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科学一课一练动物1我们知道的动物∣教科版_第1页
一年级下册科学一课一练动物1我们知道的动物∣教科版_第2页
一年级下册科学一课一练动物1我们知道的动物∣教科版_第3页
一年级下册科学一课一练动物1我们知道的动物∣教科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学期 第二单元动物1.我们知道的动物一、基础达标练1.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笔圈出相应的答案。 (1)(2)(3)2.选择题。                                 (1)每天早上会打鸣的动物是(  )。 A.&

2、#160;                    B.                     C. (2)生活在水里的动物是(  )。 A.  &#

3、160;                        B.                         

4、  C. (3)腿的数量最多的动物是(  )。 A.                           B.               

5、            C. 3.连线题。小朋友,你们认识这些小动物吗?将下列小动物和它的名字连一连。二、能力提升练4.活动探究。朵朵养了一只小鸡,妈妈买了一个玩具小鸡,朵朵想要研究玩具小鸡是不是动物。朵朵发现:(1)养的小鸡(  )长大,玩具小鸡(  )长大。A能    B不能 (2)养的小鸡(  )食物,玩具小鸡(  )食物。A需要    B不需要 (3)养的小鸡

6、(  )阳光,玩具小鸡(  )阳光。A需要    B不需要 (4)朵朵推断:玩具小鸡(  )动物。 A. 是                                   &

7、#160;           B. 不是5.猜动物。                                 (1)猜谜语:身体半球形,身背七颗星。棉

8、花喜爱它,捕虫最著名。猜一动物:(  )。 A.                          B.                   

9、;       C. (2)猜谜语:年纪不算大,胡子一大把。爱吃青青草,总爱叫妈妈。猜一动物:(  )。 A.                            B.     

10、                       C. 答案解析部分一、基础达标练 1.【答案】(1)×(2)(3) 【解析】【解答】(1)玩具熊不能生长,不需要食物、水和空气,不具有生命特征,因此不是动物。(2)小狗具有动物的共同特征;(3)动物需要喝水才能维持生命2.【答案】(1)A(2)C(3)C 【解析】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

11、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3.【答案】语

12、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解析】【解答】二、能力提升练 4.【答案】(1)A|B(2)A|B(3)A|B(4)B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