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试验讲义_第1页
化工原理试验讲义_第2页
化工原理试验讲义_第3页
化工原理试验讲义_第4页
化工原理试验讲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化工原理实验讲义专业:环境工程应用化学教研室2015.3实验一流体机械能转化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流体在管内流动情况下,静压能、动能、位能之间相互转化关系,加深对伯努利方程的理解。2、了解流体在管内流动时,流体阻力的表现形式。二、实验原理流动的流体具有位能、动能、静压能、它们可以相互转换。对于实际流体,因为存在内摩擦,流动过程中总有一部分机械能因摩擦和碰撞,而被损失掉。所以对于实际流体任意两截面,根据能量守恒有:22PiViP2V2z1丁z2丁Hfg2gg2g上式称为伯努利方程。三、实验装置(dA=14mm,dB=28mm,dc=dD=14mm,ZA-ZD=110mm)实验装置与流程示意图如

2、图1-1所示,实验测试导管的结构见图1-2所示:离心泵寓空江箱tlNuijyy叫温度计-计呈沆流量调中阀.水箱图i-i能量转换流程示意图欢迎下载ECD图1-2实验导管结构图四、操作步骤1 .在低位槽中加入约3/4体积的蒸储水,关闭离心泵出口上水阀及实验测试导管出口流量调节阀和排气阀、排水阀,打开回水阀后启动离心泵。2 .将实验管路的流量调节阀全开,逐步开大离心泵出口上水阀至高位槽溢流管有液体溢流。3 .流体稳定后读取并记录各点数据。4 .关小流量调节阀重复上述步骤5次。5 .关闭离心泵出口流量调节阀后,关闭离心泵,实验结束。五、数据记录和处理表一、转能实验数据表流量(l/h)压强mmH2O压强

3、mmH2O压强mmH2O压强mmH2O压强mmH2O压强mmH2O测试点标号12345678欢迎下载9101112131415五、结果与分析1、观察实验中如何测得某截面上的静压头和总压头,又如何得到某截面上的动压头?2、观察实验,对于不可压缩流体在水平不等径管路中流动,流速与管径的关系如何?3、实验观测到A、B截面的静压头如何变化?为什么?4、实验观测到C、D截面的静压头如何变化?为什么?5、当出口阀全开时,计算从C到D的压头损失?六、注意事项1.不要将离心泵出口上水阀开得过大以免使水流冲击到高位槽外面,同时导致高位槽液面不稳定。2,流量调节阀开大时,应检查一下高位槽内的水面是否稳定,当水面下

4、降时应适当开大泵上水阀。3 .流量调节阀须缓慢地关小以免造成流量突然下降测压管中的水溢出管外。4 .注意排除实验导管内的空气泡。5 .离心泵不要空转和出口阀门全关的条件下工作。欢迎下载实验二流体阻力的测定、实验目的1 .学习直管摩擦系数入的测定方法2 .掌握摩擦系数人与雷诺数Re之间的关系二、实验原理流体在圆管内流动时,由于本身具有黏性及涡流的影响,会产生摩擦阻力。流体在管内流动阻力的大小与管长、管径和摩擦系数有关,它们之间存在着如下关系:HfLVr(1)d2g对于管路的两截面有:2V22gHf(2)2PiViP2zl丁Z2g2gg如果管路水平并且粗细均匀,有:ZlZ2,ViV2则(2)式化简

5、为:Hf(3)g采用倒u型压差计测量压差,则有:Pighip;P2gh2P(4)其中p代表压差计上方压强将(4)代入(3)式中,则:Hfhih2R(5)综合(i)和(5)式,则有:*,Re;其中v曳Lv2A欢迎下载、实验装置8号管:L=1.2m,d=0.015m;9号管:L=1.49m,d=0.010m;10号管:L=1.49m,d=0.0078m图2-1流体综合实验装置流程图1-水箱;2-离心泵;3-功率表;4-变频器;5-涡轮流量计;6-文丘里流量计;7-局部阻力被测阀门;8-局部阻力测量段;9-直管阻力粗糙测量管;10-直管阻力光滑测量管;11-切换阀;12-流量调节阀;13-转子流量计

