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最小配筋率_第1页
各种最小配筋率_第2页
各种最小配筋率_第3页
各种最小配筋率_第4页
各种最小配筋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各种最小配筋率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全部纵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为0.6%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偏心受拉、轴心受拉构件一侧的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率为0.2和45ft/fy中的较大值框架梁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抗震等级梁中位置支座跨中一级0.4和80ft/fy中的较大值0.3和65ft/fy中的较大值二级0.3和65ft/fy中的较大值0.25和55ft/fy中的较大值、四级0.25和55ft/fy中的较大值0.2和45ft/fy中的较大值柱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柱类型抗震等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框架中柱、边柱1.00.80.70.6框架角柱、框支柱1.21,00,90,8注:柱全部纵向受力

2、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当采用HRB400级钢筋时,应按上面数值减小0.1;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及以上时,应按上面数值增加0.1。规范上不是有么?框架梁的最小配筋率取大值一级支座0.4,80ft/fy跨中0.3,65ft/fy二级支座0.3,65ft/fy跨中0.25,55ft/fy三、四级支座0.25,55ft/fy跨中0.2,45ft/fy带边框的剪力墙连梁最小配筋率同相应抗震等级的框架梁。基础哪,尤其是独立基础是多少啊怎么算最小配筋率?谢谢!现行规范上没有最小配筋率的明确规定,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执行,扩展基础底版受力钢筋最小直径不宜小于10mm,间距100200。最大配筋率当受弯构件

3、的配筋率达到相应于混凝土即将破坏时的配筋率,称为最大配筋率,以pmax(p=Ash0)表示。配筋率配筋率是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纵向受力(拉或压)钢筋的面积与构件的有效面积之比(轴心受压构件为全截面的面积)。受拉钢筋配筋率、受压钢筋配筋率分别计算。计算公式:p=A(s)/bh(0)。此处括号内实为角标,下同。式中:A(s)为受拉或受压区纵向钢筋的截面面积;b为矩形截面的宽度;h(0)为截面的有效高度。配筋率是反映配筋数量的一个参数。最小配筋率是指,当梁的配筋率p很小,梁拉区开裂后,钢筋应力趋近于屈服强度,这时的配筋率称为最小配筋率p(min)。最小配筋率是根据构件截面的极限抗弯承载力M(u)与使混凝

4、土构件受拉区正好开裂的弯矩M(cr)相等的原则确定。配筋率是影响构件受力特征的一个参数,控制配筋率可以控制结构构件的破坏形态,不发生超筋破坏和少筋破坏,配筋率又是反映经济效果的主要指标。控制最小配筋率是防止构件发生少筋破坏,少筋破坏是脆性破坏,设计时应当避免。框架梁配筋率超过多少是超筋了再举个例子,某框架梁,三跨,300x800,梁底受拉钢筋6根圆25,梁上侧靠近柱子的部分8根圆25,是否超筋了,如何调整如果不考虑抗震要求的话,所谓框架梁超筋和梁的配筋率没有直接联系。你给的是配筋率的计算公式,与超筋无关。所谓梁超筋,是指不论如何加大配筋量,都不能够提高粱的承载力,因为梁受压区的混凝土已经压碎了

5、。所以,理论上梁的配筋率是可以无限提高的,只要混凝土的抗压承载力足够就可以了。所以梁超筋的判断是以混凝土的相对受压区高度来判断的。例如,对于采用二级钢的梁来说,当混凝土的相对受压区高度大于0.55时,梁即超筋,但不是以配筋率来判断的。一旦超筋,最有效的方法是加大梁的断面尺寸。当考虑抗震时,为了延性要求,梁超筋除了要按混凝土受压区高度控制,还要限制梁端上部的配筋率,也就是你给的公式,要求配筋率小于2.5%。配筋率应以全截面计算,就是你给的第一个式子计算。按你的数据,梁的配筋率是没有超筋的,才1.6%。箍筋面积配筋率和箍筋体积配筋率配箍率是对箍筋而言,分箍筋面积配筋率和箍筋体积配筋率。一般情况下,

