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诸葛亮(诸葛亮(181234181234),字孔明,琅琊),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水县)人,阳都(今山东省沂水县)人,三国时期著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为避汉末之乱,大为避汉末之乱,大约于汉献帝兴平二年(约于汉献帝兴平二年(195195)1515岁时随叔父岁时随叔父诸葛玄由山东迁居豫章,后辗转至荆州,诸葛玄由山东迁居豫章,后辗转至荆州,隐居于南阳隆中,故号隐居于南阳隆中,故号卧龙先生卧龙先生。西晋陈。西晋陈寿寿三国志三国志有有诸葛亮传诸葛亮传,并整理其,并整理其诗文诗文诸葛亮集诸葛亮集传世。传世。作者简介作者简介 三顾茅庐三顾茅庐 隆中对策隆中对策 草船借箭草
2、船借箭 舌战群儒舌战群儒 七擒孟获七擒孟获 挥泪斩马谡挥泪斩马谡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陆游书愤书愤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杜甫蜀相蜀相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八阵图八阵图代表作:代表作:前前出师表出师表“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后后出师表出师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诫子书诫子书“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澹泊无以明志”w典故、故事典故、故事称颂他
3、的诗句:称颂他的诗句: 诸葛亮在政治、军事上计谋超群,对后代的教诸葛亮在政治、军事上计谋超群,对后代的教育问题也十分重视。诸葛亮育问题也十分重视。诸葛亮病逝五丈原病逝五丈原军中的前夕,军中的前夕,还写信给诸葛瑾:还写信给诸葛瑾:“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早成,恐不为重器耳。”同时写下了流传百世的同时写下了流传百世的诫子书诫子书。他在。他在诫子书诫子书中告诫儿子,中告诫儿子,“静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修身,俭以养德”,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学以广,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学以广才,励精治性,珍惜光阴,务求才,励精治性,珍惜光阴,务求“接世接世”。3030年
4、后,年后,邓艾率魏军攻蜀,兵至绵竹,诸葛瞻拒不接受邓艾邓艾率魏军攻蜀,兵至绵竹,诸葛瞻拒不接受邓艾的高官诱降,英勇战死,时年的高官诱降,英勇战死,时年3737岁。其子诸葛尚一岁。其子诸葛尚一同战死,时年同战死,时年1616岁。岁。背景简介背景简介诫子书是修身立志的名篇,其文短意长,言简意赅,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 夫夫 淡泊淡泊 淫淫慢慢 遂遂 庐庐读准字音,熟读成诵读准字音,熟读成诵 (f) (dn)()(b) (yn) (su) (l) 诫子书诫子
5、书 夫君子之行夫君子之行, ,静以修身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俭以养德; ;非淡非淡泊无以明志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夫夫/ /君子君子/ /之行之行, ,静静/ /以修身以修身, ,俭俭/ /以养德以养德; ;非淡非淡泊泊/ /无以无以/ /明志明志, ,非宁静非宁静/ /无以无以/ /致
6、远。夫致远。夫/ /学须静学须静也,才也,才/ /须学也。非学须学也。非学/ /无以无以/ /广才,非志广才,非志/ /无以无以/ /成学。淫慢成学。淫慢/ /则不能则不能/ /励精,险躁励精,险躁/ /则不能则不能/ /治治性。年性。年/ /与时驰,意与时驰,意/ /与日去,遂与日去,遂/ /成枯落,多成枯落,多/ /不接世,悲守不接世,悲守/ /穷庐,将穷庐,将/ /复何及!复何及! 夫夫 君子之行君子之行, ,静静 以以修身修身, ,俭以养德俭以养德; ;非非淡泊淡泊无以无以 明明志志, ,非宁静无以非宁静无以致致 远远。 诫诫 子子 书书告诫,劝勉告诫,劝勉书信书信f,f,句首句首发语
7、词发语词屏除杂念和干扰,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宁静专一用来用来君子的行为操守,以宁静来修养身心,以节俭来培养品德。君子的行为操守,以宁静来修养身心,以节俭来培养品德。明确,坚定明确,坚定达到达到远大目标,远大目标,形作名形作名不能淡泊自守,就无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无不能淡泊自守,就无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法达到远大目标。内心恬淡,不内心恬淡,不慕名利慕名利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广才,才,非志无以成学。非志无以成学。淫慢淫慢 则不能则不能 励精励精,险躁险躁 则不能则不能 治性治性。增长,形作动增长,形作动放纵懈怠放纵懈怠
8、振奋精神振奋精神轻薄浮躁轻薄浮躁修养性情修养性情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于学习。不学习就无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于学习。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法增长才干,不定下志向就无法学有所成。放纵懈怠就无法振作精不定下志向就无法学有所成。放纵懈怠就无法振作精神,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年与时年与时 驰驰, 意意与日与日 去去, 遂遂 成成 枯落枯落,多不接世,悲守,多不接世,悲守穷庐穷庐,将将复复 何何 及及! 疾行,指迅速老去疾行,指迅速老去意志意志消失消失最终最终凋落,衰残。比喻人年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老志衰,没有用处。穷困潦倒之人穷困潦倒之人住
9、的陋室。住的陋室。又又来得及来得及年纪随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岁月而消失,年纪随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岁月而消失,最终年老志衰,大多对社会没有什么贡献,只能悲最终年老志衰,大多对社会没有什么贡献,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屋舍,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屋舍,那时再悔恨又怎么来得及!那时再悔恨又怎么来得及!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当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 , 。(2)诫子书诫子书 的中心论点是 , 。(3) 诫子书诫子书中表现“躁”的危害的句子是 。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宁静无以致远静以修身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俭以养德险躁则不能治性险躁则不能治性1
