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十四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与影响二_第1页
专题二十四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与影响二_第2页
专题二十四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与影响二_第3页
专题二十四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与影响二_第4页
专题二十四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与影响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二十四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形成与影响二知识详解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巴黎和会凡尔赛和约凡尔赛体系凡尔赛体系所隐含的矛盾国际联盟华盛顿会议九国公约华盛顿体系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经济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法西斯势力猖獗德国法西斯政权的建立意大利日本法西斯的建立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它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帝国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对战后列强关系的调整和对世界秩序的重新安排,它构成了帝国主义国际关系的新格局。巴黎和会1919年,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为了缔结和约,对战后的世界做出安排,召开了巴黎和会。参加和会的有27个国家。会议被英、法、美三国控制,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和其他弱小国家

2、在和会上处于完全无权的地位。其实和会上,苏维埃俄国被剥夺了参加和会的权利,德国及其盟国则成为受审者等候发落,就是参加会议的27个国家的各自地位也相差甚远。英、法、美三国始终是会议的主宰,而像中国这样的国家只能作为大会的陪衬。与会各国的地位实际上已经决定了巴黎和会必然是一次大国分赃的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安排”战后世界的基本依据就是通过大战变化了的各国实力谁有实力,谁就在和会上说话有分量。巴黎和会凡尔赛和约1919年协约国也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在这个和约中,规定了战胜国对德国的领土、军事、政治、赔款、殖民地等问题的规定。巴黎和会签署的各种条约是以条约签订的具体地点来命名的。领土由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

3、洛林军事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许拥有空军,陆军人数不得超过10万;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政治德国承认并尊重奥地利的独立赔款由协约国设立赔款委员会”,决定德国战争赔款的总数殖民地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这个和约,不论从哪个方面看,都对德国进行了压制,但是另一方面,它却又在一定程度上对德国实力进行了保留,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牵制法国,保证欧洲大陆的均势。在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提出了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归还在大战期间被日本夺去的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权益等合理要求,但被英、法、美等列强拒绝。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这激起了中国人民的

4、极大愤慨,引发了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凡尔赛体系战胜国在19191920年间,与德国的盟国奥、匈、土、保签订了一系列的和约。由这些和约构成的对战败国领土及其殖民地再分割的体系,被称作凡尔赛体系。这个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其中新秩序”的概念是:首先,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统治的新秩序,德、奥、匈、保、土五国的疆界因割让而缩小,原俄罗斯、德意志、奥匈三大帝国统治下的中欧和东南欧地区新成立了一批独立国家;其次,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西亚统治的新秩序,奥斯曼帝国已经解体,它原先统治的阿拉伯地区,在委任统治的名义下成为英法的殖民地;最后

5、,凡尔赛体系还确立了帝国主义在非洲统治的新秩序,英、法等国瓜分了原德国在非洲的殖民地。凡尔赛体系的确立,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列强之间经过激烈的外交斗争,终于在欧洲、西亚和非洲建立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新秩序。凡尔赛体系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世界特别是欧洲的影响是巨大的。凡尔赛体系所隐含的矛盾所建立的一战后帝国主义的世界和平秩序是极不稳固的,它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妥协分赃的产物,它不仅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而且还加深了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国际联盟建立国际联盟的主张,首先是由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的,因为美国国会拒绝批准包括国联盟约在内的凡尔赛和约,所以美国没有参加,最后国联成为英

6、、法操纵的工具。这个机构是根据当时的和约规定设立的,当时的和约大国强权的产物,国联盟约虽然虚伪地写上了对侵略国实行经济和军事制裁的条文,但在具体实施时必须得到全体会员国同意才行,而这是不可能的。192眸1月20日国际联盟正式成立,194奔4月正式宣告解散。但国际联盟毕竟是世界上第一个政治性的国际组织,它反映了20世纪的世界已经发展为一个息息相关的整体的现实。华盛顿会议巴黎和会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在西方的关系,但它们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仍然十分尖锐。19211922年间召开了华盛顿会议。参加会议的九个国家均在东亚地区有利害关系,日、美等列强在这一地区的争夺尤为激烈。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协调

7、帝国主义列强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在会议上起主要作用的是美、英、日三国,其中美国始终居于主导地位。九国公约中国问题是东亚和太平洋问题的核心问题,九国公约中宣称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可是毛泽东说华盛顿会议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那是因为:九国公约中宣称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九国公约表面上声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的完整,实际上是肯定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地位,它打破了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独霸中国的局面,便利了美国在中国扩大侵略势力。中国是华盛顿会议安排”的最大受害国。会议期间中国和日本代表在会外签订了双边协定,涉及到中国收回山东主权,改变凡尔赛和约的安

