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书上元夜游》阅读答案及译文_第1页
苏轼《书上元夜游》阅读答案及译文_第2页
苏轼《书上元夜游》阅读答案及译文_第3页
苏轼《书上元夜游》阅读答案及译文_第4页
苏轼《书上元夜游》阅读答案及译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苏轼书上元夜游阅读答案及译文书上元夜游苏 轼已卯上元,予在儋州,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杂揉,屠沽纷然。归舍巳三鼓矣。舍中掩关熟睡,已再鼾矣。放杖而笑,孰为得失?过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注:上元:农历正月十五。儋州:地名,现在属于海南。民:指汉族人。夷:指当地少数民族。过:苏轼的小儿子。韩退之:唐朝文学家韩愈。这是哲宗元符二年苏轼在海南儋州贬所写的一篇小品文。1本小品文大致可以“已再鼾矣”为界,分为两部分,试分别概括其大意。2作者文中所写的“放杖而

2、笑”蕴涵了几层意思?请结合文章内容及作者生平谈谈你的理解。参考答案:(1)第一部分记述作者在上元夜应几位海南文士之邀,出游赏月观景的一个生活片断。第二部分写作者由“欣然”出游而悟得的因缘自适、随遇而安、当下即是的生活哲理。(2)苏轼的“笑”包括“自笑”和笑人。苏轼的“自笑”,是他出游后的悠然自得之笑,是苦中求乐的自我慰藉之笑。“笑韩退之”,则是笑他思度拘滞,不善超拔。苏轼的“自笑”和笑人,从正反两个方面反映了他的随缘自适的思想,这是他身处无可奈何的逆境中所产生的自解的特殊心态。二:1.问:作者夜游时见到了什么景象?答:民夷杂糅,屠沽纷然。2.问:从作者出游回家已经三更的细节中,你可以想象到什么

3、?答:上元之夜的繁荣景象和祥和淳朴的民风,以及作者悠然自得的心境。3.问:回家后,作者为什么“放杖而笑”?答:为自己“看破得失”而笑,也笑韩愈不能看破得失,不能做到随遇而安。4.问:“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说出了什么生活哲理?答:因缘自势,随遇而安,达观的生活哲理。5.问:“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答:作者借韩愈的比喻(把人生比作钓鱼),把上元夜游的得失,推及为人生的得失,流露出苏轼对人生的深刻空漠之感及其追求解脱的心理。注释:己卯:公元1099年。上元:旧以阴历正月十五为上元节。儋州:地名过:访问。嘉:美妙。欣然:高兴的样子。历:经过。

4、鼓:动词,击鼓。古代夜间击鼓报时,一夜报五次 。步:走 。放杖而笑,而:表承接。孰:哪个。民夷:指汉族和当地少数人民。屠沽:卖肉的人和卖酒的人,泛指市井中做生意的人。纷然:杂乱热闹的样子。已再鼻鼾,再:同“在”。过:苏过,字叔党,苏轼幼子。当时跟从苏轼贬居海南。然:然而,但是。韩退之钓鱼无得:韩愈赠侯喜诗说“君欲钓鱼须远去,大鱼岂肯居沮洳(浅水处)”,这里借韩愈的诗句,表示不赞同其强求多得。这诗也将自己一生立身行事比喻作钓鱼。走海者:走到大海边的人。这里苏轼隐指自己,当时他在海南岛,称得上是“走海者”。参考译文:己卯年上元,我在儋州,有几个老书生过来对我说:“如此好的月夜,先生能不能一起出去呢?”我很高兴的跟从他们,步行到了城西,进入了僧舍,走过了小巷,各地的百姓聚居在一起,生活井然有序。回到家中已经三更了。家里的人闭门熟睡,睡得很鼾甜。我放下拐杖,不禁笑了笑,什么是得,什么是失呢?苏过问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