升0.21.4米;另一方面极地增温强烈会造成部分极地冰川融化,引起海平面上升,从而对沿海低地国家及地区构成直接威胁。现在全世界有1/3的人生活在沿海,沿海又是工农业发达的地方,海平面升高会淹没许多临海城市和港口。其次,全球气候变暖会引起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进而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例如:中纬度温带地区会因为蒸发强烈而变
6、得干旱;现代农业发达的地方将退化成草原。这样荒漠化将扩大,土地侵蚀更加严重,森林退向高纬地区,旱涝灾害严重,雨量将增加7%11%,温带冬天更湿,夏天更加干旱,迫使原有的水利工程重新调整,当然高纬地区会因变暖而降水增加,变得适宜温带作物生长。尽管变暖对局部地区可能会带来一些好处,但从全球来说,人类社会将为调整经济结构而付出高昂的代价。【提问】那么人类将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全球变暖问题呢?(板书:防治措施)【提问】如何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呢?学生回答(略)【归纳】全球气候变暖已引起全世界人们的关注,1988年11月联合国大会已作出一项决议,号召国际社会“为当代和后代人类保护气候”而努力。因此,我们在
7、发展工业生产时,要积极治理大气污染,研究把二氧化碳转化为其他物质的技术,防止甲烷、氟里昂等气体的外溢,其次要保护好现有森林,大力植树造林。最后,还要开拓各种途径减少矿物能源的总消耗,尽量采用核能、太阳能、水能、风能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在此过程中,需世界各国共同的努力与国际间的合作。2. 过渡:接下来让我们学习“臭氧层的破坏与保护”。(板书:臭氧层的破坏与保护)【放映图片】图2.29“南极臭氧空洞”(1979年到1992年南极月平均臭氧变化情况)。【放映材料】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全球臭氧总量大致下降了3%。南极附近臭氧量减少尤为严重,出现了“南极臭氧洞”。【提问】臭氧为什么会减少?臭氧层
8、破坏会造成什么危害?我们应如何去保护臭氧层?(讨论)(板书:成因、危害和防治措施)学生回答(略)【总结】平流层臭氧量减少的原因:受太阳活动等自然因子的影响;人类活动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生产、消费和排放方面。危害:直接危害人体健康(近年来皮肤癌、白内障患者增多);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业造成破坏(农作物受害减产,影响粮食生产和食品供应;破坏海洋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导致生态平衡失调)。加速建筑物涂层、包装材料、塑料制品等老化;加速全球气候变暖等。防治措施:全球合作保护臭氧层。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消耗臭氧物质的排放,积极研制新的制冷系统。3. 放映“雨中垂钓”图,引出第三个大气环境问题
9、酸雨。(板书:酸雨的危害与防治)【提问】什么是酸雨?酸雨是怎么形成的?(板书:酸雨的概念和成因)【讲述】一般把pH小于5.6的雨水称为酸雨;酸雨是由于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不断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和氧化氮等酸性气体所致。【提问】我国酸雨类型是什么?如何分布的?(板书:酸雨的类型及分布)【放映图片与与资料】图2.311992-1993年中国年平均降水pH值的分布资料:(1)我国全年大气中的二氧化硫超标的城市为全国城市的16%,其中北方城市超标为11%,南方城市为16%,我国冬季采暖期的大气污染更加严重。二氧化硫均值超标的北方城市为43%,南方城市为29%。我国大气污染的突出特点是煤烟型
10、污染。目前,我国大气中燃煤排放的二氧化硫占空气中二氧化硫总量的87%,氮氧化物占一半以上。我国民用能源消费构成中,煤炭仍占90%以上,每年所消耗的煤炭中有80%以灰分高,含硫量高的形式直接燃烧。我国燃煤设备以中小型为主,全国35T以下的中小型锅炉中4T以下的小锅炉占70%,中小型锅炉和众多民用锅炉是直接燃烧原煤,热效率较低,又无除尘脱硫设备,因而向大气中排放的污染物较多。【归纳】由图和资料可知,我国的酸雨主要是硫酸型酸雨;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地区及东北三省的部分地区,占国土面积的40%,重酸雨区(pHV4.5),我国南方还出现了大片的pH小于4.5的重酸雨区。【提问】酸雨会造成哪些危害,如何防治?学生回答(略)(板书:酸雨的危害及防治措施)【归纳】危害: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甚至大量死亡;使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腐蚀建筑物和文化古迹;危及人体健康。防治措施:最根本的途径是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有效措施是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九、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当今全球变暖、臭氧层遭到破坏和酸雨危害等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全人类动员起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期末课程汇报指南
- 作物育种技术
- 2025锅炉工劳动合同
- 2025建筑公司劳务人员合同
- 2025年版民间汽车抵押借款合同范本及关键注意事项
- 2025园林景观木材供货合同范本
- 2025年粮食订购合同范本
- 2025建筑工程公司劳动合同样本
- 2025年反担保股份质押合同范本
- 2025综合超市合作伙伴合同范本
- 职业病防护设施及管理
- 校园安全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 PA66ROHS无卤sgs报告环保报告
- 《送元二使安西》优秀课件
- 中国与俄罗斯渔业合作的潜力分析
- 2023年广东省高中学生化学竞赛试题与标准答案正式题(word可编辑版)
- 汽车轮胎教案
- 公司应急组织体系
- 局部解剖学:第八章 血 管
- 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的关系探讨
- 厨师菜品考核评分表20192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