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及受力分析 之 基础_第1页
建筑结构及受力分析 之 基础_第2页
建筑结构及受力分析 之 基础_第3页
建筑结构及受力分析 之 基础_第4页
建筑结构及受力分析 之 基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建筑基础建筑基础无筋扩展基础无筋扩展基础系指由砖、毛石、混凝土或毛系指由砖、毛石、混凝土或毛石混凝土、灰土和三合土等材料组成的石混凝土、灰土和三合土等材料组成的墙下条形墙下条形基础或柱下独立基础基础或柱下独立基础。这些材料都是脆性材料,有较好的这些材料都是脆性材料,有较好的抗压抗压性能,性能,但但抗拉、抗剪抗拉、抗剪强度往往很低。强度往往很低。浅基础浅基础无筋扩展基础无筋扩展基础为保证基础的安全,必须限制基础内的拉应为保证基础的安全,必须限制基础内的拉应力和剪应力不超过基础材料强度的设计值。力和剪应力不超过基础材料强度的设计值。 基础设计时,通过基础构造的限制来实现这一基础设计时,通过基础构

2、造的限制来实现这一目标,即基础的外伸宽度与基础高度的比值应小目标,即基础的外伸宽度与基础高度的比值应小于规范规定的台阶宽高比的允许值。于规范规定的台阶宽高比的允许值。 由于此类基础几乎不可能发生挠曲变形,所以由于此类基础几乎不可能发生挠曲变形,所以常称为常称为刚性基础或刚性扩大基础刚性基础或刚性扩大基础。无筋扩展基础可用于无筋扩展基础可用于6层和层和6层以下层以下(三合土基础不宜超过(三合土基础不宜超过4层)的民用建层)的民用建筑和轻型厂房。筑和轻型厂房。 无筋扩展基础 (a)砖基础;(b)毛石基础;(c)灰土基础;(d)毛石混凝土基础、混凝土基础 扩展基础扩展基础是指是指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

3、础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和和墙下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这种基础抗弯和抗剪性能良。这种基础抗弯和抗剪性能良好,特别适用于好,特别适用于“宽基浅埋宽基浅埋”或有地下水时。或有地下水时。由于扩展基础有较好的抗弯能力,通常被看作由于扩展基础有较好的抗弯能力,通常被看作柔性基础。这种基础能发挥钢筋的抗弯性能及混凝柔性基础。这种基础能发挥钢筋的抗弯性能及混凝土抗压性能,适用范围广。土抗压性能,适用范围广。 扩展基础扩展基础扩展基础应满足以下构造要求:扩展基础应满足以下构造要求:(1)锥形基础的边缘高度不宜小于锥形基础的边缘高度不宜小于200mm;阶梯;阶梯形基础的每阶高度宜为形基础的每

4、阶高度宜为300500mm。(2)垫层的厚度不宜小于垫层的厚度不宜小于70mm;垫层混凝土强度;垫层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为等级应为C10。(3)扩展基础底板受力钢筋的最小直径不宜小于扩展基础底板受力钢筋的最小直径不宜小于10mm;间距不宜大于;间距不宜大于200mm,也不宜小于,也不宜小于100mm。(4)钢筋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钢筋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0。(5)当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的边长和墙下钢当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的边长和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的宽度大于或等于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的宽度大于或等于2.5m时,底时,底板受力钢筋的长度可取边长或宽度的板受力钢筋的长度可取边长或宽度的0.9

5、倍,并宜交倍,并宜交错布置。错布置。(6)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底板在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底板在T形及十字形交接形及十字形交接处,底板横向受力钢筋仅沿一个主要受力方向通长处,底板横向受力钢筋仅沿一个主要受力方向通长布置,另一个方向的横向受力钢筋可布置到主要受布置,另一个方向的横向受力钢筋可布置到主要受力方向底板宽度的力方向底板宽度的14处。在拐角处底板横向受力处。在拐角处底板横向受力钢筋应沿两个方向布置。钢筋应沿两个方向布置。(7)钢筋混凝土柱和剪力墙纵向受力钢筋在基础钢筋混凝土柱和剪力墙纵向受力钢筋在基础内的锚固长度内的锚固长度la应根据钢筋在基础内的最小保护层厚应根据钢筋在基础内的最小保护层厚度

