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杨氏之子人教新课标_第1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杨氏之子人教新课标_第2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杨氏之子人教新课标_第3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杨氏之子人教新课标_第4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杨氏之子人教新课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组第10课杨氏之子课时练习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1、看汉字写拼音。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2、,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聪慧 诣 家禽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答案: cng huì yì ji

3、 qín解析:分析:考查学生对汉字的掌握,应注意正确标调。聪慧,读“cng huì”,聪明,明慧 自幼聪慧, 亦作“ 聪惠 ”,聪明而有智慧。诣,拜见。家禽,指人工豢养的鸟类动物,主要为了获取其肉、卵和羽毛,也有作为其他用处,如信鸽、宠物等。点评:大多数学生都是在易混字方面出现错误, 教师应重点强调,这样能更好的熟记汉字。2、下面四组词语中,带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选项是( )。A 抑制yì 造诣 zh 家禽qín 姓氏shìB. 因为wèi 甚至shèn 恩惠huì 乃至niC. 副词fù 湖泊p

4、 侵略lüè 惩罚chéngD. 潜水qián 便宜pián 挨饿ái 折本shé 答案:A解析:分析:考查学生对生词的掌握,造诣,读yì ,它指运用学问、文武、艺术等所达到的程度、境界、水平,只有道行而无修为者谈不上造诣。抑制,抵制的意思。家禽,指人工豢养的鸟类动物,主要为了获取其肉、卵和羽毛,也有作为其他用处,如信鸽、宠物等。甚至,表示程度更深。恩惠,就是他人给予的或给予他人的好处。侵略,指侵占别国的领土、主权,掠夺其财富,奴役其人民以及进行政治、经济、文化渗透等。惩罚,,表示惩戒;责罚;处罚。折本,亏本。点评

5、:考查学生对生字读音的熟练程度,学生应该理解词语的意思。3、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_”。梁国杨氏(sìshì)子九岁,甚(shènshèn)聪惠。孔君平诣(zhyì)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wéiwèi)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ynyìn)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qínqín)。答案: shìshènyìwèiyìnqín解析:分析: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文生字词的拼音的掌握程度,杨氏,读sh

6、6;,姓氏。甚,shèn 十分,读诣yì,拜见。为读 wèi ,应,读yìn,应声,回答。禽读qín ,家禽,指人工豢养的鸟类动物,主要为了获取其肉、卵和羽毛,也有作为其他用处,如信鸽、宠物等。点评:对于一些生字词的读音,学生应注意积累并掌握,考试常涉及。4、辨字组词。 诣(      )      禽(       )     

7、;指(      )      离(       ) 答案:诣(造诣),指(手指); 禽(家禽),离(离开)解析:分析: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形近字的情况。诣,组成为造诣,它指运用学问、文武、艺术等所达到的程度、境界、水平,只有道行而无修为者谈不上造诣。指,手指,手的一部分。家禽,指人工豢养的鸟类动物,主要为了获取其肉、卵和羽毛,也有作为其他用处,如信鸽、宠物等。离,离开,不在原先的地方。点评:学生应重点学会辨析形近字,并加强反复识记。5、解

8、释下列词语。(1)惠:(2)诣: (3)示:(4)未:(5)夫子: (6)设:答案:(1)同慧,智慧。(2)拜见。(3)给······看。(4)没有。(5)旧时对学者或老师的尊称。(6)摆放,摆设解析: 分析:考查学生对于课文重点词语的解释的掌握。惠,同慧,表示智慧。诣,拜见的意思,可组成:造诣等。示,给看,未,没有。氏,姓氏,表示家族的字。夫子,旧时候对老师的尊称。设,拜访。点评:考查学生对课文词语的解释的掌握,学生要理解词语的意思并正确书写,很快就能找到答案了。6、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闻:A、听见;B、听见的事情;消息;C、有

