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实验报告_第1页
工程测量-实验报告_第2页
工程测量-实验报告_第3页
工程测量-实验报告_第4页
工程测量-实验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实验报告课程名称: 工程测量学实验 学 院: 专 业: 测绘工程 姓 名: 学 号: 年 级: 任课教师: 实验一 用水准仪进行高程测设一. 实验性质验证性实验,实验时数安排为6学时。二.目的和要求(1) 掌握用水准仪测设高程的基本方法。(2) 测设给定的一条坡度线。三.仪器和工具(1) 水准仪1套,水准尺2把,皮尺1把,木桩若干根,斧子1把,记录板1块。(2) 自备:铅笔,计算器。四.方法步骤(一)用水准仪进行高程的测设(1) 在给定的已知高程点A与待测点P距离适中位置假设水准仪,在A点上竖立水准尺。(2) 仪器整平后,瞄准A尺读取的后视读数a,根据A点高程HA和测

2、设高程计算在所测设处的P点桩上的水准尺的应有前视读数b(b=HA+a-Hp)(3) 将水准尺贴紧P点木桩侧面,水准仪瞄准P尺读数,靠桩侧面上下移动调整P尺,当观测到的P尺前视读数等于计算所得的b时,沿着尺底在木桩上画线,即为待测设的高程Hp的位置。(4) 将水准尺底面置于设计高程的位置,再次做前后视观测,进行检核。(5) 同样的方法可在其余各点桩上测设高程的位置。(二)用水准仪进行坡度线的测设(1) 实验指导教师在场地进行布置,给定已知点高程和设计坡度i。(2) 在地面上选择高差相差较大的两点E和F(E是给定高程为HE的点)。(3) 从E点起沿EF方向按距离d钉木桩,直到F点。根据已知高程点H

3、E,设计坡度i及距离d推算出各桩的设计高程:Hi=HE+idn(n为桩的序号)。(4) 在适当的位置安排水准仪,瞄准E点的水准尺,读取后视读数a,求得视线高H(H=HE+a)。(5)根据各点的设计高程Hi计算各桩应有的前视读数b=H-Hi。(6) 水准尺分别位于各桩顶,读取各点的前视读数b,与应有读数b对比,计算各桩顶的升降数,并注记在木桩侧面。五.注意事项(1)读数与计算时,要认真细致,互相核准,避免出错。(2)当受到木桩长度的限制,无法标出测设的位置时,可定出与测设位置相差一数值的位置线,在线上标明差值。六. 上交资料实验结束后,将测量实验报告以小组为单位装订成册上交。在已知水准点E架设水

4、准仪,无需整平仪器,量取仪器高i= 在待测点F立尺,瞄准水准尺的同时,调节水准仪的脚螺旋使视线上下移动,直到水准尺上的读数显示为i=i+HF设-HF实= 此时,固定水准仪视线,在中间各点分别立尺,读取各尺点的读数,并分别与仪器高i比较,记入下表用水准仪进行线的测设数据记录表注: “+”表示挖低,“-”表示填高测站已知水准点后视读数待测站点前视尺实际读数待测站点实际高程填挖数/m检测点号高程(m)点号设计高程/m实际读数误差/m1TP11000.001391TP111001.5012821000.109-1.3911281-0.0012TP21200.001649TP221200.9506981

5、200.951+0.0010699+0.0013TP31150.001370TP331149.5018751149.495-0.0051876+0.001实验二 线路纵横断面测量一.实验性质 验证性实验,实验时数安排为8学时。二.目的和要求(1)初步掌握线路纵横断面水准测量的过程及基本方法。(2)掌握纵横断面的绘制。三.仪器和工具 (1)水准仪1套,水准尺2把,皮尺1把,记录板1块,油漆1桶,毛笔1支,方向架1个。 (2)自备:铅笔,计算器。四.方法与步骤 (一)准备工作 (1)指导教师现场讲解测量过程,方法及注意事项。 (2)在给定区域,选定一条约200米长的路线,在两端用油漆做标记。用皮尺

6、量距,每20米处画一中桩,在坡度及方向处画加桩,并在地面上标注桩号,起点桩号为0+000。(二)纵横断面测量 (1) 水准仪安置在起点桩与第一转点间适当位置作为第一站(),瞄准(后视)立在附近水准点BM上的水准尺,读取后视读数a(读至毫米),填入记录表格,计算第一站视线高H1(H1=HBM+a)。 (2) 统筹兼顾整个测量过程,选择前视方向上的第一个转点TP1,瞄准(前视)立在转点TP1上的水准尺,读取前视读数b(读至毫米),填入记录表格,计算转点TP1的高程(HTP1=H1-b)。(3) 再依次瞄准(中视)本站所能得到的立在各中桩及加桩的上的水准尺,读取中丝读数Si(读至厘米),填入记录表格

7、,利用视线高计算中桩及加桩的高程(Hi=H1-Si)。(4) 仪器搬至第二站(),选择第二站前视方向上2号转点TP2。仪器安置好后,瞄准(后视)TP1上的水准尺,读数,记录,计算第二站视线高H,观测前视TP2上的水准尺,读数,记录,计算2号转点TP2的高程HTP2。同法继续进行观测,直至线路中点。(5) 为了进行检核,可由线路返测至已知水准点,此时不需观测各中间点。(三)横断面测量每个人选两个里程桩进行横断面水准测量。在里程桩上,用方向架确定线路的垂直方向,在中线左右两侧各测20m,中桩至左右侧各坡度变化点距离用皮尺丈量,读至分米,高差用水准仪测定,读至厘米并将数据填至横断面记录表中。(四)总