6、按度按混凝土规范混凝土规范有关规定确定。有关规定确定。 (8)现浇柱的基础,其插筋数量、直径以及钢筋现浇柱的基础,其插筋数量、直径以及钢筋种类应与柱内纵向受力钢筋相同,插筋的锚固长度种类应与柱内纵向受力钢筋相同,插筋的锚固长度应满足上述要求。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将四应满足上述要求。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将四角的插筋伸至底板钢筋网上,其余插筋锚固在基础角的插筋伸至底板钢筋网上,其余插筋锚固在基础顶面下顶面下la或或laE处。处。 扩展基础 (a)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b)现浇独立基础;(c)预制杯形基础扩展基础底板受力钢筋布置示意图现浇柱的基础中的插筋构造示意图当上部结构荷载较大、地基土的

7、承载力较低时,采用无筋当上部结构荷载较大、地基土的承载力较低时,采用无筋扩展基础或扩展基础往往不能满足地基强度和变形的要求。为扩展基础或扩展基础往往不能满足地基强度和变形的要求。为增加基础刚度增加基础刚度,防止由于过大的不均匀沉降引起的上部结构的防止由于过大的不均匀沉降引起的上部结构的开裂和损坏,常采用柱下条形基础。开裂和损坏,常采用柱下条形基础。 根据刚度的需要,柱下条形基础可沿纵向设置,也可沿纵根据刚度的需要,柱下条形基础可沿纵向设置,也可沿纵横向设置而形成双向条形基础,称为交梁基础。横向设置而形成双向条形基础,称为交梁基础。如果柱网下的地基土较软弱,土的压缩性或柱荷载的分布如果柱网下的地

8、基土较软弱,土的压缩性或柱荷载的分布沿两个柱列方向都很不均匀,则可采用交梁基础。该基础形式沿两个柱列方向都很不均匀,则可采用交梁基础。该基础形式多用于框架结构。多用于框架结构。 柱下条形基础柱下条形基础构造要求:构造要求:柱下条形基础梁的高度宜为柱距的柱下条形基础梁的高度宜为柱距的1418。翼板厚度不应小于。翼板厚度不应小于200mm。当翼板厚度。当翼板厚度大于大于250mm时,宜采用变厚度翼板,其坡度宜小于时,宜采用变厚度翼板,其坡度宜小于或等于或等于1 3。柱下条形基础的两端宜向外伸出,其长度宜柱下条形基础的两端宜向外伸出,其长度宜为第一跨度的为第一跨度的0.25倍;既可增大基础底面积,又

9、可使倍;既可增大基础底面积,又可使基底反力分布比较均匀、基础内力分布比较合理。基底反力分布比较均匀、基础内力分布比较合理。现浇柱与条形基础梁的交接处,其平面尺寸现浇柱与条形基础梁的交接处,其平面尺寸不应小于规范的规定。不应小于规范的规定。条形基础梁顶部和底部的纵向受力钢筋除满条形基础梁顶部和底部的纵向受力钢筋除满足计算要求外,顶部钢筋按计算配筋全部贯通,底足计算要求外,顶部钢筋按计算配筋全部贯通,底部通长钢筋不应少于底部受力钢筋截面总面积的部通长钢筋不应少于底部受力钢筋截面总面积的13。柱下条形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柱下条形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基础垫层和钢筋保护层厚度、底板

