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环境导学案_第1页
大气环境导学案_第2页
大气环境导学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气环境知识提纲一、填空题(一)大气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1) 大气是地球的保护层,使地球表面的 变化不至于过剧烈,并使地表少受夕卜来的撞击。(2) 大气是天气变化的物质基础,同时大气对 的循环、形态等都起着重大影响。(3)大气是生物和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地球上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大气。二、大气的热状况1、 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源泉。 是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最主要因素。2、大气的热力作用(1)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作用(2) 大气对地面的 作用大气吸收太阳短波辐射能力很,使 部分太阳辐射能透过大气射到地面。 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的能力很 _,从而能把地面放出的热量保存在大气中 大气辐射除一部分射

2、向宇宙空间外, 部分向下射回地面,称为 辐射,这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 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3、气温的时空分布(1 )气温的时间分布 气温的日变化:图1中,甲、乙、丙与太阳辐射、地面辐射、气温依次对应的顺序是气温的年变化区域太阳辐射 最强月份气温最高值月份太阳辐射 最弱月份气温最低 值月份形成原因大 陆北半球南半球海洋北半球南半球(2 )气温的水平分布 一般情况下气温从 纬向递减,这是因为 能量因纬度而异的缘故。 由于气温的分布还与 运动、和状况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等 温线并不完全与纬线平行。 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 ,这是因为南半球的

3、比北半球广阔得多,而海洋表面的物理性质比较均一的缘故。 北半球1月份大陆上的等温线向 (方向)凸出,海洋上则向 (填低纬或高纬)凸出,7月份正好相反。这表明在同一纬度上,冬季大陆比海洋 ,夏季大陆 比海洋。 7月份世界上最热的地方出现在北纬20 ° -30。的沙漠地区,撒哈拉沙漠是全球的炎热中心。1月份西伯利亚形成北半球的寒冷中心;世界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冰雪覆盖的南极洲大陆上。三、大气的运动1、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一一热力环流,最简单的大气运动形式。 能量来源: 。 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由于太阳辐射对各纬度加热的不 ,造成高低纬间的差异,这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形成关系式:热

4、力环流2、大气的水平运动的三种力(见图2)(1) A的含义是 。如果没有其他外力的影响,风向应。(2) B的含义是 。受其影响,北半球风向偏,南半球向 偏。受其影响使风逐渐偏离了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在没有C的情况下,风向最终可以一 直偏转到与等压线为止。图示地区位于(北、南)半球。(3) C的含义是 。实际大气中,特别是近地面的风,由于受它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 ,_大气水平运动受到的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弓地转偏向力也面章擦力二力平衡,凤向 等压线(高空风)为尊霸靂(翟风3、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及其对气候的影响(1) 形成气压带和风带的因素(2)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气压带、风带在一年内随季节作

5、周期性移动,其根 本原因是。(3) 移动规律: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 _移、冬季 移。(4 )移动意义:使同一地区在不同季节出现不同的天气、气候状况(5)完成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填注 气压带和风带名称,绘制风带风向。气压带分布成因气流运动对气候的影响(6)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表一: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咼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咼气压带大陆上以_一釀出大陆上以最突出?-神十耳1I陆上的热低圧切斷陆上的冷高圧切断被大带成压 压裂低心 气断高中异著差显1南半球1< <气压中心的形成表二:风带风带分布风向对气候的影响北半球南半球低纬信风带中纬西风带极地东风带表三:气压带、风带季

6、节移动对气候的影响纬度季节气压带风带气候特征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地区10° 夏半年20°冬半年30° 夏季40°冬季4、大气活动中心的分布及其对气候的影响(1 )大气活动中心的形成: 性质差异一一由于海陆分布的影响,全球气压带被分裂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夏季,大陆增温比海洋 ,大陆上形成 _气压中心。冬季,大陆降温比海洋 ,大陆上形成 气压中心。(2)季风环流的形成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季风环流的概念:大范围地区盛行风随季节有显著改变的现象。甲图为为 月,亚欧大陆上 气压最为突出;乙图为 _月,亚欧大陆上 气压最为强大;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比较表项目成因冬季风夏季风

7、分布地区源地风向性质源地风向性质东亚季风南亚季风5、关于气压带、风带大气活动中心对气候影响的重要补充说明:(1) 在相同的纬度上形成海洋性和大陆性两种不同的气候,主要是因为和不同造成的。(2) 除南极洲外,其他大洲都有的气候类型是 ,这种气候冬季受 控制。(3) 副热带气压是由 原因形成的 性高压,极地高压是由 原因形成的性高压。(4) 与我国东部地区夏季风的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高压,我国冬季风是 东部的偏北风。(5) 在副热带少雨带的大陆东岸,因受 和等的影响,降水也比较丰富。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大气職大陆西部大陆内部大筋部90季凤环流9F 地歆压帶冰原气候71)UI苔原气候亚寒常大删气候

