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专题练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_第1页
2021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专题练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跟踪训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一、选择题库赛湖位于藏北高原,冬季湖面结冰,冰上多分布有风沙活动带来的砂砾。湖底沉积物一年中由粗和细两层组成,下图为库赛湖地形及取样点沉积层垂直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1该湖湖滨杂草湿地广布,其中杂草湿地面积宽广的是()A. 甲B.乙C.丙D.丁2同一年份的粗颗粒层位于细颗粒层下部,粗颗粒层形成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3.湖泊沉积层可还原古代气候环境,若湖底细颗粒层较厚,可推测该年比往年()A.冬季风力偏大B.夏季气温偏高C.夏季降水偏多D.冬季光照较强读我国某区域农业系统水、气、生相互作用图,回答45题4图中所代表

2、的环节是()A降水增加、大陆性增加、降水减少B地面蒸发的水量增多、气温变幅减小、降水增加C. 气温变幅减小、蒸发增强、降水增加D. 地下水位上升、气温变幅变大、土壤表层盐分积累5该示意图体现了()A.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B.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C. 自然环境的相对稳定性D. 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力量是无穷的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东北长白山高山苔原带矮小灌木的冻害反而加剧。调查发现,长白山雪期缩短;冻害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西北坡为冻害高发区。据此完成68题。6. 在高山苔原带,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的指标是()A.大气温度B.降水量C.积雪厚度D.植被覆盖度7. 长白山西

3、北坡比其他坡向冻害高发,是因为该坡()A.年降水最少B.冬季气温最低C.年日照最少D.冬季风力最大8. 气候变暖但冻害加剧的原因可能是()A.蒸腾加剧B.低温更低C.降雪期推后D.太阳辐射减弱下图示意近年来黄河源区中小湖泊面积与气候水文要素关系。读图,完成911-5-抽町17521H)2252M)275挝K)325】1'小湖泊g/kn?9气温升高导致湖泊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湖面蒸发增强B.径流量增大C.冰雪融水增加D.降水量增加10导致该区域湖泊面积增大的主要原因是()A.地面温度上升B湖面蒸发作用加强C.降水强度增大D.地表径流量增大11该区域湖泊补给的主要来源是()A大气降

4、水B冰雪融水C.冻土融水D.地下水下图为“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1214题。12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是()A.B.C.D.13湖泊演变为陆地过程中的主导因素是()A.气候B.地形C.水文D.生物14图示演变过程体现了地理环境的()A区域性B整体性C.差异性D开放性每年人类在石油的开采、炼制、储运和使用过程中都会将许多石油泄漏流入海洋,形成油膜漂浮在海面上,从而引起海岸及污染海域自然环境的变化。据此完成1516题。海洋生物死亡增加海水吸热量增多空气变干燥气温日较差变大降水增多A.B.CD16若图中A地附近一条输油管道破裂,下列国家近海海域受影响最大的是()A.加拿大B.日本C.

5、菲律宾D.墨西哥风尘沉积通量大小可以指示地区干燥度,二者呈正相关。下图反映了青藏高原隆起与西北地区的风尘沉积通量变化情况。读图,回答1718题。00()40来40'iml三&201010奉0"青藏高庶的隆起32年龄/百万年言海拔(米)40003000:2000凤座沉积通抄17青藏高原隆起后,我国西北地区下列要素中可能增强的有()流水作用冰川作用风力作用地面蒸发水汽输送地面径流ABCD18青藏高原的隆起对西北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是()A.气候的海洋性变强B植被覆盖率增大C气温的日、年较差减小D太阳能资源更丰富二、综合题19下图所示地区是我国三大灌区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

6、产区、商品粮基地,该流域内的乌梁素海是中国八大淡水湖之一。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某灌区示意图。IW2世常fWflTWFEIlWNNFE11*浙3£11IT尙山TE1WT40泸EI討呵rMENbMr?;br5J总znsN呂二寻owM邑-三±X邑-云尸寻zHCH匕寻NE=J歹萼材料二秋浇是该灌区传统的特殊灌溉制度,一般在10月中旬至11月中下旬进行,是该灌区一年间灌水量最大的一次。(1) 从地理环境的角度分析此地渠道密布的原因。(2) 从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分析,秋浇对乌梁素海环境的影响。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下图为黄沙掩盖下的丝绸之路。材料二我们将地图上的古

7、城和古遗址连接起来,就可以显示出古丝绸之路(南道)的大致走向和地理位置。事实是令人震惊的:丝路南道及其连接的古城,几乎全部被深埋在沙漠腹地;而现代公路干线及其连接的绿洲城镇,几乎全部远离古遗址,更贴近昆仑山的山前地带。古今道路竟然相距平均100多千米之遥。这一事实,清晰地显示了汉代以来塔里木盆地南缘沙漠与绿洲的进退局势和人类生存环境的巨大变迁。(1) 读图指出塔里木盆地南缘绿洲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形成原因。(2) 简述塔里木盆地自然环境的主要特点。(3) 说明塔里木盆地气候对河流的影响。21读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径茄量变化增加环境质量F降植被破坏»(】由含沙貳增加卜fJf单位击积产罐

8、下降-进一步毁林(1) 将下列地理事物前的字母填入图中空格内(每个字母限用一次)。A土地肥力下降B洪水灾害增多C河道淤塞加快D水土流失加剧(2) 一个地域的自然资源是一个。一种资源的变化,将使其他资源及其环境发生变化。图中内容表明,生物资源的破坏会危及资源和资源。(3) 1998年,长江洪水并未达到历史上最大流量,却创下多项洪涝灾害的历史记录。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其人为原因。上游:;中游:;下游:。(4) 据以上分析,你认为人类在利用资源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答案1.A2.A3.B4.B5B6.C7.D8.C9.A10.D11.B12.A13.D14.B15.B16.D17.C18.D19. (

9、1)该区域农业发达,生产用水需求量大;该区域蒸发量大,降水量少,农业活动需要稳定的灌溉水源;该区域地势平坦开阔,便于开挖河渠;此地位于我国中温带地区,光照强,昼夜温差大。(2)有利:秋浇淋盐可降低土壤盐碱度,可以改善灌区土壤肥力结构。不利:秋浇淋盐通过排水渠汇集到乌梁素海,使得化肥和土壤盐类富集于湖泊中造成水体富营养化。20. (1)变化特点:绿洲面积缩小;现代绿洲远离古城遗址,更贴近昆仑山的山前地带。原因:冰川面积缩小,冰川融水量减少;人口增加,人类活动规模加大,导致水资源数量不断减少。(2)温带沙漠气候;多内流河湖,水资源短缺;沙漠广布,土壤贫瘠;植被稀少,以荒漠为主;盆地地形。冬季气温低,在0°C以下,河流断流;温带沙漠气候区,降水稀少,河流流量小;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21. DBCA(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