8、排,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它们都不是一种的利益为出发点,而是为了满足帝国主义国家的要求,保持它们之间的均势。华盛顿体系华盛顿体系是凡尔赛体系的继续,它确立了战后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国际关系结构。特别是通过华盛顿会议,美国取得了外交上的极大胜利,这对战后美国在全球势力的迅速膨胀具有重大影响。华盛顿体系的建立,标志着战胜国帝国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基本完成了对战后列强关系的调整和对世界秩序的重新安排。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由凡尔赛体系和华盛顿体系构成的帝国主义国际关系的新格局,史称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建立了战后帝国主义的世界和平秩序,但这个秩序是极不巩固的。因为它不仅没有消除帝国主

9、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而且还加深了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首先,凡尔赛体系并未能牢牢控制住德国,反而激起了德国对战胜国的巨大仇恨。尽管德国存在着领土丧失、军事上受限制、赔款等不利因素,但从潜力上讲,德国仍然是一个强大的国家。其次,华盛顿体系也未能有效地抑制日本,日本继续加强对中国的侵略,并准备有朝一日与美国再决高低。经济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它是世界历史上波及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破坏性最大的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对世界各国,特别是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以及国际局势产生了重大影响,推动了世界整体性发展进程。罗斯福新政的实施,避免了美国经济的彻底崩溃,恢复了

10、生产力,改善了劳动人民的生活,使美国的经济得到尽快的复苏。经济大危机经济危机的特点:这次经济危机之所以用一个大”形容,就足以可见这次经济危机的规模。这次危机从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大等三个方面都体现出了大”这个特点。经济危机的原因:这场危机的爆发不是偶然的。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必须要经历的过程。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的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必然导致矛盾的产生,从而必然导致经济危机的发生。经济危机的影响:一是工人失业,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劳动人民生活恶化,社会矛盾加深。二是资本家销毁商品,生产受到破坏。可是这之间有一个矛盾,就是资本家宁可销毁产品,也不愿意把产品分给失业在家、没有生活保障的工人。

11、从此就可以看出当时的资本家的残忍、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当然,现在的资本主义的福利制度比那时的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它仍然是以剥削工人来作为它发家致富的基础的。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实施新政”的目的:是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国家指导和干预的手段,对工农业、商业进行调整,以消除经济危机。主要措施:罗斯福政府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此法案规定了许多恢复经济的措施。中心措施是国家对工业的调整。政府的这一系列措施制订各工业企业经营规范,以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其目的是以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中心。其次,罗斯福政府在农业、金融、公共工程等方面进行了改革,目的在于

12、解决失业救济问题,缓和劳资关系和社会矛盾,从而消除危机。产生的效果:新政”的效果是美国的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了先例,成为今天许多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制定政策法规的依据,说明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具有自我调节和改良的功能。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为后来美国参加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奠定了政治和经济基础,但它不可能根除资本主义社会爆发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痼疾。法西斯势力猖獗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德、意、日三国法西斯势力的发展、法西斯政权的建立及对内实行残暴独裁统治,对外极力推行侵略扩张

13、的政策。德国法西斯政权的建立经济危机的爆发不仅使得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开始面临困境,而且经济危机还导致政治危机的发生。当时的德国国内政治危机严峻。对外:垄断资产阶级迫切需要打破凡尔赛和约的束缚,使德国重新获得领土和殖民地;对内:需要加强镇压国内日益发展的革命力量。希特勒上台后,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宣扬各种各样的反动理论。希望从理论方面来稳固自己的统治。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的成立及反动理论可以归纳为:民族主义、种族主义、复仇主义及妄图建立日耳曼大帝国的扩张野心。以希特勒为首的法西斯组织纳粹党,利用当时混乱的国内环境,趁势发展壮大,逐渐掌握了政权。希特勒对下欺骗,赢得下层人民的拥护;对上谄媚,赢得垄断

14、大资本家的支持。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以世界经济危机为契机,主要采用欺骗的手法,乘机发展势力。具体表现是:骗取中下层人民的信任。获得统治阶级和垄断资本家大力支持。加紧勾结军队。煽动民族复仇主义和种族狂热等。使相当一部分人落入了希特勒的圈套,纳粹党一跃成为国会中的大党。193许,希特勒上台,逐渐集总统和总理大权于一身,称为国家元首。193许初,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这也是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形成的标志。希特勒和法西斯势力的扩张意大利日本法西斯的建立在遇到经济危机的时候,意大利、日本也不约而同的走上了与德国相似的道路。其中,在意大利,墨索里尼建立了军事独裁。在日本,军部是日本法西斯的支持者和集中地。1936年2月,军部内部的少壮派军官发动兵变失败。军部以此为借口,掌握了大权,日本的军政法西斯建立起来了。日本法西斯的建立同时也标志着世界大战亚洲策源地的形成。德、意、日这三个国家,同时走上了法西斯独裁道路,它们之间通过一系列的条约,达成了一定的协议,结成了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这个集团称为柏林一罗马一东京轴心”。德、意、日三国法西斯政权联合起来的目的,都是要实现其各自的侵略野心,并把矛头指向当时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抵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称霸世界。这是德、意、日三国勾结,柏林一罗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