9、名望的;D、用鼻子嗅;E、姓。(1)你好,今天有幸能见到你本人,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啊!()(2)西湖是全国闻名的风景区。()(3)今天晚间的新闻真让人寻味。()(4)你闻出这是什么味了吗?()(5)闻家的人都搬到外省去了。()答案:(1)A (2)C (3)B (4)D (5)E解析: 分析:考查学生对词语意思的理解,对于有多个意思的词语,要注意掌握。百闻不如一见,闻,与“见”相对,表示听说。闻名,知名,有名望的。新闻,指日日更新的最新消息,闻,消息。闻出味道,就是用鼻子嗅出味道。闻,还可做姓氏。点评:大多数学生都是在词语多个意思间出现理解错误,应积累这类词语。7、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选项是(

10、 )。A智惠 造旨 规矩 犹如B. 高梁 粗壮 典雅 岸提C家噙 喧闹 掐花 巨型D神采飞扬 绞尽脑汁 美轮美奂 始料不及答案:D解析:分析:考查学生对课文重点生词的书写的掌握程度。智惠,应写“智慧”,表示聪明的。造旨,应写“造诣”,它指运用学问、文武、艺术等所达到的程度、境界、水平,只有道行而无修为者谈不上造诣。规矩,表示应当遵循的原则,犹如,比如,高梁,应写“高粱”,高粱,可酿酒的粮食,粗壮,表示强大、健壮,典雅,古典雅致,岸提,应写“堤岸”。家噙,写“家禽”。喧闹,表示吵闹,掐花,一般为捏花。巨型,大。神采飞扬,表示精抖擞。绞尽脑汁,费尽心机做某事。美轮美奂,指建筑物的华丽。始料未及,没

11、有预料到。点评:考查学生对生字词的书写,教师应重点强调易错的字。8、甚”有以下解释:A很,极;B必须,一定要;C什么; D表示进一层的意思。在“你刚才说甚来?”中应选( );在“杨氏子,甚聪惠”中应选( );在“这件事太突然了,我甚至有点不敢相信。”中应选( )答案:A解析:分析:这类题目是考查学生对生词的多个意思的理解和掌握。甚,有几重意思。说甚,这里的甚表示什么,甚聪慧,表示十分聪慧,甚,十分,很,极。甚至,表递进,甚,表示进一层的意思。点评:考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意思的掌握,需重点掌握。9、选出“举世闻名”中“闻”字的正确解释( )。A.听见;B.听见的事情;C.出名,有名望;D.名声;E.

12、用鼻子嗅气味答案:C解析:分析:考查学生对词语意思的理解。闻,有多个意思。举世闻名,全世界都知道,指名气大。这里的闻,即为出名,有名望的意思。点评:考查学生对重点字词意思的理解,对于类似“闻”这样的一字多义的词,教师应重点强调,学生应注意积累。10、根据解释写出词语。(1)同“慧”,智慧。(2)拜见 ( 3)就,于是。(4)说 答案:(1)惠 (2)诣 (3)乃 (4)曰解析:分析:考查学生对词语意思的掌握程度,根据词语意思写出词语。甚聪惠,惠,同“慧”,智慧,聪明。孔君平诣其父,孔君平拜见他的父亲,诣,拜见的意思。乃呼儿出,于是让他他儿子出来。乃,就是,于是。曰,说。点评:考查学生对词语意思

13、的掌握,学生应重点掌握好,教师也应不断强调,考试常涉及。11、下列句子中只有一句有错别字把它选出来( )。A 不惜一切代价,包括我们的生命。B. 他故意笑了笑,楚王只好培着笑。C 这位拿起电话打个没完没了,打的是公用电话。D 车上有座你就坐着,人多你就站着。 答案:B解析:分析:这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字词书写的掌握。对于易写错的字词,应注意积累并改正。“不惜一切代价,包括我们的生命”“这位拿起电话打个没完没了,打的是公用电话。”“车上有座你就坐着,人多你就站着。”都没有错别字。培着笑,应写“陪着笑”,表示陪伴,一起的意思。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于错别字的敏感程度以及积累程度,只要对生字词掌握熟悉,