6、面积配筋率是对受弯构件而言,体积配箍率是对受压构件而言。I.箍筋的面积配筋率面积配筋率(psv)配置在同一截面(b抬,b为矩形截面构件宽度,s为箍筋间距)内箍筋各肢的全部截面面积与该截面面积的的比率。其中,箍筋面积Asv=单肢箍筋的截面面积Asv1X肢数n。计算公式为:psv=Asv/(bs)=(nAsv1)/(bs)。最小配筋率:梁:psv,min=0.24ft/fyv;弯剪扭构件:psv,min=0.28ft/fyv。n.箍筋的体积配筋率体积配箍率(pv)箍筋体积与相应的混凝土构件体积的比率。计算公式为:方格网式配筋:p尸(n1As1Xl1+n2as2xl2)/(AcorK);螺旋式配筋:

7、p尸(4Ass1)/(dcor。式中,l1和l2为混凝土核心面积内的长度,即需减去保护层厚度;计算复合箍的体积配筋率时,应扣除重叠部分的箍筋体积。柱箍筋加密区最小配筋率计算公式为:pv,min=入vxfdfyv;入v为最小配箍特征值,fc为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彳1,fyv为箍筋及拉筋抗拉强度设计值。其中,fcR16.7N/mmA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均有此规定),fyvW360N/mm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无此规定,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有此规定)。相关规范条文:A.面积配箍率(psv)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

8、002)第10.2.10条、第10.2.12条、第11.3.9条;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J186-2002)第6.3.4条、第6.3.5条。B.体积配箍率(pv)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7.8.3条、第11.4.17条、第11.4.18条;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第6.3.12条;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J186-2002)第6.4.7条。配箍率配箍率分体积配箍率和面积配箍率1 .概念:两者均对箍筋而言,所以也叫体积配箍率和面积配箍率(1) .面积配箍率(psV:是在垂直箍筋的截面bs(b为构件宽,s

9、为箍筋间距)中,箍筋面积所占的比率(钢箍面积为肢数乘每根钢筋的面积)。计算公式:psv=Asv/bs=nAsv1/bs(2) .体积配箍率(pQ:指箍筋体积(箍筋总长乘单肢面积)与相应的碎体积的比率。复合箍筋应扣除重叠部分的体积。2 .作用:(1).面积配箍率(psV:体现抗剪要求,框架梁沿梁全长的面积配筋率有规定。psvpsvmin(2) .体积配箍率(p力:体现柱端加密区箍筋对碎的约束作用。pvRpvmin入vfcyv(入v为最小配箍特征值)3 .配箍率与配筋率的区别配筋率是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面积与构件的有效面积之比(轴心受压构件为全截面的面积)。,其中,p为配筋率;As为受拉

10、区纵向钢筋的截面面积;b为矩形截面的宽度;h0为截面的有效高度。配筋率是反映配筋数量的一个参数。最小配筋率是指,当梁的配筋率p很小,梁拉区开裂后,钢筋应力趋近于屈服强度,这时的配筋率称为最小配筋率pmin是卞据Mu=Mcy时确定最小配筋率。配筋率是影响构件受力特征的一个参数,控制配筋率可以控制结构构件的破坏形态,不发生超筋破坏和少筋破坏,配筋率又是反映经济效果的主要指标。控制最小配筋率是防止构件发生少筋破坏,少筋破坏是脆性破坏,设计时应当避免。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百分率不应小于表9.5.1规定的数值。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表9.5.1受力类型最小

11、配筋百分率受压构件全部纵向钢筋0.6一侧纵向钢筋0.2受弯构件、偏心受拉、轴心受拉构件一侧的受拉钢筋0.2和45ft/fy中较大值注:1受压构件全部纵向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当采用HRB400级、RRB400级钢筋时,应按表中规定减小0.1;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及以上时,应按表中规定增大0.1;2偏心受拉构件中的受压钢筋,应按受压构件一侧纵向钢筋考虑;3受压构件的全部纵向钢筋和一侧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以及轴心受拉构件和小偏心受拉构件一侧受拉钢筋的配筋率应按构件的全截面面积计算;受弯构件、大偏心受拉构件一侧受拉钢筋的配筋率应按全截面面积扣除受压翼缘面积(bf-b)hf后的截面面积计算;4当钢筋沿构

