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古神话PPT课件_第1页
中国上古神话PPT课件_第2页
中国上古神话PPT课件_第3页
中国上古神话PPT课件_第4页
中国上古神话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4/81中国上古神话中国上古神话n仲尼曰:“山川之神,足以纲纪天下者,其守为神”(国语鲁语下)n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身。(礼记祭法)n神:天神,引出万物者也。(许慎说文解字)2021/4/82第一节第一节 中国神话的产生和记录中国神话的产生和记录n一、神话的概念、产生和功能一、神话的概念、产生和功能n神话是“通 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马恩选集第二卷) 2021/4/83n几个问题:几个问题:n把关于神话的记录当成了神话本身;n把神话对于现代人的意义当成了它本来的意义;n神话也不是“幻想”或“不自觉的表述”,神话是一个群族

2、的神圣活动,是世代相承的集体记忆;n许多神话叙述不是故事叙述,而是关于仪式的记录; 2021/4/84n神话对于先民的意义:神话对于先民的意义:n讲述神话,为的是保持社会习俗及社会制度的意义和合理性。神话在维系人们的社会性上具有重大的意义。n神话是把个人和集体联系为一体的一条强有力的精神纽带。2021/4/85二、出土资料和文献资料二、出土资料和文献资料神形刻绘神形刻绘 :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遗址中的彩绘女神头像 阴山岩画 连云港市将军崖岩画 随县擂鼓墩号墓 长沙子弹库 2021/4/86n文献资料:文献资料:n山海经n诗经:商颂玄鸟和大雅生民 n楚辞:天问n左传 :“商星和参星”n庄

3、 子 :n 鲲鹏之变n 黄帝失玄珠n 倏忽凿浑沌 2021/4/87n穆天子传n吕氏春秋n淮南子:n女娲补天n共工触山n后羿射日n嫦娥奔月 2021/4/88n三、三、山海经山海经的神话学价值的神话学价值n山海经说是我国古代神话的一座宝库 2021/4/89第二节第二节 中国神话及其蕴涵的民族中国神话及其蕴涵的民族精神精神n一、创世神话一、创世神话n盘古开天地盘古开天地2021/4/810n二、始祖神话二、始祖神话n女娲炼石补天女娲炼石补天 阿斯塔娜古墓里的伏羲女娲阿斯塔娜古墓里的伏羲女娲像像 n“天之缺失天之缺失” n“测天” n观象制历 2021/4/811n在汉代的画像中,女娲与伏羲常以

4、人首蛇身,且下身交互缠绕的形象出现,伏羲手举日或规,女娲手举月或矩,表示他们“规天”、“矩地”以定方圆,即开辟天地的神性 。2021/4/812n三、洪水神话三、洪水神话n鲧禹治水鲧禹治水 :n(“鲧婞直以亡身兮,终然殀乎羽之野。”屈原作离骚)n“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孟 子滕文公上)n“疏河决江,十年未阚其家”(尸子孙星衍辑本卷上)n “股无胈,胫无毛,手足胼胝,面目黎黑,遂以死于外”(史记李斯列传)n“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黼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 (论语太伯)2021/4/813n沟洫是古代的行水设施,目的主要在宣泄水涝。沟洫工程,是

5、中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个伟大创造。以禹为中心的越族,生活中心原在今东南的宁绍平原一带,1973年余姚河姆度原始社会遗址的发现,说明早在距今7000年以前,越族先民已在宁绍平原创造了灿烂的原始文化。 2021/4/814n四、战争神话四、战争神话n黄帝战蚩尤:黄帝战蚩尤:2021/4/815n五、发明创造神话五、发明创造神话n后羿射日:后羿射日:2021/4/816n淮南子。外八篇云:n昔者,羿狩猎山中,遇妲娥于月桂树下。遂以月桂为证,成天作之合。n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豖希、修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

6、邱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擒封豖希于桑林。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n2021/4/817n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托与妲娥。逢蒙往而窃之,窃之不成,欲加害妲娥。娥无以为计,吞不死药以升天。然不忍离羿而去,滞留月宫。广寒寂寥,怅然有丧,无以继之,遂催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欲配飞升之药,重回人间焉。n羿闻娥奔月而去,痛不欲生。月母感念其诚,允娥于月圆之日与羿会于月桂之下。民间有闻其窃窃私语者众焉。 2021/4/818嫦娥奔月:2021/4/819n夸父逐日夸父逐日:“夸父追逐太阳,出于何种动机,这个神话并未交代,估计无非是抱着观测太阳、制服太阳的宏大愿望。”(冯天瑜上古神话纵横谈 )

7、2021/4/820n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 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山海经海外北经)n淮南子地形篇云,“邓林”是由两棵树形成的,可见这是两棵特别的树,则夸父逐日的神话当与树有关。 2021/4/821n尹荣方先生认为:“夸父逐日神话的底蕴在于:原始先民通过观测特定的大树的生长、大树的阴影来观测太阳、掌握季节、制订历法。夸父真实的原初的身份很可能是大树,这个神话与其说是力量与勇敢的赞歌,毋宁说是智慧的赞歌,它表现了我们远祖的聪明才智。”(神话求原,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8月版)2021/4/822n精卫填海:精卫填海:n有鸟焉,其状如乌,文