8、温带I海洋性气候7()副热带哋帶诅带大删愉50.302010热带照愉夏季凤X35。冬季凤X25更季风X 冬孝风“Iff赤臓压帶热带雨林气候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成因和特征: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成因气候特征热带热带雨林气 候南北纬100之间赤道低压控制全年高温多雨热带草原气 候南北纬100 回归线之间赤道低压、信风交替控 制干湿季交替热带季风气 候北纬100 回归线大陆东岸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夏高温多雨冬高温少雨热带沙漠气 候南北回归线一30o内陆、西U-J岸副高、信风交替控制全年干旱少雨亚热 带亚热带季风 气候南北纬25o - 35o大陆东岸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夏高温多雨冬低温少雨地中海气候南北纬30

9、o - 40o大陆西岸副高、西风交替控制冬温和多雨夏炎热干燥温带温带季风气 候南北纬35o - 55o大陆东岸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冬寒冷干燥夏高温多雨温带海洋性 气候南北纬40o - 60o大陆西岸全年受西风影响夏凉爽多雨冬温和多雨温带大陆性 气候南北纬40o - 60o大陆内部大陆气团控制冬寒夏热干旱少雨寒带苔原气候南北半球极地附近极地气团控制全年严寒冰原气候南北半球极地附近极地气团控制全年严寒高山高山气候咼大的山地、咼原地区气温随高度变化气温随高度变化5.判断世界气候类型方法:(1)判断所属南北半球。根据气温曲线图判断该地是在南半球还是在北半球。由于 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因此气温的变化也是相反

10、的。七月左右气温高,则可推断为北半球; 反之一月左右气温高,则可推断为南半球。(2)根据最冷月或最热月均温值 (指北半球),确定热量带。最冷或轴)热月均温值热带最冷月均渕雇15P以上担带雨林、草斥、沙漢、李凤气據亚热带兼冷月均温在0-15龙之间地中海毛侯、亚热带李风气侯温带澀带滓洋牲气镁最冷月均瀛在0弋臥下温带李興、大陆性气快亚塞带攣霊带针叶林气候寒帶授热屛均湛在10艾:以下苔原、冰原气候(3)根据降水量和降水季节分配(主要雨季)确定降水类型,最后确定气候类型。判断指标如下:热带畫热第湛带草原地中海海洋性大陆性牝挨毛蟻毛倏(mm)>2000750100015002()00<125&

11、gt;100030010005006007001000<400好配年南型少雨型夏雨型冬雨型夏雨型夏确型少雨型:全年少雨或无雨。年雨型:全年降水量较多,季节分配均匀,没有明显的雨季和旱季。夏雨型:夏雨较多,且降水集中于夏季,冬季降水较少。冬雨型:冬雨较多,且降水集中于冬季,夏季降水较少。6气候类型的非地带性分布(1) 四处热带雨林气候马达加斯加岛的东侧、澳大利亚的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沿海和中美洲的东北部,虽 远离赤道,却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 这主要是因为它们均处于来自海洋的信风的迎风地带, 附近海域有暖流流经,再加上地形的抬升,丰富了地形雨,从而发育了热带雨林气候。(2) 东非高原的热带草

12、原气候地处赤道附近,却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这是因为这里地势较高,改变了气温和降水 状况,形成了气候凉爽、降水较少的热带草原气候。(3 )巴塔哥尼亚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南美洲南部安第斯山脉的东侧,这里东西距海均较近,且处于西 风带范围内,去卩形成了温带大陆性气候,这是因为该地处于山脉东侧的背风坡地带,受山 地的阻挡,这里雨水稀少,因而形成了温带大陆性气候。(4) 南北美洲西海岸各种气候这些气候的分布范围仅局限在沿岸地带,形成南北延伸、南北更替的分布 特点,这些气候区之所以南北延伸,是因为受高大的南北走向的科迪勒拉山系 阻挡,各气候不能向东深入,局限于沿海一带,从而形成了上述分布特点

13、。6、常见的天气系统(1 )锋面系统与天气 概念:指位于 对流层下部,在水平方向的一定范围内,物理属性(如温度、湿度、 稳定度等)相对均匀 的大团空气。 气团分类:按照气团本身的属性,以及它与经过地区的热力差异,通常将其分为禾廿两大类。 锋面系统锋面的分类与天气锋面 类别图示概念符号表示过境前天 气状况过境时天 气状况降水 位置举例准静 止锋冷暖气团势力 相当,使锋面 来回摆动的锋II连续的多 云和降水 天气夏初,长 江中下 游的“梅 雨中心气压(hpa) (填出高还是 低)1002.loon.c1000, 01002. I北半球水平气流方向南半球垂直气流方向天气 状况举例其它影响P处为天。A、B C、D四处的风向。并说出它们的风等压 转折 形成 面线处锋3、锋面气旋:右图为我国华北地区夏季气压分布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气压状况看P为气压中心,从气流状况看,P天气系统为。从天气情况来看,(2)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向。风、B风、风、D(3) A B、C、D四处,从气温状况看,较高的是处和处。(4) PN和PM为冷暖不同气流相遇形成的(天气系统名称)。从风向看,其中(2)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与天气 分类:从气压性质看分为:高、低压;从气流运动特征看分为:气旋和反气旋 比较表:会判断;会画风向PN将向处(A、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