12、件截面周边布置时,一侧纵向钢筋系指沿受力方向两个对边中的一边布置的纵向钢筋。普通住宅建筑混凝土用量和用钢量:按抗震7度区规则结构设计,普通住宅建筑混凝土用量和用钢量:1、多层砌体住宅:钢筋30KG/m2碎0.30.33m3/m22、多层框架钢筋3842KG/m2碎0.330.35m3/m23、小高层1112层钢筋5052KG/m2碎0.35m3/m24、高层1718层钢筋5460KG/m2碎0.36m3/m25、高层30层H=94米钢筋6575KG/m2碎0.420.47m3/m26、高层酒店式公寓28层H=90米钢筋6570KG/m2碎0.380.42m3/m27、别墅混凝土用量和用钢量介于

13、多层砌体住宅和高层11-12层之间剪力墙分布钢筋和边缘构件内纵向钢筋的最大配筋率的限制规定约束边缘构件和构造边缘构件阴影区内纵向钢筋的最大配筋率,因为尚没有充分的研究成果,在相关规范中没有明确规定,目前可参考混凝土高规关于框架柱的规定,以保证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基本性能。当纵向钢筋直径较大、配筋率较高时,约束箍筋的配置应与之相配套。剪力墙竖向分布钢筋一般按构造要求配置,配筋率不会太大。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最大配筋率虽然无明确规定,但根据混凝土高规的受剪截面限制条件和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可以推算出水平分布钢筋SHA的最大值,因此其最大配筋率实际上是有限制的。另外,混凝土高规对剪力墙分布钢筋的最大直

14、径也做了限制。关于梁、柱配筋率的问题很多人在计算配筋率的时候,分辨不清什么时候采用全截面,什么时候采用有效截面来计算对于梁的计算,有计算梁的最小配筋率和梁的一般配筋率。梁的最小配筋率:取全截面高度。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9.5.1条: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百分率不应小于表9.5.1规定的数值。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表9.5.1受力类型最小配筋百分率受压构件全部纵向钢筋0.6一侧纵向钢筋0.2受弯构件、偏心受拉、轴心受拉构件一侧的受拉钢筋0.2和45ft/fy中的较大值注:1受压构件全部纵向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当采用HR

15、B400级、RRB400级钢筋时,应按表中规定减小0.1;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及以上时,应按表中规定增大0.1;2偏心受拉构件中的受压钢筋,应按受压构件一侧纵向钢筋考虑;3受压构件的全部纵向钢筋和一侧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以及轴心受拉构件和小偏心受拉构件一侧受拉钢筋的配筋率应按构件的全截面面积计算;受弯构件、大偏心受拉构件一侧受拉钢筋的配筋率应按全截面面积扣除受压翼缘面积(bf-b)h,f后的截面面积计算;4当钢筋沿构件截面周边布置时,一侧纵向钢筋”系指沿受力方向两个对边中的一边布置的纵向钢筋。而第9.5条是关于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率的问题的。所以9.5.1条注3中,所说的配筋率是指的最小配筋

16、率。梁的一般配筋率:取有效高度。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8.2.3条:P-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对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取p=A/(bh0);对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取p=(A+As)/(bh)。当计算梁的配筋率的时候,验算是否达到最小配筋率,请用bh来做乘数,验算最大配筋率的时候,分子请用bh。,这样偏安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第6.3.3条: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大于2.5%,且计入受压钢筋的梁端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和有效高度之比,一级不应大于0.25,二、三级不应大于0.35。柱的配筋率:取全截面。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17、2002)第10.3.1条:全部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5%。柱的最大配筋率为5%在高规和抗规里,都明确指出,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大于2.5%”。通俗说就是梁上部支座处钢筋要小于2.5%。但梁底跨中的最大配筋率,规范里并未明确说明。避免混凝土先于钢筋屈服就压坏,规定最大受压区高度。为了保证结构延性,规定最大配筋率。我估算过,一般1.61.8%配筋率就基本上是单筋的最后的塑性较形成条件。最小配筋率最小配筋率是指,当梁的配筋率P很小,梁拉区开裂后,钢筋应力趋近于屈服强度,这时的配筋率称为最小配筋率pmin。是根据Mu=Mcy时确定最小配筋率。控制最小配筋率是防止构件发生少筋破坏,少筋破坏是