8、横断面图的绘制外业测量完成后,可在室内进行纵横断面图的绘制。纵断面图:水平距离比例尺可取为1:1000,高程比例尺可取为1:100;横断面图:水平距离比例尺可取为1:100,高程比例尺可取为1:100,纵横端面图在CAD下绘制。五. 注意事项(1) 中间视因无检核条件,所以读数计算时要认真细致,互相核准,避免出错。(2) 横断面水准测量与横断面绘制,应按线路延伸方向划定左右方向,切勿弄错。(3) 线路往返测量高差闭和差的限差应按普通水准测量的要求计算,f=12n,式中n为测站数。超限应重新测量。六.上交资料 实验结束后,将小组成果线路纵断面水准测量记录及纵断面图,个人成果横断面水准记录及横断面

9、图,实验报告以小组为单位装订成册上交。线路水准测量地点 五食堂前 观测者 欧如坪 记录者 王启定 测站点号水准尺读数/m仪器视线高程/m点的高程/m后视读数中视读数前视读数B1BM16281001.6280+00005321001.2760+02005421001.0860+04005361001.0920+06005371001.0910+08005491001.083TP112951001.754B2TP114121001.7540+10013151000.4300+120009700971001.657B30+12018691003.5260+140065506551002.871B40

10、8290+160076607661004.063B50+16019421006.00506430+20004231005.582 注:BM为假设的已知水准点,高程为1000。TP1、0+120、0+140、0+160为转点。纵断面图见附图1线路横断面测量记录表地点 五食堂前 观测者 吴磊 记录者 李家前 左侧点号高差(m)桩号右侧点号高差(m)距离(m)距离(m)1-0.123*500+00030.2629.580*4.516.2452-0.25040.76021.32519.2541-0.0580+02030.0413.84219.5852

11、0.7514.251-0.0450+04040.0683.4804.59220.13950.20111.5814.25830.72260.02319.58220.5681-0.0580+06030.0544.2534.25320.78540.18515.26320.2311-0.0420+08030.0383.75420.12120.74512.5471-0.0560+1004-0.0253.2543.15420.45850.1296.7856.58430.9540+1006-0.56820.15417.5891-0.0770+1204-0.0473.5423.47820.25350.1211

12、2.5746.47531.8146-1.75218.68218.2741-0.1150+1404-0.0293.5743.25420.06250.0755.5849.8713-0.29818.58710.0270+1603-0.0125.4873.59821.45240.68919.24519.45810.0520+18030.3225.38717.2542-0.0926.8441-0.0080+2004-0.0325.3682.78620.25450.1526.2543.57430.3626-0.33210.26822.245注:横断面图见附图2实验三 用南方全站仪测设水平角、水平距离一.实

13、验性质综合性实验,实验时数安排为6学时。二.目的与要求(1) 练习用全站仪在地面上测设水平角。(2) 练习用全站仪在地面上测设水平距离。三.仪器与工具(1) 南方全站仪1套,单棱镜(包括对中杆)2套,小钢卷尺1把,木桩若干根,小钉若干颗,斧子1把,记录板1块。(2) 自备:铅笔,三角板,计算器。四.方法与步骤(一)准备工作(1) 实验指导教师交代实验程序,提供控制点位置,坐标数据及测设数据。(2) 有必要时,对仪器进行参数设置。(二)用南方全站仪进行测设(1) 将全站仪安置在给定方向线的起点上,用小钢卷尺量取仪器高并做好记录。(2) 按“POWER”键开机,仪器自检,竖盘初始化后,自动切换到角

14、度测量模式屏幕。(3) 仪器瞄准给定方向线的另一点作为后视点。(4) 将“F4”键调出测量模式屏幕P3,按“F2”键,设置水平方向值显示为“HR”。按“F4”键返回P1屏。(5) 按“F3”(置盘键)后,按“F1”(输入键),输入给定的角值,按“F4”(回车键),返回角度测量模式。(6) 向左旋转仪器照准部,直到屏幕上“HR”旁的水平角读数为00000,固定照准部,并在视线方向上竖立棱镜。(7) 按测距键选择距离测量模式。(8) 在距离测量模式界面,按“F4”(回车键),调出距离测量模式屏幕P2,在该页按“F2”(放样键),屏幕显示以前设置的数据,按“F1”键选择放样平距。(9) 按“F1”(输入键)将测设距离的值输入,然后按“F4”(回车键),则开始距离测量,屏幕显示出所测距离与放样距离的差值“dHD”,在视线方向上调整棱镜,直到所测距离与放样距离的差值为“0”为止,在地面上标定测设目标。五. 注意事项(1) 测设数据经检验无误后才能使用,测设完毕还应进行检测。(2) 在测设点的平面位置时,计算值与检测值比较,检测边长的相对误差应1/2000。检测角APQ,APQ的误差应60。(3) 全站仪的仪器常数,一般在出厂时经严格测定并进行了设置,故一般不要自行进行此项设置,其余设置应在教师指导下进行。(4) 在关闭电源时,全站仪最好处于主菜单显示屏或角度测量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