10、钢筋的部基础垫层和钢筋保护层厚度、底板钢筋的部分构造要求可参考扩展基础的规定。分构造要求可参考扩展基础的规定。 柱下条形基础 (a)柱下单向条形基础;(b)交梁基础当地基特别软弱,上部荷载很大,用交梁基础将导致基础宽度较大而又相互接近时,或有地下室,可将基础底板联成一片而成为筏形基础。筏形基础可分为墙下筏形基础和柱下筏形基础。柱下筏形基础常有平板式和梁板式两种。平板式筏形基础是在地基上做一块钢筋混凝土底板,柱子通过柱脚支承在底板上;梁板式筏形基础分为下梁板式和上梁板式,下梁板式基础底板上面平整,可作建筑物底层地面。高层建筑筏形基础高层建筑筏形基础筏形基础,特别是梁板式筏形基础整体刚度较大,能很

11、好地调整不均匀沉降,常用于高层建筑中。筏形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采用筏形基础的地下室应沿四周布置钢筋混凝土外墙,外墙厚度不应小于250mm,内墙厚度不应小于200mm。筏形基础的钢筋间距不应小于150mm,宜为200300mm,受力钢筋直径不宜小于12mm。 梁板式筏基的底板与基础梁的配筋除满足计算要求外,纵横方向的底部钢筋还应有1213贯通全跨,其配筋率不应小于0.15,顶部钢筋按计算配筋全部连通。当筏板的厚度大于2000mm时,宜在板厚中间部位设置直径不小于12mm、间距不大于300mm的双向钢筋网。地下室底层柱、剪力墙与梁板式筏基的基础梁连接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1)柱、

12、墙的边缘至基础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50mm(2)当交叉基础梁的宽度小于柱截面的边长时,交叉基础梁连接处应设置八字角,柱角与八字角之间的净距不宜小于50mm;(3)单向基础梁与柱的连接,可按采用;(4)基础梁与剪力墙的连接,可按采用。筏形基础 (a)墙下筏形基础;(b)平板式柱下筏形基础;(c)下梁板式柱下筏形基础;(d)上梁板式柱下筏形基础箱形基础是由底板、顶板、钢筋混凝土纵横隔墙构成的整体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箱形基础具有较大的基础底面、较深的埋置深度和中空的结构形式,上部结构的部分荷载可用开挖卸去的土的重量得以补偿。与一般的实体基础比较,它能显著地提高地基的稳定性,降低基础沉降量。高层建筑箱形

13、基础高层建筑箱形基础箱形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箱形基础外墙宜沿建筑物周边布置,内墙沿上部结构的柱网或剪力墙位置纵横均匀布置,墙体水平截面总面积不宜小于箱形基础外墙外包尺寸的水平投影面积的1/10。 无人防设计要求的箱基,基础底板不应小于300mm,外墙厚度不应小于250mm,内墙厚度不应小于200mm,顶板厚度不应小于200mm。墙体的门洞宜设在柱间居中部位。箱形基础的顶板和底板纵横方向支座钢筋尚应有1/31/2的钢筋连通,且连通钢筋的配筋率分别不小于0.15%(纵向)、0.10%(横向),跨中钢筋按实际需要的配筋全部连通。 箱形基础的顶板、底板及墙体均应采用双层双向配筋。 上部

14、结构底层柱纵向钢筋伸入箱形基础墙体的长度应符合下列要求:(1)柱下三面或四面有箱形基础的内柱,除柱四角纵向钢筋直通到基底外,其余钢筋可伸入顶板底面以下40倍纵向钢筋直径处;(2)外柱、与剪力墙相连的柱及其他内柱的纵向钢筋应直通到基底。箱形基础当地基土上部为软弱土,且荷载很大,采用浅基础已不能满足地基强度和变形的要求,可利用地基下部比较坚硬的土层作为基础的持力层设计成深基础。桩基础是最常见的深基础,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与民用建筑中。桩基础是由桩和承台两部分组成。桩在平面上可以排成一排或几排,所有桩的顶部由承台联成一个整体并传递荷载。桩基础桩基础在承台上再修筑上部结构。桩基础的作用是将承台以上上部结