18、脆性破坏,设计时应当避免。(%):0.2和45ft/fy中较大值HRB400级、RRB400级钢筋时,应按表中规定减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百分率不应小于规定的数值。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受力类型最小配筋百分率受压构件全部纵向钢筋0.6一侧纵向钢筋0.2受弯构件、偏心受拉、轴心受拉构件一侧的受拉钢筋1受压构件全部纵向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当采用小0.1;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及以上时,应按表中规定增大0.1;2偏心受拉构件中的受压钢筋,应按受压构件一侧纵向钢筋考虑;3受压构件的全部纵向钢筋和一侧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以及轴心受拉构件和小偏心受拉构件一侧受拉钢筋

19、的配筋率应按构件的全截面面积计算;受弯构件、大偏心受拉构件一侧受拉钢筋的配筋率应按全截面面积扣除受压翼缘面积(bf-b)hf后的截面面积计算;4当钢筋沿构件截面周边布置时,一侧纵向钢筋”系指沿受力方向两个对边中的一边布置的纵向钢筋。规范只规定了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率,所以构造钢筋不要满足最小配筋率,只需满足构造要求。配筋率是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面积与构件的有效面积之比(轴心受压构件为全截面的面积)。,其中,p为配筋率;As为受拉区纵向钢筋的截面面积;b为矩形截面的宽度;h0为截面的有效高度。配筋率是反映配筋数量的一个参数。最小配筋率是指,当梁的配筋率p很小,梁拉区开裂后,钢筋应力趋近于屈

20、服强度,这时的配筋率称为最小配筋率pmino是卞据Mu=Mcy时确定最小配筋率。配筋率是影响构件受力特征的一个参数,控制配筋率可以控制结构构件的破坏形态,不发生超筋破坏和少筋破坏,配筋率又是反映经济效果的主要指标。控制最小配筋率是防止构件发生少筋破坏,少筋破坏是脆性破坏,设计时应当避免。柱子一般是建筑物的主要承重结构,为了避免少筋破坏,所以要规定最小配筋率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百分率不应小于表9.5.1规定的数值。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表9.5.1受力类型最小配筋百分率受压构件全部纵向钢筋0.6一侧纵向钢筋0.2受弯构件、偏心受拉、轴心受拉构件一侧

21、的受拉钢筋0.2和45ft/fy中较大值注:1受压构件全部纵向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当采用HRB400级、RRB400级钢筋时,应按表中规定减小0.1;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及以上时,应按表中规定增大0.1;2偏心受拉构件中的受压钢筋,应按受压构件一侧纵向钢筋考虑;3受压构件的全部纵向钢筋和一侧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以及轴心受拉构件和小偏心受拉构件一侧受拉钢筋的配筋率应按构件的全截面面积计算;受弯构件、大偏心受拉构件一侧受拉钢筋的配筋率应按全截面面积扣除受压翼缘面积(bf-b)hf后的截面面积计算;4当钢筋沿构件截面周边布置时,一侧纵向钢筋”系指沿受力方向两个对边中的一边布置的纵向钢筋。架立筋主要用

22、于梁内,是为了固定箍筋,与受力筋、箍筋构成钢筋骨架,并能承受收缩和温度变化产生的内应力。没有最小配筋率,但要满足构造要求,即直径不能太细。架力筋只按构造配筋,不存在最小配筋率最大或最小配筋率均是对受力钢筋而言,架立筋属构造钢筋,不在配筋率计算范围。但有时在支座处,如连续梁或固接梁支座处,架立筋也可作为受力筋,这时就要考虑按配筋率计算了。规范只规定了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率(第9,5节),所以构造钢筋不要满足最小配筋率,只需满足构造要求。配筋率是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面积与构件的有效面积之比(轴心受压构件为全截面的面积)。,其中,P为配筋率;As为受拉区纵向钢筋的截面面积;b为矩形截面的宽度;

