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页老山界学案11备课时间: 9 9 月 9 9 日 上课时间: 月 日 课题:教师寄语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学习目标:1 1、了解课文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材料的特点。 (重点、 难点)2 2、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感受红军的革命传统。 (重点、难 点)知识链接: 瑶山,又名越城岭,土名老山界 , , 在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东 北部桂林市境内和湖南省边境上。五岭之一。古称始安岭、临源岭、全义岭。东北 - -西南走向。长约 200200 千米。为花岗 岩断块山。南面主峰猫儿山,号称“华南第一峰”,最高海 拔 21422142 米,北面主峰真宝顶,海拔 21232123 米。作者介绍
2、: 陆定一( 19061906 20192019),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江苏无锡人。 19251925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61926 年毕业于上海 交通大学。 19271927 年起担任共青团中央宣传部长、 共青团驻少 共国际代表。长征时,在红军第一方面军“红章”纵队政治 宣传部工作,后任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长。建国后,是中共 第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第十一届中央委员,第十 二届、十三届中顾委常委。预习检测:1 1、读准字音、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惊惶(huhuangng)苛(k ke)捐杂税 缴(jijiao o)点缀(zhuzhui)酣(h han n)然入梦蜷(ququan n
3、)呜咽(y yG)咀嚼(jujue)盛饭(chchengng ) 落得很远第2页(I Ia)2 2、解释下列词语:惊惶:惊慌,恐惧。 苛捐杂税:指当时反动政府强迫老百 姓上缴的各种税费。缴:交纳,交付,缴公粮。迫使交出:缴了敌人的械。 攀谈:本文是找些话题与他人交谈的意思。 蜷:弯曲。 酣然入梦:甜美、畅快地入睡。 呜咽:本文中形容凄切的 水声。自学导引: (我思考,我收获! ) 学法指导:自读课文,围绕问题勾画课文的相关语句并写 上提示语 聚集目标一:1 1、 本文是一篇回忆录,整体感知文章,思考本文的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内容,2 2、 通过分
4、析六要素,你会发现本文的顺序是什么?请圈画 并整理出表示顺序的词语并在课本中给文章划分层次,概括3 3、用本文的写作顺序安排层次进行叙事有什么好处? 聚集目标二:4 4、老山界是红军长征翻越的第一座难走的山。“难”体现 在哪几方面?面对困难,红军战士以什么态度面对并如何克 服的,体现了红军战士的什么精神? 试从课文中选择适当的词句(或概括内容)填入下表。 面临困难 困难情况 战士态度 红军精神 走路难 睡觉难 吃饭难 处境难第3页5 5、红军战士翻越老山界的结果如何?老山界是否是红军长 征中经历最困难的地方?课文中是怎么说的?结尾有什么 样的用意?6 6、归纳文章中心思想: 合作探究(你争我辩
5、,快乐无限! ) 展示点拨(给你机会,展示风采! ) 巩固提升(相信自己,你会更棒! )1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难度系数)点缀() 呜咽( ) 酣然入梦( )咀嚼() 盛饭( ) 落得很远( )2 2、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从句中括号内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到句中空缺的横线上。(难度系数)1她拿出仅有的(A A。一点 B B。一袋 C C。一碗)米,放在房中间木头架成的一个灶上煮粥。2她的房子和篱笆都是枯竹编成的,我们(A A。害怕 B B。担心C C。生怕)有人拆下来当火把点,就写了几条标语,用米汤贴 在外面显眼的地方。3肚子很饿,气力不够,但是必须(A A。凭着 B B。鼓着 CoCo靠
6、着)勇气前进。4难翻的老山界被我们这样(A A。沉重 B B。笨重 G G 繁重)的队伍战胜了。3 3、 选出与加点词含义相同的词所在的句子。 (难度系数)准会疼死人。 ( )A.A. 不准他来。 B B .钟走得不准。第4页C.C.以此为准。D D .这几道题十分钟准能做好。4 4、 下列语句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难度系数)A.A. 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成败的关键。B.B. 中学时期打下的坚实的基础知识,使他的大学学习生活 很轻松。C.C. 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坚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队每 个人心中, 饥饿,疲劳甚至受伤的痛苦都被这个意志克服了。D.D. 十年间,图书年
7、出版品种增加了一倍多,而总印数基本 持平,说明图书的平均数下降了一倍多。5 5、下列对课文内容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难度系数)A.A. 老山界按时间顺序记叙了一昼夜内所发生的事情,真 实、生动地叙述了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翻越老山界的全过 程。B.B.“我们决定要爬一座三十里高的瑶山,地图上叫越城岭, 土名叫老山界。”文章开头就点出“三十里高”,说明山势 高峻,暗示翻越艰难。C.C. 老山界中有不少篇幅写红军战士与瑶民攀谈的情节, 这和课文的中心事件“翻越老山界”联系不大。D.D.“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大概是在叹息自己的命运”。这句话有一定的讽刺效果,点出了红军长征北上抗 日的背景,
8、也含蓄地表明国民党军队的一些下层官兵不愿意 充当炮灰,希望抗日的心愿。第5页我的疑问:我的收获:(反思静悟,体验成功! ) 芹池中学“导引合作展示提升”四环节导学 案八年级语文科 主备 李建兵 组长签字 备课时间: 9 9 月 9 9 日 上课时间: 月日 课题:老山界 第二课时(总第 节课) 学习目标:1 1、赏析精彩语句、 语段,理解作者如何观察、 反映生活。(重、难点)2 2、品味语言,体会重要词语、语句的含义及作用。(难点)3 3、体会文章个性写法。 (难点)一、自学导引: (我思考,我收获! ) 学法指导:精读课文,围绕问题勾画课文的相关语句并批 注 聚集目标一:1 1、 研读生动描
