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学案_第1页
(参考)《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学案_第2页
(参考)《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学案_第3页
(参考)《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学案_第4页
(参考)《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学案整理积累1、词义理解(1)疑难字词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 乘:车辆,;摄:夹、迫近。宗庙之事,如会同 会:诸侯相见;同:诸侯共同朝见天子。舍瑟而作 作:起异乎三子者之撰 撰:才能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伤:妨害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让:谦让(2)词类活用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 端、章甫:都为名词作动词,穿着礼服,戴着礼帽。鼓瑟希,铿尔。 鼓:名词作动词,弹奏。三子者出,曾皙后。 后:名词作动词,最后出冠者五六人。 冠:名词作动词,戴帽子。浴乎沂,风乎舞雩吹。 风:名词作动词,乘凉。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方:形容词作动词,正道,是非标准。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2、? 小、大:都为形容词作动词,小的国家,大的国家。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足:形容词作使动用法,使富足。(3)通假字鼓瑟希,铿尔。 希:通“稀”,稀疏。莫春者,春服既成 莫:通“暮”,晚。(4)一词多义夫子喟然曰:吾与点也 同意唯求则非邦也与 语气助词与 失其所与,不知 结交、亲附 遂与外人隔绝 和生三人,公与之母 给予以吾一日长乎尔 比摄乎大国之间 在乎 异乎三子者之撰 和、跟 浴乎沂,风乎舞雩 到、在以吾一日长乎尔 你(们)尔 子路率尔而对曰 的样子,相当于鼓瑟希,铿尔 铿的一声,象声词尔何如 你以吾一日之长 因为以 毋吾以也 认为则何以哉 用为国以礼 用因之以饥馑 接着因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3、 凭借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 顺应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跟着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方圆、纵横方 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正道,指是非准则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方形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 正,才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如果 如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至于宗庙之事,如会同。 或者2.特殊句式(1)宾语前置不吾知也。【指津】正确的语序应该是“不知吾也。”毋吾以也。【指津】正确的语序应该是“毋以吾也。”则何以哉?【指津】正确的语序是“则以何哉?”由上面三个句子我们可以总结出:古代汉语的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古代汉语的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2)介宾状语后置异乎三子者之撰

4、。【译文】我和他们三位的才能不一样呀!以吾一日长乎尔。【译文】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3)省略句可使有勇,且知方也【译文】可以使(他们)都有勇气,并且懂得做人的道理。毋吾以也。【译文】(你们)不要认为我(年纪大一点就不说了)。典题导析阅读下一语段,完成后面的练习: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原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1、解释下列词语:  侍:   盍:  伐:  施劳:  少者怀之:   【解释】服侍,站在旁边

5、陪着尊贵者叫侍。何不。夸耀。表白功劳。让少者得到关怀。2、根据解释翻译上一语段: 【解释】颜渊、子路两人侍立在孔子身边。孔子说:“你们何不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子路说:“愿意拿出自己的车马、衣服、皮袍,同我的朋友共同使用,用坏了也不抱怨。”颜渊说:“我愿意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子路向孔子说:“愿意听听您的志向。”孔子说:“(我的志向是)让年老的安心,让朋友们信任我,让年轻的子弟们得到关怀。”3、这一语段表达了什么思想?【解释】表现孔子的仁爱思想。知能导练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A千乘(chéng)之国  因之以饥馑(jn)B以俟(sì)君

6、子  风乎舞雩(yú)C端章甫(f) 愿为小相(xiàng)焉D夫子喟(kuì)然而叹曰 夫子何哂(shn)由也【解释】“乘”读为shèng。2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A摄(夹)乎大国之间 比(比较)及三年B异乎三子者之撰(才能) 何伤(妨害)乎C吾与(赞成)点也 宗庙会(诸候相见)同D其言不让(谦让) 孰(谁)能为之大【解释】比(bì):到;比及:等到。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D)A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B莫春者,春服既成 C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 D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解释】A项“知”通“智”;B项

7、“莫”通“暮”;C项“希”通“稀”。4下列划线的字词不是名词活用的一项是(D)A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B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C三子者出,曾皙后D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解释】端:用整幅布做的礼服,用作动词:穿着礼服;章甫:布制礼帽,用作动词:戴着礼帽;“风”用作动词,吹风,乘凉;“后”用作动词,走在后面。6下列各句中的“如”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C)A如(假如)或知尔,则何如哉B如(至于)其礼乐,以俟君子C宗庙之事,如(至于)会同D方六七十,如(或者)五六十 【解释】C为“或者”之意。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713题。陈思王植字子建。年十岁余,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