23、h0为截面的有效高度。配筋率是反映配筋数量的一个参数。最小配筋率是指,当梁的配筋率p很小,梁拉区开裂后,钢筋应力趋近于屈服强度,这时的配筋率称为最小配筋率pmin是卞据Mu=Mcy时确定最小配筋率。配筋率是影响构件受力特征的一个参数,控制配筋率可以控制结构构件的破坏形态,不发生超筋破坏和少筋破坏,配筋率又是反映经济效果的主要指标。控制最小配筋率是防止构件发生少筋破坏,少筋破坏是脆性破坏,设计时应当避免。GB50007-2002中规定:第8,5.15条桩基承台的构造,除满足抗冲切、抗剪切、抗弯承载力和上部结构的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1.承台的宽度不应小于500mm。边桩中心至承台边缘的距离不

24、宜小于桩的直径或边长,且桩的外边缘至承台边缘的距离不小于150mm。对于条形承台梁,桩的外边缘至承台梁边缘的距离不小于75mm.2,承台的最小厚度距离不小于300mm.3,承台的配筋,对于矩形承台其钢筋应按双向均匀通长布置(图8.5.1a),钢筋直径不宜小于10mm,间距不宜大于200mm,对于三桩承台,钢筋应按三向板带均匀布置,且最里面的三根钢筋围成的三角形应在柱截面范围内(图8.5,15b)。承台梁的主筋除满足计算要求外,尚应符合现行GB50010关于最小配筋率的规定,主筋直径不宜小于12mm,架立筋不宜小于10mm,箍筋直径不宜小于6mm(图8,5.15c)(见规范)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

25、J94-944.2.3承台的钢筋配置除满足计算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4.2.3.1 承台梁的纵向主筋直径不宜小于()12架立筋直径不宜小于410箍筋直径不宜小于46;4.2.3.2 柱下独立桩基承台的受力钢筋应通长配置,矩形承台板配筋宜按双向均匀布置,钢筋直径不宜小于。10间距应?足100-200mm。对于三桩承台,应按三向板带均匀配置,最里面三根钢筋相交围成的三角形应位于柱截面范围以内(图4.2.3)。4.2.3.3 筏形承台板的分布构造钢筋,可采用。1012,间距150-200mm。当仅考虑局部弯曲作用按倒楼盖法计算内力时,考虑到整体弯矩的影响,纵横两方向的支座钢筋尚应有1/2-1/3

26、且配筋率不小于0.15%,贯通全跨配置;跨中钢筋应按计算配筋率全部连通。4.2.3.4 箱形承台顶、底板的配筋,应综合考虑承受整体弯曲钢筋的配置部位,以充分发挥各截面钢筋的作用。当仅按局部弯曲作用计算内力时,考虑到整体弯曲的影响,钢筋配置量除符合局部弯曲计算要求外,纵横两方向支座钢筋尚应有1/2-1/3且配筋率分别不小于0.15%,0.10%贯通全跨配置,跨中钢筋应按实际配筋率全部连通。GB500109.5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率第9,5.1条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百分率不应小于表9.5.1规定的数值。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表9.5.1受力类型最小

27、配筋百分率受压构件全部纵向钢筋0.6一侧纵向钢筋0.2受弯构件、偏心受拉、轴心受拉构件一侧的受拉钢筋0.2和45ft/fy中的较大值注:1受压构件全部纵向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当采用HRB400级、RRB400级钢筋时,应按表中规定减小0.1;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及以上时,应按表中规定增大0.1;2偏心受拉构件中的受压钢筋,应按受压构件一侧纵向钢筋考虑;3受压构件的全部纵向钢筋和一侧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以及轴心受拉构件和小偏心受拉构件一侧受拉钢筋的配筋率应按构件的全截面面积计算;受弯构件、大偏心受拉构件一侧受拉钢筋的配筋率应按全截面面积扣除受压翼缘面积(b“f-b)hf后的截面面积计算;4当钢筋

28、沿构件截面周边布置时,一侧纵向钢筋系指沿受力方向两个对边中的一边布置的纵向钢筋。第9.5.2条对卧置于地基上的混凝土板,板中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可适当降低,但不应小于0.15%。第9.5.3条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中的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应符合下列要求:MuMcr(9.5.3)式中Mu-构件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设计值,按本规范公式(7.2.1-1)、(7.2.2-2)或公式(7.2.5)计算,但应取等号,并将M以Mu代替;Mcr-构件的正截面开裂弯矩值,按本规范公式(8.2.3-6)计算。独立基础最小配筋率的取值独立基础底板最小配筋率的取值在建筑地基基础规范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都没有明确规定,关于

