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题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点燃蜡烛点燃蜡烛 前前 观察:观察:蜡烛的结构蜡烛的结构.颜色颜色.状态状态.形状形状.硬度硬度.闻气味闻气味;用小刀切一小块蜡烛放入水中观察用小刀切一小块蜡烛放入水中观察观察到:观察到:常温下蜡烛:常温下蜡烛:圆柱形圆柱形 白色固白色固体体 轻微气味轻微气味 质地软质地软 不溶于水不溶于水 密度比水小密度比水小 点燃蜡烛点燃蜡烛中中观察:观察:1.现象:火焰分为几层?哪层最明现象:火焰分为几层?哪层最明亮?哪层最暗?亮?哪层最暗?答:答:3层,外焰层,外焰.内焰内焰.焰心,焰心,
2、 外焰最亮外焰最亮 焰心最暗焰心最暗2.取一根火柴梗迅速平放入火焰取一根火柴梗迅速平放入火焰中,中,1s后取出,观察火柴梗燃烧后取出,观察火柴梗燃烧的情况,说明哪层温度最高,哪的情况,说明哪层温度最高,哪层温度最低?层温度最低?答:外焰最先碳化,内焰燃烧不充答:外焰最先碳化,内焰燃烧不充分分.说明外焰温度最高,内焰温度较说明外焰温度最高,内焰温度较低焰心温度最低低焰心温度最低取一只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烧杯壁的取一只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烧杯壁的现象?看到现象后取下烧杯迅速倒入少量澄清现象?看到现象后取下烧杯迅速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震荡,观察现象,推测蜡烛燃烧后可石灰水,震荡,观察现象
3、,推测蜡烛燃烧后可能生成哪些物质?能生成哪些物质? 烧杯壁有水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蜡烛燃烧杯壁有水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蜡烛燃烧后可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烧后可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熄灭蜡烛熄灭蜡烛“后后” 观察并点燃观察并点燃白烟,看能否燃烧白烟,看能否燃烧 熄灭蜡烛后有白烟产生,白烟可以燃烧熄灭蜡烛后有白烟产生,白烟可以燃烧(1) 对蜡烛及其燃烧现象的探究对蜡烛及其燃烧现象的探究点燃前点燃前 燃烧过程燃烧过程 熄灭后熄灭后圆柱形圆柱形 白色固体白色固体 轻微气味轻微气味 质地软质地软 不溶于水不溶于水 密度比水小密度比水小 空气中燃烧空气中燃烧 黄白色光亮火焰黄白色光亮火焰 火焰分三层火焰分三层
4、 外焰最明亮外焰最明亮 温度最高温度最高 内焰温度较低内焰温度较低 焰心最暗焰心最暗 温度最低温度最低蜡烛熄灭时有蜡烛熄灭时有白烟产生,用白烟产生,用火柴去点燃刚火柴去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熄灭时的白烟,蜡烛重新燃烧蜡烛重新燃烧(2) 对蜡烛燃烧生成物的探究对蜡烛燃烧生成物的探究实验操作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实验结论在蜡烛火焰上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干燥的烧杯,将烧杯取下来将烧杯取下来正放,迅速往正放,迅速往烧杯中倒入少烧杯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振荡烧杯内壁有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水珠生成,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变浑浊蜡烛燃烧有蜡烛燃烧
5、有水生成,蜡水生成,蜡烛燃烧有二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氧化碳生成结论结论 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生成新的物质使澄清石灰水中,生成新的物质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一般我们采用这个方法变浑浊,一般我们采用这个方法来鉴别二氧化碳气体来鉴别二氧化碳气体2、对空气和人体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对空气和人体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一实验一 收集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收集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的气体,比较一下,你能得到的气体,比较一下,你能得到什么结论?什么结论? 准备收集气体准备收集气体排水集气法排水集气法 空气、人体呼出的气空气、人体呼出的气体均是体均是没有颜色、没有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气味的气
6、体的气体结论结论2、对空气和人体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对空气和人体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二实验二 向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的气向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的气体中各滴入数滴澄清的石灰水,体中各滴入数滴澄清的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能得到什么结振荡,观察现象,能得到什么结论?论?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气体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气体现象现象 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无明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人体呼出的气体使澄显变化;人体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出现浑浊清的石灰水出现浑浊结论结论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的二氧化碳多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的二氧化碳多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空气中的二氧化碳2、对空气和人体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对空气和人
7、体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三实验三 在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的气在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的气体中分别插入一根燃着的木条,体中分别插入一根燃着的木条,观察现象,能得到什么结论?观察现象,能得到什么结论?现象现象 插入空气中的木条继续燃烧;插入空气中的木条继续燃烧;插入呼出的气体中的木条火焰立插入呼出的气体中的木条火焰立即熄灭即熄灭结论结论 空气中含有的氧气多于人体呼出的气体空气中含有的氧气多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的氧气中的氧气2、对空气和人体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对空气和人体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四实验四 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一块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一块放置不动,对着另一块呼气放置不动,对着另一块呼气 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现象 放置不动的玻璃片上无明放置不动的玻璃片上无明显变化;对着呼气的玻璃片上显变化;对着呼气的玻璃片上有水珠有水珠结论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的水蒸气比空气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的水蒸气比空气中含有的水蒸气多中含有的水蒸气多现象现象结论结论呼出的气体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可使燃呼出的气体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可使燃着的小木条熄灭、可使玻璃片上凝结有水着的小木条熄灭、可使玻璃片上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五一假前国旗下讲话稿(32篇)
- 草原的导游词(32篇)
- 品牌代理合同
- 酒店销售部年终工作总结3
-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深度自测卷4
-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名师预测卷4
-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点睛提分卷4
-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标准预测试卷1
-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2018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
- 公司提高成本的报告范文
- 2025至2030年中国电子护眼台灯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浙江省温州乐清市融媒体中心招聘4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夏季广东广州期货交易所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北京市丰台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英语试题
- 2025上海市嘉定工业区农村青年干部招聘22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兽医基础》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煤矿探放水证考试题库
- 农业机械设备运输及调试方案
- 污水处理设备的故障处理指南考核试卷
- ps 课件教学课件
- 神经外科患者早期康复护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