6、;14-流量调节阀通向各测压点=压力平衡罐1clL8排气阀二通向各测压点压力平衡耀亶U型管图2-2倒U型压差计欢迎下载四、实验步骤1 .打开电源总开关,启动泵前要检查各阀门的开关,尤其阀门12和阀门14应关闭,以防止转子流量被损坏。2 .针对某一测试对象选择对应的流向导通阀,逆时针全开。3 .在进行阻力测定之前,应检查导压系统内有无气泡存在。当流量为零时,打开A,A'两阀门,若空气-水倒置U型管内两液柱的高度差不为零,则说明系统内有气泡存在,需赶净气泡方可测试数据。赶气泡的方法:将流量调至较大,打开阀门A,A'和C,C,打开压力平衡罐的排气阀,使水完全充满管路,排出导压管内的气

7、泡,将流量关为零,关闭A,A',缓慢打开阀门D,通过打开B,B'让倒置U型管内的水流出再关D,判断倒置U型管内两液柱的高度差是否为零,若不为零,重复上述操作直至排净为止。4 .调节阀门14测取数据,顺序可从大流量至小流量,反之也可,由13号转子流量计记录流量,通过倒U管测量h1,h2,管9和10各测量8组数据5 .待数据测量完毕,关闭流量调节阀,相关阀门,泵,切断电源。五、数据记录和处理水温:实验序号h1(cm)h2(cm)qv(L?h-1)R(cm)Re入以其中一组数据为例,写出v、Re、入的具体计算过程欢迎下载六、思考题1、在圆直管内及导压管内可否存有积存的空气?如有,会有

8、何影响?2、讨论人与Re的关系(坐标上画出关系图)?七、注意事项1 .启动离心泵之前,必须检查所有流量调节阀是否关闭。2 .调节流量计阀门要缓慢,调节后应等待流量和直管压降的数据稳定后,方可记录数据。3 .在计算时,要统一为国际单位制进行计算。实验2-2文氏流量计校正系数的测定、实验目的1 .了解文氏流量计的构造、工作原理和主要特点2 .测定文氏流量计校正系数Co、实验原理因为pPiP2(i)gR综合可以得到:qvqvQ)ao从而得到校正系数c0其中qv式中f代表涡轮流量计的频率Hz,实验时Hz小于120KK代表涡轮流量计的仪表常数,77.842(s/l)a。式中do代表喉管截面积,0.019

9、5m欢迎下载三.实验装置同上四、操作步骤1 .打开电源总开关,仪表预热10分钟,启动泵前检查各阀门的开关,尤其阀门12和阀门14应关闭,以防止转子流量被损坏;2 .将管道内的空气排出,打开文氏流量计的测压口阀门;3 .调节阀门12测取数据,共测定10组数据,数据包括:Hz,Ap;4 .待数据测量完毕,关闭流量调节阀,相关阀门,泵,切断电源。五、数据记录和处理实验序号HzP(kPa)Q(ls-1)CoCo平均值以其中一组数据为例,写出qv,Co的具体计算过程欢迎下载实验三离心泵特征曲线测定、实验目的1 .了解离心泵的构造及送液原理。2 .掌握离心泵特征曲线的测定方法、表示方法,加深对离心泵性能的

10、了解。二、实验原理离心泵是最常见的液体输送设备。对于一定型号的泵在一定的转速下,离心泵的扬程He,轴功率N,及效率“均随流量qv的改变而改变。通常通过实验测出qv-He,qv-N,qv-4关系,并用曲线表示,称为特征曲线。下面介绍具体的测定方法。(1) He的测定在泵的吸入口和压出口之间列柏努利方程:22PlviP2v2ZiHeZ2Hf(1)g2gg2g由于进出口管路粗细均匀,有:viv2又因为所选的两截面和泵体接近,Hf值可以忽略所以(1)式可以化简为:P2PiHe(Z2z1)g式中,(Z2Z1)为泵进出口测压点间的距离(P2P1)为泵进出口测压点间的压强差(2) N轴的测定N轴N电电N电为