29、这个问题设计行业也有很大的分歧。一、规范规定及相关理解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9.5.1条规定:受弯构件、偏心受拉、轴心受拉构件一侧的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取“0.2和45ft/fy作用的较大值这一条是针对受弯构件,而独立基础同时承受上部荷载和土压力,底面尺寸相对于基础高度也不是很大,因此不适合锥形和阶型独立基础。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9.5.2条规定:对卧置于地基上的混凝土板,板中的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率可以适当降低,但不得小于0.15%。这一条是针对卧置于地基上的混凝土板而设的,其具体受力情况与独立基础还是有区别的。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第8.2.2-3条:扩展基础底板受力钢筋的最小直径不宜小于

30、10mm;间距不宜大于200mm,也不易小于100mm。这一条文有明确规定最小配筋,但至于是否还要满足最小配筋率0.15%则各有各的说法。二、关于配筋率若按最小配筋率0.15%控制配筋,则独立基础高度越高配筋越大。而独立基础底板的厚度由冲切和剪切计算确定,其值比较厚,按0.15%控制所得的钢筋面积大不够经济。独立基础最小配筋率的问题各地或个人有不同的做法,如北京市建筑结构专业技术措施3.5.12条规定:如单独柱基之配筋不小于10200(双向)时,可不考率最小配筋率的要求。工程设计中若无硬行规定,独立基础底板配筋只要满足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第8.2.2条规定即可,不要验算最小配筋率。还有一种做法

31、的结构思路:就阶形基础而言,合理设计的独立基础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其第一阶多半会伸出从柱边与基础顶面交接处引出的45。线同基础底面相交线之外,因此该部分可以认为是卧置于地基上受弯控制的混凝土板类构件,需满足pmin=0.15%勺要求。而基础底板其余部分均在45角的冲切破坏锥体范围内,其高度一般有受冲切和受剪控制,相对较厚,如果其配筋要求符合pmin=0.15%勺要求,将会导致独立基础用钢量不必要的增加。关于剪力墙一、墙的分类墙是在两个方向上(宽和高)尺寸较大,而在另一个方向上尺寸较小的构件,当荷载主要作用在垂直于墙的平面内(例如地下室外墙、挡土墙)时,其受力类似板,是受弯构件。当墙体墙的平面内,

32、既承受很大水平剪力,同时又承受竖向荷载,还承受水平荷载时,和柱子一样,是压、弯、剪构件一一剪力墙。但其截面特性、受力特点及配筋方式都和柱子有很大区别。当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为58,且墙肢两侧均与弱连梁相连(连梁的跨高比大于5)或一端与弱连梁相连、一端为自由端时,称为短肢剪力墙。建筑结构专业技术措施另一种说法:当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虽然为58,但墙肢两侧均与较强的连梁(连梁净跨与连梁截面高度之比,跨高比Lb/hblI2.5)或墙长较短但与翼墙相连时(翼墙长度不小于翼墙厚度的5倍)可不做为短肢剪力墙。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8时,称为一般剪力墙。当剪力墙的高宽比H/hw0.6中抗震设计时,剪力墙

33、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墙肢的最大轴压比I不宜超过下表限值。上式中,N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剪力墙墙肢的轴向压力设计值。N=(永久荷载效应标准值+可变荷载效应标准彳tx组合值系数)x1.2作用下产生的轴向压力设计值。五、结构布置1、多高层剪力墙结构,墙体应采用双向或多向布置,形成对承受竖向荷载有利、抗侧力刚度大的平面和竖向布局。在抗震结构中,应避免仅单向有剪力墙的结构布置形式,剪力墙结构的侧向刚度不宜过大。剪力墙间距不宜太密,宜采用大开间布置。剪力墙宜自下到上连续布置,避免刚度突变。设防烈度为8度或小于8度的剪力墙结构,当顶层需要设置大房间而减少部分剪力墙时,大房间应尽量设置在结构单元的中间部位