8、,善属文。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倩人邪?”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倩人?”时邺铜爵台新成,太祖悉将诸子登台,使各为赋。植援笔立成,可观,太祖甚异之。性简易,不治威仪,舆马服饰,不尚华丽。每进见难问,应声而对,特见宠爱。太祖征孙权,使植留守邺,戒之曰:“吾昔为顿邱令,年二十三。思此时所行,无悔于今。今汝年亦二十三矣,可不勉与!”植既以才见异,而丁仪、丁廙、杨修等为之羽翼。太祖狐疑,几为太子者数矣。而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文帝御之以术,矫情自饰,宫人左右,并为之说,故遂定为嗣。植尝乘车行驰道中,开司马门出。太祖大怒,公车令坐死。由是重诸侯科禁,而植宠日衰。太祖既虑

9、终始之变,以杨修颇有才策,而又袁氏之甥也,于是以罪诛修。植益内不自安。二十四年,曹仁为关羽所围。太祖以植为南中郎将,行征虏将军,欲遣救仁,呼有所敕戒。植醉不能受命,于是悔而罢之。(节选自三国志陈思王曹植传)注:驰道:也称御道,专供天子行车之路。司马门:即宫门,每门有司马主管,故名。7对“文帝御之以术”和“并为之说”的“之”字所指代的对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C)A都指曹植 B都指文帝C曹植、文帝 D文帝、曹植【解释】文帝曹丕暗用权术对付曹植,宫女和太祖身边的人都为曹丕说好话,故两个“之”分别指曹植和曹丕。8分别比较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D)诵读诗论  植既以才见

10、异言出为论  太祖既虑终始之变A两个“论”字相同  两个“既”字也相同B两个“论”字相同  两个“既”字不同C两个“论”字不同  两个“既”字也不同D两个“论”字不同  两个“既”字相同【解释】诵读诗论,“诗”指诗经,“论”指论语,读作lún,诗论泛指经书,言出为论,出口就能谈论lùn。两个“论”不同。两个“既”都是表并列关系的连词“既而”,相同。9对“顾当面试,奈何倩人?”理解正确的一项是(B)A就请你当面试试,我为什么要抄袭别人呢?B就请你当面试试,我怎么会请人代笔呢?C那我就当面试试,我为什么要抄袭别人呢?D那我就当面

11、试试,我怎么会请人代笔呢?【解释】倩qiàn,请人代替自己做,如倩人执笔。10对“由是重诸侯科禁,而植宠日衰”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A从此加重对诸侯的法制禁令,而曹植也日渐失宠。B从此加重对诸侯的法制禁令,而曹植更受宠爱,身体日渐衰弱。C因此重视诸侯们的法制禁令,而曹植也日渐失宠。D因此重视诸侯们的法制禁令,而曹植更受宠爱,身体日渐衰弱。【解释】曹植乘车行御道后,触怒了曹操而日渐失宠,而非身体衰弱。11对以下两个语句的理解,正确的一组是 (D )可不勉与? 悔而罢之A你能不努力吗?  曹植很后悔,未能去受命。B我能不勉励你吗?曹植很后悔,未能去受命。C我能不勉励你吗?太祖很

12、懊悔,就把曹植罢免了。D你能不努力吗?  太祖很懊悔,就把曹植罢免了。【解释】“勉”在句中是“努力”之意,如“尔其勉之”左传句,主语“汝”承前省。曹植酒醉误事,太祖就罢免他的南中郎将之职,“悔而罢之”的主语是太祖,省略。12对曹植未能被立为太子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确的一项是(B)A曹植以丁仪、丁廙、杨修等为羽翼,使曹操心怀狐疑。B文帝暗用权术对付曹植,并刻意修饰自己。C宫女及太祖身边的人都说曹植的坏话。D曹植饮酒不节,终因酒醉而不能受援救曹仁之命。【解释】A“狐疑”,犹豫不决,太祖犹豫不决,几次想把曹植立为太子。前有句号,与前句无关。C宫女及太祖身边的人都说曹丕的好话。D植酒醉误事是曹