10、1、诸葛亮在、诸葛亮在诫子书诫子书中主要阐述的观点中主要阐述的观点是是 ,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静以修身,俭以养德4 4、阐释放纵懈怠和轻浮急躁对人修身养性产、阐释放纵懈怠和轻浮急躁对人修身养性产生不好影响的句子是什么?生不好影响的句子是什么?3 3、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话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话? ?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6 6、在谆谆告诫的过程中,作者诸葛亮、在谆谆告诫的过程中,作者诸葛亮是从是从 和和 两个方面进两个方面进行论述的。行论述的。修身治学本文用了(本文用了( )
11、论证方法?)论证方法?5 5、阐述、阐述“学学”、“志志”、“才才”之间关系的之间关系的句子是什么?句子是什么?对比论证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8、怎样理解文中的“静”? “静”是修身养德的基础。“静以修身”意为清心寡欲,内心保持宁静,不贪物欲。 “静”是学习的前提。“静”是屏除杂念,安宁专一,心无旁骛地学习。 “静”就是淡泊名利。淡泊和宁静才能明志。 否则,心若不静,就不能安心学习,就不能增长才干,就更谈不上修养身心了。问题探究问题探究1 1、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2 2、本文就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这几个、本文就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这几个方面是如何
12、展开论述的?方面是如何展开论述的?3.3.诸葛亮认为成才成学的条件是什么?诸葛亮认为成才成学的条件是什么?4 4、 “ “君子之行君子之行无以致远。无以致远。”这句话这句话的核心是一个的核心是一个“静静”字。字。“俭以养德俭以养德”与与“静静”有何关系?有何关系?1 1、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励志,需从淡泊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励志,需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荒唐险躁。文章宁静中下功夫,最忌荒唐险躁。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个“静静” ” 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结为
13、一个“躁躁”字对比鲜明。字对比鲜明。2、本文就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这几个方本文就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这几个方面是如何展开论述的?面是如何展开论述的? 在修身在修身 立志立志 为人处世方面分析了学为人处世方面分析了学与静与静 才与学才与学 学与志等方面的关系。学与志等方面的关系。 理想的人才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理想的人才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志、学、才。诸葛亮主张以俭养德、志、学、才。诸葛亮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缺一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缺一不可的。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但不可的。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但志向的培养又必须修养道德,造就人志向的培养又必须修养道德,造
14、就人才必须从静与俭的修养开始。才必须从静与俭的修养开始。3.3.诸葛亮认为成才成学的条件是什么?诸葛亮认为成才成学的条件是什么?4 4、 “ “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的核心是一个这句话的核心是一个“静静”字。字。“俭以俭以养德养德”与与“静静”有何关系?有何关系? 因为节俭方可清心寡欲,避免浪费。因为节俭方可清心寡欲,避免浪费。这就要求人们的内心世界始终保持宁这就要求人们的内心世界始终保持宁静,不会为贪图丰厚的物质享受而分静,不会为贪图丰厚的物质享受而分神劳力。神劳力。“俭以养德俭以养
15、德”是建立在是建立在“静静”的基础上的美德。的基础上的美德。 你最喜欢文章哪个警句?你最喜欢文章哪个警句?谈谈你的理解和受到的启发,谈谈你的理解和受到的启发,由此你联想到了哪些名人名言?由此你联想到了哪些名人名言?推荐给大家,并结合自己的体推荐给大家,并结合自己的体验送给大家一句你最喜欢的话。验送给大家一句你最喜欢的话。 淡泊淡泊: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 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陶渊明)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陶渊明) 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白居易)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白居易) 心闲天地本来宽。(陆游)心闲天地本来宽。(陆游)立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立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志当存高远(诸葛亮)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材,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材,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惜时: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傅玄)惜时: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傅玄) 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节能环保行业绿色能源技术与项目开发方案
- 工程设计咨询服务合同
- 旅客运输服务合同
- 电子产品维修服务保障与免责协议
- 不动产财产租赁合同
- 项目团队季度工作总结报告
- 22 我们奇妙的世界(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 14《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 第五章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本章小结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 第6单元 18古诗三首(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同步教学(统编版)
- 油气储运节能优化方案
- 浙江省Z20联盟(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英语试题 含答案
- 2024-2025学年初中体育与健康七年级全一册(2024)人教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
- 第五单元《分数的意义》复习试题(单元测试)-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 腕踝针中医技术
- DB34T 4620-2023 疼痛科治疗室建设规范
- 2024年二级建造师继续教育考核题及答案
- (完整版)医疗废物处置管理制度
- 物流公司员工守则以及管理制度
- 易制毒化学品识别与检验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典型事例【六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