34、,该层刚度不应小于相邻下层刚度白70%。楼、顶板按转换层处理,板厚不宜小于180mm,配筋按转换层的要求。2、多高层剪力墙结构在平面中,门窗洞口距墙边距离一般要求宜按下图所示。应避免三个以上门洞集中于同一个十字交叉墙附近。六、剪力墙的受力特点1、 由于各类剪力墙洞口大小、位置及数量的不同,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其受力特点也就不同。这主要表现为亮点:一是各墙肢截面上的正应力分布;二是沿墙肢高度方向上弯矩的变化规律,如下图2、 整截面墙的受力状态如同竖向悬臂梁,截面正应力呈直线分布,沿墙的高度方向弯矩图既不发生突变也不出现反弯点,如图a3、 独立悬臂墙是指墙面开口很大,连梁刚度很小,墙肢刚度又相对较大时

35、。此时连梁约束作用很弱,犹如较接于墙上的连杆,每个墙肢相当于一个独立悬臂梁,墙肢轴力为零,各墙肢自身截面上的正应力呈直线分布。弯矩图既不发生突变也无反弯点,如图b4、 整体小开口墙的洞口较小,连梁刚度大,墙肢刚度又相对较小。此时连梁约束作用很强,墙的整体性很好。水平荷载作用产生的弯矩主要有墙肢的轴力负担,墙肢的弯矩较小,弯矩图有突变,但基本上无反弯点,截面正应力接近直线分布,如图c5、 双肢墙介于整体小开口墙和独立悬墙之间,连梁对墙有一定约束作用,墙肢弯矩图有突变,并有反弯点存在(仅在一些楼层),墙肢层部弯矩较大,整个截面正应力已不再呈直线分布,如图d6、 壁式框架洞口较宽,以至于连梁和墙肢的

36、刚度接近,墙肢中弯矩与框架柱相似,其弯矩不仅在楼层处有突变,而且大多数楼层中都出现反弯点,如图e,变形曲线以剪切型为主。材料用量与结构安全一些结构设计人员在从事结构工程设计时,自觉或不自觉的认为:基础越大、柱子越粗、剪力墙越厚、梁越大、板越厚,结构就越安全。其实这是一种不正确的认识和做法。当主楼和裙房高低层间连为一体,加大裙房基础的尺寸,会使裙房的沉降减小,从而加大了高低层间的沉降差,导致结构不安全。梁越大,越不易保证强柱弱梁”设计原则的实现,导致地震时柱先于梁破坏,使结构倒塌,这也是四川汶川大地震时,框架结构倒塌的主要设计原因。楼板越厚,楼盖自重越大,将使梁、柱、剪力墙等竖向构件和基础的安全

37、度下降。柱、剪力墙适当增大断面,对提高结构安全度可能是有利的,但应该看他们的位置,柱、剪力墙布置的位置有时比加大断面更重要,更有效率。次要位置的柱、剪力墙加大截面,带来的结果往往是增加了结构自重,对提高结构安全度意义不大。从结构抗震角度考虑,材料用量越多,结构自重越大,地震力也越大,如果增加的材料没有用到必要的地方,那么将导致结构抗震性能的降低。因此,结构设计正确的思路和方法是,结构材料要用到必要的位置,发挥材料更高的效率,用量要合适。不加分析判断,不论构件的性质和位置,片面增大材料用量,不能保证就提高了结构安全度。在结构设计时,仅靠增大材料用量来保证或提高结构安全的做法,不是一个好的结构工程

38、师应该考虑和采取的。结构概念不清的工程师,在结构计算完成、绘图时,往往会采取再人为的加大一下结构构件的截面、增大一下配筋量的方法,来使自己放心、保证结构安全。此时应注意,并非增大了材料用量,结构就一定更安全。要想建设效果好,中标以后订合同,协议内容应详尽,甲方按时交图纸,施工单位做两算”,施工现场先平整,找好方位来放线,先做垫层后基础,基础部位有洞口,做完基础砌墙体,砖墙砌体要牢固,制作圈梁支模板,三毡四油来防水,人工排水落水管,外墙做完做勒脚,外墙根部有散水,室外完工转室内,中级抹灰分两层,建筑程序歌选择队伍要招标。免得约束无依照。权利义务与违约。会审图纸别忘掉。人工机械和材料。线外两米要接

