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化的起步教学设计_第1页
近代化的起步教学设计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近代化的起步复习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识记:记住住洋务运动、百日维新、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历史基础知识。理解:洋务运动背景、成效、弊端。戊戌变法性质、历史意义、失败原因。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认识辛亥革命的性质及历史意义。新文化运动为何把斗争矛头指向孔教,新在哪里?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2、过程与方法:(1)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了解中国的各个阶级、各种政治力量为挽救民族危亡所做的努力,感知近代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富强的艰辛历程。(2)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学会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问题,加深对历史的理解(3)以分组讨论的形式对问题进

2、行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意识。3、情感态度价值观:(1)学习前人敢于改革的勇气、面向世界的开放态度,追求民族自强的爱国主义情感。(2)培养学生关心时政,关心祖国的前途命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3)加深对改革艰巨性、复杂性的认识,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重点与难点:重点:近代化的四次探索活动。难点:近代化的探索为什么不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列举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发动的四次侵略战争?以及其对中国社会所造成的影响?2、幻灯展示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陈独秀图片提问:认识图片中的人物吗?说说他们进

3、行了怎样的救国救民的艰难探索?3、课件展示本节课的主要复习内容:洋务运动(地主阶级)、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新文化运动(先进的知识分子)。、知识梳理:1、洋务运动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了洋务派时间19世纪6090年代代表人物中央:奕诉;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目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富国强兵,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口号“师夷长技以制夷”,前期:“自强”;后期:“求富”内容创办军事工业;创办民用工业;筹划海防(北洋、南洋、福建);培养人才(京师同文馆)。结果失败(甲午战争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性质洋务运动是一场失

4、败的圭寸建统治自救运动。意义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资本的侵略有一定抵制作用。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洋务派创办的主要企业简表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第一)1861年安庆曾国藩江南制造总局(最大)1865年上海李鸿章福州船政局(远东第一大)1866年福州左宗棠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最大)1872年上海李鸿章湖北织布局1890年湖北张之洞汉阳铁厂(第一)1890年湖北张之洞知识点一:思考讨论洋务运动失败原因及启示?知识点二:思维拓展如何评价洋务运动?2、戊戌变法背景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大大加深半殖民地程度,瓜分狂潮使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时间1898年69月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

5、超、谭嗣同等目的君主立宪序幕公车上书(1895年)发展创办报刊、组织学会、开办学堂。严复译天演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高潮戊戌变法(“百日维新”)内容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结果失败(戊戌政变,“戊戌六君子”)意义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家的作用,为资产阶级思想传播奠定基础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类别内容政治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经济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文化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京师大学堂);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军事训练新式军队知识点三:思考讨论戊戌变法失败原因及启示?3、辛亥革命时间1911

6、年领导人孙中山目的民主共和指导思想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经过(1)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武昌发动起义,取得胜利。(2)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在南京成立,孙中山被推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结果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意义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孙中山的革命活动1894年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1905年在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1906年提出“民族”、“民权”、“民生”,即“三民主义”,成为领导革命的旗帜。1912年元旦,孙中

7、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24年推动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知识点四:思考讨论辛亥革命失败原因及启示?知识点五:思维拓展有人说辛亥革命成功了,也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你怎么看?4、新文化运动背景西方的民主、自由、平等思想传入中国,袁世凯尊孔复古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代表人物陈独秀、胡适、鲁迅、李大钊口号“民主”、“科学”矛头孔教主阵地新青年北京大学内容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即四提倡四反对)。后期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评价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有对东西方文化绝对否疋或绝对冃疋的倾向。知识点六:思维拓展新文化运动“新”在哪里?谈谈对你有何启示?三、探索问题归纳总结活动八:思考讨论活动九:感悟升华活动七形成认识试归纳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根据当时国情你认为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