11、电动机的输入功率;电为电机效率,60%(3)”的测定-10-欢迎下载N有效瓦TN有效Heqvg(4)qv流量qvf,f为自动调节阀开度Hz;K为仪表常数,K电机频率45Hz、实验装置77.902(次/升)计耳机I1诩件器放H矩里冗凰图3-1实验装置流程示意图四、操作步骤1 .打开电源总开关,设备调于计算机采集自控操作;2 .将泵的入口调节阀全部打开;3 .打开计算机,进入离心泵计算机数据采集和过程控制软件,按照软件提示进行操作;4 .点击离心泵特征曲线自动控制后,计算机自动调节流量,并记录原始数据;5 .实验完毕后,点击结束当前实验,回到主菜单。-11-欢迎下载五、数据记录和处理1.跟据计算机

12、自动采集数据表,在坐标纸上画出离心泵特征曲线图序号流里出口压力入口真空功率表扬程轴功率效率m3/hPaPaKwmKw%2.以第四组为例,写出qv,He,N轴,”的具体计算过程六、思考题1 .如何选用离心泵?2 .随着泵出口流量调节阀开度增大,泵的流量增加时,入口真空度及出口压力如何变化?并分析原因。七、注意事项1 .实验前应检查水槽水位、流量调节阀关闭到零位,泵入口调节阀全部打开;2 .由于本次实验计算机自动控制与采集,关闭计算机后,所有数据不予保留。-12-欢迎下载实验四传热实验、实验目的1、通过对空气-水蒸气简单套管换热器的实验研究,掌握对流传热系数a的测定方法,加深对其概念和影响因素的理

13、解。并应用线形回归分析方法,确定关联式NuARemPr0.4中常数A、m的值。2、通过对管程内部插有螺旋圈的空气-水蒸气强化套管换热器的实验研究,测定其准数关联式NuBRem中常数B、m的值,了解强化传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式。二、实验原理1、对流传热系数a的测定对流传热系数a可以根据牛顿冷却定律,用实验来测定,即itmiSi式中:i-管内流体对流传热系数,W/(m2gC)Qi-管内传热速率,WS-管内换热面积,m2tmi-管内流体空气与管内壁面的平均温差,C平均温差由下式确定:式中:ti1,ti2-冷流体空气的入口、出口温度,CtW-壁面平均温度,C管内换热面积SidL式中d传热管内径,m,d

14、光=20mm,d卞s=50mmL传热管测量段白实际长度,m,L=1m-13-欢迎下载由热量衡算式QiWcpi(ti2ti1)其中质量流量由下式求得式中:Vi-冷流体在套管内的平均体积流量,m3/hCpi-冷流体的定压比热,kJ/(kggC)i-冷流体的密度,kg/m3Cpi和i可根据定性温度tm查得,tmti19为冷流体进出口平均温度。22、对流传热系数准数关联式的实验确定流体在管内作强制湍流时,处于被加热状态,准数关联式的形式为mnNuiAReiPri其中Nui/,Rei史上Cpii,Pr物性数据i、Cpi、ii可根据定性温度tm查得。经过计算可知,对于管内被加热的空气,普朗特准数Pq变化不

15、大,可认为是常数,则关联式的形式简化为NuiAReiW口这样通过实验确定不同流量下的Rei与Nui,然后用线性回归方法确定A和m的值。-14-欢迎下载、实验装置图6-1空气-水蒸气传热综合实验装置1、普通套管换热器;2、内插有螺旋线圈的强化套管换热器;3、蓄水罐;4、旋涡气泵;5、旁路调节阀;6、孔板流量计;7、8、空气支路控制阀:9、10、蒸汽支路控制阀;11、12、蒸汽放空口;13蒸汽上升主管路;14、加水阀:15-加热罐;16-加热器;17-放液阀:五、实验方法及步骤1、实验前的准备才佥查工作.(1)向电加热釜内加水,液位计到端线处以上为宜。(2)检查空气流量旁路调节阀是否全开。(3)检