39、牢。按着规定挖地槽。地梁一般三百高。具体位置图示标。二者之间有防潮。首层砂浆强度高。顶浆上板提工效。顺水坡度二分毫。自然排水檐板包。勒角间隔有线条。六米伸缩紧记牢。水暖安装第一招。砂灰打底后麻刀。先做屋面后墙裙,厨浴厕所精装修,素灰打底贴稳固,室内最后做地面,门窗安装上油漆,交工之前要验收,如有不妥再返修,建行留足包修金,按时结算保工期,墙裙下面有踢脚。瓷砖地砖不可少。厕浴底部谨防潮磨石机遇要抓好。接通水电待结交。自检用户共同瞧。执行合同勿动摇。保期维修不烦恼。争创国家全优号少筋梁和最小配筋率【最小配筋率】钢筋混凝土梁拉区混凝土开裂后,全部拉力将由受拉钢筋负担,受弯钢筋应力bs显著增大。当配筋

40、率过低时,混凝土一开裂bs超过其屈服强度,进入强化阶段甚至直接被拉断。这说明由于p过小,钢筋所能承受的拉力尚不足以负担原来由拉区混凝土所承受的拉力,即钢筋混凝土梁的Mu尚低于同样截面、同样混凝土强度的素混凝土梁的开裂弯矩Mcro这种梁称为少筋梁,其破坏特征是直接被拉断,或者拉区混凝土突然出现一条很宽的裂缝,荷载迅速下降,尽管开裂后梁仍保留有一定的承载力,但梁已发生严重开裂下垂,这部分承载力实际上是不能利用的。少筋梁属于脆性破坏,既不经济,又不安全,故在建筑结构中不允许采用。注:少筋梁和超筋梁的强度实际上是由混凝土控制的(超筋梁钢筋强度没有充分利用,少筋梁钢筋强度无法利用),而混凝土极限压应变很

41、小,没有足够的变形能力,且离散性大于钢筋,破坏有混凝土控制是不利的。普通钢筋混凝土单筋矩形截面梁,可分析如下:Jp-MuJ和McrJ,但Mu下降的速率快,P=Pmin时,Mcr=Mu。即,按照混凝土梁弯曲抗拉强度计算的开裂弯矩等于钢筋混凝土梁开裂截面抗弯承载力确定配筋率的下限。afch/3h.4素混凝土梁承载力钢筋混凝土梁承载GB50010-2002:素混凝土梁,2Mcr=7ftbh/24,钢筋混凝土梁,Mu=fyAsh0(1-0.5E),考虑常用尺寸,取1-0.5=0.98,h=0.08ho,代入Mcr=MU,贝U解出:pmin=As/bh0=0.35ft/fyGB50010-2002取:p

42、min=max(0.45ft/fy,0.002)。ACI318-05规范:分析一矩形截面,宽度为b,高度为h,有效高度为d,对受拉边缘截面模量为bh2/6o对典型截面取h/d=1.1,受弯破坏时内力偶臂为0.95do弯曲抗拉强度此二4f心二玩这一结果可推广至T形截面。相应的公式取决于截面的尺寸比例及梁受弯时翼缘是处于受拉区还是受压区。对于翼缘处于受压区的典型尺寸比例的T形梁,可分析得式中bw为腹板宽度或凸出板下方的截面宽度。=6.2工对于翼缘处于受拉区的T形梁,类似的分析可得出分析二素混凝土,Mc产frS,这里不考虑拉区混凝土塑性发展,式中,所以,Mn=Asfy(d-a/2)Asfyd(对低配

43、筋率,压区混凝土高度a很小),考虑压区混凝土发展塑性时开裂弯矩加大Mn=2.4Mcr,fAJyd=24x125b工f4=3%/fyACI规范对最小钢筋面积的要求就是出自上述结论,但有一些区别。依据ACI规范第10.5节,经计算需配置受拉钢筋的任何截面(除下述注明情况外),其As不得小于如下最小配筋率:ACI318-95取,二3/4200/4这适用于受正弯曲和负弯曲的区段。其中的附加限制200/fy不过是出于历史原因,通材料的承载力所要求的0.005的最小配筋率相一致。注意与翼缘处于受压区的系数3是保守的取整值,如将其用于矩形梁是非常保守的,对矩形梁在中理论分析给出样一种观点,对连续T形梁在负弯曲区段的最小配筋不应小于正弯曲区段的最小配筋,这恰与早期规范对那时的普T形梁公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