9、写的段落(“星夜登山”和“山腰露宿”) 理解作者如何观察、反映生活。(1 1) 、星夜登山:(点拨:这是本文中一处非常重要的段落。 既正面写景,又侧面写战士的语言和心理。需要了解写景的 角度,体会写景的作用;品味战士的语言和心理,了解战士 们爬山时的艰难和精神状态。 )作者的立足点: 观察方法和观察角度(视线) : 调动观察的感官:观察对象:怎样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描述的,说说你对这些句子的理解: 红军战士的喊声笑声(听觉) ,表现了红军的精神:第6页(2 2)、半夜山腰露宿。“半夜里 睡不着。” 写挨冻的感觉:观察方法与观察角度。 写景顺序 : : 形象描述谈谈理解: 运用修辞:所见: 所闻:表
10、现红军战士的精神风貌:小结:这所见所闻既表现征途生活的艰苦,战士们又具有的 乐观精神。前文写登山的热烈,这里写夜宿的静谧,使文势 变化多姿,起伏跌宕。2 2、文章在记叙红军翻越老山界的过程中,还有几处具体生 动的描写,试找出来,并加以分析作用。如:“山下有人送饭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抢了一碗就 吃。”这句话中“抢”是否说红军吃饭时相互争夺?用在这 里有什么作用?合作探究(你争我辩,快乐无限! ): 聚集目标二:1 1、揣摩特定语境中词语含义、作用:体会下面横线的词语的意义,它们有何表达作用?(1 1) 我们决定要爬一座 3030 里高的瑶山,地图上叫越城岭。(2 2)不知道前面为什么走不动,等
11、了好久才走了几步。(3 3)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坚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队 每个人心中,饥饿、疲劳甚至受伤的痛苦都被这个意志克服 了。(4 4)远远地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大概是在叹息自己的命 运,为什么不到抗日的战线上去显身手呢? 2 2、文章语言朴实而优美,凝练而细腻,字里行间流露着真 挚而强烈的感情,试找几处分析,注意体会其中的感情。 聚焦目标三:赏析文章个性写法第7页1.1. 既然文章是写红军翻越老山界的过程,那么再写与瑶民攀 谈是不是有点画蛇添足,冲淡主旨了?2 2、对于整个登山过程,文章也并非是平均用墨,而是有详 有略,将你的见解写在下面。展示点拨(给你机会,展示风采! )巩固提升(
12、相信自己,你会更棒! )1 1、背诵文章精彩语段。2 2、读以致用: 运用你的“妙笔”将你所观察到的一处景物, 试着从多种角度、用多种修辞方法,尽量细腻而准确地写出 来,看看能否“生花”?我的疑问, 你还有哪些困惑写下来, 与老师和同学探究解决: 我的收获:(反思静悟,体验成功! ) 备课时间: 9 9 月 9 9 日 上课时间: 月 日 课题:老山界 第三课时(总第 节课)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加强对本文精彩语段的理解,从而深入理解文章 内容。自主学习:【重点段落】之一:“星夜登山” 满天都是星光,一 会儿就酣然入梦了。1 1“在“之”字拐的路上”, 红军战士为什么非要“一步 一步地”才能上
13、去,而不能三步并作两步?这样写有什么作 用?2 2、 文段在写景时有两个观察点,它们分别是和 。 景物描写,暗示了老山界山路的特点是; 老山界山势的特点是。第8页3 3、 “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奇观”指什么?这一 句表达了作者什么心情? 4 4作者在写景中穿插语言描写,起到了什么作用? 5 5、 选文两次提到了“火把”, 说说它们在文中各自的作用 是什么?第一次:第二次:6 6、选文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写得很传神,试举例分析心理活 动的作用。【重点段落】之二: 1 1、这段文字先写冻醒后的寒冷的感觉,次写所见,再写所 闻。请你完成:A.A.“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 包围得像一口井。”这两句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写出了怎 样的山势?这样写能表现红军的什么精神?B.B.“闻”突出了夜晚山中“寂静”,可作者描写的却是各种声响,这样的描写是否自相矛盾?这是用了什么手法?写 “闻”用了哪些修辞?C.C. 写所闻时,作者用了四个“像”,这四句能否调换 位置?为什么?D.D. 在“像波涛在澎湃”后,仿照其所用的修辞手法及形式, 续写两个句子。2 2文中写了“除此以外,就是寂静”后,又描写了复杂的 声响,对此正确的理解是()第9页A.A.是作者的想象和夸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数据助力教育个性化与精准化
- 心理分析与现代教育技术的融合
- 教育与科技的结合教学辅助型教育机器人研究
- 未来教育视域下的技术美学与空间设计
- 品牌数字营销战略下的多平台联动运营策略
- 教育领域的大数据技术应用及未来趋势分析报告
- 全球医药市场2025年创新药物研发管线布局策略报告
- 全球铀矿资源分布特点及2025年核能产业技术创新与产业协同研究报告
- 公交优先战略与2025年城市交通拥堵治理的公共交通优先政策实施保障研究报告
- Carbonic-anhydrase-inhibitor-32-生命科学试剂-MCE
- 2022年剑河县事业单位考试真题及答案
- 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三菱机型)高教版YL-235A送料机构控制电路的连接与编程教学案例高教版
- GB/T 5163-2006烧结金属材料(不包括硬质合金)可渗性烧结金属材料密度、含油率和开孔率的测定
- GB/T 17989.2-2020控制图第2部分:常规控制图
-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课件
- 2022语文课程标准:“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任务群解读及实操
- DB15T 489-2019 石油化学工业建设工程技术资料管理规范
-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居民村民委员会明细及行政区划代码
- 螺旋溜槽安装标准工艺
- 2022年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卷
-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编制暂行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