16、查水蒸气管及空气支路各控制阀是否已打开,保证蒸汽和空气管线的畅通。2、实验开始.(1)启动计算机并按照操作说明进行操作。(2)合上电源总开关,打开加热电源开关(设备),设定加热电压160V(电脑),直至有水蒸气冒出,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始终保持换热器出口处有水蒸气。(3)计算机数据采集实验(a)蒸汽冒出10min后,启动风机(电脑),用旁路调节阀来调节流量(孔-15-欢迎下载板读数0.44-2Kpa之间),待操作稳定后计算机分别对空气流量,空气进出口温度,水蒸气进出口温度进行采集。测5组流量,每组间隔10min。光滑管测5组、粗糙管测5组。(b) .在改变流量稳定后分别测量空气的流量,空气进出口的

17、温度,水蒸气温度,继续进行实验。(c) .计算机对所有的实验数据进行计算和整理,得出实验结果。关闭加热(电脑),无蒸汽冒出后关闭风机(电脑)。六、数据处理与分析根据计算机显示的结果,以其中一组数据为例写出具体计算过程。七、思考题1、实验装置中的两组套管换热器,哪套对流传热系数大?为什么?(注意要在空气流量相同的前提下比较)2、传热管内壁温度、外壁温度和壁面平均温度认为近似相等,为什么?八、注意事项:1、实验前将加热器内的水加到指定的位置,防止电热器干烧损坏电器。2、刚刚开始加热时,加热电压在(160V)左右。3、计算机数据采集和过程控制实验时应严格按照计算机使用规程操作计算机。采集数据和控制实

18、验时要注意观察实验现象。4、测量管后有蒸汽排出10分钟,可启动鼓风机,保证实验开始时空气入口温度比较稳定。5.原始数据记录空气进口出口温度、壁温、流量。-16-欢迎下载实验七筛板塔全塔效率的测定、实验目的1 .了解板式塔的基本构造,精储设备流程及各个部分的作用。2 .测定全塔效率。二、实验原理二元体系为乙醇与正丙醇全塔效率-NT,其中心为全回流测定板数,N实=9块N实Xp(1xw)lgXw(1Xp)NT-.lgm其中相对挥发度m=2.0781Xw为塔釜样品液相组成Xp为塔顶样品液相组成其中Xw和Xp可通过折光率测定:对于30c以下,质量分率与折光率之间的关系可按下面的回归式计算:WA58.84

19、411642.61325nDt摩尔分率xA其中Ma=46,Wa/Ma(Wa/Ma)(1Wa)/MbMb=60-17-欢迎下载、实验装置图7-1计算机数据采集和过程控制精储实验装置精储塔为筛板塔,全塔共有9块塔板由紫铜板制成,塔高1.5米,塔身用内径为50mm的不绣钢管制成,每段为10厘米,焊上法兰后,用螺栓连在一起,并垫上聚四氟乙烯垫防漏,塔身的第二段和第九段是用耐热玻璃制成的,以便于观察塔内的操作情况。除了这两段玻璃塔段外,其余的塔段都用玻璃棉保温。降液管是由外径为8毫米的铜管制成。筛板的直径为54毫米,筛孔的直径为2毫米。塔中装有铝电阻温度计用来测量塔内汽相温度。塔顶的全凝器为风式换热器,

20、塔釜用电炉丝加热,塔的外部也用保温棉保温。混合液体由高位槽经蠕动泵计量后进入塔内。塔釜的液面由液位计和放大器计量再由液位仪表显示。塔底产品经过由液位控制平衡管流出。回流比调节阀用-18-欢迎下载来控制回流比,储出液储罐接收储出液四、操作步骤(一)实验前准备工作.检查工作:1,将与阿贝折光仪配套的超级恒温水浴(用户自备)调整运行到所需的温度,并记下这个温度(例如30C)0检查取样用的注射器和擦镜头纸是否准备好。2.检查实验装置上的各个旋塞、阀门均应处于关闭状态;,电流、电压表及电位器位置均应为零。3,配制一定浓度(质量浓度20%左右)的乙醇一正丙醇?M合液(总容量6000毫升左右),然后倒入高位