13、丕立为太子之后的事。13对太祖诛杀杨修的原因,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A杨修辅佐曹植,引起太祖的怀疑。B太祖担心自己死后会出现祸患。C杨修很有才华,而且足智多谋。D杨修是袁绍、袁术的外甥。【解释】植以才见异,并且有二丁和杨修等人辅佑,正是太祖犹豫不决几次想立他为太子的原因,而不是诛杀杨修的原因。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417题。董槐,字庭植,濠州定远人。少喜言兵,阴读孙武、曹操之书。槐貌甚伟,广颡而丰颐,又美髯,论事慷慨,自方诸葛亮、周瑜。父永,遇槐严,闻其自方,怒而嘻曰:“不力学,又自喜大言,此狂生耳,吾弗愿也。”槐心愧,乃学于永嘉叶师雍。 嘉定十四年,起为广德军录事参军,民有诬富人李桷私

14、铸兵结豪杰以应李全者,郡捕系之狱,槐察其枉,以白守,守曰:“为反者解说,族矣。”槐曰:“吏明知狱有枉,而挤诸死地以傅于法,顾法岂谓诸被告者无论枉不枉,皆可杀乎?”不听。顷之,守以忧去,槐摄通判州事,叹曰:“桷诚枉,今不为出之,生无由矣。”乃为翻其辞,明其不反,书上,卒脱桷狱。绍定三年秋,权通判镇江府。至州,会全叛,涉淮临大江,大府急发州兵。槐即日将兵济江而西,全遁去,乃还。嘉熙元年,出知常州。后三日,提点湖北刑狱。常德军乱,夜纵火而噪。槐骑从数人于火所,且问乱故。乱者曰:“将军马彦直夺吾岁请,吾属将责之偿,不为乱也。”槐坐马上,召彦直斩马前,乱者还入伍中。三年,知江州。秋,流民渡江而来归者十余

15、万,议者皆谓:“方军兴,郡国急储粟,不暇食民也。”槐曰:“民,吾民也,发吾粟振之,胡不可?”至者如归焉。淳祐二年,主管江西安抚司公事,视其赋,则吏侵甚,下教曰:“吾莅州,而吏犹为盗不自悔,吾且诛之!”吏乃震恐,愿自新。槐因除民患害,裨将卢渊凶猾不受命,斩以徇师,军中肃然。帝日乡用槐,槐言事无所隐,意在于格君心之非而不为容悦。帝问修太乙祠,则对曰:“土工洊起,民罢于征发,非所以事天也。”帝问边事,对曰:“外有敌国,则其计先自强。自强者人畏我,我不畏人。”槐每奏,帝辄称善。 景定三年五月二十八日既夕,天大雨,烈风雷电,槐起衣冠而坐,麾妇人出,为诸生说兑、谦二卦,问夜如何?诸生以夜中对,遂薨。 选自

16、宋书·董槐传,有删改。注全:南宋叛臣。用:重用。洊:(jiàn):再度。1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A遇槐严。(遇):对待 B吾属将责之偿。(责):谴责C斩以徇师。(徇):示众 D麾妇人出。(麾):挥手使离去【解析】“责”是“要求”的意思。15文中“诸生以夜中对”中的“以”字,与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A焉用亡郑以倍邻 B王好战,请以战喻C不然,籍何以至此 D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解析】A项“来”;B项和例句“用”;C项“凭”;D项“而”。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C)A董槐年轻时喜欢谈

17、论军事,把自己比作诸葛亮和周瑜。他父亲很生气,认为董槐说大话,不过是个狂妄的书生罢了。B李桢因有人诬陷谋反被郡里抓捕入狱,董槐看出是桩冤案,据理力争,上书为他翻案,终于使他获释。C嘉熙元年,常德发生兵乱,纵火喧闹,董槐骑马跟在机关人后面赶到火场,问清士兵作乱的原因后,斩杀了侵占年度军饷的将军马彦直,平息了骚乱。D淳祐三年,董槐主管江西安抚司公事,检查税收时,发现小吏侵吞现象严重,于是下达告谕要严惩,小吏们震惊恐惧,愿意悔过自新。【解析】文中有“槐骑从数人于火所”一句,其中“从”是“率领、带领”的意思,而不是“跟随”的意思。17请把上面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民,吾民也,发吾粟振

18、之,胡不可?【译文】百姓,是我们的百姓。发放我们的粮食救济他们,有什么不可以?土工洊起,民罢于征发,非所以事天也。【译文】土木工程再度兴起,百姓被征集调遣搞得疲惫不堪,这不是用来侍奉上天的做法。天大雨,烈风雷电,槐起衣冠而坐。【译文】天下大雨,刮起狂风,雷鸣电闪,董槐起身穿衣戴帽坐着。拓展导读蒲松龄撰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注释】(1)破釜沉舟: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2)卧薪尝胆: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吴既赦越,越王勾践返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3)蒲松龄(1640-1715):清代著名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