8、首、白喙、赤足,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叫)。是名曰精卫,其鸣自詨(叫)。是 炎帝之少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故为精卫,n常衔西山之木石,常衔西山之木石,n 以堙于东海。以堙于东海。n山海经山海经 北山经北山经)2021/4/823n发鸠山 山西上党的长子县,雁门关n渤海边碣石山 n回雁峰 n“阳鸟” 白虎通义五行说:“炎帝者,太阳也”。n 禹贡传:“此鸟南北与日进退,随阳之鸟,故称阳鸟。” n炎帝的女儿 随阳而动 2021/4/824n拉祜族的“扎鲁树”神话 :n大山里有九兄弟共娶了一个叫波

9、梭的媳妇谁也没料到她饿着肚子。n夕阳西下,波梭饿着肚子拉着一根苇竿还在忙着,她来到木尼芒罗河畔,喝干了半条江,倒下睡着了。n三年后醒来,发现变成一只猫头鹰,那住着走路的那个苇竿在江边长成一棵巨大的树,遮天蔽日。n猫头鹰请竹鼠、松鼠、蜜蜂帮忙,竹鼠说大树有三十条大根,松鼠说大树有十二岔大枝丫,蜜蜂说树上的叶子有360片。2021/4/825n猫头鹰告示天下人:人间不是没有天,世上不是没有日,我的朋友告诉我,一年有12月,一月有30天,一年由360日,你们现在看不到天,是因为这棵扎鲁树遮住了太阳,要想看到天日,就要想出办法翻倒这棵扎鲁树。(云南民族民间文学艺术第13页,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版)n

10、扎鲁树所隐含的文化内涵是:人民通过特定的大树,测出太阳的相对位置,于是制订出历法。 2021/4/826n哈尼族的民间传说砍大树说:n n许多年前,地上长出了一棵神气的大树,使人分不清四季,不知道日月,庄稼无法生长,后来在神和动物的帮助下,人们砍倒了大树,树分12枝,一枝上有30片叶子,人们依此定出历法,传说树倒时,有一枝树尖挂在月亮上,这就是现在月亮上的梭罗树。2021/4/827n另外,象彝族神话里的“历树”或“年树”,纳西族神话里的“海英宝达”树都有相同的情况。2021/4/828n中国神话蕴涵的民族精神:中国神话蕴涵的民族精神:n中国古代神话体现了深重的忧患意识 n中国古代神话具有明确

11、的厚生爱民意识 n中国古代神话体现了先民们的反抗精神 n 刑天舞干戚2021/4/829第三节第三节 上古神话的思维特征上古神话的思维特征n一、以己观物、以己感物一、以己观物、以己感物 n “共工与颛顼争为帝” n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淮南子夭文训) 2021/4/830n吕氏春秋十二月与礼记月令的五方帝系统为:n春,其帝太昊,其神勾芒,治东方。n夏,其帝炎帝,其神祝融,治南方。n中央,其帝黄帝,其神后土。n秋,其帝少昊,其神蓐收,治西方。n冬,其帝颛顼,其神玄冥,治北方。2021/4/831n淮南子地形训

12、:“共工,景风之所生也,”高诱注:“共工,天神也,人面蛇身,离为景风。” 2021/4/832n中国古代有八风的观念。易通卦验上说:n“立春调风至,春分明庶风至,立夏清明风至,夏至景风至,立秋凉风至,秋分阊阖风至,立冬不周风至,冬至广莫风至。” 2021/4/833淮南子地形训曰:n八荒之外,乃有八极:自东北方曰方土之山,曰苍门(艮);东方曰东极之山,曰开明之门(震);东南方曰波母之山,曰阳门(巽);南方曰南极之山,曰暑门(离);西南方曰编驹之山曰白门(坤);西方曰西极之山,曰阊阖之门(兑);西北方曰不周至山,曰幽都之门(乾);北方曰北极之山,曰寒门(坎)。凡八极之云,是雨天下,八门之风,是节

13、寒暑。2021/4/834n二、神话思维是一种具体、形象的思维二、神话思维是一种具体、形象的思维 n三、神话思维伴随着浓烈的情感体验。三、神话思维伴随着浓烈的情感体验。 2021/4/835第四节第四节 上古神话的散失和演化上古神话的散失和演化一、神话历史化一、神话历史化1、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2、子贡曰:“古者黄帝四面,信乎?”孔子曰:“黄帝取合己者四人,使治四方,不计而耦,不约而成,此之谓四面。”(太平御览卷七十九引尸子)3、太史公曰:“学者多称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 (史记五帝本纪)2021/4/8362021/4/837n二、神话发展为仙话二、神话发展为仙话n“又西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