21、瓶,或由指导教师事前做好这一步。4,打开进料转子流量计的阀门,向精储釜内加料到指定的高度(冷液面在塔釜总高2/3处),而后关闭流量计阀门。(二)实验操作1,打开电源开关,再打开塔釜加热开关2.打开计算机,进入精储塔计算机数据采集和过程控制软件3,向计算机输入加热电压4,等各块塔板上鼓泡均匀后,保持加热釜电压不变,在全回流情况下稳定20分钟左右,期间仔细观察全塔传质情况待操作稳定后分别在塔顶,塔釜取样口用注射器同时取样,用阿贝折射仪分析样品浓度。5.检查数据合理后,按照计算机要求退出控制程序并关机,关闭塔釜加热开关,及电源总开关,实验完毕,将测定数据填入表中-19-欢迎下载五、数据记录和处理塔顶

22、溶液塔釜溶液25nDWaXp25nDWaXw12计算结果Nt=,要求对Xp,xw,Nt,”进行具体的计算六、注意事项1 .本实验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安全,实验所用物系是易燃物品,操作过程中避免洒落以免发生危险。2 .本实验设备加热功率由电位器来调解,固在加热时应注意加热千万别过快,以免发生爆沸(过冷沸腾),使釜液从塔顶冲出,若遇此现象应立即断电,重新加料到指定冷液面,再缓慢升电压,重新操作。升温和正常操作中釜的电功率不能过大。3 .开车时先开冷却水,再向塔釜供热;停车时则反之。4 .测浓度用折光仪.读取折光指数,一定要同时记其测量温度,并按给定的折光指数一质量百分浓度一测量温度关系(见表一)测定有

23、关数据,(折光仪和恒温水浴由用户自购,使用方法见其说明书)。5 .为便于对全回流和部分回流的实验结果(塔顶产品和质量)进行比较,应尽量使两组实验的加热电压及所用料液浓度相同或相近。连续开出实验时,在做实验前应将前一次实验时留存在塔釜和塔顶,塔底产品接收器内的料液均倒回原料液瓶中。6 .实验时,应按照操作规程完成实验,爱护计算机。-20-欢迎下载七、附录表1温度一折光指数一液相组成之间的关系00.050520.099850.19740.29500.39770.49700.599025C1.38271.38151.37971.37701.37501.37301.37051.368030C1.380

24、91.37961.37841.37591.37551.37121.36901.366835C1.37901.37751.37621.37401.37191.36921.36701.3650(续表2)0.64450.71010.79830.84420.90640.95091.00025C1.36071.36581.36401.36281.36181.36061.358930C1.36571.36401.36201.36071.35931.35841.357435C1.36341.36201.36001.35901.35731.36531.3551-21-欢迎下载实验六管式反应器停留时间的测定一、

25、实验目的1、测定管式反应器中停留时间分布。2、通过轴向扩散模型来定量返混程度,加深对返混的认识和理解。二、实验原理在连续流动的反应器内,不同停留时间的物料之间的混合称为返混。返混程度的大小,一般很难直接测定,通常是利用物料停留时间分布的测定来研究。停留时间分布的测定方法有脉冲法、阶跃法等,常用的是脉冲法。当系统达到稳定后,在系统的入口处瞬间注入一定量的示踪物料,同时开始在出口流体中检测示踪物料的浓度变化。本实验中用水作为连续流动的物料,以饱和KCI作示踪剂,在反应器出口处检测溶液电导值。在一定范围内,KCI浓度与电导值成正比,所以可用电导值来表达物料的停留时间变化。停留时间分布密度函数E在概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