15、构传来的外力通过承台,由桩传到较深的地基持力层中,承台将各桩联成一个整体共同承受荷载,并将荷载较均匀地传给各个基桩。由于桩基础的桩尖通常都进入到了比较坚硬的土层或岩层,因此,桩基础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和稳定性,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是减少建筑物沉降与不均匀沉降的良好措施。 (1) 按施工方式分类按施工方法的不同可分为预制桩和灌注桩两大类。(2)按桩身材料分类混凝土桩混凝土桩又可分为混凝土预制桩和混凝土灌注桩(简称灌注桩)两类。 桩的分类桩的分类群桩基础由基桩和连接于桩顶的承台共同组成。单桩基础采用一根桩(通常为大直径桩)以承受和传递上部结构(通常为柱)荷载的独立基础。 群桩基础由2根以上基桩组成的桩

16、基础。 基桩群桩基础中的单桩。 钢桩常见的是型钢和钢管两类。钢桩的优点是抗压抗弯强度高,施工方便;缺点是价格高,易腐蚀。组合桩即采用两种材料组合而成的桩。例如,钢管桩内填充混凝土,或上部为钢管桩、下部为混凝土桩。 (3)按桩的使用功能分类竖向抗压桩主要承受竖直向下荷载的桩。水平受荷桩主要承受水平荷载的桩。竖向抗拔桩主要承受拉拔荷载的桩。复合受荷桩承受竖向和水平荷载均较大的桩。 (4) 按桩的承载性状分类摩擦型桩摩擦桩:在极限承载力状态下,桩顶荷载由桩侧阻力承受。端承摩擦桩:在极限承载力状态下,桩顶荷载主要由桩侧阻力承受,部分桩顶荷载由桩端阻力承受。端承型桩端承桩:在极限承载力状态下,桩顶荷载由

17、桩端阻力承受。摩擦端承桩:在极限承载力状态下,桩顶荷载主要由桩端阻力承受,部分桩顶荷载由桩侧阻力承受。(5) 按成桩方法分类根据成桩方法和成桩过程中的挤土效应将桩分为以下几种:挤土桩这类桩在设置过程中,桩周土被挤开,土体受到挠动,使土的工程性质与天然状态相比发生较大变化。这类桩主要包括挤土预制桩(打入或静压)、挤土灌注桩(如振动、锤击沉管灌注桩,爆扩灌注桩)。部分挤土桩这类桩在设置过程中由于挤土作用轻微,故桩周土的工程性质变化不大。主要有打入截面厚度不大的I字型和H型钢桩、冲击成孔灌注桩和开口钢管桩、预钻孔打入式灌注桩等。非挤土桩这类桩在设置过程中将相应于桩身体积的土挖出。这类桩主要是各种形式

18、的钻孔桩、挖孔桩等。(6)按承台底面的相对位置分类桩基础包括桩和将上部荷载传给桩的桩顶承台。高承台桩基群桩承台底面设在地面或局部冲刷线之上的桩基称为高承台桩基。这种桩基多用于桥梁、港口工程等。低承台桩基承台底面埋置于地面或局部冲刷线以下的桩基称为低承台桩基。这种桩基多用于房屋建筑工程。(7)按桩径的大小分类小桩直径小于或等于250mm。中等直径桩直径介于250mm至800mm。大直径桩直径大于或等于800mm。(1)摩擦型桩的中心距不宜小于桩身直径的3倍;扩底灌注桩的中心距不宜小于扩底直径的1.5倍,当扩底直径大于2m时,桩端净距不宜小于1m。在确定桩距时还应考虑施工工艺中的挤土效应对相邻桩的影响。(2)扩底灌注桩的扩底直径不宜大于桩身直径的3倍。(3)预制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灌注桩不应低于C20;预应力桩不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