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元件与电路定律_第1页
电路元件与电路定律_第2页
电路元件与电路定律_第3页
电路元件与电路定律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1 章电路元件与电路定律本章重点1电压、电流和功率等物理量的意义;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2基本电路元件。3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 )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 )。学习指导电路原理所讨论的电路是将实际电路元件进行模型化处理后的电路模型。电路模型由为数不多的理想电路元件构成,通常用电压、电流关系描述电路元件,称为元件特性。描述元件之间连接关系的是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和电流定律。元件特性和基尔霍夫两个定律构成了电路分析的基础。电路分析就是在电路结构、元件特性已知的条件下,分析电路中的物理现象、电路的状态和性能,定量计算电路中响应与激励之间的关系等。一、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电路元件1实际电路实际电

2、路是电流可在其中流通的由导体连接的电器件的组合。组成实际电路的器件种类繁多。2电路模型电路模型与实际电路有区别,它由为数不多的理想电路元件组成,可以反映实际电路的电磁性质。理想电路元件包括电阻、电感、电容、电压源、电流源、受控源、耦合电感和理想变压器等。电路理论中的电路一般是指电路模型。3基本物理量电压、电流是电路分析的基本物理量。对于储能元件电感和电容,有时也用磁链和电荷来描述。功率和能量也是电路中的重要物理量。为了用数学表达式来描述电路元件特性、电路方程,首先要指定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对一个二端元件或支路,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有两种选择,即关联参考方向和非关2电路原理学习指导与习题集联参

3、考方向,如图1-1 所示。4基本的无源元件最基本的理想电路元件是线性时不变二端电阻、电感和电容,这些电路元件符号及电压、电流参考方向如图 1-2 所示。( a)(b)图1-1(a) u, i 为关联参考方向; (b)u, i 为非关联参考方向(a)( b)(c)图1-2( a)电阻元件;( b)电感元件;(c)电容元件图 1-2 中,各元件的电压、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在此参考方向下,电压与电流关系(时域)、功率和能量表示如下。( 1)电阻元件电压、电流特性为u RRiR或i RGuR吸收的功率为pRuRi RRiR2GuR2从到 t 时刻消耗的能量为tWRuRi R dt( 2)电感元件电压、

4、电流特性为diL或i L1t1tuL LdtLuL dtiL (0)uL dtL0吸收的功率为pLuL i L储存的磁场能量为t12WLuL iL dtLi L2第 1 章 电路元件与电路定律3( 3)电容元件电压、电流特性为duC或1t1tiC CdtuCCiC dt uC (0)C0 iC dt吸收的功率为pCuCi C储存的电场能量为t1 CuC2WCuC iC dt25独立电源元件独立电源有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它们是电路中的激励, 其电路符号如图1-3 所示。(a)(b)图 1-3( a)理想电压源;( b)理想电流源理想电压源的电压、电流特性:us 为给定函数,i 由外电路决定。

5、对于直流电压源,us为恒定值。理想电流源的电压、电流特性:is 为给定函数,u 由外电路决定。对于直流电流源,is为恒定值。6基本的受控源元件基本的受控源元件按控制量和受控制量的不同可分为四种,即电压控制的电压源(VCVS )、电流控制的电压源(CCVS )、电压控制的电流源(VCCS )和电流控制的电流源(CCCS)。它们的电路符号分别如图1-4( a)、( b)、( c)和( d)所示。它们的电压、电流关系为VCVS :i10u 2, u1 , i2 由外电路决定u1CCVS :u10u2, i1 , i2 由外电路决定ri 14电路原理学习指导与习题集i10VCCS :, u1 , u2

6、 由外电路决定i2gu1u10CCCS:, i , u 由外电路决定i212i1(a)(b)(c)(d)图 1-4后续章节还会引入其他理想电路元件。例 1-1 电路如图 1-5( a)所示。其中电压源us(t)如图 1-5( b)所示。已知电感 L=20mH ,且 i ( 0)= 0。试求:( 1)电感中的电流iL( t),并画出其波形; ( 2) t =1s 时电感中的储能。L图 1-5 ( a)图 1-5 (b)解 ( 1)电压源 us(t)的表达式为0V,t0tV,0t1sus (t )0V,1st2st 2V,2st3s0V,t3s根据图1-5( a)及元件特性,有iL1第 1 章电路

7、元件与电路定律5t1ttusdti L (0)usdt 50usdtL计算得L 000A ,t025t2 A,0t1si L (t )25A,1st2s25 25(t 2)2 A,2st3s50A,t3s电感电流的波形如图1-5( c)所示。( 2) t =1s 时电感中的储能为WL1 Li L2 (t )10.022526.25(J)22思考: 若电感串联一电阻R,其他条件不变,电感电流的变化会有何不同?例 1-2图 1-6( a)所示电路中, 已知电阻 R=2,电容 C=0.5F,电压源电压的波形如题图1-6(b)所示。试分别画出电流i , i C 和 i R 的波形。图 1-5 (c)图