14、就不难选出。试12、选出下列三句话中不是比喻句的( )。 A字典就好像一个不开口的老师一样。 B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C骏马和大牛都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D弯弯的小河像一条彩带似的向远方飘去。 答案: C解析:分析:这类题目是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掌握,“字典就好像一个不开口的老师一样。 ”“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弯弯的小河像一条彩带似的向远方飘去。”都是运用比喻手法,将“字典”比作“老师”,将“男女老少”比作“彩虹”,将“小河”比作“彩带”,而“骏马和大牛都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5、。”是运用拟人手法,应注意区别。点评: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掌握,应注意区分“拟人”和“比喻”之间的差别。13、选择正确的词语,把选项填在括号里。A意见 B 建议 C议论 (1)大家都向不遵守纪律的同学提( )。(2)同学们( )起了这件事。(3)李小林向领导提出了一个很好的( )答案:A C B解析: 分析:这类题目是考查学生对易混淆字词之间的辨析,意见,名词,指别人对于某事的看法。提意见。讨论,动词,指对于某件事展开议论。建议,指别人提出自己的看法,帮助解决某事。 意见和建议区别是:意见是带有批评性、指正性的看法,且大都是对已经发生的事物而言,多有希望对方改正的意思。建议是带有建设

16、性、前瞻性的看法,且大都是对尚未发生的事物而言,多有希望对方采纳并实施的意思点评:考查学生对易混淆词语的掌握,需要重点掌握。 14、加偏旁,变新字旨( )( ) 离( )( ) 答案:旨诣、指 离-禽、漓解析: 分析:本题是考查学生对汉字的识记能力,并掌握汉字的偏旁。旨,可变成:诣,组成为造诣,它指运用学问、文武、艺术等所达到的程度、境界、水平,只有道行而无修为者谈不上造诣。指,手指,手的一部分。离,可变成:禽,家禽,指人工豢养的鸟类动物,主要为了获取其肉、卵和羽毛,也有作为其他用处,如信鸽、宠物等。也可变成:漓水。 点评:考查学生对汉字的识记,需要对汉字有一定的积累。15、写出划线词语的解释

17、,并写出这首诗的大意。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慧( )。孔君平诣( )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_答案:惠:同慧,智慧。诣:拜见。曰:说。 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水果,其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答道:“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解析: 分析:这类题目是主要考查了课文内容的熟悉程度,需要学生熟练掌握。本文的大意为: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

18、有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水果,其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答道:“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其中,甚聪惠,惠:同慧,智慧。诣:拜见。曰:说的意思。点评:学生学完课文应熟悉课文内容和大意,对于重点字词的意思应理解。只要熟悉课文内容,就能较快的完成这类题目 16、读读比比,在停顿恰当的句子后面画“”。1.(1)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2)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2.(1)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2)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答案:1

19、.(1)2.(2)解析: 分析:这类题目是主要考查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朗读节奏的理解,即断句。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注意梁氏与杨氏应隔开。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注意不能误选(1),家禽应隔开,这里的“家/禽“是你家的鸟的意思。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课文朗读节奏的理解,只要对课文大意熟悉,就不难选出,学生需要细心理解课文内容。17、解释加点的字,再说说整句话的意思。(1)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_ _ (2)为设果,果有杨梅。答案:(1)诣:拜见。乃:于是。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2)设:摆设。孩子给孔君平端来水果,其中有杨梅解析

20、:分析: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熟悉程度,对课文意思的理解。诣:拜见。乃:于是。“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意为: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为设果,果有杨梅”,意为:孩子给孔君平端来水果,其中有杨梅。点评:学生学完课文应熟悉课文内容和大意,对于重点字词的意思应理解。考查学生课文内容的熟悉程度,教师应重点强调。18、补充成语。秀外( )中 珍( )异兽答案: 惠 禽解析: 分析:这类题目是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成语的掌握,需要平时注意积累。秀外慧中,惠:通"慧",聪慧。外表秀丽,内心聪明。珍禽异兽,释义:珍,珍贵的;禽,鸟的总称;

21、异,少见的,奇怪的。指贵重奇异的动物。点评:考查了学生对成语的掌握,需要平时注意积累,理解词语的意思。19、填一填。(1)塞翁失马-( )        (2)韩信点兵 ( )答案:(1)焉知祸福 (2)多多益善解析: 分析:本题是要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歇后语的掌握,学生平时应注意积累。塞翁失马,焉知祸福,也作塞翁失马,安知非福。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反之亦然。形容人的心态,一定要乐观向上,任何事情都有二面性,不好的一面,有可能向好的一面转化。韩信点兵多多益

22、善,出自: 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子有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善。”  点评:学生应注意歇后语的积累,理解谚语的本意,学生很容易找到答案。20、选择正确的读音,打“”。杨氏(sì shì)之子甚(shèn shèng)聪惠孔君平诣(zh yì)其父为(wéi wèi)设果儿应(yng yìng)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qín qíng)答案: shìshènyìw

23、èiyìnqín解析: 分析: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文生字词的拼音的掌握程度,杨氏,读shì,姓氏。甚,shèn 十分,读诣yì,拜见。为读 wèi ,应,读yìn,应声,回答。禽读qín ,家禽,指人工豢养的鸟类动物,主要为了获取其肉、卵和羽毛,也有作为其他用处,如信鸽、宠物等。点评:学生应注意课文重点生词的读音,教师也应重点强调易读错的字词。 21、比一比,再组词。梁(       )  指(    

24、0; )  未 (      )  曰(    ) 惠(    )粱(      )      诣(      )    末(      )  日(     ) 慧( &

25、#160;  )答案:梁(结梁子)梁(高粱) 指(手指) 诣(造诣) 未(始料未及) 末(始末) 日(节日) 曰(故曰) 惠(优惠) 慧(聪慧)解析: 分析:这类题目是考查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梁,结梁子,与人有过节。高粱,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和玉米相似,但较窄,花序圆锥形,生在茎的顶端,子实红褐色。品种很多,子实供食用外,还可酿酒和制淀粉。指,手指,手的一部分,造诣,指学问、艺术等达到的程度,始料未及,没有预料到的事情。始末,事情的开始和结束。节日,世界人民为适应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共同创造的一种民俗文化,曰,说的意思。优惠,给好处,聪慧,聪明。点评:考查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应注意积累。

26、22、给文章断句。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答案: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解析: 分析:考查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以及朗读节奏的掌握,学生可根据课文意思进行断句。短文意思为: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水果,其中有杨梅。孔

27、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答道:“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根据这个意思,可断为: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点评:只要我们准确的记住这两个汉字,我们很快的在词典中能找到他们。23、给划线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1)惠:受到的好处。 智慧。 敬辞。 甚聪惠( ) (2)其:其中。 他,代词。 那,那个。 孔君平诣其父( )(3)为:帮助。 给,替。 因为。 为设果( ) (4)之:往,到。 的。 代词,他。 杨氏之子(

28、 )答案: 解析: 分析:这类题目是主要考查了学生对词语意思的理解。甚聪慧,十分聪慧,惠,同“慧”,聪慧,智慧。孔君平诣其父,孔君平拜见他的父亲,其,他的。为设果,给他摆上水果,为:给,替。杨氏之子,杨氏的儿子,之,代词,他。点评:学生应注意对课文生字词的意思的掌握,同时掌握整篇课文的意思。24、先按原文填空,再做习题。梁国杨氏子九岁,_。孔君平_,父不在, 乃_。为设果,果有杨梅。_:“此是_。” 儿应声答曰:“_。” (1)联系上下文,把内容补充完整。 (2) ( )为( )设果。 孔指( )以示儿曰。 (3)判断下面的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君”与“夫子”都是对人的

29、尊称。 ( ) 句中的“家禽”和现在的“家禽”意思一样。 ( ) 本文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 ) (4)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在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后打“”。 A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 ( ) B他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否定的方式,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也不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 ( )(5)文章的第一句话点明了人物以及人物特点,在文中起到 作用。(6)杨氏之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答案:(1)甚聪惠   诣其父   呼儿出  指以示儿  君家果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2)杨氏子孔君平  杨梅  (3)  ×     (4)总领全文      (5)A   B(6)聪明、机智、幽默(意思对即可)解析: 分析:这类题目是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熟练程度,学生需要掌握课文的内容。第一、二题是课文内容,在课文可找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