8、 1-6 ( a)图 1-6 (b)解电压源 us(t)表达式为0V,t010tV,0t1sus (t ) 10V,1st3s5(t 5)V,3st5s0V,t5s根据电阻的元件特性有6电路原理学习指导与习题集0A,t0usus5tA,0t1si R5A,1st3sR22.5(t 5)A,3st5s0A,t5s根据电容的元件特性有0A,t0dusdus5A,0t1si C0A,1st3sC0.5dtdt2.5A,3st5s0A,t5s总电流为0A,t05t 5A,0t1sii R i C5A,1st3s2.5t10A,3st5s0A,t5si , iC 和 i R 的波形如图1-6( c)所示

9、。图 1-6 ( c)第 1 章 电路元件与电路定律7二、基尔霍夫定律基尔霍夫两个定律是描述集总参数电路拓扑关系的基本定律。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KCL ):在任何集总参数电路中,在任一时刻,流出 (或流入 )任一节点 ( 或闭合面 ) 的各支路电流的代数和为零,即i0可取流出节点的电流为正,流入节点的电流为负;或反之。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KVL ):在任何集总参数电路中,在任一时刻,沿任一闭合路径,各支路电压的代数和为零,即u0可取与闭合路径绕行方向一致的电压为正,例 1-3试写出图1-7 所示复合支路电压与闭合路径绕行方向相反的电压为负;u 与电流 i 之间的关系。或反之。(a)( b)图1

10、-7对图解 复合支路的电压、电流关系可根据元件特性及1-7( a)有KCL 、 KVL写出。uusR(iis )对图1-7( b)有uusR( ii s )例1-4电路如图1-8( a)所示。求电流I1, I2,I3 和电压U1,U2。解 选择三个回路的参考方向如图电流 I 1 可由理想电流源特性得到,即1-8(b)所示。I15(A)电流I2 可对回路3 列写KVL方程得(23)I2100解得I 22(A)8电路原理学习指导与习题集( a)( b)图 1-8电流 I3 可通过作一穿过I 3 所在支路的闭合面得到。因该闭合面只有这一个支路穿过,根据KCL 有I 30电压 U 1 可对回路1应用

11、KVL 得U 12I 125I17I 1275237(V)电压 U 2 可对回路2应用 KVL 得U 22I 122I 22 52 2 ( 2) 16(V)讨论: 电流 I 3 也可对节点 a 或 b 应用 KCL得到。电压 U 2 也可通过其他的回路得到。但一般不选含电流源支路的回路,除非电流源两端的电压已经求出。例 1-5 电路如图 1-9( a)所示。求:( 1)电流 I1, I 2 和电压 U;( 2)求各支路吸收或发出的功率;(3)验证电路的功率平衡关系。( a)(b)图 1-9解 此题可根据 KCL 、 KVL 及元件特性,用简单的递推方法而得到所求结果。各电阻支路的电流参考方向标

12、于图1-9(b)中。( 1)因为电压源中的电流由外电路决定,所以为求I 1 和 I 2,可先求 I 3, I 4 和I5。5电阻支路电压为电压源电压5V ,由欧姆定律有第 1 章电路元件与电路定律9I 351(A)5同理有I 461.5(A) , I 5561(A)41对节点 a 应用 KCL ,得I 1I 3I 540所以I14I 3I 541(1)4(A)对节点 b 应用 KCL ,得I 2I 4I540所以I 24I 4I 541.5(1)6.5(A)电流源两端的电压同样由外电路决定。可选图1-9( b)中虚线所示回路,得U 56247(V)当然,求电压 U 可有多条路径可供选择。( 2

13、)各元件吸收或发出的功率如下:5V 电压源发出的功率PU 15(4)20(W)6V 电压源发出的功率PU 266.539(W)4A 电流源发出的功率PI7428(W)5电阻消耗的功率PR15I 325125(W)4电阻消耗的功率4 I 21.52P49(W)R 241电阻消耗的功率PR31I 521( 1)21(W)2电阻消耗的功率42PR4232(W)( 3)电压源、电流源发出的功率为PPP20392847(W)U 1U 2I电阻消耗的功率为PR1PR2PR 3PR459132 47(W)10电路原理学习指导与习题集可见,电源发出功率的代数和等于电阻消耗功率的代数和。例 1-6已知图 1-10( a)所示电路中电压U = 3V 。求电阻R1 的值。解根据欧姆定律,要求R1 的值,需要知道R1 两端的电压和其中流过的电流。经分析,可对图示电路反复应用欧姆定律及KCL 、 KVL ,从而得到所需结果。求解过程如下。根据求解需要,各电压、电流参考方向如图1-10( b)所示。(a)(b)图1-10由已知条件及欧姆定律得IU3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